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时间:2019-05-12 00:4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第一篇: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一)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1.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cn

2.中华传媒网http://.cn/community

4.京华传媒网http://

5.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

7.传媒观察http://

9.中国报刊网http://

10.慧聪报刊资讯网http://

11.网络广告先锋http://

12.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http://.cn

13.视联网http://

14.中国媒体资讯网http://.cn

15.新闻出版教育网http://.cn

16.6969报纸营销策划http://

17.中国广电网http://

18.五洲传媒http://

19.中国网络传播研究http://

20.G999传媒频道http:///mediaman

21.传媒工厂http://

23.每日传媒视点http:///news

25.史坦国际中国传媒论坛http:///forum

26.视听纵横:网络与传播学研究http://.cn/Cop/Shitzh27.中国广告网http://



(二)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

1.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http:///index/coverindex.htm8.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http://.cn/cn/rcxx/rcxx_0/2.htm

9.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sjc.pku.edu.cn

10.复旦大学新闻学院http://

11.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

12.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http://13.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http:///Admiss/film/index.htm1

1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4.新闻记者

6.新闻前哨

13记者黄义仲

论文数字图书馆http:///

OCLC世界联合图书目录http:///gjgxxzw/index.htm

第二篇:新闻传播学术文章

摘 要: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出现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消费主义也随之抬头。消费主义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不断地向大众展示出消费带来的快乐,鼓吹大众不要满足于现实需求,而要追求更高的消费,在消费中“忘我”。中国的现代广告渗透着浓重的消费主义的内容,其在驾乘消费主义“东风”的同时,也加速了消费主义在社会中更深更广范围的传播。在消费主义和现代广告扭结一团的情形下,中国的广告受众承受着如何的沉痛?笔者在基于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理解,把广告受众之痛归纳为:

一、恋物情结泛滥;

二、对公共事务的冷漠;

三、个性的集体迷失;

四、享受真实的权利遭到剥夺。

关键词:消费主义;广告;需求;物质产品

一、消费主义与中国社会

1、消费社会的出现

所谓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也已不同程度显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是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的教义,即认为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的首要要求是占有和消费物质产品。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迅速扩张,以及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及时行乐的思想开始在美国社会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当品牌成为家庭词汇的时候,当过多包装、加工的食品广泛出现的时候,当汽车占据了美国文化的中心位置的时候,典型的消费主义就在20世纪的美国出现了”[1]。

消费主义不仅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扩散到了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消费主义自80年代开始,逐步在我国蔓延开来,正在中国产生相当的影响。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社会结构急速转型的同时开始快速迈入大规模消费时代。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增加,使得刺激人们消费欲望、创造稳定增长消费欲求成为我国政府推动经济改革时政治日程的重要特征。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持续调整,使国家和经济日益混合在一起,因而这种国家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的职能。这种管理并非一种单纯的维持,而是一种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塑造。而正是在此背景下,一种鼓励、煽动和诱使消费者扩大消费的社会情境应然而生。

2、消费主义的特征

在消费主义的情境下,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使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消费。美国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曾宣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可见,消费主义要求人们不只是把消费看作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要将其当作人生的根本意义之所在。消费主义试图为现代社会的大众生活提供终极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说,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或价值哲学,是一种渗透在当代社会制度、政策和生活时尚之中的价值哲学。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与支配下,现代人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然生理需要”,而是为了表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使得不同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程度可以通过所消费商品的档次和品牌加以标示。

丹尼尔·贝尔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因而它是无限的要求” [2]。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成了存在的理由。这种消费不同于以往之处在于,它不是受生物因素驱动的,也不纯然由经济决定的,而是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且自身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建构手段。消费主义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就现代消费的特点来看,消费社会中人们所消费的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符号象征意义。它使现代消费由过去对商品的崇拜转向了对商品形象和意义的崇拜,使人们愈来愈注重商品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意义,并将其看作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消费主义日益获得其正当性和合法性,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统治方式。消费主义往往不直接表现为对现存经济、政治合理性的辩护,而是以一种隐蔽的、非政治化的方式,以普遍的伦理、风尚或习俗的形式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渗透具有隐秘性和“非暴力”性。

3、广告的消费宣言

广告是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急先锋,广告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示其话语权。它的功利性是与生俱来的,广告作为企业推销产品的手段,首先考察的就是如何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来赚取利润。正如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言:在现代商业社会里,除非你能把所创作的东西卖出去,否则,创意、独具匠心都是毫无价值的。

在当代社会,广告具有的功利性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可谓“一拍即合”,广告不只是希望展示消费的益处来赢取利润,更希望这种利润的获得具有长期有效性,那么,透过广告,我们看到的是一袭隐隐的消费主义的背影。一方面,广告通过鼓吹消费主义来达到自己销售商品的目的。广告信息地毯式轰炸,不断地向人们灌输:消费是平等的,消费能带给我们幸福。消费能让我们忘记现实的不平,解决生活中的物质匮乏。俨然人们就应该为消费而生。现代广告在不遗余力地为消费主义“摇旗呐喊”、“奔走相告”。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成为了广告行为的意识形态工具,现代广告隐藏着的是消费主义的背后“黑手”。它通过图像和文字语言来构筑商品逻辑。利用消费者对于某种品质想象性的认识,将消费以理想化形式呈现,在“当代消费者的世界”的创造中扮演了一个基本的角色。在现代消费社会里,广告所告知的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信息,而是力图在意识形态上使消费者成为“沉默的羔羊”,与其说广告直接刺激了产品的销售,毋宁说广告建构了一种有利于消费主义,并刺激阶级流动的社会氛围。

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广告言说

1、广告宣扬的物质狂欢

种种迹象表明,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人类的生活形态即将发生诸多变化,快乐无疑会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成为继和平、发展之后的第三大主题。曾经有人将纪元以来的第一千年称为人类认识自我的千年,迄今为止人类最有价值的思想在这个千年中已经成型并得到完善;随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耗去了人类的第二个千年,人类辛苦忙碌的结果,使得即将到来的新千年获得了快乐至上的可能性。当那个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的时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的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但当我们正要为人们的生活改变暗自庆幸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却是现实生活种种艰辛、怨恨、不平、烦躁。

鲍德里亚在分析当今世界的典型事例中,指出了一系列消费体验中理想照此实现的通路,诸如当代人容易将虚拟的事物看成现实实在,将心造的幻想当成现实,将超验之思想看成必然的境况,将表面现象当成事情本身。尤其在其《完美的罪行》中通过对后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分析,指明将罪行完美地遮掩使之具有合法性,从而达到消除对世界的激进幻想:“在我们不断积累、增加、竞相许愿的现代性中,我们已忘掉的是:逃避给人以力量,能力产生于不在场。虽然我们不能再对抗不在场的象征性控制,我们今天还是陷入了相反的幻觉之中,屏幕与影像激增的、幻想破灭的幻觉之中。”[3]

在这个虚拟的消费剧场里,广告扮演着能指的角色,成为了虚拟的实现形式。广告不断向人展示现实生活的物质匮乏和尴尬,在没有充分的物质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窘迫和无奈。通过一场场描述优雅生活的镜头,一个个化解难堪的情节,一幕幕皆大欢喜的创意,广告传达给受众的是实现“梦境”的途径。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一个个广告就是快乐生活的小单元,商品是通向该单元的钥匙。快乐生活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问题的症结是你没有放下高贵的尊严。消费不是无耻,节俭不是美德。广告让人看到的是美好的生活前景,“跟我走吧,明天就出发,有一个地方就是快乐老家”。至于物品如何从理性上将美丽实现,这就不是广告诉求的重点。广告的重点在于做出一种预言,让人们产生一种美丽的憧憬。

2、商品的符号意义表征

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旨在满足人们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是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消费已经僭越了其作为人类生存手段的功能进而成为生存的目的并扮演了衡量人的价值、设计人生目标的尺度这样一个角色。鲍德里亚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身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

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和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 [4]

广告在消费社会里的一大“贡献”就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极度张扬。广告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一个品牌或一种产品与一个名人或一种浪漫化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暗示使用该新产品就可以使消费者变成一个更美丽、更讨人喜欢、更精力充沛的人。当我们的日常消费品和华贵、奇异、美丽、浪漫等文化特性联系在一起时,广告带来的美好联想四处弥漫,人们的理智之门似乎关闭了,这时候商品原有的使用功能变得不再重要。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里,广告制作者不只是说明产品的实用价值,而且还通过各种符号和图形来包装产品。电视广告就是靠这些符号和图形把产品和观众或消费者脑海里的欲望联结起来。现在的各种广告都在暗示消费者得到该产品你就能得到一张显示你“与众不同”、“成功”、“得到异性的青睐”等标签。诸如此类的广告语言实际上是在制造一种“虚假需要”,这种需要实际上远离了人们的本真需要。

3、广告表述的“合法化”

广告的目的是销售产品,这是其得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广告的目的性如此,以致广告的表现形式就成为了一种“工具性存在”,唯产品销售马首是瞻。通过形象的表演和展示或者文字的煽情和诉求,广告不仅实践着自己的商业使命,而且表达着自己的文化言说,编织起密密的话语之网。

广告的文化偷渡。广告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广告的方式也就决定了如何将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现代广告的表现方式更多的倾向于将产品的性质或功能进行文化包装,或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或假借传统的礼仪风俗,或利用人的道德情感,或阐述自己的独特理念。现代广告不再硬生生地将产品塞给消费者了,而是将广告促销的功利性尽量弱化,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消费本身,被视为一种主义,强调的是有态度的消费生活,以区别与传统的消费习惯。对于消费商品,传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他们心目中已不再占据重要地位,他们更看重商品的精神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在其次,重视赋予商品的人文内涵和精神追求;重视商品的品牌和商品的档次品位;重视商品的个性化追求和社会性内涵。现代广告发展的历史轨迹正是适应着这种消费价值倾向向前推进的。

文化偷渡的路径。为了满足在消费主义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追求,现代广告总是力求为自己穿上文化的“金镂玉衣”。一方面从形式上看,广告主动地利用文化资源,从而构成直接的文化言说。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文化之于广告,本是独立一极,能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本亦无可厚非。但在广告的形象游戏中,文化却被掏空了灵魂,成为异己的存在。诉诸文化品位和文化风情的广告,或优雅,或青春,或古典,或现代,但无论怎样,文化/诗意只是商品促销的背景。更有甚者,广告视文化为奴婢,不择手段,肆意驱使。披着文化外衣的广告,却是以文化的名义,行商品销售之实。中国许多的传统艺术,像剪纸、刺绣、染艺等都成了广告的“唐装”。

广告“无意”地展示文化趣味,从而构成无形的文化导向。广告并非总是直接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相反,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有意无意地“创造”文化。广告在传递特定商品信息的同时,也通过其特有符号体系,表达文化趣味,建构社会意义。而其成功的法宝依然是形象,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去。形象编码的基本扭结始终是物质、消费、享乐、欲望,而在广告形象中,消费——审美、商品——文化、物质欲望——精神享受实现了隐秘的置换,受众不知不觉地成为消费意识形态的俘虏,广告不知不觉地成功实现了没有硝烟的“文化偷渡”。

三、广告受众在消费主义文化下的承受之重

1、恋物情结的泛滥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商品促销。因此,物质至上是广告话语的核心,也是它竭力维护和倡导的价值所在。为了抬高商品的价值、鼓动消费的欲望,广告千方百计将意义物化,赋予物质、消费、享乐以诱人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使“物”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和“人性的”光辉。诚如阿·赫胥黎所言:“广告的花样尽有不同,目的则并无二致,就是把足以代表出卖的货物的意念和公众早已公认为有趣的事物的其他意

念,例如两性之爱、色相之美、燕居之侈、势位之高等等联系起来……经由感情之路,打开物欲之门”[5]。欲望合法,享乐有理,消费有功,是一切广告的潜台词。

鲍德里亚如是说:“这个世界的气氛不再是神圣的。这不再是表象神圣的领域,而是绝对商品的领域,其实只是广告性的。在我们符号世界的中心,有一个广告恶神,一个恶作剧精灵。它合并了商品及其被摄制时候的滑稽动作”[6]。消费社会运作结构善于将人们的欲望指涉到具体产品消费上去,使社会身份同消费品结合起来,消费构成一个欲望满足的对象系统,成为获得身份的商品符码体系和符号信仰的过程。广告的轰炸诱导,当代人不断膨胀着自己的欲望,纷纷抛弃了独立思考的原则而加入到听从广告消费的物质饕餮大军之中,更多地占有更多地消费更多地享受成为消费社会中虚假的人生指南,甚至消费活动本身也成为人获得自由的精神假象。日常性提供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混合情形:由舒适和被动性所证明出来的快慰,与有可能成为命运牺牲品的“犹豫的快乐”搅到了一起。

广告不是来为人解决困惑提供经验的,而是让人去希望,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社会真实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遇、幸福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转变为地位、电视、汽车和音响的消费形式上的民主。

2、对公共事务的冷漠

意识形态作为权力关系在文化教育逻辑中的折射,外在地表现为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主张,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意识形态的腐蚀和限制。广告传播,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影响目标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必然需要影响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如果品牌所体现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与目标消费者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默契,品牌所涵盖的商品必然更乐于被目标消费者使用,这在晚期资本主义的后工业社会众声喧哗的媒介环境下,以及消费者普遍对有如汪洋大海般泛滥的硬性销售广告和极尽诱惑之能事的品牌广告抵制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和有效。

消费主义时刻煽动人们的匮乏感和不安全感,同时由广告渠道来提供“阴谋”的建议,并暗示和许诺人们物质才是幸福和快乐的保障。它使消费成为一个合法的、崇高的和具有美感的情感宣泄和满足的领域和渠道。消费主义助长了消费者个人主义。消费者个人主义主张以个人为本体和基础的消费体制,反对以社会和国家作为消费的基本体制,主张大力削减社会公共消费。尽管消费者个人主义不等于“自私”,但它至少助长了自私,削弱了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对他人的关心。因此,在消费者个人主义与公共领域或社会整合之间产生了一个深刻的矛盾。也就是说,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个人主义产生,使消费者越来越来关心自己的消费和私人利益,而不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公共领域的维持又要求利他主义并压抑消费者个人主义。利他主义于是成为消费者个人主义之外的一种补充性的价值形态。消费者个人主义导致了冷漠主义,削弱了社会同情和关心。由于消费资源的不平等配置,消费者个人主义在关心一部分个人的消费利益和享乐的同时,牺牲了许多其他人的消费公民权。因此,消费者个人主义在鼓励个人的消费享乐的同时,引发了中、上层消费者阶层的妒忌和相互攀比和下层消费阶层的怨恨和不满。可以说,消费者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整合危机。

消费者个人主义使消费者的情感宣泄和满足越来越从人际关系转向人与物的关系。消费者个人主义与现代性中人际关系的弱化和人际情感的淡化呈现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际关系的弱化和人际情感的淡化,促使人们的情感投向物和消费品。就像现实社会中,许多人特别喜欢养宠物,其实很多时候宠物充当的是真心朋友和伙伴的替代,体现的是人们对友情的缺乏和渴望。现代社会的功利性和人际沟通渠道的减少,迫使人们转向与物发生情感关系。另一方面对消费品的热情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的功利性和削弱了人际情感。购物的激情取代了交往的激情,消费的技能取代了沟通的技能。现代人对消费的热情恰恰是对现实社会中个人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所引起的人际情感需求的市场反应,是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冷漠主义的某种体现。

3、个性的集体迷失

从观念层面上来看:消费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作用,是西方大众文化即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兴起与泛滥。英国学者汤林森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旋涡之中。所以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和消费社会统一的,它的整个运作过程是彻底商品化的。大众文化通过发达的传播媒介和快速的信息

传递手段,使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追求共同趣味是大众文化的目标之一,在不断的重复之下,具有流行色调的趣味标准便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个体独立的判断能力则趋于衰退。

现代广告则以其超凡的威力迫使人类进入形象生存状态,从而疏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广告声名卓著的W·里斯早已指出:我们最基本的物理需要,经由广告传播,已经被交织在厚软而饱满形象意义的毯子中。事实也如此。广告以它放大“交换价值”的秉性带给人类一种“疑似环境”,人类不再直接认识自己所处的感性世界,却回头仰望着一个个的“副本”。就是这样,广告形象不断地制造着一种匮乏感,一种让人们因为视野扩大而痛感被排除在外并因此而产生的匮乏感,又不断推出消解匮乏的对象,使人们去按照广告形象的指示购物,以缓解匮乏的焦虑。

当广告如此围攻人类时,一种新的极权主义悄然形成,结果是神性被放逐,反思与体验被赶出了视线。卡通的、简化的、缩略的媒介时代从根本上占据要津,实现了它对人类的全面控制。M·霍克海姆典型地讥讽过这种现象,在《工具或理智的批判》中,他写道有一个男孩仰望星空并问道:爸爸,月亮现在为什么做广告啊。广告成了一种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制服”(uniform)。海德格尔提到,由于现实就在于可计划的计算的千篇一律状态中,所以,就连人也必须进人单调一式的状态之中,才能应付现实事物。在今天,一个没有制服的人已经给人一种不再归属于此世的不现实的印象 [7]。生命的诗意、世界的丰硕丰盈,都在统一之中消失蒸发。所剩只有平乏无味的均匀状态。人类被技术的精神和气质完全占领了!只要稍加思考广告借用重复、联想手法所引动的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便晓得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里,广告充满欲望的作为是多么地开放。广告侵犯神圣的灵智,它借着友好的名义在它温情的狂欢中,伸出贪婪的利爪,不但挖掘我们的口袋,更僵化我们的灵魂。广告是信使吗?不,是事件;是言说吗!不,是生活。它是阴柔的一种魔法!

人们在商品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产生了新的焦虑,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人们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现代广告调度和控制,缺乏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甚至丧失了痛苦的感觉,这并不是说明痛苦不存在,而是说明被平均化、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被异化了”成为人们的共同感觉。

4、被剥夺了享受真实的权利

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图形、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形象的真实性直接影响人对实际的把握,视觉经验的真与伪也就直接决定了思维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视觉文化大规模袭来的时代,有关视觉文化真实性的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关注的焦点。伯格在其《看的方式》中写道:“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里,我们所有人会见到成百上千的日常生活的广告形象……在历史上任何其他形式的社会中,未曾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密集的视觉信息” [8]。

美国学者詹明信在论述“后现代中形象的转变”时提出“拼贴”的概念。拼贴在视觉文化领域里随处可见,成像和剪辑技术使任何图像的拼贴轻而易举。人物与背景的搭配与窜改只需几秒钟的轻松操作便可完成。这样的形象与客观真实相分离,它完全是被“制造”出来的,它剥夺了人们享受真实的权力。在这一点上,我们显然要逊于原始人。原始人的视觉经验来源于切身的社会实践,因而他们对形象的理解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然而,在当下的视觉文化社会中,视觉形象不是来源于客观实际,而更多的是人为加工之后形成的。虽然这些形象的基本因素,如线条、色彩等都源于实际,但经过制作者千百次的加工,其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能力已经微乎其微。形象制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图像的拼贴场面的拼贴、情景的拼贴——整个视觉文化就是一幅拼贴的绘画,它无须考虑实际是怎样的,它追求的也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图像不必为实际负责。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这种分离。首先,视觉文化呈现出形象与实际的分离。这种分离在视觉文化时代大受欢迎。形象与实际印分离大致呈现出三种状态:第一,对客观实际局部的特写和整体的忽略造成受众把局部当作整体来接收,而对实际存在的整体无从知晓、难以把握,受众受到误导。第二,形象的素材虽源自实际,但形象与实际游离,形象不表示实际的存在,虚构成为衔接现实与画面的惟一链条。第三,形象与实际没有关联,形象完全脱离实际,从素材到意义全部依赖想像。凭借想像的力量任意地塑造人物,编造情

节。这样的形象不仅不因脱离实际而受到排斥,反而是越离谱越能勾起受众的好奇,越具有轰动效应,因而在视觉文化时代大受欢迎,大行其道。此外,形象本身呈现出能指与所指的分离。而在原始视觉时期,形象的能指和所指统一于实践,二者献相辅相成、表达意义,所以,即使年代久远,却依旧能传递丰富的信息。而在当代视觉文化中,形象的能指和所指出现了分离。

我们通过媒介所获得的视觉图像大多数已经不再是受众对生活的直接体验,而是一小部分图像制作者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象与社会景观进行主观加工、制作之后所得的成品。现代广告尤其如此,它们展示给受众的已经不是自然和社会的原生态,而形成了一种拟态环境。在广告等影视领衔的视觉文化中,听觉让位于视觉、语言让位于图像,人的思维活动是以一个又一个非连续或混乱的图像进行的,图像成为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就表现为对这些图像符号的接触和使用,而图像作为一种表面化的“无深度的文化”的存在形式,必将产生对多维的消解。

第三篇:新闻传播

上海大学历届考研试题

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 1.测量2.实地调查

3.信度4.效度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 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1.信度2.抽样误差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大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

1、议程设置理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15*4)

1、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2、简述互动**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共58分)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生现象”(28分)

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分)2006年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嗨!好男儿》的看法。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

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上海大学2001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价值

2、新闻背景

3、新闻线索

4、短评

二、简答题30分

1、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和基本功

2、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新闻导语改革

三、实践题50分

1、将下面一篇专稿改写成一篇600-800字的综述新闻,并制作标题(含引题、正题、副题)20分

《时代催新 再现活力————从“六艺节”看传统艺术的市场走向》

2、根据下列通讯,写一篇约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30分 《就监督你一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定向视察”活动纪实》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1.测量 2.实地调查 3.信度 4.效度 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1.信度 2.抽样误差 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 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上海大学2002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报道思想

2、独家新闻/深度报道

3、重点编排

4、隐性采访/异地采访

二、简答题30%

1、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10分

2、假设你是上海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路12.5公里路段刚才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30分(材料略)

四、为下列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20分(材料略)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 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

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海大学20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 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媒介

2、新闻价值

3、新闻政策

4、舆论

二、名词阐释

1、媒介即信息

2、新闻角色定位

三、简答

1、简述新闻有什么特点

2、简要说说新闻传播的流程

四、问答

1、简述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点

2、陆定一新闻思想内容及评析

3、简要回答西方学者关于报刊的四种理论

五、论述

1、论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读者的心理规律问题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白平衡

2、线形编辑

3、传播符号

4、有线电视

二、简答

1、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15')

2、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电视新闻评论的共性有哪些

三、填空

四、问答

1、简述广播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20')

2、简述记录片和故事片的区别(20')

3、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五、写一篇电视新闻稿(20')请结合现在身边所发生的事例,如海啸、矿难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注意:拟题要精彩,注意导语与报纸类消息的不同)

六、论述2题选1(30')

1、中国城市电视的发展特色

七、依据材料写一消息

2006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上海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1.议题设置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题(15'*4)1.简述社会责任论

2.简述象征性互动交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题(58)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声”现象(28')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信息

2、媒介批评

3、沉默的螺旋

4、新闻敏感

二、简答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的特征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四大功能

三、问答

1、李大钊的新闻思想

2、“天赋人权”论

3、梁启超的贡献

四、选做

1、舆论监督和构建和谐社会

2、提高传播效果的主要途径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华尔街日报

2、新闻线索

3、稿件洞

二、简答

1、录音通讯的内涵及特征

2、根据国内外编辑部体制的情况,谈谈你对编辑和记者关系的看法

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 报刊业务部分

依据材料写一篇新华社快讯通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况)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5、编辑方针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or原则。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

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4、西方新闻的发展阶段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的看法。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

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 2,议程设置 3,新闻敏感

二、简答题

1,论述新闻的社会功能 2,受者中心论

3,解释传播学经验主义学派

三、论述题(二选一)

1,怎样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2011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业主义 2,(缺)3,法拉奇 4,小报大办

5,电视主持人节目 6,微型导语

7,新闻评论选题的依据 8,植入式广告

二、简答

1,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融合报道的意义和基本形态。2,媒体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的区别和不同影响。3,报纸写作和电视新闻写作的异同。

三、论述

论述媒体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双重角色。

四、消息写作400字

材料是关于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领导人会议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什么非正式会议。

理论

1、名词解释10个 20分

2、简答题4个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在传播中的作用

舆论监督功能(不完整,忘了原题)

3、论述题2个 窃听事件谈新闻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选个读过的新闻学或传播学教材谈看法

业务; 1、8个名词解释 知察权 免费报纸 40分2、3个简答 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中国政府发言人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新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还是微博?)

我国体育新闻的得与失(后面是不是还有一问?)

3、1个论述 媒体商业化与公共服务的一致性&冲突性,以及其个制的改善(这个题后面印刷错了吧,我都没看懂什么意思。忘了原题怎么说的)

4、神8和天宫1的合体的材料,写个300字简讯

理论:

名解:新闻,传播,宣传,新闻报道,传播学,拟态环境,舆论监督,舆论,(忘了两个)

简答:同楼上,加一个“简述一下经验学派”

论述:同上

业务:

名解:除了楼上那2个,还有公民新闻,全媒体,媒介依赖,剩下三个我也忘了,呵呵

简答:议程设置那个题是“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以及其社会影响”

最后一个简答就是“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得与失”,没有后面的了

论述:论述媒体商业化与公众服务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及其个规制路径。理论名词接受有个 新闻报道

业务的名词解释 媒体审判 体验式报道 新闻、旧闻、不闻

一些已经过来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关于学校:

学校的选择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个人认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所考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专业课真题是否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人文状况等。当然,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目标和自身能力的学校,以尽可能考上为准线,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保守。总之,选好学校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之中。

关于英语: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考研英语的复习当然是从背单词开始的。我认为最好不要买那种按照字母顺序编排的单词书,因为那些相近的单词罗列在一起很容易弄混,反而不利于记忆。我个人记忆单词的方法是做阅读,做完之后把不认识的单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随身带着,空闲时间拿出来看看,“生词”不断重复在眼前出现自然也就成了“熟词”。当然,记忆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至于阅读,当然是熟能生巧啦。多看看英语报纸,多做做英语真题,锻炼出好的语感和阅读技巧,选对的概率和做题的速度才能提高。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可能做一篇阅读要很长时间,甚至都看不太懂,那都没关系的,因为刚开始复习毕竟记忆的单词量有限,语感也没有那么灵敏。后期就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了,大概一小时能读个4篇就差不多了。

作文的提高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平时要积累一些好的句型,把它们分类记在本子上并且背下来。但是同样意思的句型牢记一两个就行了,否则记得太多可能最后什么也没记住,毕竟使用的时候用不了那么多。一定要记住,作文不是看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要觉得自己懂得几个句型就沾沾自喜,这样往往会眼高手低,平时可以锻炼着写一写英语作文,在复习后期要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这样既有利于句型的反复记忆,又有利于文章构思和逻辑论述的提高。

关于政治:

政治的复习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可以晚一些开始,暑假报了个政治班,然后上了全程,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辅导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告诉你哪些是重点,按照划的重点,暑假的时候可以先看看,理解一下,10月份以后开始记忆完全来的及。答题的时候尽量多方位进行阐释,宜多不宜少。

关于上大新闻传播专业课:

(1)参考书:参考书有《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著 新华出版社 84年版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新闻学概论》郝雨 王艳玲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第2版)刘海贵 尹德刚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新闻编辑》许正林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评论学教程》丁法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通论》、《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重点,分别对应大纲中的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电新闻业务、报纸新闻业务,《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随便看看就好,因为《新闻学概论》是按照这本的框架进行扩展的,至于很难买到的绝版的《传播学概论》和《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一套书没什么买的必要。参考书看第一遍可以把重点划出来,第二遍更注重理解,第三遍就可以开始记忆一些东西了。(2)笔记:我买了上届考上大新传的一个学姐的笔记,是按照上大考研大纲: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报纸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整理扩充而成的,我买的笔记还有新闻史的内容,包括一些新闻人物的思想和新闻法等,这样就可以不必买《20世纪》那套书了。在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后,后期就可以丢开书本按照笔记来复习了。我按照大纲找了那些问题在笔记的何处,并在大纲上标出笔记的页码,然后按照笔记上的内容进行记忆。

(3)真题:在看了真题之后你就会发现,真题真的非常重要!每年都会重复考很多历年真题,我根据买来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把历年真题答案都整理出来了,考前一两个月把历年真题答案和笔记上的大纲所涉及的问题都背下来,基础知识就有一定保证了。

(4)初试:背好了大纲和真题,你就成功了70%以上,剩下的就是平时要多多积累一些传媒知识,比如传媒热点问题以及论文,可以经常去传媒网站浏览相关信息。业务方面考察的比较灵活,甚至名词解释有几个也是书上没有的,比如考察了世界上知名的电台、报纸等媒体的信息,问答题也是结合了当年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还有新闻写作方面要有所提高,多看看报纸,多练习信息的提取以及归纳能力,练习新闻写作。广播电视业务每年必考的题目是写一篇电视新闻稿,可以提前背一篇,考试时就不用临时想了,既节约时间又保证质量。至于论述题,可以到知网上下载上大新闻传播导师的论文来看看,记住他们的主要观点。论述题很多时候都会重复考往年的真题,不一定是当年的热点,比如:2008年灾难性的一年就又考了娱乐节目。

(5)复试:每年的题目都不一样,去年考的就是和初试一样的完整的卷子,还包括一些文史知识之类的,今年考的就是一个小论文“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这主要还是靠看看论文和平时的积累了。面试的时候,跨专业的同学比较简单,基本就问问毕业论文以及你为什么考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同学问的题目就比较专业,要做好准备。总之,考研贵在坚持,既然选择了,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

最后,祝大家梦想成真!另外大家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联系我!新闻学引论一定要好好看,新闻学大多数都在这本书里。我觉得那个参考书目可能是漏打了。思想史我觉得可以不看。去年在书目里结果也没考,而且一套4本很贵= = 2 上大业务考得很活,今年的话业务这门课几乎没考书本知识。但是如果大纲上提到的,你又有时间,最好去背一下。理论就是引论通论两本重点,业务的话平时要再多积累。去当当上搜《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是《新闻采访写作新编》08年再版之后改过名字了。内容比原先多了一点,主体是一样的。

本来已经发过一帖了,结果修改后被告知出了什么问题,就被删除了……是涉及什么辅导机构了吗?郁闷啊,我没在WORD上保存一份。

不过考完研的人都不轻言放弃,既然已经决定写一份经验帖就一定要写出来。

主要说说专业课,今年上海大学出题特别灵活,相对于前几年的出题风格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转弯,很多知识指定参考书目上都没有。那2012年打算考上海大学的同学该怎么做了?由于我非跨专业考的,所以按照我复习的思维给点意见吧。

寒假,虽然这个时间段学习很没效率,但是逼着自己学还是能学点东西的。首先,英语背一下考研核心词汇还要研究下长难句,然后研究下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对于初次接触传播学的人打基础很好。

关于参考书目,开学来后就要开始买上大制定的参考书目了,戴元光老师的《传播学通论》,郝雨的《新闻学概论》,许正林的《新闻编辑》,刘海贵和尹德刚合编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一定要买的。施拉姆那本《传播学概论》没必要买,根本不考,看看就行了。童兵老师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也没有太大必要买,因为郝雨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就是按照那个体系编的,有点重复。新闻评论不用买,基本不考,有些常考评论的知识在《新闻编辑》那本书里有。去年新增的传播思想史并没有考,也应该作为重点复习,毕竟是新增内容。这些参考书目在暑假前最好能很细致地看完一遍,重在理解。

等到上海大学新的大纲出来后,按照大纲要求内容复习,背诵记忆。

根据今年上海大学的出题风格可以看出上大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了,而不是像以前只要死记就能得高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期刊杂志,一定要是有关学术的哦,而不是什么资讯类的。像《新闻大学》,《新闻爱好者》,《新闻传播》,《现代传播》这些都不错,充分利用你们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吧。多关注些新东西,像媒体融合、网络传播之类的。此外对于07年以来的真题也要好好研究,了解上大的出题思路也是重要一计。

下面再说说怎么看一本参考书目,方法我借鉴了传播小王子的读书法,他的经验是:一本书,你看十遍就够了。10遍,你要达到一个目标。10遍看完了后,你要在5分钟内能够把所有的“考点”看完。看不完?我教你这样做。

第一遍:浏览,目的:熟悉书的内容,知道传播学/新闻学是干嘛的。

第二遍:理解,目的:把书里你看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书里看不懂不是说这个人写书很牛,理论很深奥,而是——他的表达能力欠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非要用一大最没用的话写出来。你标记好了后,到网上百度下,或者你参考一下别的老师写的书,关于同样问题的表达,就明白啦。

第三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始划重点(你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并整理自己的笔记。

第四遍:结合考试大纲看一遍,把考试大纲上列出来的画出来,再整理一遍笔记。

第五遍:结合往年的考试题,看书。这一遍,要求你在书上找出相应的问题的答案,并且同往年的考试大纲做一个比较。把往年的每一届试题都做一个比较。你会发现两个现象:第一,试题每天都有好多重复的,以前考过的试题还会再考;第二,考试大纲列出来的,你得往死里背了。

第六遍:穷尽一切名词,简答,论述。把所有的能够出成这三种题型的地方,全部整理下来,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写在书的每一页的空白的地方。要求,一个句子,就用一两个字,或者词语概括起来,方便记忆。

第七遍:第三遍整理笔记。笔记的要求:第一,尽可能的简单,就是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个名词解释,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个简答论述;第二,要求你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大纲里列出来的东西,以前考过的东西全部整理进去。并用不同的标记标注明白。这个笔记是你以后复习的笔记重点之重点。你如果要买笔记的话,就买这种啦,可能就一页纸概括了一本书的考点。

第八遍:看一遍书。这一遍你基本上就明白那些是重点和非重点了。这一遍有个很关键的任务:假如你考的2010年的研究生,你在读书的时候,要用红色的水笔在特殊的地方标记出来“此为2010年试题”,哈~懂不?就是给自己出一份试卷了。我当年考试,猜到了60%以上的试题。包括一个50分的论述噢!

第九遍:扫盲运动。寻找盲点啊。把书里所有的边边角角看一遍。我记得有一年试题出了一个名词解释叫“铅板”,我找了书,发现就在书的左下角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出现过这个词,而且加了引号。由此我开始了一项扫盲运动。并提出一个口号“书里所有加引号的词,都要当成名词解释来看……”。

第十遍:最后一遍。任务目标:考察自己的记忆的程度。看目录,在目录上根据有章节提示,把每一张里所有可能被出成名词,简答,论述的问题全部在大脑里回忆一遍。记不住的地方标记出来,看书。

这十遍看完后,以后复习就看你第七遍整理的笔记了。五分钟保证你把所有的考点浏览一遍。入考场前,你就带几张纸复习就好啦。保证所有考点一览无余。

小王子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安排调整,十遍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我觉得6遍也差不多了,以上黄底的几个步骤是我觉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

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设有博士点,在上海地区仅次于复旦,而且近几年陆续引进了传播学几大牛人,像张咏华,吴信训等人,发展潜力很大。对于想去上海发展,但对复旦没有太大把握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上大。上大09年一共正式录了29人,比08年缩招了3人(虽然09年招生简章上说是录38人,比08年多录了,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所以招生简章的录取名额并不可靠,具体名额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0年考上大的同学可不要迷信招生简章的名额哦)。好了,言归正传吧,先说下初试经验吧。英语要抓早,在暑期之前,要把考研词汇充分背熟,不仅是核心意思,扩展意思也要背,一般要背3—4遍吧,最好能达到随便抽出一个词汇,你就能随口说出它的词义的程度。暑期时可以做下模拟题,像什么200篇的,但做这些题时不要刻意追求答案的正确率,因为做模拟题的目的是熟练巩固考研词汇。暑期后,是复习的重点,这时真题是王道,一定要反复的做,至少做4遍吧,到了11月份,就可以复习作文了,可以背一下专业词汇,固定模式之类的,考试时可以套用(最好别背新东方,红宝书的,因为大家都背这几本,都用这个套路,就烂了,可以选一些不是太普及,但词汇模式比较好的作文书。)如果按这个步骤复习的话,一般能考到70分左右吧(我个人感觉吧,呵呵)至于专业课,老戴那本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复习到位,新闻概论也比较重要,如果把这两本搞好,新闻理论就可以应付了,PS:20世纪那套书,童兵那本书会涉及新闻史部分的,要好好看下。像新闻业务那几本,其实没多大用,业务考的超级活,把广电那本的名解给背下,写作那本的大体内容,重点概念记下,评论的也是要记下名词解释就可以了,重点是平时要多看下导师的论文(09考的公信力论述,就在上大导师的一篇论文中涉及),核心期刊,和杂志。等考试时,把平时的积累给发挥出来就可以的。PS: 初试答题时一定要把字写好。像政治的复习,背下任汝芬任之一就行了。平时,看下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的就行,政治一般都不会卡人的,好了,说了这么多,有点困了,复试经验以后补上,希望10年考研的都有好运气,一定要总结知识框架!!太重要了!!心态最重要,有点阿Q精神很不错的

1.决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正所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都要走下去!天道酬勤,酬和勤不是充要条件!但是不管结果如何,你奋斗的这一年足以让你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我自己觉得,复习考研最痛苦的只有最后那几天,感觉自己啥都没记住,所有书都想再翻一遍,再加上政治背诵强度突然加大,真会崩溃!所以建议大家要把最后冲刺、做整体梳理的时间提早些,该背的什么提前些背,拖到最后一周真能让你哭。

政治不要相信考研班押题,要自己真抓实学,要细

英语阅读一定要坚持练到最后,哪怕是为练速度

作文最后一月自己压几篇背,考前一定要定时间练

英语,万恶的英语,一定要背单词背单词,做阅读适合自己的方法,切记投机取巧,否则一年之后你的失落感一定会比论坛上现在的嗷嚎声更加惨烈!

政治,我是要说政治,红宝书没必要买,直接买肖秀荣的资料,一定一定会得高分,今年考研政治,肖秀荣基本上答题压中的产不多了,特别是他的最后四套题,一定要背,切记切记!

总结下吧,今年没考好,估计过线有困难了,还在犹豫要不要二战,有得时候人活着很累,家里亲人都是你要顾及的,考研的确是勇者的游戏,毕竟付出一年一无所获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但是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对的,那就坚持吧,我相信一切中自有注定,付出终会得到回报,明天回家,学弟学妹加油!

考研是什么,是一个历程,一个怎样的历程?一个智利与体力、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历程!不论这个过程多么的精彩抑或多么的苦涩,都仅仅只是一个过程。考研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拿一个文凭,更在于从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到一个准社会人的转变!

1.如何选择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成天把武书连那个狗屁排行榜挂在嘴上,煞有介事地去“选择”和“比较”,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水平,大家心里基本都有个底了,如果他冒出什么惊人的言论,我们也就不以为怪了。

2.如何看待考试?考试,特别是专业考试,公平都是相对的。很多学校有所谓的“内部辅导”,如果你是外校的学生,应该多打听。

3.如何看待录取?复式的存在,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低分上,高分被刷,遍地都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你听别人讲述时,应该多想想。

4.具体到上大,如果看待调剂? 看看山东大学你就能理解了。

5.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所经历的仅仅都是事情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说的话,都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有个帖子,一个人说复式对一志愿不利,后面有3个跟贴说不存在这种情况?你该信谁的?给些版内消息吧,如果你想报考,就应该多了解,不能听风就是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真的决定要考研,真的要早准备,尤其是英语,早早解决单词阅读——切肤之谈。切记。

以及,我觉得,我太过于盲目相信人家所说的三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能考上研,觉得考研也不过如此,所以掉以轻心。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好好准备才有希望。靠运气真的有点冒险。

第四篇:选题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学术声誉测评

发展传播学视野下与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传播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本土发展传播学研究现状分析

选题:新闻传播学术内期刊的学术声誉测评与分析

: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文本表徵、内容选择与传播学术生态关系初探

基于cssci 2012-2013来源期刊的分析 提纲:

一:研究目的1、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操作

2、国家提倡文化大发展,传播媒介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展示窗口,理论研究对提升文化

软实力至关重要。

3、考察中国传播学术期刊学术生态现状,为建立中华传播学术共同体提供思路。二:研究路径与方法(数据与研究问题)

数理统计与分析归纳(量化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文本内容分析法,分析单位为“篇”,测量变量包括:发表年份、期刊分布、作者单位、性别、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理论模型范式研究

1、有效论文统计量

以2011-2012年传播学术期刊刊登论文作为研究统计量

1、当代传播

2、国际新闻界

3、现代传播

4、新闻大学

5、新闻记者

6、新闻与传播研究

2、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3、研究议题

4、研究方法

5、理论模型范式研究

三:结论

1、我国传播类学术期刊现状、问题

2、提高传播学术期刊学术声誉,(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华人

传播学术共同体

3、理论研究根植于民族国家成熟的本土文化,传播研究本土化

第五篇:2017网站新闻

目录

北京大学马小兵教授一行三人莅临我校指导.......................................................1 我校学子在第五届山东省青少年模型科技竞赛中再创辉煌...............................1 第九届济宁一中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2 家校合力 共创未来——济宁一中2016级家长委员会成立...............................2 岳心淳、王睿彪同学勇夺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4 我校上榜“中国高中教育50强”.........................................................................4 济宁一中召开2017年全体干部会议.....................................................................5 我校召开2016考核表彰暨新学期工作会议.................................................5

北京大学马小兵教授一行三人莅临我校指导

12月28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山东招生组组长、博士生导师马小兵教授一行三人莅临我校指导,交流自主招生工作,济宁一中是马教授此次济宁行的第一站。

济宁一中2014级在尖子生培养方面整体规划,科学计划,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目前,高三·2班田鸿韬同学同时获得北京大学暑期课堂哲学营和优秀中学生体验营两个“优秀营员”称号,并顺利获得北京大学“博雅计划”,高三·2班林沐阳同学获得北京大学暑期课堂艺术营“优秀营员”称号,并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高三·4班高可浩同学顺利获得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高三.4班刘嘉睿同学获得国科大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

另外,我校2014级在数学奥赛方面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高三.1班刘硕同学获得济宁市唯一一个山东省数学奥赛一等奖,4班高可浩、5班高晨星、1班郑晖等同学也以全省前100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二等奖,4班杨鹏同学已于2016年高考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让我们共同祝贺济宁一中!我们坚信2017济宁一中会更好!

我校学子在第五届山东省青少年模型科技竞赛中再创辉煌

由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山东省青少年模型科技竞赛于2016年12月16-1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举行。

我校航模工作室指导老师王媛媛带领济宁一中航模社团15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学生们参加了手掷、橡筋、四轴、火箭四个项目的比赛,经过前期的辛苦训练,比赛中的奋力拼搏,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2项,省级二等奖11项,省级三等奖7项。其中手掷、橡筋、四轴项目都获得男子团体一等奖,火箭项目获得男子团体二等奖。

航模的制作和试飞,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非常有帮助。

在本次比赛前期,济宁市青少年宫的航模教师刘志葳老师对参赛同学进行了多次专业培训,在此特别感谢。

第九届济宁一中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1月6日下午四点,太白校区北教学楼一楼小多媒体教室里济济一堂,第九届济宁一中科技创新大赛正在举行。来自高一年级的30多位选手,从选题背景、项目方案、科学原理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创新项目。技术教研室杨艳老师、王鲁燕老师、周童老师、柳芳老师、林久荣老师等参加了活动并担任大赛评委。

同学们的设计有的关注盲人、婴幼儿等特殊群体,有的关注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为宠物设计的智能托运箱,还有便捷生活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等。这些创意大多来源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他们留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创意无限的积极风貌。

本次活动共评出15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其中,高一23班的李彦辰同学因为表现突出,获得“创新之星”特别奖。技术教研室将进一步择优辅导推荐参加第16届济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家校合力 共创未来——济宁一中2016级家长委员会成立

为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2017年1月7日上午,在济宁一中太白校区隆重举行了2016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济宁一中副校长徐登利、高一年级部主任夏晓东、教育处副主任武育新、高一年级部全体成员和34位由各班推选出的家长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济宁一中教育处武育新主任主持,武主任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的家长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然后向各位家长介绍了济宁一中家委会的建设情况以及2016级家委会的职责。接着,2016级年级部夏晓东主任代表年级部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高一年级的总体情况:过去三年取得的成绩;新一届高一年级管理理念;年级部对家委会的几点期望。家委会主任贾宝力代表新一届家委会成员做了发言,对学校搭建这样一座家校合作平台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履行好委员职责和义务责无旁贷,他们会及时反馈家长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学校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最后,济宁一中副校长徐登利代表学校做了《家校联手

共创济宁一中新的辉煌》的主题发言。首先,徐校长从“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办学成就”“存在问题”七个方面向家委会成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让家长对济宁一中这所百年名校有了一个全新而深入的认识。然后又与各位委员分享了成立家委会的重要意义和家委会委员的任职条件,并对新一届家委会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徐校长最后总结到: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管理的可靠“同盟军”。今后,学校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继续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机制,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在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方面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在会上,学校领导为家委会委员颁发了聘书。附:济宁一中2016级学生家长委员会名单 家长委员会主任:贾宝力

家长委员会副主任:韩

敏、李文营

教学督导部:

长:郑

副部长:陈玉莹

成员:胡金荣

凌海宁

张延永

王衍民

成长导航部:

长:张盟先

副部长:马云锋

成员:赵树良

王子勇

家教指导部:

长:陈兴梅

副部长:周红侠

成员:史衍谨

王文清

社会实践部:

长:杜

副部长:杨绮霞

成员:李兆清

陈海珍

许淑芳 爱心助学部:

长:王雪楠

副部长:胡玉婷

成员:马红霞

孙道逢

王慧君

勇 岳心淳、王睿彪同学勇夺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

在第22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我校学生岳心淳、王睿彪在考场上沉着冷静,发挥优异,荣获全国一等奖。济宁一中荣获山东省优秀参赛学校称号,指导教师林久荣荣获山东省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另有五名同学孔祥浩、马圣杰、李景舒、骆义正、翟雨欣荣获全国二等奖,四名同学贺天琦、尚华清、杨天池、盛红源荣获全国三等奖。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招生逐渐成为踏入名校的重要途径。信息学奥赛是五大奥赛之一,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所有高校都认可的学生竞赛,而且是含金量极高的一项赛事,获得联赛三等奖就有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即可参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

我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信息编程特长兴趣,从高一就开始开设信息编程校本课程,开展校内外学习和竞赛活动,本届信息学奥赛我校共有11人获得全国级奖项,创造了我校在信息学奥赛上的新的辉煌,充分展现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优异成果!

我校上榜“中国高中教育50强”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品牌创新峰会暨2016-2017中国教育行业“金鼎奖”颁奖盛典于2017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经评委会评定,我校成功入围2016“金鼎奖”中国高中教育50强。

本次“峰会”由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教育品牌研究院、品牌资讯报社等联合主流教育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次设置了教育行业的“金鼎奖”,旨在推动我国优质教育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响应国家号召、倡导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为校际间交流搭建平台。

本次评选范围涉及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示范性高中。先从每个省选取20所以上的高质量升学高中,组成规模接近500所的排行候选学校,通过调研其2014-2016近三年的升学和生源情况,“从高考、生源(自主招生或统招)、学科竞赛和留学”四个维度,展开评价排行,综合得分前50名中学形成2016“金鼎奖”《中国高中教育50强》榜单,我校成功入围。

本次评选入围,不仅仅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一次高层次校际间交流互动的难得机会,对我校2017年以及今后的教育工作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会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坚持高端、综合和示范性办学,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管理效能,适应教育发展新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更新观念,团结进取,真抓实干,尊重创新争先,加强规范办学实力,强化课程实施能力,增强师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优质名校风范,开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济宁一中召开2017年全体干部会议

2月10日上午9点,学校在太白校区小多媒体教室召开全体干部工作及教研室主任会议。李岩校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贾庆伟、强淑国、徐登利,纪委书记刘庆娟出席会议。

李岩校长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王艺华书记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针对新的学期、新的一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行了安排部署。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育人,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开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李校长强调,2016年学校上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新的一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繁重,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能,真抓实干,用新思路推进新发展,用新举措打开新局面,用新作为续写新辉煌。会议对高考备考、中高考招生、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与会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振奋精神,全力以赴,不断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将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到实处,为百年一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召开2016考核表彰暨新学期工作会议

2017年2月12日上午9点,我校2016考核表彰暨新学期工作会议在太白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全体教职工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济宁一中副校长贾庆伟主持。

徐登利副校长首先通报了2016综合考核情况,指出按照《济宁市第一中学2016任务目标考核工作暨干部期满考核实施方案》要求,整个考核工作程序严谨、进展顺利、结果客观,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对2017任务目标考核工作进行了部署。强淑国副校长宣读了学校对2016综合考核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的决定。教育处武育新主任、生物教研室孟蕊老师、2014级年级部马一鸣主任代表处室和年级部进行了表态发言。最后,李岩校长讲话,充分肯定了以受到表彰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先进团队、优秀个人为代表的广大教职员工在2016为学校各项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取得的骄人业绩,全面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境遇和挑战,并就2017的工作安排和落实提出意见。强调要进一步认清新的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与挑战。2017年山东省将正式进入高考改革试点,我们要提前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教育改革对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在师资培训、选课走班方案、办学设施条件、学生管理等方面,乘势而上。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遵规守纪大教育、工作作风大提升”三大活动,通过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实干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作风保障,树立百年名校的清风正气。要进一步传承百余年育人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内涵发展,增强师资建设水平,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强化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规范办学实力,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服务师生成长。号召全体一中人凝神聚力,上下同心、全体同行,抢抓机遇,用新思路推进新发展,用新举措打开新局面,用新作为续写新辉煌,树好济宁一中百年品牌,办好济宁人民满意教育!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做好2017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激励鞭策作用,我校教师纷纷表示一定站在高起点,瞄准大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优异的成绩,谱写学校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下载新闻传播学术网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传播学术网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传播实务

    新闻传播实务 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如下: 新闻实务:新闻采访概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发现与判别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记者的修养、采访的第一阶段、采访的第二阶段、采......

    新闻传播简历

    陈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 25岁(1986年7月15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chenwen@51job.com最近工作 [ 2 年1个月 ] 公 司:XX出版社 行 业:文字媒体/出版 职......

    学术网站帐号及密码(范文模版)

    大家都是知识分子,请勿修改密码! 关键词: 学术资料 学术资料账号密码全集汇总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共享... ovid密码 http://gateway.ovid.com hsll199/hsll199 http://gatew......

    各学术学习网站 文档

    只要是学生,看一眼,你就会爱上它!今晚上保证你睡得香~~~~ 是学生都copy下来,现在不用,将来绝对要用 论文网[http://(免费论文下载) 论 文 在线网[http://(论文资源) 论 文 资料网......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

    追新溯本 ——评以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为代表的中国新闻史教材 1949年以来的大陆新闻史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起止于1949到1978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 名词解释1、新闻书: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它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也有......

    新闻传播实务论文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真的没有什么新闻比一部车的上市更重要? ------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商业利益 【摘要】新闻专业......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古代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