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累计成交突破1.5万亿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累计成交突破1.5万亿元 作者: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4期
[中国石化报] 打开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的采购需求和招标信息。现在,作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集团公司生产建设所需的物资95%实现了电子化采购。
到今年5月20日,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站累计成交已经突破1.5万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规范并公开了中国石化的采购业务。现在,中国石化采购的物资需求信息、询报价信息、审批信息、合同信息都保存在系统中,各级经过授权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阅、查询、分析,实现了采购数据的永久追溯。
电子化采购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使得各项采购成本明显降低。统计显示,从2001年以来,中国石化已累计节约采购资金559亿元,资金节约率为3.7%。
目前,中国石化立足更长远的目标,将进一步深化采购电子商务应用,改造提升电子化采购系统功能,探索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向集团外开放,提供第三方平台运营服务。(国讯)
第二篇:传媒蓝皮书 2014年传媒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传媒蓝皮书:2014年传媒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2014-04-19 17:20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核心内容
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规模8902.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长率较2012年上涨近4个百分点。电视、互联网及移动媒体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支柱。2013年移动互联网正式走入第一媒体的序列。广告市场重心仍停留在北上广和沿海一线。预计2014年传媒产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光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李瑞英)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传媒》杂志社合办的“传媒发展论坛2014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2014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传媒转型、融合与创新”。论坛上,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邓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以及传媒学界著名学者、传媒业界有关领导就传媒转型模式和融合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对话,共同探索传媒业的创新之路。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由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外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传媒蓝皮书目前已连续出版十年。在过去的十年期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通过持续对中国传媒产业的跟踪观察和研究,及时反映中国传媒发展现状并科学地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文章亦被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蓝
皮书已成为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权威著作,并于2012年起被认证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伴随传媒发展演变和结构调整,今年的报告进行了重新架构,分为总报告、印刷媒体、广电产业、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媒生态、海外及港台地区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等7个部分。在对传媒产业总体以及各细分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对“转型”“移动”、“大数据”、“并购”等热点进行了跟踪,剖析了新技术引领下的商业模式与行业变革。
该报告指出:2013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互联网及移动媒体行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领跑各细分市场,市场份额超越传统媒体,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也追平电视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作用愈发明显。PC互联网的广告、游戏等市场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3年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年,移动互联网重构传媒产业结构,媒体未来趋向多屏融合;互联网媒体展开移动入口争夺,社交媒体开始开拓新市场。传统媒体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电视媒体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电视广告市场基本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电影票房和植入广告推动电影产业加速前进。另一方面,广播和期刊增长率市场衰退加剧,报业集团开始寻求转型革新的模式。
会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主编崔保国教授发布了2013年传媒产业主要指标数据。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达8902.4亿元,同比增长16.2%,较2012年上涨近4个百分点。传统PC互联网的贡献率下降4.7个百分点;而移动互联网相关业态发展迅猛,对传媒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0.3%,较2012年上升12个百分点。随着手机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未来还有较大成长空间。
专家认为,传媒产业未来五年还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产业集中度和行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初步预计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2017年达到1.6万亿元,文化传媒产业整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GDP占比达到5%。
蓝皮书指出,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保持连续12年上升势头,延续着全球电影市场的奇迹。但前半年的风风火火与后半年的不温不火以及影院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等现象,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可能逐渐稀薄,产业的内涵式发展迫在眉睫。专家分析,2013年国产故事片产量638部,同比减少影片生产量多达107部。全国电影票房217.69亿元,同比增长27.51%。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用7年时间突破百亿元大关,然后仅用3年时间就突破200亿元的纪录。票房总收入相当于36亿美元,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北美地区的1/3,稳稳领先于不到30亿美元总收入的全球第三大市场日本,票房增幅全球最大。2013年全国电影观众6.1亿人次,增幅30%;平均票价37元,略高于前一年36元水平。内地观众总人次在印度、北美市场之后,居全球第三;人均年观影人次0.4;如果限于7亿城镇人口,人均年观影人次不到1,远低于欧美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水平,市场潜力有待挖掘。专家指出,33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份额优势失而复得。2013年院线发行上映电影305部。60部影片票房超亿元,其中,国产片33部(含1部跨年影片)。在217.69亿元的总票房中,国产片收入127.67亿元,同比
增长54.32%,占比58.65%;进口片收入90.02亿元,同比增长2.30%,占比41.35%。国产片夺回之前失守的份额优势。特别是《西游降魔篇》以累计票房12.46亿元的成绩成为全年票房冠军,也成为国产影片历年来总票房第二名,居《泰囧》之后。专家提醒,中国电影观众和电影市场的培育还在进行中,2013年下半年的市场疲软很可能预示着市场一定程度的消费瓶颈,不少人预言的3-5年“超美”的产业目标未必那么容易、那么乐观。中国电影发展如同中国经济一样,即将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蓝皮书认为,2013年移动互联网正式走入了第一媒体的序列,全面抢夺了传统互联网的风光,更在使用时间上远远超越了广播电视、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成为占据人们工作、休息之外闲暇时间的最主要媒介。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用户规模持续攀升,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全体网民中所占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24.0%上升至2013年的81.0%。2013年,中国移动视频用户规模为2.47亿,与2012年年底相比增长83.8%,移动视频用户的增长率远高于网络视频。2012年移动视频用户规模占全部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36.1%,2013年这一比例已经增至57.6%,移动视频正快速缩小与传统网络视频的差距。2013年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出现爆发性增长,游戏行业内用户从电脑端向手机端转换增加,手机网络游戏对于PC端网络游戏的冲击开始显现。中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3.65亿,较2012年年底增长7365万人,增长率为25.3%,远高于整体搜索用户增长速度。2013年,微信的全面普及继续巩固了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与社交功能,移动设备的社交新媒体特征越发明显。微信平台用户强势突破6亿,至2013年年底,其全球月活跃用户达2.7亿,已跻身全球超级移动应用之列。年内,微信公众平台迅猛成长,微信公众账号规模已超过200
万个,信息交互次数高达亿万次,已跃升成为国内移动营销的新阵地,其5.0版本推出后其商业化布局初现,公众平台广告模式创新不断。2013年,移动商务市场爆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手机网络购物在移动端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达到1.44亿。从交易规模来看,移动网购当前已列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排名首位,2013年其交易规模已达1676.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5.4%,而同期PC端网购同比增速仅为35.7%。
蓝皮书指出,2013年,中国广告营业总额达5019.75亿元,较上年增长6.84%,增幅有所回落。电视报纸呈现衰减,移动终端日渐成熟。2013年,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持续下滑,电视和报纸广告经营额分别下降2.75%和9.17%,广播广告基本持平,期刊小幅增长4.73%。与传统媒体相反的是,网络媒体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广告协会互动网络分会的统计数据,中国互联网广告在2013年实现638.8亿元的营业额,较2012年(437.97亿元)增长45.85%。互联网广告增长空间巨大,视频和移动广告优势逐渐显露,企业开发利用数据能力的增强也使互联网整合营销能力更加强劲,同时给媒体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变化。综观2013年全国广告经营收入,北京地区广告经营额仍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广告经营总额的35.8%。排在前五的省份(直辖市)广告经营收入总和为3456.39亿元,占全国广告经营总额的三分之二强,达到68.86%,广告市场重心仍然停留在北上广和沿海一线。
第三篇:中国石化电子商务案例报告1
中国石化电子商务案例报告
一、中石化电子商务系统介绍
(一)发展历程
2000 年 4 月 6 日,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立即成立了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建设 领导小组,紧急从各业务处室和有关企业抽调十多名人员组成网站建设专门工作 小组,全脱产集中工作。在中国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统筹组织协调下,网站工作小组与中国石化 IT 系统人员联合作战,采取边设计、边开发、边审核、边修改、边测试的办法,大 大加快了网站开发建设进度。2000 年 5 月,完成了物资采购电子商务框架方案 和详细需求说明书。2000 年 7 月初基本完成网站软件开发。2000 年 7 月中旬物资装备部先在各业务处室内部进行了模拟测试,随后组 织 16 个石油石化企业和 30 家供应商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异地测试。2000 年 7 月 下旬,完成了 45 个生产建设企业近400 名各类上网操作人员和 300 个首批上网 供应商近400 名人员上网操作培训,同时为各企业物资供应部门配置了 700 多台 用于网上采购的计算机。2000 年 8 月上旬各企业分别组织了本单位的内部上网 培训,检查了网络联通情况;同时物资装备部制订下发了《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 子商务网站运行管理办法》,总部以明传电报的形式下发运行通知。2000 年 8 月 15 日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站正式开通运行。为适应网上采购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站先 后进行了四次重大改版升级。前三次改版优化了报表操作,提高了网上业务处理
中心 大了各石油石化企业自采物资的上网采购; 实现了用户分级管理和智能化引导操 研究 作;进一步突出了网站商务功能;不断优化网上采购业务流程,调整上网物资品 种,充分适应中国石化集中采购体制的要求。服务 电子 大学 浙江
速度;整合了网上采购业务流程,建立了以物资编码为基础的数据结构体系;扩
2003 年 9 月进行了系统第四次升级(4.0 版),增加了竞价采购和价格数据 库等新的功能,优化了采购业务操作,美化了系统操作界面,基本解决了系统运 行不稳定和上网速度慢等影响网上采购的突出问题。
(二)电子商务系统介绍
中国石化实行的电子商务包括了两个部分: 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和化工产品 销售电子商务。两大系统应用的都是 IBM 公司的 Web Sphere Commerce Suite 电子商务系统(市场版),包括了会员管理及注册子系统、产品目录子系统、谈 判子系统以及价格及合同子系统等 4 个核心子系统。IBM 公司 Web Sphere Commerce Suite 技术平台为中石化建立电子市场提供了先进的、可扩展的基础 结构和工具。中石化电子商务系统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后台)和浏览、应用服 务器(前台)以及防火墙组成。整个系统架构在中石化内部网上,对外与国际互 连网联接。总部所属各分(子)公司既可通过国际互联网,又可通过石化内部网 访问中石化电子商务网站;石化客户、物资采购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直 接访问中石化电子商务网站。
1、物资采购电子商务 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的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石化特色和物资采购特 点,树立中国石化开放、公正、规范、快捷、高效的物资采购形象。通过网上发 布需求信息、网上询比价、网上选择供应商,规范采购流程,实现阳光交易。通 过采购交易信息、供应商信息、产品及库存信息等的快速处理和传递,实现采购 价格、采购绩效的分析和供应商考评。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既是物资 采购交易网,也是物资采购信息网,同时还是中国石化集团内部物资采购管理网。该网站的主要功能有:发布物资需求、指导价格、供应商基本情况;供应商资格 确认;网上订单提报、审批询价方案、发布询价书、招标公告、供应商报价、选 择供应商、录入合同;查询网上各类信息;各类报表的录入汇总;采购数量、金 额、价格走势、库存状况及节约采购资金分析以及友情链接等。
中心 物资采购的形式包括“集团采购”和“统一组织采购”两种方式。究 “集团采 研 购” 的操作方式是: 由分公司上报集团采购订单,集团物资装备部进行汇总,形 服务 成询价方案,通过询价或招标确定供应商后,物资装备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分公司再与物资装备部签订合同。“统一组织采购”则是分公司直接形成询价方 电子 大学 浙江
案,物资装备部对此批复,分公司根据批复意见进行寻购。上
述过程,除限 于法律效力的合同签订环节外,均通过网上采购平台实现。
2、化工产品销售电子商务 2005 年 11 月 1 日,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 ERP 系统在上线两个月后,正 式单轨运行。此举将实现化工销售公司与已经上线的 11 家化工企业,以及今明 两年实施的 12 家化工企业的系统集成。届时,6 大类 6000 多个牌号的化工产品 将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进行规范化和信息化运作。ERP 系统上线真正实现了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业务的统一,为促进销售体制改革的平稳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化工销售分公司于 2005 年 5 月正式成立。该公司担负着中国石化化工板块 大部分化工产品销售任务,代理产品年销售收入总额在 1500 亿元以上,占中国 石化整体销售收入的 1/3。面对如此庞大的销售网络,公司决定以 ERP 系统作为 业务运作的基本平台,以规范业务流程,促进销售体制改革,实现化工销售的平稳运行。化工销售 ERP 项目于 4 月正式启动,化工销售分公司经过 5 个月精心组织,完成了项目设计、实施和培训等各项工作,于 9 月 1 日开始 ERP 系统正式上线工 作。经过近两个月努力工作,整体上线情况顺利。公司按照总部要求在评估系统 运行效果,完善系统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决定于 11 月份正式进行单轨运行。化工销售分公司 ERP 系统是中国石化目前集成范围最广,企业最多的 ERP 系统。系统上线后,化工销售分公司的主要核心业务经过流程再造和规范化后,将全部纳入 ERP平台运作,真正实现化工销售业务集中、系统集中、数据集中。尤其是实现了全系统化工产品销售业务数据的集中,为进行化工销售业务分析提
供了很好的数据平台,将提高对市场动态的掌握和企业运作情况的管理,对进一
步掌握化工销售业务的实际情况,优化销售网络,实现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效益
1、降低了销售、采购成本,节省销售、采购费用各数亿元。开展电子商务
后,中国石化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大幅度利用直销手段,减少中间环节,减少销
浙
大 江
电 学
服 子
研 务
中心 究
售成本和代理商的费用;将采购权力从分散到统一势必遇到阻力,企业自上而 下通过“不上网,就下岗”的监督手段和对采用电子商务实现成本节约行为的 激励,推进了“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体制改革,减 少了暗箱操作,实现了采购的规模经济和规范管理。
2、更有效地为客户服务,客户可在网上查阅产品、查询定单处理信息、反 馈意见等,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及
时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扩大了市场影响,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3、开拓了新的销售机会,在网络上宣传企业形象、介绍产品性能,从而吸 引了一批新客户、扩大了销售营业额。到 2005 年底,网上累计成交金额 1751 亿元,节约采购金额 61 亿元。到目前,网上采购金额超过 2000 亿元。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于 2000 年 8 月 15 日正式投入运行,目前网 上采购物资涉及钢材、设备、配件、煤炭、化工、贵金属、三剂等 56 个大类 8 万余品种,中国石化集团各油田、炼化和建设单位以及 2500 多家供应厂商在网 上进行采购交易。网上注册用户已达 5700 个。自 2000 年 8 月正式开通运行到 2005 年 1 月底,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电子 商务网站的累计成交金额就已突破 1000 亿元人民币,累计节约采购资金 52 亿 元,其中,2001 年网上成交 76 亿元、2001 年 120 亿元、2003 年 242 亿元、2004 年 482 亿元、2005 年 780 亿元、2006 年 1 月至 10 月网上成交 891 亿元。截至 2005 年底,中国石化旗下的生产、建设企业已全部实现网上采购。
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上交易量(按照月份统计)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2004年1月 2004年5月 2004年9月 2005年1月 2005年5月 2005年9月 2006年1月 2006年5月 2006年9月
合计(万元)直接集中采购(万元)组织集中采购(万元)企业自行采购(万元)
浙
大 江
电 学
服 子
研 务
中心 究
2004年至2006年10月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上交易量(按照年份统计)12,000,000.00 10,000,000.00 8,000,000.00 6,000,000.00 4,000,000.00 2,000,000.00 0.00 合计(万 元)直接集中采 购(万元)组织集中采 购(万元)企业自行采 购(万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至10月)
网络采购方式的实行,落实了“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 算”的集团组织结构改革的大思路,改变了从前的采购理念,使各分公司由竞 争变成了合作,大大增强了面对供应商的谈判实力; 也改变了采购模式,使 采购不再受限于采购员个人的信息和能力局限,可以从货比三家扩大到货比多 家; 同时加强了对采购的监管,使集团管理层可以即时查询、追溯数据,大 大减少了以前与分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更及时有效。
(四)展望
下一步要力争达到如下目标:一是要建成经营管理、生产指挥两个平台;二 是要实现企业层面和总部层面两个集成;三是要完善网络安全和标准化两个体 系。力争在 2007 年基本完成 ERP 系统在企业的推广实施,尽快建立起中国石化 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2008 年完成集中统一、上下一体、反应快捷的生产调度 指挥系统,实现生产经营指挥、协调、决策的集中和统一;到 2010 年,实现 ERP 系统与企业生产层面信息系统的整合与集成,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 支撑;2010 年实现总部层面信息系统的集成,形成信息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成 完善的、安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支撑中国石化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
浙
大 江
电 学
服 子
研 务
中心 究
二、问题
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网运行以来,明显体现了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但总的 来说,中石化电子商务系统的一些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中石化的一些企业仍然没有建立起与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相适应的采购管理 体制,相关采购管理制度仍然沿袭过去网下手工作业处理方式。网上采购运行一 遍,网下审批运行一遍,出现了网上采购与网下采购两张皮的情况。少数企业还存在 ERP 建设和应用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两张皮”、“重上 线、轻应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
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还不够到位,部分单位对最终用户的培训不够严细 认真,培训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上线运行要求。少数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安全体系,导致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较 弱。
三、建议
(一)完善中石化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系统
可考虑采取以下思路:2005 年 5 月 18 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搜狐、盛大、网络、海南航空、腾讯、联众、网易、eBay 易趣、新浪网、云网、263 网络通讯等 12 家国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就在线支付、卡联名卡、e 实体联名卡、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资源共享、联合促销等内容开展战略合作,并正式签 署战略协议。工商银行与这些电子商务的联合行动,将使电子商务的信息流协调、同步进行,非常有利于电子商务交易量的增加。其他银行完全可以仿效,中石化电 子商务系统也可以借此得到完善。
(二)可以考虑开发决策管理软件
开发决策管理软件可以将信息决策化阶段的工作,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计 算机决策化软件可以及时、准确地、高质量地完成信息决策化工作。这样,大大 提高 ERP 的利用效率,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信息决策化工作,我们可以得到
浙
大 江
电 学
服 子
研 务
中心 究
一个信息决策化的产品,将专业化的科学的决策和生产、经营管理方法,通过计算 机程序公式化,而不需要人们凭工作经验、凭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观点认识从事各 种生产、经营的管理分析和决策工作。
浙
大 江
电 学
服 子
研 务
中心 究
附录: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上交易量一览表
月份 合计(万元)直接集中采购 组织集中采购(万(万元)元)25,712.72 13,572.20 78,672.14 20,167.89 93,583.16 64,850.09 92,220.30 37,199.75 89,510.26 34,736.16 147,951.27 65,688.70 56,786.74 30,146.15 41,581.02 40,102.35 71,558.39 37,270.06 60,559.38 30,682.68 86,559.07 44,750.87 132,643.40 71,291.41 82,688.69 128,580.85 42,840.45 92,157.52 156,521.18 139,820.63 206,436.08
92,457.35 118,862.37 160,340.26 152,214.20 138,707.37 91,421.31 97,568.61 102,603.81 106,213.62 45,443.94 104,741.47 100,311.54 124,252.14 67,769.13 110,130.19 141,403.21 125,623.24 69,267.59 110,918.96 191,325.46 101,187.31 216,922.98 146,629.09 254,000.57 208,537.39 109,627.98 144,077.95 216,574.25 144,676.72 110,613.64 124,645.56 108,506.62 137,687.39 95,603.48 146,611.98 176,935.18 151,311.61 企业自行采购(万元)163,217.23 196,785.56 222,561.75 241,123.13 177,883.18 328,701.42 329,774.31 346,267.84 310,303.62 368,368.96 511,289.64 432,133.10 369,782.71 279,598.95 496,242.29 369,113.02 520,265.82 465,149.27 360,969.75 340,556.84 434,796.49 412,064.01 489,611.25 529,525.64 287,471.17 573,188.28 395,237.40 507,903.17 437,238.63 875,100.32 541,971.89 557,738.43 1,026,845.81 717,273.71
2004 年 1 月 202,502.15 2004 年 2 月 295,625.59 2004 年 3 月 380,995.00 2004 年 4 月 370,543.18 2004 年 5 月 302,129.60 2004 年 6 月 542,341.39 2004 年 7 月 416,707.20 2004 年 8 月 427,951.21 2004 年 9 月 419,132.07 2004 年 10 月 459,611.02 2004 年 11 月 642,599.58 2004 年 12 月 636,067.91 2005 年 1 月 581,052.25 2005 年 2 月 414,596.92 2005 年 3 月 792,584.10 2005 年 4 月 668,006.45 2005 年 5 月 799,468.45 2005 年 6 月 756,070.84 2005 年 7 月 549,959.67 2005 年 8 月 549,374.27 2005 年 9 月 584,981.90 2005 年 10 月 636,627.69 2005 年 11 月
667,510.57 2005 年 12 月 796,552.09 2006 年 1 月 467,657.72 2006 年 2 月 865,701.05 2006 年 3 月 758,789.47 2006 年 4 月 970,441.13 2006 年 5 月 690,944.56 2006 年 6 月 1,236,351.29 2006 年 7 月 777,231.09 2006 年 8 月 803,932.44 2006 年 9 月 1,269,061.27 2006 年 10 月 1,045,520.50
浙
大 江
电 学
服 子
研 务
中心 究
第四篇:中国汽车配件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 万亿元
中国汽车配件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 万亿元
2010/10/10 12:26:12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山水 评论
手机看新闻 0条[查看评论]
由于美国汽车销售走下坡路,中国车市成为全球车市的“一哥”。当前,中国车市已形成品牌云集的汽车消费市场。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和生产国,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快速发展。
据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汽车配件市场增长迅速,规模已由2000 年的1700 亿元增加至1 万亿元,今年将达到1.4 万亿元。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资产逐年提升,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是整个汽车工业的基础行业,已经成为决定汽车产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消费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日益显现。加上外资零部件企业的不断打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投资潜力巨大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及廉价的劳动力正吸引着愈来愈多的国际零部件企业。据悉,中国目前已出现一批以汽车零部件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2009 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97 亿美元。其中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占汽车产品出口的43%,同比增长51%。由于整车利润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中国零部件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产品达到了国际标准,国外汽车巨头纷纷采购中国产的零部件。据统计,全国5000 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200 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全球排名前100 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至少有70%在中国开展业务。
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认为,从汽车产量看,2010 年中国将超1700万辆,未来几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始于2007 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大飞跃,实际上预示着该行业未来10 年将孕育巨大机会,相关的汽车配件将是投资重点。从汽车配件行业来说,汽车锂电池是未来应当长期关注的领域。
自主创新是关键
虽然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产生了相当的牵制。
有报告认为,中国现正处于过渡阶段,一些零部件厂家成为零部件工业的“ 小巨人”,发展机遇巨大,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业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压力也愈来愈大,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日前在参观第四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时曾强调,提升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水平,对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升中国汽车工业水平至关重要。要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基础建设,加快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全面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发展来看,零部件企业还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研发水平,争取尽快进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领域,如汽车导航系统、减震器、制动器、发动机、电池、空调压缩等领域。
第五篇: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6万亿元
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6万亿元
食品 来源:人民网 2015-07-21 19:16:12 阅读: 评论:0
由中国食品报社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中国保健协会支持的首届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京举办。论坛以“新食品安全法对于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影响力”为主题,对新的法律环境下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运行模式进行深层次探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在致辞中表示,健康是人民群众基本需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国”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稳步快速发展,产业机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总体稳定,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逐步提升,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向健康型、享受型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成为国民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和防治慢性疾病任务的加重,公众对食品的健康功能要求日益广泛和迫切,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营养保健食品有着广阔发展空间。”步正发表示,推进营养保健食品发展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此次论坛从新发布的食品安全法解读入手,政府、专家、企业相聚一起共同研讨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方向和成长中的问题,无疑将给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正能量。
“我国面临的营养膳食不均衡问题十分严重。” 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龚建明谈到,近期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30.1%和11.9%,较2002年分别上升7.3和4.8个百分点。同时,农村贫困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营养不良约为8.1%。增强体质,预防慢病发生离不开营养保健食品支持。
“营养保健产业的高速发展,国人健康意识的快速提升,使得运用营养保健食品改善疾病状况,减少药物副作用,促进康复成为共识。”龚建明如是说。龚建明指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食品报社共同举办的此次高峰论坛,为改变百姓的营养膳食提高国人健康水平共同担当责任。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对健康行业的巨大需求正在被释放和激发,催生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又由此促进了健康服务业、健康产业的发展。
2011年12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将营养和保健食品纳入规划,提出了发展重点、发展布局和发展目标,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6万亿元,年平均增长20%,要形成10家产值在100亿以上的企业。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业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中提及的五大支撑产业就涵盖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器材等产业,预计到2020年,总产值达到8万亿元。2014年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到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现代营养理念来引导食品的消费,形成以营养为先导,现代的食品产业体系,以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的需求。张凤楼认为,以上利好政策,为我国健康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是中国的健康服务业、健康产业及保健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 张凤楼表示,新发布的食品安全法监管力度空前。其中,涉及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1995年我国制定的食品卫生法中有3条,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有1条,今年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中共有13条。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中的13条相关规定,对保健食品的生产管理、市场监督、环保管理违法的处罚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在论坛上表示,搭建服务平台,促进食业发展,是中国食品报的办报宗旨。此次高峰论坛不仅是一次专业媒体服务行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而且有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成长为业内一流的长期的品牌活动。
黄国胜以媒体人的视角在论坛上介绍了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推动行业发展。他指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舆情复杂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逼着媒体抢“快新闻”,很多时候容易受到舆情的误导,一些企业的违规操作污染媒体,这些都为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能量。有时候媒体自身也存在问题,在了解营养保健食品专业知识方面做得也还不够。在谈及“媒体可以为企业做什么”的问题时,黄国胜指出,媒体监督是现行食品监管体制的需要。从福喜事件等多个典型案例来看,媒体确实是一副有用的“药引子”。要建立新型的媒体与企业关系。作为根植于中国食品产业31年的媒体,《中国食品报》在新闻上,将不断推出有深度、有权威、接地气的报道。在传播上,通过全媒体建设,实现深度与广度、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在经营上,策划实施有创意和创新的经营活动,与企业实现共赢多赢。在服务上,努力搭建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处长韩军花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研究员,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等业内知名专家,在论坛上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论坛由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主持。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数百家营养保健食品企业代表参会。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龚建明,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秘书长周庆年,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等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