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第十二课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鸦片战争前,世界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而清王朝却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逆差,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开始走私鸦片。
清雍正以后,历代皇帝都把禁烟作为国家政策。
道光皇帝下决心禁烟。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保护鸦片走私。根本目的:为打开中国市场。
定海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盘踞最久的地区。
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切断了清政府的漕粮要道。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了解即可,重点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相继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战败求和。
1858年6月河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作为了解的知识: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第十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广西的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天国兴衰
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
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相继发展起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之后,为挽救变局,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
()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的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3、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并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4、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第十四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直接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时间:1895年。
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的影响: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物理镇压义和团,转而采用“抚而用之”的策略。
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国外侵略者,因此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为借口,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要知道。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第十五课辛亥革命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辛亥革命的原因: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被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
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起义最为著名。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武昌首义
黎元洪的就职开创了由革命党人、军界上流人物与旧官僚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全国的混乱局面。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意义:
1、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从此,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英、法、美、日、意五个强国操纵和会,重新瓜分世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很快由北京转到上海。
北京政府于6月10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几个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
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民主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二篇: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重大事件整理2)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重大事件整理2)1909年(冯如)中国制成第一架飞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16年爱恩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0C初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1918年~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共诞生
1921~1928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20C20S电视机出现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
1924~1953年斯大林执政
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八七会议召开
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英国播送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4~1936年红军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淞沪会战
1937~1945年抗日战争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
1945年中共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1949年解放战争
1945年联合国建立
1945~1991年美苏冷战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订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950~1953年朝鲜战争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第三篇:高中历史
一提到经济,很多人觉得高深莫测。其实不然,经济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许多经济现象,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离不开经济,人人都要懂得有关经济的基本知识。
事实上,经济现象被很简单的分为四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而我们学习的经济常识就是围绕着这四中经济现象而展开的。我们学习的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的知识;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3.关于企业和经营者的知识;4.关于三大产业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一集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知识;5。关于财政,税收与纳税人的知识;6.关于我国银行和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7.关于商品服务市场,家庭消费,一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知识;8.关于当代世界市场和我过对外贸易的知识。市场经济其实是经济现象中生产那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缺点,它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点,所以我国要运用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其缺点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也有四中手段,分别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国家运用这四种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生产这一部分中,三大产业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国民经济是由三大产业构成,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业意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我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局面的根本途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立即,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自觉规范自己再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四篇: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同课异构”的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2/6/30 来源:凤阳二中 作者:朱宗勤 已点击:743次
我参加“同课异构”这一课题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有三次了,每一次都给我不同的体会和感悟。下面谈谈这次在天长中学举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些感想。
天长中学这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充分突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研究成果的展示。通过陆有美和桂玲玲两位老师同上一节课来体现“同课异构”在历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两位老师都有效地运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两节课都针对高中低年级学段学生,充分考虑到其仍对具体生动形象与直观事物热情不减,也开始对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社会现象发生兴趣,都能把握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两位老师又都各有特色,陆有美老师由次贷危机的图片联系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导入到内容,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激起学生探究世界市场的产生于发展的兴趣。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呈现动态地图更能使学生进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更好地体会航海的艰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抗挫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最后,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通过漫画分组讨论,得出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桂玲玲老师由15世纪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入手,直观生动且能引发学生对于地理大发现的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准备选出四名学生代表,分别扮演“我是航海家”体现航海途中的故事,并结合新航路的动态示意图填写表格。之后通过史料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在讲述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再次引入图片尤金布丁的名画《安特卫普的港口》再现世界贸易中心的繁荣,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假如你是1543年的安特卫普的商人或地主,你的母亲70大寿,你会带什么礼物去祝寿?”引发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的讨论。简单明了,效果明显。
我听完天长中学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后深有启发,并结合这几年安徽历史高考中历史情境题在选择题中所占的分量。在以后教学中重视并强调在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认知分析能力,而不是等到高三分析高考试题时才重点强调。以上是浅薄认识,希望指教!
第五篇:2016高中历史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组
紧张的一学期过去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在对本学期以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每年高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只要高考还存在,研究高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今年高考虽然会有所调整,但肯定是稳中有变。我们从前两年高考试卷中解读这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和能力要求、高考试题的出法问法和试题回答的要求,等等。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能力、内容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2、仔细研究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最终高考的参加者,高考试卷的解答者。不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进行的教学肯定是空对空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经过接触,我们基本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正。教学上我们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注意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纪律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星期的教学都要有一个计划,都要事先有个统筹安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
4、本学期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时间为顺序,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时间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形势决定我们必须注重基础,而且主要打基础。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难度大的练习我们也不用,有的学生自己找了些难题做,我们也劝他不要做,立足于基础题,立足于基本能力要求题,像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对学生概括、评价、启示类历史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
5、积极参加研讨会,汲取信息,学习经验。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并通过校友录与同样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的大学时的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中我们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信息,对我们今年高三历史教学大有帮助。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上大学继续深造,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成绩,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