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时间:2019-05-12 01:3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第一篇: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应该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传统,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三是立足实践,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借用前面所学的一般文化发展的要求,应该是一般要求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官方参考答案: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10分)

解析:本题题意明确,知识范围针对性强,就用一个知识点。因此答案的关键是能否使观点与材料真正结合,也就是用理论解释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参考答案:应分成两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随着中国的实践而得到发展。二是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执导。用在中国形成的新的理论化成果来指导中国的实践。

官方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

反思:在做这个题时,逻辑思路是对的,但在结合材料方面还存在差距:主要是观点体会不到位,只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结合中国实际,但没有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在用马克思主义反导的时也没有进一步强调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深度不够。

(3)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二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12分)

解析:做本题之前先搞清要对什么进行评析,设问对材料二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担忧什么?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从一定意义上强调是二者的政治关系。在回答第一问时难度较大,原因在于课本上的观点与本题不好连接。课本强调文化素养对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以及在国际上借文化之名推行霸权主义,如果死扣课本的话,这个题就不好答。如果结合材料,根据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话就容得多。文化交流能促进两国的关系,但文化差异也可能影响两国的关系。如何认识的看待这个问题才是关键。第二问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是评价两国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影响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文化可以影响两国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国家利益,因此看问题要深入,抓住关键性的东西。

官方参考答案: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②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

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虽然中美两国存在着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反思:我们做题时要依据课本的主要观点,但不能死扣课本观点,要真正把观点理解到位,而且要灵活应用,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默写观点。

(4)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三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12分)

解析:这个题难度不大,因为知道了问题所在也就知道如何解决。从企业角度回答更容易些,因为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企业如何做课本有明确的观点。具体做时有一定难度,具体如何做还可以,但理论依据不好写。参考答案:一是针对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创新不足,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开拓出符合时代的产品。理论依据:供求影响价格。新产品因少而供不应求,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二是针对企业规模小,没有实力加大投资,更新换代缓慢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扩大企业规模,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短期开发出新产品,取得竞争优势。理论依据:企业规模会影响企业的效率,一定的规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三是优质资源有限,和影响环境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要加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理论依据:资源的有限性,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官方参考答案: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理由: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②依靠科技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工艺,培养创新型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③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优势陶瓷企业的规模。理由:价值规律的作用。政府:①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理由: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②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理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③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理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反思:在做此类问题时总感到思维枯竭,难以灵活运用。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再看材料时,发现我们在利用和解读材料时仅看到专家提出的问题,没有看到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文化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带有趋势性的观点。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对企业来说,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对政府来说要引导企业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有从政府的角度,要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该如何回答,政府一般是制度方针政策加强宏观调控,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在本题引导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规范行为加强环境保护。

42.(10分)思想政治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

2014年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起草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

举行投票表决,投票结果为13票赞成、1票否决(俄罗斯)、1票弃权(中国),该决议草案未能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决后指出,在这个时候搞决议草案,只能造成各方对立,导致局势更加复杂,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缓和乌克兰局势做出建设性努力并开展斡旋。

(1)安理会就实质性问题投票表决时,常任理事国投哪种票该决议草案不能通过(4分)

A.赞成票B.反对票C.弃权票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中国在投票时所作的选择进行分析。(6分)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位于青岛市百果山森林公园,园区总体规划概括为“两轴十二园”。“两轴”分别为南北向的花轴和东西向的树轴,“十二园”包括七个主体区和五个体验区。园区的设计体现了山海结合的理念,展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画卷。

(1)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园区规划设计所体现的辩证思维特征是(4分)

A.整体性B.严谨性C.归一性

(2)有同学认为:“辩证思维只强调在动态中把握事物。”运用辩证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看法。(6分)

42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B

(2)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处理国际问题,应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②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觉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A

(2)①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也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②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并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③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

第二篇:2014年高考文综(天津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文综(天津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10分)解析:首先要对设问进行翻译和转化,使其能与课本观点和答题的角度与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可以转化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的作用。如何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也就是从国家角度和具体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下来要回归课本,我国目前经济要解决哪些问题,我国经济 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什么,企业发展机器人能起到什么作用。然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从企业的角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发挥作用。从国家角度: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发挥着作用。

官方参考答案:①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②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反思:没有想到用机器人代替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再一个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细化不到位。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的含义、价值量的决定等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关知识。答这类题时观点要求明确而且观点单一,就要详细回答。应该从三个方面:机器人与人之间如何体现斗争性、如何体现同一性、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参考答案: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只是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天津市某县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三项措施:一是在县、乡(镇)、村三级建起服务中心,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也为群众监督、评价党政干部开了一扇窗口,二是建起县、乡(镇)、村干部和普通党员联户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联系服务群众40多万户次,收集解决问题8700多个,三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县1.9万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上述措施的积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首先要对设问进行转化为课本上的或者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该问题可以转化为党和政府这样做有什么作用。与课本知识连接:有关党的观点党的宗旨、执政方式、理念和指导思想。政府的行政的决策与行政的要求。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有利于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反思:在回答问题少一个角度从公民的角度,只从材料中提取了党和政府如何为人民服务,没有看到同时也在接受公民的监督。还有一个学生不好与课本知识连接就是干部的身份是什么,就是在政府和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学生要清楚,不然从政府的角度没明晰。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3)为“文化走廊”(以五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同状结构(见图4),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8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要做本题时要对设问进行转化: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因此包括两部分:一是一般文化发展的要求,二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要求。这是理论,到底用哪些观点要结合材料,材料信息提取:一是吸取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参与、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不同区域之间,然后对应课本观点进行组织。

参考答案: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反思:由于对课本观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理解不到位,因而没有这个观点,希望在实践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收藏市场上紫砂壶受到藏家的热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造假现象,生产经营仿冒艺术大师作品的公司从中获利丰厚。当记者询问被侵权艺术家为什么不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打官司,结果只会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得不偿失。

(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6分)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不好找角度,用经济生活知识还是其它三部分呢?我的倾向是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比较容易些。一是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分析,二是从财产所有人角度分析,也就是从受害人的角度,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什么。不过这类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 公司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消费者和艺术家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应依法严惩;违背了商业道德,应受到谴责。

答案示例二 艺术家的行为是消极的,从客观上看是由于目前我国维权成本高,其行为是无奈之举;从主观上看,其在维护自身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缺乏主动性。艺术家应勇于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篇:2014年高考文综(北京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文综(北京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解析 38.(34分)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一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1)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分)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包括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进行创新,要对设问 进行变通才能更好地连接课本观点,把是怎样发挥作用转化为如何进行创新。课本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有明确的观点。现在的问题是要答哪些观点,观点如何与材料对接是难点。也就是说能不能从材料中解读有效信息是解决好这个题的关键。从材料第一句话可以体会到,地铁在传播文化和文化环境的设计上结合了现代和传统的元素。因此在文化创新上起到传播和继承与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第二句举办各种活动与创新中实践的观点相吻合。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文化创新。下来在组织答案时,先写观点后结合材料分点条理回答即可。

官方参考答案: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反思:由于材料新颖,不能很好地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课本观点也有,就是与材料对不上号,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继承与发展的方式也不少,在学习中没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也没有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能对文化创新有关系,平时没有关注到。

材料二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几十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2)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8分)

解析:不论要如何做,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回答如何做时要分析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设问问如何调整票价,那么为什么要调整,原因是地铁太拥挤。调不调和调多少,就看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一适当调高票价或

者分时段票价。高峰期票价高,低峰时票价低。理由: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升高,需求减少,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拥挤问题。第二种是不调票价,也要解决拥挤问题就是增加线路。理由是根据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大供给来满足需求,政府应扩大投资来解决。

另一种解题思路是;票价调整有三种情况:上调、下调和不调。然后分别说出每一种调整的理由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理由包括: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公平原则等。

反思:做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分析,现在考试一方面是新情境和新材料,学生要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设问是以解决实际为目的,而不是照搬课本观点,必须对设问进行转化和变通,否则难以与课本

官方参考答案:①通过公示,保障公民知情权,保证听证会程序正当、有序进行。

②通过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证听证会能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方利益。

③通过舆论监督,保证听证会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反思:这个题说明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笼统地说一下有哪些渠道,更主要的是为什么要这个渠道它的意义和作用在什么地方。其实教材有,只是散落在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性进行梳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如何发挥作用。

材料三 破解北京地铁的供需矛盾,不仅需要解决地铁票价的合理性问题,更在于任何加大地铁的建设力度。地铁4号线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建设。在该模式下,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某公司负责4号线的一部分投资和后期运营。这种模式为加大地铁建设力度提供了新思路,既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也使政府从地铁投资者和间接经营者变为部分投资者和监管者。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8分)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关于地铁政府应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和经营到政府部分投资和市场化经营的转变,这主要是为发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这样更能使效率得以提高和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进行调整。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二是能进一步扩大融资,提高运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官方参考答案:能够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减轻了财政的负担。通过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市场规律启动民间投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反思:在组织答案时有两个难点:一是要用到时政观点,政府现在进一步要从具体的经营领域退出,避免直接经营,这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这课本没有详细论述。二是政府投资和引入民间资本都是为实现资源配置,能否与资源配置结合起来也是个难点。

39.(12分)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一位借款经营的店主、一个客人遗忘的装有6万多元的皮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真没想到,这么多钱还能原封不动地回来”,失主回忆道。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到那家面馆,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皮包好端端地放在面馆货架上。店主核对信息后,把皮包归还给他。

6万多元现金,相当于全家人辛苦经营面馆一年的收入,更何况家里还有借款。

“那是客人的东西,我们哪能动!”店主这样说,“自己挣的钱花的才踏实,不是我们的钱,可不能拿。”

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来面馆吃面,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心怀感激的失主、朴实的面馆老板、蜂拥而至的顾客„„简要分析这个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5分)从知行统一的角度,谈谈你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7分)

解析:首先明确这个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其内容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而这个题是从公民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二问从参考答案看是用生活与哲学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来说明的,但从设问上看我认为也可以从文化生活的最后的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中即要改造思想又要从小事做起的要求来回答。如果不明确用哪本书的观点,那么答案的准确度就没法说了。因为第一问是文化生活,第二问又转到生活与哲学,但设问上也不明确说明。从给的参考答案也是先改造思想然后落实到实践中去。体现认识的反作用。也不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与实践。

官方参考答案:结合材料从诚信、友善等角度分析。

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应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更要重视道德实践,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40.(3)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6分)

解析:这个题比较简单。按照先写观点再结合材料分析就可以了。如果以后哲学出这样的题难度就大大降低了。结合材料实际上就是把观点所体现的要求叙述一遍,就是主语换一下。

官方参考答案: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川渝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发现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的不同特点,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具有川渝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四篇:2014年高考文综(广东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广东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

二、非选择题:

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自实施车牌拍卖政策以来,就一直未向社会公开收支信息。2013年7月,市民联名向政府提出信息公开请求。年底,相关部门公布了2011-2012年车牌拍卖的大类收支情况,但没有列出明细,市民不满意。

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权利和政务公开的知识,分别分析“市民不满意”“刘某被拘”的原因。(12分)

解析:本题按道理说并不难,为什么学生不好下手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平时在学习时只知道背课本,不能用观点很好地说明问题,特别是针对性强的问题,不能条理阐释和说明。特别是第一问中的市民不满意用课本上什么观点,学生一时找不到。如果从事件本身进行分析,就能找到突破口:材料是说公民要求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引起市民不满。我们可以分析市民要求公开的依据是什么,政府为什么必须公开的依据又是什么,然后再分析政府做到位了没有,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本题是考查公民的监督权相关知识。第二个材料则是强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循的原则。先要列出要坚持什么原则,这个原则的要求是什么,公民做到了没有,最后就得出了结论。其实在做这类题时就是把过程细化找出每种行为的具体理论依据然后再结合材料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1)A.“市民不满意的原因:对政府工作进行依法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或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是公民政治权利,或公民对政府工作有知情权和监督权)。(2分)相关部门的政务公开不透明、不具体,不利于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或政府部门公开不透明或不具体,不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

B.“刘某被拘”的原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2分)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侵害他人权益。(2分)刘某在行使监督权时,散布谣言,侵犯了陈某的权益。(3分)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依据及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对比较简单。特别强调的是在坚持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要紧扣材料。第一点市民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事实真象,不能凭空捏造。第二点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法律依据,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指导自己的实践。第三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性结合起来,即要遵守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不顾

客观规律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反对放弃努力,无所作为的思想。

官方参考答案:(2)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2分);积极探求民主法制建设规律,用正确的公民权利观指导监督权的行使(2分)。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公民应积极并合理合法地行使监督权(2分)。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倾向,切忌凭空猜测,盲目妄动(2分);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消极无为,放弃权利(2分)。

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改革开发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明显有各自的优势,只要把其整理后条理地写出来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1)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优势互补。(4分)

反思:从参考答案看要把具体的优势的理论依据写出来,如果只把材料再罗列一遍说明没有真正提练出观点。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发展经济,这个问题要借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的要求: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与材料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说明就行了。因为这是指导全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意义类题目一般是在做法前加上有利于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2)意义:有利于广东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广东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3分)有利于广东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分)有利于推动广东的开放朝着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2分)有利于广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2分)

反思:我认为港澳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在国内,但参考答案把它当作国外市场来对待进行分析说明问题,这样是不妥当的.是不是这样理解把港澳当作连接世界的桥梁这样更好些。特别让人感受最深的是要

紧扣材料,答案的准确度会更高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

解析:这个题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知识相关。用这方面的观点结合材料应该是答案要点。

官方参考答案:(3)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3分)积极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3分)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同弘扬中华文化。(3分)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1分)

反思:在这两点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同弘扬中华文化。(3分)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1分)没有考虑周到。虽然有差异,但我们是同根,相信最后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有很好的前景。这需要学生要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有一定的发挥而不只死扣课本观点,在教学中希望能为学生的做答留有想象的空间。

第五篇:2014年高考文综政治客观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高考文综政治客观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本题考查的理论性,一般在教学中都没有讲到这个层次上,在旧教材这是个重点,新教材淡化这方面的内容,今年却出来了。从知识点上看是考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商品价格由什么来决定,与使用价值有没有关系。商品价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①观点错误。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关系,③观点错误。②是价格的含义,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正确。要比较大小必须是同质的东西,④说明两个不同商品在价值方面是同质的,可以比较大小,通过价格来体现,因而选。13.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件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进口关税变动的影响。当进口关税降低后说明进口的商品成本降低,因而价格会下降,东西便宜,购买的人就多,因此应选③,同时购买外国商品需要外汇,可以减少我国的外汇储备,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结构,选①。与②④没关系,不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解析:C。做好这个题的关键是对经济措施这个概念有明确的理解。经济措施一般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代有强制性,主要运用利益杠杆来解决问题,当然还应该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A、D是行政手段,B是法律手段。

15.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产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解析:B。这个题难度不大,但贴近生活,应用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分清哪些产业之间有关联,这课本上没讲,是现实加能力题,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先找一个中心环节,再向上和向下延伸,汽车向上是钢铁,向下是保险。有的考生有可能不能把汽车与保险联系到一起,不知道汽车是风险性的消费。

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本题难度较大,难在考生要通过对材料的准确解读,还有新生观点的准确判断。参与式预算恳谈虽然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但并不能说明其就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和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因此①③观点是错误的,应该理解这个恳谈会是为了加强政府与基层公民的了解,基层民主的的关键是搞好村民和居民本身的事务。材料明确表明这些恳谈会都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说明民主要有一定的秩序,不能乱来。因此选②④

17.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举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本题较大,一是选项不是课本原观点,而是根据题意和时政背景延伸出来的新观点。做这个题学生必须对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一部分公共服务转移给社会这个原因搞清楚,这个题就好做了,但课本没有需要考生平时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改革的真正意图,否则这类题是做不好的。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目的并不是要弱化政府的职权,也不是把所有的公共服务职能都移交给社会,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使政府的效能得以提高。因此应选②③而不选①④。

18.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这是题难在对政治生活中的几个概念和观点的把握程度上:什么是区域共同体、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在推动非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中非之间是跨洋跨洲的,不是区域共同体,①观点错误。我国并没有达到推动非洲发的主导力量,③观点错误。发展同非洲的关系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双方共同利益。因此选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这道题是比较难的,它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生只有具备在知识基础上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是明显高于课本的。①中的人文情怀是什么意思,如何体现,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文就是以人为中心,体现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等,因此材料明显能体现这个观点,应选。②涉及到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理解,中餐文化是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能不能体现民族精神。此观点夸大了其作用,因而是错误的,不选。现代传媒能更形象地表现事物,但不可能丰富其内涵。因此选③而不选④。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这道如果从做对的角度讲应该不是很难,要真正理解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①二者总是融合在一起的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是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的。③明显抹杀物质与观念的界限,它们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是错误的。中餐文化是在人们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统一于实践。美食是是具体的物质,但它超越了吃的层次,上升到精神的追求,因而物质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神的东西。④可选。

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学科 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如果从做对的角度分析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做题技巧就能做对这个题。②转变是无条件的,是错误的,具体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排除。材料明显能说明人们创造一定的条件认识到这个规律,因此可以选④。材料中通过实验说明无生命物质如何进化成生命物质,因此它们之间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因此选①。③材料并没有体现,也不可能,观点错误,不选。提示:当不知道观点正确与否时,要多看材料来印证其正确性。

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这个题比较容易,重点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④个性与共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没有主次之分,④观点错误。个性与共性并没有优劣之分,③观点错误。①②正好是二者关系的两个内容,可选。

23.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这个题并不难,知识性比较强。主要是对人与自然矛盾的评价。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不可能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③观点是错误的。也不可能是主观的,①观点也是错误的。②④的观点符合题意,比较明显就不分析了。

下载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与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5篇)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南靖四中 王东建 一、试卷特点 1、稳中求变 文综卷历史试题的“稳”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上。无论是题型、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设问,还是......

    2018天津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思想政治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

    2012湖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全国卷1) 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

    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

    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综政治题及答案解析(WORD)

    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1、2013年4月10日起,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兑换交易,无需再通过美元这一中介实现兑换。至此......

    2014年文综政治新课标1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封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说明:本卷为课标卷Ⅰ,由学科网政治解析团队第一时间独家人工录入。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2014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 饶恕/夙愿 塞翁失马/敷衍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