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地质大学2012秋本科作业____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地质大学2012秋 2013年春季平时作业 毛泽东思想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在C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七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我国处于A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BA.我们不可能靠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
B.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C.我国的现实国情不允许D.我国的发展目标不允许
5、下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D
A.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B.否定工人阶级领导,主张资本主义多党制
C.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D.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6、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D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C.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制度D.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7、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CA.我国的基本国情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D.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8、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A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人社会主义的本质B.把消灭剥削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C.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D.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人社会主义的本质
9、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CA.坚持解放思想B.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纲领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D.坚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0、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DA.一进一步解放思想B.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纲领C.进一步解放生产力D.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1、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D
A.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B.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AA.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B.它们的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C.它们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不同的D.它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13、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C
A.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来确定B.前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确定C.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来确定
14、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D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5、“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AA.不重视发展生产力B.不重视改革开放C.忽视了改善人民生活D.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16、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D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地质大学2012秋 2013年春季平时作业 毛泽东思想与17、1962年党中央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C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8、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A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19、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是B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0、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邓小平
21、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是C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B.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2、“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是A
A.着重思想上建党B.整风形式C.实行三大优良传统与作风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23、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A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
D.其他斗争形式都是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24、“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就是说D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C.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
D.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25、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是AA.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B.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D.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经验是BA.领导权问题
B.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C.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D.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27、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没)是在AA.《<共产党人>发刊词》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D.《论联合政府》
28、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主观条件是A
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B.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29、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提出了A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土地革命C.根据地建设D.武装斗争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D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C.和平与发展
2、市场经济运行中 “看得见的手”是指()。
D.宏观调控
3、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
D.公司制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条件是()。
D.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6、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指针和工作主线是()
A.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7、新“三步走”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次代表大会提出的。
A.十五
8、党的最高纲领是()
A.实现共产主义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强国之路是()
B.改革开放
10、打造从严治党的思想防线,主要靠()
C.思想建党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的是党的()
C.十八大
13、()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党的性质
14、毛泽东论述的第三世界不包括()
A.日本
15、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
D.认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
16、()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C.收入分配制度
17、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关系是()
A.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8、文明发展道路包括()
A.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不包括()
C.挑战性
20、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B.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21、走()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A.和平发展
22、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D.保障和改善民生
2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B.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4、()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趋势。
A.世界格局多极化
25、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26、()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27、()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A.中共十五大
28、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D.武装斗争
29、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D.民主建军原则
31、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
A.“三步走”发展战略
3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3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C.农民阶级
35、当代世界时代主题是()。
C.和平发展
36、对外开放是()
B.基本国策
37、()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社会和谐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40、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D.人民代表大会制
41、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遭遇严重曲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A.√
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全适用于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
B.×
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由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逐步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B.×
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B.×
4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A.√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此题回答正确
A.√
47、发展经济必然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B.×
48、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需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B.×
49、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A.√
50、中国共产党最初提的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在十五大。()
A.√
51、全面深化改革不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
5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不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5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B.×
54、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不再具有两面性。()
B.×
55、合作社经济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A.√
56、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A.√
5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8、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
59、为什么说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60、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什么样的“三型”政党?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6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等。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1、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吗?为什么?
答:在我认为呢,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内容并不吸引我,讲的都是些思想理论,虽然很重要,但不感兴趣,也很难理解;而对于这门课程是否感兴趣,这要看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如何,如果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就如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对着天花板讲课,自个讲自己的,来上这课根本就是浪费青春。但换另一种方式上课,如上《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课,老师采用互动式教学,脱离课本讲授,评判性陈述历史,课堂有趣轻松,我就特喜欢上这课。
3、你对学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建议?
答:
1、互动式教学,给学生自主思想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内容不限定课程内容,可发表对社会热点等的评论。
2、授课过程中老师可适当发表对某些观点理论的看法以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以专业角度抨击社会百态,以独特的视角评论社会现象。
4、你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答:我比较关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不仅是我国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更是我将要面临的严峻问题,现在大三了,大四毕业后何去何从还是个迷,让人揪心啊!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它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它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2)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应当是能够协调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是社会全体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会。
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在动态中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其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再次,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 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9、简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基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形成了统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0、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两对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5、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三、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时中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经济上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思想占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2)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因此,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而不能超越的特定阶段。
4、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党的领导集体的智慧,党的许多领导人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对官僚资本主义采用的是直接没收政策,而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第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在改造中,党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更不能说吸收这些人当中符合入党条件的人加入党组织就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他们在思想上入党,从而保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7、“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是矛盾的。
错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的特定阶段。
9、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的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一方面是安定有序的社会,而且充满生机和发展活力的社会,是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只有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社会才能实现和谐有序的发展。
1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11、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从改革的实质和目的看,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改革的深度看,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改革的广度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看,改革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总之,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都必须经历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的特定阶段。
四、论述题
1、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
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既是根据国情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第二,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它在我国现阶段有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第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差距愈大愈好。在允许一部分人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起来的同时,还必须努力解决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两极分化的问题。第四,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而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结合历史和现实论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看,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性 成就。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产物,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武器;邓小平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拨乱反正,走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观;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总之,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建设和改革就能取得胜利,反之,则遭受失败。
3、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性质,但必须要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把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正确地结合起来。
4、简述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改造还是改革,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一: 单选
1.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要命题的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陈云
参考答案:B.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
A.两大理论成果
B.一大理论成果
C.三大理论成果
D.四大理论成果
参考答案:A.两大理论成果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冷战与备战
参考答案:B.和平与发展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C.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
D.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
参考答案:C.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
5.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A.苏东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
D.在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竞争中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参考答案:C.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
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B.以人为本
7.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群众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C.实事求是
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革命
C.阶级斗争
D.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A.发展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 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参考答案:D.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简答
1.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参考答案: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初级阶段:时代特点
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即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试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参考答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
3.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正确制定并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论述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造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唯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科学的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二: 单选
1.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依法治国
C.社会公平
D.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D.社会稳定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
A.10年
B.50年
C.100年
D.300年
参考答案:C.100年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实现工业化
参考答案: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A.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中确定的参考答案: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参考答案:C.公有制经济
7.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政企分开
B.党政分开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参考答案: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方略
B.基本纲领
C.基本路线
D.最高纲领
参考答案:A.基本方略
9.首次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四大
参考答案:C.党的十七大
10.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A.人民民主专政
简答
1.试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参考答案: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3)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在三者关系中,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要把握以下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稳定。
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给老百姓看得到的实际利益。
论述
1.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参考答案: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只是把解放生产力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就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等,来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三: 单选
1.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A.一部分人先富
B.大多数人富裕
C.先富带动后富
D.共同富裕
参考答案:D.共同富裕
2.目前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种主要是()。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
D.营业税
参考答案:A.个人所得税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B.民代表大会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B.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A.在野党
B.执政党
C.参政党
D.在朝党
参考答案:C.参政党
6.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经济建设
B.改善民生
C.政治建设
D.文化建设
参考答案:B.改善民生
7.“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台问题
参考答案:A.台湾问题
8.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是()
A.两个中间地带
B.独立自主、维护和平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参考答案:B.独立自主、维护和平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A.三十年代
B.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六十年代
参考答案:C.五十年代
1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积极促谈
参考答案:A.一个中国
简答
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1)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试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从我国实际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允许任何国家损害中国的尊严和主权。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试述新时期新阶段对台方针和政策。
参考答案:新时期新阶段对台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发展的主题;(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论述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