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1:1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篇: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一、中国服装业革命80至90年代,中国本土服装业经历了两次革命, 第一次洗牌初步完成,由产品品牌、品种、花色严重短缺,质量低劣转向

百化齐放。代表品牌:皮尔卡丹、金利来。

 第二次革命:主题是如何打造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无差异营销的牌洗牌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本土国产品牌,代表品牌:红豆服装、三枪内衣、杉杉、雅戈尔、顺美、罗蒙、红豆、海螺。

二、中国服装三大特征

 价格持续走低

 品牌意识凸现流行趋势导向作用增强

 服装经营方式悄然变化,买断、特许等新兴方式逐渐兴起

三、中国服装消费八大趋势

 传统西装将继续平稳发展。

 职业服装进一步社会化。

 中老年服装品味提升。

 内衣需求进一步讲求高质量。

 童装将全面转变消费和设计观念。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装领域首当其冲受到挑战的是女装。 运动装将继续受到青睐。

 量身定造的置衣方式将会继续发展。

四、中国服装行业对外贸易现状

(一)我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现状

发挥产业集群地区优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点,服装产业集群区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并以特有的高产业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同时,产业集群地区较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快捷的信息,世界一流的生产厂房设备和政府的支持,也是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的热点,产业集群地区服装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为了适应市场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一些大企业将生产经营,资本运营结合起来,开始在国际投资上加大资本融资,逐步实现资本国际化,并聘请发达国家设计师,工艺师,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专家,管理专家来工厂认职。设计队伍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时装业的发展,现在许多服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的大批优秀青年设计师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成为中国时装业发展的骨干。这对摘掉以往中国服装只是“加工好”的帽子,从而提高附加值,将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而且服装行业的团队意识也有所增强,在集群区内体现了企业间的内在联系和对团队意识到需求,已初步形成企业间的密切关系,组织意识和合力作用。同时,在大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较强的大局观念,能形成统一意识。不少企业既珍惜自己的竞争力,又珍惜来自群体的无形资产,团队意识是服装产业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我国服装行业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困境

1、缺乏品牌优势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从品牌上去获取利润,而不是只赚取低廉的生产加工费。是缺乏品牌优势,我国服装产品价格卖不上去的重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策略不得当,单纯依赖大路货,低价位战略等打入国际市场。

2、新的对华限制

欧美国家正在通过一定的方式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随着中国人世和纺织品配额的逐渐取消,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制定一些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的政策。

市场保护措施,为了应对中国入世,欧洲委员会实施了一项只针对中国产品的新规则,包括设立过渡性的市场保护机制。根据我国人世协定书“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规定,假如中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出口的产品数量增加,并扰乱或将要扰乱市场,有关成员国有权激活市场保护机制。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大,价低,很容易被认为是扰乱市场秩序,或从数量上占有太大的市场份额被认为是对其他成员国的产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

3、我国服装产品附加值低

中国外贸服装总体来说在世界上还是占有很重分量的,这种分量完全是指“量”的堆积,而在“质”的层面上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我国外贸服装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服装行业是较低的技术门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情况下制造出低廉的商品,而且我国服装很多行业还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以,几乎没有附加值。

4、我国服装市场销售网络

由于服装的设计能力不足,也就限制了我国服装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某个个企业总裁指出中国目前的服装品牌与国外先进品牌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供应链的区别。我们很多品牌开店的数量非常惊人6000家,甚至目标是1万家,但是实际上这样一个目标是不能长久生存的。品牌竞争不是靠店的面积来取胜,真正的取胜还是靠供应链,整合全球最大的制造供应链,以及发展越来越强的物流供应链。我国服装行业在营销的技术方面和服务增值的方法方面比较欠缺。

第二篇: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第1季度)

受需求疲软影响,服装业增速放缓

Ⅰ 当季概览

2012年1季度,服装业的生产情况基本正常,但是受用工成本上升、外需不足、内销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增速有所放缓。1~3月,服装业完成产量58.46亿件,同比增长7.95%,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6.69个百分点。

从内销方面来看,虽然服装企业在元旦和春节期间采取了多样的促销活动,但单价的折扣抵消了销售量的增加,同时受天气异常以及春节提前导致旺季消费时间缩短等因素的影响,服装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1~3月,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1750.3亿元,同比增长14.4%,较上年同期下滑8.4个百分点。

从出口方面来看,受欧债危机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1~3月,我国服装业累计出口额291.32亿美元,仅维持2%的出口增速。

从投资方面来看,受资金环境趋紧、订单需求有所减少以及投资信心不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服装业总投资增速明显放缓,1季度,服装业投资总额359.1亿元,同比增长23.9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10.91个百分点。

从经营方面来看,受国内外经济疲软影响,服装消费需求有所下滑,服装企业销售收入增速也随之下滑。1~3月,我国服装业实现销售收入3482.16亿元,同比增长14.66%,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5.4个百分点;随着人工成本、租金成本、融资成本的不断走高,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1季度,服装业实现利润总额190.03亿元,同比增长1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2.28个百分点。

虽然2012年初,服装业的内销和出口增速双双回落,但是内销形势明显要好于出口,并且4月份商务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首个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预计2季度内销市场将好于1季度。在国内市场增长和国际市场缓慢复苏的支撑下,预计上半年服装业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

Ⅱ 供求分析

一、服装行业景气情况

2012年1季度,由于欧债危机悬而未决,欧洲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使得欧费情况依然低迷,同时国内经济增速继续放缓,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装需1季度,服装业企业景气指数大幅下滑至117.9,比上年4季度下滑10.2,景升有待时机。

二、服装市场运行情况

(一)供给:产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有所下滑 2012年1季度,服装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受需求不振影响,服量增速有所放缓。1~3月,服装产量58.46亿件,同比增长7.95%,增速较上期放缓6.69个百分点。

分具体品种来看,服装产品产量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增速,其中,西服套装产量同比有所下滑。1~3月,针织服装、梭织服装累计产量增速分别为10.44%、5.54%,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5.98个、7.46个百分点,西服套装产量11616.25万件,同比下降4.05%。

(二)需求:受天气异常以及春节提前影响,零售额增速有所下滑 2012年1季度,虽然服装企业在元旦和春节期间采取了多样的促销活动,但单价的折扣抵消了销售量的增加,同时受天气异常以及春节提前导致旺季消费时间缩短等因素的影响,服装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1~3月,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1750.3亿元,同比增长14.4%,较上年同期下滑8.4个百分点。

(三)价格:服装价格震荡上行,预计2012年价格增速有望降至10% 2012年1季度,我国服装价格呈震荡上行态势,服装鞋帽零售价格指数从1月的103.2震荡升至3月的103.55。其中,城市和农村服装鞋帽零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6%和4.1%。在我国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的趋势下,预计2012年服装价格仍会上行,但在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企稳的情况下,服装价格增速将有望放缓。截至3月底,328级棉花价格由上年3月份的峰值31241元/吨左右下滑至19462元/吨,棉价大幅回落。综合考虑2012年棉花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全球棉花的供需将是宽平衡,供求关系将明显得以改善,因此,我们判断2012年棉花的价格会稳 定在2万元/吨左右。考虑“成本(棉花价格)趋稳定”,预计2012年服装价格增速将会降至10%左右(2011年为18%左右)。

三、服装行业进出口情况

(一)出口市场:出口环境复杂多变,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增速仅为2% 2012年1季度,服装产品外需环境较为复杂。首先,欧债危机悬而未决,欧洲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使得欧洲消费情况依然低迷;其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动用贸易救济或增加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再次,我国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1~3月,我国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91.32亿美元,仅维持2%的出口增速。

从服装产品的出口市场来看,1季度,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复苏程度不一,欧美市场出现分化,美国市场好于欧盟市场。东盟等新兴市场持续发力,市场份额进一步攀升。欧盟市场:经济陷入停滞,对欧出口额大幅回落。1季度,欧盟消费情况依然低迷,我国服装对欧盟出口形势继续恶化。1~3月,我国服装对欧盟累计出口额68.26亿美元,同比下降

9.82%。

美国市场:对美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增速为三大市场中最高。2012年以来,美国经济状况正在逐步改善,经济薄弱环节正在修复。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我国服装产品对其出口情况好于欧盟。1季度,我国服装对美出口额5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5%。

2011年经济的寒冬之后,2012年蓄积的经济政策开始发力,日本经济正在渐渐恢复元气,已基本走出地震阴影。1季度,我国服装对日本出口额51.63亿美元,同比增长8.28%。

东盟市场:1季度,我国服装对东盟出口额13.3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3.97%,增速远远超过对全球出口水平,市场份额进一步攀升。

第三篇:中国服装行业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which is both a n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as well as the key to transform from a big garment country into a strong one.The fundamental factor to establish a strong garment country is to rely on the great progress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ivity and achieve the sharp increase of production rate.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的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of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2006-2020), improvement of innovative ability is regarded as a key to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ransform growth mode.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should be tremendously improved.The technology of garment industry covers two aspectswhich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oing necessary things, we will take major fields, prior themes, frontier researc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s a guidelin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garment industry.Through the breakthrough of technology and the R&D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s, we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garment culture, design, equipment, management, talent, and service, guide the garment development, push forward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ring about the upgrade of whole industry.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Major fields and prior themes

Major fields refer to the fields where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y is urgently needed in the garment industry.Prior themes refer to the techniques and programs that have definite targets and can achieve breakthrough in major field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major fields and prior themes, so as to provide overall and strong support to solve urgent problems.1.品牌

1.Brand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Brand is a kind of intangible asset, a generic term of value added products, as well as a combination of companies and products.A brand covers various features such as innovative ability, company management, market positioning and marketing services.Establishing self-owned brand is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garment industry reach the peak of the global value-added chain.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Prior theme:

(1)Prediction and research of nationwide fashion trend of garments

(2)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of self-owned brands

(3)Overall research of garment brands

(4)Extended research of creative culture in the garment industry2、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已成为服装行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优先主题:

(5)在线检测及成衣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2.Quality

Quality is the life of companies.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competition so as to sust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rment industry.3、自动化、信息化

快速反应能力是高新技术武装现代生产力和现代跨国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客观要求。快速反应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信息化。

优先主题:

(6)柔性生产系统(FMS)

(7)气相免烫设备

(8)服装CAD的电子数据标准格式及服装CAD市场准入许可制度

(9)服装信息技术的集成开发及应用

4、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

受现代数字化人体测量技术的限制,我国没有建立专业的服装用人体数据库,导致以人体数据为基础的服装号型研究等基础科学研究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健全的原型系列、板型系列、人台系列等国家服装基础技术标准体系。

优先主题:

(10)数字化人体测量设备

(11)建立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

5、标准

标准是科学管理产业的有效手段,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12)服装号型标准的修订

6、产业链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产业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优先主题:

(13)面料

(14)服装产业互动机制

(15)服装物流及服装供应链整合7、产业研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服装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复杂多变。产业研究工作需要动态跟进、长抓不懈。

优先主题:

(16)WTO背景下的服装国际新贸易研究。

(17)加强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研究。

(18)主要竞争国竞争力研究。

(19)全球服装贸易展发展趋势及中国服装产业的全球发展目标研究。

(20)国内市场运行及变化趋势及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战略(方针)研究。

8、服装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

根据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建设一批服装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起带动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擎作用。

优先主题:

(21)搭建中国服装产业科技文化研发平台

(22)构建中国服装企业科技评估平台

(23)搭建服装行业标准化体系服务平台

(24)创办服装科技学术刊物

9、公共服务

服装行业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是中国产业发展中“集群化”最突出的行业之一。中小企业占服装行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进步就是整个行业的进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解决服装产业集聚地及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共性技

术难题,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优先主题:

(25)搭建服装产业集群及中小型服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6)进一步健全服装标准化与质量体系

(27)服装科技高层论坛

二、人才培养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已成为不争的共识,我国在近20年的高等服装专业教育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管理及贸易人才。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企业为了摆脱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竞争力较弱和品牌附加值极低的现状,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一批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服装人才队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建立开放式立体教育模式

2、建立再教育培训体系

第四篇:中国服装行业报告

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受到外需不振、内需增长趋缓、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但是,全行业通过努力创新,依然实现了两个市场增长的不易成绩。

一、内销: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012年一季度,服装内销基本延续2011年四季度趋势,增速明显放缓。至2012年三、四季度,随着中国经济筑底企稳,服装内销增速逐步回升。全年来看,内销市场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1、全年服装内销增长前低后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2.5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90347亿元,同比增长14.5%。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861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明显高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但比2011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

2012年1-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1823.2亿元,同比上升12.57%,比2011年下降7.04个百分点,低于2008年(18.96%)、2009年(15.51%)同期水平。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5%,其中,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约7.2%,比2011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随着经济筑底企稳,2012年内销市场增速呈逐季回升的态势。

2、价格增幅回落,年末销量增幅有所上升

2011年以来,国内服装价格上升较快。价格上涨对服装内销金额增长有一定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对服装销售量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

2012年 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2.31%、15.19%,而销售量仅同比增长2.56%。之后的7个月,服装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一直较低,除个别月份外,基本处于2%左右。至三季度后,随着价格涨幅回落,服装销售量也出现较明显增长,至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分别同比增长4.68%、16.4%和11.2%,销售数量和金额呈现同时增长。

2012年三季度以来,价格增幅的回落,一方面是年关将近,节日来临,各地零售企业打折、满赠、抽奖等活动,促使服装零售价格实际下降;另一方面,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服装出厂价格指数处于回落走势的反映。

3、品牌服装销售及三四线市场对服装内销形成支撑

注重品牌提升、文化价值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品牌服装销售,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三四线市场的大众消费,对2012年内销市场的增长,形成支撑作用。

品牌服装销售方面,除主要进行品牌服装销售的全国亿元以上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上升外,服装类上市公司数据也显示,2012年1-3季度,24家主要进行品牌营销的服装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4.9%。

三四线市场方面,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包括沈阳五爱服装城、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常熟服装

城、重庆圣名商业广场、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等在内的主要服装专业市场,成交额达到1346.71亿,同比增长8.79%。虽然同比增幅低于限额以上和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但考虑到体量因素,对内销支撑作用依然明显。

但是,内销市场也出现了库存增加等引起各方关注的问题。总的来看,2011-2012年服装行业部分企业所出现的库存问题,是市场表现和市场预期存在差距造成的一种短期市场现象。库存会影响下一个销售周期经销商的订货意愿和销售,但借助经济回暖、需求回升以及企业的积极调整,2012年三季度以来,库存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及产成品均同比增加。分季度来看,存货及产成品增长明显逐季回落,至11月,存货及产成品同比增幅已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

33家服装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三季报,其存货总量494.73亿元,增速基本与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同步,且前三季度存货同比增速逐季下降(8.04%、6.00%和3.75%),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同时,其存货总量占同期销售收入64.49%,也低于2011年同期。

4、新兴渠道成内销新动力,网销增长迅速

新兴渠道,尤其是服装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成为了服装内销的新动力。根据阿里巴巴推测,2012年中国服装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950亿元,同比增长约44%,大大高于实体店服装零售的增长。

相比于实体品牌,网络品牌在销售费用、渠道成本等方面存在优势。经中国服装协会调研,对于实体品牌的加盟商来说,在商铺或商场中的费用,占服装商品售价的15-30%,而网络品牌在网络平台支出的扣点为5%-10%左右。这使得网络品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更易为市场接受。

二、出口:量跌价增,金额增速放缓

在美、欧、日需求全面萎缩、要素成本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下,2012年1-11月中国服装出口量跌、价增,出口金额增速放缓。

1、出口全年增长增幅收窄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1-11月,中国服装出口数量连续11个月下滑,1-2月累计下滑一度达到了11.4%,出口金额同比也出现了负增长。进入3季度后,在国家出台促外贸增长的措施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出口形势好转。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4%,增幅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

2012年1-11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45.31亿美元,同比上升3.4%。其中服装出口117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出口数量为262.23亿件,同比下降1.69%,下降幅度比2011年增大了0.8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4.47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针织服装出口680.22亿美元,同比增长

8.1%,出口数量为188.68亿件,同比下降0.38%,梭织服装出口491.65亿美元,同比下降4.79%,出口数量为73.55亿件,同比下降4.88%。

2、传统市场总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1-11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出口金额总计为874.56亿美元,占全国服装总出口的59.13%,份额同比下降3.87%。出口数量为146.30亿件,占全国服装总出口数量的55.79%,同比下降12.91%。(1)对美出口金额、数量双增长2012年1-11月,中国对美国服装及其附件出口金额增长3.01%,服装出口数量增长为5.15%,出口单价下降

3.21%。在美国总进口略有下降的情况下(累计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了1.75%和

1.6%),中国服装在美国进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根据美国海关统计,1-11月中国服装在美国进口中的数量占比41.80%,数量占比增长1.04%;金额占比37.88%,与2011年同期金额占比持平。

(2)对欧盟出口持续大幅下降

2012年1-11月我国对欧盟服装出口大幅下降,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下降14.73%,服装数量下降了12.91%,出口数量向下拉动中国服装总出口3.07个百分点。欧债危机的深度影响导致欧盟零售市场持续低迷,2012年欧元区17国和欧盟27国的服装鞋帽零售仅在9月同比增长,显示消费意愿的不足。欧盟海关数据显示,欧盟从盟外进口服装同比连续下跌,同时自中国进口的总量累计下跌超过10%。需求严重萎缩导致中国服装出口欧盟一路下跌。

(3)对日出口数量下降明显

2012年1-11月,我国服装对日本出口数量下降了5.99%,出口单价提高了

7.11%,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9%。由于订单转移的影响,中国出口日本数量下降明显。

(4)对香港地区出口金额、价格增幅明显

2013年对香港地区出口金额增长了14.56%,出口数量下降了6.98%,单价大幅提升了23.71%。(5)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速 中国对东盟地区服装及其附件出口金额达到了 94.4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6.48%,服装出口3。数量20.95亿件,同比增长34.37%。对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金额分别为 13.18、6.64亿美元,增幅分别达到了17.16%和45.61%,出口数量增幅为4.72%和83.47%。

3、出口订单转移情况分析

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棉花等纺织原材料价格过高,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汇率、出口优惠关税等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部分采购商不断把生产订单转移到东南亚、东欧、拉美等国家。

(1)日本市场订单转移明显

中国成本上涨以及日本与东盟、南亚国家的一些区域贸易优惠安排,导致中国服装在日本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日本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日本市场的份额由2009年的82.87%下降到目前的77.07%,其中2012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东盟国家所占份额持续上升,从2009年的7.10%上升到到目前的13.08%。2012年1-11月日本服装总进口同比增长了22.16%,但是自中国进口的服装同比增幅仅为18.15%,低于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增幅45.81%和自欧盟进口的增幅23.10%。

(2)中、高价位产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口萎缩和转移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对梭织服装各档出口单价产品进行分析,在出口份额占55%的5美元以下产品出口数量同比下降2.22%,其中男式长睡衣、女式睡衣、婴儿服装及附件、男内裤跌幅明显,出口份额占35%的5-11美元产品出口数量同比下降5.65%,比重也略有减少,其中男便服套装、男衬衫、女式连衣裙、女式上衣、女式裙子出口数量持续下跌,尤其是男便服套装,同比降幅达37.31%;而出口份额占10%的11美元-20美元和2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分别下降了12.99%和6.22%,男西服套装、女西服套装、女便服套装出口数量持续下跌。

在美国市场上,中、高价位产品的订单转移趋势也很明显。比如男式西服套装,美国从全球进口同比下降了9.00%,但是从中国进口下降了18.66%,从墨西哥和越南进口分别上升了23.55%和11.36%。美国男上衣总进口减少了4.07%,从中国进口减少了10.80%,而从印度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进口增长了31.71%和47.54%,男式长睡衣美国总进口增长了5.10%,但是从中国进口减少了10.99%,从柬埔寨、巴基斯坦、越南进口分别增长了65.31%、93.15%、31.72%。

4、出口订单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

2012年1-11月全国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4%,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优势龙头企业的出口增幅较大,其中出口排名前20家的服装企业的总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3.6%。

2012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数量减少了1.06%,而出口超过1亿的企业数量增长了3.85%,出口额总额同比提高了5.2%,企业数量增加了3.85%。以上数据显示出大型企业在品质管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更具竞争优势。

三、生产:总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

2012年1-12月,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速放缓,规模以下企业产量有所减少,服装总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东部地区增速较慢,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东北三省快速增长,产业继续由东部沿海向其他地区转移。

1、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2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67.28亿件。同比增长6.20%。其中梭织服装135.10亿件,针织服装132.19亿件,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7.73%和4.68%,产量增速渐缓。

同时,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跟踪调研的15个重点服装产业集群数据显示,关停以及减产的规下企业数量不低于10%,产量有所减少。

综观全行业,2012年服装总产量应与2011年基本持平。

2、东部地区增速相对平稳,中西部、东北较快速增长,产业持续向东部以外地区转移

分地区来看,2012年1-11月,东部地区产量增速相对平稳,同比上升4.03%;中、西部仍保持较快增长,产量同比分别上升13.54%和12.55%;东北三省产量快速增长,同比上升37.6%。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仍为我国服装产量前五名大省,河北(84.13%)、辽宁(48.06%)等省产量同比增长较快。

从占比来看,2011年至2012年11月,东部地区产量增速逐季放缓,所占比重也逐渐缩小,2012年1-11月产量占比比2011年年底下降2.4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产量增速逐季加快,所占比重也逐季加大,2012年1-11月产量占比比2011年年底分别上升1.48、0.13和0.17个百分点。同时,五大省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46%,也比2011年年底减少2.33个百分点,份额有所减少。显示产业持续由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进行转移。

四、投资:同比降幅收窄,行业景气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12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完成投资2610.92亿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25.97%,增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与2011年同比降幅收窄,显示行业景气开始回升。

五、效益:两极分化

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基本平稳,亏损面逐步缩窄;规模以下企业各项指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且与规模以上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成为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一大因素。

1、规上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基本平稳,亏损面逐步缩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2年1-11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4501家,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5121.53亿元,同比增长11.30%;利润总额829.02亿元,同比增长7.48%。1-11月份亏损企业21

32家,亏损面为14.70%,亏损面逐步缩窄。从业人数433.26万人,同比下降2.91%。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5.48%。同时,规上企业的四项基本能力基本平稳,略有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同比下降了

2.91%。人均产值、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有所提升,分别提高了16.28%、14.63%。

2、规下企业:各项指标下滑明显, 与规上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中国服装协会跟踪调研377家企业来看,2012年1-3季度,规模以下的中小服装制造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与规上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开工率、毛利率、新增订单平均利润率较2011年同期下降,分别为下降3.25%、1.25%和0.45%。其余经济指标均不理想。

3、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1)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

从柯桥纺织服装面料类与服饰辅料类的价格指数可以看出,自2011年以来,服装面辅料价格持续高位且持续上升。

(2)劳动力成本高企

中国服装协会2012年跟踪调研的377家企业数据显示,企业劳动力成本增长明显,增幅超过10%,规上企业的增长更加明显。

六、2013年展望

展望2013年,虽然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温和复苏势头,中国经济也将延续2012年三、四季度的回暖趋势,综合判断,中国服装产业形势将好于2012年。

1、内销:下半年或有较明显增长

2013年,国内经济有望延续2012年三、四季度筑底企稳并有所改善的趋势,市场信心将缓慢回升,势必带动服装内销市场。

但经济趋势反应到终端零售市场,还将会有半年到一年的反应期。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部分服装企业2013年春夏订货会的情况了解,由于需求放缓,代理商订货意愿下降,企业订单总额普遍低于预期。

综合判断,2013年上半年,虽然受益于节日因素,但整体来看,服装内销仍难有较大起色;下半年,随着经济回暖和促进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显现成效,国内服装消费也将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

2、出口:趋向乐观

2013年美、日在经济刺激政策下有望复苏,带动中国服装对美、日出口增长;欧盟整体经济虽难有较大起色,但欧盟服装零售9月转负为正,中国对欧盟出口降幅或将有所收窄;新兴市场所占出口比重较低,但增速显著,2013年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中国服装的出口增长。另外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部分重点产业集群和大型出口企业的调查,2013年春季订单向好。综合判断,2013年中国服装出口将保持回升势态,出口增速将高于2012年。

3、产业运行: 整体向好,转型升级压力持续

全球经济回暖趋势逐渐明朗,对行业趋稳回升形成一定拉力。但是,诸多影响行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如各类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市场需求仍较低迷等等,特别是行业原本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总体来看,在两个市场的带动下,行业运行预计好于2012年。大企业效益向好,中小企业依然面临压力。行业进入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

第五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一)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7年国内GDP总量为301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了2280美元,比04年翻了一翻,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继2001年11家衬衫品牌荣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价的“中国名牌”后,2003年又有12家男西服品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我国男装产品实物质量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牌、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企业间资源整合周期缩短;企业注重利用品牌效应,建立产品跨地区、跨国市场营销网络。由于中国男装市场品牌发展起步较早,相较于其它服装成熟,但由于各地新品牌层出不穷,因此竞争仍异常激烈。前十名品牌占据全国几乎50%的市场,前三名:雅戈尔、杉杉和罗蒙市场地位相对稳定,其中雅戈尔市场优势明显,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10%,其他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较低,大多在1%和2%左右徘徊,且相互之间较为接近。

2、年龄段细分

国内成年服装年龄段分类基本为:18—30,30—45,45—65,65—。

18—30: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1.8亿左右,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30-45: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3.3亿左右。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有相当部分品牌定位于此细分市场。

45-65:该年龄段的人口在2.7亿左右。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65-:该年龄段人口在1亿左右,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3、产品属类细分

我们将现有市场中主要服装产品的属类进行划分,他们包括:

商务正装系列

商务正装系列包括在正式商务活动及高级商务会晤期间所穿着的商务服装,包括如西装(套装)、燕尾服(宴会装)等类型的服装系列。此类服装代表着经典、非凡与高尚,被誉为“衣着贵族”。此类服装的市场需求量一定,价值较高。

高级时装系列

高级时装也被人称之为“明星服装”,因为这类服装往往价格高昂,诸如各类时尚晚宴及高级典礼之中进行穿着。此系列服装以奢侈、豪华为设计特点,大多以纯个性化(即个人订制)订购为经营模式。

周末休闲系列

在周末休闲的服装系列中,还可进行细分,以现今市场中所出现的休闲类型大致可分为:大众休闲(如佐丹奴、班尼路等)、运动休闲(如国际的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的专业运动休闲、Lacoste的网球休闲、Wolsey的高尔夫休闲等)、时尚休闲(如ONLY、VEROMODA等)、户外休闲(如PaulShark的海洋休闲、JEEP的野外休闲等)等。虽然休闲品牌领域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各个品牌开始将原有品牌的着装领域进行延伸,并将一些具体的生活或娱乐概念符之其上,使之更为形象也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新正装”系列

随着“知识精英族群”日益成为都市社会的主流人群,品味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成为时尚,大量生活化正装、休闲化正装、时尚化正装、商务休闲装的出现,跳脱了传统正装或休闲装的领域,这些都可以统成为“新正装”系列。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了近年国际服装市场的一大流行趋势,“新正装”概念正是近年来在这一潮流趋势下应运而生,其定位于“知识精英族群”的社会主流人群,着力营造出一种品位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时尚,为男/女士提供了一种8小时以外同样可以展示自己魅力的选择。尤其是商务休闲系列是近几年国际消费市场中越来越推崇的着装方式,即能够在一般的商务场合进行着装,也可以在八小时外着装,可以更加放松的享受工作和生活,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多数白领和成功人士的喜爱。由于“新正装”继承了正装和休闲装的双重元素,已经成长为一种独立的衣着文化,“新正装”的主导消费群体都是各行业的青年才俊,包括技术型、知识型艺术型等知识精英族群,而且这个消费群体正在迅速的扩大。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二)一、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2011 年,我国服装行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产业发展压力。而市场的稳定,特别是 内需的平稳快速增长将为服装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产业结构调整全面铺开,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快速推进,产业升级将再上新台阶。

未来 10 年,是我国服装产业朝着国际领军地位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 30 年已经为行业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意识到经历了全球 金融危机,国际发达国家服装产业实力并未削弱,在品牌创新、价值创造、市场掌控等高端软实力方面,我国服装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行业必 须树立危机感、紧迫感,沿着正确的产业升级方向,牢牢把握正在到来的产业大发展机遇期,努力缩小国际差距,确立更高的国际竞争地位。

二、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

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

(1)决策竞争力(2)组织竞争力(3)员工竞争力(4)流程竞争力(5)文化竞争力

(6)品牌竞争力(7)渠道竞争力(8)价格竞争力(9)伙伴竞争力(10)创新竞争力

三、服装消费趋势分析:

1.服饰消费连续5年居城市女性开支之首

衣、食、住、行,“衣”排首位,原因何在?或许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妇女杂志社等单位发布的“2010~2011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能在数据上作出回答。

调查显示,2010年城市女性消费以“服装服饰”为最大一笔开支,稳居消费榜首(这一“榜首”地位已连续五年),排在其后的分别是旅游、健康和与车相关的支出。

调查还显示,中国女性更加青睐国内服装品牌,在城市女性购买的最贵的一件(套)服装中,选择“国内品牌”的居首位,达到49.3%;选择购买“国内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超过六成;城市女性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度与城市国际化程度相关,选择国际品牌比例较高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大连、上海。在美丽消费持续 增长的数据中,女性消费中购置服装、服饰是永恒的主题,今年前10个月,96.8%的被访者有服装、服饰消费经历。为自己购买服装的平均开支为4267 元,为全家购买服装的平均开支为8793元。被访者为自己购买最贵一件(套)服装平均为1390元。

此外,网购成为女性重要的购物方式之一:2010年参与过网购的被访者达70.8%,上年网购比例仅为42.3%。参与网购的北京被访者达90.7%,位居10城市之首。18~30岁被访者网购比例最高,51~60岁的被访者中有39.8%的人参与网购。

2.电子商务消费爆炸式增长

宣称打造“平民时尚”的服装电子商务领袖VANCL则抓住了大众消费这个主流,在短短几年内销售突破20亿,成就了一个服装行业的神话。网络购物之所以兴 起那么快,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消费者在“逛”网店的时候比逛实体店有更多的商品可供选择,可以轻松地货比“百”家,省时;第二,网络购物可以通过互动和 搜索,了解更多有关品牌和商品的口碑,以此做出更准确的购物决策,省心;三是网络销售的商品由于没有了渠道、促销等成本,所以会比实体店的商品更加优惠,即所谓的省钱。

截至2010年,中国已有4.2亿互联网用户——是印度互联网用户的5倍多,比美国的互联网用户几乎多一倍——新的用户还在以每个月600万的速度不断增 加。大约一半的中国城市人口在使用互联网,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也达到1/7。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城市用个人电脑上网的普及率将会达到 66%,与如今西欧的水平相当,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会翻一番,达到近30%。城乡加起来,中国将会有超过7.5亿互联网用户。如此庞大的消费者基数是 互联网销售飞速增长的基础,电子商务一定是未来消费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销售模式,而服装电子商务的消费者,必将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五、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急需扩宽渠道的商家,网络营销的强势推广性都让他们欣喜不已。纵使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某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人数还能够达到325万,交易额为 20多亿元额。网络上直观地服装搭配展示和方便的海量货品查找都吸引住了现代消费者。而依靠网络经营节省下的渠道成本这个优势,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后 了网络销售之路,各种形式的网店如春笋般冒出。

不过当各种网店形式纷纷出现的时候,网店自身也在经历严酷的考验。在诸多的选择中,形同网络集市的淘宝网、打价格牌的网上折扣店、消化库存商品的网上批发 店似乎是目前大众更为认可和接受的服装消费方式。然而这几种电子商务形式之中能够专注品牌营销,并向消费者提供品牌服装商场功能的电子商务业务还是凤毛麟 角。当然更不用说提供服装商家在营销过程中的各种功能转换了。

不进步就要被淘汰,这是每个有头脑的商家都明白的事情。在诸多商家纷纷展开网店业务的同时,诸多先行者们也感受到了危机。选择更好的,能在每个方面流程都 进行融合,提高自己的效率的电子商务形式成了他们的努力目标。于是,许多知名的服饰品牌已经开展了新的电子商务计划,并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美国贝克 曼、英国伦敦品牌JUSTYLE以及欧洲知名的时尚男装玛萨玛索等等。这些服饰品牌背后的电子商务软件供应商,同时也是最大的服务商ShopEx通过自己 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的各种优点。

如今传统服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是必然之势,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落后。所以才会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商,才能让企业的将来在网络市场中没有盲点。

六、宏观环境下对服装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的服装行业,总体感觉是不利因素居多。例如原辅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制造成本甚至运输成本都在上涨,几乎服装产销链条中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涨,这些不利因素已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服装行业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物价水平全面上涨,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初级产品的比例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给企业带来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服装消费需求减少

服装不是生活必须的初级商品(如食品),当通货膨胀时,对于中低收入的居民来说,消费必然会更多的集中于初级食品,而不是服装。经济增长放缓,很多企业面临倒闭、搬迁的困境。很多企业开始大面积的裁员、减薪。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再加上对经济前景的不乐观预期,消费者无疑会减少对服装消费的支出。

国家政策对中国服装业的影响

新劳动法的实施,迅速提高了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 毫无疑问,()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规范了企业在雇拥、工资、保险、补偿等各方面的行为,更大程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但也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增加支出的工资、福利和相关费用将使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20–40%,企业认为不堪重负。

七、宏观环境下对服装市场的影响

市场的微观环境中的许多因素是可以被服装零售商所控制的,包括供货商、制造商、市场中间商和消费者。这四个因素像一个环状一样相互作用,消费者对商品的反馈对于企业是相当重要的。企业要想彻底开发中国服装潜在的市场;必须实现有效的运作,需要台理分配自身内部的资源。

营销渠道

服装零售商们如今采用了不同的营销渠道,包括百货商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等。营销模式也发生了三个步骤的演变第一步、从 引厂进店 到“承包经营;第二步、从”商企联销”到“直营专卖”;第三步、从 特许加盟“到“直销连锁 并且从注重外部营销转一内部营销进而讲求整体营销。

除了这些传统的零售模式,中国的网上零售尽管在1998年以前还未出现,但是正在成为一股新的力量。可是,由干个人电脑价格的下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年内越来越多的人涉足网络。根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1997年末网络用户数量为60多万,1999年中上升到400多万,2000年已有超过10000个网站和 29000个以.cn结尾注册的域名,其中77%为商业域名。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三)中国服装产业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力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2007年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我国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的变化奠定基础。

(一)中国服装行业用先进技术化解劳工问题。

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之风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彰显出来。成熟的中国服装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的设计者,往往是企业对设备或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进行定制采购。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工荒问题;解决熟练技工紧缺问题;解决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这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挂生产线、电脑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二)中国服装行业内陆省份发展为梯度转移夯实基础。

梯度转移绝不能一蹴而就,大规模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内陆地区是否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策环境、意识观念对转移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各内陆省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重要手段。内陆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在优化。辽宁、吉林、安徽、河南等省相继成立协会。四川、陕西等协会组织也比较活跃。内陆省份的服装产业逐步提升,为承接梯度转移进一步夯实基础。

二、国内服装市场面临“洗牌”

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中国服装行业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而来的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细分为特点的深度细分。主要体现为品牌在市场中的横向细分,即同一品种或相同档次产品层中通过“产品风格”和“消费群”进行的横向再细分。市场被拉平,占据各个市场位置的品牌个数将被摊薄。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最终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差异化”之剑在这一时期格外锐利,缺乏科技投入和市场研发的盲从行为,在这个市场机遇和挑战面前都将十分危险。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细分也成为了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的运动装市场、时尚休闲装市场的竞争态势就已明显体现出“洗牌”和市场细分的迹象。本轮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服装行业加工商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耐克首创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中国服装行业大行其道,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加速了“职业经销商”行业的诞生和成长,从而加速了加工商与经销商的分化。“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实现品牌在短期内获得销售收入的高增长,使品牌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有可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而对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的外包则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以个体经营者为主的经销商队伍中,专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营销公司”已经浮出水面。

国际品牌运营商也将陆续登陆中国,不论是品牌化运作还是资本化运作,都将为中国服装市场注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鲜理念。

随着市场细分对海外品牌的需求增长以及国内品牌对国际加工产品的需求增长,专业的品牌和产品进口商团队也将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雄厚财力和丰富外贸经验的专业外贸公司,在国际品牌引进方面将成为一支主力

(三)中国服装行业外销型企业、海外品牌进军国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007年,外销型企业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将明显加快。鉴于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一再攀升;原料、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难以消化;外贸加工费日益透明;国际竞争国迅速成长等原因,常规产品的出口越来越无利可图,加上对出口退税下调的顾虑,外贸加工型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纷纷把目标指向国内市场。随着GDP快速增长、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等,目前国内服装市场呈现增值增量的成长,物价指数的上升更加有效刺激了外贸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品牌个数急剧增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品牌更迭速度也将加快。另外,海外品牌也将成为新进的强有力的竞争者。2005-2006年,海外品牌进驻中国服装市场的步伐加快,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可借鉴的案例,激发了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拓展期待。经销商、进口商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为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同等重要

国际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出口,“资源”已经被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上。国际产业资源存在于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推广等各个环节,包括了人、财、物、无形资产等各个领域。国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行业、企业的一大新增利润源泉,更是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一把钥匙。

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中国籍服装跨国集团的形成创造出无限可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有魄力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向着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

(一)“走出去战略”分层次实施,内涵充实。

2005年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被提上议事日程。行业经过两年对“走出去”的探究摸索和深思熟虑,不同的企业已经开始制订不同模式的“走出去”战术部署。“走出去战略”将为“品牌走出去”、“生产走出去”和“采购走出去”等不同模式。

“生产走出去”主要是以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主要目标国是东亚、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承接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欧美订单在欧盟附近及南美等地区设厂。

“品牌走出去”是2007年以后的热点,企业也明显在加强海外市场拓展攻势。近几年,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实现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国家、澳、新、俄等国的品牌专卖销售。2007年,实现自有原创品牌出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区域会越来越广,并能期待在欧美等服装发达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案例。

“采购走出去”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采购走出去”是以跨国采购集团的形式,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产品流通的渠道,一方面,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上占据的层次,改善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利润格局;另一方面,握住渠道掌控权,转变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奏响我国服装跨国集团诞生的序曲。

(二)“调低出口退税”影响和造成行业短期危机。

尽管上一轮的出口退税下调未涉及服装产品,但仍存在下调的可能。经测算,通常类服装产品出口退税降低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降低15个百分点以上。一旦出口退税调整势必造成一定的动荡,特别是以生产大路产品为主、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危机。出口退税下调,从长期来看,能够优化产业的企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短期内,企业和行业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三)出口快速增长潜伏危机。

2007年是中欧备忘录的终年,欧盟高度关注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乃至对全球的出口动向。尽管受到欧盟、美国配额限制,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依然超过了2003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欧盟业界在年初就提出要求中国2007年设限期满后采取自限等手段控制出口,美国也在紧密观察中欧动向。欧美业界的反倾销呼声从未间断过,2006年,欧美乃至印度、秘鲁、南非、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相继对我国纺织品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反吸收调查。特别是美国对我国出口的聚酯短纤提起的反倾销案,不仅是中美纺织品贸易历史上最大的反倾销案,更是美国对未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一次尝试和预演。服装在贸易保护中属于高危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势必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另外,技术壁垒也同样不容忽视,欧盟相继颁布相关法案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的要求。2006年美国对产自我国的服装产品实施召回频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以“安全性”名义对产自我国的童装、婴儿服装及用品的召回十分频繁2007年是我国处理纺织品服装贸易国际关系的关键一年,任何出口非理性增长都将置我国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政府、行业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行自律,形成政府制法执法、行业监督、企业守法的良好环境。

下载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

    2007年中国服装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服装行业趋势分析报告中国服装产业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力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

    中国运动服装行业报告

    中国运动服装行业报告 第一章 运动服装市场特点及投资特性 第一节 运动服装市场相关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运动服装市场的特点 第三节 运动服装市场的投资特性第二章 2001/2002......

    中国服装行业各层次竞争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各层次竞争分析目前中国超高端的服装消费品市场(奢侈品消费)基本被来自国外的百年品牌和国际性品牌垄断,如ARMANI、BURBERRY 、CHRISTIAN DIOR、DOLCE AND GABBANA......

    2009-2012中国服装行业前景分析

    2009-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前景预测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

    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

    诺诗曼2013年服装行业投资对比评估 市场表现回顾。今年以来纺织服装板块走势远逊于大盘,据诺诗曼了解,截至12月28日,板块区间涨幅为-11.76%,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2.75%,跑输大盘......

    服装行业分析

    组员:蒋婷婷、谢燕、刘娅、胡佳丽、罗强、王伟仲服装行业分析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

    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诺诗曼2012年服装行业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24.7亿件,同比增长7.73%。其中梭织服装63.52亿件,针织服装61.18亿件,分别比2011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