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十课工业化的推进 八十二中学刘胜男
第二十课工业化的推进
八十二中学刘胜男
导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洋火”、“洋蜡”、“洋油”吗?
大家纷纷说出“洋火”指的是火柴,“洋蜡”指蜡烛,“洋油”指的是煤油。
可是为什么它们的前面都要加一个“洋”字哪?
大家齐声回答“因为是外国生产的”
很好。那么,我们偌大个国家为什么连小小的火柴都用进口的?是中国人崇洋媚外吗?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工业化的推进》一课。
讲授新课:
工业体系的建立
师: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调查家乡1949年前的工业(包括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下面就请同学说说你的调查结果。
生:我调查到,我们国家以前不会生产飞机,有飞机也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外国制造的十几架。
生:对,不要说飞机,那时候在马路上跑的汽车没有一辆是自己生产的。生:在旧中国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大型发电设备。
生:那时候电话少,不象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打长途也很困难。师说:非常好,可见同学们认真完成了作业。
总结:大家说的都没错,旧中国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人所有的工业品都要从外国进口,不要说火柴、蜡烛、煤油,就连一个钉子我们也要称之为洋钉。轻工业,只有棉纺织业、丝织业、毛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归纳旧中国的工业主要有三个特征:(多媒体软件)
1、旧中国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对外严重依赖。
2、工业分布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内地很少,广大农村没有现代工业。
3、产值低,速度慢。
师问:面对当时工业落后的局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什么会议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请同学看书后回答)
生答: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师:阅读小字部分,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师: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以基础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建设计划,这就是自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看“知识窗”,了解五年计划。
总结:一五”期间,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些中国过去没有的重要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汽车制造、新式机床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和矿山设备制造、高级合金钢和重要有色金属冶炼等,都在这期间建立
起来。随着重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轻重工业比例发生了变化:(多媒体软件)
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六十年代,轻重工业比例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有什么利与弊?(学生讨论完成)
提示:特点:一五计划完成后,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六十年代重工业发展超过轻工业。利:重工业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弊:轻工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师:所以,总结经验教训后,我国逐步调整工业结构,适当降低重工业比重,发展轻工业。
经过努力,改革开放后,形成了轻重工业相对协调发展的格局。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按联合国产业分类法所划分的全部工业部门类,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工业部门呢?
生:国防工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轻纺工业、机械电子工业、森工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等等。
钢铁与石油工业
师:在现代工业中,钢铁和石油化工业是两大基础产业,也是国力的重要保证。旧中国钢铁、石油工业薄弱,发展水平落后是导致国力衰弱的重要因素,建立强大的钢铁与石油工业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以钢为纲”和发展石油是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人们形象的把它们称为“钢铁元帅”和“石油大王”。
师:阅读小字部分请你说出新中国成立后在钢铁工业方面的成就。(学生回答)
师:新中国成立至1996年钢铁工业的发展表(多媒体软件)
请你说出看过这个表格的体会。
总结: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给钢铁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预计今年钢产量将达到2.6亿吨。
师:石油工业是新中国工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
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哪些著名的油田吗?(学生回答)
师:可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七十多年里,不少爱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为勘查石油和发展中国石油工业,前赴后继,历尽艰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石油地质勘探工作。1958年,李四光揭开了我国石油大开发的序幕,开始甩掉“贫油国”的帽子。
师:你知道李四光吗?谁来介绍一下他的事迹。(学生回答)
师:在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过程中,你知道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吗? 学生齐答:石油工人。
师:对,是我们的石油工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铁人”王进喜。(阅读小字部分)
师:从王进喜的事迹中你学习到了他的什么精神?
小结:让我们共同欣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钢铁和石油工业方面的成就吧!(多媒体软件)
两弹一星
课前准备:收集建国以来中国航天事业方面的成就,收集为中国航天航空核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导入:
(媒体展示神州六号发射过程)
当你看到这个场面时,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师:这是继神州五号以来航天载人史上的又一次成功,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达的标志,尖端高科技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发展水平。在建国初期,政府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
讲授新课:
我们经常听说“两弹一星”,那么“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知识窗)
师:1958年,中国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师:赫鲁晓夫曾经预言:“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他的预言对吗?(学生阅读回答)
师:1964年,中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不久,又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和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事实证明中国在六七十年代,就自行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这标志着我国核工业和航天工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地位。(多媒体软件)
阅读“读与思”
举例说明发达国家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发展情况与这些国家国际地位的关系,然后来说说两弹一星的重要性。(以此为例讨论科技强国的意义,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提示:加强我国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师:交流收集来的资料,讲一讲为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中,哪一位的事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多媒体展示)
结合“读与思”:想一想,彭桓武的话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什么精神? 提示:不为名利,甘于奉献,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师:说说建国以来中国核工业和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提示:党和政府重视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广大科研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师:你还知道哪些当代科技成果?(多媒体展示)
活动:“腾飞的中国”这一主题用你的画来表现出来。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毛泽东正式提出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是在()
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
2、下列不是我国“一五”后期三大钢铁基地的是()
A、鞍钢B、邯郸C、武钢D、包钢
3、李四光的科学成就是()
A、发明联合制碱法B、创立地质力学
C、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D、兴办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
4、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赵忠尧C、华罗庚D、袁隆平
5、我国政府决定发展自己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20世纪50年代末D、20世纪60年代初
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③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④使我国有了核打击的能力;⑤标志着我国国防事业实现了现代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我国____________工业的发展与他的贡献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答案
一、1、B2、B3、B4、A5、B6、A
二、1、(1)李四光(2)地质力学
(3)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
2、(1)钱学森(2)对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有杰出贡献
三、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第二篇:赴洋思中学学习有感-刘胜上交
赴洋思中学学习有感
上个星期,有幸能在李校长和各位领导的带领下,赴洋思中学学习了四天,洋思之行,感觉收获很多,洋思中学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以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三清”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洋思校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无处不在的学校标语。每条路旁、教学楼前、餐厅、操场、甚至于洗手间的各个角落,都张贴着名人名言的牌子。如“沐浴晨光想一想,今天该干些什么?”,“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收获?”等等,字字句句,时刻提醒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走进教学楼,随处可以见到数学公式、英语单词、词组,语文名人名言等,洋思的这一条条标语,熏陶着他们的每一位师生,他们从一进入校园,就开始接受了无声的教育。
在洋思,我看到了他们完整早餐过程,7点,晨读下课铃响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就餐顺序,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时段列两路纵队走出教室,有秩序地列队走进餐厅,让我惊叹的是几乎人手一份资料。在就餐命令发出之前,人人都在利用这仅有的几分钟过关学习。就餐时近千名学生没有人乱跑乱蹿,秩序井然。20分钟左右,所有学生全部吃完,并将餐桌、碗筷洗刷干净。之后急匆匆赶回教室,准备第一节课。在洋思的四天里,无论上课,下课,校园里总是安安静静,听不到任何喧哗,看不到学生成群结队,每位学生总是行色匆匆,争分夺秒。
学生们的良好生活习惯,是从哪来的?实际上,我认为答案很简单,来源于他们的教学模式,因为紧张的课堂学习,以及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运动,让他们锻炼出了一种紧张、务实、高效的快节奏。
在洋思中学学习期间,我听了九节课,各科都有,在听课的时候,我发现,无论哪一科,他们基本都做到了每一堂课的模式都是一样的,他们的课堂做到了高度的统一,这里可以细化到他们每一位老师上课用的课件,上课时每位学生做的练习题,布置的作业等等。我想,也许正是他们的这种团队意识,才铸就了一流的名校。下面我以一节数学课来简单的说一说他们的教学模式。
1、展示课堂教学目标。这是一个辅助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此环节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
2、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时间约5分钟左右。他们的自学指导很详细,包含了自学内容,自学的方法以及自学的要求。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这里主要是以自学检测题为主进行当堂检测同时,在课堂上让班上的差生上黑板板演,让他们充分的暴露错误。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这是后教的环节。
6、当堂训练。这里至少有15分钟的时间来布置和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老师当场用红笔批改。在听课时,我看了许多学生的作业,无论是格式,还是字体都写得特别规范,几乎是一个人写的,老师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有两个等级,一个是作业质量的等级,一个是作业整洁度的等级,我想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洋思,我也有幸作为影子教师在八年级10班上了一堂数学公开课,用的是洋思老师给我提供的课件,洋思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相比,我认为,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优秀,甚至于还远远比不过我们学校的有些班级,但是他们的学生普遍有一种经过长期训练所形成的优秀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展示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优生、差生,只要老师点到了,他们都会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丝毫不胆怯,也不怕犯错。所以,他们的课堂非常活泼,老师上课也非常轻松。我想,这正是我们学生所最欠缺的地方,这也将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在洋思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一次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一线中,我会深入体会洋思精神,努力工作,谢谢大家!
第三篇: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刘奇葆作重要讲话
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刘奇葆作重要
讲话
7月23日至25日,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全面分析当前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和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肩负起重大历史使命,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的势头,加快四川现代化建设步伐。
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崇禧出席会议。
刘奇葆指出,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这是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把握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抢抓机遇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必须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的势头,加快缩小我省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提升四川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必须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刘奇葆指出,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四川特点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要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工业化路子;要在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情况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工业化路子;要在市场重新“洗牌”、新兴产业同时起步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高端切入的工业化路子;要在生产国际化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工业化路子;要在用好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路子。要准确把握产业分工和定位,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重大产业项目,抓龙头企业,抓重要产品,大幅度提升工业经济实力。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产业园区,促进工业经济集中集聚发展。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招大引强,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要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刘奇葆指出,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加重视城镇发展动力,更加重视区域协调,更加重视城乡统筹,更加重视城镇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要构建科学的全省城镇体系,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城镇体系的定位要与四川发展定位相一致,城镇体系的结构要与我省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城镇体系的布局要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城镇体系的形成要与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要加快发展大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要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加快建设天府新区,科学规划发展城市新区,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突出城镇发展特色,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地方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镇个性,形成城镇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环境特色,提升城镇品位。刘奇葆指出,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要加强规划统筹,普遍推行“多规衔接”,尤其要在已有交通规划和布局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规划和城镇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要加强产城统筹,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互动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要加强区域统筹,着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城市群”,推进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和共建共享,以“两化”互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切忌不讲条件地盲目发展工业和扩大城市规模。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要加强管理统筹,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加强就业促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建立与“两化”互动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要加强“三化”统筹,在“两化”互动中统筹做好农业现代化工作,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县域内三次产业发展,依托中心城镇或场镇辐射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大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刘奇葆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督查力度,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不仅在“两化”的结果中充分受益,而且在“两化”过程中及时受益。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认真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尽量减少对平原特别是耕地的占用,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加快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开发,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要加强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梳理和用好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市县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要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在领导班子中选拔配备懂工业、懂城市建设、懂金融的干部,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积极稳妥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和所谓的“政绩工程”,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创“两化”互动发展新局面。
蒋巨峰在讲话中总结了上半年经济工作,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蒋巨峰指出,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体现了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当前,我省经济运行还存在着物价偏高、资金趋紧、中小企业运行困难、扩大内需难度加大、服务业发展滞后、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等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继续巩固提升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坚持年初确定的目标不调整、不改变,咬紧牙关、加倍努力,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蒋巨峰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突破重大制约因素,强化项目的汇报衔接,搞好协调服务。要做强做大三次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对企业的指导帮助服务;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做好就业社保工作,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事关全局的十项工作:一是强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解决发展理念问题,研究实现途径,落实促进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相关培训。二是加快实施成渝经济区规划。三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四是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协调。五是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七是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八是全力抓好防灾救灾工作。九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十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
成都市、资阳市、开江县、西昌市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电力公司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前往成都市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遂宁市、射洪县实地参观考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
会议还表彰了2010年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和2010营业收入上台阶的大企业大集团。
第四篇:南岔区第二中学(初中部)刘明芳 英语
十三五培训心得体会
南岔区二中 刘明芳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英语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一 教师的这种角色的特征是:
(1)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4)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任务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活动,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启蒙者。
二 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
英语课以语言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我通过认真学习,明确了英语课最终的落脚点是在知识上,还要能解决将来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达到交流的目的,以此为最终目标。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感受最深的是:每位教师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讨论到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时的提纲挈领----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教师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好习惯:(1)养成根据发音规律记单词的习惯。
初中教师教学中要教记忆单词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知道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音节的划分,促使学生养成按发音规律记忆单词的习惯。
(2)上课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大胆提问的习惯。
进入中学后,有的学生因害羞、怕出错,发言逐渐减少,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学好外语就要脸皮厚一点,不怕出错,积极参与,有问题大胆提出,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语言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3)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
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讨论问题;课后整理笔记,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培养他们预习、记笔记、整理的能力可以促使他们学得更积极、更有效。
八年级英语上
Unit 3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说课设计
南岔区二中
刘明芳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谈论人物特征,通过对话,学习掌握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学生分析:
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英语课,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直观,轻松愉快。
2、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力争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特点和人物比较。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为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Section A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形容词:outgoing,tall, thin, short, heavy, calm, wild, long hair, short hair, quiet, funny, serious, smart, athletic, ect.2、学习用于比较的句型:(1)Paul.is quieter than Pedro(2)Tina is taller than Tara.(3)Tom is calmer than Sam.3、语法: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教学目标: 1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指导学生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人物比较的表达及语法知识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2通过学习本课,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T:I have a sister.Can you guess what she looks like and what she is like? S:She is tall./She is thin./ She has long hair./She is easygoing./ T;She is shorter than me./S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me /She is thinner than me.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Lead in the class subject.)Step 2 Revision
1、Revise the adjectives describing people’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ies: 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and have a competition.See which group of the students can get as much as possible.2、Show some photos about famous persons and talk about their personal traits。Step 3 Presentation 1.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personal traits: calm/wild, athletic/weak,using the pictures of 3 pairs of twins in Section A.Step 4 Listening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in 1b.2、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chat in 2a.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chat in 2b.3、Check the answers.Step 5 Practice Task 1: Interview famous persons(Pair work)
1、Demonstrate the activity with one student.(Imagine he/she is a famous person.The teacher acts as a reporter.(Show an example on the screen.)
2、Get Ss to work in pairs.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them out in class.Step 6 Consolidation and Sum-up
1、Give Ss a chance to sum up what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Ss can talk about it freely.)Then T makes a brief sum-up.2、Get the Ss to do some consolidation exercises.T goes around and gives some help to Ss.Step 7 Homework
Write new conversations Blackboard design
Unit 6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1 Paul.is more athletic than Pedro 2 Tina is taller than Tara.3 Tom is thinner than Sam.4 I am heavier than my sister
第五篇:2013年第二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第二中学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学校布局为切入点,健全保障机制,改造学校薄弱环境,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师资,研训深入跟进,有效地推进了义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
2013年我校服务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在0%,学校大班额现象得到缓解,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义务教育由普及向提高,科学均衡迈进。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增强均衡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力度,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一是积极认真落实学校公用经费,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使用效益。生均公用经费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每年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三四十人之多。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确保了中央和地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全部及时落实到位;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读书难,读书贵”的现象发生了根本改观,逐步向 “读好书,免费读书”迈进。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学校薄弱环境改造工程。“十一五”初期,学校办学条件较为薄弱。近几年来,学校把薄弱环境改造建设列入推进义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的首要工程来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林业局加大了对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实施危改工程,义教工程,教育质量进位工程,教育发展环境创优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2012在进省标准化学校建设中,达到了标准,进入 标准化学校行列,为义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均衡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做法是:下力气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积极向上级政府打报告申请危房改造,增加校舍面积扩班。促进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管理和质量等方面的基本均衡。其次,着力加强学校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强科学规划,制定了《第二中学发展五年规划》与此同时,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编制了学校布局规划,为实现教育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来,学校大班额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由于我们狠抓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就学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均衡发展软实力
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从根本上说城乡教育差距实际上是教师素质差距。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在积极配合教育局负责安排本学校内的各项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活动包括学校管理层面、教学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非常齐全。分学科举办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评选了教师教学能手大赛。这些举措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
二是建立了第二中学教研课题组,通过构建教育行政,教研机构,学校三级保障机制,建立“学校行政领导——学校教科室——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构建适合区域校本教研特点的校本教研个性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校际间教师专业水平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教研工作,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均衡发展。
五、强化教育管理改革,抢占均衡发展制高点
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均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不断加强和规范了学校管理。先后制定了《第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价方案》,《第二中学学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第二中学管理工作常规》,《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十项规定》,《关于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意见》,《学校教学常规》,《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全校上下牢固树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意识,真抓实干,重点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控,指导,着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校际间质量差距。
二是积极推动新课改的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改是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程的工作投入。教导处,教科研机构,校长教师等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作为教育行政领导,我们采取“三轮驱动”的办法,即“行政推动”,“科研引领”,“督导保障”,调动和发挥各方力量,多管齐下,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取得实效。三是改革评价机制,实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特色校园文化”方案。我们开展了全校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评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评价的改革确保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质量。以义务教育“合格+特长”为抓手,深入实施《第二中学校督导评估办法》。
六、坚持教育公平公正 保障困难生平等受教育
留守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学生就学问题,是第二中学校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一是我们妥善安排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学 校在这方面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实施“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阳光工程",我校的主要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二是建立了学校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建立了多种形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制度,确保了学生不因贫而失学。到目前为止,学校学生没有一个应家庭经济困难或学习困难而辍学。
第二中学
201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