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中国教师报》
我与《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如位温馨的朋友,让我了解窗外广阔的世界,真实而温暖;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让我汲取营养健康成长。想起做学生的时候,羡慕老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拿着教鞭玉树临风的神采,当真的毕业,也做了一名老师之后,才发现老师远不是想得那么潇洒与神气。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多么生人怦然心动,同时知道了我的脆弱和单薄。我攀登的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路在何方?一年的教学下来,难免跌跌撞撞,气喘吁吁,漏洞百出。我困惑、我彷徨。偶然的一次在网中认识了——《中国教师报》这位好朋友,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是他这盏指路灯给了我“黑夜”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从此《中国教师报》成了我课余时喜爱的一份报纸,一个个体现新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反思,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让我不禁黯然泪下。从“班级在线”中的《从三国演义中学习激励艺术》、《温暖的心》、《学生成绩滑坡情绪低落怎么办》等文章中,让我懂得当好老师,当好班主任要有一颗慈爱的心,一双温情眼,一句阳光话……还学到了许多做好班主任的“窍门”。
有了《中国教师报》的相助,教学生活中的每一天的阳光新鲜了许多,我爱课堂,更爱孩子。因为我体验到了教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你一个太阳。新课堂的孩子们,时时为自己学习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他们能更多得到老师或同学的欣赏和赞美。课堂里少了紧张、恐惧、担心和不安,没有了训斥、责骂,更多是给孩子信心力量的话语,因为有了一次次关爱的力量,他们心动了,追求成功,是人的本能需要。他们的每一天都自觉为之而努力,渐渐班级中少了迷茫的眼神、忧愁的目光。每张小脸是那么自信,那么满足,就像拔节麦苗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霖。我拥有现在,我感谢《中国教师报》。
在教学实践与《中国教师报》这片肥厚的土壤中,成长才有新活力。面对课堂,在《中国教师报》一文中李烈校长认为,教学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这种负责要从教学设计开始,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发展的课堂——学生想学、乐学和愿意继续学的课堂。而现实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不多,华东师范大学周彬博士在《中国教育报》撰写责问:课堂是“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值得我们教师深思。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年轻一代的教师我们有责任为那些身处“功利场”中的孩子们忧思: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的“功利场”,也来享受学习的快乐?只有让课
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爱心才能结出智慧之果。跳出传统的课堂观念,课堂上学生有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的思想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条条框框,有的是自由、直率、坦诚、争论、碰撞、和谐。学生快乐、充实的感受知识的美好、道德的美、知识的真、艺术的美、浸染学生的心田。要让学生享受知识快乐,教师除了充满仁爱之心,像对待鲜花上的露珠一般的呵护,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像对待自己的错误一般宽容,让每一位学生在爱心中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博学、睿智,能让人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沐浴春风,有人格,学识和智慧的魅力。这具有挑战的课堂——生活家园,多少教师为之努力,只有思变、创新,教育才能绽开光彩!
《中国教师报》一路有你,我的教学生活精彩飞扬。
江西省上高县泗溪中心小学
聂荷香
第二篇: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
我与《中国教师报》
学校:赣南教育学院
系别:中文系
年级:2011级
班级:五语文1101班
姓名:温欣
联系方式:***
一年前来到这所师范专科。之后,我就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学校里总会定期给每一位学生发几期《中国教师报》。说起与教师报的交情,可就不止这一年而已。
我是中考完选择来师范院校继续学习而不是去读高中。在中考那段报志愿的时间里,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是的,我的不服输的性格让我不甘心去做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填完志愿的那几天里一直郁郁寡欢,最爱说话的我也沉寂了下来。一所学校惟一一个报师范专科学院,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那一种空落落的没有安全感的感觉一直干扰我的情绪。有一天,父亲手里拿着几份报纸,将我带到他的办公室里去。他看着我,眼里都是心疼的神情,但却又有那么坚定的目光。我站在一旁静等着他开口。终于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女儿啊,我当了20几年的老师,要你继续走我走过的老路,我也很难过。当老师苦,当老师累,每天要担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备课,要比学生起得早睡的晚而且待遇又不是很理想。我做了20几年了,还有十几年就该退休
了。可是你还年轻,你要走的路还好长。虽然我心疼你,但毕竟选择了一条路,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我这儿有几份报纸,你拿去看看。其实当老师累但也幸福着。当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你的学生给你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当老师其实也是快乐的。”父亲递给我几份报纸——《中国教师报》。
那应该是我第一次怀着崇敬的心去读报纸。突然觉得报纸伟大了起来。如今时隔一年多,我已忘记那天看的是哪一期报纸、哪一篇文章了。但就在那时,我手捧报纸坐在父亲办公桌里,看见父亲办公室门口一棵古树在阳光下落下几片枯叶。那唯美有意境的印象,让我坚定一个信念。若我被录取,在踏上师范学院那一刻,不管这条路多艰难,我要好好地辉煌地走下去。
与《中国教师报》的再次见面,便是来到这所学校的第一个月。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月,迷惘灌入我全身心的那一个月。这些报纸的是让我对未来稍微清晰坚定一点儿的东西。那一期中有一篇是介绍一位教师就自己当上教师后的感受发表的文章。在那个时候,这位教师的这一篇文章打开了我通向未来路的计划。就像拨开了大雾后的蓝天,清澈澄明。
感慨一点点的透进我的心里来。教师报让我坚定起了我接下来要走的那么多年,从那落叶飘下里的一个小心思到如今时间不长,但是味道却更浓郁。
是你让我在迷惘中,明确了方向;是你让我在无助时,看到了希望;是你让我在恍惚时,坚定信念。谢谢你,你如亲人般在我身畔不断给予我正能量,在外读书的日子,你的相伴是我最好的安慰。《中国教师报》,虽然现在我还不是一名教师。但是我相信你会伴我走今后的每一月每一年。
最后,祝愿中国教育课改越来越成功,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
第三篇:我与中国教师报2
我与《中国教师报》
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长期在教学一线进行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笔者深深的认识到,目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方面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导致语文教学成效得不到快速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改进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此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不仅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关注国内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经验,分享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而一份《中国教师报》在手,对正在探索和寻求一条有效教学之路的笔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指路的明灯,一扇开启教育视野的窗口。笔者通过阅读《中国教师报》,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细节、评课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启发,受益匪浅。
比如,发表在10月23日《中国教师报》第6版的《离开教师仍有学习》一文中提到: 学习不等于必须“从师”,“从师”只是学习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离开学习就没有教师,但是离开教师却仍然有学习,这才是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从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育经验出发,作者认为,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帮助,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学习内容。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笔者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今后教学目标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笔者在中国教师报上学到的知识和收获,远不仅如此。而从中国教师报获益的,也不仅仅是笔者这样一个两个人。据笔者了解,在1500多万人民教师以及3亿多的学生中,《中国教师报》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在很多中小学,当《中国教师报》送到时,老师们都竞相传阅;许多老师把自己从《中国教师报》上吸收的“养份”又传递给自己的学生;甚至在很多大学校园,《中国教师报》每天被张贴在阅报栏,供师生阅读。
《中国教师报》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定位明晰。是一份在中国教育界有影响力和亲和力的教育新锐报纸。为中国教育界极具成长性的平面媒体。它及时地报道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经验与成就,就各类教育热点问题开展评论,宣传和赞扬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业绩。同时办有丰富多采的各类专刊,以高品位的知识性、趣味性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及时反映广大教师的呼声和建设,是党和政府联系教师的桥梁与纽带。
以笔者亲身体会,《中国教师报》确实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教学之余,或者教学之际,大家不妨一读,定有收获!
第四篇: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单位:长桥九年一贯制学校 姓名:陈霖 联系:***
我与《中国教师报》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不由得和《中国教师报》的成长历程联系起来。从事教学三年来,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中国教师报》的牵线搭桥,都离不开《中国教师报》的热切支援,我深深的感谢《中国教师报》。
最初相识并了解她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的一份赠报,深深被他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所吸引,尤其是她那贴近一线教师生活那一篇篇教学心得、随笔感悟,曾记得那一次次的忘我读报,仿佛看到了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一幕幕教学情景,让我一次次的找到了做教师的幸福和做班主任的快乐!
从2011年9月起,我开始每年自费从邮局订阅《中国教师报》,真正结实并了解她是从那时开始的,曾记得每到隔周星期一就“无心教学”,望着学校大门口,盼望着邮递员的到来,送来自己放飞心灵的“芳草地”。而与此同时,“追梦网友”这一块风水宝地,热心的编辑热情的斑竹,引领着我进行着杏坛的跋涉,心灵的补充,正是最初那一年多我走出了自己原来那狭小的生活社交圈,渐渐的淡忘了同行间打牌闲聊的悠闲,取而代之的繁忙的教育追寻为我的思想增添了不少活力,一心杂无旁骛的关注教育,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于是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每一次的取得好成绩,我都暗自庆幸,我有一个好帮手。
长期以来,我一直关着《中国教师报》的成长,每到一期,我都认真细致的研读,渐渐懂得了报纸所阐述的办刊理念“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慢慢的熟悉了她的栏目和风格,我觉得这里是了解教育世界的一扇窗口,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思维跳跃展示的平台,在这里我可以驰骋思想,飞扬激情。《中国教师报》“阅读”、“健康人生”、“对话”、“新课程”、“校长峰会”等栏目上的一篇篇教师心得体会与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案例,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充满人问关怀的新闻报道,观点,让我不不禁凝眸沉思。教育工作者的真切经历,班级管理心得体会、学生管理智慧精选等短小精悍文章深深的吸引着我,一次次与坛友对话,与编辑交流,似乎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由此,我渐渐喜欢上了写作,这不仅促使自己知识、能力的尽快实践内化,更让我专业水平速度提升。通过坚持不断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日记”,捕捉教育瞬间;涂鸦“教育故事”,放大教育细节;记录“听课手记”,评点教学行为;探索“案例分析”,提升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让我更好的自我剖析;心得体会,记录我的偶发偶感偶思。一篇篇随笔、体会、日记,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清新自然,凝练生成。因此自己也敢想敢写乐写了,我觉得这一过程是一种深度学习,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一线教师的时候,我就明白了“站在学生的立场,是老师对学生的悉心的呵护、睿智的宽容、真诚期待”。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是很深的时候一直坚持专业写作的我逐渐理解了新课程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思考,我的教学成绩也脱颖而出,我的教学水平越发提高了,我受到了领导学生家长的
称赞。我知道这都是我好学的结果。我要感谢我的良师益友。
快乐的遨游在《中国教师报》这片智慧的海洋中,深情的翱翔在《中国教师报》这个蔚蓝而深邃的天空。我与《中国教师报》一同成长,感谢《中国教师报》众多编辑的辛勤劳动,祝《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祝全体编辑们工作愉快!祝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教师报》的朋友们幸福健康!
第五篇: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读书看报是我多年的习惯。一卷在手,顿感精神百倍,神清气爽。在读师范时,常常看到熄灯铃响还舍不得放手,有时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我长得不够漂亮,但自认为多读了几本书,便也觉得多了几分韵味。参加工作后,因手上的事多了起来,那些大部头的书有点不敢看(怕一看就收不住手而影响工作、家庭),但那些诸如《读者》《教师博览》《小小说》《意林》《中国剪报》此类的书还是非看不可的。同事都笑我是小书迷。
与《中国教师报》结缘是一个偶然。有一次我去同学学校玩,见她坐在办公室看报纸,便悄悄地走过去,轻轻地拍了下她的肩膀,而她却全然不知。我便猛地一把夺过报纸,假装生气地说:“什么报纸,这么好看?连我来了也不理?”同学一看是我,便笑着说:“对不起。我真的没看到你来了。不过这报纸确实是值得看的。不相信你拿去看看!”我打开报纸,随手一翻,翻到了《杏林春晓》这一版面,立刻被那活泼灵动的、富有诗意的文字吸引,狼吞虎咽地看了起来。一个版面看完后,直觉得不过瘾,又把其它版面都一一细读。看完后对其中的有些文章还想再看,便趁同学不注意把报纸偷偷地放进了我的包里。
从此以后,我便与《中国教师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杏林春晓里一篇隽永的文字滋润了我的心灵;新观察以犀利的笔墨触动了现实教育的痛处;班级在线让我在班级管理中如鱼得水;我在《阅读》中找到了同感,在《政策直通车》里了解了教育时事„„
《中国教师报》对我的帮助是无法用几句话就能表达完的。凌宗伟老师的《关注课堂上的生命是教师的重要使命》让我懂得关注课堂上的生命存在,从唯智教育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生命教育),告诉我教师要进入“忘掉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遵循着生命陪伴的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师生共创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共享成长的快乐;忘掉教材之形,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以自己的课堂及时引领、发现、点燃动态生成的火花和引子,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忘掉课堂之形,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当作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这样的境界。通过不断阅读这样的文章,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都有着明显的突破。
我从《中国教师报》中获益最为明显的是在班级管理上的成功。去年下半年,学校让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我在班级管理上不是很在行。特别是这次接手的班在全校都属于难管教的。有的老师出于好心让我把这差事推掉。虽然很踌躇,但我想这可能是校长要培养、锻炼我吧?开学几天下来,这个班着实让我焦头烂额,心中不免有些后悔。下班后,坐在家里找出报纸来看(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拿出报纸来看,特别喜欢看《杏林春晓》,会让我心情变好)。突然间想起:班级在线不是有许多班级管理的方法吗?为什么不找来借鉴呢?后来我就是在借鉴了《自主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一文中的方法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扭转了班风班纪,让我班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优秀班集体,并在学期末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我也获得镇优秀班主任称号,让同事羡慕不已。
《中国教师报》帮助了我,改变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会一直与你相依相随。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