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成就 明确目标 开创道路 形成理论
去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改革开放30年成就 明确目标开创道路形成理论。报告共分12个部分,其中第2部分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党中央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成就,令人鼓舞。今天,我从:“明确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锐意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个方面:明确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下面讲三个要点:一是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二是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三是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一个要点: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战略的总设计师和导航员就是邓小平同志。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的1979年12月6日(8年前),邓小平在回答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想的问题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使到了本世纪末,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已经达到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收入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平均收入达到1000美金,我们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就算是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我只能说,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讲的“四个现代化”最早是周恩来提出的。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周恩来在报告中号召全国人民“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邓小平在这里第一次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具体为达到“1000美元”的水平,进入“小康社会”。
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要把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规划为上下两个10年来完成。
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把“小康”水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到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和确定下来。
分“两步走”实现“小康”的目标提出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设想到21世纪中叶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
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提出,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要“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1983年初,邓小平到江南视察,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就在会见日本民间人士代表团时充满自信地说,我国经济照这几年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第一次对“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了明确而又完整的表述。
邓小平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至此,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蓝图已完全形成。到1987年10月25日,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写入了十三大政治报告。
第二个要点: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已经如期完成了前两步发展目标。在告别20世纪之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810亿美元,人均854美元。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了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要求。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也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任务就转到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要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的“中国梦”完全变为现实。
为了达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9月12至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报告》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总结改革开放近20年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的丰富经验,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跨世纪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战略部署。
《报告》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里说的“建党100年”,即2021年;“建国100年”,为2049年。这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后百年“中国梦”在最后50年的追求,也可以说是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
由于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合为一个总目标——建立小康社会。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党中央又将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目标分解为“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决定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也合为一个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是大会会场。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围绕十六大提出的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今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总结出我们取得了8个方面的成就:
一是经济建设跨上新台阶。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
二是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
三是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外经贸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
五是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六是城乡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上海特奥会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七是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保障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加强。
八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51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美国《国际经济》杂志2007年春季号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会超越美国吗?”作者是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商业学院网络金融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约翰·塔托姆,思想汇报《改革开放30年成就 明确目标开创道路形成理论》。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将在2031年赶上美国。根据“最佳局面”假设,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53年与美国持平。
当然,这是美国人说法。还有美国人说,如果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经济发展就更惊人了。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巨无霸指数:麦当劳汉堡包一份在美国需要5块钱;在日本要花400日元;在北京买一个汉堡花10块钱,人民币和美元比值不是8比1,7比1的问题,而是2比1。在美华人说,在北京月收入3千人民币,和在美国月收入3千美元的生活质量差不多。就是讲,人民币还是很值钱的。去年我国公布的人均产值平均1700美元,美国的战略家提出来中国按照人均价格算已经达到5700美元,那绝对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了。
以浙江省为例:从经济上看浙江有三句话:“无中生有”:没有资源,可以生出资源。“莫明其妙”:过去,浙江莫名气。现在,真奇妙。“不三不四”:2006年浙江省的人均GDp在全国排列第三,GDp总量在全国排列第四。浙江省还有三句话:“解放初——战线”;“文革中——火线”;“改革开放——一线”。
以肖山区为例:2006年肖山区的税收总量突破100亿。其中目上交的国税比贵州、甘肃、云南三省上交的国税总和还要多。2007年肖山区计划税收是118亿。
事实充分说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的五年。
第三个要点: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十七大政治报告第四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这些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相衔接,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充实了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
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第二个方面: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十分丰富,下面讲二个重点:“摸着石头过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个重点:“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出的是对改革的探索、摸索和试验。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还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邓小平文选》第3卷174页)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正是“摸着石头过河”重要思想的指导,我们抵御住了“全盘西化”的思潮;正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让世界称奇惊叹。
第二个重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由于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都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搞起来的,因此人们在观念上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针对这种观念,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精辟、透彻的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我们在21世纪前10年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第三个方面:锐意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讲三个要点:一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要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1~3卷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
下一页
第二篇: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衣 食 住 行 用 娱乐
“三大件”的变迁:20世纪5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20世纪70年代——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20世纪80年代——冰箱、彩电、录像机;20世纪90年代——手提电话、空调、音响;新世纪——楼房、电脑、私家车。
从以上对比的图片看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谈一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号召人们彻底打破思想枷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
二、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经过不懈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5个主要环节,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认可,也是使市场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起点。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却再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五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韧性增强。
三、从环境问题大国到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土地荒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提出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付中国的新遏制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在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美丽中国的显著标志。
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美丽中国的绚丽画卷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改革开放推动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 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以前,不管办什么事,都是人说了算,可现在不同了,是法律说了算。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法治国家做了全局性部署,其中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此外,近五年来,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多种手段,重拳打击多种违法案件,守护了百姓的安宁,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对于政府和执法机关,全国所有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均已公布,明确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厘清权力边界。
五、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和繁荣起来,使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樊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 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在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 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2、G20峰会
20国集团,又称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作为G20峰会峰会的成员国,积极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平台。
杭州在2016年承办了G20峰会。
3、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增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4、亚投行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建立亚投行,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目前成员总数增至87个,成员从亚洲拓展至全球。截止2019年底,共贷出42亿美元,投资项目从贫民窟到地铁均有覆盖。
5、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河北省保定市内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观看《雄安新区》介绍片
6、海南自由贸易港
2018年,国家把海南确定为自由贸易港,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2017年,海南省入境游客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提前三年实现2020年目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5%。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推动者,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六、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
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336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12363元。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6年的29.3%和32.2%,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居民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4年的75岁。
第三篇:总结“十一五”成就 明确“十二五”目标
总结“十一五”成就 明确“十二五”目标
1月17日,******工委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了中共*****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听取了****省长对***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讲话,并对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和讨论。
在讨论中,******结合礼让街街道实际,首先总结了2010年****工作。2010年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其次对2011年近期工作提出要求。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总体上看挑战与机遇并存,具体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克服一切困难,再建一个***********,更好的帮助和解决辖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二要继续推行居民意见征求工作,使*****的工作能更好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服务;三要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以选出能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工作中踏实肯干、有创新意识、团结奋进的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四要协助做好中心广场北扩拆迁工作,加快城中区的建设步伐,更好的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全体干部职工就2011年*****发展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新的一年,各项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的任务。办事处上下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创新的实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四篇: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明确目标,凝心聚力
开 创 工 作 新 局 面
太阳像一块畸形的红炭,从云堆中射出光来。这一切都悬浮在森林、燕麦田上空,一派欢乐景象。于是我想:不,这个世界不是一场玩笑,不是那个通向永恒天堂的苦难深谷,而是那些美好世界之一,它美丽、欢快。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当使它更加美丽、更加欢快,为了我们的同时代人,也为了以后的世世代代。
想到这,我看到了现在的辛寨,一个正在扬帆起航,迎接挑战的临朐县南部商贸中心。看,“一纵七横”的交通框架;昂首挺立的辛寨工业园、卧龙工业园、凤凰山工业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丹河湿地公园,正在建设的辛寨综合商贸城、辛寨中心卫生院医疗综合楼……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辛寨承载聚集能力正在全面提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更是我镇谋划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的提升年、突破年。
辛寨镇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我们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为实现我镇跨越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扬帆立志;围绕建设“工业强镇、经济重镇、生态文明镇、和谐新城镇”的发展目标,我们开拓远航;置身于“又好又快谋发展,跨越赶超建强镇”的大环境,我们激情满怀!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全镇的繁荣与振 1
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奋斗和努力。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不折不扣地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决策,是我们的天职;认真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是我们的本分,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对自己起码的要求。
林肯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辛寨发展,我的责任,我乐于承担这样的责任,这对于我本人来说,亦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我可以参与辛寨的发展,仰望她的进步;她亦在推动我的前进,安抚我的躁动。辛寨发展,我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找准位置,明确目标,以“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工作宗旨,以“让领导放心、基层顺心、群众称心”为主要目标,以“好好服务,服务好”为基本要求,做到为群众服务不缺位、不失位。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努力做到思想上解放而不自由、政治上成熟而不迂腐、工作上主动而不添乱,养成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培养不唯书、不唯上的工作态度,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局面,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扬“吃苦负重、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辛寨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篇:拆迁管理办创新创业演讲稿——明确目标任务努力开创拆迁工作新局面
各位领导:
今天,我非常荣幸参加街道组织的“创新创业”讲坛,也非常感谢街道领导为我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
各位领导,拆迁工作任务目标已下达(民房计划拆迁439户,面积约8.8万平方米;企业计划拆迁65家,面积近9万平方米;附属物涉及到19个地块),企业与附属物是往年的两倍多,民房虽然量不是很多,但由
于涉及许多遗留户、钉子户,所以工作难度不小。我们拆迁安置办一定紧紧围绕上级提出的目标任务,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各拆迁社区(村)坚定拆迁工作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惠山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长安街道的发展再立新功。
拆迁安置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大拆迁就没有开发区大建设,也没有长安街道的大发展。拆迁安置也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但在具体操作中又表现为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矛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心实意地把拆迁安置作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是实现和谐拆迁的核心。“依法拆迁、有情安置”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拆迁安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法宝,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坚持一个根本、抓住两个关键、强化法律意识、弘扬奉献精神”。
一、坚持一个根本。
拆迁安置办在整个拆迁过程中,坚持以维护好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发展好拆迁户的生产利益为根本,我们在拆迁方案的制定、拆迁的实施、拆迁后的补偿安置等各个方面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既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又考虑到拆迁户的生活、生产需要及发展要求,让群众在拆迁后生活环境更优、发展空间更大,真正使他们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实惠,从而使拆迁户理解拆迁工作,行动上支持拆迁工作,保证拆迁工作能够又好又快地推进。
二、抓住两个关键。制定拆迁方案和科学、高效组织实施方案是拆迁工作的关键。
一个好的拆迁方案等于拆迁工作成功一半。我们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功”,按照拆迁计划,在制定拆迁方案上肯下功夫,力求方案完善。一是做好拆迁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拆迁户的房屋原始图片、房屋产权、人口状况、思想动态、拆迁期望等分户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做好与各社区(村)的对接沟通,就拆迁房屋的丈量评估、补偿安置、奖励措施等与之达成共识,确保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三是高度重视拆迁户的安置工作,把安置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及时取得上级单位的支持,做到无情拆迁,有情安置;四是及时总结和吸取历次拆迁工作的经验教训,每一次制定拆迁方案前,都对以前拆迁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作新的政策规定新的情况。尽可能避开和完善以前拆迁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区别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不断改进拆迁方案;五是做到开门定方案,广泛征求和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子讨论酝酿,走访社区(村)及相关部门,综合各方建议不断完善拆迁方案。
方案确定后,关键是组织实施。首先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组建好工作班子,制定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增强为开发区建设添砖加瓦的使命感,要求各部门职能人员与社区(村)密切配合,全身心投入,做到上下联动,务求工作实效;其次是统一思想、统一拆迁方案、统一工作措施和纪律要求等。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拆迁政策、拆迁工作方案,能为拆迁户解难释疑,帮助拆迁户权衡得失,成为思想工作和拆迁工作的能手行家;三是做好宣传工作,拆迁户能否理解和支持拆迁工作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拆迁办不但要统一印发宣传材料,还要把宣传工作贯穿到评估、补偿安置等拆迁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要宣传拆迁的相关政策规定,还要宣传惠山新城建设发展对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展经济带来的好处,使群众理解支持拆迁工作;四是要妥善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由于新老政策交替,安置房建设的变化,每次拆迁总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遇到此类问题,班子将根据上级指示,统一意见,始终保持一个声音,团结一致,破解拆迁难题。
三、强化法律意识。
拆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既要严格执行政策,又要切实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两者互不偏废。拆迁办在所有拆迁项目过程中,坚持依法拆迁,不仅拆迁方案实施细则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而且拆迁的每个阶段都严格依法推进,同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政策,引导群众树立依法拆迁的意识,进而理性、理智地对待拆迁,配合拆迁。
四、弘扬奉献精神。
干事业是需要一股精、气、神的,尤其在拆迁这类难点工作中。拆迁办全体人员无论工作难度多大,都要坚定信心,勇于迎难而上,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解决拆迁难的有效手段。我们要不分工作日、休息日,不分白天黑夜,随时为拆迁户服务,把工作做到家家户户,取得动迁户的支持与配合,遇到不理解讲不通的情况,还要忍住少数群众的谩骂而无怨言,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拉近与拆迁户的感情距离,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为顺利推进拆迁工作作贡献。
各位领导,今年的拆迁任务目标已明确,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我们的拆迁任务光荣而艰巨,拆迁安置办将一如既往地发扬“吃苦负重、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上级正确领导下,不断开创拆迁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