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小页
课标: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39题)(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
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课标: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39题)(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
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第二篇:金融小知识宣传单页
一看:
1、看水印
2、看安全线
3、看光变油墨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
5、用5倍以上放大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 二摸: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
2、摸纸币是否薄厚适中,挺括度好
三听:即通过抖动钞票使其发出声响,根据声音来分辨人民币真伪
四测:即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专用的仪器来分辨人民币真伪
银行卡分为借记卡(就是大家现在最常使用的)和信用卡
1、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专用卡、储值卡。借记卡不能透支。转账卡具有转账、存取现金和消费功能。专用卡是在特定区域、专用用途(是指百货、餐饮、娱乐行业以外的用途)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存取现金的功能。储值卡是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
2、信用卡又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先按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第三篇:历史教学的现代视角(200多页练习)范文
历史教学的现代视角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
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
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
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
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
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
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
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
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
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
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 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
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
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
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
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
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
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
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
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
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
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
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
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 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
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第四篇:宣传单页(精选)
教育实践活动知识宣传单页
教育实践活动意义: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加强执政党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需要。
总的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基本原则: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
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主要任务: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目标要求: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则;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反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党的群众路线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党目前面临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党目前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第五篇:宣传页
加强社会治安整治构建平安和谐桑村
为迎接好全市下半年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打击犯罪,提高群众安全感指数,落实县公安局开展的“清网行动”、“猎鹰2号”大巡防行动,经桑村乡人民政府研究决定: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全民发动、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防范意识。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希望广大群众要积极配合我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幸福、安康、祥和。
2、我乡界内近期无重大盗抢案件发生,请广大群众不要听信谣言,制造恐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偷小孩、抢小孩”事件并未发生,但还是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发现不安定情况,要立即报案。
3、我乡每天出动综治巡逻车两辆、巡逻摩托车两辆,配有8名专职巡防队员24小时不停巡逻;34个行政村均在夜晚组织巡逻队进行义务巡逻,派出所对重点路段、重点地区设待警点进行布控。
4、在今年9月份,全乡34个行政村各个主干道安装200余个监控摄像头,将有效地遏制本地区盗抢案件的发生,极大的震慑罪犯。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同时警告部分不安定分子,要认清形势,悬崖勒马,否则等待你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让我们携起手来,群防群治,共同打造平安和谐的桑村乡。
报警电话:85111108511002
桑村乡人民政府宣
201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