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章中明确指出
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为行动指南,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各个历史阶段争取辉煌的成绩,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的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加有效的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来,不断的取得新的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通过这次的党史学习,我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坚定了自己追求党组织、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的坚定分子。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思想道德修养上提高自己。一个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怎么能让人民相信,怎么能接受党的考验呢?因此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努力培养自己道德情操;其次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分析、认清当前世界和国家问题。在努力学习党的章程的同时还需认真思考学习。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党,是学习型的党,是时刻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党无时无刻不再进步,我们这些快要加入这支队伍的同志们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拒绝并且严格反对一切不利与我党的活动。时刻牢记党对我们的要求,求真务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一定要进一步发展,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不断为我们当增添新的力量。最后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只有这样的理想就有了立党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的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所以,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自觉做到“学不可已、志不可满、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勤奋、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以集体利益为重,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不怕吃亏,经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把申请入党作为自己人生的加油站,在实际工作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争取能早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向党组织作出汇报,能让党组织放心的接受我的请求,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第二篇:新课标明确指出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传授知识为本,转向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由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变为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实行自主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的语文积累为基础。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以学生的语文积累为出发点。尤其是农村,更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课堂教学指导为主阵地,不断指导农村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课外勤于积累。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检测反馈学生积累的效果,从而使农村学生在语文积累方面有所成效。
一、对农村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指导的必要性
(一)农村学生在语文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孩子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积累方面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
1、重视课文知识,忽视课外知识。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背诵掌握的,大家都有意识地背了,而对课外的知识很少有主动去获取的,有的也只是看过了,就算了。
2、重视死记硬背,忽视理解内化。
学生对背诵的内容,大多数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对所背的内容怎么去理解,思考的就很少。
3、电视电影中的新词新句能及时感悟,而书中的好词佳句却难以消化。
学生在电视电影中看来的新词如“一网打尽,法网恢恢,在劫难逃”等这些词,学生记得特别牢,而且到用时,也能如数家珍似的,而在书中看来的能用上的,却寥寥无几了。原因在于电视电影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具体而生动的语言环境,因此他对这些印象比较深刻,而书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无声的,而且是抽象,学生一时无法体会到这些词所表达的含义,因而就也记不牢。
4、缺少积累的主动性。
学生背诵是为背而背,看书也是看故事情节罢了,至于看了之后有什收获,有人问他,他可能还能回忆起什么,无人问津,看过便忘了,缺乏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素材的意识.总的来看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不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但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教师对孩子的引导没有到位,孩子没有一种善于积累的意识。没有意识,更谈不上行动与实践了。
(二)积累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同时,它又指出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言的积累。
二、树立积累意识,拓展语文积累的方法
(一)培养语文积累的意识
对语文的积累,生活的积累,都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语文积累的意识,从实际出发,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如:关注《焦点访谈》,《媒体大搜索》,《小强热线》等电视节目,每天把其中的令人回味的,令人深思,令人发指的事,有意识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对于这些新鲜事,学生十分感兴趣,当老师再谈起这些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积极在回应了。学生每天看一个电视节目,把主要内容写下来,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二天再交流,这样的积累就更深一步了。
久而久之,学生都知道交流的重要性,都懂得交流,善于去交流了。因为他们知道:“我有一只苹果,你有一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只苹果。而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后则有两种想法,甚至更多”。利用每周一三五的导读活动课,进行全班内的大范围交流,交流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只要你愿意交流,你就有所收获,至少你给自己机会展示了自我,锻炼了口才。因此,班内的学生都乐于与他人交流,在交流中积累,在交流中深化,在交流中逐步树立了积累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与现实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而儿童的已有知识与经验,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才可能有丰富的经验体验,为我
们更有利地实施新课程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拓展积累渠道,丰富语言材料
课堂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会许多教材以外的东西。课堂上的积累除了语言材料的积累,还要进行语言规律的积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学会记
当一篇好的文章,优美的片断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应想办法让它成为永远的记忆,鼓励学生进行背诵积累。如选择自己认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背一背,写一写;想一想,今天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能让学生不断提醒自己。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会背、记、理解三结合。又如在上完《荷花》这一课时,出示几幅有关荷花的图,并让学生欣赏一下,悄悄地说一说,然后,教师适时地给每幅图配上一恰当的词或一句古诗,有“亭亭玉立,挨挨挤挤,含苞欲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与词句进行记忆,由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内容刺激较深,因而记得特别牢。
2、学会选。
语言的积累在教学上必须摈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替以教师引导下的语言感知、感悟、理解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语言。可以在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总之,调动起学生的一切认知因素,学生便会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到非常丰富的内容。如:在一段描写春天景物的文章后,教师可随机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北宋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替旧符。”这首古诗的补充,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春的意境。把古诗教学渗透在相关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又如上了《丑小鸭》一课后,推荐大家去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雷锋的日记》后,向学生推荐有关雷锋的故事与歌曲。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有更大的阅读空间,使课内与课外阅读产生一个共鸣点。
3、学会说。
一堂课中,学生的发言有时非常精彩,有时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帮助他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如在《曼谷的小象》这一课,当学生说到“这曼谷的妇女与我们并不认识,却热心地帮助我们”,学生就提出了“并不认识”可以用“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等词代替。有时,学生对词语不理解了,他们们会用找近义词,与反义词比较,用举例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渐渐地有了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学会更多的词,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在谈心得体会的时候,时常引导学生运用关联词来讲,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然„„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融入自己的体会,学生对这些关联词运用起来就显得容易得多,如在学了《山里的孩子》一课,教师问大家“如果你是山里的孩子,你会怎么样?”学生说“如果我是山里的孩子,我会觉得十分幸福”;“我会与小鸟作伴”;“我会认识许多花草,会叫出它们的名字,如果它们没有名字,我们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果当城里的同学来我们玩时,我会让他们多住几天,享受一下这儿新鲜的空气,欣赏蔚蓝的天空,听听鸟儿清脆的鸣叫声,闻闻花儿的清香”„„由此可见,用了“如果„„就„„”的这个句式,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一个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中去了,这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而且让学生说得更有条理,也有更广的想象的空间。多留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孩子会变得更聪明的。这种借助具体的话题,来规范语言规律,进行语言规律训练和积累,是十分有效的。
三、开展活动,提高语文积累的有效性
(一)积累有效性的特征
学习主题构建理论告诉我们,要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使“教师执行”的课程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因此,学习积累内容不能仅仅来自“科学世界”,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只有这样,学生的积累才能落到实处。为保证积累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充分关注积累内容和生活问题,还需要特别强调内容本身所具有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的成分与其呈现方式。只有内容具有生成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并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积累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要准确地“再现”;感悟,就是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表达学生个人的独特的想法,是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鉴赏,就是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通过组织开展活动,能提高学生语文积累的有效性。以读好课外书为主,交流学习心得,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二)积累有效性的实施活动载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小鸟失去了翅膀”;“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伟人交谈”。把这些名人名言告诉学生,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含义,同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学校下发的《小学生时代》、《小学生天地》、《小学生世界报》等报刊的内容,利用每周一节的导读指导课,与学生共享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心得。
做好阅读笔记: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杂志报刊中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边阅读边积累,把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供以后参考或学习,并谈谈自己在阅读了此文章后的感受与启发。
“新新词吧”的开设: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的词汇源源而来。比如“网吧”、“股市”、“新新人类”、“帅呆了”、“酷毙了”这些词,每个小组成立一个“新新词吧”,比一比,哪组收集的词汇多。
成语故事:利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请一位同学准备一个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成语的内涵。
节日与活动:让学生按每月的内容去找这个月中有哪些地重要的节日或活动,如六月份,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6日爱眼日,6月7日世界保健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干旱日,6月25日土地日,6月26日禁毒日,6月份第三个星期日父亲日。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所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平时要广开渠道,形成各种方法。
民间谚语: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民间谚语,(如季节变化类,天气变化类,农耕农事类,人际交往类等)整理成章,在班中开展交流活动。于是,爷爷、奶奶、老一辈的话语,也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这使孩子与家人的沟通更多了。而且,他人在交谈时,他们也会注意着,他们的语言中,有无对我有的东西,孩子在生活中便多一个心眼。
专题“选美”:如以“山、水、花、草”为描写对象的美句,一周一个专题。这为学生写景的文章提供极大的可利用资源。
名人名言荟萃:寻找课外书中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励自己,每两周一个主题,如:珍异时间,与人为善,热爱读书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在学生中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一拿到自己喜爱的书报,学生就会拿起笔,圈圈,画画,涂涂,写写,时常能发现学生拿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看书做笔记呢!
(三)积累有效性的体现
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生总会多长个心眼,多看一眼,多记一记。此时,学生不仅树立了一种积累意识,更让它变成了自己的自觉行为了。这几个月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让课外阅读为课堂学习服务
学了能用,会用,学生才能学得深,学得活。学生在课外积累的知识往往超过课堂上的内容,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用在课堂上,既加深了印象,又让其他学生另有所得,而一举多得。如,有部分学生曾经读到过高尔基的《海燕》,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燕子过海》一文时,他们很自然地想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而正是海燕的这句铿锵有力的呐喊,帮助学生对燕子那种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时常关注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文学习的结合点。
2、让语言表达更真、更美
当学生身处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与脑海中所存的语言材料相互碰撞,产生共鸣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真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今年的春游活动中,学生一踏上太湖山庄的栈桥时,就有学生居然如诗人一般吟出一句“太湖有多大?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望也望不到边”,他的语言刚落,旁边一女生竟清脆地唱起了“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时,又有一同学突然神秘地问道:“教师,您听说过孟姜女吗?”由此,真为孩子所有如此丰富的积累感到高兴。
3、让习作成为一种乐趣
曾有许多学生常常会对习作感到困惑,有的甚至“谈习作而色变”。现在,则很少听到他们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了。他们在写叙事作文时,只要把以前的读书笔记浏览一番,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加以整理,寻找出最深刻、最精彩的一幕,进行修改,便能就地取材成为一篇佳作。而对于想象空间比较大的文章,学生是最乐意写的,如《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镇长》、《与孙悟空一起的日子》、《我去矮人国一游》等等,学生大胆的想象,活跃的思维,真让人难以想念这是一个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当写作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展示、一种享受时,还有谁不愿意去写呢?听着同学编的故事,大家无比兴奋,其乐无穷。
4、让内容陶冶孩子的情操
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在积累名言警句时,也在对自己的心灵不断地进行碰撞,无形中,是学生对自己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好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更是人生
之舟导航的灯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从阅读过程中不断吸取精神养料,在人生的道路成长和自我完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他们搜集到有关时间的谚语后,他们时常提醒自己或别人。“聪明的孩子今天做明天的事,愚蠢的孩子今天做昨天的事”;“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是最公平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一分不少一秒”。因而,总能看到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事,读书,看报,写作。因为他们总觉得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宝贵的,应好好珍惜才是。特别是《生活的镜子》一书,对学生的触动很大,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诚实的价值,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幸福与快乐等许多人生的哲理。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已牢固树立了一种积累意识,能多渠道地搜集资料,为我所用,并逐步养成了一种积累习惯,让积累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学生看书的面广了,观察事物更细心了,记东西更主动了,上课表现更积极了,凸显了积累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对农村学生进行语文积累的指导渗透,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指导,寻找课内外的融合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各式各样的积累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积累渠道,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积累,从而使语文积累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语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一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练好朗读呢?
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朗读,从而促进学生在乐读、爱读轨道上发展,使学生在乐中读、读中乐,心情愉快地获得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比如,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配置一些相应的图片和音乐,这样就给学生创建了一种适合的氛围,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很快就进入状态,享受到美的熏陶,激发朗读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范读之前还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自始至终都应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深入他们
中间,和他们一起阅读、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了《东方之珠》之后,我问学生:“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挑你喜欢的一段读读背背。”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兴致盎然地大声读起来,背起来。
二、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础
教师要经常地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朗读,给予热情地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可以以微笑或鼓励的眼神对待他们。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即使有发音不准,丢字多字甚至读错的时候,教师不能强行打断,甚至批判,而是要有耐心地听完。在学生完成阅读后,要对学生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而对学生的建议也要以肯定的方式,例如“你读得真棒,能不能再看清楚一点,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好吗?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好。”这样,增强了学生自信心,能使学生乐读。这样,学生心理就会放松,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进行阅读,从而对自己更加有信心,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才会收 获大。如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蚂蚁和蝈蝈》时,我采用了师生同背的方法,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分配角色,一起表演,边表演边背诵,个个兴趣高涨。
三、讲究朗读的形式方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阅读方式的转变和灵活运用。一种方式再好,被无数次的重复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阅读也是如此,如果总是用同一种形式,同一个腔调,那么学生最终也会对阅读失去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童话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对话多的文章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通过领读、范读、比赛读、表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如《草原的早晨》一文,文中描绘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白白的云和羊群、勤劳的牧民。课前让学生做好头饰、道具等,课堂上表演,体会草原的大、绿、动和美,从而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了朗读,喜欢上了课文。又如《雨点》一课,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演一演雨点,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学生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朗读更要体现学生的个性色彩,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不必强求一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当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起来。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配合现行的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把音、像、文字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激起学生朗读的愿望。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投入感情,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学《春到梅花山》时,我首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梅花山的美。再引导学生边感情朗读语句,边欣赏画面,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中。
四、加强朗读的指导督促
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朗读习惯,就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督促。首先要保证学生朗读时间,精讲多读。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午读时间,教师也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创设充足的阅读时间。重视阅读
课中的朗读感悟,重视课外阅读,经常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味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重视朗读,引入这股“源头活水”,小学语文教学就会生机勃勃地发展。架一座缤纷的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回顾目前的朗读教学,很明显地存在朗读的时间机械化、朗读的目的模糊化、朗读的指导形式化等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据调查,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但是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类的古训,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为了让琅琅书声真正在学生、老师和文本这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缤纷的虹,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以理解促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素质
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的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感情朗读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情朗读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感情朗读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负责形象思维的大脑的右半球兴奋;表达时,负责抽象思维,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个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大大挖掘大脑的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学生素质主动发展。1.以点带面,悟感情
苏教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动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有着启智育人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句式的点拨、引导,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再通过朗读吟诵,让课文深深地感染学生,做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迁移体验,找感情
尽管低年级学生的经验不丰富,但并不是一张白纸。如果我们启发学生将生活中已有的表象再现,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所要指导的课文朗读上来,必会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使之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其获取知识的欲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秋游》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子应该一个一个语气连贯地读,充满激情地读,表现出同学们郊游时的愉快心情。句子未出示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你们在郊外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情怎样?”生答:“很开心!”我问“:是不是也想到草地上打个滚,或向着蓝天喊两句?”学生在模拟喊话后,我出示文中句子让学生朗读,学生沉浸在郊游时的愉悦中,个个神情激动,读得很出色,达到了感情朗读的境界。3.音乐渲染,动感情 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对所处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课文往往会产生情感体验的障碍,而跨越这一个障碍是凭借音像。教学中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课文,获得情感的体验。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和文字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但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注意音乐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这样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朗读优美的散文小诗时,我给配上舒缓的乐曲;在展现壮观场面时,就加上高亢的音乐;把和课文有关的
或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乐曲合理利用起来,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文中感情的理解。感情朗读是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犹如“灵秀之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积极的效果。
二、以欣赏促个性朗读,培养学生的能力 1.利用图画促想象
低年级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画,指导感情朗读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诗。当一幅放大的插图出现在学生面前,细细观察池塘中的大玉盘似的荷叶静静地举着,晶莹的水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尤其优美灵动。这样运用图画,再利用启发性的导语和设问,把学生带到荷花池边,使学生进入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于是我进行范读,当读到“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放慢语速,同时让眼中流露出平静柔和之目光,并把手平缓地举起轻点两下表达我此时的感情。我的感情很快被学生感应,把文字蕴 含的感情朗读得淋漓尽致,这一课就在读书声中愉快地结束了。2.创设情境促想象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晓解“读”的要义,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急待探究的焦点。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老师的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张扬个性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的心灵架起这座缤纷的虹。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学生对比长有较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精读理解时我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1.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
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蜘蛛》一文中有两节分别描写蜘蛛捉飞蛾和蜘蛛被细腰蜂捉住的内容,其中有两个动词用得令人叫绝:“一个飞蛾投到网里了。”在理解此句“投”字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投”换成“落”“掉”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了这个“投”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飞蛾是无意中自投罗网的。还有一句话:“有一回,一只细腰蜂悄悄地飞来,振动着翅膀向网上撞。”这个“撞”字与“投”的含义则大相径庭,它生动贴切地写出了细腰蜂可不是无意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活捉蜘蛛故意设下的妙计。为了让学生能落理解到这层意思,我便让他们把“撞”换成“投”“碰”等词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兴趣盎然,并很快在比较中理解到了细腰蜂重撞蜘蛛网的良苦用心,改成其他词效果会差一大截。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2.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只要第三层》中建筑师说:“不造下面的两层,怎么造第三层呢?”我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不先造好下面的两层,不能造第三层。”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从建筑师反问的话语里感悟出前一句更能衬托出富翁的愚蠢。
二、借助图像看图朗读
低年级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看图结合的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秋天》,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在田野里耕地的黄牛,活泼可爱的小鹿,并把这些动物制成动画,然后让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想象这三种小动物此时的心情,再指导学生朗读,效果很好。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读小鸟的话时用又尖又细的声音,而小牛说话时声音粗中带沙,读小鹿说的话时,把小鹿那种蹦蹦跳跳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乌鸦喝水》一文中,乌鸦喝不着水是朗读指导的难点,朗读前,我也让学生仔细看图,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瓶子?里边的水怎么样?学生马上回答出这是个身高,口小的瓶子,里边的水也不多,继而体会到了乌鸦要喝水的艰难和着急的心情,进行朗读时,急促快速的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来了。
三、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语课文类型不一,倘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大海》一文时,课前我就先录下了海水拍打礁岸的海浪声,海欧在海面上的叫声,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浩瀚无边的海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朗读“大海,大海,像只摇篮。”这句话时读得又轻又慢,就像小宝宝在摇篮里恬静地入睡了,而读“大海,大海,多大多宽!”这一句话时,把大海那种磅礴的气势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了出来。再如《春到梅花山》这一课,在总结课文朗读时,我配上了悠扬的古筝乐曲《梅花三弄》,让学生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学生们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四、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
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诣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在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五、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雨点》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这句话时,我问:你有没有散过步,散步时是什么心情,全身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出了:我散步时很高兴,散步时很舒服。有了这种基础,学生便很容易得出:这句话应该读得舒缓些。再如教学《小雪花》中“小雪花飘呀飘呀”一句,我先让学生说说下雪时候的情景,从而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雪花飘落的表象,此时再趁热打铁问:想想看,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眼看到雪花飘落的情景一样?(要读得轻一点儿,慢一点儿,柔和一点儿。)如此,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六、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时,我布置了相关场景,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小青蛙在问啄木鸟、水牛、蜜蜂、青蛙妈妈的过程中,明白了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最快乐,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同时在表演中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边读边演,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人人做演员,个个都参与,学生们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为此,广大教师十分重视写字教学,把规范学生书写,提高写字教学水平,作为语文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规范书写更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它不只是低年级的教学任务,而且是识字教学的继续和深化。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远比知识重要,因为有了良好的习惯等于获得了掌握知识的金钥匙,缺乏良好的习惯,就会阻碍学习活动。因此,大力加强写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使之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应纳入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范畴,遵循规律,着力抓好。
一、规范学生书写、培养审美能力
汉字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而且还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体,同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区别,从汉字的形体上看,自成方块,结构匀称,疏密有致,线条美观,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可作为艺术品的文字。这种方块平面型的文字透露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书写达到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缓疾得当的境界,则可抒发特定的感情和展示特殊的意境。由此可见,从美育的角度讲,规范学生书写,是提高健康美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经。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字写得好看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好,阅读能力强,他们在练习写字时还能总结美的规律,训练自己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了对汉字美的欣赏水平。因此,我们要转变“字只要写对就可以”的错误思想,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书写规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规范学生书写、培养良好习惯
规范书写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通过规范的书写训练而内化成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和做事专一的精神,这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有人说:播种习惯,收获个性。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正如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确有道理,字能反应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书写潦草的人可能就是一个“马大哈”,书写工工整整的人做事必定细致,主次分明。因此,作为教师应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字迹清楚,正确率高了,对他们来说作业就不会是苦事,而是愉快的事,成功欲在作业中有了满足,再坚持练下去,他们会逐步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良好品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1.书写训练首先要练姿。执笔和写字的姿势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写字的美观和速度,而且影响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发育。为此,规范书写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写字时,笔杆向右后方倾倒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角。手指和手腕放松。做到身要直,头要正,两手和小臂要自然地平放在桌面上,纸和眼的距离一尺左右,胸不要贴在桌上。
2.书写要注意结构匀称。汉字结构单位组合时必然受空间范围的限制,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都应匀称地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的空间内才能展示汉字的形体美。因此,要把字写好,笔画的组合很有讲究,一般地说讲究“横平竖直”,以保持字形结构的匀称与稳定。该左时左,该右时右,该上时上,该下时下,长者不能过长,短者不能过短。同时,还要注意每一笔画的位置安排,注意笔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笔画多的字要处理好疏密关系,瘦长的字每一部分要写得高宽一些,横宽的字每一部分要写得瘦长一些。一句话,要协调,做到恰如其分。
3.规范书写要加强平时练习。指导学生命笔练字,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仅写字课要认真写字,其它课也要认真书写;不仅语文作业要书写规范,其他各科作业同样要书写规范;不仅在学校,在教室里要端端正正地写字,在家里,在社会上同样要端端正正地写字。教育学生真正把字写好,作为一种工具,自觉地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之,书写训练一定要从严要求,耐心指导,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从而提高书写水平,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规范学生书写激发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成长,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练得一手好字,促使书写规范、端正,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则是小学阶段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正如郭沫若老先生所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为此,在规范学生书写过程中,必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写字兴趣,强化学生书写质量的评价。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书写产生兴趣呢?平时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除了批改答案是否正确,还可以评定书写等级,巧用符号加以强化。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等级的形式激发强化,批阅作业时打两个等级“A+良”,A代表书写,说明该生书写好;“良”代表作业的效果,说明作业有误,还需加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加“五星”的方法给以鼓励。这样做,看上去老师花费的时间多了些,工作量加大了。其实,这举手之劳的一个“A”即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好字的“内动力”。实践证明,当学生一看到这个“A”那种高兴劲就不用说了。有了第一次“A”,学生还想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局面,学生的书写兴趣会越来越高,自然养成作业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另外,每学期还可以开展作业展览活动,把学生的作业作为强化物展出,一是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各种作业陈列在课桌上,相互观摩,互相促进,激发兴趣;二是展出优秀作业,优秀书法作品,组织参观,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总之,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学生都想得到高分,抓住学这一心理激发书写兴趣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的书写水平则会大大提高。
第五篇:中小学音乐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
中小学音乐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思维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陶、美的享受。下面,仅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一、善于挖掘音乐教材中音乐创造教育因素
音乐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比如一年级教材中《谁唱歌》这一课,教师首先用CAI课件展示小鸡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听教师弹唱“谁唱 歌呀 叽叽 叽?”学生马上就会随琴唱出“小鸡 唱歌 叽叽 叽。”继而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唱出小猫、小狗、小青蛙等小动物;这样的教学打破了教师手把手教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学会了歌唱。随后,教师又启发学生自己创编歌词演唱歌曲,这使学生的兴趣就更常常浓厚了,课堂气氛也就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再如,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拍肩、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在发声练习曲《月亮出来了》的教学中,教师先启发学生想象月亮从云朵中慢慢露出来的景象,有的学生就描述“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非常美丽”。教师再引导他们“你认为这首发声练习曲应该怎样演唱呢?学生就会很快的回答”声音轻柔,气息均匀。”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探索创新时,音乐既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又有效地培养了创造精神。
二、发挥分组合作学习作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教师在律动、唱歌、作曲、节奏、唱游等方面的教学中,都可以充分创作教学。这些创作教学如节奏改编、旋律创作、即兴歌舞等,如果能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进行,那么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节奏创作,教师可先列举一组声音--有猫的叫声、火车的运行声、公鸡叫声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根据各种声音分别写出其对应的节奏。我在参与一个组的活动时发现,学生们非常善于配合,他们讨论出一个节奏后,就运用于实践,然后再理解,再讨论,再实践,在如此的反复中找到他们最满意的节奏。
再如高年级的旋律创作,教师通常给出一句旋律,让学生接下面的三句,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有的用竖笛吹、有的哼唱、有的一边打节奏一边记录,最后有的小组竟创作出了好几组旋律。这时教师再给出一个意境,让学生创编歌词,学生在讨论中你一句、我一句,居然又创作出一个个佳作。这说明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的确有利于学生齐心协力去掌握知识技巧,共同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器乐进课堂”实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包含两种——课堂乐器(如竖笛、口风琴等)和小打击乐器。首先
谈一谈小打击乐器,小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比如在歌唱或演奏中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粗心的小画家》这一课的歌词时,教师可请一名学生用小木鱼敲击节奏,学生听出节奏后立即就会按节奏读出“丁丁 说他是 小画 家,彩色 铅笔 一大 把”。然后 学生在学歌曲时,就会很顺利的唱出歌词。还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走路声等等,然后可以把它们连起来创编出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打击乐器的认识。高年级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打击乐器,首先让他们自由选取几种适合歌曲情感和节奏的乐器,再编出节奏谱为歌曲伴奏,如:在学唱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会根据歌曲情绪选择碰玲、木鱼、三角铁这几种乐器,并且创编的节奏谱也很简单,以此衬托出乐曲忧伤的情绪特点。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歌曲情感,还可以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教学功能,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增长音乐知识。
关于课堂乐器。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用竖笛去吹奏那动听的主旋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竖 笛无疑又给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例如:当他们创作一段旋律时,可以用竖笛吹奏,使自己掌握正确的音高,同时又可以选择最优美的旋律,在掌握和弦时,学生可以利用竖笛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和谐的。学生通过课堂器乐的帮助,的确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四、大力开展音乐活动课教学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鸣曲》这一节音乐活动课,由欣赏乐曲入手,感受和分析乐曲每一段的情感特点,再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说、演、画、打击乐器伴奏这四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这样的活动集中了文学、艺术的内容,学生通过活动就更能理解乐曲情感,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我们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造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得生动、学得活泼,才能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