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业保密制度

时间:2019-05-12 11: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企业保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企业保密制度》。

第一篇:完善企业保密制度

完善企业保密制度

商业秘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着企业的命脉。目前,不少企业疏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不经意间被他人泄露了企业重要的商业秘密,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重视建立和完善相关保密制度。

一、企业的商业秘密

(一)商业秘密的含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一切企业认为需要保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及客户信息等。

(二)商业秘密的分类及涉密人员的权限

1、商业秘密的分类

为了方便企业的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商业秘密进行分类,根据商业秘密对本企业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划分保密级别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① 关键性商业秘密(绝密级):是指企业核心技术和其它文件等对企业发展具有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的信息;绝密级信息应采取最为严格、妥善的保密措施及方式。

② 重要性商业秘密(机密级):是指企业重要技术和其他文件的信息;

③ 一般性商业秘密(秘密级):是指企业普通技术和其他文件信息;

④ 其他情报资料:是指企业常用的信息、资料等。

2、涉密人员的权限

企业涉密的人员主要分为企业内部人员和企业外部人员。

根据企业内容部人员级别、职权、和部门结构的不同,其所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内容和保密程度应有所区分。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人员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

除了企业内人员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的外部人员也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比如合作单位、投资单位以及其他人员。企业应当注意在外部人员接触企业商业秘密之前,要求其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其权利义务及泄密的法律责任。

二、完善涉密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重要性,均已建立了初步的保密制度,顾问律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企业完善涉密管理制度。

1、加强对涉密文件的管理

(1)企业应在涉密文件首页封面加盖“绝密”、“机密”、“秘密”、“常用文件”等字样的印章用以区别涉密级别;对不同级别的涉密信息、涉密人员以及保密内容采取不同程度的保密措施,以便加强对涉密文件及人员的管理。

(2)企业应对所有涉密信息的浏览、查阅、复印等痕迹进行登记留存。例如:企业应当对涉密文件的阅读权限进行划分,并形成查阅制度;查阅应限制在指定地点;绝密文件只允许在保密室内查阅;涉密人员不得擅自查阅不应该查阅的文件;所有涉密文件的复制、拷贝等都必须经具有审批权限的领导审批,并在企业内部、由企业指定人员进行操作,并必须填写登记;绝密级文件最好不得复制„„若涉密文件不再需要或不在具备保密价值时,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脱密或销毁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处理涉密文件,并形成纪录。

2、落实员工保密责任

特别提示,企业应注意明确、落实员工保密责任,并在保密协议或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中加以体现,明确其保密义务的范围、事项以及违反保密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企业还应针对具体的涉密事项和涉密人员作出特别规定,根据涉密范围、涉密的级别等规定不同保密义务和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篇:企业保密制度

企业保密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秘密是关系到公司的权利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公司附属组织和分支机构以及职员都有保守公司秘密之义务。第四条公司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第五条对保守、保护公司秘密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部室或者职员实施奖励。第六条公司秘密包括下列事项:

1、公司重大决策中的事项;

2、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3、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合作意向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4、公司财务预决算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5、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6、公司职员的人事档案、薪资待遇、劳务性收入及相关信息。

7、其他经公司确定具有保密的事项。

8、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畴。

第七条公司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力和权益遭受到特别严重的损失;机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力和权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失;秘密是一般公司的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力和权益受到损害。第八条对于公司密级的确定。

1、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级;

2、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纪要、公司经营情况视为机密级;

3、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员工福利待遇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第九条属于公司的秘密文件、资料应当依据本制度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存期限,保密期届满,自动解密。保密措施

第十条属于公司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综合管理部或主管副总经理委托专人执行;采用电脑技术储存、处理、传递的公司秘密由有关操作人员进行保密处理。

第十一条对于密级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非经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的签批,不得复制和摘抄。

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第十二条属于公司秘密的设备或者重要的商业信息,由公司指定的专门部门负责,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十三条在对外交往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项的应当事先报请总经理签批。

第十四条具有属于公司秘密内容的会议和其他活动,主办部门应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选择具备保密措施的场所。

2、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对参加涉及秘密事项会议的人员予以指定。

3、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

4、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第十五条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讯中泄露公司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公司秘密,不准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公司秘密。

第十六条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备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接到报告,应立即做出处理。责任与处罚

第十七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

1、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制度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秘密内容的。

3、已泄露公司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第十八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公司秘密的。

3、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附则

第十九条本制度规定的泄密是指下列行为之一。

1、使公司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2、使公司秘密超出了限定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

要害部位保密安全管理制度

1、要害部位范围:财务部、信息中心、招商部、营销企划部、结算中心、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营业部。

2、保密安全管理要求:

①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本部门部长应该对要害部位管理负全面责任。

②与本职工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要害部位,因工作关系需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才能借阅有关资料和进行公务活动。

③贵重物品、现金、票证落实专人负责,责任人要认真做好保管、使用、防火、防盗、防潮、防爆及保密工作,对要害部位认真按安全保卫保密要求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防范于未然。

④建立要害部位管理呈报制度,要害部位安全值班及交接班登记制度,要害部位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要害部位处置突发事件预案。

⑤建立各要害岗位保密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保卫保密检查,针对存在隐患及时整改不留后患。

⑥按规范要求对要害部位做防爆措施及安全用电。结合业务工作中涉及公司秘密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保密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

⑦加强计算机系统的保密安全管理。对涉密与非保密计算机予以明确区分,涉密机必须完全与局域网脱离连接,并禁止上因特网以防泄密。并采取身份认证、存储传输加密、加强保密防范。

3、责任追究:

要害部位管理责任人或单位因失职或管理不善造成事故的,按照保密制度相关条款予以经济处罚等方式对责任人及单位进行处罚,直至追究泄密刑事责任。

档案保密管理制度

1、建设综合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原则。各部室新增档案材料,由各部室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本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送交档案室,进行鉴定、编号、归档,并按规范程序办理移交手续。

2、档案存储必须具备卫生的环境和良好防范措施。

3、定期进行库存档案的清理核对工作,做到账、档、卡相符,对破损或载体变质的档案要进行修补和复制,保证档案的完整。

4、应根据档案级别制定的档案分类编号办法和保密规定,严格、科学、规范地进行档案分类编号,确定保管期限和档案鉴定工作。

5、借阅档案资料要注意保护和保密,不得擅自复印、拍照,更不得涂改或在档案上做任何标记、抽换、损坏,必须保证档案的整洁,不得丢失泄密,如发现丢失泄密现象,应按保密规定立即向相关部门或保密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6、档案管理不得擅自扩散的范围:

①经公布的档案工作统计数字;

②正在研究、尚未做出结论的干部调配、薪资福利、内部评议问题。

③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

7、对秘密档案资料应严加管理,严格传递、借阅手续。如需借阅须经领导批准,并在档案规定范围内查阅,不准带出,不准摘抄,不得檀自扩大利用范围,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送阅、传阅文件保密管理制度

1、呈送领导人指示的文件,应进行登记编号,领导人批示后,应退还部门或会签传阅。

2、传阅文件一律采取直传方式,经管文件的人员应逐件登记送阅文人,阅后退回,要清点份数,阅文人之间不得横向传阅。

3、传阅夹内的文件,不许随意抽取。若因工作需要,必须经收发人员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不得擅自扩大文件的传阅范围。

4、传阅文件必须注意保存与爱护,不得污损或丢失。

5、凡发给领导私人圈阅的各类文件,在年终必须按保密规定清退。

会议保密管理制度

1、召开秘密程度较高的重要会议,会前应与综合管理部联系,共同采取安全保密措施,并对与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规定保密纪律。

2、涉及公司秘密内容的会议,应选择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严禁使用无线话筒传达密件和向室外扩音。

3、凡传达秘密文件,—定要按文件规定和上级指标办理,不得擅自扩大传达范围。

4、严禁无关人员进人会场范围,对需要列席会议的人员,应将名单呈报主管会议的领导审定。

5、凡规定不准记录的会议内容,与会人员不得记录,并不得携带录音机进入会场录音。

6,严禁复印会议秘密文件、资料,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必须经过批准,并标明密级,到指定地点复制。

7、会议期间复制的秘密文件,必须统一编号,登记分发,发给与会人员的文件,必须妥为保管,不得遗失。

8、与会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泄露会议秘密内容,新闻部门不得公开报道会议秘密事项。

9、会议结束后,要对会议场所进行保密检查,查看有无遗失的文件、资料、笔记本等。

保密岗位工作职责

为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严格保守公司的秘密,保障各部室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保密岗位工作职责如下:

(一)领导岗位保密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公司保密制度的规定、把保密工作列入布置、检查、总结工作的内容。要对所属工作人员经常进行保密教育,真正做到业务管到哪里,保密工作也要管到哪里。

2、禁止用普通电话和无线移动电话交谈保密事项。

3、阅批文件要认真做到“人离文入柜”。

阅读完毕的文件、资料随时退还相关部室责任人。对记有秘密事项的笔记本、办公用纸等,要妥善保管,定期清理。

4、参加会议接到的秘密文件、资料,用后要及时交给工作人员登记保管,不准擅自扩大传阅、传达范围。

5、不准将涉密文件、资料带回家中;

按照有关规定确需在家中办公、阅读文件的部室责任人;不准让家属、子女、亲友阅读秘密文件、资料;

7、本人发生泄密问题后,要及时向公司高层主管报备,并采取补救措施;下级发生泄密问题后,要及时汇报,设法补救,不准掩盖包庇。

(六)计算机岗位保密工作职责

1、电子计算机房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保卫保密措施,要根据电磁波辐射情况和客观环境,对机房、主机或机内部件加以屏蔽,检测合格后,再开机工作。

2、计算机房要建立健全外来人员的接待制度,进入机房的审批和登记制度;各单位要有一位领导主管办公自动化工作,确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的应用管理。

3、凡秘密数据的传输和存贮均应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录有文件的软盘信息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

4,严禁私自将存有涉密文件的软盘带出机关,因工作需要必须带出机关的要经领导批准,并有专人妥善保管。

5、要按照机要人员的条件配备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工作人员,计算机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自觉做好保密工作。

6、存有文件的计算机如需送到机关外维修时,要将涉密文件拷贝后,对硬盘上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外请人员到机关维修存有涉密文件的计算机。要事先征求有关领导批准,并做相应的技术处理,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以防泄密。

7、加入广域或局域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使用加密机,由市保密局组织统一定购、安装和培训。保密机的维修由市保密局负责,各单位无权自行处理。不准向任何无关单位人员介绍保密机的使用技术

8、禁止用计算机打游戏,以防“计算机病毒感染”。

9、在计算机网络上传递信息,必须明件明传,明问明答;密件密传,密问密传,严禁明密混用。

10、机房要建立微机使用交接班制度,严格实行交接登记,对保密资料不得泄露。

第三篇:企业保密制度

企业保密制度

我公司是承印涉密载体的资质单位,所以,保密工作是至关重要。为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及利益,保证有关秘密载体印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保密制度》,务必严格执行。

一、保密工作机构设置与职责 1.成立专门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2.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有关秘密载体印制的管理工作,承担保密责任,并配合上级保密机关开展保密管理工作。

3、保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2)熟悉保密法律法规,掌握保密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3)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情况;(4)通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

二、保密教育培训

1、要求涉密人员务必积极参加保密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

2、经常组织涉密人员深入学习《保密法》、《保密法实施条例》和本公司《保密制度》,交流心得体会。

3、组织内训,每每人不少于15学时,并且必须通过考试。

4、组织专题学习保密防范知识以及技能、措施,并讨论交流。

5、组织保密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

6、总结保密工作经验,编辑《保密工作手册》。

三、涉密人员管理

1.一切从事秘密载体印制的员工都应无犯罪记录,品德、作风正派,并必须如实向人事部门申报本人及家庭详细情况,并交验有关的合法证件。

2.行政人员应对员工申报资料进行严格复审,合格后,方可发给出入证件。

3.员工进入秘密载体印制场所,应自觉向保安交验证件,不得夹带任何物品,并着装统一的无袋工作服,佩带员工证后,经安检系统检测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4.禁止生产期间擅自离岗、会客及在生产场所拍照。

5.生产过程实行连续生产,生产期间的用餐由食堂将配餐送到门口,交由保安人员送班组长发放。

6.经常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强化保密意识。禁止员工向无关人员透露工作内容。

7.员工下班时,提前20分钟进行清点交接,在监督人员的监督后,确认交接无误后,方可下班。

8.员工经安检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生产现场。

四、涉密载体印制业务及过程管理

1.承接委托印制有关秘密载体业务,应严格审核委托方的准印手续或《准印证》、核对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审核合格后,应认真如实登记,并交由生产部门下达任务单。3.有关秘密载体的印制工作:包括排版、制版、印刷、检验、包装入库均在封闭的生产场所内进行,各工序均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

4.业务完成后,原件和制成品移交委托方,版筒或移交委托方或会同委托方到场进行封存或报废处理。

5.禁止承接一切违法或手续不全的有关秘密业务。

五、涉密载体管理

(一)特营原辅料管理

1.特营原辅材料的采购,必须根据委托合同,由业务部门按采购计划,报总经理及保密管理领导小组确认后,下达给采购、仓库、财务等部门执行,以便对特营原辅料进行监管。

2.生产领用特营原辅材料,必须经审批方可领用。仓管员应严格审核领料审批手续后方可发料。

3.生产过程的材料消耗,必须符合工艺要求。仓管人员、生产人员及工序监督人员应及时对物耗进行对比、监测、分析,对异常的消耗,应及时报告。

4.生产工序用存的特营材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

5.特营原辅材料应存放专用仓库,有专职仓管员进行日常管理,落实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确保物资安全。

6.按ISO9001:2008体系要求,建立严格完整的帐簿档案,如实反映特营材料的收、付、存情况。

7.特营仓库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工作由保密管理领导小组监督进行,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二)涉密载体制成品管理

1.设立专门独立的成品仓库,配置专职保管员,对产成品严格分类存放保管。成品仓库应职责落实,记录准确真实,确保产成品的安全。

2.经生产检验的产成品,应及时移交入库,并按实填报交库单。3.交库单内容应详细地列明有关产品品名、数量、生产人员等资料,经成品仓库保管员确认签名后,各留一份备查。

4.产成品的发运,由保密管理领导小组会同委托方或有关保卫部门,下达发货指令。

5.成品仓管员根据指令所列要求,做好发货准备,并填制送货交验单证。

6.送货交验单证由委托方接收并对货品检验后,会同保密管理领导小组一并签名并加盖公章。

7.对一切手续不全及监管、委托方未到现场的发货要求,仓管员有权拒绝发货。

8.成品仓库的帐簿应记录完整、详细真实,并妥善保管。

(三)涉密载体废残次品管理

1.秘密载体的废残次品是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委托方质量工艺要求的半成品、成品,包括版筒、PS版等物品。

2.各生产工序、生产人员严格按工艺及操作规范要求,保证印制品的质量,减少损失。

3.对违反工艺、操作程序而造成的废残次品,应追究操作工的责任。4.在生产过程一旦出现废残次品,应及时停机,保留现场并向有关领导报告。经保密管理小组、工艺、质检人员确认后,对现场废残次品加盖废次印章,及时移交入库保管。交库时应填写移交清单,参与监定人员均应在移交清单上签字确认。

5.设置废残次品仓库,用于存放废残次品,并实行专人专管。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专用仓库。

6.建立健全废残次品的档案,记录应真实详细,并妥善保管,专职保管员对废残次品负有直接责任。

7.在委托业务完毕或月终时,由管理员列明废残次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原因、发生工序等资料报送保密管理小组。

8.保密管理小组接报后,应会同工艺、质检等部门对库存废残次品进行核实,然后封存,所有参与核查人员均应签字确认。

9.由保密管理小组协同委托方根据核实情况到现场监督拆封,并现场销毁,销毁原则上采用碎纸机粉碎,有关监督销毁人员均应在销毁单上签字证实。

六、涉密载体印制场所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1.秘密载体生产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特营原辅料仓库、生产工序、检验包装区、成品仓库、废残次品仓库等五个独立部门。

2.秘密载体生产场所设置人员出入口一个,门口设立保安岗及安检装置。

3.生产场所全部窗户加装钢条及防护网。

4.生产场所设有专用货梯,一部用于原辅料进仓及成品出仓,电梯口加装防护铁门,并由专人管理启用,并按进出情况进行记录登记。5.生产场所予留紧急安全出口一个,由管理小组指定专人守卫。6.在各有效部位(出入口处、电梯口、生产现场、仓储、检验包装场所)厂区外围等设置24小时不间断摄像监控,所有录像记录资料应规定期限保存。

7.严格按消防要求配置安全防护设施。

七、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

凡秘密业务,实行数字化管理,生产部下达红票。秘密印刷业务的原稿、样张、打样纸必须数字准确,不得乱放或遗失。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字缺少,要及时查找并查明原因,同时立即向公司保卫部门报告。在找到丢失品前,有关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场地,若一时无法找到,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

工作在保密岗位上的人员是工作的需要、单位的重托,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知悉的保密事项,只能用于生产,不能向外泄露,不得对外从事技术服务。必须妥善保管生产工艺、生产记录及其他各种保密资料,不得丢失泄密,不在报刊杂志上报道保密事项,不得把秘密资料传送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或微博等。

职工调离工厂或调岗,应将自己保管的保密资料上交,不得带走或留存。公司可以对其U盘等存储介质进行检查。

建立健全监控设施运行记录,对监控记录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和存档。监控室由专人管理,其他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监控室专管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更不得使用监控设施进行游戏、娱乐等活动。计算机系统由专人管理,配备好防范设施,涉密文件打印需用专用磁盘专人负责,传递或外出携带要指定专人负责并获得公司负责保密工作的领导的批准。

八、保密监督检查

监控室专管人员要密切观察各布防区域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汇报。

公司将保密标准要求、保密风险防控措施融入到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中,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九、保密工作考核与奖惩

1、涉密人员应当通过保密教育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后方能上岗。公司对涉密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和分类管理。

2、对履行保密义务称职的工作人员,公司将给予适当奖励。对预防泄密和检举揭发泄密情况有功的人员,公司将给予加薪和晋升职务。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并扣发工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1)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2)已泄露公司秘密但采取了补救措施的。

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1)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2)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公司秘密的;(3)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十、泄密事件报告与查处

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办公室;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作出处理。

十一、资质证书使用与管理

由专人保管好《资质证书》。不得涂改、转让、转租、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向非资质单位转包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

第四篇:科技企业保密制度

科技企业保密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搜集整理的科技企业保密制度,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科委1995年1月6日发布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文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单位《技术保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技术秘密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是每位职工的义务和责任,任何人不得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或采取不法手段泄漏、发表、使用、许可、出售、转让本单位的技术秘密。

第三条各单位特别是技术业务和科研、人事、组织等部门要把技术保密工作列入工作规划,计划及经济责任制,使技术保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单位设立技术保密工作小组,由主管技术的领导任组长,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中心为技术保密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保密管理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必须指定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兼管本单位的技术保密工作。

第五条技术保密工作小组和技术保密工作者职责

一、技术保密工作小组职责

1、制订技术保密工作规划、计划、各项规章制度及保密协议,同时负责划定本单位内项目的密级等工作,并组织实施。

2、研究解决技术保密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3、对各部门技术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总结评比,并负责对泄密、失密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对重大特大泄密事件上报及协同调查工作。

4、组织职工学习技术保密的法律法规和上级保密规定,提高广大职工的保密意识。

二、技术保密工作者职责

1、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技术保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上级保密规定,提高广大职工的保密意识。

2、贯彻执行本单位技术保密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3、对本单位技术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报告泄密事件。

4、建立本单位保密管理及保密协议管理档案;负责保密协议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

第三章保密范围

第六条本《规定》所称的技术秘密,是指被列入国家秘密的技术项目和列为企业秘密的项目、由本单位组织研制开发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掌握的、未公开的、不应为本企业外所知悉的,能给本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具有实用性且本单位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工艺、配方、样品、数据、制作方法、技术方案、计算机程序等。技术秘密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内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要素。

第四章技术保密管理规定

第七条各单位对载有技术秘密的文件材料、图纸、磁(光)盘、图像、声像等资料及样品,必须注明保密和密级字样,并根据密级采取保密措施,归档保存,严格查阅、借阅制度。

第八条本单位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因业务上可能知悉技术秘密的人员或业务相关人员,必须与法人签订包括有保护技术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第九条在职职工和新调入职工应签而不同意签订包含有保护本单位技术秘密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本单位将予聘用的不予调入。

第十条对列入确认为上级和本单位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计划任务书或者有关合同课题组成员名单的科技人员,在科研任务尚未结束前要求调离、辞职,并可能泄漏上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或科研任务所涉及的秘密,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原则上不予批准。确有特殊情况需调离、辞职的,需与单位再签保密协议,并专档跟踪履行情况。未经同意强行离职人员,列专档跟踪调查,一旦有违规,通过法律程序保护本单位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对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离开本单位三年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它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本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

第十二条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本本单位时,其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向该人员重申其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其新任职的单位通报该人员在原单位所承担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

第十三条人事、组织部门在调入新职工时,应当主动了解该职工在原单位所承担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以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科技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在因各种原因离开单位后,利用掌握或接触的本单位所拥有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创新,有权就新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创新予以实施或者使用,但在实施或者使用时利用了本本单位所拥有的,涉及其本人负有保密义务的技术秘密时,应当征得本本单位的同意,并按相关规定支付一定的使用费。未征得本单位同意,或者无证据证明有关技术内容为自行开发的新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创新的,有关人员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承担保密义务的科技人员依法享有因从事技术开发活动而获取相应报酬和奖励的权利。无正当理由,在长时间内单位未支付奖励和报酬时,科技人员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变更或者终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一经双方当事人签章,即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另一方可以依法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十六条本单位对外宣传机构的有关人员在发布(表)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以及其他人员对外发表文章时,不得涉及技术秘密的实质性内容,其稿件必须经技术保密主管部门审查,在确认不会造成泄密后,签字认可方可发表。

第十七条本单位及各部门档案馆存档案资料所涉及的技术秘密,应按照《档案资料保密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外单位人员、外商等来本单位培训、学习、参观、考察、洽谈生意等活动涉及技术秘密的,须报主管部门呈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接待参加访问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保密工作,并按指定的路线和范围进行参观考察。

第十九条本单位有关人员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包括讲学、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参观访问、提供咨询、通讯联系、洽谈生意等时,应严格保守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不透露和不向他人提供涉及载有技术秘密的资料和物品等。

第二十条在国内外各类展览会参展的项目,凡涉及技术秘密的,须经保密主管理部门呈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参展,办理参展工作的人员应严格保守技术秘密。

第二十一条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资产重组或与外商合资合作过程中,从事工作的人员也要严格执行本《规定》,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他人提供、透露本单位的技术秘密。

第二十二条离休、退休、辞职或调离的职工,在离开单位前必须将在原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全部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和产品等交回原单位,不得擅自复制、发表、泄露、使用或转让涉及本本单位的技术秘密的技术资料和物品等。

第二十三条对外合资合作项目和本单位技措技改项目,凡涉及技术秘密的,对合作方和外来单位应签订保密协议或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四条本单位对在技术保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和部门给予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给予特别嘉奖。

第二十五条对未按本《规定》进行技术保密管理或管理不善造成秘密泄漏的,除对直接责任者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行政处理外,还将追究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对直接责任者和所属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无视本《规定》,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为目的,蓄意使本单位的技术秘密泄漏,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和第二百二十条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各级技术保密管理人员因玩忽职守使本单位技术秘密泄漏造成经济损失,削弱竞争能力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明知故犯者加重处罚。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使单位的技术秘密泄露,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削弱竞争能力的,根据本《规定》第四条的规定,由本单位技术保密主管部门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条本《规定》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相抵触时,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为准。

附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安全,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是指科学技术规划、计划、项目及成果中,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涉及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国家机关、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以及个人开展保守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科学技术保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保障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安全,又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第五条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应当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相结合,同步规划、部署、落实、检查、总结和考核,实行全程管理。

第六条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全国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行业、本系统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

第七条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全国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机关、单位应当实行科学技术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科学技术保密管理制度,完善科学技术保密防护措施,开展科学技术保密宣传教育,加强科学技术保密检查。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九条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泄露后可能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科学技术事项,应当确定为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一)削弱国家防御和治安能力;

(二)降低国家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

(三)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

(四)损害国家声誉、权益和对外关系。

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以下简称国家科学技术保密事项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密级应当根据泄露后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的损害程度确定。

除泄露后会给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特别严重损害的外,科学技术原则上不确定为绝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一)国内外已经公开;

(二)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知悉范围;

(三)无国际竞争力且不涉及国家防御和治安能力;

(四)已经流传或者受自然条件制约的传统工艺。

第三章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

第十二条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第十三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授权应当符合国家秘密定密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央国家机关作出的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授权,应当向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省级机关,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作出的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授权,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和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第十五条机关、单位和个人产生需要确定为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科学技术事项时,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依照下列途径进行定密

(一)属于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机关、单位,根据定密权限自行定密;

(二)不属于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机关、单位,向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上级机关、单位提请定密;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向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提请定密;没有业务主管部门的,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提请定密;

(三)个人完成的符合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的科学技术成果,应当经过评价、检测并确定成熟、可靠后,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提请定密。

第十六条实行市场准入管理的技术或者实行市场准入管理的产品涉及的科学技术事项需要确定为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向批准准入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提请定密。

第十七条机关、单位在科学技术管理的以下环节,应当及时做好定密工作

(一)编制科学技术规划;

(二)制定科学技术计划;

(三)科学技术项目立项;

(四)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与鉴定;

(五)科学技术项目验收。

第十八条确定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应当同时确定其名称、密级、保密期限、保密要点和知悉范围。

第十九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保密要点是指必须确保安全的核心事项或者信息,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不宜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专项计划;

(二)涉密项目研制目标、路线和过程;

(三)敏感领域资源、物种、物品、数据和信息;

(四)关键技术诀窍、参数和工艺;

(五)科学技术成果涉密应用方向;

(六)其他泄露后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核心信息。

第二十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变更密级、保密期限或者知悉范围

(一)定密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国家科学技术保密事项范围已经发生变化的;

(二)泄露后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损害程度会发生明显变化的。

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由其上级机关、单位决定。

第二十一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具体保密期限届满、解密时间已到或者符合解密条件的,自行解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提前解密

(一)已经扩散且无法采取补救措施的;

(二)法律法规或者国家科学技术保密事项范围调整后,不再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

(三)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提前解密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由其上级机关、单位决定。

第二十二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原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延长保密期限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由其上级机关、单位决定。

第二十三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应当进行备案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行政区域或者本部门当年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情况报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其他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应当在确定、变更、解除后20个工作日内报同级政府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不当的,应当及时通知其纠正。

第二十五条机关、单位对已定密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有不同意见的,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解决。

第四章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保密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全国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制定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学技术保密规章制度;

(二)指导和管理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工作;

(三)按规定审查涉外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事项;

(四)检查全国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协助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泄露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案件;

(五)组织开展科学技术保密宣传教育和培训;

(六)表彰全国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国家科技保密办公室,负责国家科学技术保密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管理科学技术保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制定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科学技术保密规章制度;

(二)指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工作;

(三)按规定审查涉外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事项;

(四)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协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泄露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案件;

(五)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科学技术保密宣传教育和培训;

(六)表彰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二十八条机关、单位管理本机关、本单位的科学技术保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保密管理制度;

(二)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管理科学技术保密工作;

(三)依法开展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定密工作,管理涉密科学技术活动、项目及成果;

(四)确定涉及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并加强对涉密人员的保密宣传、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

(五)加强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涉密载体和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严格对外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

(六)发生资产重组、单位变更等影响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管理的事项时,及时向上级机关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涉密人员应当遵守以下保密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科学技术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本机关、本单位科学技术保密制度;

(二)接受科学技术保密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

(三)产生涉密科学技术事项时,先行采取保密措施,按规定提请定密,并及时向本机关、本单位科学技术保密管理机构报告;

(四)参加对外科学技术交流合作与涉外商务活动前向本机关、本单位科学技术保密管理机构报告;

(五)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加学术交流等公开行为前按规定履行保密审查手续;

(六)发现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正在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本机关、本单位科学技术保密管理机构报告;

(七)离岗离职时,与机关、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接受脱密期保密管理,严格保守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第三十条机关、单位和个人在下列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活动中,不得涉及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一)进行公开的科学技术讲学、进修、考察、合作研究等活动;

(二)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广播、电影、电视以及公开发行的报刊、书籍、图文资料和声像制品进行宣传、报道或者发表论文;

(三)进行公开的科学技术展览和展示等活动。

第三十一条机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信息保密管理,存储、处理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信息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信息;

(二)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三)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信息;

(四)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信息;

(五)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信息;

(六)其他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应当经过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绝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原则上不得对外提供,确需提供的,应当经中央国家机关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机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对外提供应当报中央国家机关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秘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对外提供应当报中央国家机关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对外提供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机关、单位开展涉密科学技术活动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明确保密纪律和要求,并加强以下方面保密管理

(一)研究、制定涉密科学技术规划应当制定保密工作方案,签订保密责任书;

(二)组织实施涉密科学技术计划应当制定保密制度;

(三)举办涉密科学技术会议或者组织开展涉密科学技术展览、展示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管理措施,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进行;

(四)涉密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公开宣传报道前应当进行保密审查。

第三十四条涉密科学技术项目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加强保密管理

(一)涉密科学技术项目在指南发布、项目申报、专家评审、立项批复、项目实施、结题验收、成果评价、转化应用及科学技术奖励各个环节应当建立保密制度;

(二)涉密科学技术项目下达单位与承担单位、承担单位与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与参研人员之间应当签订保密责任书;

(三)涉密科学技术项目的文件、资料及其他载体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台账;

(四)涉密科学技术项目进行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宣传展示、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承担单位应当提前进行保密审查;

(五)涉密科学技术项目原则上不得聘用境外人员,确需聘用境外人员的,承担单位应当按规定报批。

第三十五条涉密科学技术成果应当按以下要求加强保密管理

(一)涉密科学技术成果在境内转让或者推广应用,应当报原定密机关、单位批准,并与受让方签订保密协议;

(二)涉密科学技术成果向境外出口,利用涉密科学技术成果在境外开办企业,在境内与外资、外企合作,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机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档案归档和保密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机关、单位应当为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提供经费、人员和其他必要的保障条件。国家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科学技术保密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

第三十八条机关、单位应当保障涉密人员正当合法权益。对参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研制的科技人员,有关机关、单位不得因其成果不宜公开发表、交流、推广而影响其评奖、表彰和职称评定。

对确因保密原因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对论文的实际水平给予客观、公正评价。

第三十九条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绝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不得申请普通专利或者保密专利;

(二)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批准可申请保密专利;

(三)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申请普通专利或者由保密专利转为普通专利的,应当先行办理解密手续。

第四十条机关、单位对在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方面作出贡献、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对于违反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涉及国防科学技术的保密管理,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由科学技术部和国家保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颁布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令第2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研发部保密制度-军民融合企业

研发部保密制度

1.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上级的保密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公司各项保密工作制度,并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公司保密部署。2.掌握本部门岗位保密职责,熟悉保密事项的密级、数量、类别和保密设施及涉密人员情况。

3.研发部保密范围:军工技术方案的技术参数,客户要求的实施方案,程序代码,技术参数,功能参数,实验数据,芯片成品等。4.研发部员工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漏研发机密(包括技术参数、功能参数、实验数据等)。

5.涉及研发的技术文档必须整理归档,统一存放。无需保存的技术文档、电子文档的在不需要存档时统一销毁,不得直接丢弃。6.涉密的技术电子文档必须加密保存,不准携带机密技术文件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和交接机密文件。7.未经许可,技术参数、程序代码、实验数据文档、资料不准私自复印、摘录和外传。

8.研发部成员离开办公区时,必须将文件放入抽屉,重要技术文件必须上锁保存。

9.主动配合保密办开展日常工作,定期组织本部门保密培训,负责对本部门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下载完善企业保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企业保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密制度

    保密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促进我局保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

    保密制度

    养老院信息保密制度 一、目的 为尊重老人及老人家属的隐私权,确保入住老人及家属信息的保密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入住老人及老人家属相关信息 三、内容及要求 1严......

    保密制度

    第一部分 机构职责 保密委员会设臵及职责要求 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地方各级党的保密委员会是党管保密的专门组织。区县(市)和管理区均应......

    保密制度

    为落实保密法和军工企业保密资格认证制度,根据我公司参与军工项目研发与生产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一.军工项目保密领导组织 保密领导小组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保密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保密工作经费 第四章 保密教育培训 第五章 定密管理 第六章 涉密人员 第七章 国家秘密载体 第八章 密品的保密......

    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一、 保密工作范围 结合公司实际,确定以下保密范围: (一)政府机关下发的文件及资料。 (二)未在大众传媒上播发的本公司及所属生产经营、项目开发、技术开发情况。 (三)各类......

    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一、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露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秘密。 二、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发展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

    保密制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保密制度 来源:农发行字[2001]107号作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日期:01-06-1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密级、期限的确定、变更和解密 第三章 保密规定 第四章 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