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言材料(最终5篇)

时间:2019-05-12 11:4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才发言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才发言材料》。

第一篇:人才发言材料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打造企业发展智力引擎

莱城区经贸局

近年来,莱城区经信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突出人才兴区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目标,以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为切入口,不断加大企业人才的引进、招聘、培训指导力度,有效地推动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建立人才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和《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对规模以上企业引进人才方面进行奖励和政策扶持,2009年全区共奖励企业人才23人,发放培养人才奖励

3.34万元,调动了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围绕企业发展,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根据《全区企业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安排,专门设立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对企业人才引进采取特事特办;同时,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管理层及技术工人专项培训,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区引进硕士研究生100名,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500名,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人才队伍。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巩固完善培训基地。根据莱城区企业人才培训的需要,搭建多功能,多层次的企业人才培训平台,确立了以九羊公司、汇金公司、固德化工为龙 1

头的企业人才培训网络,组建了以方下职业中专为主体的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具体负责莱城区企业人才培训工作。

二、认真组织,分类培训,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莱城区经信系统按照适用实用的原则,突出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训练,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线职工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指导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大力开展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2008年邀请山东大学教授在汇金公司举办了“铸造工艺及机械加工培训班”,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50多人;2009年-2010年九羊集团、固德化工等企业参加莱芜市“金蓝领“培训,共为企业培训电工、焊工等技术人才300余人。近三年来,共举办10余次专业培训班,涉及机电一体化、车工、维修电工、数控钳工等工种的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参训学员达到1000多人;二是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2009年—2010年,对煤炭、电力、化工、轻纺、机械等重点用能企业的负责人分期分批进行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同时,大力开展企业财务总监培训,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三是认真开展企业领导干部培训。在培训工作中,坚持打破单一培训模式,采取课堂授课与组织研讨、大会交流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法,较好地调动了企业领导干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教育效果。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共计培训人员90余人;今年6月份,邀请清华大学李涛博士在莱城会

堂举办了“企业突破式管理专题讲座”,培训全区限额以上企业负责人240余人;7月16日—25日,组织全区28家企业负责人赴复旦大学参加了企业管理人才专题培训班,随后又组织参观考察了上海及昆山国家级高新区,泰州市海陵区等发达地区的知名企业,切实提高了企业领导干部素质,增强了企业大发展的欲望和决心。

三、积极引导,成效显著,确保人才工作质量

在人才工作中,始终坚持企业是人才建设主体的原则,注重做好企业人才的引导和服务工作,推进企业积极开展内训。一是向企业广泛宣传人才对企业发展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培训体系,力促企业开展内训,确保企业按国家规定“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广大企业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促进了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九羊集团注重企业做大做强,近三年来连续实施了三次较大的技术改造,总投资达到20亿元,优特钢项目、中宽带钢项目及TRT发电项目相继投产,预计2010年实现产值160亿元、利税10亿元;慧通轮胎通过财务人才培训,提高了外贸进出口核销和结算效率,减免、退税资金达100多万元;固德化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2009年高水平建设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蒽油加氢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近年来每年开发新产品30多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连续三年产值利润

翻番;汇金公司结合人才建设,认真分析汽车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与高等院校合作,加强特殊工种的人才技能培训,促成公司研发的装备ABS后桥总成和前桥总成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获得无偿资金30万元。

近年来,我区经信系统的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人才队伍还面临着一系列“瓶颈”,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的人才资源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人才和中高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企业人才培训水平不高等方面。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经信系统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步伐,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年

第二篇:人才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求真务实 创新举措 全面促进人才工作整体发展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全区人才总量实现较快增长,人才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为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一、构建完整决策体系,强化人才政策支持促发展 一是人才工作在最高层面上决策。作为人才工作管理决策核心,张店区及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委组织部,涵盖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等几十个部门单位,初步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党管人才”新格局,保证了人才工作决策的高度和力度。

二是人才工作在民意调查中决策。近年来,通过专题座谈讨论、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走访、利用网络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区外领导和专家、区领导、各单位、各类人才的需求、问题、意见、建议,进行了多次全区大调研,仅2007、2008年就开展各类人才工作座谈会和人才调研活动5次。2010年2至4月份,又分别针对“十二五”时期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柔性人才需求等开展了深入调研,这些

调研对我们及时、准确了解单位和人才需求,提供针对性引导和服务,做出相关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是人才工作在政策支持下决策。近年来,结合地区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转发<淄博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通知》、《关于开展“六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人才工作文件,初步构建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通等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为全区人才工作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

二、构建人才引进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发展 一是坚持走出去大力引人才。广泛采取外出招聘、组团招聘、参加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坚持走出去引进人才。近年来,先后组织科汇电气公司、淄博商厦等多家企事业,前往北京、泰安、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地参加半岛城市群人才交流会及各类人才洽谈会;组织卫生系统多家医疗单位前往山东大学,参加全省医疗卫生人才专场招聘会,大力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几年来,共为我区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89人,本科生1904人。

二是坚持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2004年以来,针对各类人才先后举办了“山东理工大学张店专场招聘会”、“淄博市暨张店区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迎春张店区企业人才招聘专场”、“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招聘会”等多场大型招聘会,共组织企业1900余家次,提供就业岗位35000余个,吸引应聘者42000余人。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4次81人,招聘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7次214人,招聘卫生系统工作人员4次155人,招聘教师4次461人。

三是坚持积极推行网上招聘活动。充分利用“人事人才网”的网络资源优势,发挥其范围广、速度快、信息全的特点,自网站开通以来,已成功举办7期网上人才招聘会,共为370余家企业招聘各类人才2760余人。同时,利用网上招聘活动,加大与外区县、外地市、大企业、高等院校和专业人才网站的交流合作力度,将政府的人才服务网站,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网站,企业的人才招聘网站和专业人才网站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和人才信息发布管理“一网通”,提供更加广泛的网上人才服务。

三、构建分类管理体系,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促发展 一是突出抓好公务员管理工作。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和驻地高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大规模培训活动。2008、2009年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范围内分别开展了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和核心能力培训,提高了党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服务水平。依法开展公务员行政行为考核,对工作效能、依法行政、服务质量、工作作风、廉洁守纪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监督,有效促进了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深入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04年以来,共组织全区专业技术人员10000余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试,组织5000余人次参加各类职称考试,受审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评审材料1200余份,办理资格证书1600余个,为专业人才队伍更好的服务区域建设提供了周到服务。

三是逐步抓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2007年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以来,根据规定比例在教

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首先开展了岗位设置和竞聘上岗工作,并在全区事业单位范围内开展全员聘任工作,力求逐步形成事业单位人员合理的流动管理机制。

四、构建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促发展 一是企业用人落实“一条龙”政策。对于企业招聘引进的人才,采取“一条龙”的服务政策,从办理落户、保管档案到代缴保险、理顺工资等一系列的服务内容,全部由人事部门负责全程办理,做到了方便快捷,为企业和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是人才招聘开展“一站式”服务。在人才招聘会现场设立服务台,在人才交流中心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最大限度的服务人才,方便人才。对于招聘现场签约的人才,凡是符合条件的,当场给予办理各项手续,做到了即办即走,极大了增加了招聘会的现场签约人数。

三是人事代理实行“一体化”机制。在大力宣传人事代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提供全员人事代理的综合“一体化”服务,全方位的代理人才的档案托管、转正定级、档案工资调整、代办职称、代缴社会保险、退休手续的呈报等业务,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四是跟踪服务推行“一册式”办法。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动态管理服务,对每一名高层次人才都进行登记造册,及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举得到了他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纷纷表示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张店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构建高专人才体系,加快高专人才培养促发展

一是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层次上求高。2008年在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我区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后及科研合作协议;建立了塞隆化工、日升环保设备、联创聚氨酯、计保电气、十里香食品等五家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5人。同时,2004年以来,共有4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9年举办了海内外精英淄博创新创业周张店专场,共吸引34个项目,为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6人次,兼职256人次,为高层次人才来我区投资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二是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上求大。引导企业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不断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采取核心人才带动、校企合作、引进国外智力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人才,每年上报的专家引进需求都在8个以上。法国机械专家格拉尼耶〃让先生于2009年2月22日至3月6日到淄博迈特汽轮机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指导,指导迈特公司成功解决了“汽封”等多项技术难题,顺利签订了400多万元的供货合同,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实力。10月11日至17日,该专家再次来到淄博迈特汽轮机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指导,为促成迈特公司与法国方面进一步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帮助。

三是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域上求广。2009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区属事业单位招聘紧缺专业人才的意见》,并面向全国从国家“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为区属事业单位招聘了7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紧缺专业人才;在区卫生系统开展实施了“三名”战略,目前全区共有市级名医2人,市级名中医1人,区级名医17人,国家级特色专科建

设单位1个,省中医药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市级名科3个;在区教育系统实施了优秀教师培养计划,目前全区共有全国优秀教师3名,齐鲁名师及培养人选4名,省特级教师5名,市级优秀教师150名,淄博名师11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50名。

四是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载体上求实。先后挂牌成立了淄博市科技工业园、张店区经济开发区及东部化工区等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组织开展了“六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共评选“杰出人才”10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30名,为我区优秀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对评选出的优秀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制度,管理周期为3年,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图书资料补贴,对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重点人才实行重点管理、重点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激情。

六、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促发展 一是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工程”,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细化服务。坚持每年设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和就业推荐会,并将2007年确定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年,为毕业生提供落户、人事代理、政策咨询、培训登记等周到全面的服务。2004年以来,共举办了6届“送岗助学、情暖学子”大学生暑期勤工助学活动,共组织400余家单位,提供助学岗位5000余个,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全国首批七家大学生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同时,坚持为困难家庭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力争使登记在册的特困生基本实现就业。

二是实施“就业见习与培训工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加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设立市级就业见习基地8家,区级就业见习基地2家,累计培训毕业生300余人。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组织实施了“三支一扶”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招聘工作,目前共有66名大学生在我区各村(居)服务,全面落实了相关待遇,并积极加强后续管理工作,为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在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报考研究生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是实施“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及时发布就业招聘信息,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搭建好网络平台。同时,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人员档案也已全部实现微机化管理并实现网上查询。2010年,联合中国移动公司淄博分公司建立了“就业通”服务平台,通过就业管理平台和使用者的手机终端,实现求职者学籍、专业、从业经验等信息管理和发布,同时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招聘会通知、就业政策法规等急需信息,从而为人才找到合适岗位,为岗位找到合适人才,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篇:人才交流会发言材料 修改版

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 为药都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交流材料

近年来,安国市委、市政府立足于“一主(坚持工业主导)、一特(做大做强药业特色经济)、四动(项目带动、城建拉动、民营驱动、文化助动)”的发展战略,紧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牢牢抓住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聚力实施了“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努力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领头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重要战略资本。目前,全市共有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户1757户、示范村43个、示范乡镇4个,初步实现了“三有”目标。通过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创业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培训农民近万人次,递增农村实用人才450人以上,实现了“两个一批”,如今,全市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0000多名,形成了霍庄村(中药材种植)、门东村(苗木花卉)、东叩村(生猪养殖)以及明官店乡(中药材种植)、药市办(苗木花卉)等一批特色突出、附加值高、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示范乡、村。

一、下好“一盘棋”,统筹推动人才创业

古人语“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我市围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构筑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体系,扎实推动了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我市着眼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把实用人

1才创业示范活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完善了相关政策,建立了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实行了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工作台账,加大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权重,“倒逼”干部重视人才工作,扎实有效的推动了工作新发展。二是强化创业服务机制。建立了实用人才创业信息库,创建了人才创业“绿色通道”,对重点人才创业进行全程跟踪“陪护”,多方位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人才创业“秘书”。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基础,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渠道、多形式共同支持人才创业的投资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其中,为示范村--霍庄村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25万元。三是强化激励宣传机制。每年召开全市人才表彰大会,大力表彰奖励人才工作先进组织和个人,并积极推荐人才创业典型申评上级表彰,中药材种植大户--霍志军被评为省示范基地带头人,养殖大户--赵建新被评为省科普养殖示范带头人。在给予表彰奖励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对人才创业典型进行宣传,依托央视《金土地.希望快车》--走进河北安国,对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典型---霍志军、邢义杰进行了推介宣传,在全市形成了实用人才创业示范的浓厚氛围。

二、唱响“三部曲”,聚力支持人才创业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合力培养创业人才。紧密我市结合产业特色,依托中药材科研机构(省农科院、保定市中药材产业专家工作站、河北省中药材GAP安国研究中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药都、昌达、美威等14家保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区、枸杞科技示范园区、林果科技示范园区、苗木科技示范园区等16 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教育培训机构(职教中心、东山卫校等各类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组织(惠农中药材种植协会、中药材种养购销协会等)、乡镇培训中心(党校、成教学校、科技协会等)、村级培训室(党员村远程教育网、54个专业合作组织等),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涵盖全市的多元化人才培训网络平台,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基地技术推广+龙头企业技术支持+协会技术服务+示范户技术示范+农户广泛参与实践”的“六位一体”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骨干。

二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借力支持人才创业。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激发实用人才创业热情,我市立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用人才到大午农牧集团、山东银香伟业集团、青县耿官屯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全国各地先进企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在参观了秦皇岛卢龙县粉条产业后,我市人才创业典型---甄永昌触动很大,依托卢龙方面的技术支持,利用本地生产粉条的传统优势,着手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甄庄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如今,该合作社“甄氏”粉条依托“农超对接”已成功进入北京、保定等地大型超市。在走出的同时,为突破产业技术发展瓶颈,我市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作为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市委、市政府主动搭桥,积极促成校企联姻、专家与基地结亲。我市惠农中药

材良种繁育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优质中药材开发研究中心,依托其人才技术优势,开展中药材工厂化育苗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技术合作,准备用5-10年时间,把我市地道药材全部脱毒组培或品种选育。目前,已建立起400多种药用植物基因库,200多个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圃,500亩的扩繁基地,培育出地道药材14种。与省农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合作建成了东河村中药材瓜蒌种植(国家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项目)、霍庄村中药材种植(省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工程省级示范县安国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宋固村韩国枸杞种植(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枸杞种植户)等产业化示范基地。并通过公司加农户、示范村、产业化农村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了周边村更多的农户致富。去年,仅霍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50000亩示范区纯收入增加5000多万元,15万亩辐射区纯收入增加1.5亿元。

三是发挥网络信息优势,助力人才创业。我市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围绕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搭建了“五个平台”。依托市电视台开设了“科普通道”专栏,推广介绍种养殖技术,该项工作多次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多项技术在《河北广播电台》进行播放,带动全国3000多人创业,实现社会效益近千万元。财政投入20多万,建立了以“药都科技信息网”、“中药材天地网”为主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平台,“药都科技信息网”被省信息化办公室评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特色网站”。创办的《药都科技》报刊,涵盖了中药材“3G”(GAP、GMP、GSP)各领域,成为人才、企业互动交流的平台。开通了党员信息短信群广发平台,及时发布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架起了方便、快捷的党员群众沟通桥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解决了农户全覆盖培训的难题。

三、抓准“着力点”,为人才创业再给一把力

(一)以基层组织建设为载体,实施领头雁工程。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领路人”,安国市委在选好农村带头人上,注重选拔那些在各个战线上涌现出的优秀人才、致富典型和技术能手,从而切实提高村党支部的领富能力。同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和热情。目前,全市领富能力强的支部书记增加到141名,形成了明显的“雁阵效应”。涌现出了带领群众打造省级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群众增收1亿多的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志军;自己带头养猪600多头,带动全村群众养猪近万头的东叩村党支部书记汪亚军等一大批农村致富领头雁。

(二)以区域合作为契机,带动产业大发展

为破解我市土地、人力等资源有限的难题,实现中药产业的大发展,我们在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同时,还依托区域合作的平台,积极向外输送实用技术,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先后两次在我市瓜蒌种植生产基地举办了瓜蒌与小麦间作套种现场观摩会,邀请科技示范户现场授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共种植瓜蒌1.5万亩,效益达6000万元。我市优秀实

用人才科技示范骨干--崔景芬应北京中药材协会邀请指导当地黄芩、板蓝根等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3万亩。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典型---霍志军在山西省平遥县、我省迁西县分别指导和帮助当地建成了“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每亩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近年来,我市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学习人员两万多人次,推广应用实用技术200多项,为当地培训人员近五万人,不仅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拉动了周边市县发展,不仅带动了全省中药产业发展,而且推动了全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篇:人才座谈会发言(定稿)

我矿建矿以来一直十分重视人才科技工作,并取得突破性的成绩。有些方面走在了集团公司前列。如在生产方面,一直把努力增加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机械化开采方面,敢为人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因为我矿走新区新模式之路,投产之时,担负改变新区投产长期不能达产的不好形象,投产当年就实现当年达产的目标。但也由此造成矿

采场十分紧张,生产不平衡,安全管理压力很大。因此,为保证矿井健康发展,必须在科技挖潜增效上作文章。所以我矿敢于尝试,坚持科技兴矿、人才兴矿,在生产、安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依靠科研院校及公司处室指导取得了一些创造性的可喜突破,特别是首采的大倾角综采成功开采,以及较薄煤层的综采都取得了成功,稳定了矿井产量;另外,在瓦斯治理上也走了一条积极探索之路,先后实施尾巷、高位钻孔及瓦斯抽排措施,保证了高瓦斯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多次打破矿生产记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防治水方面,也由不可控制到基本可控,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开采。这些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有效提升了这十多年我矿的生产能力,缓解了生产接替的压力。高效的生产得益于一批优秀人才的作用,也为集团公司新区建设输送了不少优秀技术人才,特别是这几年,优秀人才输出不少,成为集团公司机关处室和新区建设的技术业务骨干。

我是毕业就分配到桃园煤矿的第一批大学生,经历了桃园煤矿十多年的发展变化,就我个人感受而言,我认为桃园煤矿对人才的培养使用突出有以下五个特点:

重在素质,坚持高起点。特别是对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到矿的学生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列入组织部门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重点使用,特别是近三四年对大中专毕业生表现优秀的,打破年龄和学历限制,给予了大胆破格提拔使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重在培养,坚持交重任。对优秀人才工作上交重任,科研上交项目,在实践、在现场、在岗位上促其快成长。

重在交流,坚持全面型。新区新人多,专业人才基本知识多,现场实践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因此,为促其快速成长,对优秀人才坚持全面开放的人才观,在着力培养工作上的多能手和复合型人才,起到了很好效果,我们优秀人员专业流动快,如政工与基层,政工与技术,行政与党务等多种岗位的交流,保证了人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缓解了专业人员不齐,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重在考核,坚持高素质。对优秀人才必须给予一个舞台,让其试唱主角,有利于激励其发挥聪明才智,使其充分展示自己,也是对其能力的一个检验。唱好了给予重用,唱不好也是个锻炼,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同时,坚持对人才的考核,群众公议,注重实绩,优秀者给予提拔重用。正是由于相信人才,公正考核,保证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我矿人才阶梯较好,建立了科区级后备干部和矿处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培养目标十分明确。

重在激励,坚持氛围塑造。投产以来就坚持每两年开一次科技和人才大会,在政策上向技术人才倾斜,在全矿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人才争先辈出的良好氛围,做到了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对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使用的六点建议:

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念,即:“人人都可以成才,工作优秀就是人才”,针对优秀主体专业人才紧缺的客观现状,要针对煤矿企业的特点,应把人才使用门槛调低,把人才使用眼光放宽,不拘泥于“科班”出身,只要工作优秀,可提拔现在在采掘一线表现优异的职工,如优秀技术能手、优秀工人技师等。在经营和政工方面还存在先天不足,不是大学毕业生但后天的努力,后天的积累,使他们工作十分出色,成为单位的骨干,这样的优秀职工也应该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不拘一格,在更重要的岗位和职位上考验锻炼他们,给予更大的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样做有利于企业的实际,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重视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引用大学生成本很高,而且大学生的岗位进入角色有一个很长过程,但我们可以依靠企业内部教学资源,独辟溪径,加快内部优秀职工的培训培养,使其成为企业有用的优秀人才,而不需仅把目光放在大学毕业生上。一是矿内部职工培训学校,不要仅局限于安全培训,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实行学院式、学历式培训,办内部人才学校。建好这样的学校,需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人才要交于任务,在教学、教材上做些探索。另外,也可聘局内的优秀教师任教;二是使用好集团公司技校教师资源和党干校的资源,培养内部专业和管理人才。在内部培养基础上,加强内部考核和集团公司内部公开选拔考试,发现和使用优秀人才,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对外部教育资源的使用,集团公司开展的较好,如转专业培训工作培养了很多人,在坚持的同时,可再作一些探索。

重视优秀人才的交流。人才交流,通过不同的专业锻炼,对综合能力

第五篇:人才会议发言

全县人才工作会议

暨教师节表彰大会

典型经验材料

健全体系搭建平台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中共林甸镇委员会

林甸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把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着力选育、培养、管理和使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几年来,我们始终遵循“四个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和“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不断健全培训体系,积极搭建创业平1

台,大力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新型农民,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人才支撑和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体系,在定点、定向、定期培训上下功夫,变“群体”为“主体”。如何发挥农民“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关键的关键、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此,我们从体系建设入手,实行了“三定”培训。一是依托基地“定点”培训。以农民学校、农技协会等培训平台为依托,分期分批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到各类特色基地,采取集中讲授、发放资料、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适时组织农村一线文化层次较高、专业基础较好的农村实用人才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和培训。2005年,我们选派了15名村干部和蔬菜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回来后,这些人把学到的技术、经验向全镇农民进行推广,转变了陈旧的种植观念。2010年,我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3.2万亩,建设棚室975栋,促农增收8,000万元,为今年棚室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积蓄了

科技支撑的优势。二是依托项目“定向”培训。以玉米膜下滴灌、棚室经济发展等项目建设为依托,积极引进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并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开展“订单式”培训。2009年,我们邀请农技专家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培训,并组织农民代表到和平村种田能手王明的科技示范田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三年来,我镇共完成玉米膜下滴灌种植6.4万亩,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1年,我们又针对棚室建设,邀请市县农技专家举办了5期棚室生产专业技术培训班,参训农民800多人,培养棚室经济专业实用人才149人,为棚室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三是依托中心“定期”培训。我们以镇政府远程教育中心为依托,不断完善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与八一农大以及省市农科院所形成技术链接,每年都分季节、按需求、有针对地开展棚室蔬菜种植及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及特色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二)强化机制,在育才、用才、励才管理上下功夫,变“人力”为“主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发挥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更需要

一些能够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一是完善“育才”机制。为了强化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管理和服务,我们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组织、人事、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实用人才的培育、开发、引进、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级级有任务、层层有责任、上下齐抓共管的实用人才培养格局。通过培育以郭春元、程树青为首的粘豆包加工销售能手,东风粘豆包产业逐年壮大,目前年产豆包120万斤,实现产值300万元,促农创收96万元。在棚室建设中,我们积极与大庆向富种业沟通,不仅引进了高科技种植技术,还与该企业总经理、科技项目带头人姜向涛达成了企业加农户,民企联合发展棚室经济的合作协议,2011年将在和平村新建400栋规模的棚室区,为棚室经济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二是完善“用才”机制。我们采取个人申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开展乡土人才资源调查,及时把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实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同时,把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群众信服的人才,纳入培养发展党员

范围,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近三年来,我们从实用人才队伍中发展了17名党员,并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党委会研究等程序,先后从村级后备干部中选用11人为村级组织领导干部,其中,有2名任职村支部书记,3人任职村党支部副书记、村长职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发挥了“主力”作用。三是完善“励才”机制。我们每年都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培养实用人才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和给予奖励。同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典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东发村农民刘树春是有名的“农机大王”、“养殖能手”、“种植大户”、“经济能人”,他致富不忘乡亲,带领村民发展生猪生态养殖、规模化特色种植、艺术围栏加工等致富项目,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2009年,我们积极推荐刘树春为县第九届劳动模范,并在全镇范围内宣传他的典型事迹,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更多的实用人才干事、创业、富民。

(三)搭建平台,在有业、有本、有为创业上下功夫,变“无为”为“有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舞台、大事业,需要从实际、实地、实业扎扎实实地做起。为此,我们镇党委、政府从发挥实用人才的引领

带头作用入手,服务于实用人才。一是搭建创业平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有业就”。根据农村实用人才从事专业类别的需要,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组建农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使农村实用人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群体转变。目前,我镇已组建蔬菜种植、蛋鸡养殖、奶牛养殖、粘豆包、温泉小米等各类专业协会17个,吸收会员1,850人,户均收入突破1.1万元。二是搭建融资平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有资本”。对进行特色养殖、工业加工、棚室生产等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我们除通过财政支持、协调帮扶等形式筹措资金外,还帮助各协会积极争取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政府贴息贷款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几年来,通过积极沟通协调,我们共为农村实用人才协调各类资金1,3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实用人才有项目没资金的实际问题。三是搭建服务平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有作为”。我们组织19名专业技术人才、5名技能人才和5名社会工作人才,成立了实用人才服务队,定期深入村屯农户,开展“创业送服务”活动,通过现身说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各种科技咨询、项目服务,引导身边农民围绕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生产运行模式组织生产。同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实用人

才通过“结对子”、“以师带徒”、“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传帮带”,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传授给周围群众,让更多的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目前,全镇已有各类种养加大户、致富能人487人,共结对帮扶群众500多户,受帮扶的农户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通过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使用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壮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了整体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下一步,我们将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才兴镇、富镇、强镇战略不动摇,努力营造育才、引才、用才、励才的良好环境,推进镇域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谢谢大家!

下载人才发言材料(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才发言材料(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如何设定绩效目标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两个难题:一个是考核指标的确定,另一个是考核目标的确定。后者的科学性也决定了第一条的合理性。在现实实践过程中,很......

    某区人才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某区人才工作汇报发言材料近年来,我区以敢攀的“雄心”、坦实的“诚心”、坚毅的“恒心”,使人才愿意来、满意留、乐意干,营造“小县强磁场”的人才格局,真正让人才引领高质量发......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大全)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思维理念,把党政人才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紧紧抓住“培养、选拔、使用、......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提纲一、坚持党管人才,扛牢兴才强才“硬责任”二、推动政策创新,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1.是对事业单位人员,做到“零门槛”2.是对产业领军人才,突出“含......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范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近年来,我们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培育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整合聚集社会化公益性的......

    煤矿人才标兵发言范文合集

    公司人才工作会议材料之二(技能序列标兵) 精研笃行 技献矿山 煤矿机电科机修工 2014年3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是矿机电区检修班一名机修工。1995年,我从鸡西......

    人才工作会议发言[5篇范文]

    开发区在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近年来,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人事部门的亲切指导下,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创新人才......

    邯郸人才工作会发言(定稿)

    抓住重点以用为本 努力实现人才使用效益最大化(2010年8月 日) 中共邯郸市委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才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从重点领域抓起,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