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

时间:2019-05-12 11: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稿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稿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

第一篇:新闻稿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

建言献策齐促并举

新英才中英文学校召开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

2013年2月27日晚,新英才中英文学校召开了新学期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

27日晚,校行政会议室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各年级组教师代表济济一堂,气氛热烈。18时30分,座谈会正式开始。大会主持人、校长余大军同志首先阐述了会议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各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共促学校发展。随后,各位教师代表根据本级组教师的意见,就学校管理体制、领导工作作风和方式、教育教学、后勤、招生、教师社保、绩效考核、工资待遇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代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意切言恳,气氛热烈。余校长边听边记,及时解答。对于暂时不能答复的问题,余校长表示将会转交给相关部门,或提交董事会予以解决。最后,全体教师代表共同对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审议。21时许,教师代表座谈会圆满结束。

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新英才中英文学校民主治校迈开了第一步。

学校中层干部代表杨玉平老师、彭丕金老师列席了本次会议。

第二篇:学生代表座谈会新闻稿

我院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

2013年12月13日下午3:00,在我院阶梯教室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校领导有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书记,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院长,副院长韩院长,学生处管理处处长何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70余名各系部班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学院领导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主要内容是由学生代表总结本班同学对学校各项设施提出宝贵意见并对各科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真挚的建议。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各部门领导一一记录了下来并对相应问题的处理方式作出了详细的探讨。

大会首先由主持本次会议的学生管理处处长何处长就此次座谈会的流程安排和会议主题作了详细的介绍;之后由各班学生代表发言,相关部门领导对每个学生代表的发言做详细的记录。在此次会议中学生代表们反映的问题有学校各项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如教室没有空调,琴房不够用且多数有损坏,教学楼以及综合楼内的部分照明设施损坏易造成安全隐患等);宿舍条件太差(如女生宿舍没有窗帘,并时常有男性出入多有不便等);餐厅饭菜卫生标准太低且价格贵而不好吃等,并着重提出了望学校开设一个校长热线方便及时处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此外还对图书馆的管理及开放时间方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等。对于学生代表所说的各项问题在会议中王院长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大会的最后由主持本次会议的学生管理处处长做了相关总结并宣布此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通过轻松愉快的氛围,了解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需求以及困惑,为学院的发展及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更好的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学院的明天会更好吧!

学生处

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三篇:座谈会新闻稿

为了提升党支部成员对未来大学生活的认知,树立明确的大学奋斗目标,实现党支部活动创新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本09英强党支部与本13级党支部于2014年5月27日晚六点半到八点半举办了“大学生涯规划大赛”座谈会,即优秀党员学长学姐交流大会,在党支部成员中取得了良好反响。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规划大学经纬,书写美好人生”。大学是一个人一生学业生涯与事业的转折期,在这段人生最青春的年岁,我们一同经历着人世百态的洗礼,奋进在书山之路,通往更光辉的人生顶点。

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徐超、丁英俊、郑斌等三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为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本13级党支部成员做了一次生动的现场宣讲答疑,让刚刚步入大学的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更迅速地与大学以及未来的学习工作有了生动地接触。

在主持人唐琦、车雪琪同学分别介绍嘉宾的杰出事迹之后,徐超、丁英俊、郑斌也向到场的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自我介绍,讲述他们的大学奋斗史。

徐超学姐是大工建工学部响当当的学霸,平均学分绩92.80,在专业位列第一,已被推免至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学姐向我们讲述了她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对生活的热情以及自己之于学习的方法;接下来向我们作宣讲的是学生工作出色的丁英俊学长。他积极参加学校学生会各项活动,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人格魅力,短剧、诗作、创新、演讲,没有他不涉及的领域,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人锻炼能力的场所,更是施展一个人能力的舞台,这一点从丁英俊学长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最后是郑斌学长的发言,他上大学没用过家里的一分钱,但学习与工作都没有因此耽误。他教会了我们贫穷不是阻碍自己人生的借口,而是推进人生前进的动力。他的自立自强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敬佩。

座谈会的提问环节可谓是本次活动的精彩之处,由李康同学分别向三位学长学姐就学习、工作和自立自强方面进行提问。徐超学姐指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各有不同,但必须在学习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丁英俊学长就“出观众”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每个活动都是有意义的,而目前的同学们普遍没有意识到其好处,因此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法;郑斌学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为同学们形象地展示了做兼职、勤工俭学等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

现场同学的自由提问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三位同学坦诚地将自己在大学生涯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学长学姐请教,均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相信学长学姐们的回答可以使这三位同学的问题得以解决,也能使在场的同学们收获很多。

本次座谈会在掌声中成功结束,不论是在场的同学们,还是三位学长学姐,都有很大的收获。大学是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舞台,让自己的青春无限绽放、无限疯狂。

第四篇:座谈会新闻稿

“各抒己见、友好沟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2010-2011第一学期教学反馈与意见交流”座谈会” 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供稿人:刘亦格 时间:2011年1月1日

2010年12月30日18:30至21:00,“2010-2011第一学期教学反馈与意见交流”座谈会”在文化楼东区1336召开。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允峰、副院长王晓英,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正发、专职辅导员汤洁以及教学秘书王伟老师等。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同学有10余人,分别为汉语言文学系、对外汉语系与新闻传播系班长、学习委员与6名普通同学。

晚上六点半,座谈会在刘正发老师的主持下召开。他首先介绍了在场领导与老师,接下来邀请常务副院长陈允锋老师发言。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陈允锋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议题,即“从开学到现在关于各班教学情况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然后陈述了我校的办学宗旨,即“培育真材,奉献社会,服务民族地区”;我校的办学理念,即“三全”:

1、全员参与。包括党团、行政、教师与学生参与。

2、全程育人。保证从学生报到直到将学生送走都进行教育。

3、全人培养。保证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注重心理素质与心态的培养;以及大学的回馈义务,即为国家培育“四有”人才。最后陈老师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有代表性的同学意见。

经过各班班长及学委的认真搜集问题及其梳理,各系关于本学期的课程有以下观点:汉语言文学系:正面:

1、老师素质普遍较高,领导及辅导员耐心负责。

2、学习氛围较好,同学之间相处较融洽。负面:

1、由于课程太满,速度过快,使得同学自学时间较少。

2、由于《周易》、《圣经》等科内容多、节奏散,使同学无法完全适应。

3、有些社团活动意义不大且被要求强制人数,是同学们正常学习节奏被打乱。对外汉语系:正面:

1、大学老师课外知识渊博。

2、英语学习比较愉快。负面:

1、由于课时太多,时间短,任务急,使同学们身心疲惫。

2、《周易》、《圣经》课程时间太长。

3、汉语学习比较沉闷。新闻传播系:正面:

1、各科老师认真负责。

2、课程分布比较合理。

3、自主学习性强,学习氛围较好。负面:

1、仍有同学不太明确新闻学专业的目的与方向,有些理科同学跟不上学习节奏。

2、有些课程,例如社会学等效果仍有待改进。

3、有些活动形式主义太多。此外,三个系有许多共同的问题:

一、英语学习不甚明确。课堂学习与四级考试联系不大,网络学习争议较大,有些强制性手段让许多同学无法适应。

二、计算机学习时间不够合理。网络班同学的课程时间与普通班同学时间差异太大,且考试内容不尽合理。

三、缺乏实践机会,理论教学过多而不懂实际操作。

四、无法明确大学教育目的。不知是“学好”还是“考好”。

经过对同学们发表建议的认真倾听与归纳总结,刘正发副书记邀请各位领导做出总结发言。首先,陈允锋副院长认为同学们仍然延续了军训时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饱满情绪。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兴趣问题。必修课是基础,是为了对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而为了广大同学的兴趣得以发展,本学年已经加开了大量选修课。所以如果想有所成除了要有兴趣,更要有毅力。

二、有用与无用问题。大学一年级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但是任何训练课程都不是无的放矢,所以几个主干课程是改不掉的。所有学校和实际都是有距离的,所以不但对学问要严谨细致、有奉献精神,更要有自主实练精神。

三、学习目标问题。不能完全放弃理论考试,但是应把考试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做到考好与学好的统一。

四、学习迷茫问题。应该善于抓重点,善于倾听。学会做好学习与生活的规划,做到对主要目标与任务的心中有数。

五、学习任务重问题。心理调试能力很重要,而且通过高强度的学习有助于实现高中到大学思维的转变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不过也会在不同阶段调整学习任务以适应发展。同时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可以考虑功名利禄与现实问题,但要把眼光放长远。然后,王晓英副院长补充说明几点:

一、不要因为老师讲课有问题就放弃学习,而要有自己目标,戒骄戒躁。

二、要好好发扬友好氛围,宽以待人,一起努力,不要影响心态。最后,由刘正发副书记做出发言并总结:同学们的困惑可以自己总结思考并向老师咨询。学校有关方面会积极做好课程沟通调节与活动调查研究工作。以后此类师生交流座谈会会继续举行,希望学校和学生能发挥“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精神友好沟通,各司其职,将同学们培养的更好,将文传学院建设的更出色。最后座谈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第五篇:座谈会新闻稿

用心去交流用爱促发展

————社团经验交流会3月14日17:30,一年一度的学生社团经验交流会在土木建设工程学院K8四楼会议室成功举行。与会人员有校团委书记张宇旭,上届社团联主席潘龙,社团联全体人员、各协会负责人,以及各社团会员代表共计六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社团发展大计!

本次座谈会由上届社团联主席潘龙同学主持。会议开始,张书记就社团联出现的问题以及社团联发展的方向作出了指示,对于社团联好的方面给予肯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张书记表明此次座谈会的目的是召集各协会负责人商议、讨论各协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并解决各协会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大家争相发言,对于社团的经费、为社团联寻找好的宣传方法、场地的管理以及各社团在开展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好的建议,对于各种问题,张书记一一作出了解答。张书记指出:“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但要走出校园,同时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应立足于校园。”

张书记指出,各社团的发展达到了瓶颈,发展的空间受到了局限性,如需要更大的发展,应保留协会的精华的同时加入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以此来推动社团的发展。

最后张书记作了会议的结语:经过今晚此次座谈会对社团全面的讨论,体现出我院社团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院团委将与相关部门协商予以解决。张书记寄语社团,相信社团在大家的努力下,将会越来越出色,明天将会更美好!

————社团联来稿

下载新闻稿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稿首次教师代表座谈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座谈会新闻稿

    学风调研座谈会新闻稿 2014年4月2日下午,唐山学院信息工程系12电本专业“学风建设座谈会”在南校区会议室成功召开。信息工程系党总支杨副书记、马主任、导员孟庆莹老师以及2......

    最新 座谈会新闻稿

    “圆中国梦,谢教师恩”座谈会新闻稿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深学生对感恩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进一步尊敬师长、热爱学校,更好地学习“中国梦”相关精神。2013年XX月XX......

    教师代表座谈会发言稿(精选合集)

    用努力和奉献与老师携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欢迎阅读!教师代表座谈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们老师:上午好!我叫xxx,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1993年参加工......

    聘任教师座谈会新闻稿修订稿

    邵东职业中专召开应聘教师座谈会 12月4日中午1时,邵东职业中专应聘教任教师座谈会在行政会议室隆重召开。全体校级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及全体应聘教师参加本次座谈。座谈会由......

    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稿[合集五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代表我们九小老师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3月28日,教育局在红一中召开了“树师德新风、促质量提升”座谈会。高度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及师德育与教育教......

    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推荐阅读)

    师德师风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稿 发言人(校长):孙书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应该体现在一个信仰,两个意识,三个能力。一个信仰是指对教育的信仰。校长是学......

    教师节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合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作为一名教师,今天能够参加由县教育局主办的第28个教师节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谨代表我校一线教师,向在座的市、县以及局里的各位领导对我......

    教师节座谈会教师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古往今来,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比作春蚕,比作人梯、铺路石、园丁、蜜蜂等等。 当今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前的观念是教给学生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