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1:4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共)》。

第一篇: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共)

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

为加快推进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企业注册

第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设立从事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第二条 放宽登记冠名条件。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使用独创字号,且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其名称可不反映行业特征。注册资本达到200万元的软件企业,园区工商部门可帮助申请冠省名。

第三条 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规模化发展,对于母公司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具有3个以上控股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的,可以办理集团登记。

第四条 鼓励外地民营企业来园区投资兴办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外地来园区投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民营企业,享受本地企业同等政策;原企业名称不冠行政区划的,可冠用原企业名称;外地民营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迁入园区,注册资本没有变化的,一般不需验资。

二、税收激励

第五条 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

[2000]1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的有关规定,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六条 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的有关规定向税务部门备案后免征营业税。

第七条 2000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软件生产企业,经省级主管部门认定后,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的有关规定,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八条 苏州工业园区内的内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经省科技主管部门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内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74号)的有关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九条 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的有关规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十条 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人员薪酬和培训费用,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的有关规定,可按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第十一条 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十二条 鼓励企业在技术改造中使用国产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

第十三条 境外企业向园区企业转让软件技术所取得的专有技术特许权使用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第三款第(四)项及其《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所列举的范围,且技术先进或者条件优惠的,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关于技术进口企业所得税减免审批程序的通知》(国税发[2005]45号文件)的规定,层报国税总局批准,可以减免所得税。

第十四条 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0]25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执行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关审批程序的通知》(财税[2005]109号)凡购置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外资企业可在所得税纳税申报时自行确定符合文件规定的购进软件或生产型设备的折旧或摊销年限,但该折旧或摊销年限一经选定,不得任意变动;内资企业需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

第十五条 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第十六条 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的有关规定,无需出具确认书、不占用投资总额;除列入《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商品外,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十七条 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资金支持

第十八条 经省级主管部门认定的软件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其所缴纳的增值税园区本级地方新增留成部分,由园区科技发展资金在一定年限内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九条 经省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内资软件企业又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在减税期间,税负超过7.5%部分由园区科技发展资金给予补助。

第二十条 对区内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取得部、省、市科技经费支持的项目,在园区科技发展资金中按规定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

第二十一条 园区设立鼓励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天使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扶持种子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基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并视情况逐步增加规模。

第二十二条 园区借鉴国内外孵化器的先进经验和运行模式,设立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内的新创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可优先获得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天使基金投资。

第二十三条 园区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园区的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开立信用证、发放债券和票据贴现等各种筹资方式的担保。

第二十四条 鼓励软件企业积极申报省级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认定,通过认定的省级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按照《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苏府[2003]169号),分别一次性奖励2万元和1万元。

第二十五条 凡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包括500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税金在100万元(包括100万元)以上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首次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5000万的,分别奖励该企业50万元、25万元。凡年软件出口收入在300万美元(包括300万美元)以上,且年缴纳税金在50万元(包括50万元)以上的软件出口企业,首次软件出口收入突破500万美元、300万美元的,分别奖励该企业50万元、25万元。

第二十六条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对当年新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二十七条 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芯片开发时进行的MPW(多项目晶圆)投片费用(含企业第一次独立投片费用)、测试验证费用,经园区科技局、财政局确定,在一定年限内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四、出口鼓励

第二十八条 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进行海关报关出口,园区软件园提供软件出口海关报关一站式服务。凡是按照《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的通知》(外经贸技发[2001]604号)所进行的以海关通关方式出口的纯软件产品,每出口收汇1美元给予人民币0.10元的奖励。

第二十九条 鼓励软件企业通过GB/T19000-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凡软件企业新通过CMMI2、CMMI3、CMMI4、CMMI5级认证的,分别给予企业20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的奖励。由低等次向高等次升级的,只奖差额部分。

第三十条 软件出口企业取得同一客户全年合同累计超过5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并因此发生银行贷款的,在合同完成并收汇后,给予为期一年的50%贷款利息的贴息,每家企业最高可申请50万元。

五、人才队伍

第三十一条 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积极吸纳、培养、用好、留住海内外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适用《苏州工业园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试行办法》。

六、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十二条 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积极进行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和专利申请,维护知识产权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正版软件。严厉查处组织制作、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的活动。对知识产权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软件企业,由政府予以嘉奖。具体参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试行办法》。

七、政府采购

第三十三条 试行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制度,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由科技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并向全社会公告。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

第三十四条 试行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区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

八、入驻优惠

第三十五条 区内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租用园区自有科技载体的研发办公用房,经认定,可按一定标准获得优惠;在园区自建自用生产办公用房的,土地价格上可给予优惠。

第三十六条 区内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使用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经认定,可按一定标准获得优惠。

九、附则

第三十七条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八条 凡在苏州工业园区内注册设立的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园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中共荆州区委

今年来,荆州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兴市”战略,按照“产业 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区”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扩张,以 产业发展推动园区建设,突破性发展工业,初步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拍马纸品工业园、城南纺织工业园、学堂洲建材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和川店紫 荆、郢城岳山两个工业小区。园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企业近1 00家,石油机械、造纸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 呈集群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GDP23.5亿元,同比增15%; 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27%;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15 0%;外贸出口1660万美元,同比增113%;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 元,同比增366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31%;工 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35.6%;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5亿元,五大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和9 1%。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产业集群、效益提高的良好 态势。主要做法是:

一、抓规划引导,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荆州区立足已经形成的园区基础和产业特色,按 照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的要求,聘请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对全区未来五年 的园区及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定位。在园区布局上,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九阳大道为轴线,北有拍马工业园,中有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南有城 南工业园和学堂洲工业园的古城西环工业带,规划建设总面积25平方公里。在产业布局上,逐步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石油机械制造业基 地;将拍马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烟用品生产基地;将城南工业园打造 成集高新产业与轻纺工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将学堂洲工业园打造成为 “两湖”平原最大的新型建材基地。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抓好石油机械、造纸 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快速扩张。石油机械制造业,力争 年内实现产值25亿元,“十一五”末达到50亿元;造纸包装业,力争年内 实现产值14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轻工纺织业,力争年内产值 突破10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年内实现产 值12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同时,加快培育新型建材和高新技 术两大新兴产业,力争“十一五”末,新型建材业产值突破30亿元,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全区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抓园区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为了解决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园区档次低 的问题,今年来,荆州区从破解园区建设难题入手,举全区之力加速推进了园 区建设。一是破解“投入难”的问题。在区级财力较弱的情况下,财政预算内 优先安排700多万元,争取开行贷款5000万元园区建设资金。利用省市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将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捆绑 申报,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成立国资经营中心,运用市场手 段,经营园区土地资源,以土地换资金。探索实行“园区共建、设施共享、项 目共引、税收分成”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入园企业、镇办、开发区和交通、电

力、通信等部门共同建园的积极性。通过“多轮驱动”,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难 题。在去年投入4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了5000万元。二是破 解“用地难”的问题。在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情况下,随着四机厂、江汉建机、湖北四钻等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大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原四机工 业园的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荆州区投资2000多万 元对企业周边的四新渔场、园艺场两家企业实行改制;对“园中村”的居民实 行补偿搬迁,建还迁房115套、9200平方米;对其它零散建筑实行产权 互换;对村集体企业废弃地实行集中购买,通过多法并举,新增工业用地20 00多亩,已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的基本雏形。三是破解“建设慢”的 问题。成立园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6个工作专班,仅一年多时 间,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就建成了九阳大道、太晖路等7条道路,初步形成了 “一纵六横”的路网格局,完成了11万伏的电网改造,绿化、下水、管网配 套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年内可全面实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 了园区对项目和产业的承载能力。

三、抓项目引进,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项目是产业之基。荆州区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增强产业发展后 劲的主动力,通过抓招商、引项目来兴特色、强产业。一是依托产业优势抓引 进。石油机械和造纸包装是荆州区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其中石油机械产业是全 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项目。为了壮大优势产业,我们采取“延伸链条引项 目、填补空白找老板”的办法,先后引进了华泰石油、众力机械等一批产业关 联企业。投资4000万元的紫江喷铝、投资4600万元的众力机械、投资 2000万元的强盛石油、投资1000万元的宏源包装项目年内均可投产。首期投资1.8亿元的上海宝臣石油套管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上海姚记 扑克纸、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林浆项目也正在积极争取落户。二是依托 资源优势抓引进。学堂洲非耕地和沙石料资源丰富是荆州区的一大优势,利用 这一优势,先后引进了华升商混、中富管桩等8家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型 建材项目,其中有6家在建,4家年内有望投产。已投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中 心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大学城”科研人才密集是荆州区的独特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引进培育了玉龙科技、华方软件、垃圾发电等近10个高新技 术项目。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新秀”。三是依托 客商团队抓引进。客商是我们重要的人际资源。通过上虞市原副市长陈樱牛和 荆州舜隆房地产公司老总金庆荣牵线搭桥,荆州区已形成了一支浙江上虞客商 团队。在这支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独立举办了(上海)项目推介会,现场签约 项目23个,协议引资达10.2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这一团队引来的3位上虞老板将投资6亿元,在学堂洲征地1000亩 创建浙商上虞工业园。通过坚持不懈抓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引进项目7 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个,到位资金3.6 亿元;入园项目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7个,年内园区可新增投产项目1 5个。

四、抓骨干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骨干企业是产业扩张的强力支撑。今年来,荆州区通过大力实施“32 3”工程(即培育3家产值过10亿元、20家产值过亿元、30家产值过5 000万元的企业),一手抓核心企业带动,一手抓中小企业配套,促进了产 业集群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一是壮大核心企业,增强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四

机、四机赛瓦、拍马集团、骏马纸业、荣海纺织等行业核心企业,扩大企业规 模,提升产品档次,创新管理机制,促使其加速成长为产业“航母”,带动关 联企业聚集发展。四机厂是荆州区石油机械行业的“火车头”,也是全省百家 重点企业建设项目。近几年,四机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企业发展前景十 分广阔。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和扶持四机厂向园区扩规,扩大产能,膨胀规 模。通过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多次出面协调,帮助四机厂解决了西厂区扩规 所需的300亩用地;出资120万元对西环路进行整治,并将其更名为四机 大道,改善了四机厂物流货运环境。预计年内四机厂产值可达到18亿元,在 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四机厂”。环保治污是造纸 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今年来,荆州区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实施了拍马 工业园治污工程,建起6座造纸污水生化、物化处理厂,实现了东西两线污水 的达标限量排放和循环利用,促进了拍马、骏马两家造纸核心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前,全区核心企业对行业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预计年内产值过 亿元的企业将突破10家,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家。二是发展 中小企业,扩充产业总量。一方面,鼓励和促进龙头企业加速裂变,催生一批 专业化配套企业。湖北四钻是一家从四机厂分离出来的独立法人企业,主要为 四机厂配套生产各类石油专用设备及零部件,在四机厂的带动下,企业产值和 利税成倍增长,一跃成为全省先进民营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核心企业带动,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聚集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目前,全区石油 机械制造业聚集企业23家,造纸包装业聚集企业26家,纺织印染业聚集企 业36家,农产品加工业聚集企业20家,新型建材业聚集企业15家。三是 推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引导石油机械、造纸、纺织行业加大技改 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 技术装备水平,使企业向规模型、效益型发展。上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入 3.9亿元,实施过1000万元的技改项目12个。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四 机厂投资1.6亿元对压裂泵、高压管汇件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进 行扩规批量生产;造纸包装行业,骏马纸业投入3000万元启动了纸品生产 线技改项目,项目投产后,集群纸品年生产能力可达到30万吨以上,销售收 入过20亿元;纺织行业,织机总数已突破5000台,其中剑杆织机380 0台,纺纱能力达22万锭。传统产业通过技改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 力。

五、抓服务创新,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环境是第一品牌。荆州区始终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在坚持过去一些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服务内容和 服务形式。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园区工业项目规划 和建设手续市级审批权限的下放。荆州区以此为契机,对入园项目实行超前介 入、手续代办、跟踪协调,加速了项目入园。积极调整城南经济开发区管理体 制,剥离其社会职能,更好地发挥了开发区“招、建、管”的主体作用。扎实 开展“产业发展年”和“治三风、建功业”活动,搭建了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建立园区投诉举报中心和经济环境监督网络,形成了投 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政府出资组建园区治安巡逻队,全天候开展治安巡逻,改善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依托区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间广泛交 流与合作,强化了产业内部联系。财政列支5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向武汉中信银行争取贷款8000万元,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区域软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本文系中共荆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典型发言材料)

第三篇:借力苏州工业园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借力苏州工业园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市商务局 孔祥志 范洪斌

当前,产业园区已成为各地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工业发展的助推器。如何进一步加快宜宾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园区的拉动作用,促进我市工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宜宾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坚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业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在全市重点推进五粮液、盐坪坝、白沙、向家坝、罗龙、阳春坝、福溪等13个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13个园区已先后入驻企业110余户,实现产值70多亿元,为顺利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繁荣发展、实现“美好新宜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宜宾产业园区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还相对滞后。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资金“瓶颈”问题突出、企业入驻难和入驻层次不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园区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市产业园区在管理和建设上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从目前看,虽然各区县都组建了园区开发建设领导班子,成立了管委会等专门机构,但普遍缺乏统筹管理,有的园区由政府派出机构管理;有的由管委会、招商局共同管理;有的是临时机构,人员从各单位借调。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机制,部分区县和部门对产业园区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服务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从而造成园区建设发展非常不平衡。

(二)产业园区建设的资金和用地“瓶颈”问题突出。

融资渠道不畅,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市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市近3年来财政预算收入24—34亿元之间,地方财力较为薄弱,对工园区的投入极为有限。同时,由于投融资渠道单一,使资金不能支持园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市工业用地存量有限,用地指标极为紧张。大多数产业园区建设需要进行用地调整,但在当前国家严把土地闸门的宏观调控政策下,争取用地指标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用地和资金有不足,使我市园区在道路、供气、供电、通讯、邮政、市场、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园区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全市产业园区之间工业结构趋同,缺乏宏观指导,特色不突出。个别园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全市的步伐,大多数区县没有编制园区控制性详规,规划滞后带来了工业布局指导思想混乱,项目布局随意,造成工业发展竞争无序,产业集聚能力弱,总体呈现出“散、乱、小、劣”等问题。

(四)园区招商引资有待突破。

由于我市多数产业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发展软环境欠缺,不能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新项目和新企业难于入驻,项目难于落地,缺乏集聚效应。目前,全市13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10余户,平均企业数量不足10家,其中有8个园区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下,部分园区甚至仅1户企业。大部份园区缺乏大型项目支撑,在产业集聚与产业配套上未形成产业链。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项目少。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园区在招商引资中还有“饥不择食”或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引进项目时缺乏对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二、借力苏州工业园,促进宜宾产业园区加快发展 我市产业园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建设进度已跟不上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寻找一条可行之策,促进我市园区实现快速发展。苏州工业园是具有15年的高质量、高起点园区建设和管理经验,是国内目前最成功的工业园区之一,积极建立与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关系,学习苏州工业园发展经验,引进苏州工业园的管理模式,借助苏州工业园的发展要素优势,“借力发展,借梯登高”,是促进宜宾产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捷径。

(一)借助苏州工业园的高起点,提升我市产业园区的规划水平。在规划方面,苏州园区首推“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程序,建立了依法治区的规划管理体制,保证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15年的高质量、高起点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借鉴其经验可以避免宜宾发展少走弯路,对于宜宾提高发展速度,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坚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先基础设施、后招商”;二是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土地深度开发,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对于超过规定时限不开工的项目用地予以收回,对使用效率不高的土地进行“二次开发”;三是坚持集约发展进园企业,积极引导进园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集约发展;四是坚持强化环保优先和生态保护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五是坚持招商工作是园区生命线的核心价值观,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客商是园区衣食父母的理念,制订一套便捷高效透明的办事程序,建立一支亲商、便民、廉洁的管理服务团队,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二)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平台,积极有效地吸引东部产业向我市产业园区转移。

目前,宜宾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后发优势日益凸现。我市在电子电器产业、水电装备制造业、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与苏州园区内较为完善的半导体、光电、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具备承接和延伸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的条件。截止2008年6月,园区累计吸引1450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已形成集成电路、软件、游戏动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相当一批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拥有进一步向外进行规模扩张的实力和冲动。园区也需要转移出去一批企业,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中新联合招商体制优势,具有成熟的招商渠道和成功的招商模式,这些都有利于我市园区的招商引资。另一方面,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导开发集中区,能够尽快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让很多需要转移过来的企业能够看到很多他们熟悉的“符号”,增强他们投资宜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苏州产业尽快向宜宾产业园区转移。

(三)利用苏州工业园的资金优势,为加快宜宾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与苏州工园区的合作关系,可充分利用其资金优势为宜宾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苏州工业园在建设初期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新双方财团的大力支持,并且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的机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采取“双主体融资模式”的成功实践。15年的园区建设所积聚的大量财力、新加坡具有雄厚实力的财团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苏州工业园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鼎力支撑。因此,苏州工业园具有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和良好信誉,具有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向外拓展的空间。2006年11月,苏州工业园把先进的中新合作经验的“软件”整体“打包”输出到苏北的宿迁市,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开发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提供了总额为6亿元的融资担保,并全额承担了苏宿工业园区管委会2007、2008两年近3000万元的行政经费开支。建园3年来,宿迁市借助苏州工业园共签约项目27个,注册项目18个,获得了2.4亿美元、1亿港币和11.55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有效地破解了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

(四)学习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实现宜宾产业园区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我市在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阻工、拦路、干扰政府办公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在这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有着成功的经验。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建立和发展了以园区公积金制度、城乡社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一揽子的方法解决了公积金会员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住房、家庭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提高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这对于当前宜宾妥善解决集中区建设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无疑具有“轻车熟路”的示范作用,可以有效解决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借力苏州工业园,加快宜宾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建立与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引进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SSD,已正式向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到2009年园区十五周年庆典时实现上市)作为我市重点园区的开发主体,把我市园区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飞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和“苏园主导、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方式推进我市重点园区开发建设。可先以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罗龙工业集中区等条件成熟的园区作为试点,逐步扩大合作规模。

(一)抢抓机遇,尽快建立与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关系。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典范之一,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在把先进的中新合作经验的“软件”整体“打包”输出,辐射到越来越多的地方。2006年11月,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成为它的一个克隆体正式设立。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一次“软件”的整体“打包”输出,是中新合作经验的又一次成功移植,促进了宿迁市招商引资和园区开发的飞跃。2007年2月,老挝政府将万象10平方公里土地至少50年的使用权给予苏州工业园区,由苏州工业园区负责进行规划、建设与经营万象新城,国家开发银行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担保。苏州工业园区首次把开发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整体打包输送海外。

目前,宜宾周边乃至西部地区还没有整体打包引进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决策,抢抓机遇,主动向苏州工业园区发出合作建议,市委和市府领导亲赴苏州工业园考察学习,并邀请苏州工业园有关领导和企业来宜宾实地考察,争取整体打包引进苏州工业园模式。

(二)统一思想,营造合作共建的良好氛围。

在引进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共建上,要在全市上下形成统一共识,统一思想,形成上下齐心,市县合力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园区建设与发展打造良好的软环境。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与苏州工业园区真心、全力的合作。

(三)成立园区管理的专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推进宜宾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解决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调整土地指标,落实拆迁工作,在全市土地总盘子内尽最大努力满足集中区项目用地需求,在指标分配上最大程度加以倾斜,并大力向上争取土地规划调整指标,保障园区未来发展的需要。二是成立遗留问题工作小组,专门处理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各类遗留问题。

(四)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园区管理模式。

市政府要为园区的全力推进和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借鉴苏州宿迁工业园成功建设的案例,建立“苏州.宜宾工业园”,把它作为宜宾的经济特区,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一是由苏州工业园区派遣工作人员“团队式”派驻宜宾,其中,园区管委会主任由苏州工业园派任,对苏州工业园派来的管理人员在行政级别上高挂半级,人事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二是为了保证园区的顺利开发,给予苏州.宜宾工业园最大限度的授权,在园区范围内,可以行使宜宾市级本级的权力,授权园区管委会行使市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等12个部门的相应管理权限,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保证苏州.宜宾工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少受不必要的干扰。

(五)树立放水养鱼、合作双赢的理念。

建设产业园区,首先是富民,不求财政回报的立竿见影,而在于今后的科学、协调与可持续发展。15年来,苏州工业园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工业园区合作期限内前10年产生的所有收益,合作双方都不进行分配,全部用于园内滚动发展。因此,在苏州.宜宾工业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苏州工业园做法,树立长远眼光,做大蛋糕,保证园区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会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我们坚信,“借力发展,借梯登高”也会让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搭上已经高速飞奔的快车,飞速发展。

第四篇:(2010)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局办、各有关单位、各镇:

《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11月20日工委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股权投资产业的快速发展,规范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运作,根据《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以及园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同意股权投资行业的相关政策在园区先行先试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股权投资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并专门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企业(包括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母基金)。该企业应由管理人管理、托管人托管,并由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是指接受股权投资企业委托,管理运营股权投资企业的企业。

第四条 种子基金是专门对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企业(以下简称种子期企业)进行投资的股权投资企业,可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也可以采用有限合伙的组织形式。本办法所称种子基金应注册在园区、经园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金融办)认定,所投资的种子期企业应是注册在园区、设立时间不超过2年且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经认定,对部分特殊行业企业设立时间可适当放宽。

第二章 注册登记

第五条 设立公司制或合伙制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应分别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第六条 公司制股权投资企业名称核准为:行政区划+企业字号+股权投资/创业投资+股份公司/有限公司。

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名称核准为:行政区划+企业字号+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普通合伙)。

公司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名称核准为:行政区划+企业字号+股权投资管理/创业投资管理+股份公司/有限公司。

合伙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名称核准为:行政区划+企业字号+股权投资管理/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普通合伙)。

第七条 股权投资企业的经营范围核准为:从事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及相关咨询服务。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范围核准为: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企业,从事投融资管理及相关咨询服务。

第八条 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及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设立合伙人理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保证股权投资企业规范运作。

第九条 园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注册登记机关。本办法发布前已在园区注册登记的需要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有关企业,可以向园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登记申请。

第三章 备案管理

第十条 对在园区注册并符合一定条件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含种子基金)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申请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本办法规定在园区办理注册登记。

(二)原则上,公司制(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认缴出资总额)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实收资本(首期认缴额)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制(合伙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人民币。

(三)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有至少3名具备5年以上股权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系指担任副总经理及以上职务或相当职务的人员。

(四)投资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有按审慎经营原则设置的组织架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规定的管理人和托管人,分别承担股权投资企业的管理责任和托管责任。管理人具有明确可行的企业管理计划;托管人为经银监会认可的商业银行,具有明确可行的资金托管计划。

第十二条 申请备案的种子基金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本办法规定在园区办理注册登记。

(二)原则上注册资本或协议募集资金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三)公司章程或合伙人协议中明确投资策略为:专注于种子期企业的投资;单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所有投资项目都将注册并入驻园区。

(四)具有严格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机制,拥有成熟的种子期企业辅导和培育管理办法或制度。

(五)管理团队或受托管理顾问机构至少有2名具备5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 园区财政局(金融办)负责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备案。收到备案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审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审定申请人是否符合备案条件,并向其发出“予以备案”或“不予备案”的书面通知,对符合条件的种子基金出具书面认定书。

第四章 扶持政策

第十四条 已按本办法备案的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和合伙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可采取“先分后税”的方式,由合伙人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该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和合伙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代扣代缴的,自然人有限合伙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或“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适用20%;自然人普通合伙人,既执行合伙业务又为股权投资企业出资人,取得的所得能划分清楚时,对其中的投资收益或股权转让收益部分,税率适用20%;对普通合伙人的生产经营所得,税率适用5%~35%,园区财政按所形成的园区新增地方财力部分给予六年50%的发展奖励。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按有关政策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十五条 已按本办法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及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在园区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自营业之日起六年内,按相当于企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所形成的园区新增地方财力部分,给予50%的发展奖励;自营业之日起六年内,按不超过企业员工总人数的30%,按其个人当年所得部分所形成的园区新增地方财力部分,给予50%的发展奖励。

第十六条 已按本办法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在园区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三年内每年按一定面积房屋租金的30%给予补贴,单位面积补贴最高24元/月平方米。享受租金补贴政策的办公用房,在租金补贴享受期内,不得转租。

第十七条 已按本办法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可参照《苏州工业园区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苏园工[2006]136号)、《关于实施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苏园工„2010‟107号)等文件规定申请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第十八条 设立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共同投资符合园区产业政策的创业企业。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可申请由引导基金给予参股、跟进投资和风险补贴。被认定为种子基金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比例最高可提高到100%。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建立行业服务平台。在沙湖股权投资中心设立苏州股权投资协会,形成行业自律监管机制;通过协会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沟通,促进股权投资机构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环境。

第二十条 建立项目推荐制度。已在园区备案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可优先获得优质项目推荐,其投资的园区企业可优先列入园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并享受园区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章 规范管理

第二十一条 已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后的4个月内,向园区财政局(金融办)提交兑现政策所需的相关资料,并应当及时报告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第二十二条 已备案企业未按时提交本办法要求材料或有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园区财政局(金融办)应当责令其在30个工作日内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园区财政局(金融办)有权取消备案,自取消之日起停止兑现本办法相关优惠政策,并有权要求备案企业返还之前已获得的补贴资金。

第二十三条 对股权投资企业或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弄虚作假、骗取扶持政策或不按承诺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恶意骗取财政资金或随意改变补贴资金用途和投向的,园区财政局(金融办)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有权要求退还已获取的补贴资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涉及的各项奖励、补贴资金,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按属地原则兑现。

第二十五条 对促进园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同类优惠政策,按从高不重复享受的原则适用。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3年12月31日,由园区财政局(金融办)负责解释。

第五篇: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1401doc

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本文在分析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固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原因和条 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对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加大产业布局统筹安排等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

5项措施及

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工业园区,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是

2008

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受到一定影响的西部发展问题。同时又是当前深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一 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1.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虽在2008

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受到一定影响,但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必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 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

议。这次会议,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巨 大成就,深刻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丰富经验,明确提

出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部署和思路。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进一步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发展。

进一步加快西部发展必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调整

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

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 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西部地区的产业

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

出。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较

大,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

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要进一步加快西 部地区发展必须从产业布局上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

构。必须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

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加快西部发展必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

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 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西部地区的特

色产业发展乏力,并且目前西

部地区资源产品就地加工的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流通等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

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特

色优势产业亟待培育。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 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西部地区又快又好发

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加快 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

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

国家要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在产业 布局上必然要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 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第一,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既是西部地

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发展的载

体,又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建设 和发展

.对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承接产

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优化

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西部地区融入国际分工合作等 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各类的工业

园区等开发区基础设施;

进一

步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 制,提高各类工业园区发展高科技产业转移项目的吸

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

业的聚集效应;国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 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努力使西部各地的工业园区等

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

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第二,国家在产业布局上还要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

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国家在产业布 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从地区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

业转移。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实

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以优势产业为 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

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

国家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 创造有利条件。

2.努力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见显著成效,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工业 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来说能是

严峻挑战,也有一定发展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可以预见,此次由美国次 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势必再次

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中国沿

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外和东部的产业资本向西部地区转移有助于拓展企业的 生存与发展空间,推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内地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带 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发展。

与此同时

2008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努力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己见显著成效,这也是有利于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内外宏观 经济大环境条件。

3.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的较好态势,也为西部地区进一步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理

论为指导,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必须协调发展,即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必须协调发 展,才能推进我国全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而作出的全

局性、历史性的伟大战略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 奋发努力,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了对西

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西部地区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棉花、畜牧、旅游等特色

优势产业,在全国市场上已占有

重要位置,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水利枢纽、公

路干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进展顺利,并开始发挥效益,基础设施明显增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林 保护、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得

到了更有力保护。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沼气到户,以及人畜饮水、生态移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老百姓也

得到了更多实惠。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的较好态势,又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 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条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有利条 件,因而,也就必然进一步为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 条件。

下载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