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调研报告
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邵东县物价局 王双艳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任务,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合力,各行各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价格主管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责无旁贷地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列入工作重点,农村价格工作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积极运用价格杠杆,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价格矛盾和问题,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一、当前农村价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物价局采取多项措施,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其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涨幅远低于部分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农民增产难增收。二是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乱收费问题,农民负担较重。近几年,农村价格举报案件所反映的价格问题中,教育、医疗收费仍居前位,农民看病难、农民子女上学难等问题比较突
出。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一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在家无事可做,更加重了农民生活的困难。四是农村价格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价格监管没有完全到位,政策传递链较长,信息渠道不够通畅,农民的价格权益保护弱于城市。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价格工作的基本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总要求,立足当前、着远长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务求实效,并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以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为核心,在“多予少取放活”上做文章;要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总目标下,深化农村价格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惠农、促农的价格政策体系;要以人为本,深入农村、农户,倾听农民心声、尊重农民意愿,办农民想办、急农民想急的事情。
(二)在工作步骤上,要区别轻重缓急、在分析农村价格形势及价格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面最宽、见效最明显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地抓出成效。整治农村价格问题要从治标入手,治本着眼,着重健全农民自治性的、长效的价格监管机制,力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在工作方法上,要注意与现行其它政策措施相衔接和配套。既要创新新形势下农村价格工作目标、任务、方法及机制,又要遵循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与党和政策的其它“三农”政策、措施协调衔接。要把农村价格工作置于整个经济工作之中,争取政府其它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要把农村价格管理寓于价格服务之中,切忌简单从事,盲目、运动式突进,影响整体成效。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价格工作的具体措施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这是做好农村工作之根,是解决农民问题之本,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基。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1、加强粮食价格调控,努力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认真执行国家“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严格依质论价和明码标价制度。在国家还未出台新的种粮补贴办法之前,督促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对农民的种粮、种子、农机具、农业用油等直补政策、农业生产用电优惠政策和扶持化肥生产流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2、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抑止其价格过快上涨。认真落实有关农资价格政策,从严控制地产化肥、农药出厂价格和种子销售中准价格。当主要农业生产数据价格出现市场突发异常波动时,可启动“农资价格监管应急预案”,必
要时可提请采取“差率、最高限价”双控制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切实稳定农资市场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化肥、粮食等专项储备,并参与价格管理,增强政府价格调控能力。
3、加强农村药品价格监管,切实减轻农民用药负担。结合我市药品价格整治行动方案,加强对乡镇村医疗机构及基层药店药品价格市场的整治力度,开展农村药品市场省及以上药品降价方案执行情况的督查。同时,全面实行农村基本用药价格公示制度,并分期分批公布农民常用药品的价格,提高农村用药费用透明度。
(二)积极运用价格杠杆,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推进建立农村环境治理收费制度。凡有条件建立乡镇污水处理厂的给予污水处理价格支持;积极探索和推行乡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促进乡镇污水集中处理事业的发展。
5、推行城乡区域联网供水,实行区域供水同网同价。加强乡镇自来水价格管理,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自来水实行管网改造,推行城乡区域联网供水,实行区域供水同网同价,减轻农民用水负担。同时,因地制宜加大对机电排灌用水收费的改革,合理制定农村机电排灌收费标准。
6、严格实行农村教学用电价格政策,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实施农村商业服务业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农
村省重点规划和扶持的大中型批发市场、物流基地等电价优惠政策;促进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深化价格服务工作,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7、继续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建立长效约束机制。严格涉农收费许可证管理制度,结合涉农收费年审、年检工作,对全县涉农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凡是省及省以上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坚决予以取消;凡是已经降低的收费标准,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变相提高;凡是有下限标准的一律执行下限标准。同时,规范农村农机作业等经营性收费行为。
8、创新涉农收费公示方式,巩固公示成果。进一步深化我市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改进公示形式,调整公示范围,充实公示内容,使公示的内容更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实际。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开展涉农收费公示“千村万户工程”,向全县农户免费发放“常用涉农价格、收费手册”;全县所有行政村实行主要涉农价格、收费动态公示,力求方式、形式、内容的进一步贴近农民;全力打造良好的涉农价费环境。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邵东”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涉农价格主要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多调研、多思考、勤探索,在促进农民减负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邵东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价格部门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作为价格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价格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任务重、范围广、基础弱的现状,如何理清思路,明确作法,是我们价格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大问题。
一、调研基本情况
近期,海门市物价局由局长顾惠祥带队,选择了3个乡镇进行了典型调研,调研中,就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农村价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改进管理的具体意见,广泛听取了镇、村干部和农民等不同对象、层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倾听广大农民干部群众的呼声、问计于民,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
二、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乡村干部及农民群众对价格和收费反映强烈
1、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农民种粮效益下降。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2006年与2005年相比,我市的尿素价格由1.8元/公斤上涨到2元/公斤,复混肥等上涨30%,农药价格普遍上涨。农民普遍对化肥涨价不理解,认为化肥生产者既得了政府的各种补贴又涨了价,获得了双重利益;以前虽然粮价不高,但农资价格也低,现在粮价较以前上涨了,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农民反映强烈。
2、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重。一是“乱收费”,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涉农收费的减少与规范化管理,农民负担虽有所减轻,但其子女上学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特别是农民子女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学费支出较高。“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教育负担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条越挣越紧的铁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我市农民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一费制后,乱收费现象减少,其教育负担减轻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仍然偏高。对一般农民来说,子女考上大学不是喜而是忧。在邢柏村调查时,农民普遍反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收费太高,子女考得上学校却读不起书。现在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杂费超过2000元,加上吃饭、住宿,读三年高中开支近2万元,这对年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的农民家庭无疑是个沉重负担;高等院校每年的学杂费都在5000-6000元左右,加上食宿费等,平均在10000元以上,一些农民家庭全年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3、医院乱检查、药价虚高,医风医德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尤其是药品价格偏高,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费用高是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我市农民反映,现在看病虽然比以前方便多了,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但药价偏高,农民有病看不起。有一农民说,他们村因病致贫的农户占全村5%-10%,不管有多少人在外打工,只要有人生大病,就会返贫。
4、部分惠农政策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实惠。国家取消农业税使广大农民群众欢欣鼓舞,而粮食直补政策更是由于采取直接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的操作方法,使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得到普遍赞誉。但也有意见反映:目前各级政府对我市农民购置农机的补贴总额超过50%,购置农机的这部分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是他们在提供农机服务的同时,并没有汇报广大农民,相反却以柴油涨价为由,大幅提高农机作业费标准,大部分农民并未从国家的农机补贴中受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用电、运输、税收等诸多优惠政策对化肥生产企业进行补贴,但是化肥价格却仍然大幅上涨,农民并没有直接享受到其中的优惠。
5、农村价格工作力量薄弱。我市的乡村物价工作网络前两年已经建立,乡镇有了价格监督管理站(兼职)、村里有了价格义务监督员,然而价格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及村物价义务监督员既非专职,也没有行政执法权,加之人员培训不到为,经费无着落,致使管理手段欠缺,工作难以开展。
三、价格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我们从调查中感到,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群众反映就相对的少,如我们调查的正余镇邢柏村,全村4573个劳动里中外出主要劳动力有2200个,其中73%在二、三产业,二产主要在靠近镇区的企业,更主要的是从事室内装璜和蔬、荤菜配送,全村共有蚕桑1030亩,亩产3000多元。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采取大棚、露地同步进行的方法,年收入2000-3000元/亩,象刀豆之类的大棚作物,每年都是以销定产。去年全村人均收入9360元。我们所调查的农户基本没反映什么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发展是打造和谐社会之基,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之本,发展是建设新农村之源。为此,作为价格主管部门,我们将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我们认为价格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1、在农民建房方面:合理确定农民建房用地的土地基准价格,会同国土部门在搞好土地基价测算的同时,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住宅用地的土地价格给予适当优惠,减免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对集中居住统一建造的农民新居做好房价成本的审核工作,对配套设施费用按下限收取。对入住农民新居的用户,建立物业管理机构,从严核定物业管理收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水、电、道路等相关配套费用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相关建设费用。强化对新农村建设中所需建材价格的监控,适当控制利润率,必要时建立集中供货机制,降低建材结算价格。
2、农村改水方面:严格农村改水中所需材料的价格管理,控制材料差价,规定结算办法,降低原材料及人工费用。适当调整水价,疏导价格矛盾,采取水厂省一点,政府挤一点,群众凑一点的办法,筹措农村改水费用,加快推进农村改水进程。在农村水价中设立管网维护费用,确保今后供水管网改造的实际需要。
3、农村道路建设方面: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中所需材料价格的监管,对供应农村修路的各类材料实行临时性价格措施,确保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对新造的农村公路及时会同交通部门增设公交站点,适时搞好农村延伸公路运价成本审定工作,既方便农民出行,又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4、农村大病医保方面:完善农村医保类用药的价格管理工作,对列入农村医保的各类药品从严核定其市场零售价格。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药价格管理,严格价格公示制度,统一制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价格。加强对农村社区及农村大病医保方面的价格监管,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积极推进药品医疗价格的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药价高”问题,根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完善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药价格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继续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适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和常规检查收费标准,对市场调节价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依法实施干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工作;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取消向乡镇医务室、卫生院收取的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收费,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治理、整顿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使农民有病看得起。
5、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水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水利工程水费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加强对农村沟河疏竣中工程费用结算价格的审核,对高估冒领及乱收费行为从严予以查处。
6、改善农居环境方面: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对统一改厕的农户给予价格倾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逐步实行无害化有偿处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7、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管理,并变临时性措施为长效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议省局结合我省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制订种子价格管理办法,适当增加管理品种,控制合理差价,维护农民利益。(特别象我们海门地区油菜、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在这方面,我们价格部门一是充分利用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信息方面特有的优势,搞好价格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及时、快捷、准确、新颖的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以及“种啥啥便宜”、“啥贵啥没种”现象的出现。二是注重价格引导,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种养结构,拓宽创收渠道。三是坚持农本调查、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农产品成本、收益与市场价格信息,特别是粮食、生猪、经济作物的成本、收益、供求、价格信息,切实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高生产效益,规避生产风险。
8、涉农收费公示方面:按照“读得懂、留得住、看得清、跟着变”的要求,加强对镇、村、部门公示的涉农收费公示栏动态监督管理。针对农村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费、农民建房费用、抗旱排涝费等农民意见较大的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反映面广量大的农村市场各类价格、收费动态,通过监测网络向上级价格管理和监督部门反馈,敦促相应管理、监督部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9、在农资价格方面: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农药的价格,规定的化肥出厂价格要落实,对省内化肥生产企业要加强价格和产量的监管,确保基层经营者能以规定的出厂价拿到货。并通过减少经营环节来防止层层加价,切实降低零售价格。同时适量运用价格调节基金积极筹备建立化肥淡季储备制度,以增强政府调控化肥市场和供应的能力。
10、教育收费方面:深化教育收费改革,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的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减轻进城农民子女上学方面的负担;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加大非义务教育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议上级部门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研究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的减免措施,使农村贫困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第三篇:价格部门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调研报告
价格部门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
务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作为价格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价格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任务重、范围广、基础弱的现状,如何理清思路,明确作法,是我们价格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大问题。
一、调研基本情况
近期,海门市物价局由局长顾惠祥带队,选择了3个乡镇进行了典型调研,调研中,就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农村价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改进管理的具体意见,广泛听取了镇、村干部和农民等不同对象、层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倾听广大农民干部群众的呼声、问计于民,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
二、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乡村干部及农民群众对价格和收费反映强烈
1、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农民种粮效益下降。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XX年与XX年相比,我市的尿素价格由1.8元/公斤上涨到2元/公斤,复混肥等上涨30%,农药价格普遍上涨。农民普遍对化肥涨价不理解,认为化肥生产者既得了政府的各种补贴又涨了价,获得了双重利益;以前虽然粮价不高,但农资价格也低,现在粮价较以前上涨了,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农民反映强烈。
2、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重。一是“乱收费”,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涉农收费的减少与规范化管理,农民负担虽有所减轻,但其子女上学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特别是农民子女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学费支出较高。“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教育负担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条越挣越紧的铁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我市农民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一费制后,乱收费现象减少,其教育负担减轻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仍然偏高。对一般农民来说,子女考上大学不是喜而是忧。在邢柏村调查时,农民普遍反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收费太高,子女考得上学校却读不起书。现在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杂费超过XX元,加上吃饭、住宿,读三年高中开支近2万元,这对年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的农民家庭无疑是个沉重负担;高等院校每年的学杂费都在5000-6000元左右,加上食宿费等,平均在10000元以上,一些农民家庭全年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3、医院乱检查、药价虚高,医风医德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尤其是药品价格偏高,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费用高是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我市农民反映,现在看病虽然比以前方便多了,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但药价偏高,农民有病看不起。有一农民说,他们村因病致贫的农户占全村5%-10%,不管有多少人在外打工,只要有人生大病,就会返贫。
4、部分惠农政策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实惠。国家取消农业税使广大农民群众欢欣鼓舞,而粮食直补政策更是由于采取直接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的操作方法,使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得到普遍赞誉。但也有意见反映:目前各级政府对我市农民购置农机的补贴总额超过50%,购置农机的这部分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是他们在提供农机服务的同时,并没有汇报广大农民,相反却以柴油涨价为由,大幅提高农机作业费标准,大部分农民并未从国家的农机补贴中受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用电、运输、税收等诸多优惠政策对化肥生产企业进行补贴,但是化肥价格却仍然大幅上涨,农民并没有直接享受到其中的优惠。
5、农村价格工作力量薄弱。我市的乡村物价工作网络前两年已经建立,乡镇有了价格监督管理站(兼职)、村里有了价格义务监督员,然而价格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及村物价义务监督员既非专职,也没有行政执法权,加之人员培训不到为,经费无着落,致使管理手段欠缺,工作难以开展。
三、价格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我们从调查中感到,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群众反映就相对的少,如我们调查的正余镇邢柏村,全村4573个劳动里中外出主要劳动力有2200个,其中73%在二、三产业,二产主要在靠近镇区的企业,更主要的是从事室内装璜和蔬、荤菜配送,全村共有蚕桑1030亩,亩产3000多元。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采取大棚、露地同步进行的方法,年收入XX-3000元/亩,象刀豆之类的大棚作物,每年都是以销定产。去年全村人均收入9360元。我们所调查的农户基本没反映什么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发展是打造和谐社会之基,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之本,发展是建设新农村之源。为此,作为价格主管部门,我们将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我们认为价格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1、在农民建房方面:合理确定农民建房用地的土地基准价格,会同国土部门在搞好土地基价测算的同时,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住宅用地的土地价格给予适当优惠,减免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对集中居住统一建造的农民新居做好房价成本的审核工作,对配套设施费用按下限收取。对入住农民新居的用户,建立物业管理机构,从严核定物业管理收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水、电、道路等相关配套费用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相关建设费用。强化对新农村建设中所需建材价格的监控,适当控制利润率,必要时建立集中供货机制,降低建材结算价格。
2、农村改水方面:严格农村改水中所需材料的价格管理,控制材料差价,规定结算办法,降低原材料及人工费用。适当调整水价,疏导价格矛盾,采取水厂省一点,政府挤一点,群众凑一点的办法,筹措农村改水费用,加快推进农村改水进程。在农村水价中设立管网维护费用,确保今后供水管网改造的实际需要。
3、农村道路建设方面: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中所需材料价格的监管,对供应农村修路的各类材料实行临时性价格措施,确保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对新造的农村公路及时会同交通部门增设公交站点,适时搞好农村延伸公路运价成本审定工作,既方便农民出行,又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4、农村大病医保方面:完善农村医保类用药的价格管理工作,对列入农村医保的各类药品从严核定其市场零售价格。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药价格管理,严格价格公示制度,统一制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价格。加强对农村社区及农村大病医保方面的价格监管,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积极推进药品医疗价格的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药价高”问题,根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完善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药价格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继续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适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和常规检查收费标准,对市场调节价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依法实施干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工作;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取消向乡镇医务室、卫生院收取的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收费,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治理、整顿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使农民有病看得起。
5、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水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水利工程水费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加强对农村沟河疏竣中工程费用结算价格的审核,对高估冒领及乱收费行为从严予以查处。
6、改善农居环境方面: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对统一改厕的农户给予价格倾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逐步实行无害化有偿处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7、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管理,并变临时性措施为长效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议省局结合我省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制订种子价格管理办法,适当增加管理品种,控制合理差价,维护农民利益。(特别象我们海门地区油菜、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在这方面,我们价格部门一是充分利用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信息方面特有的优势,搞好价格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及时、快捷、准确、新颖的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以及“种啥啥便宜”、“啥贵啥没种”现象的出现。二是注重价格引导,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种养结构,拓宽创收渠道。三是坚持农本调查、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农产品成本、收益与市场价格信息,特别是粮食、生猪、经济作物的成本、收益、供求、价格信息,切实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高生产效益,规避生产风险。
8、涉农收费公示方面:按照“读得懂、留得住、看得清、跟着变”的要求,加强对镇、村、部门公示的涉农收费公示栏动态监督管理。针对农村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费、农民建房费用、抗旱排涝费等农民意见较大的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反映面广量大的农村市场各类价格、收费动态,通过监测网络向上级价格管理和监督部门反馈,敦促相应管理、监督部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9、在农资价格方面: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农药的价格,规定的化肥出厂价格要落实,对省内化肥生产企业要加强价格和产量的监管,确保基层经营者能以规定的出厂价拿到货。并通过减少经营环节来防止层层加价,切实降低零售价格。同时适量运用价格调节基金积极筹备建立化肥淡季储备制度,以增强政府调控化肥市场和供应的能力。
10、教育收费方面:深化教育收费改革,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的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减轻进城农民子女上学方面的负担;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加大非义务教育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议上级部门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研究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的减免措施,使农村贫困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第四篇: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5月10日至5月15日,县物价局组织人员,深入到杨营、马庄、彭营等乡镇,结合物价部门实际,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正如XXX书记所说:“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就我县来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当前我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村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没有特色农业或规模较小,支柱产业不明显,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功,真正改变“农村太穷、农业太弱、农民太吃亏”的状况,决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后劲,再整齐的乡镇和村庄,再通达的道路也不过是一幅幅漂亮的“躯壳”而已,最终都会失去生命力。
二、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前,“三农”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乡(镇)、村两级债务化解难度较大。调查发现,乡政府和村委会负债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2005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免除了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但乡(镇)、村两级的收入却锐减,干部工资及时发放都难以保证,偿还债务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债务问题都成了乡(镇)、村干部的“心腹大患”。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资金来源。近年来,部分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因设备老化、水系不通而制约农业生产的现象总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过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是靠“上面投资,下面投劳”来解决。取消“两工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面不投资就无法实行。困扰农村的水系渠道、电力排灌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3、村组工作运转举步维艰。近两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严禁对农民负担乱加码、乱收费。乡镇政府自身运转也是日益艰难,无力对村组予以财力上的资助。村级经费靠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很少,致使村级工作因缺少经费而处于无处落实的被动局面。
4、农民素质依然偏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科技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不少农民只具备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还有少量文盲、半文盲,而且他们的后天接受能力不高,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相当不够,还停留在“经验挂帅、靠天吃饭”的传统种田模式中,在适应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上述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逐步加以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不仅影响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农民群众反映的主要价费问题
目前,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建房收费、农机服务收费、计划生育收费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物价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价格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价格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受农村经济底子薄、财政收不抵支、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制约,有些单位将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有些行政机关分解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用收费打白条等行为来回避《收费许可证》的管理,变换名目乱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收费。中小学教育收费向来都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及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收取政策以外的费用,如停车费、考务费等。“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但高中和大学期间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依然是每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3、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2003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03年我县小麦价格为0.5元/斤,按平均亩产650斤计算,每亩小麦收入325元,种植小麦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9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235元/亩。2006年小麦价格为0.69元/斤,每亩收入449元,农资成本在17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279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
3、医药价格。近年来,农村医疗价格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部分乡(镇)医院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药价虚高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看病难、药费贵”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根治,甚至出现“一人得病,全家反贫”的情况。若一个农民得一场大病,平均花费4000元,基本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需要几年才能翻过身来。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6、继续加大对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加大对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农民群众举报的乱收费、乱涨价问题,及时查处,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对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并提请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加之现阶段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事关镇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进一步转变观念,倾注精力,积极探索,完善措施,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建设一个符合镇平实际的新农村。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五篇: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
研报告
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007-12-12 16:02: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5月10日至5月15日,县物价局组织人员,深入到杨营、马庄、彭营等乡镇,结合物价部门实际,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下: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正如徐光春书记所说:“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就我县来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当前我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村仍是传统的
小农经济,没有特色农业或规模较小,支柱产业不明显,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功,真正改变“农村太穷、农业太弱、农民太吃亏”的状况,决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后劲,再整齐的乡镇和村庄,再通达的道路也不过是一幅幅漂亮的“躯壳”而已,最终都会失去生命力。
二、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前,“三农”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乡(镇)、村两级债务化解难度较大。调查发现,乡政府和村委会负债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2005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免除了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但乡(镇)、村两级的收入却锐减,干部工资及时发放都难以保证,偿还债务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债务问题都成了乡
(镇)、村干部的“心腹大患”。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资金来源。近年来,部分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因设备老化、水系不通而制约农业生产的现象总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过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是靠“上面投资,下面投劳”来解决。取消“两工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面不投资就无法实行。困扰农村的水系渠道、电力排灌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3、村组工作运转举步维艰。近两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严禁对农民负担乱加码、乱收费。乡镇政府自身运转也是日益艰难,无力对村组予以财力上的资助。村级经费靠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很少,致使村级工作因缺少经费而处于无处落实的被动局面。
4、农民素质依然偏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科技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不少农民只具备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还有少量文
盲、半文盲,而且他们的后天接受能力不高,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相当不够,还停留在“经验挂帅、靠天吃饭”的传统种田模式中,在适应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上述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逐步加以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不仅影响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农民群众反映的主要价费问题 目前,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建房收费、农机服务收费、计划生育收费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物价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价格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加
大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价格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受农村经济底子薄、财政收不抵支、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制约,有些单位将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有些行政机关分解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用收费打白条等行为来回避《收费许可证》的管理,变换名目乱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收费。中小学教育收费向来都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及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收取政策以外的费用,如停车费、考务费等。“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
物价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