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2 12:1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

第一篇: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

巅峰智业——探讨伊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

2010年7月9日,巅峰智业一行3人应伊春市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伊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等全国各大部委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为伊春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其中的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对于公司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基础支撑研究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伊春市,一个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典型林业资源城市,从很早就开始寻求转型发展之路,伊春市曾委托巅峰智业进行旅游业发展提升规划编制,从发展定位、空间结构、景区建设等多方面规划为伊市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 绿色伊春” “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一系列响亮的称号,见证了伊春转型之路的取得的成就。

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先由伊春市市长王爱文介绍了伊春市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阐述了伊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寻求伊春高效转型的迫切心情。

随后由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支大林对于《伊春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报告》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解读,提出了伊春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战略。

接下来各位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伊春经济产业转型要求,各抒已见,开展的卓有成效的讨论。

巅峰智业首席顾问专家有针对性的指出,伊春转型要以旅游业作为其主要的替代性产业之一,伊春的旅游业发展要走出红海,找到蓝海。要从资源上走出红海,明确伊春旅游业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其生态环境;要从思路上走出红海,要结合当前的环境需求、体验需求、消夏需求、健康需求,突出伊春旅游的主要卖点是养生环境、医药理疗、清凉漂流、生态标记、地方民俗等;要从形象上走出红海,确立“中国林都,康养天堂”的旅游形象。蓝海战略为伊春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来自全国各大部委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也分别就伊春的经济转型从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理念、产业发展体制、产业转型的动力机制、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互动、产业转型与人民生产生活的互动等方面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在为伊春产业转型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有助于集团在产业经济领域的研究。

第二篇:花县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方案

花县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方案(2008-2015年)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精神,为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我县经济转型工作,特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前言

(一)编制依据

1、国发[2007]38号文《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2、莲花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莲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莲花县统计局编写的《莲花统计提要》

4、其他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实施原则

1、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决不以破坏生态循环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

2、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的关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省、市支持为辅实现转型。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型(煤炭)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城区与矿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立足把转型的基点打牢在依靠科技进步上,突出高科技、低耗能、高附加值。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对大项目的论证和扶持上马。

二、莲花县煤炭资源枯竭现状和实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一)基本情况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东北与安福县接壤,东南和永新县毗邻,西南和湖南省茶陵县、攸县相连,北面与萍乡市交界。现辖13个乡镇、1个国营垦殖场,全县国土面积1062.06平方公里,人口24.9万人。莲花境内地下矿藏较为丰富,初步探明有十多种,已经开采的主要有煤、铁、石灰石、大理石、硫磺等。煤炭是全县主要产业,无烟煤含煤面积57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一半多。1987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先后开办了长埠、珊田、峙垅、年林、界化垅、西云山等国营煤矿和168个集体煤矿。到2007年,全县登记各类煤矿25家,设计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莲花县的优质无烟煤经广州、湛江、张家港等地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取了巨额外汇。

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莲花逐步形成了以煤炭采选、机械制造、建材、冶金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莲花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17.6亿元,人均GDP为0.7万元,工业增加值为6.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6:38:36;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409万元。

(二)煤炭资源枯竭状况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主体资源(煤炭)不断衰减。莲花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000万吨,可开采量约为4000万吨,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500万吨,占可开采储量的62.5%。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500万吨。

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莲花在15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

2、开采规模逐渐缩小。经过几十年的地下大规模开采,莲花的煤炭资源已进入枯竭期,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日趋困难,煤炭企业生产形势每况愈下。一是矿井逐年关闭。我县煤矿数量从90年代中期的 200多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25家,绝大部分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二是产量逐年萎缩。我县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90年代约2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70万吨;三是采掘业主要指标占全县的比重明显下降。从采掘业的发展来看,近三年来,无论是产值还是从业人员数占全县工业产值和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莲花煤炭系统的职工近2万人,目前在岗职工不足3000人,矿区职工生活极其贫困。

3、产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莲花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主要是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冶金、机械制造、水泥等产业,且传统行业技术更新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煤、水泥、机械、特种材料等,矿产粗加工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原料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低下。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首先是固体废弃物和酸雨的污染严重。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如山,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其次是地下水位下降和跌水严重。由于多年的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水下跌,造成全县近万亩农田灌溉受到影响,部分乡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出现困难;再次是地面塌陷和地裂时有出现。由于开采历史长,矿井顶板承载能力下降,导致莲花所有矿区附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最后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矿井废水的悬浮物浓度、化学耗氧量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都较高,这类矿井废水不经处理就大量外排,造成水源污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土壤板结。

三、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发[2007]38号文件为动力,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突破口,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目标,着力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矿区群众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莲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思路

遵照国发[2007]38号文件精神,结合莲花实际情况,实现莲花经济转型总体思路是: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两种机制;实施好人才科技、项目支撑、创优品牌三大战略;着力打造好莲花工业园平台;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元件、生物制药、特种材料、建筑材料五大接替产业,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三)实施目标

莲花县推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时间定为8年,分两个阶段实施,前4年着力培育自身发展能力,为全面实施经济转型规划方案奠定基础;后4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就业供需基本平衡。

第一阶段:2008年到2011年。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使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得到基本缓解,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初见成效,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发展,多元产业共同

支撑经济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阶段:2012年到2015年。到2015年底,全县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工业体系,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社会保障水平充分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社会真正进入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四、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

(一)加大补勘找煤工作力度,增强危机矿山保障能力。

按照理论指导、技术优先、探边摸底、外围拓展的方针,抓好统筹规划,超前部署地质勘查,充分挖掘境内资源潜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集中力量加快煤矿的扩边整合和技术改造,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升矿区的生产能力。

(二)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支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稳定原煤开采的同时,以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特种材料、机械电子、建材矿产、医药食品、制衣制鞋等支柱产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优化发展能源工业。在有序发展煤炭工业,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一次能源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推广发展沼气,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2、做大做强特种材料工业。以江西永安特种冶金材料公司为龙头,整合其他企业资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3、做大做强机械电子产业。以水轮机厂、光宇针车、建坤鞋机、美特五金、实慧科技、华忻电子、华雄电子、同创液晶等企业为核心,全面振兴机械电子产业。

4、做大做强建材矿产业。重点支持惠金公司发展年产150万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逐步淘汰立窑工艺,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型水泥企业改建为现代化水泥粉磨企业。提高工业“三废”在水泥企业的利用率,鼓励旋窑水泥企业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干粉砂浆、商品混凝土等水泥深加工制品。促进建材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5、做大做强医药食品业。以大地药业、高升生物、金泰食品、杭莲生态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植物提取药物,积极开发生物技术产品、新型制剂、医药保健等产品,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粮油食品产业集群。

6、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出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稻基地建设。

7、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旅游、物流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

着力打造“红色旅游中转站”,争取“引兵井冈在莲花决策”的历史地位,加快开发建设玉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天崖省级自然保护区、寒山省级森林公园、楼梯磴水库、引兵井冈纪念馆等景区的旅游业。

(三)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围绕发展重点接续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中、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用地集约的原则,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为接续替代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主导产业链,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打造坚实平台。一是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内外农业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发展种源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调整和优化良种繁育、畜牧养殖、果蔬栽培等主导产业布局,在标准化、集约化和无公害化程度上再上新台阶,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环保高效经营。二是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重点,优化工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导向政策和分类评价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实现清晰的空间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发展壮大特种材料、建材矿产、医药食品、机械电子工业。三是围绕“服务市场、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满足就业”为目标,加强服务业的发展,合理布局规划五金、饮食、果品、小商品等专业市场,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开拓新兴服务领域,以建设区域型商贸中心为目标,引导高层次的科学消费,促进健康的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狠抓项目协调服务和推进机制建设,强化跟踪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环境,扫除发展障碍,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和提高项目质量。大力扶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全力推动企业、产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做优。全力实施重点工程推进机制,筛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速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利用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和列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及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跑资金,同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吸纳其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内迁;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扩大项目源,全力支持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上项目。加强项目储备。立足本地优势,筛选、认证、储备一批具有市场可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为性的大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推进对接和开工转化。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保障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的顺利进行。

(五)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结合莲花矿山生态环境实际,切实规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随时对矿山资源开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治理情况进行应时监督管理,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鼓励采矿权人自觉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对管理混乱、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或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的矿山企业,要及时查处,责令其停产整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有效实施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伴生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发展粉煤灰、煤矸石发电和制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转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经济转型提供组织保障。成立莲花县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刘家富、县长聂晓葵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李南开、副县长曾晓勇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与省、市的沟通协调,积极研究制定转型规划,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规划的有效实施与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动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委,由刘金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莲花县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及协调工作。明确要求把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作为全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健全机制,为经济转型提供根本保证。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利条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树立开放之路就是加快发展之路的新观念,积极扩大直接利用外资,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敢为人先,抓好赴外招商活动,坚持贯彻落实项目责任制,分层次、有重点地落实项目。抓好重点项目的调度和跟踪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档案,进一步筛选、研究、包装和储备一批对外招商项目,开辟招商引资新渠道。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完善“一站式”办公和“保姆式”服务制度。

(四)创优软环境,为经济转型提供环境保障。创建一流经济发展软环境,做到“四个一流”。即建立起系统、规范、高效、优质的一流服务环境;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能够促进全县经济加速发展的一流政策环境;建立起适应依法行政需要,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流法制环境;建立起人人关心、爱护、参加、监督软环境建设的舆论环境。

第三篇:吉林省辽源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迈上新台阶专题

吉林省辽源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迈上新台阶

2008-7-4

走出“煤海”天地宽——吉林省辽源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又迈新台阶新华网长春7月3日电(记者蒋林、宗巍)6月,轰鸣的马达声响彻吉林省辽源市,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唐辽源热电扩建„„11个5亿元以上项目的开工构成了该市的大项目开工月,标志着昔日“煤城”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刚刚开工的11个重点项目中涵盖了新材料、新型能源等多个方面,重点引进和开发了具有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科技产品,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并不断向高端发展。其中雷天电池(吉林)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建设项目总投资33亿元,计划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达产后可安装动力汽车3500万辆,可替代燃油4000万吨。

上世纪50年代,“因煤设市”的辽源市煤产量曾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4%,煤炭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但在近百年的开采后,辽源市开始面对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5年,辽源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

依托国家政策,以“不在低端市场抢饭吃,要在高端市场求作为”的思路,辽源市在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生物技术、制药和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截止到今年5月份,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3亿多元,同比增长48%以上,县区工业完成总产值77亿多元,同比增长58%以上,上半年该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就达到34个。“煤城”辽源有8000多万吨的煤矸石,堆积成山,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辽源市筹资4亿多元,建成一个综合利用煤矸石的年产5000万吨水泥熟料的现代化水泥厂。曾因污染严重而出名的辽源市,如今却获得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以及“中国琵琶之乡”的称号,更是让辽源声名远播。

辽源市委书记马明说,辽源市今年提出了“1234”的奋斗目标,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财政支出超过40亿元。

昔日“煤城”辽源正向一个新型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大步迈进。

第四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且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转型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已有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系统对策建议。

改善宏观调控

一是成立专司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尽管具体做法不一,但都成立了专门领导和协调转型的机构。我国可考虑由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成立“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与政策办公室”(也可考虑对国家振兴东北办或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进行职能扩充)。二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并可考虑立法保障。由国家专司转型的权威机构来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规划和区域振兴规划。首先,这种高层次机构可以兼顾利益、协调各方采取行动;其次,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制定转型规划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和任期制下出现的非连续性;最后,能突破地方政绩观和地方利益集团的束缚,及早进行科学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另外,鉴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我国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不只是资源型城市的局部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将转型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保障机制。三是在产业政策、财税金融、环境生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给予倾斜性支持。鉴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要取得转型的真正成功,必须打政策组合拳和注意措施的综合配套。

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淘汰落后资源产业,即主动退出那些成本高、环境污染重且没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产业积极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放弃传统资源产业。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其改造,使其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将有基础的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成支柱产业,激活存量资产。四是在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当然,还可以考虑对伴生资源、共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五是在资源型产业之外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本地比较优势新兴产业,进行新产业植入。

重塑城市形象与功能

一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过程。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两组概念。传统城市化与现代城市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不同:18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开始进入现代城市化阶段;即城市化传统与现代之分界点在于有没有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支撑。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区别在于城市化量与质的区别:近年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城市发展也由以“城市化”为主的量变阶段向以“城市现代化”为主的质变阶段过渡。

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高起点规划,强化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与形象的优化。没有城市形象的重塑,没有城市功能的再造,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转型。

优化产业组织

一是要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建立,培育地方经济成长的火车头。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企业往往能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二是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有活力的产业组织结构。要在积极建立大企业集团和争取大型企业进驻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形成产业聚集和企业网络,提高区域竞争优势。企业在初创阶段最需要政策、环境的呵护。因而,为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更快发展,要综合运用诸如提供创业资助、支持技术进步和创建企业园圃等多种政策措施。

深化对外开放

一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和区外资本进入。为配合转型、吸引外部投资,其一可以考虑积极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努力培育项目载体,实施筑巢引凤和项目招商;其二政府应该制定和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不仅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造就业岗位,还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在区域间的横向联系,甚至将推动和深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更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外部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从而促进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和对外贸易多元化。企业参与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程度加深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扩大产能、改善产品结构的过程,更是塑造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的过程。

健全科教培训和社会保障

一是要依靠科技教育来放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动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这一要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创新与资本投入相结合,用科技力量放大经济转型的动力,推动经济转型的步伐。另外,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也是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根本标志之一。二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再就业和再工业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能提高大批传统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从而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经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职工下岗,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就要求多渠道的分解经济转型压力,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抓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负面影响,为转型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巅峰智业助力邵阳旅游业发展

巅峰智业助力邵阳旅游业发展

(2014年4月26日,邵阳)近日,由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专项规划》在湖南省邵阳市规划处大楼会议室通过了规划委员会审定。邵阳市市长龚文密,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国利,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王长忠,邵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王若波、邵阳市旅游局局长许红梅及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领导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汇报会。巅峰智业项目组出席会议,并做精彩发言。

本次邵阳规划论证会上,巅峰智业项目组就《规划》成果做了精彩汇报。与会领导对《规划》成果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一致认为:该《规划》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对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准确、规划目标清晰、产业布局合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的突出特点在于将顶层设计与务实操作相结合,“奇美邵阳,康养天堂”的整体规划思路和路径体系清晰生动、可圈可点,内容涵盖广泛,布局特色突出,实施路径明确,支撑保障具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统筹性和可操作。

汇报结束后,与会领导及专家纷纷向巅峰智业项目组表达赞叹与敬意,表示该规划让邵阳市明确了旅游发展方向,以“大眼光、大规划、大旅游”的高度让邵阳找到了旅游发展的突破口。

下载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巅峰智业——探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巅峰智业建筑设计分析

    巅峰智业建筑设计分析(2014年4月15日,浙江)近日,由巅峰智业编制的《浙江台州大陈岛重点景观建筑设计》项目专家评审会,由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旅游局组织召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分析——以湖北黄石为例(合集五篇)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分析 ——以湖北黄石为例一、引言我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其中, 资源已经枯竭或濒临枯竭的40座, 已占到全部资源型城市的1 /3......

    巅峰智业助力福建旅游产业升级方案

    巅峰智业助力福建旅游产业升级方案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旅游产业发展201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今年全力打造福建旅游产业升级版,提升旅游经济指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安源”是一个曾因煤而响亮的名字,现在更因煤炭资源枯竭而经厉着无比的痛。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作为支柱产业的局面在安源区将成为历史。因煤而兴......

    巅峰智业——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案例分析

    巅峰智业——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案例分析 所谓城市设计,是指规划工作者通过对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风貌、地区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建筑功能和形态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巅峰智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分析

    巅峰智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分析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2003-10-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内外许多资源枯竭的城市都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 焦作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近几年来......

    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情况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