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巨龙---纪录片《路》观后感

时间:2019-05-12 12: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巨龙---纪录片《路》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巨龙---纪录片《路》观后感》。

第一篇:新巨龙---纪录片《路》观后感

纪录片《路》观后感

完整的观看了三部山东能源历史专题教育片《路》后,让我感触颇多。该纪录片生动、准确地讲述了山能集团权属六家企业从“九五”、“十五”时期备受贫困,到奋起自救、再到解困、最后一步步地战胜危机,展示了山能集团人奋起自救解困、战胜危机的宝贵经验和可贵精神,令人振奋,引人深思,看后深受触动,体会颇多。

山能集团权属六家企业从原来国家下达生产计划任务组织生产抓好安全到煤炭价格全面放开、彻底推向市场,国家将不再拨付经费,六家企业成了自产自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存在着“全、死、松”的国有企业、端惯了国家饭的职工一下子没了着落,不少人总觉得国家不会不管,情绪很不稳定,职工怨气不断、家属怨声一片,出现了等靠要的思想。地下的煤挖出来却销不去,销出去的却要不回钱,职工工资发不下来,煤炭行业进入了漫长的寒冬,职工生活十分艰难,有些职工家属逼迫无奈到菜市场捡白菜帮回家洗洗煮着吃,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出现了“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身边无人问”的世态炎凉,这就是“九五”时期矿区生活的真实写照。

路在何方?路怎么走?走什么路?这是“九五”、“十五”时期摆在六家企业面前最痛苦的抉择。企业到处都需要钱,职工需要发工资、老人需要看病、孩子需要上学。市场无情,面对种种困难,企业怎么办,在到处借钱贷款碰壁之后,职工队伍得到了锻炼和考验,企业只能自救解困,别无选择。“解困先解观念困,脱贫先脱思路贫”,六家企业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党员干部带头下岗分流,带头减员提效,带头集资建矿上项目,彻底解决企业的“全死松”问题,各挣各的钱,各算各的账,让下岗的有希望,让在岗的有压力,真正实现了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各大矿务局都在积极推行改革,推行各种鼓励创业、再就业措施。广大职工群众创业积极性异常高涨,克服了创业无资金、施工无设备、设计无专家、办手续非常难的“三无一难”的发展困难,树立了“在企业上班,为自己工作”与企业共命运的思想理念,脱贫解困、令人钦佩,谱写了一部的脱贫自救、战胜危机、催人奋进的光荣史。

如今我们新巨龙正在实现转型发展,身为巨龙人,看到公司的日益发展壮大,确实让人感到无比的荣誉感,而一个公司要想良好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一支精锐的员工团队,员工的生存却需要公司这个大平台,只有企业兴旺了,才有我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才有我们生存的保障,才能体现一个人所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学习,能够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决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这竞争激烈的浪潮中“当一天

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已不容存在,否则你将是第一个被淘汰者。虽然我们的业绩并不耀眼,但只要我们有上进心,活的充实,能够不遗余力的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样每个人的奉献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就可推动公司的顺利发展,从而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们的公司正在发展,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为了我们生存的保障,也为了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让我们尽力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与公司同发展,共命运,愿“新巨龙”乘风破浪更加辉煌,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第二篇:山东能源集团纪录片《路》的观后感

山东能源集团纪录片《路》的观后感

枣矿物流李明礼

山东能源集团近期摄制的纪录片《路》,采用艰难寻路、改革出路、发展拓路的三步曲,记录了旗下各集团公司从“九五”、“十五”时期备受贫困,到奋起自救、直至脱贫解困、最后一步步地战胜危机的发展历程。该片利用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例,生动地讲述了山能集团权属六家企业合并之前,历经难辛战胜危机的宝贵经验和可贵精神,观后让人为之感动,为之振奋,为之骄傲。面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作为山能集团的一分子,立志为山能超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并有以下观后体会。

一、要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

国家政策、经济形势是造成当时煤炭企业发展困难的决定性因素。1994年,山能集团权属六家企业从原来国家下达生产计划任务组织生产抓好安全到煤炭价格全面放开、彻底推向市场,国家将不再拨付经费,六家企业成了自产自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国家不再拨付经费,不承担盈亏,从思想上人们有些不能一下子接受,同时煤炭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分析原因主要是计划时期按任务抓生产、搞建设,煤炭不愁销路,只要任务完成了,吃饭不愁,福利

1均有。进入市场经济初,因国家调控政策的原因,煤炭市场低迷,销路不好,且价格又低,到了卖煤难,无钱发工资的境地。吃惯了国家饭的职工一下子没了着落,不少人总觉得国家不会不管,情绪很不稳定,职工及家属怨气不断,上下怨声一片,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当时,造成了职工生活十分艰难,有些职工家属逼迫无奈到菜市场捡白菜帮回家洗洗煮着吃,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出现了“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身边无人问”的世态炎凉,这就是“九五”时期矿区生活的真实写照。

针对企业这样的困难,当时不止煤炭企业一家,其他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序的冲击。这是改革的需要,中国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的需要。现在想来,这一路起来,如果没有当时改革,如果放弃了改革,我们的企业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是不是比现在好?事实证明,这10年来的发展,只有坚持改革,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职工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福利。

二、勇于改革才是企业发展的出路

迷路不可怕,怕的是不寻路。路在何方?路怎么走?走什么路?这是在“九五”期间摆在六家企业面前最痛苦的抉择。以史为鉴,可以明志向。有史以来,改革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古人可以利用改革盛世,我们何不走改革发展之路?顺势发展,时不待我,只有适应改革,勇于创新,煤炭

企业才会有春天。

通过几年的生死考验,面对种种困难,经历了寻路、创业、再寻路、再创业的艰难曲折困苦时期,锻炼了企业的生存之道,锤炼了职工队伍知难而的坚强意志。在前后无援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职工要吃饭,子女要上学,面对种种矛盾,解困自救的决心和信心才是企业的出路。首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企业改革的第一步。只有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从思想上树立改革才能有出路思想,摈弃“等、靠、要”的思想,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实施下岗分流,减员提效。当时,枣矿集团人员多,包袱重,只有敢于担当,敢于改革创新,相信明天才会美好。上项目无资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摆在枣矿人面前的最大难题。其次,要有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通过对困难的分析和面临的并按形势,企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带头集资建矿上项目,彻底解决企业的“全死松”问题,同时,下岗分流,转岗工作,让下岗的有希望,让在岗的有压力,真正实现了干什么活拿什么钱,激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创业积极性异常高涨,克服了创业无资金的发展困难。新安公司等一批矿井建设都凝聚了全体职工家属的心血和汗水,通过艰难的创业,逐步走出了困境,树立了“企业靠我来发展,我靠企业来生存”的思想,谱写了一部的脱贫自救、战胜危机、催人奋进的光荣史。

三、要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

当前,我们煤炭企业又遇到了煤炭价格下滑、卖煤难、回款难的情况,这与“九五”、“十五”期间的困难和问题相比要小得多,并且10年来积累了企业改革发展经验。面对当前困难和危机,我们一定要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利用国家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发适应国家号召的生产方式,调整企业煤与非煤的比例结构,在非煤项目上谋出路、谋发展,规避煤炭行业不景气、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教育上下功夫,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上探索改革创新之路,提升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树立以企为家的敬业精神,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知难而进,前进的步伐才会永不停歇。

通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坚信,只要团结一致,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谋求发展,就一定能够再创出山能集团大发展的新路子,创造出山能集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4月5日晚,公司党群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它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坚定党的信仰推动跨越发展。我们要坚定正确信仰、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党课的主要内容,抵御不良习气、始终保持先进。

第四篇: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简史

西方纪录片美学

结课论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

纪录片简史

——《颍州的孩子》评析

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颍州的孩子》(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拍摄于2004年2月,耗时一年多,片长39分钟,是一部讲述中国安徽阜阳颍州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及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也展现了中国大约七万名艾滋孤儿命运。影片于2006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纪录电影节获得全球公共卫生类最佳纪录片奖,2007年2月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杨紫烨——只对生命负责的女导演

《颍州的孩子》导演杨紫烨,华人电影工作者出生在香港,1977年移民美国,先后取得绘画和电影制作硕士学位。身为剪辑师和制片人,杨紫烨涉猎了反映中国社会的广泛主题,和不少知名的美国华裔电影工作者如王颖、陈冲等有过合作,如在1997年陈冲导演的《天浴》中担任剪辑师和副制片,在陈冲导演的另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纽约之秋》中担任剪辑师。

她首部执导的纪录片是1997年拍摄的以香港主权移交为主题的长篇作品《风雨故园》,反映的是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前后香港年青人的心态。2001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一二》,真实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新一代年青人的心态以及中国城乡地区家庭面貌的差异,在2005年5月首度于全美公共电视台公映,之后还应邀参加香港和欧洲等地多项影展并深受好评。这两部片子已被美国多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定为教科书和亚裔研究教材。

2007年,杨紫烨以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成为历史上第九位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华人。在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上获奖的姚明与魔术师约翰逊拍摄的艾滋病防治电视宣传片《姚明、约翰逊公益广告》及纪录短片,也是由杨紫烨导演,该片在国内获得全国艾滋病防治优秀影视作品奖。在央视及各地方台播出的《彭丽媛携手抗击艾滋 关爱儿童公益广告》也由杨紫烨导演。

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杨紫烨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生命。她这样介绍自己:“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抗艾、环保都是如此。我希望充满生命力、蓬勃地去工作,电影就是我的生命。如果别人问起杨紫烨是谁?我不用讲太多,就把我的电影拿出来。” 她将电影视为生命,同时又将电影赋予生命的厚重感。作为女性导演,她的电影中却有一种利落的、干净的节制力量,赋予电影一种冷静的基调。杨紫烨对纪录片有自己的理解:“记录变成很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记录,关键是你的主题是什么,可以是城市的历史,或者是个人的经历,有好的主题就可能拍出好的纪录片”,通过拍摄艾滋病纪录片及公益广告,这位女导演找到了自己的主题:对人的关怀,大爱,人和人性。她用实际的行动表明着自己对人文主题的热衷和对自己的同胞持续不变的关注和关怀。

2002年,杨紫烨无意中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中国艾滋孤儿的报道,是这部电影诞生的最初契机。但最初的行动直至2004年才有了转机,中国卫生部与美国NBA一起合作拍摄艾滋病公益广告,杨紫烨被邀请执导,就是姚明和约翰逊参演的公益广告,这个作品出来之后,影响很大,也成为她拍摄《颍州的孩子》的润滑剂。由此她得到了斯达基金会和赠与亚洲基金会资助,并回到中国,杨紫烨与汤列伦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The China AIDS Media Project), 开始策划和制作一系列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公益广告和纪录片。汤列伦是美国资深电影制作人,也在后来《颍州的孩子》中担任监制。这个的团队耗时一年半,深入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跟踪拍摄多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素材共有60多个小时,对当地的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的深入记录。

在拍摄中团队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这样的片子用镜头直面残酷的现实,需要强大的道德担当和承受巨大的压力及痛苦,另一方面杨紫烨刚回国内对很多情况和人际关系都不了解,必然会碰很多壁。庆幸的是,杨紫烨通过哈佛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景军认识了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

纪录片简史

童救助协会会长张颖,这位女商人长期救助艾滋孤儿,也帮助杨紫烨和拍摄组得到了孤儿和他们亲属的信任,这也是影片得以顺利拍摄的有利条件。内容分析——当一个孩子变得沉默的时候

片中讲述的是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俊、女孩楠楠和黄家三姐妹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影片的开始用了一系列画面引入,人的无辜、无奈、恐惧的眼神、破旧凌乱的房屋,立刻让人的心情异常沉重。

故事情节穿插进行,首先出现在画面上的是4岁孤儿高峻,他的父母都因艾滋病去世,病毒也已经使他全身长满了疮,小男孩本该与同伴无忧无虑地玩耍的,但他却因为受到歧视只能把家里的猪当作玩伴,整个过程里小孩都沉默不语,眼神里透着恐惧和陌生,看到这儿我心里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说。后来因为高俊的叔叔不愿收养和奶奶过世,在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帮助下他被另一个艾滋家庭收养,在三个月后的拍摄中可以看到小男孩的脸上终于有了本该拥有的天真的笑和童年应有的快乐,其中有一个画面是高俊和他的养父在油菜地的场景,在这里可以看到亲情的温馨、孩子的童真,终于听到了高俊天真无邪的声音,分明就是正常家庭里的温暖欢乐,这是我看影片中唯一的一次不由得面对画面微笑了。但是由于病情恶化,高俊最后又被送到一个新的家,瘦小孤单的背影消失在小路上,让人心酸。

小女孩楠楠则因为感染艾滋病而形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父母去世后与姐姐相依为命,受到亲人的冷淡和周围人的歧视,以至于姐姐结婚都不敢讲明楠楠的病情,也许她们一辈子都得小心翼翼地隐瞒下去了。幸运的是楠楠的叔叔最终把她接过来一起住了,楠楠也慢慢开朗起来,同时她受到美国一位老人的资助,而另外还有千千万万像楠楠这样的孩子不能受到医药治疗。

黄家三姐妹的父亲因艾滋病刚刚去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个残破的家庭,黑黑的屋子里,孩子们嘤嘤地哭泣,他们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又受到同龄孩子和村民的众多非议、排挤和歧视,镜头中的弟弟哭诉着自己受到的歧视和委屈,这么小的孩子就不得不承受丧失亲人的痛苦和周围充斥的压力。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阜爱协会的大家庭里都露出了笑容,最感动我的是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稚嫩的声音里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和生命的坚强。

影片展示的歧视、恐惧、贫穷、冷漠、无奈的一幕幕场景都令人心痛,我看到了一群艾滋病幼童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印象最深的是由于周围人的歧视和偏见而变得沉默,孩子的本性应该是活泼可爱的,而在他们的身上却感觉到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内心的孤独,他们是多么的无辜!当一个孩子变得沉默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去呵护、理解、照顾他们。艺术特色——刚刚好的打动

影片的叙述结构经过了精心编排,三个故事穿插讲述,板块式的叙事策略,将镜头深入三个不同的家庭,力图在三个不同孩子身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视角,并不是对事实的简单罗列,可以说是纪录片运用了剧情片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艺术的虚构,不如说是一种逼近生活实质的体现,一种对主题的把握,导演将视听集中于展现孩子们在现实中的悲惨处境,以唤起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关爱。

影片的主题很明显,以小见大,博爱和人道主义贯穿其中,这在全世界各种文明中都是主流价值观,也是能够感动和影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的原因。电影是视听艺术、纪实与抒情的综合,导演用镜头来密切配合主题的表达,多次使用到平拍的角度,力图使被拍者与观众处在平等的视线,目的在于把他们作为正常人看待。此外还多次使用到了特写,拉近了观众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真实再现生活中的情景。近景和远景运用适当,配合了影片的基调和抒情效果。而音乐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在塑造内心世界、烘托气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能够体会到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的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沉默无语到歌唱、笑容可以看出孩子们处境的变化,同时也在表明孩子们需要人们的关怀、帮助,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片长只有39分钟,却足以给人以巨大震撼。“制片人认为39分钟更有力度。如果故事太长,震撼力就没这么大。”杨紫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时也说道:“我们拿去国外,对他们的观众而言,很多东西他不

纪录片简史

明白,给他刚刚好的打动就可以。”影片最动人之处非常有控制,但却恰恰给人了最大的触动,如在影片的最后,从背面的拍摄角度讲述了小男孩高俊被送往另一个新的家,整个片子以瘦小孤单的身影结束,画面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

总体评价——对每一个生命最原始的尊重

《颍州的孩子》讲述的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是“反映有关人性的好故事”。在第70届奥斯卡中另一部入围华语片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投资3.6亿元人民币的影片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时长39分钟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成本约4.5万美元。如果电脑特技公司的“优惠价”再打五折,这笔钱还是不够完成《黄金甲》一个6秒钟的特技镜头。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想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关怀,是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活动不变的主题,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片往往比那些虚无的故事更有感染力,这个全球瞩目的奖项也让艾滋孤儿的命运受到强烈关注。

这部影片对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时隔一年后的奥运会期间,导演杨紫烨在鸟巢见到了影片中的小男孩高俊,“我看到他在笑,就感到特别的开心。朋友带他去吃饭,在吃饭的时候,他也在笑,我当时就哭了。他的生命这么强韧,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我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小英雄。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同时也是对我拍这个片子的精神回报。”而黄家三姐妹的生活也明显不再是昏暗的色调,大姐已经上中专,二姐和弟弟都在上初中,比起谈从前的日子,弟弟更愿意从抽屉里翻出相册,让记者欣赏他和总理温家宝、演员蒋雯丽的合影。而小女孩楠楠再也不沉默寡言,许多人专程来看望她,在她的睡房里,漏风的墙壁上贴着姚明、濮存昕等公益名人的照片,悬挂着山东白血病人送她的千纸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接见了她和其他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还在她的笔记本上赠语:“坚强、努力、奋斗、向上。”

可以看到影片的拍摄给小主人公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影片的宗旨绝不仅仅是这些,它在于唤起社会更多人对那些艾滋孩子的关注,因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艾滋孩子需要帮助和关爱,还有很重要的是要消除特别是农村里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偏见,这样他们才能正常生活,拥有生活的信心。但对艾滋病的防治和重视并不是用一部片子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一个过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媒体《世界日报》这样写道:“如果说,股市的一天暴跌,北京可以用庞大的资金来入市托股,第二天就可以全盘翻红,继续营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盛况,那么,艾滋病的防治,就绝对需要漫长的奋斗过程,才能出现成效”。

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我以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看完这部影片通过查资料知道了一些有关的常识,艾滋病患者本身已经受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病痛折磨,又怎能经得起人情冷漠、歧视和偏见?无论是出于对生命最原始的尊重,抑或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我们都需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影片不仅唤起了我对艾滋孩子的同情,更给我了一种生命的启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7

第五篇: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读后感

机械学院 车辆131班

苏朝阳

130505117 我看过《颍州的孩子》后,我感受最深的是真实。它真实细致地讲述了艾滋病儿童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两个艾滋病儿童高俊和楠楠的真实生活。即使影片涉及有关政府方面的问题,它依然真实。

在本片中高俊,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的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然而,他的伯伯叔叔却怕被别人歧视而不愿意收养,不过,幸好他在当地慈善组织的帮助下进入艾滋病家庭,开始了他短暂而又快乐的儿童生活但随着病情的恶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最终走到自己人生的尽头也没有找到可以安放自己童年的地方。楠楠,也是一位年幼的艾滋病患者。她生活在一个被周围人歧视的环境中,甚至在她的姐姐结婚都不敢讲明楠楠的病情。亲情带给她的只有冷漠与无助,她的性格变得寡言少语,只能在恐惧与孤独中与艾滋病挣扎斗争。不过幸运的是,她在协会的帮助下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它纪实的记录下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真实。当两个脆弱而美好的生命真实的出现在镜头前,通过对即将面临死亡前的一种孤独心灵的挣扎,就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动,而这正是真实的力量。

其次,我感受到的就是人性。永远忘不掉高俊在他第二个家喝药露出痛苦却依然说“甜”的神情,也无法忘记第二个家中养父母面对病情恶化的高俊无奈的眼神。然而这个困窘的家庭已无力承担抚养高俊的责任,虽然他们最终送走了高俊,但我依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因为总还是有人愿意接受这些孤儿。黄家三姐妹的父亲因艾滋病刚刚去世,他们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又受到同龄孩子和村民的众多非议、排挤和歧视。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阜爱协会的大家庭里都露出了笑容,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她们唱的时候是笑的,我却不忍去看。三岁半的高峻赤着脚独自站在空荡的堂屋内,家里的猪和鸡,以及偶尔来串门的大黄狗是他仅有的玩伴;其他的一些小朋友则在一起快乐地玩耍。这更让人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主人公小高俊只有几处哭泣,但从头至尾都表现得十分坚强,一个幼小的孩子,自己是无法理解自己遭遇到的事情,当导演将镜头对准这一个无辜的孩童时,人性最本源需求的渴求以及不可获得的痛苦让整个人物丰满起来。人性是复杂的,既要美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美好的一面。导演并不希望观众看见一个个血淋淋的死亡镜头与垂死的状况,仅仅是通过对人们即将面临死亡前的一种孤独心灵的挣扎,展示出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人性,而这正是影片带给我们的震撼。

影片呼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救助爱心行为上,更是希望全社会能够给予对艾滋病病人更多的关注与心灵的救助,而这种精神上、心灵上的救赎,意义远远要大于对一个人在物质上的救助。正是影片中蕴含的人性光辉,让影片直指人心。而关于生命和人性的话题,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这部纪录片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反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更加深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下载新巨龙---纪录片《路》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巨龙---纪录片《路》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录片观后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继教学院)姓名:周维“非典”无情,人间有爱 ——《非典纪录片》观后感惊人的警报声,孩子的哭喊声,和紧张地呼吸声……把我又带到了2003年那场人们永远都不会......

    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简史西方纪录片美学结课论文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颍州的孩子》评析 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

    纪录片观后感

    奥运会纪录片观后感《奥运官方纪录片 2012系列》选取了现代奥运会最值得纪念的场景,是目前记录奥运最全面的系列片。共包括六个系列,分别是:金典时刻、奥运项目、奥运精神、奥......

    入党纪录片观后感《走好为官路》(小编推荐)

    观《偏离坐标的人生》有感10日晚上,我们管理学院第79期党校培训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偏离坐标的人生——许业富、蔡国斌、张程明腐败蜕变警示录》,以真人真事给大家上了一堂生......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为红军题的一句诗,从中,我们便可体会到红军当时那艰苦的日子。红军整天生活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中,面对下......

    雷锋纪录片观后感

    雷锋纪录片观后感 篇一:雷锋纪录片观后感 雷锋纪录片观后感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是我们向革命先烈学习伟大精神的日子,全校每一个院系,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开展学习先......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大同,明天见!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在旋律悠扬的歌曲中,纪录片缓缓开始,幼儿园孩童的小小身影渐渐映入眼帘,他们的......

    食品安全纪录片观后感

    食品安全纪录片观后感 张国航(轻纺)20*** 看了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被导演所揭示的食品行业真实状况所震惊。最令我震撼的是我们餐桌上的白肉鸡,从孵蛋到成鸡宰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