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
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北京市体检工作的管理,提高体检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开展体检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北京市卫生局负责全市体检工作的管理,各区县卫生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体检工作的管理。
第四条专门从事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须具有符合规定的名称、固定的体检场所,有与开展体检工作相适应的设施、设备、经费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条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注册的地点以外开展体检工作,须经原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北京市卫生局备案。
第六条体检收费应严格执行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卫生局制定的医疗收费标准,使用北京市财政局印制的医疗收费专用票据,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财务审计。
第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从事体检活动。医疗机构未达到《北京市体检机构基本标准》的不得从事体检工作。未经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专项体检工作。
第八条北京市体检中心负责全市专项体检工作的业务指导,承担下列任务:
(一)组织、实施专项体检工作;
(二)制定和修订各类体检标准;
(三)制定和修订各类体检表格;
(四)对专项体检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五)对从事专项体检的医疗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和人员培训;
(六)负责对有关专项体检工作抽查、复查、会诊、对有争议的体检结果进行复检、鉴定。
第九条下列体检工作为专项体检工作:
(一)征兵体检;
(二)中考招生体检;
(三)高考招生体检;
(四)研究生招生体检;
(五)机动车驾驶员体检;
(六)录用公务员体检;
(七)药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八)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健康体检;
(九)外来人口健康体检;
(十)婚前健康体检;
(十一)出国人员健康体检;
(十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十三)化妆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十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十五)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十六)幼儿教师健康体检;
(十七)北京市卫生局规定的其他专项体检。
第十条专项体检工作由北京市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体检工作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机构开展专项体检业务,需按增加诊疗科目,在原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专项体检必须使用北京市卫生局统一监制的体检表格。
第十三条从事专项体检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资格培训。
第十四条专项体检工作,除接受北京市体检中心的质量控制外,还应按照有关规定接受其他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五条专项体检的人员培训、体检会诊、体检结论的复查、抽查、咨询等有关费用由从事专项体检的医疗机构支付。
第十六条对专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北京市体检中心申请复检,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
可证》从事体检活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罚。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未办理变更登记开展专项体检业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罚。
第十九条经指定开展专项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违反有关规定,不负责任、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出现严重体检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北京市卫生局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直至取消其专项体检诊疗科目。有关责任人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在北京市卫生局。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工作规范(试行)
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工作规范(试行)发布部门: 北京市卫生局 发布文号:
为加强对北京市外出体检工作的管理,保证体检质量,维护受检者健康体检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京卫医字[1999]43号),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 本规范所称外出体检,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册的执业地址以外的地点,实施体检的医疗行为。
第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外出体检工作。医疗机构未经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不得开展外出体检活动。
第三条 参加外出体检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在外出体检时佩带该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胸卡。
第四条 外出体检的医疗机构不得借外出体检工作之便推销产品、服务或者变相推销产品、服务。
第五条 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原则上应在执业地点所在区县内进行。
第六条 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合格,并处于正常营业期间。
(二)从事外出体检工作的医师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具有有效的执业证书;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书。
(三)医疗器械、仪器设备:
1、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必须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查验并保存供货商及产品的资质证明,效期产品实行效期产品管理,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不得重复使用。
2、进行放射检查的体检现场和仪器设备均应达到国家防护标准,并具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和影像质量检测合格报告。
3、外出体检所用设备年检合格。
(四)实验室:在体检现场采样带回医疗机构进行检测的,承担检验的实验室需具有国家或北京市核发的当年检验科“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合格”证明。
(五)有关制度:体检场所消毒、污物处理的制度和措施。
关联法规:
第七条 邀请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提供的体检场所应符合《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评估标准》中对场地及建筑的要求。
(二)在体检现场进行标本(血标本)采集的房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现场进行有关检验项目检测的,需符合实验室的检测条件。
第八条 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备案手续:
(一)申请
开展外出体检的医疗机构在外出体检前15-30日内向所在区县卫生局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如下材料:
1、外出体检派出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法人情况及联系方式、外出体检负责人情况及联系方式、《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参加外出体检医务人员名单、职称和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护士有效的执业证书、医技人员技术职称证及相关的上岗证;外出体检所用设备名称及其年检合格证。
2、外出体检情况说明,包括邀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受检人数、场所、邀请单位体检负责人情况及联系方式);开展外出体检的时间、地点及体检的检查科目等。
3、邀请单位要求外出体检的“邀请函”和双方签订的体检协议书。
4、在体检现场进行标本采集及有关检验项目检测的,需提供现场标本采集室、实验室检测条件的书面说明;
(二)备案
1、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对按规定提交全部备案材料的外出体检医疗机构予以备案。
2、在本辖区内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在本区县卫生局备案。
3、跨区县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在本区县卫生局备案后,持备案表原件,到邀请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卫生局二次备案。
第九条 申请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广告宣传。
第十条 申请开展外出体检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外出体检;
(一)未向有关区县卫生局进行外出体检工作备案的;
(二)不符合本规范第六条规定的外出体检工作应具备的条件;
(三)外出体检的项目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四)医疗机构跨省市外出体检的;
(五)不符合本规范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一条 外出体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备案的事项开展外出体检活动。同时向邀请方出示备案表的原件。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辖区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一)未经备案擅自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
(二)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外出体检工作条件的;
(三)外出体检的同时推销药品(包括医院制剂)、使用或者销售假药、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
(四)外出体检的同时擅自发布广告宣传;
(五)利用外出体检进行人体试验;
(六)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七)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关联法规:
第十三条 开展外出体检活动发生医疗纠纷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处理。
第十四条 本规定如与《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京卫医字[1999]43号)相关条款有抵触,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1、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备案表(略)
2、外出体检合作协议书基本内容(试行)(略)
第三篇: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工作规范(试行)
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工作规范(试行)
发布部门: 北京市卫生局
发布文号:
为加强对北京市外出体检工作的管理,保证体检质量,维护受检者健康体检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京卫医字[1999]43号),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 本规范所称外出体检,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册的执业地址以外的地点,实施体检的医疗行为。
第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外出体检工作。医疗机构未经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不得开展外出体检活动。
第三条 参加外出体检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在外出体检时佩带该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胸卡。
第四条 外出体检的医疗机构不得借外出体检工作之便推销产品、服务或者变相推销产品、服务。
第五条 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原则上应在执业地点所在区县内进行。
第六条 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合格,并处于正常营业期间。
(二)从事外出体检工作的医师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具有有效的执业证书;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书。
(三)医疗器械、仪器设备:
1、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必须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
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查验并保存供货商及产品的资质证明,效期产品实行效期产品管理,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不得重复使用。
2、进行放射检查的体检现场和仪器设备均应达到国家防护标准,并具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和影像质量检测合格报告。
3、外出体检所用设备年检合格。
(四)实验室:在体检现场采样带回医疗机构进行检测的,承担检验的实验室需具有国家或北京市核发的当年检验科“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合格”证明。
(五)有关制度:体检场所消毒、污物处理的制度和措施。
关联法规:
第七条 邀请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提供的体检场所应符合《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评估标准》中对场地及建筑的要求。
(二)在体检现场进行标本(血标本)采集的房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现场进行有关检验项目检测的,需符合实验室的检测条件。
第八条 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备案手续:
(一)申请
开展外出体检的医疗机构在外出体检前15-30日内向所在区县卫生局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如下材料:
1、外出体检派出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法人情况及联系方式、外出体检负责人情况及联系方式、《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参加外出体检医务人员名单、职称和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护士有效的执业证书、医技人员技术职称证及相关的上岗证;外出体检所用设备名称及其年检合格证。
2、外出体检情况说明,包括邀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受检人数、场所、邀请单位体检负责人情况及联系方式);开展外出体检的时间、地点及体检的检查科目等。
3、邀请单位要求外出体检的“邀请函”和双方签订的体检协议书。
4、在体检现场进行标本采集及有关检验项目检测的,需提供现场标本采集室、实验室检测条件的书面说明;
(二)备案
1、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对按规定提交全部备案材料的外出体检医疗机构予以备案。
2、在本辖区内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在本区县卫生局备案。
3、跨区县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在本区县卫生局备案后,持备案表原件,到邀请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卫生局二次备案。
第九条 申请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广告宣传。
第十条 申请开展外出体检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外出体检;
(一)未向有关区县卫生局进行外出体检工作备案的;
(二)不符合本规范第六条规定的外出体检工作应具备的条件;
(三)外出体检的项目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四)医疗机构跨省市外出体检的;
(五)不符合本规范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一条 外出体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备案的事项开展外出体检活动。同时向邀请方出示备案表的原件。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辖区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一)未经备案擅自开展外出体检工作的;
(二)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外出体检工作条件的;
(三)外出体检的同时推销药品(包括医院制剂)、使用或者销售假药、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
(四)外出体检的同时擅自发布广告宣传;
(五)利用外出体检进行人体试验;
(六)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七)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关联法规:
第十三条 开展外出体检活动发生医疗纠纷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处理。
第十四条 本规定如与《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京卫医字[1999]43号)相关条款有抵触,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备案表(略)
2、外出体检合作协议书基本内容(试行)(略)
第四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 【发布日期】2011-07-07 【生效日期】2012-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6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郭金龙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组织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四章 资助与实施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自然科学基金使用效益,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然科学和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相关的环境条件促进活动。
第三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负责研究制订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政策,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市财政部门依法对自然科学基金的预算、财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审计机关依法对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负责编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和项目指南,审定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审议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重大事项等工作。
基金委由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组成。基金委组成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名,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基金委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基金办”)承担基金委的日常工作,负责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第五条 基金办应当聘请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家作为评审专家,建立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专家库。
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应当从项目的科学价值、创新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申请人的研究能力,项目研究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
第六条 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来源于市财政拨款。
市财政部门应当将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列入预算。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与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向自然科学基金捐资等方式资助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向自然科学基金捐资的,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七条 自然科学基金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激励创新、促进合作、凝聚资源、服务首都的方针。
第八条 确定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当充分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采取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机制。
第二章 规划与组织
第九条 基金委应当根据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围绕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编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建立基金资助体系,明确发展战略目标、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并根据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编制项目指南,明确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范围。
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为促进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发展,新兴学科与优势学科建设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储备。
第十条 基金委在编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和项目指南时,应当听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企业、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组织等方面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自然科学基金发展规划和项目指南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一条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应当通过依托单位实施。依托单位在基金资助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申请人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二)审核申请人、项目负责人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
(三)提供基金资助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实施基金资助项目的时间;(四)配合基金办对基金资助项目的实施和基金资助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基金办应当对依托单位的基金资助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十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企业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其他组织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向基金办申请注册为依托单位: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资格,并具备完善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二)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管理制度;
(三)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团队和基础条件。
基金办应当自收到注册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告知申请单位。不予注册的,应当说明理由。
基金办应当将依托单位名单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所在单位是依托单位;
(二)具有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经历;(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申请人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或者没有工作单位的,经有关依托单位同意后,可以通过该依托单位申请基金资助。该依托单位应当将其视为本单位科学技术人员,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管理。
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海外科学技术人员,经有关依托单位同意,且每年在依托单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可以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申请人应当是申请基金资助项目的负责人。
第十四条 鼓励中央在京单位与市属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联合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鼓励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与企业的科学技术人员联合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联合申请的应当确定一名申请人。
第十五条 申请人应当按照项目指南和申请要求,在规定期限内通过依托单位向基金办提交申请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人申请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资助情况。
第十六条 基金办应当自基金资助项目申请截止之日起45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一)申请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
(二)申请人或者参与人申请、参与申请、正在实施的基金资助项目超过规定数量的;(三)申请材料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申请要求的。
第十七条 基金办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通过依托单位告知申请人,说明理由。
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日内,通过依托单位以书面形式向基金办提出复审申请。基金办应当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复审。认为项目申请属于不予受理情形的,予以维持,并通过依托单位书面告知申请人;认为项目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撤销原决定。
第十八条 对已受理的项目申请,由基金办按照专家遴选规则,从同行专家库中随机选择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对每个项目申请进行通讯评审的专家不得少于3名。
评审专家对评审的项目申请认为难以作出学术判断或者不能参加评审的,应当及时告知基金办;基金办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选择其他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基金办应当根据专家通讯评审意见,按照项目遴选规则确定进入会议评审的项目申请名单。
第十九条 对进入会议评审的项目申请,由学科专家评审组进行会议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建议基金资助项目名单。
第二十条 基金办应当将建议基金资助项目名单产生的工作情况,向基金委进行说明。基金委根据本办法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对建议基金资助的项目名单和遴选工作进行审议,确定拟资助项目名单。
第二十一条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实行公告异议制度。基金办应当将基金委确定的拟资助项目名称、项目申请人基本情况、依托单位名称、资助的经费数额等情况,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期为30日。认为资助项目有弄虚作假等情形的,可以在公告期内向基金委提出异议,基金委应当在60日内核查处理。基金办应当将资助决定告知依托单位和申请人。对决定不予资助的,应当说明理由。
基金办应当向申请人反馈专家评审意见。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对不予资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日内通过依托单位以书面形式向基金委提出复审申请。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不得作为提出复审申请的理由。
基金委应当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组织专家完成审查。原决定符合评审规定的,予以维持,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原决定不符合评审规定的,撤销原决定,重新组织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书面告知依托单位和申请人。
第二十三条 在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中,基金委委员、基金办工作人员、评审专家是申请人的近亲属、参与人的近亲属,或者与申请人、参与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应当回避。
申请人和参与人不得作为评审专家。
申请人可以向基金办提供3名以内不适宜评审其项目申请的评审专家名单,基金办在选择评审专家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是否回避。
第二十四条 基金委委员、基金办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应当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评审保密规定。
第四章 资助与实施
第二十五条 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当自收到资助决定之日起30日内,按照要求填写项目任务书,并报基金办核准。
基金办应当按照项目任务书对基金资助项目进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基金办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拨付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当按照规定和项目任务书要求管理、使用基金资助项目经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或者挪用基金资助项目经费。
第二十七条 项目负责人应当按照项目任务书组织开展研究工作,作好基金资助项目实施情况的原始记录,并通过依托单位向基金办提交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
依托单位应当审核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查看基金资助项目实施情况的原始记录,并向基金办提交基金资助项目管理报告。
基金办应当对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和基金资助项目管理报告进行审查。
第二十八条 基金资助项目实施中,不得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不得擅自变更项目任务书的内容。实施中出现影响项目进展问题的,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基金办报告;项目任务书的内容确需变更或者项目确需中止、终止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依托单位应当及时提交书面申请。基金办应当及时核查,作出处理决定。
基金办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未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规定开展工作,资助项目确需中止或者终止的,可以根据实施情况作出资助项目中止或者终止决定。
第二十九条 项目负责人应当自基金资助项目资助期满之日起60日内,通过依托单位向基金办提交项目验收材料。
基金办应当组织专家对基金资助项目进行验收评审,形成验收意见书,并将验收意见书送达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对未通过验收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十条 基金办、依托单位应当依据国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基金资助项目的档案。第三十一条 基金资助项目验收意见书认定项目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科学价值、重大创新突破或者重大应用前景,有必要继续资助深入研究的,应当优先予以资助或者由基金办推荐其申请其他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第三十二条 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基金资助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基金办可以作出资助项目终止决定。
项目负责人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不影响其继续申请基金资助项目。
第三十三条 发表基金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当注明得到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第三十四条 基金办应当促进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自然科学基金利用财政性资金资助的项目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依法由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参与人等取得。基金办应当引导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参与人等在项目任务书中约定知识产权的享有与使用。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支持政策,促进基金资助项目获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市实施转化。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五条 基金办应当对评审专家的评审工作情况、依托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项目负责人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建立评审专家、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信用档案。
第三十六条 项目申请人、参与人申请基金资助项目弄虚作假的,取消其参加本评审的资格;其申请项目已经予以资助的,撤销资助,追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情节严重的,在五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第三十七条 项目申请人或者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研究成果等行为的,基金办可以取消其规定年限内的申请资格、撤销资助、停止拨款、追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
第三十八条 项目负责人、参与人在实施项目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基金办应当督促其限期改正,并暂缓拨付资助经费;逾期不改正的,撤销资助,追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情节严重的,在五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未按照项目任务书开展研究工作的;
(二)未按照规定提交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和验收材料的;(三)提交弄虚作假的报告、原始记录或者相关材料的;(四)侵占、挪用基金资助经费的。
第三十九条 依托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金办应当督促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五年内作为依托单位的资格:
(一)未履行保障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条件或者监督管理资助经费使用职责的;
(二)未对申请人或者项目负责人提交的材料或者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审查的;
(三)未按照规定提交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基金资助项目管理报告或者验收材料的;
(四)纵容、包庇申请人、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的;(五)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的;
(六)不配合基金办监督、检查基金资助项目实施的;(七)截留、挪用、侵占基金资助经费的。
第四十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基金办应当督促其改正;情节严重的,五年内不得聘其为评审专家:
(一)未按照规定履行评审职责的;(二)未按照规定申请回避的;
(三)披露未公开的与评审有关的信息的;(四)利用工作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评审专家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研究成果等行为的,基金办五年内不得聘其为评审专家。
第四十一条 基金办应当建立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对研究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价,并将项目取得的基础性数据、研究成果及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但是按照规定应当保密的除外。
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宣传基金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第四十二条 基金办应当定期对基金资助工作进行评估。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举报项目申请、评审过程中存在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通讯地址。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已规定行政处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基金委委员、基金办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一)未按照规定申请回避的;
(二)披露未公开的与项目申请、评审有关信息的;(三)干预评审专家评审工作的;
(四)利用工作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基金委委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其委员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基金办在基金资助工作中,涉及项目组织实施费和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有关的环境条件促进项目的基金资助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北京市学籍管理办法
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制、入学注册、学籍变动和信息安全等。本办法所指“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教育学校。
第三条 本市中小学生学籍实行分级负责、市级统筹、区县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学籍总量依据当年中小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学籍建立及变动情况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条 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本市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办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章 学 制
第五条 本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原则上小学学制为6年,初中学制为3年。分别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和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第六条 本市高中阶段学制原则上为3年。分别为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
第七条 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各区县可根据实际,在条件具备的学校适当开展学制改革实验。
第三章 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 本市中小学各学段招生实行计划管理。中小学校应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招生计划、招生办法接收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各区县招生规模总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内各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实行免试入学。凡年满六周岁的本市户籍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完成小学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入学手续按照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当年的入学规定办理。
第十条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开具的相关证明,在新学年开学后10个工作日内向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缓学期限一般为一学年。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第十一条 本市户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到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可申请到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
到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还应到其户籍或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义务教育学校登记信息,同时具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籍和户籍或居住地就近入学学校学籍。
第十二条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照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当年的招生规定办理入学手续。
第十三条 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须通过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录取后办理普通高中入学手续。
第十四条 持有下列证明的,按本市户籍学生对待:
(一)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
(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
(三)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
(四)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
(五)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
(六)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子女关系证明信》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户籍登记卡;
(七)市人力社保部门为其父(或母)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八)其他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规定的证明。
第十五条 入学新生应按照规定时间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注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持有关证明,在新学期开学后5个工作日内到学校办理延期注册手续。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又未办理延期注册手续的,由学校督促其入学,督促无效的由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责令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学生入学。
高中新生未按期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注册又未办理延期注册手续的,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十六条 新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当在新学期开学后10个工作日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普通高中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为新生建立个人档案。
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各学段招生入学系统确认的入学结果生成新生学籍信息,按照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规则生成学籍号,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第十七条 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一)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
(二)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四)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
(五)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
(六)享受资助信息。
学籍基础信息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格式采集。
第四章 考 勤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考勤制度。考勤按出勤、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课等项目记录。
第十九条 因故不能到校上课或不能参加学校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对无正当理由未履行请假手续的缺勤学生,按旷课处理,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应当向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时了解情况,配合其监护人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其改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连续旷课一周仍不到校上课的,学校要告知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责令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学生到校上课,严禁出现辍学现象。
第二十条 在校学生应当于每学期开学后5个工作日内,到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报到注册又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按旷课处理。
第五章 转 学
第二十一条 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在本市内转学:
(一)学生户籍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市内迁移,新户籍所在地不在原就读学校服务范围的;
(二)学生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实际居住地在市内变更,变更后的居住地不在原就读学校服务范围的;
(三)其他特殊原因确需转学的。
第二十二条 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本市内转学的,持户籍、居住地变更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发给学生转学联系表,学生持联系表到拟转入学校联系,转入校同意并签章后,回到原就读学校确认。经转出和转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及学籍信息变更,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对转入的学生,学校应当按其原就读年级安排插班。必要时可按其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第二十三条 学生户籍由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迁入本市的,从境外到本市落户的,有本市户籍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的,需转入或转回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可参照第二十二条规定办理转学手续。
第二十四条 非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入到本市的,应参照非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证件,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对转入的学生,学校应当按其原就读年级安排插班。必要时可按其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第二十五条 本市普通高中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确有特殊原因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可在教学水平相当的同类学校之间申请转学。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及学籍信息变更。高中阶段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转学,参照办理。
学生户籍由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迁入本市的,从境外到本市落户的,有本市户籍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的,需转入或转回本市普通高中阶段就读,参照前款规定办理。同时,应提供原就读普通高中录取证明、已修高中阶段学业证明等相关材料。第二十六条 在本市就读的学生转出到外省市的,需学生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接收学校的相关证明,经就读学校同意,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办理转学手续。学校应为转往外省市学生申请毕业证书提供学业考核证明。
第二十七条 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或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的学生,学校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教育;对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应当依据及时制止的原则,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学校申请,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安排入专门学校(原工读学校)就读。
在专门学校学习的学生,其学籍由原学校保留。学生表现明显进步、并确实改正缺点的,本人提出申请,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可安排回原学校继续学习。
对于在校期间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在刑满释放后仍未满18周岁且符合就学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其做好就学工作。
第二十八条 根据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儿童、青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从本市中小学校选调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第二十九条 转学应在寒、暑假放假前一周或开学后一周内提出申请。转学手续办理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转学学生须随转相关学籍信息和档案,实行“籍随人走”。
第三十条 下列情形,不予转学:
(一)中小学起始年级的第一学期及毕业年级,不予办理转入手续。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转学。
(三)学生在受处分期间,不予办理转学手续。
(四)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六章 休学、复学
第三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休学:
(一)因病经诊断,需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的;
(二)学生在一学期内连续请假(包括病、事假)时间超过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仍不能到校上课的;
(三)因其他原因,需要休学的。
第三十二条 因病假办理休学手续须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因事假办理休学手续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发给休学证明。
第三十三条 休学期限不超过一年。学生休学期间保留学籍,不能办理转学手续。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应当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诊断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长休学期,经学校同意,可继续休学。
第三十四条 学生休学期满或休学期间要求复学的,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因病休学的还应当提交区县级以上医院(必要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认定治愈或认定可以正常学习的证明,经学校核准,即可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未提出延期休学申请,又不复学的,按旷课处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及时督促学生复学,督促无效的由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责令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学生复学。
学校对准予复学的学生,按其实际学业水平安排年级。
第七章 退 学
第三十五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满十八周岁,不宜在校继续学习的,应办理退学手续。
高中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办理退学手续:
(一)多次留级且年龄超过二十周岁,不宜在校继续学习的;
(二)一学期内连续旷课超过十五天或累计旷课四十五天,学校与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多次联系帮助教育无效的;
(三)休学期满,经学校与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联系仍未复学或超过复学时间一个月以上仍不办理继续休学申请的;
(四)学生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退学的。
第三十六条 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退学条件的,由学校填写退学申请表,经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复核后,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学校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
符合高中学生退学条件的,由学校或本人填写退学申请表,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准予退学。学校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
第八章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升级、留级、跳级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业成绩管理等有关规定执行,并在学籍档案中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十八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学校编制毕业生名册,义务教育阶段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发给毕业证书;普通高中阶段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发给毕业证书。
学生学习期满,未达到毕业要求,又不符合留级条件的,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送专门学校学习的学生毕(结)业,由保留其学籍的学校颁发毕(结)业证书。
退学学生和其他未完成学业终止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其肄业证书。
第三十九条 初中学生毕(结)业后,学校应将未升入高级中等学校的学生毕(结)业材料,按规定时间移交给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高中学生毕(结)业后,学校应将未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档案,按规定时间移交给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退学和其他未完成学业终止学籍学生离校时,由学校将其材料和档案移交给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第四十条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规格式样,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普通高中毕业、结业、肄业证书须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验印。
毕业证书要有统一字号,义务教育阶段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普通高中阶段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学生毕业、结业、肄业证书遗失,可向原证书颁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核实后,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学历证明。
第九章 管理职责与信息安全
第四十一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公室,统筹指导、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责任部门,统一管理辖区内中小学生学籍工作。中小学校具体负责学籍信息建立和日常学籍管理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设学籍管理员,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
第四十二条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及时采集、复核、更新和上报学生相关信息,确保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学籍变动手续完备。
第四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第四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为已接收符合条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二)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三)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四)不及时报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
(五)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六)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学校的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关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奖励处分、体质测试、健康检查等办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七条 依据本学籍管理办法,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或完善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4年6月10日起施行。《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京教基〔2010〕17号)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中有关事项的通知》(京教基二〔2011〕1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