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制度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新生儿访视指导工作,正常分娩新生儿由基层卫生人员于出院后3天、7天、14天、28天进行产后访视,至少3次。
2、建立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定期进行四、二、一体检,开展儿童健康检查,体检内容包括体格发育测量、全身各系统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等,并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
3、筛查体弱儿,并进行专案管理,定期追访、指导治疗。
4、加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做好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及体格锻炼和营养方面的保健指导。
5、加强传染病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6、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资料存档。
十九里镇卫生院
第二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对儿童进行整体的、全面的、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即为系统管理。在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监护与指导,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
康,减少疾病及死亡。
管理程序:
1、新生儿出生后,新生儿父母到县妇幼保健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县妇幼保健院为每位新生儿办理《泸西县儿童保健手册》。
2、新生儿父母返回休养地后将手册交给当地的村保健员,村保健员造册登记,进入儿童系统管理程序。
3,村保健员按管理规定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检,提出相关指导意见。
4、儿童三岁时系统管理程序结束,儿童父母将手册交给当地村保健员,由村保健员进行结案,管理资料上报乡镇卫生院。
5、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由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儿童系统管理工作。
服务内容:
1、儿童1岁以内每年体检4次,2岁以下每年体检2次,3岁以内每年体检1次。
2、新生儿期询问母亲妊娠期健康状况、分娩前后情况,发现先天畸形、产伤、脐炎、硬肿症等,注意保暖、早开奶、母乳喂养、护理、防感染。
3、婴儿期了解喂养情况,辅食添加月龄,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早期症状,出牙月龄,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发育情况,添加维生素D的情况,基础免疫种类及次数,注意合理喂养,促进感知觉发展,体格锻炼,预防接种等。
4、幼儿期重点是营养状况,注意神经、精神、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传染病及意外事故,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5、通过体检,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防病治病知识,达到治病育人的目的。
(一)儿童系统保健的内容:
1、新生儿管理:出生至不满28天为新生儿期,正常新生儿出生第3,7,14,28天歌方式一次,至少访视2-3次。
2.婴幼儿管理:满28天至不满一周岁为婴儿期。满一岁至不满三岁为幼儿期。婴儿期出生第3,6,9,12个月各监测一次,幼儿期出生第18,24,个月时各监测一次,满3岁检测一次。定期体检,检查全身各系统,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指导科学喂养,婴儿体格锻炼,喂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体弱儿管理:体弱儿指低出生体重,早产,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先天性畸形等婴幼儿。通过家庭随访,保健门诊,即爱能够监护和会诊或转诊进行管理。
4.高危儿管理:高危儿指以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包括以下情况.(1)有异常分娩史,包括妊高征,羊膜早破,羊水污染,各种难产,手术产。
(2)新生儿出生时异常,如产时窒息,脐带绕颈,早产儿,巨大儿。(3)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
管理:指导家长随时注意小儿神志,面色,呼吸,皮肤,大小便情况等,避免与外人接触,以防感染。访视过程与有疑难病情及异常情况及时转送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第三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实施方案
兖州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水平,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有效降低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山东省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对象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是指对7岁以下儿童建立系统保健管理档案,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营养、神经精神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对喂养、早教及体格锻炼进行科学指导,加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减少出生缺陷及体弱儿的发生。管理重点对象是0~3岁儿童(含外来人口)。
二、管理内容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项目包括:儿童健康查体,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智能筛查、监测,儿童心理及营养保健咨询、指导,血常规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等。保健内容即: 在儿童出生1、3、6、9月及1岁、1.5岁、2岁、2.5岁、3岁时,分别对其身体、智能、社会适应性、膳食营养、日常护理等进行测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存在的问题,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同时提供相应的早期教育、膳食营养和疾病防治指导方案。具体内容包括:①问询:包括膳食营养(主、辅食数量及搭配等)及日常生活状况(进食、睡眠、大小便)等。②体格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③物理检查:一般情况、皮肤、五官、心肺、肝脾、肌张力等。④智力筛查:DDST。⑤诊断与评价:疾病诊断与健康评价。⑥专案管理: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及其它严重先天、后天疾病。⑦保健指导:早期教育、膳食营养、疾病防治。
三、管理目标
到2020年达到以下目标: 1、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到99%以上;
2、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
4、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100%,听力筛查率达100%;
6、婴儿佝偻病、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5%以下;
7、婴儿母乳喂养率保持在95%以上,适时、合理添加辅食。
四、工作措施
1、成立科室,明确分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明确3名以上医护人员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儿童保健门诊(单独),并有专人负责;市人民医院、市铁路医院、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要设立儿童保健科,并明确专人积极开展和配合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系统保健及疾病筛查工作。
儿童系统保健服务查体工作分工如下:城区儿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儿童由镇(中心)卫生院负责。
2、积极组织,认真测查。市妇幼保健院及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儿童系统保健内容及时间要求,积极组织适龄儿童体检,并按查体项目,逐项认真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和纠正。对未按时查体儿童要做好登记并通知补查,确保查体率达100%。对专案管理儿童要及时上报,并做好治疗、复查及随访工作。各镇街要每月汇总查体情况,于次月5号上报市妇幼保健院。
3、强化培训,完善设施。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卫生局组织全市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各保健门诊要严格按要求设置房屋及设施,配齐查体设备。
4、严格审查办理手续。各定点助产机构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时,为新生儿办理《儿童保健手册》并填写相关内容、信息输入山东省保健信息系统。市妇幼保健院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同时,查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手续。市疾控中 心、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做好儿童预防接种的同时,查验儿童保健手册的使用情况,督促家长及时做好儿童保健。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落实《方案》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感,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作为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后代造福的大事,纳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市成立了兖州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具体协调领导本镇街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
2、广泛宣传,全面发动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专栏等新闻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儿童家长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和主动参与的热情,确保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标。要充分利用儿童查体之机,积极向家长宣传 4 小儿养育及常见传染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3、强化督导,严格奖惩
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技术指导小组要加强日常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制定具体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考核方案,每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单位进行检查、考核,严格按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经费兑现。对工作措施有力、落实到位、开展好的单位,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敷衍、推委扯皮、拖全县后腿的单位,将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
1、兖州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兖州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兖州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迟庆双 市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 市财政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成员:吕志鹏 市卫生局防疫妇幼科副科长 马庆峰 市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 市财政局 科长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兖州市儿童系统保健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 长:朱前春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副主任医师 成 员:吕志鹏 县市卫生局防疫妇幼科副科长
许广美 市妇幼保健院社会保健科主任、主管医师
张 波 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范宝生 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市铁路医院儿科主任
市中医院儿科主任
赵会雨 市妇幼保健院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办法
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管理,结合我居民实际制定本办法
2.儿童保健管理是指对7周岁以内儿童健立管理档案.定期体格随防.健康发育评价喂养,早教育及体格锻炼指导,计划免疫常见疾病的防治,出生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及体弱儿管理,等糸列儿童保健管理.3.加强对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领导,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二儿童保健管理内容
1.对新生儿,婴幼儿,体弱儿,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建立儿童保健卡,实行常规管理
2.开展新生儿期防祝,对出生28天的新生儿防视3次对0一6岁儿童根椐年龄进行定期体格随防.3.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对佝楼病,缺铁性贫血实行早防冶,发现病例专案管理,对各种缺乏病症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各种疾病发生.4.儿童保健管理实行花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管完善城乡儿童保健网络和儿童保健专业队伍.三妇幼保健机构职责
1.开展和指导儿童保健宣传教育,宣传加强儿童营养,母乳喂养和防病知识,编宣传资料,普及科字育儿知识.2.培训儿童保健人员,建立完善儿童保健管理统计资料和数据,(包括基本情况,系统管理情况,儿童五长发育水平,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婴儿死亡率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和管理.3.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营养,体格锻炼,早期教养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4.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的追踪,随防和冶疗.5.掌握本辖区居民0-7周岁以下儿童数及当生出生数.
第五篇: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规范
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本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第二章
范围
第三条
儿童系统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散居儿童、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第四条
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含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定期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第三章
服务内容与流程 第五条
胎儿保健:
动态监测胎儿发育状况,为孕妇提供合理膳食、良好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指导,避免或减少孕期有害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上,开
展产前筛查和诊断。
第六条
新生儿保健
1.新生儿出院前,由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评估,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指导
意见。
2.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含满月访),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进行,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儿童保健医生或乡村医生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
3.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办法》的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第七条
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1.建立儿童系统保健册(表、卡):新生儿满月或出生后42天,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或母亲产后42天健康检查,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儿童系统保健册,并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及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2.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按照《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要求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或生长发育监测服务。1岁以内婴儿每年4次,1-2岁儿童每年2次,3-6岁儿童每年1次;进入托幼机构的3岁以上儿童按集体儿童保健管理规范要求接受定期健康检查。7岁以上儿童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
理服务规范管理。
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体检、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以及眼、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指导等。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
3.在儿童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工作。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两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重度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针对其病因、病情制订正确的矫治方案,给予药物治疗、营养指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并与当地康复训练机构建立联系机制。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中度以上肥胖症患儿每1~3个月随访一次。其它高危儿视病情而定。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患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高危儿童矫治后,符合好转或痊愈指标应及时结案;两次随访无明显好转者,转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就诊,并进行追踪。
5.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测评、诊断治疗及咨询指导,开展早期教育和
早期干预。
6.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重点对龋齿、听力障碍、弱视、屈光不正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防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眼病筛查,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一周岁的婴儿开始弱视、屈光不正筛查,三周岁后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及时
予以诊治。
7.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8.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流动人口儿童应与居住地有户籍的儿童享有同等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妇幼保健人员、乡村医生定期与计生服务站、流动人口办公室、妇产科、预防接种部门等联系,尽早发现流动人口儿童,建立儿童系统保健册,纳入系统保健管
理。
第八条
孕产妇住院分娩出院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规定流程实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第四章
服务要求
第九条
专业机构要求
1.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2.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机构必须为卫生行政部门已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且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第十条
人员要求
1.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护士资格,并接受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3.人员配备:县级及以上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量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儿童保健医生至少2名、护士1~2名。
第十一条
业务用房
1.县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
(1)儿童保健管理用房:开展儿童保健群体工作和信息资料管理业务,房屋面积各不少于15平方米。
(2)儿童保健门诊用房:儿童保健门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流向合理、符合儿童特点。应设立分诊区和候诊区,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设立儿童健康检查诊室、专业诊室和健康教育室,儿童健康检查门诊诊室不少于2间,专业门诊用房根据所开展的专业需求确
定。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门诊用房:门诊应设立分诊区和候诊区,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设立儿童体格测量室、健康检查室、健康教育室。儿童保健门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流向合理、符合儿童特点,并根据当地儿童保健需求、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业务量调整配置用房。
3.其他医疗机构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开设儿童保健相关专业门诊,根据业务工作量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
根据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配备必
需的基本设备和设施。
第五章
职责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的管
理与监督。
1.负责制订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
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
保健技术指导中心。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探索适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
育质量与效果。
3.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业务培
训和工作评估。
4.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5.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
6.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7.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开展儿童
死亡评审工作。
8.对辖区内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与科学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9.设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半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季度召开辖区儿童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业务学习,部署工作。
10.设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儿童系统保健册(或表、卡)”的统一印制、分发,所需工本费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调剂。
11.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第十五条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按本规范要求开展与机构职责、功能相应的儿童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免费儿童保健服务和
健康教育。
2.指导区域内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工作,改善
儿童营养状况。
3.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完成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质量控制。
4.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评估,定期参加县级儿童保健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人员例
会。
第十六条
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职责
1.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开展或协助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服务。
2.每季度参加例会,收集、上报儿童保健服务与
健康状况数据。
第十七条
其它医疗机构
1.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执行本规范,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服务管理与工作评估;按辖区统一要求,定期上报儿童保
健服务相关资料。
2.参与辖区儿童工作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考核
评估。
第六章
资料管理
第十八条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福建省妇幼卫生信息指导手册”要求做好各种儿
童保健资料的管理。
1.建立外出开会、学习及下乡登记本,对每次学习培训进行小结;做好各级例会记录和总结。
2.妇幼卫生报表及五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资料管理。各种报表齐全含出生季报表、儿童死亡报表或死亡报告卡(儿童生命监测点)等。
3.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资料齐全,儿童系统保健册(卡、表)、高危儿管理登记本填写规范。
第七章
监督与评估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区域儿童保健工作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估工作制度,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保健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职责履行、儿童保健工作网络建设、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和儿童健康水平改善等情况进行评估。第二十条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实施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考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