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
2012年石油新村街道办事处城市住房保障工作
目标责任书
根据《2012年高新区(新市区)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按时完成目标责任书的工作要求,更好地为辖区住房困难家庭服务,结合我街道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度石油新村街道办事处工作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目标任务
1、完善住房保障机构,做到机构落实,人员到岗。
2、分解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层层落实。
3、建立培训、例会、考核制度。
4、严格执行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相关制度。
5、落实复审复查及货币补贴发放工作机制。
6、大力开展住房保障违规清查处置工作。
7、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宣传机制。
8、完善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收入状况调查工作。
9、配合做好2012年保障性住房选房、摇号工作。
10、完成市住房保障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措施
1、住房保障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并实际开展工作,负责确保办公设备及通讯、网络运行正常。
2、按时参加义务培训、行政例会及总结表彰工作。
3、按照按照乌市住房保障相关政策、规定要求,按规定时限完成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报、受理、初审、审核、公示、档案建立、资料上报、复审、复查工作。按时限上报率审核合格率达95%以上。
4、配合市、区、办事处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完成保障性住房住户的资格复审及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发放、监督工作
5、组织行政区域内各社区居委会、建立长效的住房保障政策宣传制度。
6、做好对申请家庭的评审工作和入户调查工作。
7、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收入状况调查、登记工作。
8、在规定时限内按时完成保障性家庭申请的受理、审核、公示及上报工作。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石油新村街道办事处被考核单位:
领导签字:领导签字:
2012年月日2012年月日
第二篇:街道办事处2010年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定稿]
街道办事处2012年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信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现制定本责任书。
1、继续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上报制度。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社区一天一排查;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庆日之前,要开展集中排查。排查的不稳定因素要逐案逐人逐项登记建档、建立台账,重大不稳定因素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送信息,采取措施就地化解。
2、严格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社区书记、主任要带头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发生到区以上规模访(20人以上到区委、区政府门口和10人以上到市委、市政府门口、市信访局,5人以上到省委、省政府门口、省信访局、赴京集体上访),社区书记、主任要在规定时间内到场劝返。
3、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查究制。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监察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联合下发的信访工作责任查究的有关规定和《中共二七区委、二七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群工信访工作,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二七发[2009]10号)的有关规定,承担本社区发生的越级集访、规模访、重访和赴京非访的工作责任。
4、严格规范信访人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
于违法信访行为依法处置的有关规定,对赴京非正常上访迅速启动“三位一体”训诫教育工作机制,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做到宣传到位、处置到位,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信访秩序。
如完不成上述目标,愿意接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的责任追究。
办事处党工委:
分管领导:社区(盖章)社区负责人:
第三篇:2018年住房保障目标任务进展情况
2018年住房保障目标任务进展情况
截止6月底,我县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已在足球文化公园安置区内组织实施,已开工建设5栋480套,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2018年底前政府投资公租房已完成分配入住342户,分配入住率89%。
第四篇:加强住房保障
加强住房保障
一、重要论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谈住房问题
住房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标和框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在2008年12月国办以131号文发下来的,在这个文件中要求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一)问题/原因
200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是廉租住房建设加快。据原建设部、民政部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全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约有1000万户,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8年底,通过新建、购置廉租住房以及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方式,以实物方式解决了250多万户的住房困难。同时,累计发放租赁补贴达到229万户,基本上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到2008年底对申请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的目标。
二是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增加。2008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新开工9000多万平方米,竣工6000多万平方米。
三是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在扩大。截止到2008年底,中央累计支持改造煤矿棚户区28万户,去年第四季度启动了对林业、农垦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
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在我国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包括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土地供应等政策体系。2008年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补助的力度。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追加投资补助中也适当提高了对廉租住房建设的补助标准。调整了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明确这项资金用于租赁补贴开支后有结余的,可以用于购买、改建或者租赁廉租房支出。同时,也出台了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支持政策,明确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完善了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二)对策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增加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2009年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中央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一手抓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一手抓制度建设,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健全体制机制,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落实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政策,满足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要。
第五篇:住房保障
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即退、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保障性住房资源整合,实现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形成梯度管理的租金标准。积极探索共有产权的保障性住房权属模式,科学界定保障对象和政府之间的房屋产权比例,实现住有所居,健全完善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退有序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