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新闻系课程传播学复习讲义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 想情感的活动。
群体传播:指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的特点:
⑴任何一个群体成员都有传播者和受传播者双重角色。群体传播是多向交织的。
⑵群体传播的形式:群体成员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以及一些物化符号等等直接传递信息或者相互感染、模仿。
⑶群体传播的内容比较集中: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围绕群体目标进行的。
⑷群体传播的结果带有不定性:群体传播过程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组织传播:
定义: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过 程。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分类:⑴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出活动⑵组织内传播
理论:⑴组织是机器⑵组织是家庭(人际关系学派)
批判学派:萌芽于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起源于欧洲,欧洲至今仍是基地。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批判学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者群体,其内部又分为各种流派。批判学派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美国传播研究的缺点,而且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复杂的社会传播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但其观点也经常有失偏颇,他们的研究容易走向“头重脚轻”的极端。
知识沟理论: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责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称这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条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代表著作是美国新闻学者W.施拉姆主编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拓展】
自由主义理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理原则有:
⑴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⑵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与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⑶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⑷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两个重要原则:
⑴“观点的公开市场”;⑵“自我修正过程”
缺陷:
⑴资本特权代替了政府的特权,人民的意愿无法得到保障;
⑵追求利润的原则导致煽情新闻泛滥,黄色报纸蔓延;
⑶垄断扼杀了意见自由市场。
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原理原则:
⑴大众媒介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⑵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⑶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⑷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报刊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责任论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
缺陷:
⑴许多观点自相矛盾;
⑵该理论要求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缺乏相应的现实基础。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⑴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议程中某个问题 的重要程度,可以被称为问题的显著性。议程描述设置过程,描述了由媒体议程向公众议程传递的过程。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被转换成问题排序的传递过程,它分为三部分:第一,媒体确定自己的议程;第二,将议程告知公众;第三,公众在媒体的影响下行程自己的议程并使两者达到同步。
⑵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方面,议程设置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媒体对受众人质的影响上,它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儿不是怎么想,也就是以想什么的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至特定问题上。
⑶议程设置理论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导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大众传播一系列报导活动,产生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⑷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传 媒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力。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导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他们认为的重要不分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次序,然后以报导事迹的方式提供给受众
⑸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是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来在传播界占主要地位的传媒有限效果论的重要修正。
⑹议程设置理论形象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没看懂)过程之间的关系。在现实政治过程中,人们总希望自己的议题是要优先考虑的或最重要的议题,所以议程的设置过程是事件的推动者们为获得媒介、公众和政治精英的认同而不断进行的竞争。
4.概述“议程功能设置”假说?
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
⑴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
⑵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
⑶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⑷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第二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传播学笔记 [绪 论]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二章] 传播者 [第三章] 信 息 [第四章] 传播媒介 [第五章] 受 众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第九章] 国际传播 绪 论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_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信号与符号: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 象的概念。
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才能掌握和运用,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 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共同性:指说性
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 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 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6.传播的种类:
A. 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B. 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 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 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选择性、协同性、组织性。E. 大众传播:利用传播媒介对大众进行的传播(社会大众的传播)特点:
1、有专门传播媒介(机构)
2、受众多无组织性
3、反馈不易获得
4、速度快、时效性强、规模大。
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政治角度)
7、传播的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8、传播技巧:要求:
1、目的隐蔽
2、诚实可信
3、指向明确
4、内容真实
5、手法灵活 技巧:美化、丑化、印证、认同、详略
第二章 传播者
传播者:传播活动第一要素,最活跃要素,主要指人员或机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传播者的地位和任务(卢因理论)
(1)搜集信息(2)加工制作(3)筛选、取舍(4)控制(5)收集、处理反馈 传播者的素质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2)专业知识(3)新闻敏感性(4)政治敏感性(5)勇于献身的精神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1)国家、民族利益致上(2)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传播制度理论。
第三章 信 息
什么是信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小或降低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香农语)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存在物。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编码。译码:把通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新闻与信息
(1)新闻是公开的(2)确定了的事实不是信息,但可是新闻(3)传播途径不一样(4)信息专业性强 第四章 传播媒介
发展历程: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A、网络化、B、有线非大众化、C、高度商业化。蔡伦 东汉 造纸 毕升 宋 活版印刷
戈登堡 德国(15世纪中叶)印刷机
1956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最早现代意义的报纸。1827年美国第一架动力印刷厂,大量印刷。1846年呼式轮转印刷机。银板法照相术—真正意义的报纸。
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广告出现。电子媒介发展史:
无线电的有声传播,标志着无线电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
底特律8MK电台有关该州初选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
广播、电影、电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发射台。
印刷媒介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称为旧媒介,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称为新媒介。印刷媒介特点: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5)能形成一定的权威。电影特点:
(1)视觉性和逼真性。广播特点:
(1)速度快、时效性强;(2)声情并茂;(3)群众基础。电视的特点:
(1)视听兼备;(2)真实性和现场;(3)参与感节目主持人。电子媒介总的特点:速度快、时效性强;很强现场感,亲切感人。
新媒介特点:(1)依赖高科技;(2)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3)网络化;(4)速度更快。媒介与大众文化关系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众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主要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三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英尼斯偏向时间、偏向空间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第五章 受 众
1、概念及特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
特点:(1)人数众多;(2)广泛样、复杂性;(3)分散性、无组织性;(4)不固定、不确定;(5)隐匿 教材中,参予性、积极性
2、受众理论:
德福勒归纳为四种:(1)个人差异论:大纲中心理差异;(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 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
3、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
4、反馈:受众对传播信息的一种反应,这一反应传回传播者以供参考。具有延迟性、间接性、零散性和累积性。
5、受众调查:
受众来函、来电进行简单调查获得反馈的最好方式;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当面询问、电话、日记、机械; 民意测验: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
第六章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理论: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2)有限效果论: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3)适度效果论:创新扩教论、使用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创扩: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4)强大效果论:伊丽莎白、内尔《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对舆论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沉默的螺旋” 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
(1)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2)团体规范、组织关系;(3)受众个人差异;(4)社会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1)传播的信息来源;(2)传播的媒介;
(3)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4)传播的内容。传播的社会影响:
正面: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娱乐功能。反面: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传播与现代化:
罗杰斯:现代化的定义; 勒纳:“倍加器”“加速器”; 施拉姆:推动者 ; 早期研究的得失:
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P33告知、决策、教育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垢干预。4)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来源于集权主义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与政府合二为一。
来自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传播内容对传播行为的制约、行业团体、传播业职业道德自律。
国家政府对意识的管理和控制; 1)制定法律; 2)检查内容;
3)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 4)暴力干预
5)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受众对传播的控制; 传播业职业道德的自律; 控制的方法
第九章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方式:
1)对外出版:《中国时报》、《北京周报》、美国《交流》; 2)对外传播:苏联最早; 3)对外电视;INTERNET 4)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 1)媒介分布不平等; 2)信息量不平等: 3)资源利用不平等 国家传播机构: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塔斯社、新华社、安莎社; 1)美联社:1848年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组成; 2)合众社:1858年合众新闻社和国际新闻社组成; 3)塔斯社:1917年;
4)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5)法新社:1835年; 6)共同社:日本,1945年; 7)新华社:1931年; 国际传播的展望;
第三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
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 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
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4.传播学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信号和象征符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
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
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3.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4.象征性社会互动: 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 一.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丹斯模式
(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定义:
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1)分类
(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 1.定义:
2.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 <1>镜中我:
<2> 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 <3>库利认为: 3.人际传播的特点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 2.群体的特征: 3.群体的分类:
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正面功能 负面功能
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1)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群体意识是群体信息在群体传播和互动中形成的)(3)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的影响:(4)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6.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非常态的群体行为)(1)集合行为: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信息传播贯穿集合行为的始终,只不过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3)集合行为的几种类型(特殊的传播机制)二.组织传播 1.组织:
2.组织的结构特点: 3.组织传播及其重要功能: 4.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5.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组织的信息输入(2)组织的信息输出: 第六编(第7章)大众传播概论
一.大众传播:(定义、特点、社会功能)1.定义:
2.大众传播的特点: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2)赖特的四功能说: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4)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2.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两种观点: 3.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a.信息环境
b.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c.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d.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 拟态环境: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七编(第8章)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传播制度: 2.对媒介的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4)深层的控制:潜网。(别处补充)
二、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极权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3.社会责任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4..民主参与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5.苏联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理论: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规范理论:
7.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编(第9章)传播媒介
第一部分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1、2、3)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
(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的功能)一种思辨推论(3)“热媒介”与冷媒介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包括1.媒介内容的影响:拟态环境等。2.媒介形式或工具的特性:本部分介绍)(1)“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依存症:
(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3.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1)新媒介:(2)新媒介的特点(3)新媒介的意义:
(4)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总结:
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他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技术是由人创造的重要的 是人如何使用,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因此,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第二部分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4)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传播者和大众传媒:(1)传播者:(2)大众传媒:(3)大众传媒的特点: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2)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3)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4)公共性与公益性(制约因素)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把关理论: 库尔特.卢因 第一次提出《人际关系》(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3)把关的实质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作为大众的受众)受众
1.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的主要特点: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4.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即可)(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 《大众的造反》(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二、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1)传播权:(2)知晓权:(3)传媒接近权:
五、“使用与满足”----一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微观的)1.使用与满足(定义)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
3.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4.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六、关于受众的一些基本理论:(1)枪弹论(中弹即倒的受众):(2)个人差异论(有限效果论之一)(3)社会类别论(有限效果论之二)(4)社会关系论(有限效果论之三)(5)文化规范论:如:议程设置 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部分:概论 1.传播效果的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4.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二部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 说服与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适度效果论>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根据传播流研究总结,提出)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4.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效果,<适度效果论> 5.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部分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从传播过程本身研究,微观)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霍夫兰(2)休眠效果
(3)传播主体的动机与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霍夫兰)“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3)明示结论与不下结论(霍夫兰、曼得尔)(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哈特曼)(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6)先说后说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视角:(3)受传者的个性和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 D.L肖 1972 《舆论季刊》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内容:
2.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3.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 4.议程设置的不同类型: 5.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点: 6.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7.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8.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 9.与议程设置相关的研究: “拟态环境” “环境监测功能”
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成功的。不过将大会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明确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麦库姆斯和D.L肖 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1974 《传播学刊》 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1.沉默的螺旋假说: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要点: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2)效果观
5.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同观点)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具有什么影响?如何发生?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有什么倾向性? 一. 现代社会人们与三种现实发生密切联系:
二、培养理论:(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1.背景: 2.着眼点: 3.培养分析:
4.“培养分析”理论 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1.制度分析: 2.讯息系统分析
3.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 “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 1.背景: 2.内容: 3.知沟假说:
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4.上限效果假说: 5.信息沟理论: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6.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1)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知沟”的具体对策:
第十一编(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部分: 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2)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2.全球传播:
关于全球传播的几个研究领域: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 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第三阶段 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第三部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1)信息主权:(2)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 3.文化帝国主义(1)背景:
(2)文化帝国主义研究: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特点:
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关注的两个现实问题
第I部分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二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 经验学派 2. 批判学派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第II部分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1. 类型 2. 基本过程 二 抽样调查法 1. 随机抽样技术(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 2. 问卷设计(1)构成
(2)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3)问题的回答方式 三 内容分析法 1. 定义和特点 2. 课题和用途 3. 程序和技术(1)分析对象的选定(2)内容的解析操作(3)量化表示的方法 四 控制实验法 1. 用途
2. 基本程序和技术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四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李彬
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绪 论]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二章] 传播者
[第三章] 信 息
[第四章] 传播媒介
[第五章] 受 众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第九章] 国际传播
绪 论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_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
(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
(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信号与符号: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
象的概念。
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才能掌握和运用,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
(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
共同性:指说性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
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 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 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6.传播的种类:
A.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
B.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
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
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
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
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选择性、协同性、组织性。
E.大众传播:利用传播媒介对大众进行的传播(社会大众的传播)
特点:
1、有专门传播媒介(机构)
2、受众多无组织性
3、反馈不易获得
4、速度快、时效性强、规模大。
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政治角度)
7、传播的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8、传播技巧:要求:
1、目的隐蔽
2、诚实可信
3、指向明确
4、内容真实
5、手法灵活
技巧:美化、丑化、印证、认同、详略
第二章 传播者
传播者:传播活动第一要素,最活跃要素,主要指人员或机构。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
(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
(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
传播者的地位和任务(卢因理论)
(1)搜集信息(2)加工制作(3)筛选、取舍(4)控制(5)收集、处理反馈
传播者的素质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2)专业知识(3)新闻敏感性(4)政治敏感性(5)勇于献身的精神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1)国家、民族利益致上(2)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传播制度理论。
第三章 信 息
什么是信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小或降低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香农语)
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存在物。
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编码。
译码:把通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
新闻与信息
(1)新闻是公开的(2)确定了的事实不是信息,但可是新闻
(3)传播途径不一样(4)信息专业性强
第四章 传播媒介
发展历程: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A、网络化、B、有线非大众化、C、高度商业化。
蔡伦 东汉 造纸
毕升 宋 活版印刷
戈登堡 德国(15世纪中叶)印刷机
1956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最早现代意义的报纸。
1827年美国第一架动力印刷厂,大量印刷。
1846年呼式轮转印刷机。
银板法照相术—真正意义的报纸。
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广告出现。
电子媒介发展史:
无线电的有声传播,标志着无线电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
底特律8MK电台有关该州初选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
广播、电影、电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发射台。
印刷媒介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称为旧媒介,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称为新媒介。
印刷媒介特点: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
(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
(5)能形成一定的权威。
电影特点:
(1)视觉性和逼真性。
广播特点:
(1)速度快、时效性强;(2)声情并茂;(3)群众基础。
电视的特点:
(1)视听兼备;(2)真实性和现场;(3)参与感节目主持人。
电子媒介总的特点:速度快、时效性强;很强现场感,亲切感人。
新媒介特点:(1)依赖高科技;(2)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3)网络化;(4)速度更快。
媒介与大众文化关系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众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
(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
主要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三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
英尼斯偏向时间、偏向空间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第五章 受 众
1、概念及特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
特点:(1)人数众多;(2)广泛样、复杂性;(3)分散性、无组织性;
(4)不固定、不确定;(5)隐匿
教材中,参予性、积极性
2、受众理论:
德福勒归纳为四种:(1)个人差异论:大纲中心理差异;
(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
(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
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
3、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
4、反馈:受众对传播信息的一种反应,这一反应传回传播者以供参考。具有延迟性、间接性、零散性和累积性。
5、受众调查:
受众来函、来电进行简单调查获得反馈的最好方式;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当面询问、电话、日记、机械; 民意测验: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
第六章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理论: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
(2)有限效果论: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3)适度效果论:创新扩教论、使用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创扩: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4)强大效果论:伊丽莎白、内尔《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对舆论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沉默的螺旋” 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
(1)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
(2)团体规范、组织关系;
(3)受众个人差异;
(4)社会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1)传播的信息来源;
(2)传播的媒介;
(3)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
(4)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社会影响:
正面: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娱乐功能。
反面: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传播与现代化:
罗杰斯:现代化的定义;
勒纳:“倍加器”“加速器”;
施拉姆:推动者 ;
早期研究的得失: 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垢干预。
4)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来源于集权主义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与政府合二为一。
来自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传播内容对传播行为的制约、行业团体、传播业职业道德自律。
国家政府对意识的管理和控制;
1)制定法律;
2)检查内容;
3)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
4)暴力干预
33告知、决策、教育 5)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
受众对传播的控制;
传播业职业道德的自律;
控制的方法
第九章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方式:
1)对外出版:《中国时报》、《北京周报》、美国《交流》;
2)对外传播:苏联最早;
3)对外电视;INTERNET 4)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
1)媒介分布不平等;
2)信息量不平等: 3)资源利用不平等
国家传播机构: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塔斯社、新华社、安莎社;
1)美联社:1848年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组成;
2)合众社:1858年合众新闻社和国际新闻社组成;
3)塔斯社:1917年;
4)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5)法新社:1835年;
6)共同社:日本,1945年;
7)新华社:1931年;
国际传播的展望;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后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1“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2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3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4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巧记———享社互意行过系—想射护衣心过细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总述 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比自然群体结构秩序更严密的社会集合体。其特点: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的设置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系统性显而易见。大众传播——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特点体现在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
(5)(机制)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这些特点使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综述: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主要功能: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部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德传播学家鲁曼提出),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有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人类能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因素和传播隔阂,使之走向完善。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什么是“传播隔阂”?)
存在: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人-群,员-组,群-群、组-组、世代-世代、文化-文化间隔阂等。还包括无意误解和有意曲解。)
危害:~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前苏联)
解决:然而,他们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必然现象。关键在于人如何科学认识、把握并解决这些矛盾,把社会发展推向高阶段。传播学任务和性质
(传播学把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就给自己确定了这样的)
任务:它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在这个方面,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传播学研究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学好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学好传播学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二.原因(基于几种现实需要)
第一(有糟粕),在我国.传播学是主从西方尤其美国引进的。其中不乏精华。但也有不少唯心主义的糟粕。为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重新建构传播学理论体系。
第二(哲学指导的普遍性),传播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同样必须从科学的传播观出发。
第三(研究目的),研究传播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探索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规律,理顺我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唯物史观贯穿于传播学研究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联系: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象范畴 ○1在马恩那,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多大差异。
使用概念 ○2马恩在论述精神交往之际,也大量使用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做是马恩的传播观,并非牵强附会的理解。
区别:(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视野广阔 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往往单纯地研究信息或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两个考察 2.马恩认为,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此观点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信息及生产 3.从马克思观点看,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必然有它的产品—信息,其行业叫信息产业。信息既然是产品,必然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但信息又有其个性,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多是—次性的,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相联系。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虽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然而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产生这些倾向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我们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发,也是我们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两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2)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这个辩证关系也是我们理解现代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乃至现代信息社会的一把钥匙。
其独立性和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并不能取代传播学,但它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这种传播观就是:我们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仅强调前者,会导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仅强调后者,只能使传播学成为一种“头重脚轻”的理论,这也是欧洲批判学派的一些学者面临的困境。只有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出发,我们才能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作出科学阐释。
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所要坚持的几项原则:(一关系两化一宗旨)”
1.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传播在西方诞生,无论是“管理”学派还是“批判”学派,其诞生环境和考察对象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活动,其结论并不能照搬于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汲取精华,弃去糟粕。
2.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因为西方传播学理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实践问题,生搬硬套,必然缺乏说服力或引起逻辑和思想的混乱。
3.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我们应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状况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探索中国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课题,包括如何通过理顺我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会的、群体的、组织的、人际的现实传播关系,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
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 1.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2.发光。(萤火虫求偶)3.超声波。(蝙蝠)
4.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5.声音。(鸟语)
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句话.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二.人类语言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劳动: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如下:(一力三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重要意义: 1.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2.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符号系统思维社会)
局限性: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局限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重要意义——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重大贡献:(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哈特的媒介分类——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是由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传收二方都不需使用机器。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传方需使用机器。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传收二方都需使用机器。三类媒介按先后顺序依次出现。从不依靠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是一个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概述——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特点——1.产业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主体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信息社会特点经过80和90年代的发展,逐渐变成社会现实。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二战后社会信息化两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此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得到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普及程度。这与50年代后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速度骤然加快是相对应的。高度信息化阶段——从80年代末到今天。此阶段特点是1)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两步目标
第一步:在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第二步:在2010年以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从媒介而言,则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充分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融合的趋势。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综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可以说,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这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意味这个系统规模更巨大,结构更复杂。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7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
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
111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PASS了。
113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第二节 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119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第三节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126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第八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
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138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139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面),140面第一段最后一句“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
这样把握就可以了。146面的第5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
第九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 第一节麦的理论很好掌握也很清晰,三个主要观点,三个意义,三个局限性。“媒介即讯息”这点上引申出来的“地球村”理论本书叙述的比较简单,在石义彬的《单向度》里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以单独拿出来把握,其三个主要观点段落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对该理论的评论,当然要记得。
电视人、容器人概念要知道,要知道用127面的拟态环境去解释,还可以结合拉扎斯菲尔的和默顿的“麻醉功能”一起考虑。关于新媒介问题个人不觉得是什么重点,但是“电子乌托邦”思想要理解概念,如果出成大题就要知道其概念、为什么错误、历史渊源以及对媒介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看一下做为传播者的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我认识157面最下面一行到158面的有关互联网会不会取代大众传媒的一段叙述最好好好看看,是一个不错的材料,对一些需要展开发散思维的题目有不错的借鉴作用,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了解下。
把关人除了书上说的提出者卢因,怀特的把关模式及意义,最好还了解下麦克内利的理论认为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进行了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还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认为麦的模式是每个把关人作用都是同等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把关环节来自媒介。这补充的两点本书只是在165面的实质里综合说了下,李彬的书里说的很通俗。把关标准弄清楚新闻价值就行了,最后的实质这些评价性的东西是一定要熟悉的。第十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158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139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
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自助餐厅”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第十一章
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
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
第二节重点啊!最容易考了,193面第二段的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一条线索,根据这个来理解。*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子弹论记住其两个“核心观点”,其次是194面第一行其形成的两个原因:传媒发展以及社会利用。对其判断要注意其“唯意识论色彩”,与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最后总结成195面最上面的一段,至少这段整体评价一定要清楚。*40年代的“传播流研究”。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三个内容分别探讨其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意义!
(1)《人民的选择》:4个理论一目了然。否定子弹论,伊里调查前面在176面受众研究中也提到过。(2)《个人影响》:就一个问题“中介因素”!
(3)《创新与普及》:也就一个问题“两极传播→多级传播”!其实把书看一遍就很好理解了,不用死记硬背的还是很有趣味的。198面对“三步曲”的评价一段话要记得。“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可以说是对传播流研究一个总结。其“五项一般定理”当然是必背罗。*说服性传播研究也就是耶鲁研究再第三节阐述的很清楚,而其意义则在262面的第一段很明确。*还需要注意效果研究还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这点在180面已经叙述过了,当时是以受众研究来理解的,要懂得前后联系。
*70年代的宏观效果论主要在第十二章叙述了,所以主要了解200面第一段“有限效果论”的三个缺陷(注意对比217面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和第二段宏观效果论的三个特点!
第三节的内容很多,都是些实验,很有意思,概念要很清楚,比如212面的第5题那些概念要很很清楚。感觉这里要么就出些名词解释,要么就出很大的发散思维的题目。第十二章
这一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也就是具体叙述11章的宏观效果论。(200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
*213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215面最后一段又和127面的拟态环境挂沟。*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217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218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
*两个不足:218面最后一段: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
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背景:219面第二段,“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这个是该理论探讨的角度,形成的背景,要记得。
*提出的人、时间、书、过程注意辨析。该假说构成的三个命题十分清晰,当然她还在221面引申出了该假说的三个要点也就是舆论形成的过程。其实沉默的螺旋还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但是个人觉得这里写的很繁杂,所以看起来要有点耐心,找到记忆点。比如三个构成命题,第一个是对第二个的递进,第三个是讲大众传播对前两点的应用。
*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记得
其舆论观就是两个内容:第一点,222面的第7行“在沉默的螺旋……„公开的意见‟……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第二点,13行“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含义。其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两个不足:一个是223面第二段所说的该理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书中还分成了三小点来阐述这个局限性。
第二个就是224面第二段所说的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作用。
*两个重要意义很清晰,要注意!该节倒数第二句阐述其和“选择性接触”的关系,小细节,容易联系出题。
第三节培养理论:一个概念、“文化指标研究”
*224面又告诉我们了这一理论和127面的“拟态环境”理论有关系哦。看看“拟态环境”应用多么广泛。在理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培养理论的概念。分清楚”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极其三者关系。
*培养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出人物、背景实验、着眼点,和前两个理论一样老生常谈。但是这样的东西都跟硬件一样,问到这个理论的问题,除了背景实验有可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你分析,其余的都是名词解释啊,简答论述必不可少的答题点了。
*对于培养理论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226面的第二段对“培养分析”做了个解释,我认为这个是培养理论的概念的第一点——主观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偏差的影响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后本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共识”问题就是这个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再次,在227面第二段讲到前两点的关系并提出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才是第三个要点。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培养理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要知道270面最下面一段说了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哦,所以,多么希奇啊!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三个内容非常清楚,包括229面本节倒数第二段对该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知沟理论:背景、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意义
*除了“老生常谈”外,230标题二上面一段是知沟的定义。知沟假说那部分也很明确,(示意图解、知识沟形成的5个原因)了解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1提出、2观点、3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④三条依据、⑤疑问)
*知识沟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个人觉得不是重点,但是还是要注意下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总的来说,第十二章的四个小节都是重点,而非要比较的话,前两个小节又是重中之重。没有意外绝对会考。第十四章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节里257面倒数第一段“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
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就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5W模式极其意义。卢因——把关人(161面);霍夫兰——耶鲁研究;(199面);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175面,195面),施拉姆知道他是个“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
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
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266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还要注意到267面第三段的“反对”、“强调”、“主张”。*而第四段又很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4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
*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270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
*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271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
*272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
*276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传播学经典复习书的笔记整理
绪论
拉斯韦尔公式 “五w”模式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控制研究 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1.传播和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3.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1.一般方法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为我所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和学术讨论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 2.特殊方法
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
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 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
第1章 新闻传播行为 “延伸的人体” 第1节
行为和新闻传播 一.动机和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动机性行为特点 动因 目标
形成动机 内在条件(需要、欲望)感到缺乏
期待满足
客观条件(诱因、刺激)
勒温-人类行为行为公式 b=f(p*e)
行为=函数(人*环境)
二.生存需要和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心理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
第2节
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
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的 一.关于“新闻欲”
任白涛-新闻及其承载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 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 非本质原因
第3节
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
1.陈述事实 最重要特征
五要素:新闻写作学五w——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新闻六要素——如何h
2.具有新意
新近发生 新鲜事实 常报常新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3.报道及时 第一时间内报道
普通事实——质变——新闻事实——量变——普通事实 反对“唯速主义”的前提下,抢新闻
4.公开传播
循公开渠道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传递
二.新闻的定义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2章 新闻传播者
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 第1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一.社会角色
角色|戏剧用词——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 个体 社会角色
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角色的学习具有综合性,必须在人与人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学习角色的义务与权利 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
角色学习(角色社会化过程)的特征
社会强制性 受社会既定文化影响,形成国民性、民族性
个体能动性 个性形成的前提,包括个体间作用以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 学习终身性 社会化贯穿一生,分政治、法律、道德、性别角色、职业角色社会化等 角色期待 群体中的成员期望站在某个地位上的人有某种应有的行为方式
实现角色(角色扮演)的有效手段
角色冲突 扮演一个或几个不用的社会角色时,内心发生冲突与矛盾 表现 社会上人们对同一个人的期待不一致
旧角色—新角色
身兼几个角色
角色人格同扮演者真实人格不一致
二.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角色定位
16世纪,意.威尼斯,商业报纸(近代报纸雏形),摆脱了宫廷报纸的官报性质,为资服务
胡乔木-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社会问题根本上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产生了有宣传必要的经验,记者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利益相同的人根据经验办事
定位 信息流通的动力 信息流动的推动力,信息流动量和流向的控制者 意见交流的桥梁 上下——喉舌,下上——耳目 监督权利的镜鉴 社会的了望者,公共利益的守门人 社会民众的教师 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职业特征 信息的报道者,社会的活动家。同实际、政治、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长处:接触面广,以全社会为工作和服务对象;思想敏捷;独特新闻手段;教育者;等。短处:片面性和表面性
从新闻传播者同物质世界的关系来看
物质制约 事物多样性 事件复杂性 时间紧迫性 受众多层次性 传播者能力与指责矛盾性 能动作用 传播者能力:业务能力、知识结构、工作责任感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 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性
社会特点 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阶级性、政治性极强
首先对事实负责,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
同时对党对人民负责,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定及制度 新闻传播者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 “活鱼”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
新闻传播者的报道和言行,时刻受到社会的检验和群众的监督,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尖兵
第二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1.角色行为、角色规定、角色规范
角色行为:属于某特定角色人的实际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
被期待的角色行为即指定角色,与真正的角色行为是有区分的
角色规定:对扮演某种角色的资格、条件及行为规范并为该角色群体认同的共识
角色规定的明确程度与可操作性,对与角色期待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角色规范:角色群约定俗成和明文规定的扮演该角色的标准
是角色规定的一部分,即角色群内人的自我规定、自我约束与自我执行
对行为规范的一致理解,自觉执行与对违反规范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实现被期待的角色行为的有利保障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两方面构成:新闻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
(一)素质 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实践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或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任务所应该掌握和具有的某些特点、专长和能力。
1.政治素质——基本素质 指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具体表现
1)是坚持和宣传四项基本原则的积极实践者,自觉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2)对人民有极大热忱,敢于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不为个人利益动摇政治信念
3)有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无论什么情况,敢于讲真话、讲真理,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 4)深入群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齐爱憎,不做生活旁观者
2.业务素质——重要素质 1)
强社会活动能力
2)
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观察、分析、判断、写作 3)
较强新闻敏感 4)
出色文字表达能力 5)
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
(二)修养 新闻工作者为了工作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在思想理论、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1.理论修养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功底
2.知识修养 专业知识 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和技能
基础知识 与工作有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
3.道德规范 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逐渐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者之间以及新闻传播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新闻传播者与事实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新闻传播者之间的关系 表现 社会责任 注重社会效益 真实全面
客观公正 以社会需要和新闻价值为标准取舍新闻 遵纪守法 坚持真理 廉洁奉公 增进友好 团结合作
第三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1.责任和社会责任 责任 分内应做的事
社会责任 扮演某一角色的个人或角色群体,对构成角色关系的其他角色或角色群体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及社会义务。
制裁 强制性 法律制裁——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
非强制性 道德责任——道义责任,是角色接受社会的道德评价、实行道德上的自我批判及社会舆论的道德批判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一)新闻采编中 收取与角色期待协调的信息
1.尽可能多且好地满足受传者的多种需求,既正确引导社会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 2.忠实执行新闻调控机关的法令和指示,务使给定信息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3.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出色的新闻敏感和宣传敏感及时发现与捕捉新闻信息
(二)信息制作中 正确把关 良好政治素质,做到有法可依/三满意 很强的业务能力
(三)信息反馈中 全面了解全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继传播行为
正反馈:系统偏离旧稳态向新稳态过渡的过程
负反馈:系统趋向稳定的过程,对有效传播有重要意义
3.新闻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第4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1.权利、职权和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具有一定的权利能力,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职业权利——职权:职业范围以内的权力,即某一角色行使角色责任时所应享有的权利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 一般权利 于普通公民同样依法享有的权利
角色权利 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权利(7条)
1.知察权 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不受阻碍,一切有关方面人事部拒绝提供公民依法应知晓的信息
2.编辑权 新闻传播者有对新闻信息独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权利
3.传播权 将采集加工后的新闻信息的承载物——新闻传播媒介自由传达至受传者的自由取消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追惩制与预防制,是传播权的前提
4.监督批评权 独立、负责地开展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
5.秘匿权 新闻传播者不6.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7.的权利
8.著作权
9.人身安全权
2.责任和权利的统一,3.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新闻他律: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
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自律,在道德上进行的自我约束
以新闻伦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以新闻法制为核心,以新闻伦理为基础
目的在于防止滥用新闻权利,对社会民众负责
在新闻活动中,这是新闻传播者的一种自我行为控制
统一 新闻他律:保障新闻传播者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充分享受但又不滥用自己的角色权利 新闻自律:充分运用职业权利,排除不良因素干扰,尽心完成职业使命 外界强制性法律监控不可少,自我约束与自我调控也重要
只有强化了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才能更自觉彻底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5节
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 一.新闻传播者的培养
正规的职业教育 以师带徒 短期培训
现代新闻传播教育起源
美国 1869-华盛顿-李大学-印刷工兼编辑训练班 1873-堪萨斯大学-印刷知识课
宾夕法尼亚大学-专门的新闻学课程 美国正规新闻传播教育起源
1903-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州立大学-新闻系
1904-伊利诺伊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四年制新闻教育 1908-密苏里大学-第一所专门的新闻学院 1912-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历史 报学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 新闻学阶段
大众传播学阶段 40年代
中国正规新闻教育起源
19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1924-燕京大学-新闻系 1929-复旦大学-新闻系
4.新闻终身教育和新闻社会教育
新闻终身教育:新闻继续教育,指新闻传播者结束在校学习后各个阶段不断接受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 方法:业务培训,脱产进修,定期轮训,岗位学习,个人安排,新闻媒介机构组织自学 80年代后,电大或者自考
90年代后,不脱产参加高一级学位课程学习
新闻社会教育:对非新闻传播者实施的新闻知识普及教育
目的在于,使广大公民了解新闻传播基本知识,更好利用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并主动参加新闻传播活动
是另一意义上的新闻终身教育,在人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新闻学知识教育
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新闻教育过程不局限于在校学习阶段,以成人教育为重要环节。从新闻启蒙到进行完整的新闻业务培训,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新闻终身教育体系
方法:通过普通小学课堂传播新闻学常识,参观新闻传播机构,组织阅读视听新闻传播媒介 第3章 新闻传播内容 第1节
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 一.事实和新闻事实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新闻传播的本源,即新闻的基本来源,是事实(陆定一)
唯物主义新闻观 新闻传播的是关于事实的信息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背离事实就是新闻失实
事实第一,新闻第二
事实具有哪些性质,新闻才会有同类性质 反例:事实为政治服务,预发性报道
生活中的事实与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有本质区别
生活事实:客观存在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
新闻事实:既含有被传播事实的客观信息,又含有传播者的主观信息
事实本身不是新闻,把事实传播开去才是新闻
客观事实没有价值特征,新闻反映着报道者的价值评价的差别
二.信息和新闻信息
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者中存在方式与运动过程的陈述 新闻信息:含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 新闻传播活动实质上就是信息的传授活动,新闻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规定
三.用事实说话 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的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它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
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收受者,更具说服力
用事实说话,其表述不仅要巧妙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发现与捕捉会说话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三分写作七份采,让受传着自我了解作者的倾向
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在需要表明立场倾向的时候,能够拿出会说话的事实 用事实说话,不是反对必要的议论与说理,而是事实胜于雄辩
第2节
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一.价值和价值传递 价值:事物具有的积极作用 政治经济学里,特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新闻的价值:传播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对收受者信息缺乏的满足程度
新闻信息的价值:由该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 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新闻媒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价值观,传播者以各种方式散布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被报道事实的价值判断。这是对社会的价值教化即媒介的社会规范功能
新闻传播中价值传递的实现,是收受者对传播者的价值观认同
认识的第一主体传播者,和第二主体收受者,对认识客体——附着于新闻信息的价值观及其在编辑过程中的附加值的价值认同,是实现媒介社会行为规范功能,和使某些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新闻传播的价值传递完成的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
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新闻所含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要素 收传者的需求:求新、求知、求近时新性 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时距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实是人们求知的。求知度(无感知人数与总人数比)越大,价值越大 重要性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即新闻事实同新闻受传者的利害关系
事实越重要,社会意义越大,新闻价值越大。由求近(利益接近)心理决定 显著性 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
接近性 新闻事实同接受该事实信息的受传者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程度
地理:利害关系决定,地距同新闻价值成反比
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所致,心理距离通信温价值成反比
趣味性 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新闻受传者共同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
趣味性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表现 新闻事实新鲜奇特,激起人们好奇心和新闻欲
新闻事实充满情趣,令人激动、感伤、可笑
新闻事实富有人情味,调动同情心,抨击庸俗情趣,推崇高尚情操
新闻价值观 即新闻价值取向,是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要受传播实践的制约、检验和纠正
传播实践的核心是新闻的传播效果,即新闻公开传播后受传者的共同兴趣和关注程度。关注程度越强,关注面越广,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敏感 识别、判断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的传播价值 指新闻传播之后,所实现的各种价值效应之和
大于新闻价值(最基本价值效应),还包含信息,宣传,审美,知识价值等
新闻事实含有的客观要素: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等,最主要的价值是新闻价值 宣传价值 宣传事实中具有的宣传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性,逻辑性,情感性要素等
新闻事实中包含的宣传价值要素越多,新闻传播价值中的宣传价值成分越多 审美价值 指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审美享受的价值 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通过新闻和新闻媒介等载体而增值
第三节 符号和新闻信息符号 一.符号: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的内容 客观信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主观信息-同事实相关的价值判断
施拉姆-会聚关系:传播中构成的关系,意味着共享代表信息和导致一种彼此了解会聚到一起的符号
符号 传播活动的要素
最重要的特点:对传播双方来说有相同理解的含义,这是符号发生传通作用的基础
符号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共同含义,才能参与传播,才能代表传播中的各种实际内容 其含义的确定性,来自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自反复传播活动中的不断观察与认同
符号的特点 是信息的携带者,是信息载体,是传播的工具 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含义
其形成与意义上的联系完全是人为的,受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符号含义为受传者所理解,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
信号和符号的区别 符号:人们生活经验抽象的产物,为人类特有,属意义范畴的一部分
引起的是,关于事物的概念
实际运用中,具有功能性价值
符号是高级的、复杂的信息载体 信号:物质存在的一部分
引起的是,与某事物是否存在有关的反映
实际运用中,是某种物理的或实体的存在信号是低级的、简单的信息载体
二.新闻信息符号
符号语言 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语言形式,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广义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画,表情等
狭义单指:图画和实物标志
新闻传播的符号 语言符号:口头语言——话语和书写语言——文字
非语言符号:除语言文字以外,可以通过感官触到的概念的总称 可以加强,也可以否定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 讯息 由一组信息符号组成的符号系列
传播过程 编码-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对象都是符号化的信息
译码-编码的逆过程,还原信息
译码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文本分析,可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第4节
选择和新闻选择 一.系统和自组织系统的选择
系统:由相互联系、依赖、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作用的统一体 自然系统
封闭式系统 人造系统
开放式系统
自组织系统:在一组事物或变量之间自动发生的,不需要以外的力量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系统
能从无组织的无序状态中自动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秩序
新闻传播系统:在新闻传播规律支配下,由传播者为组织核心的自组织系统 其组织化过程,是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选择机制的存在和作用,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与自我发展的动力,是自组织系统的生命线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
新闻选择实质上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作为第一把关人和实际操作者,新闻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
新闻选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数量:无穷尽的事实需要比照和取舍
质量:传播者和决策者 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依据
受传着 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
媒介生存发展: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
三.新闻传受双方的新闻选择
传播者:选择即把关,传播者成为把关人
美-库尔特.卢因-受门人/把关人-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作用
受传者:选择既满足,追求最巨大的传播通道与最广泛的选择领域,尽可能多的直接传播和尽可能少的多级传播,最少障碍与干扰的收受通道 美-施拉姆-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报偿的保证 / 费力的程度 = 选择的或然率(概率)
启发:尽可能方便地使受传者获得最关心的传播内容,使他们获知新闻信息的欲望得到最大满足
四.新闻选择的依据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技巧的综合考量:正确实施新闻选择,不遗漏重要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发表最新新闻信息,最大程度满足受传者的收受愿望,同时不违反法律、党纪 传播者受到的制约
传播环境 媒介生态: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环境
传播生态:与传播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 传播控制
依据 1)党性原则要求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2)法律法规和有关新闻传播的传媒法律文件 3)社会主导价值观 4)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取向 5)行业规范
6)本媒介编辑方针与风格特征 7)社会公德水准与社会心理承载力 8)相关媒介新闻选择惯例的比较把握
新闻选择: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以传播功利为定夺,政策法律为依据,价值取向为首选的对新闻事实反复权衡比较、评价分析的过程及其结果,随传播环境变动而变动
第四章 新闻传播过程 第1节
新闻信息传播过程
一.新闻传播过程的静态考察 一次性单项传播
(一)事实 新闻的本源、起源、根据
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只要它为人们所关注,它就会被人们千方百计地报道和传播
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最终要受到事实的惩罚
(二)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的主体、中介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
带有主观评价,不仅是新闻价值,还是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中介 事实求是,如实地反映事实的真相,全面深刻地解释事实本质
(三)新闻受传者 一次性单项传播的终端,第二行为主体,传播过程终结的决定性环节 鉴别选择新闻,评价判断传播者,反馈看法意见,创造双向传播过程
既是新闻的受传者,又是舆论的主体,人民的信任是新闻业生存的基础
二.新闻传播过程的动态考察 制约传播者主体地位的因素
主管部门或老板的调控,政府、企业主对传播方针的影响 传播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穷的传播过程
受传者有特定的选取媒介的阅听习惯,同时也影响媒介间的运作、发展和竞争 传播活动的双向流动,传播作用的多方面,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可以互换运作
三.新闻信息通道和新闻信息流量
信息通道:即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
新闻信息通道: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图像、电子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
新闻传播通道的畅通,是传播过程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物质保证,是传播致效的前提和基础
基本要求:通道通过能力强,频道宽,信号功率大;
通道无障碍,干扰小;通道使用寿命长
衡量通道质量的客观标准:信息报真度高,噪音干扰少,信宿信息和信源信息尽可能吻合
噪音:非传播者本意,而加之于发送信息的附加物和足赛有效信息通过的干扰
新闻信息流量:单位新闻通道中新闻信息的传输量,根据传播致效原则,合计流通的信息量,一般指有效信息,不计入无效信息与虚假信息
新闻信息流通量:即新闻信息量,指消除不确定性,剔除了无用信息、虚假信息以后对手传者有用的信息的量。它是新闻的信息功能的度量,小于新闻传播通道的容量 计算公式:I=log2 N(比特)
N-事件可能性的数量 I-信息量
静态度量:新闻作品信息量=单元新闻信息数 / 信息符号之和
动态损耗=主信息+次信息*等级比+微信息(信息附加值)*等级比-冗余信息*噪音干扰度
第2节
单向传递和双向传递
一.单向传递 A到B的直线传播
命令等
基本要素: 传播者(信息源)——信息——受传者(接受源)具体程序: 消息观念 编码
传送
接受 译码
反应行动
干扰
人与人之间的单向传递特点
主要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
不限于消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传递
传播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重要意义,传播结果为的是改变受传者的行为 直线式传递,传播速度快,但准确性较差
可能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即人特有的心理障碍,不同人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反应 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难以实现真正沟通,可能引起受传者的抗拒心理
3.双向传递
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的互换,双方相互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消息观念 编码
传送
接受 译码
反应行动 干 扰
反 馈
传播者————信息————受传者 受传者————反馈————传播者
特点
主要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
不限于消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传递
传播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重要意义,传播结果为的是改变双方的行为 增加了反馈程序,因而速度慢,但准确性明显增强 心理障碍减少,使得新一轮传播效果得以改进
受传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有参与感,有利于建立双方的信任与感情,调动受传者兴趣 传播着心理压力大,能增强责任心和提升传播能力
三.反馈 受传者对传播者发来的讯息的反应
a
发出信息
传播者
制码
解释
还原
制码
受传者
解释
还原
信 b
息 c
流 d 反馈信息
反馈 有效反馈:受传者发出,并为传播者感知,从而强化或修正原有的传播行为的反馈 无效反馈:不为传播者接受从而也无助于改变其传播行为的反馈 为积极反馈提供更多的流通渠道,是传播者的责任
传播者的行为始终是主动的,受传者的反馈是被动地发生作用
传播者只有合理利用反馈不断改进传播内容和方式,才能产生新的目的性行为 新闻传播信息反馈,显得迟缓、零星、间接,回传质量不高
反馈: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负反馈:使给定信息接近目标值
使传播目的与社会效果接近
传播者利用负反馈调节传播行为,是传播活动更符合传播者的目标 正反馈:使给定信息偏离目标值
传播者的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倾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运动
偏离的发生与加剧,会使传播目的与社会大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
不断使给定信息接近真实信息,是传播者争取有效传播的关键
真性反馈:受传者对接受到的给定信息的真实反映,公开表示反对或赞成 民主社会和言论自由的产物,传播者可感知受传者的真实态度、愿望和要求 假性反馈:受传者经过伪装、掩盖了的真相的心理假象
将传播者导向歧途,使今后传播内容方式的调节产生偏差,偏离目标,造成损失
外反馈:外部力量产生的反应,即受传者对所受到的传播者输出的讯息的理解与反应
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是传播者调节传播的目的性行为的主要根据 内反馈:传播者在输出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自身的心理反应,又称自我反馈
包括宾我对主我的信息反应,也包括传媒组织内部被动人员对主动人员的信息反应
一般产生于外反馈之前,可预料外反馈,从而自觉调整传播,有助于优化传播效果
终究代替不了外反馈的直接影响,并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外反馈是内反馈的佐证
内反馈是外反馈的折射,也是信息反馈的虚像
外反馈是主要的信息反应,作用直接、重要、有冲击性,要高度重视
内反馈的作用是间接、次要、非冲击性的,通过内部管道反映,领导应予以重视
第五章 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 第1节
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真实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者发布的物化产物 这外化物(认识主体的产物)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
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是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 确保: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 传播的过程事实求是
传播的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
原因: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事实求是,不增添任何附加的成分
新闻传播基本规律要求,只有通过提供事实的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
如实报道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对传播工作者的要求
二.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 事实真实 最基本要求,也称细节真实 新闻事件的新闻要素,即5个w要确凿可靠 要素的细节描绘要有根有据 引用的一切资料要求可靠
总体真实 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完全一致 本质真实 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三.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及防治
(一)新闻提供者 品质不良
(二)新闻采编者 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原因
(三)新闻把关人 因私利或小团体利益,走形式主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防治 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严重性,重视并克服新闻失实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 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剔除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
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以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4.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
(一)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准确把握真善美、假恶丑两大类事实的报道比例
(二)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准确把握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有正确认识,新闻报道上有适当反映,做到总体真实
(三)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新闻传播的流量,应反映和维持社会各方面质与量的平衡
(四)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及时报道,同时不对民众产生更大伤害
(五)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有时也制越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2节
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 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
内容: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
形式: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
原因 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必须客观,与事实完全一致
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虚假新闻使受传者失去兴趣,并怀疑传播媒体 客观报道显示的新闻倾向性,受传者易于并乐于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力目的 这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二.新闻传播客观性的科学含义
内容: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
形式: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
三.不客观报道 客观与立场不矛盾
直接表态等外来成分是不必要的
客观主义和客观报道有根本区别,并不是罗列事实
第3节
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公正
公正性:即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 原因
传播者与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向受众提供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人们评价的客观情况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传播者应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
不以一己立场片面报道事实提供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歪曲报道另一方或自己反对的意见 不以一己立场报道事实,误导受众,造成不同意见者的压力与伤害
不以一己立场,剥夺他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立场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媒介不是个人私器
传播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媒介使用权利与机会
传播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和以其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三.不公正报道之举证
(1)
偏袒一方,(2)
压制另一方(3)
强扭事实,(4)
片面报道(5)
主观武断,(6)
强加于人
(7)
不(8)给更正,(9)
难以申辩(10)
作者有权,(11)
读者无权
四.公正与倾向 公正:媒介与传播者取信于民、立足社会的基础 是倾向性借以存在的基础,发挥社会效应的前提 不公正的倾向性是乏力与缺乏权威的
第4节
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力求全面
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是社会和民众对新闻传播的共同要求,是新闻媒介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原因: 全面性报道是新闻传播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
有助于受众了解全局、认识事物整体,知晓事件全过程,根本上实现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 全面报道与评论事实,是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是对传播行为的要求和职业规范
二.新闻传播全面性的科学含义
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不是片面的,整体的不是零星的,正确的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完整情节详尽,具体细致报道重要过程和情节,交待说明情况不明者 对社会现象的报道提供纵横全方位材料,分析不偏颇,使公众独立得出自己的印象和结论 对争议问题的报道应充分顾及和全面报道各种情况、意见和看法,不强加自己的看法
三.新闻传播不全面之揭露与防治
(1)
报道事实,(2)
只顾一面忽略另一面(3)
评论事实,(4)
只讲一面无视另一面
(5)
分析报道社会现象,(6)
只注意一种倾向而(7)
掩盖另一种倾向
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反对单纯的不顾传播规律的主观主义,是确保全面性的必要条件
四.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一
选择在全面把握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选择,是与提供较多的较全面的报道并性的 不因全面性损害选择性而模糊新闻的倾向与立场;也不因选择性损害全面性而影响声誉形象
抓典型是传统工作方法之一,是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是正确处理选择与全面的关系 典型报道对于重点贯彻党和国家的宣传意图、鼓舞与激励民众的进取精神有重要意义 典型报道与全面把握整体情况,反复细致地比较分析各方面事实不可分开 重视典型与综合报道都不可或缺
第5节
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
时间性:新闻发布与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距,时距越小传播效果越好,新闻传播越有价值
时效性: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予以报道的时距,同新闻面世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 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
含义更丰富,不限于快捷,但基本精神仍是快捷,及时传播时新闻致效的根本保证 原因:新闻报道的是瞬间的变动的事实,不及时的报道不仅没有新闻价值,还可能失实 新闻事实层出不穷,追求更新的事实,是传播工作者的天职
受众要求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以尽快地认识和适应甚至利用这种变动 传播快捷是新闻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抢新闻与报道时机
抢新闻:指传播工作者要尽快地发现新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变动 报道时机:指现实生活中潜存着的有利于某项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
选择时机应注意发表环境与背景,读者兴趣和注意的变化,实际生活和重大政策 要求: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全面从政治上把握事实 懂得正确运用战略与策略,该会即快该压即压 三.慢三拍现象及其成因 决策慢,采制慢,刊播慢
机构重叠,运作繁琐,作风拖沓,手段落后
《法律基础》周叶中笔记
第一章 法的一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实体法:指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的总称,如行政法、民法、刑法等。
3、程序法:指规定实现实体法的方式、途径与过程的法律,即确定实体法的实现方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4、特别法:指在特定地域和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与事而发生效力的法。
5、法的历史类型:指按照法律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人类全部法律所做的分类。
6、根本法:是指宪法,它规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它是调整国家公共权利与公民权利关系的具有最高法律地位与效力的法。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论述。P15 ——所谓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⑴ 法是统治阶级利益与意志的记载与表达。⑵ 法是由国家加以组织与实施的力量。
⑶ 法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决定与制约的一种规范。⑷ 法是规范与价值的统一体。
2、如何理解法的含义与特征?P17 ——法是受制于外界客观条件的主观意志的反映,是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其基本的内涵与特质表现为四个方面: ⑴ 社会规范性(法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⑵ 国家意志性(从法的创制看,法是由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从法的效力看,法必须是以国家名义颁布才能生效,且效力及于国家整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⑶ 权利义务性(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其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设权利、设定义务从而使人们的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良性循环。)⑷ 国家强制性(法的实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
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马克思主义使怎样揭示法的本质的?P22 ——法的本质可以从如下两大方面加以理解: ⑴ 法使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这是法的第一级本质。1 法律所反映的是一种主观利益或意志,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2 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非被统治阶级的意志。3 法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④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产物。
⑵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面临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是法的第二级本质、也是深层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构成社会这一物质运动形式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三者对统治阶级制定什么样的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法的内容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4、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P32 ——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有两点: ⑴ 从客观依据看,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是法产生的深刻的客观物质条件。法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⑵ 从社会根源看,私有制、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法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法是阶级社会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
5、法的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P38 ——法的发展方式除了内在的原因外,主要包括法的历史继承和法的相互移植两大方面。
⑴ 法的继承(纵向联系)。法的继承是指新的历史类型的法对旧的历史类型的法的继受、承接。往往表现为不同本质的法的历史继承性和借鉴性。
⑵ 法的移植(横向联系)。法的移植是指将他国法律部分地直接移如本国,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现行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而产生法律效力。
除了法的继承与移植外,法的发展方式还包括法制改革与法律革命。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创制:亦称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2、法律规范: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括条件、要求和后果三部分构成的一般性行为准则。
3、法律关系: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意志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4、法的适用:亦称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遵循法定的程序将法律规范适用到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
5、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律的心理、情感、知识和观点的总和,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包括法律感性认识和法律理性认识。
6、法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特定的标准分类组合而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
7、法的部门:法的体系是由法的部门构成的,所谓法的部门,也称部门法或法律部门,是指根据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划分,凡具有相同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式的法,就是一个法的部门。
8、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心理、情感、知识和观点的总和,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包括法律感性认识和法律理性认识。
二、简答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P45 ——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们意志的体现,旨在实现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躯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⑴ 从主观上讲,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意志,人们意志与国家意志三者的完美结合。⑵ 从性质上讲,社会主义法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关系的理性定位。⑶ 从客观上讲,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产物。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点P46 ⑴ 规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法的规范性是从法律规范内在的技术性及实施机制来讲的,而法的社会性是从法的外部关联即法对其他社会现象的效应与功能出发来分析法的本质属性)⑵ 科学性与公正性的统一
⑶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在确立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的同时,又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是它的又一基本特征。⑷ 国家的强制力与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⑸ 党的主张与人们意志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P48 ⑴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⑵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⑶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⑷ 引导、促进、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法通过促进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而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奠定基础。其次,法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下保障、巩固、丰富着物质文明的成果。再次,社会主义法在实现政治文明的同时带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最后,社会主义法是消除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确保三者协调一致的有力手段。)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P58 ⑴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法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反映显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使立法者的意图与意志合乎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⑵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⑶ 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⑷ 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⑸ 坚持我国国情与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
5、我国的立法程序P62 ⑴ 提案。提出立法议案,是立法程序的第一个环节。
⑵ 审议。法律草案的审议和讨论,是立法的第二步,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草案的审议和法律草案的全民讨论。
⑶ 通过。法律的通过是指立法机关的全体会议对经过讨论后的法律草案进行表决、取得正是统一,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法律,达到立法的预期目的。这是立法程序中的决定性环节。
⑷ 公布。法律的公布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经审议通过了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在法定的专门刊物上予以正式公布。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P64 ——法律规范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括条件、要求和后果三部分构成的一般性准则。法律规范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适用条件、行为准则和制裁措施。⑴ 第一个层次,适用条件。是指适用法律规范的必备前提或事实状态。
⑵ 第二个层次:行为准则。是指法律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主题的权利与义务。
⑶ 第三个层次:制裁措施。是指违反法律准则将会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法的强制性在法律规范系统内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7、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P66 ——“法的渊源”一词原指法的来源或源泉,现指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即法的效力渊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义包括如下几种: 宪法、法律、性质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范、国际条约。
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式P75 ——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来实行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司法,即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审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二是行政执法,即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三是守法,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组织依照法律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活动。
9、法的适用的基本特点(专门性、强制性、程序性、规范性)P76
1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P76 ——我国法律适用的总统要求是准确及时合法,根据这个总体的要求,在适用法律时,应当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⑴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⑵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⑶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⑷ 有错必纠、错案赔偿。
11、违法的构成和分类P82 ——违法是指社会组织或者公民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表现为超越法定权限或者属于履行法定义务,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违法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⑴ 违法必须时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⑵ 违法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社会危害性,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⑶ 违法的主题时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或社会组织。⑷ 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过错。
违法可以分为:违宪行为、形式违法行为即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P87 ⑴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完善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⑵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贯彻实施法律的精神力量;
⑶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全体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守法的根本保障。
13、依法治国的构成要素P90 ⑴ 人们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的主宰者和根本推动力量; ⑵ 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⑶ 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
⑷ 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共产党,应该将依法治国、人们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14、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P91 ⑴ 依法治国是中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⑵ 依法治国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⑶ 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⑷ 依法治国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们的权利的根本保障。
15、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P92 ⑴ 社会主义法治是与人们民主相统一的,具有民主性、人民性。⑵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
⑶ 社会主义法治以确定和保护社会正义的实现为目标,具有平等性、公正性。⑷ 社会主义法治在形式上具有合法性、普遍性、统一性、权威性。
第三章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宪法:指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定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2、国家结构形式: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西拿过户关系的形式。
3、政权组织形式: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区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4、国家机构: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5、选举制度: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定的总称。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各族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宪法的含义与特征P103 ⑴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⑵ 在法律效应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⑶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P107 ⑴ 一切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⑵ 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⑶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⑷ 民主集中制原则。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P113 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P122 ⑴平等权 ⑵ 政治权利和自由 ⑶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⑷ 人身自由权 ⑸ 宗教信仰自由 ⑹ 社会经济权 ⑺ 文化教育权 ⑻ 特定人的权利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P125 ⑴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⑵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⑶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⑷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⑸ 依法纳税
6、宪法的实施P132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客观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是宪法制定颁布后的原先状态,也是宪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从宪法实施的基本构成来看,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⑴ 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宪法的执行通常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宪法内容的活动。宪法的适用则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法的活动。
⑵ 宪法的遵守。宪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按照宪法规定从事各种行为的活动。
7、宪法实施的保障P133 ——宪法实施保障在一定意义上亦即宪法监督,是立宪国家为了促进宪法的贯彻落实二建立的制定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⑴ 保障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⑵ 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第四章 行政法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法制监督:亦称缉拿度行政或对行政的监督,是指国家机关于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或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行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进行的监督。
2、行政责任:行政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步履行姓甄法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主体的责任和国家公务员的责任。
3、国家行政机关: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享有并行使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4、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而实施的,能产生行政法上效果的行为。
5、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是有关行政权的配置、运行以及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系统。
6、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步履行行政法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主体的责任和国家公务员的责任。
二、简答题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P139 ——是指贯串于行政法的各个环境之中,制定行政法的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原理或基本准则。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2、行政法律关系P140 ——是指经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因实现国家行政职能、实施行政权而发生的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行政法律关系均由主题、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
3、如何理解国家行政机关?P141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享有并行使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何指挥的国家机关。它具有双重性质,相对于国家权利机关是执行机关,相对于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⑴ 行政机关不同于行政主体。
⑵ 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和行政机关也有区别
⑶ 行政机关享有的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秩序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
4、行政行为的主义特征P145 ⑴ 从属法律性 ⑵ 自由裁量性 ⑶ 单方意志性 ⑷ 国家强制性
第五章 民法
一、名词解释
1、民事主体: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2、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行为。
3、人身权: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据民法而取得的为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
6、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从本质上说,它是民事行为人依法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7、合同:又称契约,它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为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它不仅要求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且之间规定当事人之间所要设立、变更、终止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8、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
二、简答题
1、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P162 ⑴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⑵ 自愿原则 ⑶ 公平原则 ⑷ 等价有偿原则 ⑸ 诚实信用原则 ⑹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P167 ⑴ 它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构成要素的行为,无意思表示,即无民事法律行为。⑵ 它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P167 ⑴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 意思表示真实
⑶ 步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上述三个实质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即不能成立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4、知识产权的特征P176 ⑴ 是一种无形财产 ⑵ 具有双重性 ⑶ 具有专有性 ⑷ 具有地域性 ⑸ 具有时间性 ⑹ 具有可复制性
5、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P181 ⑴ 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⑵ 必须由损害事实存在
⑶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⑷ 行为人有过错
6、我国两种财产继承方式P196 ⑴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指依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有效遗嘱而发生的继承
⑵ 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遗嘱无效或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及遗产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第六章 经济法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法律关系:指由经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公司:指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3、有限责任公司: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股份有限公司: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5、消费者权益: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的利益。
6、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8、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处理人为环境侵害,调整与环境相关的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公民在老年、患病、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由国家、社会或者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
二、简答题
1、我国现行的税收种类P218 ⑴ 流转税:是以纳税人的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类。⑵ 所得税:是以所得额或收益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⑶ 财产税:是以财产或资产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⑷ 特定行为税:是以行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
⑸ 资源税:是对从事开发矿山资源、盐和开发及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第七章 刑法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构成: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2、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部分侵害人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3、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它是国家的进步法律,由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刑法是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刑法典。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简答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P232 ⑴ 罪行法定原则
⑵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⑶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犯罪的基本特征P235 ⑴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⑵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⑶ 犯罪是应受刑法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当罚性。
3、犯罪构成要件P236 ⑴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⑵ 犯罪客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
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⑷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第八章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1、诉讼证据:指能够在诉讼中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它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
2、民事诉讼代理人: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委托,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法定的或者委托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诉讼法律的人。
3、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指为了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得以纠正而设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4、诉讼法:又称程序法,使国家制定的有关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后代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专门活动。
6、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做出裁判的活动。
7、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惩罚犯罪而进行的活动。第八章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法的主体:亦称国家法律人格者,是指具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能力的国家法律关系的独立参与者。
2、准据法:指经冲突规范指定被用来具体确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实体法。
3、法律规避:亦称法律欺诈,事指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接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并使得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的行为。
4、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5、国际私法:是以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相结合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
二、简答题
1、国际法的基本特征P306 ⑴ 从调整的对象来看,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间的关系; ⑵ 从国际法的主体来看,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⑶ 从国际法的形成方式来看,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超国际的世界政府; ⑷ 从国际法的实施方式来看,国际法缺少强制性的司法管辖作后盾;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P329 ⑴ 非歧视原则 ⑵ 自由贸易原则 ⑶ 公平贸易原则 ⑷ 透明度原则
⑸ 协商与协商一致原则
第五篇:【求职信】大学新闻系应届生求职信
【求职信】大学新闻系应届生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关注我的求职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是XX大学新闻系的应届毕业生。在学习上,我孜孜不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多次获得校级的奖学金。平时也热衷于图书馆,除了阅读自已专业相关的书籍外,也不断全面地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因为我坚信未来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之间的不断渗入与融合更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此外,在学习中我也很注重培养自已的自学能力,注重形成自己正确且又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学习与拓展。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我已获得了团员入党的推优资格,也已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培训,并已合格。这都更加坚定了我的政治方向,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专业上,我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排版编辑、视频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此外,对于网页设计与photosho图片处理也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在工作上,我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实习,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自己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尽心全力做好工作。!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个惊喜!选择我,没错!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