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资料
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资料 注:为“红色”字体的资料有
1、质量监督工程计划(方案)及交底会议纪要(无)
2、工程主要参加人员登记表、职称证书
3、首次基础验槽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回复(查会议纪或档案复印)
4、挖孔桩地基下卧层检查报告及桩检查报告(无)
5、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回复(查会议纪或档案复印)
6、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回复单(无)
7、砂浆、砼强度检验评定表
8、设计变更资料
9、工程不合格试件处理汇总表(无)
10、工程实体(结构)质量抽样(抽测)报告
11、室内污染环境检测到报告(无)
12、外门窗及幕墙“四性”试验报告(查资料)
13、外墙面砖拉拔试验报告(无)
14、落实强制性条文情况表
15、施工单位竣工验收质量检查合格文件
16、监理单位竣工验收质量评估报告
17、勘察、设计单位竣工验收质量检查合格文件
18、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无)
19、建筑能效测评审核意见(无)
20、节能专项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回复(无)
21、节能工程专项验收表(无)
22、竣工(预)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回复(会议纪要里)
23、监督报告、监督日志(无)
24、分户验收抽样资料、不良行为记录、工程图片(无)
25、消防、环保、规划、防雷专项验收文件
26、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
27、档案验收意见书(档案馆复印)
第二篇:监督档案资料目录
竣工质量核查资料及监督档案资料目录
一、竣工质量核查申请资料
1、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递交的竣工申请书。(盖总包单位公章)
2、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向质监站递交的竣工质量核查申请书。(站制式表格,盖公章)
3、城建档案验收意见书。(复印件)
4、竣工照片。(建筑物四个外立面,包括散水)
5、门窗检测报告、室内环境检测报告(查原件留复印件),电梯检测报告,通风空调检测报告,高层沉降观测记录。
6、单位(子单位)工程概况表。(站制式格式需打印,内容详实准确)
7、监理单位对竣工资料预审单及整改报告。(总监签字盖公章)
8、监督员对竣工资料审查问题通知单及施工单位对应的整改报告。(施工单位盖公章,总监签字盖公章确认,监督员复核后签字)
二、竣工资料(全部原件)
1、验槽记录(陕ZTY-0060),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ZTY-0041)及各分部工程验收各方会签表陕ZTY-0027。(项目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陕ZTY-0044。
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陕ZTY-0045。
4、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陕ZTY-0046。
5、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核查记录陕ZTY-0047。
6、基础、主体结构砼强度原位测试记录表。
7、基础、主体结构钢筋扫描测试记录表。
8、单位工程竣工初验记录及相应整改报告。(总监签字盖公章认可,监督员复核后签字)
三、监督档案(监督员收集)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注册申办表。
2、监督计划、监督质量交底、监督安全交底。
3、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包括建筑工程、地勘、节能、抗震、节水等),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中标通知书。
4、工程设计的重大变更文件及重新审查意见书。
5、开工报告陕ZTY-0004。
6、竣工报告陕ZTY-0005。
7、建设工程各责任主体单位名称及主要负责人情况陕ZTY-0006。
8、监理单位法人对总监委托书,监理部人员组成名单及相应的监理证书。
9、监理单位对见证取样人员委托书,监理单位资质证书。
第 1 页、总承包单位法人对项目经理委托书,项目经理对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员委托书,以及相应的岗位证书,总承包单位资质证书。
11、检测机构资质证及计量认证证书。
12、工程质量问题通知单及整改报告。
13、停工通知书、停工整改情况反馈单,复工通知书。
14、监督员对工程巡查,抽查记录表及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总监签字盖公章认可,监督员复核后签字)
四、评估书
五方责任主体单位对工程质量做总体评价。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对各分部工程分别做以评价,再做总体评价。(盖公章,项目负责人签字)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其出具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的证明文件。(盖公章)
五、工程质量监督报告(附三份工程概况)
六、分户验收资料(统一表格)
七、其他需要保存的资料。
第 2 页
第三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五河县通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监督人员工作纪律
1.监督人员经市质监部门授权由业主单位委派行使监督,受质监部门与业主双重领导,直接对业主负责。
2.监督人员必须坚持“公正、诚信、科学、求实”的宗旨。主动积极、勤奋刻苦、虚心谨慎地全心全意为工程建设服务。
3.监督人员应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严禁以任何方式收受第三方任何形式的馈赠,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确保自身公正地位。
4.监督人员不得向第三方推荐分包队伍和推销设备材料,更不准兼任第三方的实职或虚职(顾问)。
5.监督人员应明确职责,摆正位置,顾全大局,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的关系。
第四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五河县通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监督人员工作纪律
1.监督人员经市质监部门授权由业主单位委派行使监督,受质监部门与业主双重领导,直接对业主负责。2.监督人员必须坚持“公正、诚信、科学、求实”的宗旨。主动积极、勤奋刻苦、虚心谨慎地全心全意为工程建设服务。3.监督人员应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严禁以任何方式收受第三方任何形式的馈赠,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确保自身公正地位。4.监督人员不得向第三方推荐分包队伍和推销设备材料,更不准兼任第三方的实职或虚职(顾问)。5.监督人员应明确职责,摆正位置,顾全大局,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的关系。6.监督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熟读图纸规范及合同。常驻现场,坚守岗位,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监督工作,确保监督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及造价合理。凡因监督人员失职、失误造成损失的均须承担责任。7.监督人员必须坚持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按国家规范、标准实施监督,以检查、试验、测量的数据为监督的主要依据。8.监督人员应加强组织纪律性,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内外有别,保守公司及建设单位的秘密。9. 监督人员应接受质监部门的指导,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虚心听取受监督单位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10.监督人员有责任将本守则以文字方式传达各受监方,并请业主和各受监方配合监督。二、监督人员工作细则
1. 监督进场各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机械、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是否与标书承诺一致。2. 审核各施工单位编织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3.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对施工过程中施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场监控,对不合格工程要坚决做返工处理。4. 底基层施工4.1 底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处理并压实,要求表面平整、坚实、无弹簧,无大的坑槽、高的土坎,底基层是一个结构层也是一个整平层,保证此层灰土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整平后路拱基本达到路面设计要求,底基层石灰稳定土压实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不小于93%。4.2 底基层施工控制有高程、宽度、松铺厚度、含灰量、含水量、平整度、压实度,每一控制都需要测量或试验。4.2.1高程由松铺厚度来推算,宽度要用尺丈量,不小于设计宽度底基层宽8米,基层宽7.5米,下封层宽7米。4.2.2含灰量要依试验室检测数据为准,石灰剂量不足要及时加灰;含水量要求在碾压时不能太大或太小,试验室要经常检测含水量,碾压时的含水量应为最佳含水量略大于1%左右。4.2.3底基层的平整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对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不准终压,要在初压时观测平整度;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碾压要一次碾压到位,不能压压停停,对压实度不符合要求的,要一直碾压到合格为止,对实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4.2.4土块要经粉碎,石灰要经过充分消解才能使用,未消解石灰必须剔除,配和比要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路拌深度要达到底层,不准有夹层现象。5. 基层施工5.1基层施工与底基层施工相同,要特别注意平整度、路拱和基层的养生工作,养生期一般为七天,养生期间表面要保持湿润,水量又不能太大,尽量禁止车辆通行。5.2其余各项要求与底基层相同。6. 下封层施工6. 1基层养生期满后,应尽快铺洒下封层,施工时先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洒少量水,避免表面起扬尘。6. 2下封层施工必须在气温不低于15℃,且稳定上升,风速不大时进行喷洒,有雾或下雨不能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油温,控制在130-1700c洒布在均匀,用油量相对较准确,洒布过程中发现有空白、缺边时,应立即补洒,有积聚时应予刮除,洒布后及时用碎石覆盖,碾压。7.施工时的进度控制7.1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每月(旬)计划完成量与实际完成量与以比较,对计划没有完成的,要找明原因,写出处理意见,如何在以后的时间内给补上来。7.2对施工不利的环节,要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组长。下一页第五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五河县通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监督人员工作纪律
1.监督人员经市质监部门授权由业主单位委派行使监督,受质监部门与业主双重领导,直接对业主负责。
2.监督人员必须坚持“公正、诚信、科学、求实”的宗旨。主动积极、勤奋刻苦、虚心谨慎地全心全意为工程建设服务。
3.监督人员应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严禁以任何方式收受第三方任何形式的馈赠,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确保自身公正地位。
4.监督人员不得向第三方推荐分包队伍和推销设备材料,更不准兼任第三方的实职或虚职(顾问)。
5.监督人员应明确职责,摆正位置,顾全大局,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的关系。
6.监督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熟读图纸规范及合同。常驻现场,坚守岗位,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监督工作,确保监督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及造价合理。凡因监督人员失职、失误造成损失的均须承担责任。
7.监督人员必须坚持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按国家规范、标准实施监督,以检查、试验、测量的数据为监督的主要依据。
8.监督人员应加强组织纪律性,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内外有别,保守公司及建设单位的秘密。
9.监督人员应接受质监部门的指导,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虚心听取受监督单位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10.监督人员有责任将本守则以文字方式传达各受监方,并请业主和各受监方配合监督。
二、监督人员工作细则
1. 监督进场各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机械、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是否与标书承诺一致。
2. 审核各施工单位编织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
3.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对施工过程中施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场监控,对不合格工程要坚决做返工处理。
4. 底基层施工
4.1 底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处理并压实,要求表面平整、坚实、无弹簧,无大的坑槽、高的土坎,底基层是一个结构层也是一个整平层,保证此层灰土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整平后路拱基本达到路面设计要求,底基层石灰稳定土压实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不小于93%。
4.2 底基层施工控制有高程、宽度、松铺厚度、含灰量、含水量、平整度、压实度,每一控制都需要测量或试验。
4.2.1高程由松铺厚度来推算,宽度要用尺丈量,不小于设计宽度底基层宽8米,基层宽7.5米,下封层宽7米。
4.2.2含灰量要依试验室检测数据为准,石灰剂量不足要及时加灰;含水量要求在碾压时不能太大或太小,试验室要经常检测含水量,碾压时的含水量应为最佳含水量略大于1%左右。
4.2.3底基层的平整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对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不准终压,要在初压时观测平整度;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碾压要一次碾压到位,不能压压停停,对压实度不符合要求的,要一直碾压到合格为止,对实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4.2.4土块要经粉碎,石灰要经过充分消解才能使用,未消解石灰必须剔除,配和比要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路拌深度要达到底层,不准有夹层现象。
5. 基层施工
5.1基层施工与底基层施工相同,要特别注意平整度、路拱和基层的养生工作,养生期一般为七天,养生期间表面要保持湿润,水量又不能太大,尽量禁止车辆通行。
5.2其余各项要求与底基层相同。
6. 下封层施工
6. 1基层养生期满后,应尽快铺洒下封层,施工时先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洒少量水,避免表面起扬尘。
6. 2下封层施工必须在气温不低于15℃,且稳定上升,风速不大时进行喷洒,有雾或下雨不能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油温,控制在130-1700C洒布在均匀,用油量相对较准确,洒布过程中发现有空白、缺边时,应立即补洒,有积聚时应予刮除,洒布后及时用碎石覆盖,碾压。
7.施工时的进度控制
7.1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每月(旬)计划完成量与实际完成量与以比较,对计划没有完成的,要找明原因,写出处理意见,如何在以后的时间内给补上来。
7.2对施工不利的环节,要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组长。
8.资金控制
8.1施工过程当中,如有变更发生,现场监督人员要平等、公正的配合进行变更设计,即不让施工单位吃亏,又不让公路建设的资金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8.2认真进行对待计量工作,要真实反映工程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及工程的进展情况。不准以任何不正当理由给施工单位少计量,计量要真实准确,如发现工程中有少计量要说明理由,如发现多计量或重复计量立即做严肃处理。
9.合同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合同办事,对不按合同要求办事的,一律不与计量支付。
10.安全生产
10.1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措施,把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避免只有文字没有行动的形式主义。
10.2监督人员要定期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进行抽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1.实验检测
11.1加强试验工作,认真填写实验数据,要求施工单位的试验要真实、准确,满足规范要求的频率;
11.2作为监督人员要以实验数据为依据,不能只凭直观、直觉,要亲自动手去做,检查频率要符合监督检查的要求。
11.3对完成的结构层要认真检测,检查是否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如不合格,责令返工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
12.内业
12.1现场监督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单位的内业资料,双方的内业资料要同步、齐全、准确、规范。
12.2不合格工程的返工,内业上也要反映出来。合格的内业资料才是计量的依据。
12.3现场监督人员要随时接受建设单位或市质监部门检查或抽查。
13.环境保护
要加强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废弃的材料不准乱丢乱放,施工过程中注意洒水,避免出现扬尘。
五河县县乡公路管理站
二00三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