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19-05-12 12:4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1年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1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总结

根据县卫生局工作的要求,为切实抓好职工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宣传,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职工的健康素质。我院认真开展了传染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院传染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院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根据健康教育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培训计划,调整了传染病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了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二、抓好职工的学习宣传教育。为提高职工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强职工的卫生观念,普及卫生知识,我们定期召开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组织学习传染病有关文件。为了学习不走过场,制定了学习制度,建立了学习考勤簿。通过学习,职工们明确了传染病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重要性,增强了卫生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狠抓职工的教育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医院今集中对职工进行培训。内容主要以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为题材。培训率达95%以上。

四、为检验传染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圆满完成本年健康教育任务,单位下发了考核奖惩办法,培训结束之后对重点科室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非重点科室以现场抽问的形式进行考核。

为将健康教育工作抓紧、抓扎实,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决心在来年的工作中,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使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莒南县人民医院

2011年12月22日

第二篇: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

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并懂得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懂得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学难点:懂得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用具:媒体、挂图 教学内容:

一、为什么要洗手? 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倒垃圾、刷痰盂、洗脚、穿鞋、搽大便等,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容易粘染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和寄生虫卵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38亿之多。另外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急性痢疾病人用5~8层卫生纸,痢疾杆菌还能渗透到手上,痢疾杆菌在手上可存活3天。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天。因此,手是很脏的。为了清除我们手上有害微生物,所以我们必须洗手。

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

1.从医院出来

医院是我们看病治病的地方,但也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集散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致病菌,而我们在医院时肯定会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微生物,所以去过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

2.回家后

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则外面的细菌一定会被你带回家,在楼梯的扶手、门把手、钥匙、电梯按钮上也都有数以万计的细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变成是公共场所吧!

3.打喷嚏或咳嗽后

打喷嚏和咳嗽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细小的飞沫,从你的鼻子和嘴里“喷涌而出”,你也许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而打喷嚏或咳嗽则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这时就成了“接力”传染源。

4.接触钱币之后

所有人都知道钱很脏,没办法,那是要流通的,所以经过数不清多少双手才到了你的手里。但很多人在家里接触完钱之后,就会有侥幸的心理,就算是一个硬币也不行,哪怕你只是用指甲夹了它那么一下也不行。

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

三、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能够有效清除手部细菌的洗手方法,它一共包含六个步骤,其中的揉搓过程又包含六个小步骤,顾名思义,我们称其为“六步洗手法”。详细步骤如下: “一湿”:水龙头下把双手淋湿 “二抹”:在手掌上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并搓出泡沫 “三搓”:反复搓揉双手的每个部位如:手心、手背、腕部,指尖、指关节、指间隙等。具体又分为关键的六个小步骤(附图)“四冲”: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冲洗干净 “五关”:关闭水龙头。如果水龙头不是感应式,可用干净纸巾包裹龙头并关闭,或用双手捧水冲洗龙头2-3次,然后关闭。“六擦”: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自动干手器把湿手烘干。

一般来说,如果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完成整个洗手过程(从湿手到擦干手)至少需要40秒的时间,其中揉搓至少需要15秒的时间。

免疫接种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并知道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预防接种。教学难点:知道按时打预防针是防止生病的好方法。

教学用具:媒体、挂图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预防接种?

通俗的说,预防接种就是通过往人的身体中输入一定量的药品(疫苗),使得人体能够抵抗一些疾病的入侵,从而预防人得病的一种方法。

二、预防接种的意义是什么?

医学专家认为,注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效益比高的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要进行常规免疫接种以预防主要的儿童时期疾病。疫苗不仅促进儿童健康,还有益于智力发育,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疫苗不仅可以节省家庭的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对整个社会来说,还可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用于其他疾病患者。

三、疫苗有哪些分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

1.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目前在学校接种的第一类疫苗有乙肝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A+C流脑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适合在校学生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有水痘疫苗、狂犬疫苗等。

四、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接种完疫苗,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3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2.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注射疫苗后的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

3.不要剧烈活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受凉,以免加重反应。

4.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5.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

6.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多喝些白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与降温,切莫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若有高热或其它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手足口病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手足口病。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

二、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三、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所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染,这就是很多孩子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手足口病患者却被感染的原因。但是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四、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但是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另外也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它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因此要做到: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认真洗手。2.不直接饮用未烧开的自来水,少吃生冷食物。准备生食的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清洗干净。使用过的餐具、奶瓶,应及时清洗、消毒。

3.避免直接接触患手足口病儿童,特别要避免使用患病儿童的餐具或便盆。4.不要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尽量少去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可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它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危害和传染性,并懂得正确预防传染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勤良好卫生习惯,懂得正确预防传染的方法。教学难点:懂得不用脏手揉眼睛,可以预防得红眼病。教学用具:媒体、挂图 教学内容:

一、什么叫红眼病?

红眼病医学上称作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主要特征是眼结膜充血,起病急骤,眼内有异物刺激感或烧灼感,结膜肿胀、怕光,眼部分泌物(眼屎)增多,若伴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眼睑水肿、充血、眼红、流泪、眼球痛。发病起初多为单眼,很快殃及另一侧眼。

二、红眼病有哪些表现?

红眼病病人早期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疼痛,进而眼皮红肿、怕光、流泪、分泌物(眼屎)较多。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斑),重者伴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肿大等全身症状。特点:传播快、发病率高、发病集中

三、什么时候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 红眼病以春夏发病多见。

四、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极强。

五、潜伏期和病程有多长?

潜伏期1-2天,病程10天左右。

六、传播方式是什么?

红眼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常因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手、游泳池水、公用玩具等而受感染。

由于这一传播途径,故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机关等集体单位广为流行或暴发。

七、出现了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怎么办?

出现了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当立即到附近医院眼科门诊检查,并向学校报告。

当确诊为红眼病时,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隔离。有症状的儿童不要入学、入托,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没有条件的地区,患者应在家庭内隔离,遵照医嘱按时用药,并搞好个人卫生,防止家庭内传播。隔离期限为7天,到症状消失时为止。

八、如何预防红眼病?

及时向老师报告,并配合老师做好自身的预防。不要去没有资质的游泳场、公共浴室大池等;

提倡淋浴及流水洗脸;

搞好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特别是手部的卫生。要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 家庭内不共用毛巾、水盆等,并注意水龙头的消毒;外出时最好自导消毒纸巾,不借用或共用毛巾、手帕;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猩红热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猩红热的基本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猩红热。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

二、猩红热是怎么发生的?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而且无交叉免疫,因而猩红热可再次感染。

三、猩红热会传染吗?

会。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它食物传播。

四、猩红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最常见的是普通型,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病人属于此型。

1、前驱期:起病较急、畏寒、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白色脓性分泌物,易剥离。病初舌被白苔,红肿的乳头突出于白苔之外,称为白草莓舌;以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为红草莓舌。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2、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布满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触之似砂纸样,用手按压可消退,去压后红疹又出现。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密集,并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口周苍白圈。

3、恢复期:一般情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现时的顺序于3-4天内消退,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

五、如何预防猩红热?

1.本病流行时,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

2.隔离患者 住院或家庭隔离(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3.接触者的处理 学校发现猩红热患者时,应进行晨检,严密观察接触者(包括儿童及工作人员)7天。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应及时让学生去医院就诊。

六、得了猩红热饮食要注意什么?

1.饮食应清淡,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伴有咽峡炎的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伴有疼痛,予以软食或流质饮食是很有必要的。如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2.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

3.病情好转可改为软饭。但仍应注意少油腻及无辛辣刺激的食物。4.高烧注意补充水份,增加饮料、果蔬摄入。

5.如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水痘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水痘。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二、得了水痘的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2-3周,初期仅轻度不适或无症状。皮肤出现小红点,1天左右变成绿豆大水泡,1-2天后疱内容物浑浊,中央凹陷,继而干燥结痂。皮疹陆续出现,故不同分批同时表现。2-7天后疱疹在躯干比四肢更多,可出现在空腔、结合膜、外阴内侧粘膜,结痂2-3周才脱落,痒得难以忍受。痂皮被抓破易引起细菌感染。预后良好。重症者高热不退,皮疹呈出血性或坏死,可并发肺炎、肝炎、心肌炎或脑炎。

三、得了水痘怎么办?

及时就医,并向老师报告。水痘是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隔离期自发病至水痘疱疹全部结痂为止,一般以21天为准,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经常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常洗手,不去搔抓、针挑疱疹,以防抓破痂皮引起感染。患处可涂2%甲紫。5%碳酸氢钠溶液、苯酚、氧化锌药水等止痒。对有继发感染者抗菌治疗。

四、班里有同学得了水痘怎么办?

由于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因此,班里有同学得了水痘,该同学需单独隔离治疗。

班级教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打扫卫生时应洒水,对课桌椅、门窗、玩具等公共物品进行流水清洗、擦拭和消毒。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同学应进行医学观察21天。

五、出水痘会不会留下疤痕?

水痘发生的部位较广泛,可延及头面部,且成批出现,数目较多,故有人担心会不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只要正确护理,不搔抓挠破,注意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水痘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六、哪些人需要打水痘预防针? 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和未得过水痘的人宜接种水痘疫苗,具体应听从医生的意见。

七、得了水痘,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1、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如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少吃油腻、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3、多喝开水。

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流行性感冒。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节高发,易造成暴发流行。

二、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发病急,体温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至高峰,达到39-40℃甚至更高,同时伴畏寒、怕冷;

2、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

3、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咽干喉痛、干咳,少数有鼻塞、流涕、腹泻等。

三、流感是如何传染的?

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通常为1米以内)。病人在大声说话、咳嗽、喷嚏时流感病毒会随呼出的分泌物和微小的飞沫排出,带病毒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然后被其他人吸入,从而造成传染。

带病毒的飞沫也可以粘在病人手上,病人用手去接触门把手等公共物品时,病毒就会留在门把手等公共物品上。其他人在使用、接触这些公共物品时,病毒就会转移到其他人手上,如果这些人没及时洗手,而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口、鼻子,流感病毒就传染给其他人了。

四、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普通人都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因为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所以以前得过流感的人也有可能会再次得流感。身体免疫功能差和抗病力低的人更加容易得流感。

五、流感严重吗?

流感本身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流感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气管炎、心肌炎、甚至休克等。如严重的并发症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流感可能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六、得了流感怎么办?

如果你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就近医院看医生,不要自己随便吃药,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休息,少外出,咳嗽打喷嚏要捂住口鼻,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七、怎么预防流感?

1、不与咳嗽、喷嚏的人近距离接触(通常在1米以外);

2、勤洗手:经常用科学的六步洗手法洗手;

3、勤洗鼻子:经常用清洁的温水冲洗鼻子;

4、开窗通风: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减少外出: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视情况佩带口罩;

6、注意保暖: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7、注意饮食: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8、锻炼身体: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9、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

八、我们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咳嗽、喷嚏时背对其他人(面向无人处),并用纸巾或手绢捂住口鼻,可以有效阻止流感病毒的传播。如果一时找不到纸巾或手绢,最好不用手,应用带衣袖的胳膊肘弯曲捂住口鼻。如果用手了,应立即洗手,洗手前不要接触其他物品。

九、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俗称伤风。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起病慢,传染性弱,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麻疹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麻疹。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因出疹高出皮肤,类似麻粒,故中医称之为麻疹。麻疹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麻疹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会表现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症状,而以皮肤则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的病变。

二、麻疹的表现及危害?

典型症状: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第3~7天开始红色斑疹,仍然高热,皮疹首先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然后发展到面部,最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糠皮样脱屑。

麻疹常带来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麻疹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三、麻疹的传播途径?

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病人从接触麻疹病人后7天至出疹的5天内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形成的空气飞沫传播。

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以前没得过麻疹)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

四、怎么应对麻疹?

接种麻疹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如果出现高热、咽痛、畏光、眼结膜红肿、皮疹等类似麻疹的症状,请速到附近医院就医。如果确诊为麻疹,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家庭隔离。如果身边有类似症状或得麻疹的人,而你又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那你就要特别注意了:

1.不与其近距离接触;

2.常洗手、居室和教室勤通风;

3.咨询医生,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接种;

4.注意自己身体变化,一旦有可疑症状立即就医。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会活动。

五、应做好哪些家庭护理?

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热不严重,可在家中卧床休息,并隔离到疹子消退、所有症状消失后5天。隔离时注意勤洗手,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即可消毒; 注意清洁病人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等处的分泌物;

护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注射麻疹疫苗、佩带口罩等,接触病人后在户外逗留20分钟,即可不传染他人;

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或高热不止,应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

流行性腮腺炎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腮腺组织。一种丙类传染病,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没有什么并发症。而且病情也短,一般7-8天左右即可治愈。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之一。

二、腮腺炎病毒不可怕!腮腺炎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很敏感。乙醇、甲醇等于2-5分钟内将其杀灭。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37℃保持活力24小时,加热至55℃-60℃时经过10-20分钟即可灭活。

三、腮腺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14-25日,平均18日。多数无前驱症状,少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下降的等前驱其症状,1-2日腺体逐渐肿大,开始为一侧,以后多累及对侧,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疼,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疼更甚。发热38-40℃,也有的发热不明显。局部皮肤紧张发硬但多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腮腺肿胀可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症状消失,整个病程7-12天。在腮腺肿胀时,颌下腺亦可受累。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患者症状不太明显,病情也轻。常并发脑膜炎或其他唾液腺炎、胰腺炎。青春期少年性腺也可受累,睾丸肿痛(常为单侧)。

四、腮腺炎是怎么传播的? 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胀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在此期间具有传染性。病毒也存于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

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类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二次发病者少。

五、怎么预防腮腺炎?

1、发现后立即隔离,至腮腺肿消退后。

2、居室空气流通,卧床休息,给易消化流质或半流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

3、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学校经常保持通风,勤洗手,消毒等常规性预防措施。

4、口、鼻腔分泌物、污染用品应煮沸或暴晒消毒。与患儿密切接触易感儿应检疫2-3周;加强晨检,发现可疑传染病的学生时要及时送诊,去正规医院治疗。

5、根据医生意见接种腮腺炎疫苗。

六、如何防治并发症? 发热、疼痛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是重点,特别注意观察有无睾丸肿胀;若有,应早期用冰袋冷敷,必要时住院抗菌治疗,防止因睾丸急性损伤影响生育力。

甲型病毒性肝炎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甲型病毒性肝炎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肝炎。甲肝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即甲肝病人的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正常人的胃肠道而传播。

二、甲肝是怎么侵害人体的?

凡是未感染过甲肝病毒或未接种甲肝疫苗的人,都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15-50天后,开始常常表现出像感冒一样的症状:发烧怕冷、疲乏无力、不想吃饭、肚子饱胀、厌油腻、恶心呕吐等,小便颜色加深,烧退后可表现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甲肝主要损害肝脏,但危害不及乙肝大。甲肝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彻底康复,很少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也很少演变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感染过甲肝后可以获得终生免疫。

三、甲肝病毒怎么传染给人?

甲肝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人与人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粪便中,症状出现前1周或2周达高峰。

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具体包括:

1、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公共用品、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被感染;

2、经水源传播:多发生于暴雨或雨季之后,常引起甲肝暴发流行。患者的排泄物(粪便、唾液、呕吐物等)因雨水冲刷污染了水源,其他人饮用了不洁水源而造成感染;

3、经食物传播:主要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如生吃瓜果或蔬菜、生吃海鲜或吃未熟透的海鲜、甲肝患者从事餐饮而污染了食物等。

四、如何预防甲肝? 预防甲肝的方法:

1、根据医生意见注射甲肝疫苗;

2、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

3、注意饮食,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和不洁水,避免到卫生不达标的小餐馆、小摊贩就餐;

4、食品要用高温热透、熟透,加工用具要生熟分开;

5、常晒衣被,杀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一旦出现发烧怕冷、疲乏无力、不想吃饭等症状,不要抱有以为是感冒的侥幸心理,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认是甲肝,安心治疗、养病,减少与他人的接触。

细菌性痢疾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正确预防细菌性痢疾。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病全年均有发生,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在流行季节,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用餐单位,易引起暴发流行。

二、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典型病人一般有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之后出现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或脓血便。腹泻频繁者可出现口渴、心慌等脱水表现。轻型(非典型)病人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三、细菌性痢疾是如何传播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食物型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迅速繁殖,食用生冷及不洁食物可引起菌痢的发生。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常可引起菌痢暴发。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

接触传播:接触桌椅、玩具、房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导致手被污染,若不洗手就直接抓食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可被感染。苍蝇传播:苍蝇叮爬食物易造成食物污染而传播。

四、什么是中毒型菌痢?

中毒型菌痢起病急,病情凶险,可出现抽搐、休克,甚或发生昏迷,危及生命。

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迅速上升达40度以上。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并不明显。早期出现烦躁、惶恐、谵妄和惊厥等。少数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以儿童多见。

由于中毒型菌痢病人的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发病初没有腹痛及腹泻症状,如果患儿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神经精神症状或有休克表现的,尽管没有腹痛腹泻症状,也应警惕中毒型菌痢的可能。

五、细菌性痢疾严重吗? 多数菌痢经有效抗菌素治疗后1周左右可以痊愈。急性菌痢经有效抗菌素治疗后多1周左右痊愈,少数病人,尤其是原来伴随有一些基础疾病或体弱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则可转为慢性菌痢或慢性带菌者,可反复发作。

中毒型菌痢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出现腹泻症状切不可自行乱服抗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影响疗效。

六、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这道关,“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讲究饮食卫生,管理好水井和其他水源,使用卫生厕所,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夏季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叮爬。

学生的玩具等公共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病菌经玩具造成传播。

第三篇:传染病科各类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肺结核

1.对患者所有用物做一次完全的消毒。如煮沸..日光照耀.紫外线.消毒液等。

2.定时开窗透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照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4.患者须将痰液吐在痰盂里,进行消毒后,再倒掉。病人服药的第一个月内,还应采取适当隔离、少往公共场合等措施,预防家中儿童被感染肺结核病。

麻疹: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典型症状是烧3天,出(皮疹)3天,退3天。

无并发症的麻疹小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在家严格隔离。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吃轻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品,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以利出疹。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天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若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由于麻疹引发肺炎,假如病儿声音沙哑,呛咳,可能同时引发喉炎,都要及时看病医治。

水痘

以儿童多见,传染性极强隔,离至皮疹结痂为止。水痘病人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也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勤洗手;学校的教室要常常开窗透风。对发热孩子忌用阿司匹林退热,避免引发脑炎。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为病发高峰,此病主要通过患儿的唾液、鼻咽部份泌物的飞沫等传播,患者腮腺肿大的前后2周内,有较强的传染性。留意卫生,患儿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减退为止。若发现小儿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委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禁食酸性食品,避免疼痛加重。用青黛(一种中草药,药店可购)湿敷肿胀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手足口病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和床上用品、亵服等引发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在阳光下暴晒儿童的被褥、衣服和书本;对儿童使用的奶具、食具、饮具、玩具、厕具等,用84消毒液搽洗消毒;对儿童常常触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头、门把、扶手等,用84消毒液搽洗消毒;教育儿童并帮助幼儿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不吃没洗干净的水果;要保持儿童卧室、宿舍、房间充分透风;家长不带儿童往人群集中场所,不往医院探看病。

第四篇: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方案

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实

越城区疾控中心健教科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做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将灾情和疫情防患于未然,并把危害减轻到最低,实现可持续性控制,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贯彻“预防为主、农村为主”的防治方针,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基本防病知识、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卫生人员诊断、治疗及疾病防治能力;从实际工作出发,建立重点疾病应急处理演练制度,提高针对重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警反应能力;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依法防病、依法治病的力度。

二、工作内容

(一)实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病、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禽流感、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儿童计划免疫等重点疾病防治基本卫生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防病治病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二)加强各级各类卫生人员的培训,尤其是乡卫生院人员和乡村医生社会办医人员的培训,提高对重点传染病防治、诊断、卫生宣教、健康咨询能力。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干预力度,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乡扩大蔓延的趋势。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早期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五)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进一步消除麻风恐惧和社会歧视现象,发挥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作用,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对麻风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提高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的能力,进一步规范联合化疗和康复治疗,提高畸残病人的生产和生活能力。

(六)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卫生知识宣传,提高我乡农民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知程度。规范冷链运转和免疫接种程序,加强基层政权和乡村医生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新儿童建卡建证率,保证接种质量,降低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三、具体措施

(一)配合新闻媒体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上进行宣传。

(二)利用网络开展各类相关知识的宣传。

(三)制作宣传折页、宣传单、海报、招贴画等各种宣传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发放,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应保证宣传到户。

(四)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的宣传栏、科普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

四、重点疾病健康教育要点

(一)、霍乱

1、什么是霍乱;

2、霍乱病的基本症状 ;

3、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后如何开展自救;

4、如何防范霍乱病 ;

5、农村聚餐这顿饭该怎样做才能预防霍乱;

(二)、传染性非典性肺炎

1、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基本症状 ;

3、为什么要搞返乡民工和学生的监测 ;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基本防治方法 ;

5、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是不会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

(三)、艾滋病

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内容。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预防知识 ;

4、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艾滋病的诊断水平,建立HIV阳性人员、吸毒人员档案,实行巡回检查,提高艾滋病的发现报告率

5、什么人群容易得艾滋病;

6、艾滋病与毒品 ;

7、生殖健康;

(四)结核病

1、什么是结核病;

2、结核病的传播流行;

3、传染源 ;

4、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水平,队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归口管理;

5、农民主动就医行为教育;

6、发现并控制痰涂阳肺结核病人;

7、艾滋病流行与结核病的关系 ;

8、肺结核防制机构、免费治疗范围、推广DOTS治疗;

(五)禽流感

1、什么是禽流感;

2、禽流感的主要症状;

3、哪些人最容易得禽流感;

4、怎样预防禽流感;

(六)、乙肝

1、什么是乙肝;

2、乙肝的主要症状;

3、哪些人最容易得乙肝;

4、乙肝怎样预防;

五、组织管理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领导,把健康教育工作分解细化到人,全面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任务,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如期达标。

(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服从安排,抓好落实,对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工作重点、难点和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区疾控中心负责对个镇(街)教育机构的培训、督导。各个社区单位健康教育机构是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由各个健康教育分管领导负责,根据文件精神和具体情况开展各个社区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

第五篇: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张丽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掌握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报告

2.掌握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的主要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内容介绍

1.传染病基本知识 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T_e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B_e

(一)基本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菌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感染是指病原体和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首发感染是指人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是指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是指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重叠感染是指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在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继发感染是指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因作用程度差异和外界环境干预因素的影响,可产生不同的转归结局,归纳起来有下列5种: 1.病原体被清除

在人体强大的防御体系作用下,通过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机制,病原体被清除。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自然感染等方式获得。被动免疫则通过胎盘或注射免疫球蛋白获得。2.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指人体在病原体入侵后,机体的损害较为轻微,不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证实已被感染。3.显性感染

即在传染过程中,通过病原体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人体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麻疹、水痘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可获得不牢固的免疫力,可再感染或慢性携带。4.病原体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却不出现任何疾病表现称之为病原体携带状态。由于所携带的病原体不同,分别称为带菌者、带病毒者、带虫者。多数传染病病原体都存在于携带状态,按宿主状态不同,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一般称潜伏期少于3个月的为急性携带者,多于3个月的为慢性携带者。5.潜伏性感染

在某些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中,人体和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时,往往既不能清除病原体,也不能引起显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乘机活跃,引起发病,上述的相持阶段称为潜伏性感染,可见于疟疾,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三)传染病的流行

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并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说来主要有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3方面。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3个环节: 1.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不断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主要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人群时所经历的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体液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受感染者。人群易感性大小系动态性变化,受人群的一般抵抗力、免疫力、人口流动、病原体的变异人群、人群预防接种推广等因素所影响。【我的笔记】

(四)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的管理制度是管理传染源的主要内容。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中,早报告是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需要管理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3类,共37种。

(1)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2)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3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对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预防的关键环节。主要措施包括以“三管一灭”为中心的一般性卫生措施和消毒杀虫措施。“三管一灭”即指管好水源,管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管好粪便垃圾及污水污物并做好无害此处理;消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和其他病媒昆虫。消毒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依处置对象不同又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是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物品随时进行的消毒处理;终末消毒是当传染源不再存在(如患者痊愈、移走或死亡),对其污染场所进行的彻底消毒,也包括痊愈患者自身或死后尸体消毒,终末消毒要特别强调消毒方法的有效性和消毒范围的彻底。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明显传染源,对可能遭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实行消毒,如饮水消毒、餐具消毒、空气消毒、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饭前便后洗手等。杀虫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杀灭传播疾病的病媒昆虫。3.提高人群免疫力

(1)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通过改善生活和居住条件、合理营养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等增强体质,提高抵御传染病的能力。保持愉快心情和良好心态对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通过接种特异性抗原或特异性抗体,使机体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特异性主动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等抗原,使机体产生对抗病毒、细菌或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被动免疫是给机体直接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我的笔记】

(五)传染病的报告 1.服务对象

是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2.服务内容

(1)发现、登记:填写门诊日志及入、出院登记本,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表。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2)报告:①报告程序与方式:是对于已开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未开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视疫情具体情况按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②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 h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 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 h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h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h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③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和补报工作。对于需要订正的要及时订正,发现漏洞的要及时补报。(3)传染病的处理:①处理患者,可采取就地隔离治疗,对于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时,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②消毒处理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置。③要做好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和主动管理,以及传染病居家患者的随访工作。④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协助做好管理工作。3.服务要求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填写传染病病种报告、报告卡等。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我的笔记】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B_e

(一)病毒性肝炎 1.概念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大、肝功能异常、部分可出现黄疸。按病原体分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型5种。2.传染源

①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甲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粪便排毒期在起病前2周到血清ALT高峰后1周,少数患者可延长至起病后30日仍具有传染性。②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后二者由于病毒长期存在血液中,为更重要的传染源。急性乙肝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持续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大小与e抗原、HBV-DNA及HBV-DNAP是否阳性有关。③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丙肝患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只要血中有HCV-RNA存在,均可为传染源。④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似。⑤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相似。3.传播途径

①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患者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常常造成大范围的流行。②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一般认为有体液、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以及母婴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③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于乙肝,但由于其是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低,故传播较乙肝局限。多经过肠道外途径,主要有输血或血制品、注射破损皮肤黏膜、生活密切接触、接触以及母婴传播。④丁肝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⑤戊肝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

4.易感人群

人对各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甲型肝炎在>6个月的儿童发病最多,以隐性感染多见,成年时保护性抗体抗HAV-IgG检出率达80%,抗HAV-IgA为感染指标,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乙肝抗HBs阴性者、婴幼儿、母亲HBsAg阳性者、反复使用血液制品者、血液透析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多个性伴侣者均为易感人群。丙型、丁型肝炎人群普遍易感,抗HCV/HDV非保护性抗体;戊型肝炎多见于成年人。

5.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1)控制感染源:如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正在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还要严格筛选献血者。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管理科有效预防甲、戊肝,对服务行业消毒、严格管理血液制品、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可有效预防乙、丙、丁肝的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对婴幼儿、儿童和血清抗HAV-IgG阴性的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甲肝减毒或疫苗以预防甲型肝炎。对于乙肝易感者、新生儿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目前对丙、丁、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我的笔记】

(二)细菌性痢疾 1.概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播,好发于夏秋季。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细菌性痢疾可多次感染,多次发病,因为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病后免疫力差。2.传染源

传染源是急慢性菌痢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典型的粪-口传播,即病原体随传染源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苍蝇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青壮年次之。3.预防措施 主要通过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并及时隔离治疗,每日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等措施来管理好传染源。通过管理好水、饮食、粪便,消灭苍蝇等途径切断传播途径。还可口服活疫苗,刺激肠道产生分泌IgA及细胞免疫以保护易感人群。

(三)艾滋病 1.概念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慢性的致死性传染病。HIV病毒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损害,最终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2.传染源

主要是患者及HIV无症状携带者,特别是后者。HIV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唾液、眼泪和乳汁等体液也含HIV,均具有传染性。3.传播途径

主要有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药物依赖者共用针头、自主采血或经输入被HIV血液或血制品等均可被感染;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经胎盘传给胎儿,亦可经产道及产后血性分泌物、喂奶等传给婴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也是人群普遍易感。4.预防

主要有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禁止毒品注射,严禁性乱,对于高危人群用避孕套,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我的笔记】

(四)狂犬病 1.概念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通常以病兽咬伤形式传给人。2.临床表现

狂躁、恐惧不安、恐水、恐声、怕风、发作性咽喉肌痉挛及进行性瘫痪等。3.预防措施

主要有管理传染源,给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病毒疫苗,及时处理伤口,预防接种,注射免疫球蛋白。

(五)结核病 1.概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歧杆菌,经过呼吸道传播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感染。常见的有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和生殖系统结核等。2.传染源

主要是肺结核患者,长期排菌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3.传播途径

主要有空气传播、肠道传播。4.易感人群

为普遍易感,婴幼儿、青春后期、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矽肺患者、妊娠、恶性肿瘤肝转移、AIDS好发。5.预防措施

主要是控制传染源,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对污染物消毒,进行阳光暴晒,还可接种疫苗或化学药物预防。【我的笔记】

下载2011年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最终定稿]

    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了解和认识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

    2015健康教育4传染病试题

    2015年健康教育试题 第七章 传染病 1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A A.具有传染性 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D.具有周期性2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C A.肝炎 B.流脑C......

    春季传染病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春季传染病防治讲稿 主讲人:*** 乡亲们:上午好! 春天是很美好的,但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病毒性传染病也随之而来,尤其是3月份正值冬春交替之际,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是麻疹、水痘、流感......

    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传染病宣传材料

    北师大集宁附中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传染病宣传材料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

    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常丰镇中心小学 李红星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

    《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汇编)

    传染病在幼儿中间永远都是非常流行的,因为幼儿的抵抗力比较成人更为低下,轻易就会被传染,所以我们要让幼儿意识到传染病的可怕,懂得如何预防传染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

    学校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臻坚民族学校2013年秋季学期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讲稿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

    健康教育宣传栏预防肠道传染病内容[大全]

    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预防肠道传染病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