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1年青岛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写写帮推荐)
2001年青岛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管理办法》的通知(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青政发〔2001〕10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青岛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及单位按照规定在住房方面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满足其基本住房需求。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
第四条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是本市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
青岛市住宅发展中心(以下称市住宅中心)负责本市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的具体工作。
财政、民政、建设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工作。
第五条 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的方式包括:发放租金补贴、提供廉租住房和减免现住公房租金。
发放租金补贴,是指政府和单位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按照市场一般租金水平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发放补贴。
提供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按照低廉的租金配租具有社会保
障性质的普通住房。
减免现住公房租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和单位对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已承租的公有住房实行租金减免,使其按照廉租住房的租金水平和面积标准缴纳房租。
第六条 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渠道主要包括:(一)政府专项拨款;(二)直管公有住房售房款;(三)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四)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用于筹集廉租住房房源和发放租金补贴。现住公房租金的减免部分暂由现住公房产权单位承担。
第七条 廉租住房房源按照下列渠道筹集:(一)收购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旧住房;(二)兴建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三)从腾退的旧公有住房或空置经济适用住房中选供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四)最低收入家庭承租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现公有住房;(五)社会捐赠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六)其他渠道筹集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第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租金补贴或廉租住房:(一)人均收入不超过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一人以上取得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超过5年、其他家庭成员户口迁入其住处2年;(三)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四)无房户或拥有私有住房和承租公有住房的使用面积不超过人均4平方米。
符合前款(一)至(三)项条件,现承租市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公房的家庭,可向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租金减免,按照廉租住房的配租面积标准享受廉租住房租金。
第九条 申请租金补贴、租金减免和承租廉租住房,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持有关部门出具的最低家庭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户口簿和身份证向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二)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在申请家庭的户口所在地公布其基本情况;公布之日起15日内无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准予登记;有人提出异议的,应当进行核实,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三)根据准予登记家庭的实际情况,按规定发放租金补贴、减免现住房租金或轮候配租廉租住房。
第十条 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1元;申请家庭人均配租住房面积
标准和租金补贴面积标准为人均使用面积8平方米(含原住房使用面积);租金补贴按照现住公房面积与租金补贴面积标准的不足部分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补贴14元。
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配租住房面积标准(租金补贴面积标准)和租金补贴标准,随着最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标准、居住水平、房价等因素的变化需要调整的,由市政府调整后公布实施。
第十一条 已登记准予配租廉租住房的家庭租赁廉租住房,租赁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已登记享受租金补贴的家庭,应当与市住宅中心签订租金补贴协议,租金补贴专项用于住房租金。
已登记享受租金补贴的家庭,租赁房屋后,应当将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报市住宅中心备案,由市住宅中心按规定拨付租金补贴。
第十二条 市住宅中心应当采取登报、设置公示栏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配租廉租住房和发放租金补贴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 市住宅中心应当每年会同民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对享受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家庭的人口、经济收入、住房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复核,人均收入连续6个月超过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应当依法按照协议约定停发租金补贴或收回已配租的廉租住房。
第十四条 申请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如虚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明而获得廉租住房或者租金补贴的,由市住宅中心收回已配租的廉租住房,补交商品租金和廉租住房租金的差额或退回已取得的租金补贴。
接受廉租住房的家庭应当按照租赁协议的约定,交纳租金、合理使用房屋,并且不得改变房屋用途、转租或转让承租权。对违反租赁协议约定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五条 各县级市、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保障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二○○一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第二篇:《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告第7号
《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已经2007年10月30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十一月七日
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本市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建设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住房困难的城镇低保家庭。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以下简称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及产权单位按照规定在住房领域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向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的城镇低保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第四条 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县(市)区住房保障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和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等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公安、民政、监察、税务、工会、残联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市住房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住房保障的资金以财政公共预算安排为主、多种渠道筹集,主要包括:
(一)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国家规定的土地出让净收益;
(三)国家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
(四)国家、省、市财政补助的资金;
(五)社会捐赠的资金;
(六)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六条 住房保障的房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出资建设、收购的住房;
(二)腾退的公有住房;
(三)社会捐赠的住房;
(四)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七条 本市住房保障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复核和轮候制度。
第八条 本市住房保障采取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
实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直接提供普通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按照住房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的差额发放租金补贴,由住房保障对象到市场上租赁住房。
租金核减,是指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对承租直管公房的保障对象,按照现行租金标准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给予租金减免。
第九条 本市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2平方米。
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每年向社会公布。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由市政府统一公布;其他县(市)区由当地政府公布。
第十条 申请住房保障,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家庭人均月收入符合民政部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已接受连续救助6个月以上;
(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12平方米。
第十一条 住房保障对象的申请人,应当为申请家庭的户主;户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由申请家庭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家庭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监护人作为申请人。
第十二条 住房保障的家庭成员,以民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云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中载明的为准。
第十三条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申请人的住房:
(一)家庭成员居住的私有住房、福利性实物分房(包括房改房、安居房、集资建房、合作建房、经济适用住房、已购直管公房、解危解困房等);
(二)家庭成员承租的住房;
(三)现住的父母或者子女的住房;
(四)家庭成员出租或者转让的住房;
(五)已购买或者已拆迁安置的住房;
(六)其他可以认定为申请人家庭的住房。
第十四条 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保障对象,可以依据本办法规定自行选择保障方式。
第十五条 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成员是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企业特困职工、烈属、伤残军人、残疾人或者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的,在选择实物配租时,应当优先保障。
第十六条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实物配租:
(一)因离婚失去自有或者共有住房的;
(二)拥有私有住房和福利性实物分房的;
(三)转租、转让原住房的。
第十七条 租赁住房补贴标准,按照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计算。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区范围内的,由市发改委负责制定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市统计及相关管理部门测算市场平均租金,市发改委和市房管局制定租赁住房补贴标准。
其他县(市)区的,由当地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市房管局备案。
租赁住房的补贴资金由市、县(市)区财政承担。
第十八条 准予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的:无房户按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计算租赁住房补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未达到住房保障标准的,按现住房面积与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计算租赁住房补贴。
第十九条 承租直管公房的保障对象,可以申请租金核减。其核减部分的租金由县(市)区财政承担。
房屋租金按照现行租金标准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在保障面积内给予核减。
第二十条申请住房保障的,申请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云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二)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政府出具的现住房证明(有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租赁证明的须同时提交)。无房户或者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由所在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三)家庭成员户口簿和身份证;
(四)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申请人持有特困职工优惠证、革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证等证明材料的,一并提交。
第二十一条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申请人身份、家庭收入和住房等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在辖区内公示15日。对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
第二十二条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采取入户调查、查档取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进行核实。申请人及相关人员应当配合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经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确定申请人享受住房保障方式,予以公示。
对采取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租金核减保障方式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申请人不符合条件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书面告知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应当持房产管理部门的书面通知办理住房保障的相关手续。
(一)准予实物配租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住房困难程度和登记先后顺序排队轮候分配廉租住房。承租户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租赁协议约定,缴纳住房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申请人分配廉租住房的,应当与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签订房屋租赁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每半年将实物配租情况书面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二)准予租赁住房补贴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与其签订租赁住房补贴发放协议,并核发补贴资金。
(三)准予租金核减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核减办理。
第二十四条 住房保障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实物配租住房的建设、收购和租赁住房补贴、支付县(市)区财政承担的租金核减部分,不得挪作他用。
接受实物配租家庭腾退的直管公房,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用于实物配租。
廉租住房只能用于住房保障,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五条 廉租住房租金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修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县(市)区政府组织编制廉租住房建设投资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并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在申报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
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可以相对集中建设,也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房住房小区中配建,并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者回购。
第二十八条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是本辖区廉租住房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进行招标。
第二十九条 廉租住房建成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综合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十条 廉租住房建设中涉及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市、县(市)区政府予以减免。
第三十一条 住房保障家庭应当每半年向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如实申报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每半年会同相关部门对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等状况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对享受住房保障的资格、方式、额度等及时进行调整,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 享受住房保障的申请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取消住房保障:
(一)虚报、瞒报住房状况的;
(二)民政部门取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连续满一年,且不属于低收入住房保障范围内的;
(三)擅自改变廉租住房用途的;
(四)将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五)连续3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第三十三条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作出取消申请人保障资格决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享受实物配租的申请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将承租的廉租住房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迁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向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同意延期的,延长期限为3个月;不同意延期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15天内将承租的廉租住房退回。
延长期内,房屋租金标准按同期市场租金标准执行。延长期届满,或者当事人接到房产管理部门不同意延期的书面通知仍不迁出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作出取消申请人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保障资格的,在作出决定的次月停止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租金核减。
第三十四条 市房产管理、市民政、市监察等相关部门应当对全市住房保障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受理有关住房保障工作的举报、投诉,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予以纠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让城镇特困群体分享现代新昆明建设成果的一项保障举措——《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即将出台。我市将在今年年底前,对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祖林近日主持召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这一《办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通过实施中心城区危房改造,推行廉租住房制度,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使我市低收入家庭条件明显改善,并相继出台一些措施办法,基本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
副市长梁晓谷介绍,即将出台的《办法》,显示了我市在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方面的亮点,较好地解决了“入口”和“出口”的问题,即应保对象的条件和取消资格的条件及办法。我市将在今年年底前,对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区范围内的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明年将扩大到14县(市)区,今后还要将低收入家庭也纳入保障。
记者获悉,租赁房屋补贴正由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昆明实际情况进行测算,不日将确定公布。
即将出台的《办法》,对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申请保障条件、申办手续、取消保障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其中:
保障范围
本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住房困难的城镇低保家庭。
而《办法》所称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及产权单位按照规定在住房领域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向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的城镇低保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申请保障条件
申请住房保障,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家庭人均月收入符合民政部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已接受连续救助6个月以上;
(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12平方米。
如有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申请人的住房,即不具备申请条件:
(一)家庭成员居住的私有住房、福利性实物分房(包括房改房、安居房、集资建房、合作建房、经济适用住房、已购直管公房、解危解困房等);(二)家庭成员承租的住房;(三)现住的父母或者子女的住房;(四)家庭成员出租或者转让的住房;(五)已购买或者已拆迁安置的住房;(六)其他可以认定为申请人家庭的住房。
保障方式
住房保障采取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符合申请条件的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保障方式。
(一)实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直接提供普通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二)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按照住房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的差额发放租金补贴,由住房保障对象到市场上租赁住房。
(三)租金核减,是指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对承租直管公房的保障对象,按照现行租金标准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给予租金减免。
符合规定的保障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保障方式。
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成员是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企业特困职工、烈属、伤残军人、残疾人或者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的,在选择实物配租时,应当优先保障。
补贴及核减
准予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的:无房户按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计算租赁住房补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未达到住房保障标准的,按现住房面积与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计算租赁住房补贴。
直管公房的保障对象,可以申请租金核减。房屋租金按照现行租金标准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在保障面积内给予核减。
申保手续
申请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云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二)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居
住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政府出具的现住房证明(有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租赁证明的须同时提交)。无房户或者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由所在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三)家庭成员户口薄和身份证;
(四)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申请人持有特困职工优惠证、革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证等证明材料的,一并提交。
取消保障
享受住房保障的申请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取消住房保障:
(一)虚报、瞒报住房状况的;
(二)民政部门取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连续满一年,且不属于低收入住房保障范围内的;
(三)擅自改变廉租住房用途的;
(四)将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五)连续3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作出取消申请人保障资格决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享受实物配租的申请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将承租的廉租住房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迁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向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同意延期的,延长期限为3个月;不同意延期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15天内将承租的廉租住房退回。
延长期内,房屋租金标准按同期市场租金标准执行。延长期届满,或者当事人接到房产管理部门不同意延期的书面通知仍不迁出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作出取消申请人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保障资格的,在作出决定的次月停止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租金核减。
新闻延伸
昆明3年5.8亿元
建设廉租房
本报讯 记者徐晓俊报道 昆明市廉租房建设全面提速,预计到2008年,全市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将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建设任务将全部完成。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将用5年时间解决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其中用3年时间解决五华、盘龙、官渡、西山4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市政府决定,住房保障方式采取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各占一定比例进行。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市需新建廉租住房5622套。五华区500套,盘龙区442套,官渡区624套,西山区702套,东川区1751套,安宁市300套,宜良县327套,呈贡县57套,晋宁县236套,石林县144套,嵩明县147套,寻甸县193套,富民县119套,禄劝县100套。
据悉,2004年、2005年通过采取新建及清收市级党政机关闲置公有住房等方式,全市新建廉租房1602套,80875.72平方米,清收闲置公房198套,用于廉租房分配;2006年完成建设2655套,139060.25平方米,2007年将建设1768套,88400平方米,两年完成计划总数的78%。自2004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安排廉租住房建设资金5.8亿元。
第三篇: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范文模版]
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txt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别把虾米不当海鲜。别把虾米不当海鲜。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告
第7号
《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已经2007年10月30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十一月七日
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本市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建设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住房困难的城镇低保家庭。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以下简称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及产权单位按照规定在住房领域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向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的城镇低保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第四条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县(市)区住房保障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和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等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公安、民政、监察、税务、工会、残联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市住房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住房保障的资金以财政公共预算安排为主、多种渠道筹集,主要包括:
(一)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国家规定的土地出让净收益;
(三)国家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
(四)国家、省、市财政补助的资金;
(五)社会捐赠的资金;
(六)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六条住房保障的房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出资建设、收购的住房;
(二)腾退的公有住房;
(三)社会捐赠的住房;
(四)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七条本市住房保障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复核和轮候制度。
第八条本市住房保障采取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
实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直接提供普通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按照住房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的差额发放租金补贴,由住房保障对象到市场上租赁住房。
租金核减,是指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对承租直管公房的保障对象,按照现行租金标准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给予租金减免。
第九条本市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2平方米。
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每年向社会公布。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由市政府统一公布;其他县(市)区由当地政府公布。
第十条申请住房保障,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家庭人均月收入符合民政部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已接受连续救助6个月以上;
(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12平方米。
第十一条住房保障对象的申请人,应当为申请家庭的户主;户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由申请家庭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家庭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监护人作为申请人。
第十二条 住房保障的家庭成员,以民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云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中载明的为准。
第十三条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申请人的住房:
(一)家庭成员居住的私有住房、福利性实物分房(包括房改房、安居房、集资建房、合作建房、经济适用住房、已购直管公房、解危解困房等);
(二)家庭成员承租的住房;
(三)现住的父母或者子女的住房;
(四)家庭成员出租或者转让的住房;
(五)已购买或者已拆迁安置的住房;
(六)其他可以认定为申请人家庭的住房。
第十四条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保障对象,可以依据本办法规定自行选择保障方式。
第十五条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成员是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企业特困职工、烈属、伤残军人、残疾人或者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的,在选择实物配租时,应当优先保障。
第十六条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实物配租:
(一)因离婚失去自有或者共有住房的;
(二)拥有私有住房和福利性实物分房的;
(三)转租、转让原住房的。
第十七条租赁住房补贴标准,按照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计算。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区范围内的,由市发改委负责制定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市统计及相关管理部门测算市场平均租金,市发改委和市房管局制定租赁住房补贴标准。
其他县(市)区的,由当地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市房管局备案。
租赁住房的补贴资金由市、县(市)区财政承担。
第十八条准予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的:无房户按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计算租赁住房补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未达到住房保障标准的,按现住房面积与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计算租赁住房补贴。
第十九条承租直管公房的保障对象,可以申请租金核减。其核减部分的租金由县(市)区财政承担。
房屋租金按照现行租金标准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在保障面积内给予核减。
第二十条申请住房保障的,申请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云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二)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政府出具的现住房证明(有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租赁证明的须同时提交)。无房户或者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由所在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三)家庭成员户口簿和身份证;
(四)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申请人持有特困职工优惠证、革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证等证明材料的,一并提交。
第二十一条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申请人身份、家庭收入和住房等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在辖区内公示15日。对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送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
第二十二条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采取入户调查、查档取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进行核实。申请人及相关人员应当配合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经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确定申请人享受住房保障方式,予以公示。
对采取实物配租、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租金核减保障方式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申请人不符合条件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书面告知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二十三条申请人应当持房产管理部门的书面通知办理住房保障的相关手续。
(一)准予实物配租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住房困难程度和登记先后顺序排队轮候分配廉租住房。承租户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租赁协议约定,缴纳住房租金和物业管理费。
申请人分配廉租住房的,应当与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签订房屋租赁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每半年将实物配租情况书面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二)准予租赁住房补贴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与其签订租赁住房补贴发放协议,并核发补贴资金。
(三)准予租金核减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核减办理。
第二十四条住房保障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实物配租住房的建设、收购和租赁住房补贴、支付县(市)区财政承担的租金核减部分,不得挪作他用。接受实物配租家庭腾退的直管公房,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用于实物配租。廉租住房只能用于住房保障,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五条廉租住房租金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修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县(市)区政府组织编制廉租住房建设投资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并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在申报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
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可以相对集中建设,也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房住房小区中配建,并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者回购。
第二十八条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是本辖区廉租住房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进行招标。
第二十九条廉租住房建成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综合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十条廉租住房建设中涉及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市、县(市)区政府予以减免。
第三十一条住房保障家庭应当每半年向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如实申报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每半年会同相关部门对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等状况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对享受住房保障的资格、方式、额度等及时进行调整,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享受住房保障的申请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取消住房保障:
(一)虚报、瞒报住房状况的;
(二)民政部门取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连续满一年,且不属于低收入住房保障范围内的;
(三)擅自改变廉租住房用途的;
(四)将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五)连续3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第三十三条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作出取消申请人保障资格决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享受实物配租的申请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将承租的廉租住房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迁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向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同意延期的,延长期限为3个月;不同意延期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15天内将承租的廉租住房退回。
延长期内,房屋租金标准按同期市场租金标准执行。延长期届满,或者当事人接到房产管理部门不同意延期的书面通知仍不迁出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作出取消申请人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保障资格的,在作出决定的次月停止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租金核减。
第三十四条市房产管理、市民政、市监察等相关部门应当对全市住房保障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受理有关住房保障工作的举报、投诉,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予以纠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陕西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意见的通知
陕政发[2007]16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五月十七日
陕西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意见
为切实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和意义
住房问题是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明显改善,但部分最低收入家庭很难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住房困难,需要政府进行扶持和救助。廉租住房制度是目前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重要职责,也是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具体体现。逐步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社会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以2006年底应享受廉租房保障家庭总数119459户为基数,力争全省“十一五”末实现“应保尽保”。具体计划为:除2006年底已实施保障的7553户外,2007年全省新增保障34273户,其中新增实物配租5000户,新增租金补贴29273户,保障率达到35%,杨凌示范区率先达到应保尽保;2008年新增保障23888户,其中新增实物配租10000户,新增租金补贴13888户,保障率达到55%;2009年新增保障29859户,其中新增实物配租12000户,新增租金补贴17859户,保障率达到80%;2010年新增保障23886户,其中新增实物配租7552户,新增租金补贴16334户,实现应保尽保(各市实施计划详见附表1)。形成“目标明确、资金保障、房源稳定、动态管理”的廉租住房管理机制,使我省廉租住房保障工作步入日常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总体要求。市县政府要将此项工作列为重要目标任务,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切实抓好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省政府将按照廉租住房目标责任书对各市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见附表2)。
三、保障对象
(一)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我省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各地应按照本地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建住房〔2005〕122号)对廉租住房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审核、公示,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建立名单清册(台账),每半年向省、市备案一次。
(二)及时确定保障方式。各市县对审核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应及时确定保障方式。实行租金核减的家庭要做到即时核减,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的家庭要按照“优先保障特困家庭”的原则,实行轮候制。要制订详细的包括保障对象名单的轮候时间表,务必于今年10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让困难家庭了解自己的保障时间、保障方式及保障标准。
(三)制订廉租家庭保障计划。各市要以2006年底最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为基础,根据本实施意见提出的廉租住房保障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到县(区),于今年7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报省政府。同时,各地要对当地已超过本地住房面积保障条件,尚未达到省上人均建筑面积14平方米的低保家庭进行排查,并制订逐步扩大惠及面的保障规划。
四、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
我省实施廉租住房保障采取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方式。鉴于各
地危旧房屋改造进程加快,市场提供的小户型、低价位租赁房源严重不足以及现有保障对象的居住状况,全省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的具体比例为实物配租占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总数的30%,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占70%。
(一)实物配租。实物配租对象原则上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特困户和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实物配租房源采取新建廉租住房、收购二手房以及改造、改建直管公房等途径获得。新建廉租住房套建筑面积一般为30~50平方米,原则上不得低于30平方米。收购的廉租住房应以成套小户型为主。
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必须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全省平均建设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建设标准应达到入住条件。
准予实物配租的家庭应与廉租住房产权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由当地物价部门按照《城镇廉租住房租金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05〕405号)制订。对列入实物配租计划的廉租家庭,在轮候期间须优先按当地租金补贴标准予以租金补贴。
(二)租金补贴。人均住房面积补贴标准上限按照《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20号令)“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面积的60%”的规定,全省确定为建筑面积14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的57%)。单位面积的租金补贴标准按照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计算。已准予租金补贴的家庭应与廉租住房管理部门签订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与房屋出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补贴金额由房屋出租人凭有效的租赁合同领取,冲减房屋租金。
(三)租金核减。对租住企事业单位自管公房和直管公房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可以向当地廉租住房管理部门提出租金核减申请,廉租住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管理办法出具租金核减认定意见,房屋产权单位应当依据认定意见予以核减租金。
五、保障资金
(一)资金来源。按照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通知》(财综〔2006〕25号),结合我省实际,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主要由土地出让净收益7%的部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管理费用等费用的余额(以下简称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市县财政预算、省级财政配套资金组成。鼓励社会多渠道筹集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土地出让净收益7%的部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不能满足保障资金需要时,差额部分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三三制”原则筹措。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60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保障资金按省市县签订的廉租住房目标责任书确定的保障目标确定。
(二)资金管理。根据国家关于廉租住房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市、县廉租住房实施管理机构应设立廉租住房资金专户,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均需通过该账户进行管理,专款专用。省财政配套资金按有关规定拨付各市县,再由市县财政拨付廉租住房资金专户进行使用。
(三)省级财政资金配套办法。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测算出各市县所需保障资金总数,扣除该市县应从土地出让净收益的7%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外的缺口,省级财政承担三分之一。市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提取基数按上年实际征收总额计算。省级财政配套资金由市县在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后提出申请,省廉租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其申请资料审核后按保障进度提出补助方案,由省财政逐季拨付,年终统一决算。各市要比照省上的管理模式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市县申请省级财政配套资金时,建设或改造的廉租住房项目应提供立项、土地、规划、项目进展以及市县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相关材料,收购的廉租住房应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和房屋买卖合同,租金补贴的应提供廉租保障家庭月补贴发放台账明细及出租人领取补贴证明。
市县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或行政管理方式取得的廉租房源,按当地廉租住房建设成本计算金额视为当地财政配套资金;由市县政府承担的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征迁费、补偿费,按实际发生额视为当地财政的配套资金;市县政府通过优惠措施吸引的企业、个人捐赠廉租住房或资金,在配套时可视为当地财政配套资金。
六、管理机制
(一)规范管理程序。建立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和退出的规范化管理机制。符合当地保障条件的家庭申请廉租住房时,受理机关应及时受理,并出具书面凭证,经审核、公示无异议的应建立廉租保障家庭档案,包括申请、审核、实施保障及复核等有关材料。廉租住房申请人对廉租住房主管部门的审核结果、轮候结果、配租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本级政府或上一级廉租住房管理部门申诉,受理部门应对申诉出具书面答复意见。
(二)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廉租住房管理部门每年要对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再符合享受廉租住房条件的,要停发租赁住房补贴(或收回承租的廉租住房、停止租金减免)。实物配租家庭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购买所配租房屋的,购房者不再作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退出保障范围。
七、监督检查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构。为加强对市县廉租住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省上成立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领导小组,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建设厅厅长任副组长,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省物价局等有关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省建设厅分管副厅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厅局抽调人员参加办公室工作,具体负责指导全省廉租住房工作并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严肃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各地廉租住房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廉租住房实施情况季报表制度(见附表3)。省政府每年将按照目标责任书对各市进行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力的将追究责任。廉租住房管理机构或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在廉租住房管理中收受他人财物或其他好处的,对已批准的廉租住房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八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二)最低生活保障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问题;
1、贫困的含义:多种含义
2、包括:(1)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2)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
3、分类: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三)现代社会贫困的产生
1、新增贫困人口及其构成(城市新贫困人口)
2、物价上涨与生活水平
3、贫富差距的拉大
(四)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遵守的原则:
1、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
2、普遍性原则
3、法制化原则;
4、维护个人尊严
二、最低生活标准
(一)确定方法:
1、生活需求法
2、国际贫穷标准法
3、生活形态法
4、恩格尔系数四种。
(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和及其原则:
1、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
2、与物价挂钩的原则;
三、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于制度运行
(一)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与救助形式:市场经济国家通常以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贫富差距;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学派持不同意见,弗里德曼提出“负所得税方案”。
1、差额补助法:(1)优点:保障了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的同时拉动需求 (2)缺点:导致惰性思想,影响效率
2、负所得税法:
(1)负所的税=最低收入保障标准—(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税率)(2)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收入
(二)申领程序与组织管理原则;
1、程序:调查和申请
2、组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