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的探讨
对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的探讨
企业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西方许多国家,企业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列为企业会计的三大分支。所谓企业税务会计,是以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纳税人)的各项涉税活动(包括税款的形成和计算、申报纳税和缴纳税款等)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反映和监督的专业会计。它既与财务会计相联系,税务会计的资料一般来源于财务会计在会计账册设置和会计报表的报送方面,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相结合的,又与财务会计相区别,税务会计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账簿或报告之中。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模式、财务会计方法及税收法律体系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建立企业税务会计已经越来越重要。
一、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1、建立税务会计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和税收政策也相继进行了重大变革,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我国税收、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企业财会制度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异。例如会计收入的确认和所得税应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差异。企业在遵循公认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为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利益分配关系,还必须按税法的规定来确认、计量会计要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企业税务会计,在会计准则与税法不一致时,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和处理。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建立成熟市场经济的紧迫性日益加强,财税合一使会计核算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市场时刻在变,企业的经营要适应这种变化,会计核算也要适应,合一的会计制度为符合税法要求而对核算方法规定过死。例如:通货膨胀、科技发展等因素对收人计量的影响都无法如实反映,最终会计核算跟不上市场经济变化,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企业就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有利于各投资者的决策,也有利于国家的宏观决策
3企业做好税收筹划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法新政策、新法规出台频繁,但目前企业办理纳税申报事宜的人员仍是一般财务人员,他们身兼数职,导致缺乏精力研究和学习新的税收法规和政策,在纳税申报上往往不能很好的运用对企业有利的法规,使得纳税金额偏高,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由精通税法和财会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担任,可以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纳税节约,使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合一的。会计提供信息往往偏重于财政、税务、信贷等部门的需要,忽略了企业自身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不利于企业加强管理的需要。建立税务会计,专人负责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及时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而财务会计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
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再过多的受税法的限制,跟真实合理的反应企业的情况,加强企业管理。
二、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的现状
(一)单独设立税务会计企业少
少数跨国大型企业由于税法、纳税申报的信息需求,在公司财务部门设立了专门的税务会计。大公司财务制度健全,分工更加细化,信息化水平也较高,对初级财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企业对知识结构全面、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端财务人员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企业正在高薪聘请专业人员。中国人寿、中国石化等一些大型企业都设立了独立的税务部,负责公司的税务工作,聘请专门的税务会计来为企业处理涉税事宜。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信息不多,会计核算质量要求较低,纳税申报信息需求不高,独立建立税务会计费用较大,所以仍然实行财税合一、纳税调整的模式。在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在相对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的比例有所增加。
(二)税务会计人力资源匮乏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办理纳税申报等涉税事项一般均由财务会计或由管理会计兼任。由于他们担负着多项职能,办理涉税事宜仅仅是一项附带工作,因此缺少时间和精力来全面、透彻地学习、研究税法。我国的税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之中,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较为频繁,使得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经常处于化之中,在纳税申报时对差异项目进行准 确调整具有一定的困难。除少数企业的财会人员能够做到既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又能准确计税外,大多数企业的财会人员也许无法做到准确申报纳税。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税务部门的处理和指示,常常因为不了解税法而出错,招致各种税收处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对专业的税务会计人员需求大增。尤其是兼备税务、会计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倍受追捧。
(三)我国税务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还不太完善,会计核算过程不够合理,税务会计发展模式还在争论、研究之中,会计改革逐渐与国际接轨,能否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在实践和探索中,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不和谐的问题。现行的制度体系已经落后于税收征管改革的实践,对于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现象、新形势已难以完全适应,导致税务会计核算不全面,管理不完善,税源监控失真,国家税款流失。
(四)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税务会计的独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严重地制约了税务会计的发展。要发展税务会计,必须破除技术壁垒,只有企业普遍积极采用最新信息技术,税务会计的发展才能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税务会计的具体运用——以房地产行业为例
1、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和税收特点
3.1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也称“房地产开发商”。它作为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的主体,在房地产开发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地产和房产的过程中,一般不直接承担房地产的生产建设工作,但在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即征地、动迁、土地开发、土地出让转让、房屋开发、房屋出售、出租、转租、房地产抵押等以及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大量的谈判、协调、筹划等劳务以及相应的法律事务,都由房地产开发公司来完成。在房地产开发前期准备阶段、房地产施工建设阶段和销售、租赁阶段的大量组织、监督管理、协调等工作,也需要房地产开发商来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另外,房
地产开发售后和租赁后一段时间内,物业管理服务由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专业服务。所以,房地产开发商是服务于房地产开发决策、策划、组织、建造、租赁、使用管理监督和拆毁全过程的,它提供的是一种专业劳务,多属第三产业。
3.2.1房地产开发各环节涉税情况
目前与中国房地产直接有关的税种多达14种,其中实际征收的有12种,占中国实际征收税种数量(21种)的一半以上。依据课税环节的不同,房地产税收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在不同课税环节对房地产税种安排不同,税负水平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相同。
1、取得环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时支付的税金主要有契税、耕地占用税,另需支付土地开发费、土地拆迁费等相关费用,税费合计约占房价的75%②,其中,契税按照最高税率5%水平计算,只占3.75%的比例,耕地占用税实行定额征收,所占比例更小。可见,在房地产取得环节,税费合计数额较大,但从税费比例看,费重税轻。
2、交易环节
在房地产交易环节,销售方涉及到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以及教育费附加共6个相关税费;购买方涉及到印花税、契税2 个税种,房地产交易环节总体税负水平相当于销售收入或经营收入的23%左右,名义税负水平明显偏重(营业税及其附加5.5%、土地增值税30%一60%、企业所得税25%)。此外,在房地产交易行为中,购买方在承担由开发阶段转嫁而来的税费的同时,还需支付一些地方性的收费项目,如土地使用证费、房屋所有权证费、商品房买卖交易手续费等。另外,许多应由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支付并通过使用者付费的方式逐步收回投资成本的公共产品,也被摊入房价中,由购买者通过购房一次性负担。因此,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负水平在各环节中为最重。
3、保有环节
房地产保有行为主要涉及到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两个税种的名义税负水平明显偏低(房产税1.2%、城镇土地使用税0.2一10元/平方米)且优惠幅度极大,基本处于零税负状态。对于房地产的租赁,租赁方涉及到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教育费附加,承租方涉及到印花税。无论最终税负由租赁方或承租方负担,房地产的租赁名义税负较重(营业税5%、个人所得税20%、房产税12%),税负水平占到全部租赁收入的30%一40%。
3.2.2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特点
由于房地产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企业,其主要财税特征为
1、房地产开发涉及范围广,管理内容多
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包括: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房产建造、工程验收、经营销售、物业管理、维修服务等。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跨越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因此,精细而复杂的财税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多样化业务的需要。
2、房地产行业筹集资金多源性,现金流转复杂化
房地产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有:预收购房定金或建设基金、土地开发及商品房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与其他经济实体联合开发,发行股票等等。资金来源多元化,流转环节多,每个环节都伴有相应的税收。
3、房地产业成本、费用结构复杂
房地产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费、开发间接费等。房地产经营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转让成本、商品房销售成本、配套设施销售成本、出租房产经营成本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期间费用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成本
费用种类多,结构复杂。
4、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损益影响大
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我国商品房的平均经营周期约为4年,这一特点决定了会计核算的跨期摊配较为常见,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摊销直接影响着各期损益的计提。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本身业务活动比较广,涉及多个纳税环节,同时与其他企业相比所涉及的税种也最全。
2、税务会计在房地产企业的具体应用
(一)土地增值税
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税发【1995」6号)规定纳税人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并能够提供金融机构的贷款证明,其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利息①+(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xs%以内(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纳税人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的,其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x10%以内(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因此,当利息费用数额较大,应提供金融机构证明,据实扣除;反之,利息费用很少,则可不计算应分摊的利息,这样反而可以多扣除房地产开发费用,对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有利。在企业设立税务会计,则财务会计可选择更能反映企业真实支付利息金额的核算方法,即据实扣除利息费用。而为达到节税作用,税务会计可以选择更有利于公司纳税的方式核算
【案例l】
A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一批商品房,支付的地价款为600万元,开发成本为1000万元。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采用股权融资和部分债务融资,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为20万元,(设贷款利率5%,该省规定可按土地价款和开发成本的10%计算利息扣除)
分析
本例中,实际发生利息20万元,而公司不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且不提供金融机构的贷款证明,其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600+1000)xlo%=160万元。比公司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
利息支出,并提供金融机构的贷款证明,可以多扣除开发费用60万元
[160-20-(600+1000)X5%]。
财务会计为真实反映企业财务情况,按实际支出利息做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税务会计则不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在备查簿中记录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600+1000)xlo%=160万元,据此编制纳税申报表。
第二篇:企业经营管理建立税务会计的思考
企业经营管理建立税务会计的思考
摘要: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博弈加大了两者的差异。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保持差异的同时,应当积极地进行协调,不仅有利于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成熟,而且也有利于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关键词:税务会计 财务会计 协调
一 税务会计相关概念介绍
税务会计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即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力的进步,社会成熟到能够把征税、纳税看作是社会自我施加的约束的时候,再加上人们日渐增长的对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视发展起来的一种专业会计。
二 企业实行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企业增强法律意识,降低纳税风险的重要措施
企业纳税人应该做守法人、文明人、精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要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如有权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有权请求税务机关解答有关纳税问题;有权对税务处罚要求举行听证;有权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复议;对上一级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税务人员营私舞弊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或控告;有权在税收规定容许的前提之下综合权衡各种投资方案、经营方案与纳税方案,使其形成最佳组合,即进行税务筹划,从而达到既合法纳税,又可达到税收负担最低化、降低纳税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是强化管理意识和维护利益的有效途径
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避重就轻、避虚就实等策略进行合理避税。熟知税务会计,实行税务会计是在法律基础之上进行避税,减少税收负担的基础,所以企业有必要在内部进行税务会计知识的教育,实行一定的政策来鼓励它的发展。
三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对经营活动的影响及其在实务中的运用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二者的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为企业利益相关人(包括银行、债权人、潜在投资者)提供真实相关的信息,便于他们投资决策。而税务会计则是按照税法来核算企业的收人、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收的充分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为国家税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
第二,二者核算的依据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税法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细则等。
第三,核算基础、处理依据不同。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不少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收益实现的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上。
第四,计算损益的程序不同。税收法规中包括了修正一般收益概念的社会福利、公共政策和权益条款,强调应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的不同。当财务会计的核算结果与税务会计不一致时,财务会计的核算应服从与税务会计的核算,使之符合税法的要求。
四 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协调
(一)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给公司带来的弊端
1.引发财务信用危机
税法对会计信息有着天然的制约、保护和监督的功能。企业少报盈利, 就会被界定为偷逃税,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企业虚增利润就得多交所得税。但是随着税法与会计准则(制 1
度)各自的改革调整与完善, 两者间的政策差异日益扩大, 并弱化了税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和监督, 从而导致财务丑闻接连不断的出现, 进而引发财务信用危机。
2.导致纳税及征税成本增大
税会差异的扩大带来会计信息的复杂化, 增大了纳税人的成本。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时, 会计核算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而纳税申报时要根据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税收政策要求处理, 由于存在政策差异, 对存在的差异处理成为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
(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协调
为了达到协调的目的,企业应该能够做到:
1.培养人才,提高员工能力。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选拔符合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的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并为其提供培训、调研机会,保证税务会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2、遵守法律。企业税务会计所反映的企业的税务活动是否合法、正确的标准只能是国家税法。因此,在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税法中有关计税依据与会计处理的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到账簿、凭证、会计基础、会计、计算单位和申报制度,特别是涉及到资产会计处理,这方面的规定更加详细。
3、灵活操作。一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活动中,对于那些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而对于那些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次要或无关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纳税资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或省略。二是指核算与监督相结合。
4、寻找适度税负。税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准确的纳税资料和信息,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对此,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应深刻理解现行税收规定的有关精神,在符合或不违反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
5.另外,从细节来讲,为了全面、完整地做好税务工作,可根据企业业务量的大小设专人或兼职的办法进行管理。具体地讲, 如按产品的不同税率与产品名称, 分别设置销售明细账户,便于企业计税和税务检查,按税种和税目等分别设置应交税金和专项应交款明细账户,管理印花税票的购人、领用、结存业务, 定期将领用的数额计入费用成本,填制有关的应缴税费和上缴税费的记录凭证,编制各种税种、税目的纳税申报表和有关会计报表,管理税务文件、资料等档案,草拟税务问题的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出的起诉书,提出纳税情况分析, 供企业领导人参考。
结束语
总之,税务会计的实施对企业来说是大势所趋,而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也是必然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公司应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尽量的将其进行协调,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之上来减少税负。
参考文献
【1】 试论税收法规与会计涉税业务差异的协调,李春燕,科学论坛,2008/3
【2】 试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发展模式,刘丽杰,财政金融,2008/2
【3】 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杨小燕,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4】 试论企业税务会计的应用,张丽敏,中国集体经济,2007/6
第三篇:《企业税务会计》题库
中专税收与会计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扣缴义务人 2.起征点 3.免征额
4.发票 5.税务代理 6.进项税额
7.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8.资源税 9.土地增值税
10.城镇土地使用税 11.契税 12.车辆购置税
二、填空题
1.税务会计的主要依据是
。税务会计的对象是税务活动及其所引起的。
2.税务会计的目标是为纳税人、税务机关及其他有关方面提供。
3.计税依据在表现形态上有两种,一种是货币额,另一种是实物量;与前者相对应的计税方法叫______,与后者相对应的计税方法叫______。
4.税收优惠可以分为、和税额式优惠等三种形式。
5.税务登记证件可分为三类,即、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以及。
6.按《税收征管法》规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申请停业期限不得超过_____。7.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 日,最长不得超过 天。
8.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收滞纳金率为______(日)。
9.开具或者取得发票时,其“发票联”上一般要有开具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 章。10.欠缴税款数额在 以上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11.纳税人计征增值税、消费税的销售额是指从购货方取得的全部价款和_____________。12.商业和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是不同的,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____________。
13.浙江省规定,销售货物增值税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
1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附列表一)》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附列表二)》分别填写 和。15.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计算缴纳消费税。
16.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或 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17.营业税中的应税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等税目。
18.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营业税的纳税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9.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资源税的计税依据。20.土地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其税率形式是。
21.房产税以计税价值为计税依据的,年税率为 ;以 为计税依据的,税率为12%。
22.印花税的纳税人有、、立账簿人、领受人和使用人等五种。23.企事业单位技术转让年净收入在 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24.企业一定期间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其会计核算可采用 法或 法。25.“递延税款”科目核算由于 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26.在采用 的情况下,企业只需要设置“所得税”科目,不需要设置“递延税款”科目。
27.偶然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是_________。
28.企业在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借记
科目,贷记。
29.契税的纳税人是境内发生转移土地、权属时,单位和个人。浙江省规定契税的税率是。
30.车辆购置税税率为,采用一次课征制。
三、判断题
1.为了准确反映税务信息,税务会计需要单独设立一套会计科目组织企业税务活动的核算。
()
2.与财务会计相比,税务会计依据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
4.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称为定额税率。()5.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免税叫税基式减免。()3.在征税对象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国家征税的数量和纳税人负担水平取决于税率。
6.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进行变更税务登记。
()
7.纳税人临时到外县(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先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然后持此证向营业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验登记。()
8.对纳税人逃避追缴欠税行为、骗税行为,判断是否犯罪的标准是违法数额在10 000元以上,相对比例在10%以上。()
9.税务代理人不能代理和行使应由税务机关行使的行政职权;不能代理税务机关规定必须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行办理的税务事宜。()10.如果纳税人有欠税行为,经税务机关催缴后仍不缴纳,则可认定其为逃避追缴欠税。
()
11.我国现行增值税对所有纳税人都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购进扣税法。
()
12.增值税法中所说的“非应税劳务”就是应征营业税的劳务。()
13.单位或个人从事货物修理或不动产修缮业务,均应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14.企业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与他人,因该货物购买时已缴纳了增值税,所以,赠送他人时可以不再并入销售额征税。()
15.增值税的零税率就是对某项货物免税。()
16.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给予购货方的现金折让,可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以后再计征增值税。()
17.购进货物支付的运费,均可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18.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19.纳税人丢失专用发票后,必须按规定程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公安机关报失。()20.“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这两种情况,在一个企业的同一纳税期内是不会同时存在的。()
21.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均应按视同销售规定,在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2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受托方在交货时已代收代缴消费税,委托方收回后直接出售的,不再征收消费税。()
23.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劳务的,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24.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投资后转让其股权的也不征收营业税。()
25.房地产公司销售商品房,凡采用预收定金方式的,应以收到预收定金的当天为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规定的纳税期限计算缴纳营业税。()
26.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应代收代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委托方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
()27.资源税法规规定,收购未税资源产品的单位为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
28.对在中国境内开采煤炭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税法规定征收资源税,但对进口煤炭的单位和个人,则不征收资源税。()
29.对房地产的抵押,在抵押期间不征收土地增值税,但对于以房地产抵债而发生房地产权属转让的,则应征收土地增值税。()30.国家机关的办公用房免征房产税。()
31.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国家所有的土地。()32.车船出租租赁双方未商定纳税事宜的,由车船拥有人缴纳车船使用税。()33.纳税人领受的应税权利许可证照,其应纳的印花税应按件定额贴花完税。()34.对应税凭证,凡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其当事人各方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各就其所持凭证的计税金额履行纳税义务。()35.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企业,也包括有生产经营所得的社会团体。()
()
37.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的借款利息支出作为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可以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38.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由于已向租出单位支付了租金,因而不必也不应再计提折旧。()
39.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后5个有利润的的所得进行弥补。()
40.承包(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41.设计和咨询所得都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当某人某期从同一支付者手中同时取得这两项所得时应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
42.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不扣除任何费用。()43.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所得时,应按税法规定扣缴其应纳税款,并在次月7日前报缴入库。()44.因交换房屋而发生产权转移时,不论何种情况,均不征契税。()45.农民占用自家承包田建房无须缴纳耕地占用税。()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税务会计原则的有()。
A.配比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谨慎原则 2.税务会计的核算基础是()。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 D.纳税人任选一种 3.下列关于纳税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纳税人是由税法直接规定的
B.当存在税负转嫁时,纳税人和负税人就不一致 C.扣缴义务人是纳税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D.纳税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4.不同税种分配对象和范围的差异是由()决定的。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税源
5.税收收入不受价格水平影响,只与征税对象的实物量有关的税率形式是()。A.定额税率 B.累进税率 36.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流转税,应并入税款所属时期的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C.名义税率 D.比例税率
6.税法规定起征点为2 000元,税率为10%,甲、乙纳税人取得收入分别是2 000元和3 000元,则甲、乙纳税人分别纳税()。
A.0元和100元 B.0元和300元 C.200元和300元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税收可分为()。
A.从价税和价外税 B.从价税和从量税 C.价内税和价外税 D.从价税和价内税
8.凡从事生产经营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纳税人,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A.15日 B.一个月 C.30日 D.45日
9.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
A.不需办理税务登记
B.领取营业执照后办理税务登记
C.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D.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10.《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A.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项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11.纳税人多缴税款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
A.2 B.3 C.5 D.10 12.下列哪种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可按违法金额的倍数进行罚款()。
A.违反税务登记规定 B.未按规定建帐 C.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 D.偷税
13对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税凭证之日起的()内提出复议申请。
A.30日 B.60日 C.一个月 D.二个月
14.某公民甲将其自有的一间房屋出租给乙开设自行车修理铺,则修理铺收入增值税的纳税人是()。
A.甲 B.乙
C.甲和乙 D.甲和乙协商确定的一方 15.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有()。A.用于生产免税产品的原材料 B.办公用品
C.因管理不善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的外购原材料 D.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外购低值易耗品
16.纳税人销售旧货(包括旧货经营单位销售旧货和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无论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也无论其是否为批准认定的旧货调剂试点单位,一律按()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A.2% B.4%的征收率减半 C.6% D.13% 17.防伪税控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间规定为()。
A.货物入库后 B.货款支付后 C.三个月内
D.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天内通过认证的当月 18.下列业务中免征增值税的有()。
A.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 B.粮油商店销售外购粮食 C.销售图书、报纸、杂志 D.出口货物 19.下列产品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有()。
A.多媒体电脑 B.化妆品 C.饮料 D.摄像机 20.实行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A.含消费税不含增值税 B.含增值税不含消费税 C.不含增值税和消费税 D.含增值税和消费税
21.某纳税人接受委托加工一批产品,没有同类产品售价可以比照,需按组成计税价格代扣代缴消费税。其组成计税价格为()A.(材料成本+加工费)÷(l-消费税税率)B.(成本+利润)÷(l-消费税税率)C.(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D.(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22.下列各项中,符合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是()。
A.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为取得进口货物的当天 B.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C.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为支付加工费的当天 D.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23.下列关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不纳营业税 B.自建自用建筑物对外销售的,仅按销售不动产税目缴纳营业税 C.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不纳营业税 D.纳税人将不动产对外投资所形成的股权的转让收入不纳营业税 24.下列关于营业税计税依据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联运业务以实际取得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
B.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收入减去付给分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
C.金融商品转让以卖出价为计税依据
D.代理业以纳税人从事代理业务向委托方实际收取的报酬为营业额
25.如果借款人以不动产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到期无力归还贷款,以不动产抵充欠款,则()。
A.不征税 B.向借款人征收营业税 C.向银行征收营业税 D.向借款人征收增值税
26.照相馆在照结婚纪念照的同时附带销售镜框、相册的,该项业务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A.征收营业税 B.征收增值税
C.镜框、相册应估价征收增值税 D.既要征收增值税,又要征收营业税
27.下列项目属于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的是()。
A.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缴纳的营业税 B.内资企业拖欠消费税加收的滞纳金 C.个体工商户偷逃的增值税金 D.个体工商户偷税被处的增值税罚款
28.依据我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行为应缴纳资源税的有()。
A.冶炼企业进口矿石 B.外贸公司出口铁矿石 C.军事单位开采石油 D.煤矿生产的天然气 29.纳税人生产应税产品销售,应以()为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A.生产量 B.生产量减去自用数量 C.销售金额 D.销售数量 30.土地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
A.销售收入 B.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 C.销售房地产的利润 D.扣除项目金额
31.浙江省规定,纳税人自有的营业用房计征房产税的依据是()。
A.房产原值 B.房产原值×(1-10%)C.房产评估价值 D.房产原值×(1-30%)32.纳税人征用非耕地,自批准征用之()起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A.次年 B.次月 C.次日 D.日
33.纳税人新购置车辆使用的,其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A.购置使用的当月起 B.购置使用的次月起 C.购置使用的当年起 D.购置使用的次年起
34.对同一类应税凭证需要频繁贴花的纳税义务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发给汇缴许可证,采用汇贴、汇缴的办法缴纳印花税。汇缴的期限由税务机关根据应纳税额的大小予以核定,但最长不超过()。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一个季度 D.半年 35.下列利息收入中,不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是()。
A.企业债券利息收入 B.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收入 C.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 D.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36.税务机关核定某企业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该企业某元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2 600元,其应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为()元。A.468 B.702 C.750 D.858 37.下列项目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有()。
A.资本性支出 B.无形资产开发未形成资产部分 C.违法经营罚款支出 D.税收滞纳金
38.下列费用项目中,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准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是()。
A.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 B.按规定支付的固定资产保险费 C.转让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 D.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39.现行企业所得税规定,纳税人发生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的所得弥补,下一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A.1年 B.3年 C.5年 D.7年 40.下列各项所得中,哪一项适用加成征税规定()。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偶然所得
41.李某和刘某二人共同承担一项装修工程,共获得装修劳务报酬6 000元,因李某工作时间长于刘某,二人协商李某分得3 800元,刘某分得2 200元,则二人分别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A.600元和280元 B.608元和352元 C.608元和280元 D.600元和352元
42.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租赁收入按“次”计税,这里的“每次收入”是指()。
A.每天取得的租金收入 B.一年内取得的租金收入 C.实际每次收到的租金收入 D.一个月内取得的租金收入 43.耕地占用税的计税依据是()。
A.纳税人的实际收入 B.纳税人占用耕地支付的款项 C.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 D.纳税人计划占用的耕地面积 44.甲、乙双方发生房屋交换行为,当交换价格相等时,契税()A.由甲方缴纳 B.由乙方缴纳 C.由甲、乙双方各缴一半 D.甲、乙双方都不缴纳 45.下列不使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有()。
A.耕地占用税 B.印花税 C.车辆购置税 D.土地使用税
五、问答题
1.一般情况下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几联?各联次的用途是什么? 2.在什么情况下,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3.什么叫偷税?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4.增值税条例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有哪些(要求完整回答六种以上)? 5.简述借款利息支出的税务处理。
6.什么叫永久性差异?试举5个以上的例子。7.费用性税种有哪些?一般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六、计算核算题
1.某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B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3%。10月份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销售A产品取得不含税收入1 100 000元,增值税187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2)销售B产品取得含税收入及运输包装费915 3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3)本月购入零配件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50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所有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已入库;
(4)向另一单位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买价98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已入库。
要求:(1)就上述四笔经济业务作会计分录;(2)计算应纳增值税;(3)作结转月末未缴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2. 某化工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份有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化肥,取得不含增值税收入780 000元;销售洗洁用品取得含税收入117 000元,价款和增值税都已收到;
(2)当月购进各种材料660 000元,支付增值税112 2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已入库,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3)购上述材料过程中支付运输费4 000元,取得规定的运输发票。已知化肥增值税率为13%,洗洁用品增值税率为17%,运输费抵扣率为7%。
要求:(1)作上述三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应纳增值税;(3)作结转月末未缴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3.某酒厂有下列经济业务:
(1)当月购进酒精及白酒6 000 000元,支付增值税1 020 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已入库,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符合增值税的抵扣规定;
(2)当月向农业生产者直接收购用于生产白酒的粮食100 000元,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货 物已入库,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符合增值税的抵扣规定;
(3)销售粮食白酒40 000斤,取得收入8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
(4)试制新品牌粮食白酒2 000斤,生产成本为50 000元,同类产品不含增值税售价75 000元,发给职工品尝。
粮食白酒适用消费税税率为25%和每斤0.5元。
要求:(1)计算应纳消费税;(2)作计提对外销售产品应交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4.根据第3题资料,要求(1)作上述经济业务与增值税有关的会计分录;(2)计算应纳增值税;(3)作结转月末未缴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5.某工业企业10月份销售A产品11 000箱,每箱不含税售价1 1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将试制的C产品2 800瓶分给职工使用,每瓶生产成本15元。已知A和C产品的消费税税率30%,成本利润率5%。
要求:(1)计算应纳消费税;(2)作预提对外销售A产品应交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6.某市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月销售商品房取得收入5 800 000元;销售写字楼取得收入1 800 000元;出租闲置写字楼取得收入280 000元。已知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税率5%,服务业营业税税率5%。
要求:(1)计算应交营业税;(2)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作计提上述两税的会计分录。
7.某市集团公司10月份取得下列收入:客房部收入800 000元;餐饮部收入880 000元;歌舞厅收入900 000元;出租房屋收入100 000元。
服务业营业税税率5%,娱乐业营业税税率20%,教育费附加征收率4%。
要求:(1)计算应交营业税;(2)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3)作计提上述两税及教育费附加的会计分录。
8.某企业某全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18 000 000元,产品销售成本共计14 000 000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780 000元,营业费用450 000元,管理费用1 500 000元,财务费用340 000元,营业外收支净额50 000元(其中被工商部门罚款24 000元),全年列入成本费用的工资及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费用 1 180 000元,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工资及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费用总额为1 000 000元。要求:(1)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2)作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9.某企业某利润表上列明利润总额800 000元。营业外支出中列明税收滞纳金支出30 000元,超标准利息支出50 000元。全年列入成本费用项目的工资总额850 000元,并已按规定计提了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已知当地政府规定计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960元,该企业全年平均职工人数66人。
要求:(1)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2)作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10.某中国公民某月从任职单位领取工资2 000元,奖金1 500元,加班津贴500元;业余时间为某主题公园完成一雕塑作品取得报酬8 000元;本月取得投资入股的股息收入2 000元。每月免征额1 600元。
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月应税工薪所得500元以下的,税率5%;月应税工薪所得500——2 000 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元;月应税工薪所得2 000——5 000元的,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元。
要求: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11.某中国公民10月份取得如下收入:从任职单位取得工资奖金收入3 200元,加班费收入500元;业余时间为其他单位设计一份建筑图纸,取得收入3 000元;取得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00元。
每月免征额1 600元。
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月应税工薪所得500元以下的,税率5%;月应税工薪所得500——2 000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元;月应税工薪所得2 000——5 000元的,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元。
要求: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中专税收与会计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负有将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在支付款项或提供商品、产品时代扣或代收,并缴纳入库的单位和个人。
2.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
3.免征额是指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属于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4.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劳务和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5.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活动的总称。
6.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7.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8.资源税是对开采应税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税。
9.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增值收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10.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征收的一种税。
11.契税是对中国境内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依据当事人双方订立的契约,向承受人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
12.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
二、填空题
1.税收法规 资金运动 2.税务信息
3.从价计征 从量计征 4.税基式优惠 税率式优惠
5.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 扣缴税款登记证及其副本 6.一年 7.30 180 8.万分之五 9.发票专用 10.5万元 11.价外费用 12.6% 13.5 000元 14.本期销售情况明细 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15.抵偿债务 对外投资 16.转让无形资产 销售不动产 17.金融保险业 娱乐业 服务业 18.机构所在地 19.销售数量
20.增值额 超率累进税率 21.1.2% 租金 12% 22.立合同人 立据人 23.30 24.应付税款 纳税影响会计 25.时间性 26.应付税款法 27.20% 28.应付工资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29.房屋 承受 3% 30.10%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9.√ 10.× 11.× 12.√ 13.× 14.× 15.×17.× 18.√ 19.√ 20.√ 21.× 22.√ 23.√25.√ 26.× 27.√ 28.√ 29.√ 30.√ 31.×33.√ 34.√ 35.√ 36.× 37.× 38.√ 39.×41.× 42.√ 43.√ 44.× 45.×
四、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A 6.C 7.C 89.C 10.A 11.B 12.D 13.B 14.B 15.B 1617.D 18.A 19.B 20.A 21.A 22.B 23.B 2425.B 26.A 27.C 28.C 29.D 30.B 31.D 3233.A 34.B 35.C 36.B 37.B 38.A 39.C 4041.A 42.D 43.C 44.D 45.C
五、简答题
1.答: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统一规定为四联,各联次必须按以下规定用途使用:
第一联为存根联,由销货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购货方作付款的记账凭证。第三联为税款抵扣联,购货方作扣税凭证。第四联为记账联,销货方作销售的记账凭证。
.×.×.√.×.√.C .B .C .B .B 8 16 24 32 40 2.答: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3.答: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答: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不包括个人)的下列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处理。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这里的“用于销售”,是指接受移送货物的机构具有向购货方开据发票或向购货方收取货款的经营行为。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给他人。
5.答: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额扣除;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允许扣除,高于的部分不得扣除。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的贷款利息支出,竣工决算投产前全部计入该项固定资产原价,投产后的贷款利息允许按上述规定扣除。
6.答:永久性差异是指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会计与税收在收益或所得确认的收支口径、标准不同所造成的,在本期产生,不影响其他会计报告期、也不会在以后各期得到弥补或转回的差异。
如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从投资单位分回的税后利润,符合条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超出标准的利息支出等。
7.答:费用性的税种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计算出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金” 科目;按规定缴纳时:借记“应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印花税一般不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在缴纳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六、计算核算题
1.(1)借:银行存款 1 28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7 000(1分)
(2)借:银行存款 915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5 300(2分)(3)借:原材料 5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2分)(4)借:原材料 98 000 贷:银行存款 98 000(1分)(5)应纳增值税=187 000+105 300-85 000=207 300(元)(1分)(6)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7 3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07 300(1分)2.
(1)借:银行存款 998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8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8 400(2分)(2)借:原材料 66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2 200 贷:银行存款 772 200(2分)(3)借:原材料 3 72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80 贷:银行存款 4 000(1分)(4)应纳增值税=118 400-112 200-280=5 920(元)(1分)(5)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5 92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 920(2分)3.
(1)外销部分应纳消费税8 000 000×25%+40 000×0.5=2 020 000(元)(2)自制自用部分应纳消费税75 000×25%+2 000×0.5=19 750(元)(3)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 02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 020 000 4.
(1)借:原材料 6 0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020 000 贷:银行存款 7 020 000(2)进项税额=100 000×13%=13 000(元)
材料采购成本=100 000-13 000=87 000(元)
借:原材料 87 000 15
2分)2分)2分)1分)1分)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1分)
(3)销项税额=8 000 000×17%=1 360 000(元)(1分)
借:银行存款 9 36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 0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360 000(1分)
(4)销项税额=75 000×17%=12 750(元)(1分)
借:应付福利费 62 750 贷:库存商品 5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 750(1分)
或:借:应付福利费 82 500 贷:库存商品 5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 750(1分)——应交消费税 19 750(5)应纳增值税=(1 360 000+12 750)-(1 020 000+13 000)
=339 750(元)(1分)
(6)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339 75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39 750(2分)
5.(1)外销部分应纳消费税11 000×1 100×30%=3 630 000(元)(2分)
(2)自用部分组成计税价15×(1+5%)/(1-30%)×2 800=63 000(元)(2分)
(3)自用部分应纳消费税63 000×30%=18 900(元)(2分)
(4)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 63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3 630 000(2分)6.
(1)营业税(5 800 000+1 800 000+280 000)×5%=394 000(元)(3分)(2)城市维护建设税394 000×7%=27 580(元)(3分)(3)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21 58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94 0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7 580(2分)7.
(1)营业税(800 000+880 000+100 000)×5%+900 000×20%=269 000(元)(3分)(2)城市维护建设税269 000×7%=18 830(元)(1分)
(3)教育费附加269 000×4%=10 760(元)(1分)(4)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98 59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69 0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8 830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10 760(3分)8.
(1)应纳税所得额=18 000 000-14 000 000-780 000-450 000-1 500 000-340 000 +50 000+24 000+(1 180 000-1 000 000)
=118 400(元)(2分)
(2)应纳所得税=118 400×33%=390 720元(2分)(3)借:所得税 390 72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90 720(2分)9.
(1)计税工资总额=960×12×66=760 320(元)
工资及工资附加费超标准(850 000-760 320)×(1+14%+2%+1.5%)
=105 374(元)(2分)
(2)应纳税所得额=800 000+30 000+50 000+105 374=985 374(元)(2分)(3)应纳所得税=985 374×33%=325 173.42元(2分)(4)借:所得税 325 173.42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5 173.42(2分)10.
(1)工薪收入纳税(2 000+1 500+500-1 600)×15%-125=235(元)(2)雕塑收入纳税8 000×(1-20%)×20%=1 280(元)
(3)股息收入纳税2 000×20%=400(元)11.
(1)工薪收入纳税(3 200+500-1 600)×15%-125=190(元)
(2)设计收入纳税(3 000-800)×20%=440(元)
(3)利息收入纳税300×20%=60(元)
(1分)
(2分)2分)2分)(2分)(2分)2分)
(((
第四篇:企业税务会计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企业税务会计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笔者按:
有经济活动就必然有经济核算,会计是为经济主体提供客观、真实、有用的决策信息的一种方法和工具。会计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从我国来说古代的大禹,大禹治水,在浙江的会稽山召集外国诸侯进行考核,最后大禹死在汇集山,也丧在汇集山,会计这个词就是从那儿来的。民间的会计相对于政府的会计发展还远一些,这个算起来到今天也有几千年历史。西方的会计经过古老会计、近代会计到现代会计发展演变的过程。
中央财经大学财务学院副院长 张广通,近日在就2011企业税务会计与ERP主题峰会上向与会的CFO详解的介绍了当前税务会计的发展现状以及重要性。
一、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比较
(一)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历程
有经济活动就必然有经济核算,会计是为经济主体提供客观、真实、有用的决策信息的一种方法和工具。会计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从我国来说古代的大禹,大禹治水,在浙江的会稽山召集外国诸侯进行考核,最后大禹死在汇集山,也丧在汇集山,会计这个词就是从那儿来的。民间的会计相对于政府的会计发展还远一些,这个算起来到今天也有几千年历史。西方的会计经过古老会计、近代会计到现代会计发展演变的过程。
现代会计发端于上世纪中叶,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本会计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为一个标志,今天讲的企业税务会计,实际上会计活动一系列分支,不断分化的一个自然结果,或者自然的延伸。早期会计不断分化,今天大家讲懂税的ERP,财税一体化,实际上是把这几个会计合二为一,这是我的体会,由过去的分离,经过信息技术的支撑,把它合二为一,这样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责任会计、税务会计,有可能成为合一的趋势。企业税务会计最具影响力,这也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
所谓的财务会计是指会计人员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权益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并且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或者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又称企业纳税会计,简称税务会计,税务部门收税的部门叫收税会计,企业核算税那一块是纳税会计,合在一起叫税务会计,现在我们一般流行税务会计,这个地方讲税务会计是指企业税务会计,又叫企业的纳税会计,以税法为准绳,以货币为计算单位,连续系统全面对企业经营活动当中的税款形成、计算、缴纳和退款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业会计。
由于两种会计之间在核算目的、核算原则、核算基础、核算方法、核算程序、核算内容和核算结果等方面出现越来越多差异,给企业财务核算和政府管理带来不少困扰。因此,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既要发挥企业财务核算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帮助政府,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有利于政府筹集收入,所以这两者之间要达成一个有机的结合。
企业税务会计作为一门新兴会计学科,是企业改革、会计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税务会计对于企业利用税法取得合法利益,以及确保不在纳税方面出现疏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协助于企业管理的功能。
(二)企业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
目前国际上有三种代表性的模式:
1、英美模式
基本特征:英美模式属于典型财税分离型,财务会计核算有充分独立性,不受税法约束,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无需通过对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纳税调整来实现,两者是完全分离的,会计核算会计的,税务核算税务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不需要把税务核算的结果再跟财务会计核算结果两个合二为一,是完全分离的状态。
英美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四个因素:
一是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美国一直是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国家所以企业在这个社会里面发挥更重要作用,政府只是协助企业管好市场经济秩序,所以从亚当斯密以来一直反对政府敢于经济,会计准则制度由民间会计协会制定,不像我们是由财政部发布,这一点很不同,所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美国股份公司很发达,美国的民间会计力量也很强大,市场机制作用占主导地位。
二是法律环境。美国是一个成文法不是很发达的国家,以判例法为主,法律对经济生活规范也是粗线条的,也是比较灵活的,更多靠民间的一些力量来管理经济,所以政府用法律手段干预会计核算的事在那儿不占主导地位。另外美国资本市场很发达,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很强需求。
三是会计核算规范的管理方式。美国会计核算的准则也好不是美国政府制定,美国政府只不过起辅助监督作用。这和中国政府在制定会计规范是不同的。
四是会计职业队伍的力量。美国会计师地位很高,待遇优厚,他们称作经济警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注册会计师,叫做经济警察,不是政府,而是注册会计师,在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力量现在也在强大,但是相对于政府力量比较弱,这是美国的基本情况,模式形成的背景。
2、法德模式
财税合一型,财务会计制度完全服从于税法,财务会计制度的确定也是为交服务,财务会计制度的一些规定的核算方法跟计算应纳税额完全一致。这个制度是由法国政府来确定的,也不是由民间来制定的。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实现处理严格按照税法制度执行,同时按照财务会计准则执行,这两者是一致的。
法德模式社会环境
(1)是体制环境,法德实行有机化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力量很强大,不像美国私人企业很多,它是公有制企业比较多,或者国有化企业比较多,或者国家控股比重很大。所以这就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它的资本市场发展,也限制民间会计制度的形成,所以它的会计制度是由政府定的。
(2)是法律环境。法德实行大陆法系,有成套的法律制度,它的法律制度很规范,很严密,成体系,所以企业按照这些制度来执行,财税部门也按照这个制度来执行。
(3)是会计规范的核算形式,当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是由法国政府来确定,不是由民间确定。
四个是会计职业队伍的力量,会计职业队伍的力量不是很强大,因为政府力量很强大,会计准则也是由政府定的,所以会计队伍的力量不是很强大,注册会计师的地位不高。资本市场也不发达。
3、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既不是完全分离,也不是完全的合一,而是在二者之间的混合型。它的基本特点税法和会计的一些制度都是由政府定的,目前也不是由民间定的,日本的企业基本是家族式企业,银行控股占很大比重,相当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类的形式。所以日本的证券市场还是比较发达,但是股票基本上不对外交易,是内部交易,对外不怎么交易。
税务的核算基本上以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结果为标准,这个跟中国模式比较接近,但是也不完全相同。这个模式形成的四个因素:
(1)是体制环境,日本遵循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原则,政府敢于力量很强大。
(2)是法律环境,日本的法律类似于欧盟,法德那种体系很完整,法律制度也很完整,也很严谨很规范,所以政府利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民间力量相对弱。
(3)是会计核算规范管理形式,基本由日本大藏省也就是财政部来管理。
(4)是会计职业队伍的力量,会计职业队伍力量既不是很强,也不是很弱,既要为企业投资者服务,又要为政府服务,所以在法德和英美之间。
现在简单总结一下这三种模式,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他们协调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方式上,采取方法不尽相同,会计模式也未形成前面一律的局面,而是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来决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每个国家维护自己主权独立性前提下,为了从国际交流与合作当中获取最大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越来越多向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靠拢,全球化一体化,任何国家不能独善其身,财务会计国际通用会计语言准则的趋同化。
税制改革越来越向国际惯例靠拢,各国制定税法,调整税率,调整税基的时候,一定考虑中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动向,我们也不能领先,也不能落后,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所以税法越来越趋同化,加上企业走出去,请进来,遵循国际惯例,要避税,反避税,适应这样一些形式需要,税制不能差异太大。
另外政府与民间,财务会计与企业会计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现象明显增强的趋势,这从英、美、德、法、日本两大制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来给大家说一下最近发生的事,美国是政府不颁布会计制度,只是有法律监督会计制度的执行,但是前几年也发生一些案例,比如说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报告做假账,美国年会7月25日通过萨班斯-奥克斯法案加快监管力度,这次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管,包括对银行的监管,对资本市场监管。法国本来是财税合一型的模式,但是迫于欧盟4、7、8号的压力,现在实行双轨制,法国也开始实行双轨制。日本自2001年4月2日起施行合并财务报表,于同年企业仿效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建立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强化民间团体在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中的自律作用,建立这个会计准则委员会是民间性质,在政府之外又建立一个民间性组织,学习美国、英美做法,可见美国在变,法德在变,日本也在变,但总体趋势是趋同,相对的分离,财会相对的分离,不是绝对的分离,也不是绝对的合二为一。
可见,总结一个规律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交替运行,这样一种天下大势也适用于财税关系的协调领域。(三)我国税务会计的特殊性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实行财税合一的体制,财务会计制度统领会计核算和税收核算,企业税务会计没有任何独立性。由于税收越来越简单,简化,国营企业不交所得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也不存在,个人实行低工资、低福利,所以税收处于半消亡状态,税跟财务制度是合二为一的,甚至税是为财务制度服务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分权制改革,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放权,国家给企业放权,政府给个人自由,所以我们叫三放权或者三自由,实行这样一种新体制机制,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体制改革。我国在新形势下,财会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原来高度的合一型,或者税务为财务服务的模式,走向了一种财税适当分离的一种趋势,出现这样一种趋势。
我国市场机制目前在很多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之上建立比较繁荣的或者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要求对外披露信息,这是资本市场对外企业制度。
二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当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职能只是宏观调控,当然这个关系还在磨合当中。三个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金融、会计税收、外贸外汇、信贷都是调控体系组成部分,生产要素市场越来越成熟、完善,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加入WTO以后,我国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适应市场体制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且不断完善,这是大的宏观环境。
从财税领域里面来看,有几个重大改革:
1993年3月,为了加强增值税管理,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在朱熔基总理大力支持下,启动定税工程。95年12月,国税务总局提出新的专管员模式,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从96年1月1号开始实施。92年通过《征管法》,通过95年,2000年的两次修改,目前进入新的修改阶段,使我国征管机制越来越完善,对企业管理越来越加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有一个基本准则,形成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取消行业会计制度,07年1月1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我国会计制度体系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靠拢,或者叫趋同,这一条对我们会计是影响很大的。
2007年3月16号,十届人大五会议通过新修订内外统一,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间接优惠为主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内外统一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从08年1月1号开始执行。09年1月1号我国实行增值税转型,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模式想欧盟靠拢。2009年5月5日和2011年7月13,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发布大企业税务风向管理指引和大企业风险税收管理规程,对加强大企业内况制度建设,防范税务风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系统的指引。
以上改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有利条件,总体来看我国目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有这么几个特征:
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由政府制定,并监督实施。我国财会制度和税法由政府定的,不是民间定的。财务会计人员在日常核算当中以会计准则为基础,会计制度为基础,对一些涉税业务要做一般的分录,还要做涉税的分录,生成纳税报表信息来源,会计报表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股东及利益相关人包括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纳税申报表为国家依法征税提供信息服务。纳税时,税务机关和中介组织对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严格审核,将其中涉税分录汇总为纳税申报表,凡是不符合的,应该按照税法进行调整。
财务会计核算结果影响税务会计核算的结果,税务会计核算结果,最后要回归财务会计去影响财务会计的报表,所以在资本市场上报告的信息里面包含税收的影响,做税收调整以后的影响,不像美国会计报告快会计的,税务报告税务的,两者不沾边。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对分离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模式目前类似于日本,但是也不完全相同。
相对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目标相差很远。不少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虽然建立,但是会计规定上还有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税制调节体系已经建立,但是税收立法层次不够,执行不规范,严格。
具体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方面有这么几个问题:
1、税制改革滞后于会计制度改革,导致法律的空档,财务会计人员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核算。
2、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变化速度过快,财会人员不适应。
3、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在会计要素规定上面,既有分离过渡的情况,也有分离不够情况,导致两者关系不协调不稳定。
4、纳税调整项目烦琐复杂,增加会计核算的难度和出错风险
5企业税务会计缺乏统一规范核算文本,制度规定比较分散,增加难度。
6、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不同步,重补税,轻调帐。
7、无硬性规定,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上述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才能真正理顺,一个相对独立的、稳固的两者关系,才能建立起来,目前任务还很艰巨。
三、建立相对独立税务关系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财务会计核算灵活性,会计核算会计的,税务核算税务的,两个适当分离,财务会计随着企业改革下发会计自主权,在准则基础上选择自己灵活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制度越来越灵活,企业根据自己需要灵活制定会计制度去核算,政府不用进行过多干涉,这样财会人员为企业投资者提供更多有用的决策信息。什么叫有用?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决策信息。
2、有利于夯实税务工作基础,保证税法严肃性和税收筹资与调控职能完满实现。漏洞更少,这样对夯实税收基础,是有利的。
3、有利于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水平,达到合理节税目的。税务会计核算很准确,不出差错,免得受罚,税法里面有规定纳税人很多权利,有很多优惠政策,也有很多不可选择的条款,税务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状况进行灵活选择,协助企业进行决策,不多交税,不少交税,达到筹划效应。
4、有利于丰富会计理论和方法,完善会计学科体系。税务会计也是一个独立的会计学科,它也有它的会计目的,会计基础,会计原则、核算方法,核算程序等等,进行系统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有利于建立一个独立的、有理论、有实践税务会计的学科,从理论上来指导我们的会计核算。
企业税务会计核算内容:
1、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学科,两者互相补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核算的结果会影响税务会计核算结果,税务会计核算结果会影响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目前两者没有分离的时候,最后出报表是两套,这两件事情一个人在做,或者一群人在做,都称之为是会计,下一步设立专门的税务会计,设立一个新的岗位,设立一个新的部门。
2、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是核算目标不同,企业财务会计是与投资者报告信息,为投资者服务。税务会计是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服务,目标不同。
二是依据不同。税务会计依据税法进行核算,财务会计核算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三是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是企业资金投入周转循环产生的一个过程,税务会计核算主要是反映税款用的过程,税款从征集、上交到退还的过程。
四是核算原则不同。财务会计核算肩负收付实现制的原则,会计是两者侧重点不同,两者选择其一,但是各有侧重。
五是核算程序不同。财务会计是做报表、记帐的程序,税务会计核算是按照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纳税调整,形成纳税申报表这样一个方式运作。
税务会计核算以及遵循基本原则和相关制度:
1、税法导向原则。遵从税法。
2、真实性原则,税务会计核算必须如实纳税,不能偷税,不能引起风险,数据真实,调整要真实。
3、灵活操作原则。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时候,税务会计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程序,不完全树立财务会计,这样增加核算的灵活性。
4、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税务机关与企业纳税人发生纠纷的时候,应该先纳税,然后申请形成复议,或者上法院打官司,而不能说有争议不交税,打完官司再交税,这是不行的。
5、寻找适度税负原则。税负会计核算在不违法情况下,丰富享受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的权利,同时利用税法里面规定优惠政策,得到最大利益,同时要用税收会计核算信息服务企业财务管理。
相关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纳税申报制度、减免退税、纳税自查制度。
会计核算主要内容:企业税务主要履行两项能,一是纳税活动,应纳的税额进行全面核算,形成准确的纳税申报表。二是在核算基础上,依据税法对企业经营活动业务进行税收筹划,协助企业管理决策。加强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1、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关系: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组合,循环往复的不断运作过程。资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价值方面一个反映,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正常运行起点和落脚点。没有足够的钱,是不能正常运作企业,不赚钱,这个企业无法长久存在。对于资金流管理,就是我们所说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当中所进行科学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协调、分析、考核等管理工作的总称。
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对一切税务资金流管理,所谓企业税务管理,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与企业财务管理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是财务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有两个内容,一是保证正常依法纳税,不要偷税,受处罚,二是进行合理节税,企业税务管理对资金流的管理,所以它的核心是税收筹划。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管理,就是企业的业务管理。
可见,这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各自有一定的独立性。
2、企业设立专职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1)是企业依法纳税的需要,独立核算税务方面的事项,可以核算的很准确,对税法了解很透彻。
(2)是企业充分享受纳税人权利的需要,《税收征管法》里面对纳税人权利做了明确规定,纳税人主动享受这些权利,税务会计就懂这些权利,知道怎么享受。
(3)是进行税收筹划需要。税收会计从事税收会计的核算业务,对税法也很了解,知道哪个地方可以节税,哪个地方不能节税,通过科学筹划,帮助企业不违法情况下,少纳税的这样一个出。
(4)是税务会计跟税务局关系来往很密切,有利于协调一些争议矛盾,减少争议。
(5)是通过独立税务会计核算,真实反映企业纳税信息,也有利于监督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6)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运用税务核算信息为企业决策服务。
最后一个问题互换企业税务会计软件:
(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把手工变成电脑化的操作,从1994年1月1号我国推行新税制,增值税是其中一个核心的税种。增值税方面的管理,违法犯罪已经变成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所以在实行新税制的前一年也就是1993年3月,朱熔基总理明确提出要建立一套严密的管控手段,把增值税专用发票给管住,所以从1993年3月已经提出来金税工程,从1994年1月运转到现在,不断进行升级,目前已经进入三期建设阶段。
一、二期是发票认证、发票联网稽查、出口退税的工作。同时,税务局推广了CTARS,叫税务征管信息系统,涵盖税务系统的日常办公业务系统,到2000年,目前税务信息化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金税工程建设,同时对税务信息化工作的成绩、教训进行全面整合清理一切,建立一个庞大的全新的涵盖税收业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网络系统,我们通常叫做一个网络、两个集中、三个覆盖、四个子系统。
一个网络: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技术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所有业务都在windows台面进行操作。
两个集中:税务机关内部信息、纳税人信息,在国税总局和省级国税,这两个级别上进行大集中。
三个覆盖:覆盖税收工作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覆盖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覆盖国税和地税这样一个广域网。
四个子系统:征收、管理等子系统,这个系统从2006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四五年过去,这个系统还不完善。比如税务局跟银行还没有完全联网,工商局也没有完全联网,跟技术监督部门也没有联网,跟企业也没有完全联网,这样有造成信息上管控的障碍,所以下一步就要把各个部门都连成一片,这样给纳税人提供一个严格的管理,规范的管理,同时给纳税人提供全面的服务,所以这个系统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强大,体系更完整,开放性、集成性、兼容性更好的一个高质量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我估计还需要五、六年到十年的工夫,全联网的系统才能践成。
中国税务信息化发展,必然给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机会,同时也提供压力,必须适应税务信息化潮流。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会计人员都是用电算化来进行操作,现在发明补税的ERP,这样能提高效率。会计电算化就是我们税务软件独立的一个基础,另外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经过30年不断发展完善,现在已经有几百万家或者上百万家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已经普遍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几千年以来会计核算都是手工操作,用脑算,计算机技术、IT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减少差错,保证信息的机密、保密性、安全性,报表也比较好看、美观,对会计学理论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是非常好的一个产物。
但是目前会计电算化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我就不详细说,大家在使用过程当中肯定有体会。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正在向会计信息化转型,过去叫电算化,现在应该改名词,从更多的领域,更长远战略意义考虑叫会计信息化这样一个新名词,不仅仅是电算,不是为了算,而是在网络平台上,在互联网上,电子商务、国际会计这样一个互联网基础上,来研究我们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拓展它的功能,增加它的接口,采取更灵活、多样的一些会计核算方式。
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资料,还看到一些租赁会计,现在从网上租金财务会计软件,核算完了,把软件再还给你,你使用过程当中分期分月的交费,建立一个庞大软件库,我需要那套软件,我就租赁,网上把软件发过来去核算,总部监控信息,这是一个很新的理念,以后可能不再买软件了,而是租赁软件,这是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化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三)通过前面的分析与介绍,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明懂税的ERP,用软件来解决,帮助财务会计人员减负是一个很好的创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这里面的意义重点强调两条。
一是企业税务会计相对独立性,从理论变成现实,用这样一个软件,用软件代替手工,纳税调整的过程用机器来代替,适应了税务工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税务局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是用手工去操作,这个效率是很低的,而且容易出现差错。
但是这个软件也有一个好处,在向税务局报税之前,中间可以停一段时间。干什么呢?就是增加税收筹划的时间,如果说我不需要筹划的话,核算完了,直接上税务局申报,不是这么简单吗?但是不能这么简单的做,要利用税务会计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决策,要有这样一些功能,这个软件才是比较全面的,一个是为了纳税,二是为了筹划,软件应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是懂税的ERP软件,也应该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方面做实实在在的努力。也就是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软件现在已经发展到ERP的时代,实际上也是管理型软件的时代,它不仅为了核算财务信息,把企业人财物全部摆在一个平台上,信息之间应该互联互通,但是目前ERP种类很多,信息孤岛很严重,为了保证信息安全、核算安全,设置很多权限、密码和障碍,要迁移信息或者调取信息,对信息进行组合的时候,遇到很多障碍,这是目前会计软件的一个致命弱点。
所以,希望ERP软件能够在这方面打破信息障碍,实现信息的网络化,网络的集成、开放性、兼容性,甚至国际化方面,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惊喜。
第五篇:对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对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一学期对税务会计的学习,我充分的了解到税务会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是会计系统必不可少的东西。下面就来谈谈关于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看法。
对税务会计的认识
建立税务会计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制定的会计准则强调会计的客观性、公允性,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也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与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有很大的不同,使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并使这种差异的核算变得相当复杂,建立税务会计也就越来越有必要。
税务会计的目标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专业会计。
税务会计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国家税收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制定税法、进行税收征管时,一般是以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为依据的,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会计信息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营决策的需要。在现代多种税、多次征的复合税制模式下,税收是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经营管理者承担资产受托责任,其基本职责是使投资者权益最大化,而纳税则会影响投资者权益。建立税务会计是更好地满足会计目标的需要在企业,由于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为谁提供信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怎样的信息成为首要问题。这里我们把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分为来自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企业决策必须以客观的有用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要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的大量经济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还是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的。因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信息交流。
具体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界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人: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重要的决策。企业的债权人。贷给企业资金者,即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是否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即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有关的决策。
政府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如税务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当然,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还有义务向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职工与工会。企业的职工与工会需要对自己所工作的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
企业的顾客。企业的顾客虽然不参与企业资源的配置,但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利益关系,所以他们需要掌握相关会计信息。
由于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明显不同,在2O世纪中期,管理会计从会计中分离出来,和财务会计并列成为会计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主要提供对内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对外的会计信息。这种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满足了实现会计目标的需要。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也出现了分化,就目前来看主要是国家税收管理相关部门与其他信息使用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国家税收管理相关部门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的接受者,而且还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形成。同时,由于税收收入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和其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的特点,使得国家税收管理相关部门对企业税务信息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说一般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信息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将税务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则既满足了国家税收管理的需要,又不影响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
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大规模分离为税务会计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理由会计政策广义上包括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基本会计政策是指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一般方法。一般原则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规定的客观性、可比性、一致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一般方法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方法。具体政策是指企业在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1日方法、投资跌价(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等等。一般所说的会计政策主要指具体会计政策。
税收政策也有总政策和具体政策之分。税收总政策是指根据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税收实践中所必然发生的基本矛盾而制定的用以解决矛盾的指导原则,也称为“税制建立原则”,如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税收的具体政策是指在每项税收制度中规定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如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等原则,并对成本和费用、工资薪金支出、资产折1日或摊销、借款费用和租金支出、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等的扣除标准和方法做了明确规定。这就是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决定着税制结构模式、税收种类以及各种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等税收要素的确定,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的税收负担具有直接的影响。
这就是我这这一学期对税务会计的认识和理解。
班级:11审计0
学号:20113149041
姓名:魏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