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管理概论论文试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概论》
结课论文
试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观念,没有采取适用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使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经营意识,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对企业家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就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精神,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特色;创新;以人为本;建设;
前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享有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其重要作用已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正从企业文化的初建阶段转向提升阶段,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观念,没有采取适用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其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与初衷相差甚远,还有的走入了误区。总体上讲,企业文化不但要求创造一种充满热情、互相信任、和谐融洽、催人奋进的环境气氛,而且还要通过平等互助、情感交融的方式,树立起新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因此,把企业的硬管理与文化管理、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经营意识。
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必刻意营造,因此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企业文化建设。这类企业多忙于低层次的价格战、促销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甚少。企业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有自然形成部分,但主要是经过企业家有意识地总结、概括、扬弃、提升而确立的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地用心呵护,萃取精华,剔除糟粕,与企业展的战略及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营造。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一般要经过自然发展、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需要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刻意经营与培育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也是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种对企业文化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实质是一种文化弱视现象,是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的表现。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从本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必将直接导致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
2.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企业精神常用团结、求实、开拓、进取、拼搏、创新、奉献等词语加以排列组合,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了,就失去了企业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变成了企业文化的标准件组合,这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众多企业共有的“企业精神”;还有些企业对国外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推崇备至或按照兄弟单位的企业精神照葫芦画瓢。因此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照抄照
搬、互相模仿、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严重现象,使企业文化建设几乎走入了死胡同。
3.对企业家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
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事,或者是管理层的事,与广大职工关系不大。诚然,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家的理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自上而下,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全体员工的行为,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企业精神应该是全体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共同品格,如果没有广大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如果企业文化没有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去,并化为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企业文化是不会真正建立起来的,因为企业文化最终要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活动来表达、执行的。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不能忽视员工的作用,要引导每一个员工重视企业文化,注重提高全体员工的个体素质,关注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4.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接轨所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所以企业文化可以替代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片面地等同起来。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和疏通引导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工作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侧重于人的思想和精神;而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工作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涉及企业的风格、体制、政策及企业形象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虽然有着相似的目的,但它们是属于不同范畴而叉不可互相替代必须结合的两项工作。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机械地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这样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效果。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将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确立置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位。
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的建设,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基础。优秀的企业精神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并积极吸收外部先进因素的结果,是对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行为理念的总结和理论概括。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建立过程就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建立过程。首先,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应该是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鲜明性、自主性、独立性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带有本企业鲜明的特色,具有不易模仿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第二,企业精神的建立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同时,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要择优吸取,尤其要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美国学者通过对美、日企业比较研究后发现日本企业优于美国企业是由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文化是日本企业将其民族精神和西方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以,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衰退而日本经济却异军突起(这与日本的企业文化不无关系),它提示我们建立既具国际化又具本土化的企业精神的重要性。第三,要用统一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统一全体职工的集体价值取向,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员工个人的人生追求统一起来,使职工忠诚于企业。第四,企业要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新时期的企业精神中要自觉地加进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把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合谐社会的高度。
2、立足于企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建设崭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要求。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将面临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冲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束缚,抛弃陈旧过时的企业管理价值观,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立足于企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确立现代企业经营价值观,以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所以,塑造企业文化必须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必须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目标以及企业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因此,重新塑造的企业文化必须体现七大意识和五大精神。七大意识是:现代意识、市场意识、人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意识;五大精神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面向顾客的竞争精神、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冒险精神。从而,使塑造的企业文化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精神。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要坚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和一切活动的中心。美国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对员工的尊重、信任,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要求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第一,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将人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心,其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员工的个性,实现人格化、人性化管理。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关心人,为员工营造温暖、舒心、优美的工作环境,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创造条件,通过发展、满足、改变人的需求,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帮助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4、站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中国目前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且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中国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面对这一趋势以及这一趋势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在企业文化的功能创新上,要由管理手段层面向企业文化力的培育方面转化,为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服务。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上,由过去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转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在企业文化内涵的创新方面,由单一的内涵向多元化的内涵转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建立一种为企业全体职工认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又要有包容性,包容多元文化,使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在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把内在的文化建设,如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企业精神等与企业的外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拓展到企业的产品设计、社会服务、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环境建设的多个方面,提高企业的文化附加值,把企业内在的文化素质与外在的企业形象树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即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要进行培训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之所以推崇企业团队学习,注重学习力的提高,本质是针对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知识更新加速,仅有不流动的有限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只有企业和员工具备了学习力,能够不断地获取、运用和传播新知识,才是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根本之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和反映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才能富有活力,才能焕发企业不断发展的无限生机。
总之,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站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卢建昌等。电力企业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胡政荣等。企业文化:现代企业之魂[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3、周杰、李梅娟。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54、李静。企业文化的出路[J],经济论坛,2O035、王立才、张志明。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36、汪艳。对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7、左中海。日本市场经济体制[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8、马江生。企业成功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9、种坤霞、王新哲。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管理创新[J],经济论坛,200410、邹丽娜。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200511、钟月明、邓孟煊。论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理论发展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0
第二篇:石油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石油企业管理论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建设
提要面对新的环境,石油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经济体,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本文对新时期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我国石油工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凝结形成了富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精髓的石油文化始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潜在力量,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应有的特色等问题。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国石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把石油文化、石油精神融入到石油企业的思想建设之中是当前石油企业的一个重要使命,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事情来培育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
一、构建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全体员工,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逐渐成为影响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石油企业广大员工不是企业的附属物,而是企业的主导者。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强调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通过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丰富企业发展的人本观,使企业精神与个人意志和谐共进,进而实现企业内部人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最终必然体现在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上。要给员工很好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社会宿舍、交通补贴等,给员工以安全感,并经常组织员工进行集体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员工尽情地在愉快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沟通,体现公司乃至员工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当前,许多石油企业员工工作的条件还比较艰苦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关心员工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有一种自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事业放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创建方式。企业文化
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没有领导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落到实处;没有领导的参与,企业文化就缺少号召力和凝聚力。石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一个好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构建企业文化将显得极为空洞。运用360度考核方法和量表法,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考核测评。将业绩考核和态度能力考核结果有机统一起来,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石油企业绩效考核涉及的管理层级多、岗位庞杂、员工数量大,难度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更大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将绩效考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从而加强企业管理效能。
四、激发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广大石油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教育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就好比“空中楼阁”,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搭建好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从规章制度的设立到文化体育活
动的开展,都应该广泛听取员工的呼声,同时为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和物资保证。
五、立足于本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富有特色和鲜明个性的石油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里都存在着文化现象,每个企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营销环境存在差别,同时由于企业的使命,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依此要求所有企业采取同一个标准来建立企业文化是极不合适的,每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石油工业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为我国提供丰富石油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和谐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对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疆油田公司而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其重要的使命。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石油企业,可能要更多考虑如何利用其独特地理位置,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在现实中,石油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无法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还大大削弱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有的作用。建设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策略、自身发展阶段、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抓住不同时代特点的同时,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对文化特质的影响,深入研究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鼓励创新,要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鼓励思变、创新为荣、不怕失败与挫折的活跃而和谐的气
氛。在这种气氛下,员工会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石油企业都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竞争意识,敢于创造和引进新方法。
六、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石油企业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近年来,由于我们不懈的努力,石油安全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一方面在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时,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同时,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整体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特色文化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在我国石油企业大力“走出去”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我们增加新的内容。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继承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弘扬“石油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为我国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玺,张国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17.[2]石继亭.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董红.浅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6.5.
第三篇:现代企业概论期末论文
《现代企业概论作业》
从东风——日产看企业的并购与整合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
从东风——日产看企业的并购与整合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著名汽车集团为了互补优势、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纷纷进行兼并重组,着手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属地生产、全球采购、世界营销、合作开发已成为战略合作的着力点。2002年9月19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一下简称“日产公司”)签署了为期50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以50:50的出资比例,组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近年来出现的并购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并购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关键字:东风——日产 企业并购 整合策略
一、行业背景及参与并购的企业背景
1.行业背景
随着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靠规模经济。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渠道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企业陆续进行战略调整和整合,相继发生了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雷诺与日产、通用与菲亚特、帕卡与达夫、大众与斯堪尼亚联合重组等一系列汽车业的重要并购事件。目前这种兼并重组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进行,据有关专家预测,在乘用车领域,今后几年随着规模较小企业的破产和被并购,世界上将形成6~9家跨国汽车集团的新格局;在商用车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企业也将向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雷诺、帕卡——达夫等大企业融入与靠拢。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汽、东风、上汽、重庆长安、福田等重点企业集团和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汽车年产销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各大汽车集团都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合作企业。
2.参与并购企业背景
(1)东风公司的背景
东风公司创立于1969年,是中国政府明确重点支持的汽车行业三大集团之一,经营规模在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中位居前茅。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东风公司发展迅速,1993年产销汽车达21万辆。但紧接着,东风的事业开始滑坡。1996年,东风的产销量尚不足12万辆,虽然1997年开始有回复性增长,但1999年效益又再度下滑。进入新世纪之后,东风公司的眼光开始投向国
际竞争,并试图按照:融入发展,合作竞争,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发展策略,积极与跨国公司展开战略合作。
(2)日产公司的背景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成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产公司的汽车大量出口美国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并在20世纪的70年代和80年代成长为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随着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陷入长期的低迷和萧条,日产公司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连续7年出现了亏损,濒临倒闭。在极度的困境中,法国雷诺公司斥巨资收购了日产汽车36.8%的股权,成为它的第一大股东,获得了经营管理权。同年,传奇人物卡洛斯·戈恩被委派到新日产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使日产公司起死回生。
二、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根据东风公司与日产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基础协议之补充协议有关内容,将东风汽车全部资产划分为四类,其中:
A类资产为现有的其他合资公司,包括:与法国PSA集团的合资公司(含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日本本田公司的合资公司(包括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零部件有限公司);
B类资产为非核心业务企业(包括文、教、卫、公安、消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房地产等福利事业);
C类资产为分业经营企业,包括集团下属的建筑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印刷厂、工贸有限公司等,共有26家企业,人员7.9万人;
D类资产为汽车和零部件以及装备等核心业务企业,包括商用车和乘用车制造部门等68个企业或单位。
整合的范围包括C、D两类企业,合资范围为D类资产。
东风公司以其D类企业(含股权)资产现有状态作为对“新东风”的出资,同时,日产公司将对D类企业进行增资,成立共同经营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名称仍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即“新东风”)。
1.战略整合属同一行业的并购与被并购企业战略整合由两个中心构成,一是在同一个行业内决定竞争地位的因素,二是从长期盈利能力和决定长期盈利能力的因素看行
业具有的吸引力。从内外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法,即SWOT分析法。不同行业的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一般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及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东风——日产的合资属于同一行业的并购,应从两个中心出发。
根据东风公司业已与其他国际合作伙伴及日产公司达成的共识,在东风公司与日产公司展开全面整合的同时,东风与PSA(雪铁龙——标致)的合资企业和东风与本田的合资企业将按照合资之初达成的协议,继续独立运行,不进入东风与日产的战略重组。
东风日产本次合作,涵盖了包括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大客车、皮卡等全系列车型。商用车生产基地落户湖北十堰、襄樊、浙江杭州和广东深圳;乘用车生产基地择址湖北襄樊和广东广州,合资公司将从日产引进六款乘用车在襄樊和广州生产。在国内销售的所有商用车均使用“东风”品牌;所有乘用车均使用“日产”品牌。
事实证明,收购一家在经营策略上不能互相配合的公司,即使价钱再便宜,也会后患无穷,而如果并购双方能够互相补充,目标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机的与并购企业的经营战略相整合,则会产生并购的正面效应,给并购双方带来价值的增加。
2.结构整合对于刚刚完成并购法律程序的公司来讲,股东们特别是主要股东,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创建董事会,以保证代理人到位,并履行其职责。其次要考虑经理层的创建,经理层人员除了要求具备的市场意识、决策和管理能力、冒险和创新意识、有魅力和有感召力外,还要有对涉及并购后公司的相关行业业务知识的掌握,对公司文化的融合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公共关系能力。最后是利益机制和风险控制。不管是并购后还是并购中的公司,都存在相关利益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相关利益人可能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因此,对并购后的公司建立利益机制和对风险进行控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任务。
在新东风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名和职务的分配上,按照协议,前八年CEO由日方人员担任,董事长由东风人员担任。东风的目标是想通过新公司的严格训练,培养一大批能够驾驭国际市场能力的东风人。双方在技术中心、生产体系、销售体系等方面,也没有像其他合资企业一样另起炉灶,而是本着尽可能利用现
有资源的原则,注重资源整合。
3.人力资源整合并购企业在开始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分析评价前,首先要做的是双方成立人力资源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双方主管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组成,目的是得到被并购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再次就是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误解的产生,确保并购的成功。最后要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和调配,这是关键一步,因为所有并购后的工作取决于把人力资源的管理整合和调配到位。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打造卓越团队,成就精彩人生。“追求卓越、不甘平庸”是全体东风日产人自公司创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的梦想和不断前进的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建设卓越团队、打造四支队伍,即:一支能驾驭市场、充满激情的经营者队伍;一支善于管理、勇于执行的职业管理者队伍;一支大胆创新、精工细节的技术专家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娴熟的技能员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关爱、公平”是组织对员工的态度;“专注、合力”是组织对员工的期望。
公司薪酬哲学:公司采用整体薪酬模式,即以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符合国家法规的福利回报员工的劳动价值。同时,在薪酬配置的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于对公司的价值贡献,立足于员工的付出和创造,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
员工培训:公司为员工提供众多的培训机会。公司针对不同职种、不同岗位,积极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提升员工岗位技能与自身素质,每人年平均培训时间超过25小时(包含工厂工人)。
4.企业文化整合在并购中,不论是并购交易完成前还是完成后,“文化差异”都是经常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企业文化的管理整合,涉及整合双方的理念、价值观、经营哲学、行为规范以及领导人的喜好等。企业文化管理整合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一种文化强加给另一种文化;二是两种文化并存并初步融合;三是创造一个混合型的文化。
东风公司在与日产公司合资合作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并积极实践,努力寻求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点。一是尊重双方文化差异,实施多元文化
战略。突出的是把党建工作的相关内容写进了双方合资合作的合同,创造了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的范例。二是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双赢。三是重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大力推行绩效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在合资合作过程中初步实现了文化的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语
东风公司和日产公司的此次合作以及并购后有效率的管理整合,提高了东风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东风公司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再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构建起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体制框架,为东风公司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次合并清理了东风公司过去40年遗留的历史包袱,引入了日本汽车的制造理念,雷诺公司的世界级管理水平,加上中国广阔的市场,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夕勇:《并购与管理整合——正在改变着中国与世界》,北京,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丁友刚:《中国企业重组案例——制造业专辑·上》,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企业并购与重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5.刘大卫:《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6.何庆明、戴丽萍、李和昌、黄恒超:《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并购》,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第四篇: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试题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
1、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及在一定生产关系形式下体现的阶级的社会属性。它由社会制度、生
产关系所决定的。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
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总公司的领导下,根据产品、地域划分各个事业部门,而每一个事业部分别有其独自的产品和市场、独立的利益,成为利益责任中心。事业部制是一种“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分权式管理组织的典型形式。
5、目标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6、企业不仅要研究顾客未来的需求,而且要认真研究竞争对手,研究未来的供求形势、对
手开发新产品的动向和经营领域,以确立本企业竞争战略和策略。
7、水平多元化发展,即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根据用户需要去发展不同性质的产
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8、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是指人力资源的形成与作用效率要受其生命周期的限制。
9、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则有所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以“人”为核心,把人看做“主
动资产”,活的资源加以开发,可以说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10、外部招聘的优点: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新雇员能带来
新思想和新观念;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节省培训投资。
11、品牌俗称“厂牌”,是指用于识别产品的某一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它门的组合,其基本功能是把不同产品区分开来,防止发生混淆,便于销售。
12、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产品因素、市场因素、企业自身因素。
13、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运作都是服从“输入—转换—输出”这样的一个基本过程的。
14、服务的特征:无行性、不可分割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无所有权。
15、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6、企业投资分为广义投资和狭义投资两种,广义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对外投放资金的过程。
17、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
润率。
18、在投资项目实施之前,决策者对投资效益的估计结果仅仅是一种预期收益,这种预
期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19、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的大。
20、为加强质量保证,许多国家纷纷编制并发布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2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
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
22、二,名词解释
1、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数量(我国《公司法》规定为五个)以上的股东出资设立,全部资本分为均等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1、经济方法是指借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的作用,利用经济后果对管理
对象进行诱导、推动、控制和约束的管理方法的实质是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
2、行为锚定法的最大特点是明确定义每一个评价项目,同时使用关键事件法对不同水平的工作要求进行描述,提供明确而客观的评价标准。
3、市场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观念,强调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通过千方百计满足顾客需要来取得利润。
4、整体产品概念是指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物体和非物质性的服务的综
合。
5、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
及其他公众互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与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6、造成本,具体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三,简答题
1、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
2、德尔非法的过程:邀请一群专家,请他们就将来可能发生的重大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或
意见,分别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预测;由调查人员整理上述专家意见;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以这种方式反复几个回合;用逐次逼近法集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取得一致的意见,然后利用这些预测结果进行决策。
3、企业战略兴起的原因: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产业结构的调整。
4、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现有的竞争者之间的抗衡、替
代品的威胁、潜在的进入者、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5、市场细分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作用概括起来有:有利于掌握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
利于分辩和比较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有利于针对市场特点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更好的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有利于避开激烈的竞争,发挥企业优势,提高竞争能力。
6、负债资金的筹集: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7、
第五篇:《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
(一)》(2625)教学大纲
前 言
(由指导委员会统一编写)目 录
第一章
企业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
企业与公司的设立、变更与解散 第三节
企业管理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第二章
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泰勒的科学管理 第二节
法约尔与古典组织理论 第三节
霍桑试验与行为科学的兴起 第四节
管理科学简介
第三章
管理的职能与原则
第一节
计划 第二节
组织 第三节
控制 第四节
领导 第五节
激励
第四章
经营战略与决策
第一节
经营与经营思想 第二节
经营与经营战略 第三节
经营决策
第五章
市场营销管理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营销概念 第二节
市场营销环境 第三节
市场营销组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现代企业管理
(一)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了解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管理的职能与原则以及企业与公司管理的含义、目的与任务,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企业与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有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与认识.要求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法人与法人企业的概念;法人企业制度;企业设立的原则;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企业的概念和特征;法人与法人企业的概念;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企
业
企业的概念与产生;企业的一般特征;企业的类型;法人企业与法人企业制度;
第二节
企业的设立、变更与解散
企业的设立的概念与原则;公司的设立1)公司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2)设立的方式;3)公司设立的程序;公司的变更、解散和破产;
第三节
企业管理概述
管理的定义;管理科学的特性; 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目的与任务;(三)考核知识点
1、企业的概念。
2、企业的特征。
3、企业的类型。
4、法人的含义。
5、法人企业的含义。
6、法人企业制度的内容。
7、企业设立的意义。
8、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
9、公司的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发起人和设立的方式;公司设立程序。
10、公司变更。
11、公司解散的含义与原因。
12、公司破产的含义与实行破产制度的作用。
13、管理的含义。
14、管理的二重性的内容与研究管理的二重性的意义。
15、管理的综合性和艺术性的含义。
–1–
16、企业管理的含义。
17、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四)考核要求
1、识记:1)企业的概念。
2)企业的类型。
3)法人企业制度的内容。4)公司的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5)管理的含义。
6)管理的二重性的内容。7)企业管理的概念。
2、领会:1)企业的特征。
2)法人和法人企业的含义。3)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
4)公司的设立发起人和设立的方式;公司设立程序; 5)公司变更。
6)管理的综合性和艺术性的含义。
3、综合应用:1)企业设立的意义。
2)研究管理的二重性的意义。3)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第二章
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有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管理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求理解和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霍桑试验的内容与行为科学的内容;管理科学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泰勒的科学管理
通过了解泰勒的主要工作,了解泰勒的主要试验的内容(铁锹作业试验、搬运生铁试验和金属切削试验);掌握泰勒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贡献;
第二节
法约尔与古典组织理论
法约尔提出的企业内的六项活动、管理的五大职能和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第三节
霍桑试验与行为科学的兴起
了解霍桑试验的背景和内容;霍桑试验的结论和对霍桑试验的评价;
–2– 第四节
管理科学简介
管理科学的概念及产生;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决策理论;管理学科的现状。
(三)考核知识点
1、泰勒在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曾经做了几个非常著名的试验:铁锹作业试验、搬运生铁试验和金属切削试验。
2、泰勒的主要著作有《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主要观点是:1)提倡一场心理革命;2)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3)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4)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6)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主要贡献和缺陷是:1)提出管理是一门科学;2)把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3)把人看成是经济人;4)侧重于低层次的管理;5)科学管理的提出。
3、泰勒的同时代人吉尔布雷斯大夫妇、甘特和甘特图(横道图)、福特与流水作业方式。
4、企业内的六项活动:1)技术活动;2)营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的内容:见教材的P34---P36。
5、如何正确的评价法约尔:法约尔是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的管理偏重于公司的管理,弥补了泰勒科学管理的不足,14条原则比较复杂,它们自己缺乏必要的联系。
6、霍桑试验的背景和内容;霍桑试验的结论和对霍桑试验评价的内容。见教材的P37-P41
7、管理科学的含义包括狭义的与广义的含义。
其特点:1)以数学模型为基础;2)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3)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与方法;4)以决策为中心内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2)泰勒的主要著作
3)企业内的六项活动、管理的五大职能的内容; 4)霍桑试验的背景和内容;
2、领会:1)泰勒主要著作的主要观点、主要贡献和缺陷。
2)泰勒的同时代人吉尔布雷斯大夫妇、甘特和甘特图(横道图)、福特与流水作业方式。
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的内容。
4)霍桑试验的结论和对霍桑试验评价的内容。
3、综合应用:1)如何正确的评价法约尔。
2)管理科学的含义和特点。
第三章
管理的职能与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有要求
–3–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管理的职能与原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各项职能的内容及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二)课程内容
第四章
管理的职能与原则
第一节
计
划
计划的重要性;计划工作的步骤;计划的种类;
第二节
组
织
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的原则;企业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控
制
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控制过程;控制类型;常用的控制方法;
第四节
领
导
领导的定义及其作用;领导的权力来源;领导艺术;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者的素质;
第五节
激
励
X理论与Y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双因素理论;(三)考核知识点
1、计划的重要性: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2)计划可以减少未来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损失;3)计划是减少浪费的有效方法;4)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2、计划工作的步骤:1)环境的分析;2)目标的制定;3)寻找可行的方案;4)制定政策。
3、计划的种类:1)战略计划;2)生产经营计划;3)作业计划。
4、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1)确定职务;2)确定责任与权力;3)选用适当的人;4)建立联系。
5、组织的原则:1)分工;2)控制幅度;3)统一指挥;4)责任与权限;5)集权有分权;
6、企业的组织形式:1)直线制;2)直线职能制;3)事业部制;4)委员会。
7、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
8、控制过程:1)确定控制目标;2)衡量实际工作;3)纠正偏差。
9、控制类型:1)事先控;2)实时控制;3)事后控制。
10、常用的控制方法:1)预算;2)财务分析;3)员工业绩评价;4)审计;5)甘特图与网络图;
11、领导的定义及其作用。指挥作用和激励作用。
–4–
12、领导的权力来源:1)法定权;2)奖励权;3)强制权;4)专长权;5)个人影响权。
13、领导艺术包括的内容或观点。
14、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的内容。15领导者的素质所包括似的内容。
16、X理论与Y理论的内容。
17、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8、激励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四)考核要求
1、识记:1)计划的重要性。
2)计划的种类。3)企业的组织形式。4)控制的定义。5)控制类型。6)领导的定义。
7)X理论与Y理论的内容。
2、领会:1)计划工作的步骤。
2)组织的原则。3)控制的重要性。4)控制过程。5)领导的作用。
6)领导者的素质所包括的内容。7)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8)激励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3、综合应用:1)常用的控制方法。
2)领导的权力来源。
3)领导艺术包括的内容或观点。4)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的内容。5)各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第五章
经营战略与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有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决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要求掌握经营与经营思想,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主要的经营决策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经营与经营思想
–5– 经营与经营管理的概念、经营思想的内容;企业的经营方针、企业的经营目标。;
第二节
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企业的环境因素、企业环境因素的内容、企业的经营战略;
第三节
经营决策
经营决策与经营决策的类型、经营决策的方法(三)考核知识点
1、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业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经营活动与生产活动两大部分。以生产活动为对象的管理属于生产管理,以经营活动为对象的管理属于经营管理。
广义的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它既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也包括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管理。
2、经营思想:企业的经营思想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中解决各种经营问题,处理各种关系的指导思想。
3、经营方针:企业经营方针是在一定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处理各种具体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纲领,是制定经营目标及其措施的依据,是实现经营者目标的行动指南
4、经营目标: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经营成果。
5、企业的环境因素:企业的环境因素分为直接环境因素和间接环境因素两大类
6、企业环境因素的内容: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社会因素。
7、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就是企业的战略,它是企业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间谋求平衡的一种规定,是关于企业经营方向和解决经营活动中所碰到的问题所应该遵循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原则和规定。
8、经营决策: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未来行动确定目标,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取一个最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是涉及企业的总体发展、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战略、策略问题的决策。
9、经营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时间长短分类:
(1)长期决策。
(2)短期决策。2)按决策的层次分类
(1)高层决策。由企业领导层所作出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和重大的策略性决策。(2)中层决策。由企业的中层领导所作出的业务决策,亦称管理决策。
(3)基层决策。由企业基层组织所作出的日常技术性业务决策。
3)按决策的性质分类
(1)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是指可按一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而作出的决策。它所解决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决策问题,如库存订货决策等。
(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是指无常规办法可循的一次性决策,是不经常重复出现的决策问题,如对某一市场的开拓决策。
–6– 4)按决策的确定性程度分类
(1)确定型决策。指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可控的,因而在执行过程中只存在一种自然状况,从而能预先肯定其执行结果的决策。
(2)不确定型决策。指在决策变量中存在着不可控因素,可能遇到各种自然状态,从而引起不同的结果,而且对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无法估计,而且其结果也是完全不能确定的。
(3)风险型决策。基本条件与不确定型决策基本相似,但对各种不同情况可以预计出它们发生的概率,因而其决策结果具有风险性,如市场销售决策等。
5)按决策的时态分类
(1)静态决策。仅就某一时点的状态所作的一次性决策。
(2)动态决策。考虑时间推移,针对在执行过程多次发生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对策。
6)按决策目标数量分类
(1)单目标决策。
(2)多目标决策。
7)按决策涉及的业务范围分类
(1)产品决策。
(2)技术决策。
(3)促销决策。
(4)销售渠道决策。
(5)筹资决策。
(6)组织人事决策等。
10、经营决策的方法:
决策方法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定性分析,亦称主观决策法;二是定量分析法,亦称数学模型决策法。
1)定性分析法 2)定量分析法
11、确定型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是指决策的影响因素、条件和结果都是明确的,肯定的。一般可依据已知条件,直接算出各个方案的益损值,进行最佳方案的选择。确定型决策依据其控制变量的离散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费用分析法
费用分析法决策的特点就是在能够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中选择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许多经济问题所消耗的费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费用A与某种变量(如产量、质量、使用时间等)成正比关系,若变量为x,则费用A的总量为ax;另一类是费用B与某种变量(如批量、间隔期等)成反比,若变量为x,则费用B的总量为b/x;还有一类费用C与变量x无关,基本上维持不变。
2)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又称盈亏平衡法,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寻求企业盈利或亏损的分界点,以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提供数量依据。
量—本—利分析基本公式
E==S-C=S-V-F=(P-CvQ-F)
式中:E——利润;
S——销售额;
–7–
C——成本;
F——固定成本;
V——变动成本;
P——销售单价;
Cv——单位变动成本;
Q——销售量。
根据盈亏平衡点的定义,企业的销售量处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的利润为零,即企业不盈不亏,即
(P-Cv)Q-F=0
即
Q=F/P-Cv
式中:Q——盈亏平衡点产量;
P-Cv——单位边际贡献,可用m表示。
3)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
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边际利润(M)=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
边际利润率是指边际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即
U=M/S=(S-V)/S=1-V/S
综上所述,边际利润首先用来补偿固定费用,补偿固定费用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就无收益或亏损。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经营管理的含义。
2)经营思想的概念。
3)企业的环境因素。
4)经营决策的类型。
2、领会:1)经营方针的含义。
2)经营目标。
3)企业环境因素的内容。
4)经营决策。
3、综合应用:1)企业的经营战略。
2)经营决策的方法:
3)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内容。
第六章
市场营销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有要求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市场和市场营销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市场和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的环境;市场营销组合.(二)课程内容
–8–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营销概念
市场的概念和功能;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观念.第二节
市场营销环境
营销环境构成因素;间接营销环境对企业营销过程的影响.第三节
市场营销组合
市场营销组合的内涵、特点与作用;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三)考核知识点
1、市场的概念。
2、市场的一般特性。
3、市场的功能。
4、市场营销的含义。
5、市场营销观念。
6、营销环境构成因素。
7、市场营销组合的内涵。
8、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
9、市场营销组合的作用。
10、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11、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12、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13、促销策略(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市场的概念:企业角度的市场概念; 2)市场的一般特性。
3)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现实或潜在需要的综合性经营销售活动的过程。4)市场营销组合的含义。
2、领会; 1)市场的概念:(1)原始的市场概念;(2)经济学的市场概念;(3)企业角度的市场概念;
2)市场的一般特性:(1)形成市场的一般条件;
(2)形成买卖行为的三要素;
–9–
3)市场的功能:(1)商品的交换功能;
(2)调节功能;(3)信息反馈功能;
4)市场营销观念:营销观念是生产经营者组织与管理企业的具体活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包括:(1)生产导向观念;
(2)销售导向观念;(3)营销导向观念;
(4)竞争导向观念;
5)营销环境构成因素:直接营销环境因素和间接营销环境因素。
6)市场营销组合的内涵:市场营销组合是指综合运用企业可以控制的营销手段,对它们实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最佳市场营销效果,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7)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
8)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3、综合应用:
1)市场营销组合的作用;
2)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与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进行指导与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及广度与深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课程自学考试教材与辅导书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与考核的依据。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教材是推荐使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不一致的地方,应该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陈君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年1月 参考资料:
1、《现代企业管理》洪元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2、《管理学原理》程国平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现代企业管理》白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四)关于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课程考核的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开始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各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表达用语依次是:了解、知道;理解、清楚;掌握、会用和熟练掌握。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这门课程建议设置32个学时。
–10– 社会助学者应该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认真钻研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
(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与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四个能力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标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七)关于考试的有关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方法为笔试,考试的时间应该为120分钟。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等,都属于考核的内容。
3、命题不应该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目,考核目标不应该高于大纲中规定的要求。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标记20%;领会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难易程度可以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四个等级的比例一般为2:3:3:2
6、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和计算题。各种题型的样式见本大纲的附录。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中的题型可以略少,但是不能超出规定。
关于考试:
1、该本课程实行闭卷考试的方式;
2、考试时间一般为150分钟;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例:()对组织管理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曾经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A
泰勒
B 吉尔布雷斯
C 法约尔
D
福特
正确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例:泰勒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
A 工作研究
B 照明试验
C 搬运生铁的试验
D 铁锹试验
E 金属切削试验 正确答案:A C D E
三、填空题
泰勒的主要著作有(车间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
四、名词解释
例:控制幅度——就是一个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的人数。
五、论述题
–11– 例:结合实际谈谈管理科学的特性。
回答:
1、首先回答管理科学的特性有:管理的二重性、综合性和艺术性;
2、然后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论述。
六、计算题
后记:由专业委员会统一撰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