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时代企业经营与营销渠道变革
信息时代的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渐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信息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化。抓住时代的历史机遇,把握这些新的变化,改进我国现有的企业经营的策略,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经济企业营销新模式营销渠道变革
目录一营销模式变化1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3从实体经营逐步转向虚拟经营4从相互竞争到双赢合作二 营销渠道变化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益突出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和未来发展趋势三 大变革1政府的信息网络的建设2企业的供应链转变3建立新的渠道结构4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5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6数据库营销 7实施品牌关系管理提升管理客户资产
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之前来与生存的经济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也正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人类之前的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非常近,甚至是和一的,人类也能够知道出比较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东西。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形成饿了规模经济。而且分工越老越细,缓解越来越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也逐渐拉远,消费需求往往因为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企业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工业时代为克服生产与消费分离所做的努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生产力的限制,这种改变也只能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关系中。通过网络的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通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部形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时代的需要分离,但却有因为时代的需求重圆,融合了之前的制作优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成本更加低廉而且与消费者的关系拉近了。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变现为经济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他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并逐渐取得了主导单位。据有关数据分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净增的所有工作岗位中,有95%是由第三产业提供的。哇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之前的服务性工作不同,现在的服务性工作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化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产业、生态产业、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建筑、装饰、物业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等。它们通过其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转。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空间。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4从相互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合作成为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包括兼并,收购,整合,合资等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如今,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商品的特征,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其他物质商品那样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异性。另外,通过网络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彼此的信息共享,联合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当前时代特性下,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益突出
营销渠道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产品或服务信息以供消费者信息沟通、资金转移和产品转移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中间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提供方便。网络营销渠道使信息沟通由单向变为双向,从而增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一方面,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有关产品的价格、性能、使用方法等信息;另一方面,消
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了解产品信息,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同时,生产者还可以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目前,网络营销渠道具有3 种类型:
1、直接营销渠道。即网络直销,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从生产者直接到达消费者的网络渠道。这时,传统中间商由过去环节的中坚力量变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服务的专业配送公司,提供货款收支的网上银行,提供产品信息发布和网站建设的IPS 及网络商务服务商等。
2、间接营销渠道。此渠道通过信息中介商或者商务中心来沟通买卖双方的信息。传统中间商由于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专业化程度和规模经济,从而比网络直销更有效率。例如,网上商店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可以低成本地扩大目标市场范围。
3、双渠道。所谓双渠道,是指企业同时使用网络直接销售渠道和网络间接销售渠道。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通过两条渠道销售产品比通过一条渠道更容易实现“市场渗透”。因此,这是生产企业网络营销渠道的最佳策略。
。网络营销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种或多种网络营销手段,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除了搜索引擎注册之外还有:网络广告、交换链接、信息发布、邮件列表、许可Email营销、个性化营销、会员制营销、病毒性营销等等。
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营销推广优势日益明显,具体表现在六大方面:
一、互动性强。
二、口碑传播成为主流。
三、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有机结合。
四、传播效果可量化。
五、传播信息可积淀。
六、传播形式多样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
传统营销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诸多不可克服的的缺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渠道的竞争已经异常的激烈,而且增长缓慢,企业若想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取得市场营销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现代市场营销模式的开发和研究。
以淘宝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已经成为现代营销中的重要模式,此外随着“微博经济”的日益兴起,多元化的、基于现代传播工具的营销模式日益凸显出高效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营销渠道发展趋势
(一)渠道运作: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
(二)渠道支持:由机械化转向全方位化
(三)渠道格局: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四)渠道结构扁平化
三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营销渠道已经不适合目前全球经济多样化的市场了,因此,对我国企业的营销渠道的变革势在必行,长远看来,必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
政府信息化是指主要为了迎接信息的到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对传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主要是相对于商务信息技术政府信息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任务: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其中最艰巨、最复杂的是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
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用的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有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材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规划和整合。如戴尔公司通过网络和各个供应商相连,每个2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求通知,从订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值得借鉴一些成功经验。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
扁平化营销渠道作为时代的潮流历史的必然,最大限度的减少供应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也给合作伙伴盈利是当代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缩短了供应链,降低的成本,这也应该是我国企业的学习典范。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可以靠的关系,实现共赢的战略,才能够赢得市场。这就不得不说日本的汽车企业。日本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都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的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市场,而三菱公司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销售网,双方各取所需,实现互利共赢典范。
5建立良好的库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是企业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CRM实施的基础。它关系到企业在未来怎样与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能够更好为企业服务。
6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就是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会员(用户或消费者)信息,经过分析筛选后针对性的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或者,数据库营销就是以与顾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为目标,并依赖庞大的顾客信息库进行长期促销活动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手段。是一套内容涵盖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可以随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营销的核心是数据挖掘。
数据库营销可以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于更少的人身上,最终目标集中在最小消费单位到个人身上,实现准确定位。目前美国已有56%的企业正在建立数据库,85%的企业认为他们需要数据库营销来加强竞争力。由于运用消费者数据库能够准确找出某种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企业就可以避免使用昂贵的大众传播媒体,可以运用更经济的促销方式,从而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资料统计,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筛选消费者,其邮寄宣传品的反馈率,是没有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筛选而发送邮寄宣传品的反馈率的10倍以上。
权威专家分析,维持一个老顾客所需的成本是寻求一个新顾客成本的0.5倍,而要使一个失去的老顾客重新成为新顾客所花费的成本则是寻求一个新客户成本的10倍。如果比竞争对手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留住的最佳顾客就更多,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用回头客忠诚度数据库营销经常地与消费者保持沟通和联系,可以维持和增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纽带。另外,运用储存的消费记录来推测其未来消费者行为具有相当精确性,从而使企业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客户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渠道必然也会发生变革,所以现代企业应该抓住历史的机遇,果断寻求变化,改进我国现有的企业经营的策略和经营模式,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方超营销学精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张祥知识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3林三卓销售渠道的变革2001
4罗明凡耿明英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投资的战略与改革选择2001
5陈小平世纪之战2001
6孟超知识经济条件下跨国经营的营销渠道
7李光吉经济全球化2000
8李俊阳秦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商业2000
9王月辉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和新型竞争战略2002
10余俊秋企业营销渠道的新变革2001
第二篇: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展根本性的转变。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作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分工越来越细,环节愈来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消费者的需求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生产者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作出的努力。但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这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大规模定制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大规模定制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藉着信息技术,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无比贴近顾客需求。正如亨利。福特首倡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是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的先驱者和典型。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它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服务业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经合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网络经济是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仅限于生产辅助性服务(如交通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共包含4个层面:个人性服务;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第4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转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比尔。盖茨认为,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修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而从服务贸易内部的构成来看,保险、银行和通信等业务增长尤快,超过了传统占首要地位的旅游和运输,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了46%。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了的拓展空间。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给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最为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等,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以服务取胜的竞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有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拓展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4.从互相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从“零利”到“双赢”,合作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方式多种多样:兼并、收购、上下游整合、合资、技术转让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战略联盟;对象也各色各样: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商品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商品的特性: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物质商品的使用那样会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他性。所有物质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你拥有一种信息,不排除他人同时拥有此信息。另外,网络技术为企业实施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条件。通过因特网,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应用EDI等信息系统实现彼此的资料互换、信息共享,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的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趋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而随着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其次,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如 ;1996年美国“R”玩具公司销售的产品占美国玩具市场的20%。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正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传统的销售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要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
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定制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没有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缺乏弹性,所以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伊莱克斯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几个月中,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同类家电行业的前五名。福特汽车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化时代大规模、低成本的无差异营销的案例,但是在1999年9月,福特开始发起网上计划,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零部件、车型、可信赖的分销商和保险服务等,瞬间就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定购。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将难以生存。
4.新型营销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网络经济推动了渠道的变革,因特网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由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主机和光纤、电话线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测览商品、订货、付款、交货、广告、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的商务活动。这种新型渠道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透明度。供求双方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供求信息能够及时获得沟通,对双方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5.注重渠道成员的客户关系管理。由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所以建立同顾客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事关顾客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关系营销的中心就是顾客品牌的忠诚。据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顾客的忠诚度提高5%,企业的利润就增加25%。经济全球化时代,网络的运用更加普遍,通过开发数据库软件,可以建立起目标客户群的档案。针对具体目标客户的特点进行“一对一”营销。如亚马逊的网上书店,就是以低成本建立了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利用顾客以前购物的信息,巧妙的提醒顾客去浏览可能会引发兴趣的其他书籍等。今天的营销方法不再是强加信息给顾客,而是试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获得他们的许可,然后同他们开展产品的对话: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通过实行一种“许可营销”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全球一体化、需求多样化、消费个性化的市场了。因此,对中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行适当的改进,必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改进贸易实务的运作方式,使电子商务进入贸易的各个流通环节。首先,可以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改进通关流程,进
出口企业与海关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数据的传输进行申报、审核、复核、下达指令等,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其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改进物流系统,使运输、仓储信息、交通联合起来,实现运输革命。最后,使电子方式进入国际贸易的支付环节,从而单证的审核、付款、交付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得以实现,使跨国经营企业的营销渠填更加快捷、流畅。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由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整合。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阶段,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合伙者形成物流、信息流的无缝连接,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整合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快速反应。如戴尔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几百个供应商相连,每隔两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要通知,从定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往往在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可以适当的参照他们的运作方式,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一些标准化的大件出口商品,可以实行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定制化的生产方式。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结构。渠道扁平化作为潮流,是市场规则使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同时给渠道合作伙伴盈利空间,是当代企业渠道建设和发展的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使得IBM渠道更加扁平化。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这应是今后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共同追求。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企业建立起长期可依赖的关系,采取“双赢”战略,才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赢得市场地位。日本的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作为回报,三菱集团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了销售网,双方各有所取。与当地企业合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占有,更要为对方提供广阔的赢利空间。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只提供可乐原液,除此一不投资,二不出人,三不分利,但却对当地可乐企业的建设、生产和销售、宣传广告和职工福利等提供一切的支援和扶持,从而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利益深深根植于当地企业的利益之中。
5.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GRM),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目标在于通过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它关系到企业在未来怎样与客户和与潜在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它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以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扩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赢利能力。
6.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指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供应商、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分析供应商、消费者的行为,给产品以精确定位,制订有效的营销计划。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整个营销渠道的整合都可以使用因特网,从而建立起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密切联系。企业除了可以利用它加强同当地供应商的直接交流,建立快速反应供应链外,还可以建立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加强消费者、经销商的直接交流和产品信息反馈,通过数据库建立目标客户的档案资料,灵活运用不同的直复营销手段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7.实施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和管理顾客资产。通过互动的、个性化的、长期的、以增加价值为目的的接触、交流与沟通,建立、维持以及增加品牌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品牌关系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一种活动与努力,更是一种全新的品牌管理方法,它交叉了产品生命周期与顾客生命周期,将传统的纯粹收益管理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收益管理,强调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品牌关系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的营销管理。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培养顾客的品牌体验与品牌感觉,进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增强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顾客关系)。品牌关系管理帮助企业进行个性化的销售活动,让顾客融入销售流程,这不仅可以增加顾客的参与感,满足其个性化接触的需求,而且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篇:信息时代的企业经营理念汇总
信息时代的企业经营理念
摘要:在信息时代,全球经济市场环境、竞争方式的变化己是既成事实,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化浪潮不仅使信息产业迅速地成长、壮大,而且对所有的产业均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并带动了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浪潮。为了使我们的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本文详尽分析了信息时代企业商业环境、产品与市场、信息资源、知识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等企业战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探讨信息时代战略发展将改变以往企业的竞争方式、价值观念、业务流程与商业流程等。并分析创新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及合作竞争作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模式趋势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变革。探讨我国企业在新的战略环境下的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持续创造公司价值的企业战略。
关键词:战略;信息时代;经营理念
1绪论
1.1本文的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娱乐以及消费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21世纪是新经济的信息化时代,21世纪的世界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世界。信息技术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生产及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信息技术使世界越来越小,而互联网的发展又将使企业发展的空间无限扩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作用越来越强劲,使得全球经济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
信息技术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以往的商业环境以及竞争方式,并导致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敏锐地察觉我们所处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成为新经济的弄潮儿。由于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随着信息技术作用程度的提高,作用效果在改善,风险也在加大。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商业环境、产品与市场、业务流程与商业流程等的变化,同时也将导致企业竞争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战略逻辑的变革。
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决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将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为了使我们的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变革,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川及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以及如何创造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持续创造公司价值的目的。
1.2世界范围内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
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很大的变化。20世纪6压70年代,公司内部的业务组合管理占主流,是多元化经营思想迅速发展的时代。进入20世纪80一90年代,企业开始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业务,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强调了核心能力的构建和业务重组。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大企业在这个时期轰然坍塌,而另一些却在制造着新经济的神话。与此同时最近几年,全球大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重组风起云涌。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大企业之间的兼并件数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6倍以上。企业价值链也因此而出现了解体和重构潮流。其结果便是使企业构建新的符合信息时代环境变化的企业战略,建立并强化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并购、重组后的公司专业化程度更高,在一个产业内竞争力更强,占据着一个产业内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1.3本文的研究意义
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二十年后,国民经济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的商品出现了过剩,或者说出现了现实购买力的不足,进入了相对过剩的时期。大多数企业都在相互模仿和相互竞争。所有竞争者提供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相同的产品品种、花色及服务,他们利用相同的渠道、相互模仿工厂配置。很多公司虽然在经营上常常有戏剧性的提高,但他们却因为没有能力将那些成果转化为可持续性的获利能力而遭受挫折。经营或管理代替了战略,他们离成功越走越远了。那些具有成本和质量优势的企业在获得十几年的成长和丰厚的利润之后,开始在价格战中减少赢利,经营日趋困难,即将成为过世的英雄。
总之,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势移时易,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必须因此而进行调整。因此,为了应对未来的企业竞争,我们很有必要对企业对其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做细致的分析,最终发掘信息时代的市场机会并规避其威胁的持续发展的战略l6]。因此,研究公司的经营战略选择,对国内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信息时代的企业战略环境
新世纪的世界是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是一幅幅日新月异的画卷。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的发展正引起世界巨大的变革[5]。信息技术革命消除了信息瓶颈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使企业跨国、跨地区经营的信息与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全球范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l“l。为了应对信息时代的巨大变革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寻求企
业在信息时代的战略发展方向。
2.1企业战略
2.1.1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是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目前,关于企业战略的定义有许多种,人们用这一词汇来描述决定公司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原则与政策以及定义公司将要从事的业务范围的决策模式。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根据其运用的范围,有学者把企业战略[s1分成两个层面,即业务层面的战略和公司层面的战略。其中业务层面的战略主要解决如何在一个具体的、可识别的市场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或者说在一个选定的市场上进行持续经营的问题;公司层面的战略则[41是指一家多元化(也称多角化)经营公司的总体计划,是个在较长的时期内公司经营事业的选择与抛弃。
2.1.1战略分析与选择的一般方法
战略选择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分析、评价企业所面对的环境威胁与机会,以及企业自身资源所存在的优势与弱点[3l。评价环境威胁与机会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考察这个行业的总体经济吸引力。威胁程度低而机会程度高的行业,其总体经济吸引力更大;分析企业优势与弱点的主要作用,是考察企业在这个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竞争地位处于优势的企业,可以取得高于正常的经济绩效。
VRJO框架是组织优势与弱点分析的主要工具。该框架建立在企业资源依赖理论(W七merfelt,1984)基础之上。VRIO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对应的竞争意义和经济绩效也不相同。
2.1.2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实施
成功的战略制定并不能保证成功的战略实施。实际做一件事情(战略实施)总是比决定做这件事情(战略制定)要困难得多[4]!因为,“正确”的竞争战略选定后,只是意味着企业可以采用这些战略来消减威胁、利用机会以及利用优势、规避或者固定弱点。但企业采用这些战略究竟想得到什么结果,怎样来实现这个结果,竞争战略本身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这就涉及到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实施的问题。根据环境分析和组织分析的结果,企业必须确定相应的战略目标,然后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所选定的战略并有效地组织实施,才有可能使企业取得成功。
2.2信息技术革命与新经济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化浪潮不仅使信息产业迅速地成长、壮大,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5l。这主要表现为: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转向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变化趋势,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成为推动当代世界产业结构朝着现代化、高级化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传统工业在衰退,但还是具有很大规模;信息技术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尚未取代传统工业的地位。美国传统产业就是在这样形势下,进行着“脱胎换骨”的改造。
2.3信息时代的企业商业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消除了信息瓶颈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互联网使企业可以迅速跨越地区或国界传递信息,使企业跨国、跨地区经营的信息与管理成本大大降低[5]。这使得企业跨国、跨地区经济日趋普遍,全球范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市场已经有传统的相对稳定逐步演变成为动态多变的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局部竞争演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2.3.1信息时代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
1、资源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信息资源已成为即资金,人员,原材料的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之[6]。企业的成长不再过分依赖于资金,物资等实物资源,而更加依赖信息,知识等无形资源。信息资源不同于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它具有复制性、反复消费性及在使用中不会引起边际报酬递减三个特征。这些特征以及信息资源对企业的成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将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2、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得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增加,这加大了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难度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上的复杂性;另一方面,高科技又为管理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保证,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及管理模式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
3、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顾客所需要的是产品、服务、信息的一体化,这要求企业围绕产品、服务、信息一体化展开竞
争;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竞争将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新的核心。
2.3.2普遍存在的、可获得的信息的分配
由于全球的交流网络变成现实,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送和接收各种信息,信息的获取、收集与利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方便而快捷[91。同时,铺天盖地的信息流给企业增加了新的挑战,由于有用的可利用的信息广泛存在,竞争优势从信息的分配的能力转向过滤信息与对信息的反作用的能力。这变成了对信息系统技术与知识和劳务的信息需求。
2.3.3技术变化步伐的加快
由于信息与交流技术的极大提高,技术与技术知识将经历快速,广泛的增长。由于我们对技术的认识的理解的深入,新的发展的加快,导致了观念、发明、与产品呈指数级的增长,技术的不断增长带来了对下一代来说是必要的技术知识的爆炸,这反过来增加了企业对满足顾客的期望的要求的越来越多的知识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例如快速工程与产品技术改变了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不断增长的工作的柔性的地位,一些公司普遍的认为知识以每年20%的几率变得过时。技术的持续变化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将减少了企业对劳务的需求。
2.3.4可获取的技术的迅速扩张
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的速度增加,而且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技术与科学的教育遍布全球,结果使得竞争的优势不仅仅依靠与先进的技术。当前的情况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困境,广泛的可获得的技术提高了合作与全球化的能力,但是同时,如果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话,就必须不断的更新公司技术能力。
2.3.5市场与商业竞争的全球化
以上所有的因素导致了真正的全球化的强劲的驱动力,不仅仅是交易的全球化,而且增加了财富,组织,和知识劳动者的全球化[9]。这种需求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竞争的威胁。工业化增加了市场的购买力。许多发展中国家需要最先进的技术,希望成为全球化的供应商。
2.3.6环境责任与资源限制
全球化的发展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与对世界资源利用的紧迫的压力。发达国
家的15%的人口消耗了世界能量的50%,196个活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99%发表联合声明说我们将很快达到利用世界资源的极限。随着发展中国家对资源消耗的增加,战略环境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人类的生存非常的关键。环境问题是一个征兆,但并不是我们需要的驱动力。尽量减少资源的利用,最大限度的再利用资源,在制造与产品过程中有意识的利用环保材料的重要性不断的增加。资源的反复使用与保持应用于各个商业功能和所有形式的资源的最好的实践,将会被认为是企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3.7顾客期望的不断增长
资讯时代所创造出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十年风水轮流转,主导市场的力量己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手中[‘0],转移至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现在可以要求厂商按照他们的要求,定制他们自己的颜色的产品,尺寸,形状,并且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来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价格、渠道,甚至是广告和促销方式。总之,信息化使企业以往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技术管理和管理信息相对地变得可移动,从而拥有了在全球配置资本、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源的可能和机会,这是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根本的变化。
2.4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中,微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传感器、软件工程、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5]。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尤其传统型企业的冲击、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
2.6.1信息化概念和基本内容
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促进流程和模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方式变革[7]。它包括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认识信息化。¹经济信息化:行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CIMS、ERP)、农业信息化(精细农业)º社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数字地球»认识信息化的三大要点:信息化有层次,有阶段性,有风险。最容易局限在战略环境一个层次,混合到一个时间点。
2.6.2传统行业信息化的几大障碍和风险
但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风险。“技术”障碍:信息化不是技术问题,真正的障碍不能归结为技术“理想”障碍:信息化是最混淆的事情,习惯用“理想”的眼光来要求,望而却步。要充分理解信息化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效益”障碍: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投资,直接效益需要慢慢呈现,无法急功近利。“领导”障碍:信息化是领导的事,没有领导支持的信息化是不行的。领导需要的不是技术方案,不是实施内容,而是理清信息化的三方面意义:领导者、组织本身、服务的对象。
2.6.3传统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四路径
核心业务转化型(中长期):整体转型。适宜生产型企业转型(典型的BZB模式),如Dell、GE;相关业务互补型(短中期):平衡风险。适宜服务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BZc模式,如上海梅林;»外向业务投资型(短期):创业参与;¼业务参与型:充分利用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渠道。
3信息时代的企业战略
由于信息时代的战略环境的巨大变化,信息技术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以往的商业环境以及竞争方式。同时也将导致企业传统的竞争方式和低成本战略己经无法应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12]。
3.1竞争方式与核心竞争能力
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竞争方式。首先,它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面对中间商(如批发商)的竞争,逐步改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其次,使企业从以往的以产品或服务设计与管理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以产品或服务营销为中心的竞争,最后,由以往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与质量的有形竞争转变为争取消费者信心的虚拟竞争。以往,企业战略重心主要在于基本活动上的竞争,以追求成长,扩张、销售收入或利润为基础获得竞争优势,成功是无法长久维持。这样的公司在竞争对手面前日渐艰难。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对最佳业绩的迅速传播。竞争者会迅速模仿管理技能、新型技术、投入要素、满足顾客的方法。审视一下家电业的发展史和行业内企业趋同的行为和产品,竞争的危险性随着价格大战现在变得容易
辩认了。开创企业如长虹甚至也遭受了持续的低利润之苦,大部分企业日渐陷入自设的陷阱。如果要逃脱现在正毁灭其业绩的相互摧残的商战,企业将不得不去学习战略,确定公司独特的战略定位,并在差异化的一体化经营活动中创造核心竞争优势[15]。在信息时代,建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3.1.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点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由普拉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中提出的,即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ee)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心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20l。这主要是由核心竞争力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¹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º在竞争方式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和超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能力,使得该企业在竞争中占有独特的相对优势。
3.1.2建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信息时代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己进入到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其对手无法匹敌的优势,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该致力于寻找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发挥作用的经营领域,必须保证核心竞争力从现有行业向目标行业的有效转移。只有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企业战略,才能使企业不断保持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创造、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企业选择发展战略,不仅应该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且还应该取决于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自身的资源、组织、能力、技术相匹配的程度,并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3.2从成本最小化到价值最大化
我们在产业中的定位通常有两个主要的策略:差异化战略与低成本战略。目
前大部分企业采用低成本战略,但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往往缺少经营自主权,商品没有特色,公司间的经营没有差异,最终形成全行业的同一化。另一种策略是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而不只是依赖价格竞争,也就是发展差异化(differentiation)策略。
采用价值管理,能将管理者的决策重点放在价值的驱动因素上,将远景总体目标、分析技巧及管理程序协调起来。基于价值的管理强调在各个层面上都能做出有利于增加价值的决策,从而要求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都能树立创造价值的概念,并能深刻理解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性变量,将价值最大化战略转化为具体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期在组织内部传达管理部门的期待目标。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价值最大化的经营是“过剩经济”下的企业取胜之道。
3.3业务流程和商业流程的转型
在现今的现实世界里,顾客需求、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增长、技术更新速度、竞争规律或性质,等等……几乎没有一样是可以预料或保持不变的[71。现在有三股力量特别引起企业经理人员的关注,这也使得企业的经理人员对企业的商业环境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感。一方面是这三股力量本身有了根本变化,另一方面是这三股力量势头强劲,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影响我们时代的企业的三股力量就是: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简称为“3C”。正是由于这三股力量的影响,企业家们必须寻求获得突破的新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流程[9]。
3.4创新是企业高速成长的基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是信息时代的核心,是企业高速成长的战略基石。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市场开发活动的创新。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集成。产品创新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经历市场细分、确认用户需要、分析竞争对手、市场定位、产品定义、市场策划、产品策划、产品开发计划、产品设计、产品试制与试验、产品销售等一系列企业技术经济活动。
3.4.1创新的重要性
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变得越来越剧烈,始终站在时代浪尖上的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20]。创新可以增加获利的机会,降低市场风险,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º创新可积累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增添公司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处理能力,以适应多边的市场。»创新有利于公司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蓬勃向上的创新氛围,从而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¼创新有利于七月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核心竞争力,这样在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公司也可用核心竞争力去创造更多的顾客和市场,实现公司的盈利,从而使企业持续发展。
3.4.2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比较优势性、超前性及复杂性五大特征: 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备而导致决策困难和行为的不稳定性。
高风险性:主要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技术创新一旦失败会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性:技术创新在一定时期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强的竞争优势和相应的经济效益。¼超前性:企业结合市场需求,根据有关技术的发展规律,进行一定超前性或先进性的企业技术创新,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复杂性:相对于企业常规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在于适应经营环境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迅速的传播、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3.4.3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
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首先要探测环境的变化与机会,再据此做出创新的策略规划,并在企业中进行执行与应用,最后通过回馈与学习,累积经验教训,使得后续的创新活动能更有效的进行[18]。
探索环境变化与机会:探测并收集环境变化的有关信息,进行影响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探讨其可能的演变与影响,在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中,寻找创新机会,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
策略规划:如何在众多的创新机会中,选择最适合进行(最有能力孰行并可能产生最大效益的)的创新项目。即将创新机会纳入战略规划分析中,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核心能力,做出最终的评估与选择。
执行与应用:是创新的核心部分,包括从产品概念设计、可行性分析、产品雏形设计、试产、上市二等全过程。¼回馈与学习:如何在前述四项活动过程中,学习与累积经验教训,使得后续的创新活动能更有效的进行。
3.5信息时代的企业战略模式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作用越来越强劲,使得全球经济发生根本的变化,表现为:一方面知识因素更高程度的参与溶入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知识取向不断增强,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当今,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预示着: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
3.5.1信息时代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
信息时代由于资源、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深远的影响。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己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我们理解到,中国加入WTO的核心本质是通过经济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来促使经济个体(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管理尽快变革和科学优化。
在新型的商业模式中,企业知识资本将跨部门共享,知识管理带来的开放平台和公共数据库信息流通,打破工业时代以来的组织功能界线[2l]。新组织模式起于知识经济下管理的共享概念,“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沟通”,概念上终结了旧时代的管理逻辑。¼游戏规则的规避与保护。在“入世”之后,市场经济中的每类个体将各司其职,政府再也不会来管你,它当然再也不会来保护你,没有共同利益别人也根本不会保护你,只有自己保护自己。只有通晓新的游戏规则,或者在越来越兴旺的经济中介那里觅到合适的专业机构代为通晓,刁‘能做到自己保护自己。½极度降低企业成本,“e化”企业的管理。网络的出现,让信息的交流成本降到最低,结果改变人类思考的方式,造就一群高度擅用信息的知识管理工作者,从运输时代建
立的企业组织进化到网络通一讯时代的知识社群。
3.5.2合作竞争一信息时代的战略模式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推动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其早日发展、壮大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扩大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传统形态上并存在的组件。第二、为企业提供商业智能技术。商业智能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更具价值的客户,帮助举办更有效的促销活动,帮助扩大市场份额等。因此,商业智能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可将企业所拥有的枯燥的数字转化为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容易地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设备智能化。企业管理中对各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如有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确定合作远景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a.合作远景的切实可行性;b.合作远景的阶段性;c.合作远景要有实践步骤;d.远景以及实现远景的途径是动态的。4)合作关系的切入点利益、亲密关系和合作远景在建立伙伴关系中,无固定的先后顺序,因企业和环境而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任一要素作为合作的切入点。
3.5.3合作伙伴的选择
合作企业将是一个复杂的人,过程,系统支持,技术,整个公司集成,和扩展企业内部的合作伙伴的混合体[20]。合作伙伴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目标的实现。合作伙伴选择的适当,是日后合作竞争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基础;合作竞争战略是一个高风险的竞争战略,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是降低风险的最基本途径。
选择合作伙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l)利益的潜力:企业应考虑在与另一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后,能否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在传统的交易或合作关系中无法实现的利益。这一原则是选择合作伙伴关系的最基本原则;2)趋同的价值观:主要看合作企业间是否对双赢达成共识。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的看法是否一致;3)选择合作企业时应考虑三个问题:合作企业对伙伴关系的态度是否真诚;合
作企业是否着眼于未来;交易的频繁程度;4)伙伴关系的目标与企业自身目标的一致性:主要是要有产业及产品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以及合作企业的市场地位与自身目标的一致性。
5)在选择合作伙伴的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任何一个有往来生意关系的企业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二是以现有良好伙伴关系为基础来选择合作伙伴关系,但现有的良好关系对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并不具有直接的、必然的相关性。
企业经营管理在经过了“产品经营”、“资本经营”两个阶段后,又发展到了“虚拟经营”阶段,这种经营方式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趋势,以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的产物。
4结论
企业要想适应这种环境,就必须掌握战略竞争的方法。在信息时代,全球经济市场环境、竞争方式的变化已是既成事实,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化浪潮不仅使信息产业迅速地成长、壮大,而且对所有的产业均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并带动了以信沪息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浪潮。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商业环境、产沉.与市场,并导致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等企业.咙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将导致企业战略逻辑的变革。本文详尽分析了信息时代企业商业环境、产况,与市场、信息、资源、知识等成为企业最垂要的资源要素,以及企业所而临的商业环境等企业战川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探讨信息时代我国企业在新的战略环境下的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持续创造公司价值的企业战略发展趋势,即改变企业以往的竞争方式,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创造最大价值作为企业的目标作为企业保持一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借助信息时代优秀的管理工具,实现业务流程和商业流程的转型,并通过创新,使创新以及合作竞争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参考文献
[1]肖怡.《信息时代商业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潘新平.《企业改革与管理创新》.神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赖茂生.《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4 [4]王群托.信息化与管理改革[J].管理科学通报,2003
[5]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5 [6]鲁兴启.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4
[7]俞晓军.《信息革命与企业组织变革》[M].中国工业经济,2003 [8]菲力普·科特勒著 梅汝和 梅清豪 周安柱译《: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斯蒂芬·哈格: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王磊.信息化与管理改革[J].管理科学通报,2003
[11]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5 [12]周华星.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4
[13]宋亚雷.《信息革命与企业组织变革》[M].中国工业经济,2003
第四篇:中国汽车营销渠道之四大变革
中国汽车营销渠道之四大变革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排浪式消费热潮,有望形成1500万辆的巨大市场规模。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汽车营销渠道今年将迎来4大变革,汽车经销商中引领变革者将迅速壮大,而落后变革者很可能被边缘化。
据透露,下月北京车展期间,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联合主办,中国第一汽车市场——北京北亚车市承办的《2010中国汽车行业经销模式创新高峰论坛》,百余家跨国及本土整车集团销售公司、国内汽车经销集团及国内各大有形市场等将就汽车流通渠道的变革方向,展开头脑风暴,涉及2010年行业发展大趋势与新模式、提升渠道经销商的运营水平与业绩、汽车流通领域投资的热点与误区、后市场及增值服务等多个热点议题。
变革一:排浪式消费向二、三线城市扩散
中国汽车市场刚过去的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过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三大政策的刺激,极大拉动了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曾出现在家电、房产领域的排浪式消费开始在中国车市集中爆发。2009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超过1360万辆,从2009年区域市场增长来看,二三线市场增幅远高于一线城市。排浪式消费热的蔓延正吸引整车厂商大幅度提高营销渠道的下沉深度。2010年,众多汽车企业已将网络重点布局方向瞄准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市场。嘉之道汽车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披露,继2009年网点数量激增30%后,2010年,东风悦达起亚再次举起渠道扩张大旗,2010年该公司销售网点数量计划扩张至440家,这一数量,是其2008年网点数量的1.5倍。不仅仅只有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忙于扩张,包括丰田汽车、雪佛兰和本田汽车等各大品牌也开始迅速走上扩张之路。去年年底,丰田汽车表示,计划使其在华的经销商数量较2009年新增近百家,到2010年底达到约650家。与此同时,日系本田、日产也展示了其2010在华的网络扩张计划,本田经销商数目在年底将达760家,408家东风日产专营店目前已经遍布全国,并计划2010年增至620家。
据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首席信息官陈雁冰透露,所有的大规模扩张计划几乎都与二、三线城市布点密切相关。谁也不希望因下沉深度不够,丢失未来数年的二、三线市场排浪消费潮。在可预期的范围内,由于整车厂商大规模进行渠道下沉式扩容,必将带来经销渠道的剧烈动荡。缺乏二、三线城市布点资源或行动力的经销商很可能被边缘化。论坛举办期间,2010年中国汽车营销渠道深耕二、三线市场的更多重大变革即将被揭示。
变革二:二手车市从配角变成主角
专家指出,被传统经销商忽视的二手车市就是一个蕴涵巨大机会的活火山,随时可能突然爆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北亚车市总经理迟亦枫此前透露: “全国第一次购车占80%多一点,但北京第一次购车已经跌到50%,剩下的50%,有33%属于二次购车,这已经占到1/3了,从这个角度说换车时代已经来临。”
一线城市进入换车时代,就为二手车市的爆发性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数据显示,至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8000万辆,已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大国。其中私人汽车达到4624万辆,4年以内的新车占到60%。估计到201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9000万辆。有超过1500万辆4年以上车辆将首先面临进入二手车市的可能,这意味着今后数年,二手车的总销量将迅速逼近或者超过一手车市。一方面,一线城市环保标准的迅速提高会推动这一进程,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较强的低价车需求量会迅速推动这一市场的规模扩容,二手车市高速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手车品牌专卖、二手车大型拍卖、二手车网上拍卖、二手车即时拍卖、以旧换新交易、新旧车置换市场等交易方式正日渐流行,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但国内二手车市场仍相对落后,交易方式更加落后,市场变革的压力十分巨大。
北京巅峰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雪剑透露,中国自主研发的268V二手车标准化鉴定评估系统已正式问世,这套基于互联网结构设计的标准化鉴定系统将结束依靠人眼进行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历史,二手车市的各类革命性技术将在今后数年完全改写目前国内二手车市的原始状态,使其迅速与国际主流二手车市接轨。
变革三:风投介入经销商全国并购潮
“由于大多车企看好中国车市的长期发展,加上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已经开始起步,今后几年将是汽车企业网络扩张重要时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表示。
但大规模扩容必然带来经销商资金的阶段性短缺,此前一些汽车4S店盲目扩张,已经埋下祸根,09年销售大好,掩盖了一些4S店投资过大经济效益不好的矛盾,但随着2010年产销目标的扩大,市场竞争激烈的矛盾会更加明显。相伴而来的经销商全国并购大戏也会成为2010年的独特风景。
目前,一些汽车经销商集团已开始形成规模,年收入过百亿的行业巨头纷纷涌现。像著名的浙江元通、冀东、永达等公司,都代理了20、30个以上的品牌。据有关机构统计:2008年末全国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店约1.3万家,其中属于大经销商集团的授权店2472家,汽车销量达到了全国汽车总销量的44%,已接近全国总销量的一半。很可能成为汽车流通领域大整合的主角。汽车流通领域行业扩容发力, 自然会吸引VC及PE们的关注,资本市场永远不会放弃对渠道投资机会的追逐。
变革四:未来网络营销、以租代售加入营销模式一、二、三线市场的大扩容必然带来消费者地域的大分化和消费者层次的大分化,这些都需要经销商从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变革。瀛之杰汽车渠道咨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勇指出,地域扩容很可能催生新一轮经销商网络营销热,汽车消费更多分层则可能导致以租代售模式成为主流营销模式。其中,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0年,中国汽车营销渠道必将迎来大变革之年,谁有能力更好整合车商、渠道、金融、技术等资源,谁就将在这场逐鹿大战中最后胜出,诞生汽车营销渠道中的国美、苏宁,看来已经不远了。
第五篇:计算机毕业论文: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
——笛卡尔思维和打破现状思维
【 正 文 】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1997年第16期上发表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陈颖健先生的一
篇文章,题目是《打破现状思维的概念引入》(以下凡引该文皆不另行注明出处)介绍
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打破现状”的思维方式,其核心概念是“概
念引入”与“概念工程学”。
“打破现状思维”的关键是引入新概念。新概念当然不是现成的、原来就有的概念,而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符合产品、生产方式和营销系统所需要的概念。为了创造出产业
和市场需要的新概念,就形成了一门新学问,这就是研究概念工程学。
“打破现状思维”与笛卡尔思维是相互对立的。笛卡尔思维的基本原则是要素还原
主义,它包含三条基本假定:
1.所有事物都可以分解、还原为要素;
2.将所有要素加到一起,便得到事物的整体;
3.如果解决了各个要素的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整体的问题。
我们对这种笛卡尔式的思维方式并不陌生,我曾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作“构成论”思
维方式并作了分析批判。(金吾伦:《生成哲学导论》,载《自然哲学》第一辑,科学
出版社,1994)笛卡尔式的思维方式是工业时代,尤其是机械论时代的产物,今天已经
不能完全适用了。有人还继续把一些旧思维方式奉为圭臬。这实在是我们时代的悲剧。
我们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应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
有一个全新的变化。许多人都在孜孜探求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以及用什么样的概念来清
晰正确地表达这种思维方式。托夫勒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的震撼性的变迁不是混乱不
堪或偶发无序的,事实上,它们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清晰可辨的模式。而且,我们的观
点还认为,这些变迁是累积性的——他们日积月累,直至形成我们生活、工作、休闲和
思维的巨变。”托夫勒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称为“浪潮前锋分析”。他指出,“按照这
一分析方法,它们并不是互不关联的偶发事件,而是以一定速度前进的一次浪潮变迁”
。(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4-6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
如果说,托夫勒对新思维方式的概括尚失之笼统,那么,用“打破现状思维”来概
括新思维方式之特点就具体深入得多了。
陈文介绍说,“打破现状思维”是作为笛卡尔思维的对立命题而提出来的。与“从
事物的分析开始”的笛卡尔思维不同,打破现状思维则主张“从整体看事物”。
“打破现状思维”的基础是以下七项原则:
1.独特性原则:每个问题都具有独特性,并需要一个具有独特的解决方案;
2.“展开目的”原则:扩展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目的上,有助于排除问题的非本质方
面;
3.追求“应有状况”原则:具有目标解决方案,能够为近期解决方案指明方向,并
能向近期方案中注入较大的目的;
4.系统思维原则:每个问题都是较大问题系统的一部分,解决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
导致另一个问题。拥有一个关于什么样的要素和尺度构成解决方案的明确框架,能够确
保解决方案的可使用性和实现。
5.收集必要信息的原则:过多地收集数据也许会产生问题领域的专家,但是,知道
过多的数据会妨碍发现某些极好的替代方案。(这里强调“必要的信息”,收集过多的、不必要的信息就会形成信息垃圾——金注)
6.参与、介入原则:将来贯彻和使用解决方案的人,应始终密切地参与到解决方案的开展过程中来;
7.继续变革的原则:保持解决方案生命力的唯一办法是,在解决方案中加入一个不
断变革的计划,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因此,一系列打破现状的解决方案将成为通向美好
未来的桥梁。
如前所述,“打破现状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新概念,这正是概念工程学的任务。
“概念工程学与现存的、研究对象明确的工程学不同,它从‘无’到‘有’,创造
新对象。”
为了创造新概念,需要确定新的着眼点(目的),同时提出新的价值观,决定新的评价标准、评价尺度,也就是要从转变思维方式、设计方式开始。打破现状的概念创造
是从创造新框架新着眼点目的开始的。而这样的创造只能从“无”中生成出“有”来。
从这种意义上,是与我一贯主张的“生成论”不谋而合的。不过,生成论不只是着眼于
概念生成。
打破现状思维主要表现于研究开发领域中的思维方式,但它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它
采用重视整体、综合及相互关联的“系统”观点,从考察事物的本质出发进行思维。“
系统具有自身的目的性,整体性和相容性,因此,‘目的’是事物的本质,对概念创造
来说重要的是从目的着手,不断地追求目的;从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容性出发,寻问目的之目的是达到全体、达到本质的途径。”笛卡尔式思维在研究开发方面具有以下五个特
点:
1.以过去的经验和现状为基础进行思考,即:在过去的延长线上创造概念;
2.以现状分析为主,将问题分解,这样做容易犯“分析麻痹症”;
3.从因果关系主面寻找问题点,追溯到过去,创造对策型概念;
4.使用从过去推测未来的“推进式思维”方式;
5.解决部分问题。
陈颖健文章强调,事实上,“未来不存在于过去的延长线”上。今天,我们正在逐
步进入用笛卡尔思维方式不能进行概念创造的时代。这正是在创造关于未来的概念时必
须转变思维方式的根本理由。”
未来不存在于过去的延长线上,未来是对现状的突破;未来难以预测,它是设计和
创造。因此,“考察过去,研究现状,然后在其延长线上描绘未来”这种“推进式思维
”是非常有害的。我们要用“牵引式思维”代替笛卡尔式的“推进式思维”,着眼于未
来,根据事物的本质来描绘未来的“应有状态”,并以此来改变现实,创造未来。
本文之所以较详细介绍陈颖健的文章,并较多篇幅的引述,是因为我意识到思维方
式的变革是时代的需要,是哲学探索的紧迫任务,而陈文恰好提供了新思维方式的很有
意义的素材。思维方式的变革定将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哲学的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