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2:2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第一篇: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概况

(一)调研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会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变化,以及会计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经济管理教研室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湖南省水利厅、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安化县农村信用社等本土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电话调查

本调研发出电子问卷194份,收回问卷170份,涉及顶岗实习单位83家,顶岗实习学生97人;走访企业5家,访谈对象有管理人员10人,注册会计师6人,毕业生23人;访谈校内相关专业教师12人。

二、会计行业、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各行各业、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出纳、普通会计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手中拿着国际认可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大多企业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认为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1.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三、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结果分析

(一)调研企业的人才结构及来源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中小企业对大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二)本专业主要岗位群和工作任务

表2 调研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所开放的岗位群、工作任务

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

1、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2、填制和审核各种原始凭证;

会计

3、填制记凭账证;设置和登记各种账簿;

4、编制会计报表;

5、会计档案保管。

1、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业务;

出纳员

2、登记日记账;

3、保管支票、汇票、收据和发票;

4、差旅费报销、工资发放

1、编制企业各类纳税申报表;

2、审核下属公司报送的各类税务表;

税务会计

3、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4、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缴

纳公司税款。98 编制企业各类纳税申报表、申报纳税和缴纳税款

财产清查

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资金管理 4 5 6 98 88 88

由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能力的要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广泛的知识面

企业认为光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只有涉及广泛才可能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会计毕竟只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地吸收反馈,例如金融、证券等知识。

(3)掌握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算、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

(四)本专业毕业生认为比较重要的课程

我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认为未在学校通过会计资格考试是一个不足,所以在校阶段能加强考证相关知识的课程学习。

毕业生比较重视的课程主要有:

1、基础会计

2、财务会计

3、会计电算化

4、财经法规

四、2014年专业建设的设想

通过调研,让我们了解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专业会计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会计专业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

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一)校企合作,制定和优化培养方案。

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我们要经常聘请了校外专家以及院内骨干教师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

(二)加强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校内建有实训室,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切实体会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感受会计的岗位环境和岗位能力需要。签有校外12个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送学生去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考察、实习,培养和锻炼了实践技能。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享人力资源。

为了使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也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本专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邀请校外专家来本专业做专业讲座和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作兼任教师承担本专业的部分教学任务,这样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双证书”教学活动的开展。

与此同时,本专业让在校优秀教师参与社会和行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专业培训,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

第二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

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企业、事业单位都离不开会计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加上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就更多地需要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1200万人左右,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只占20%。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技能型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中坚力量,是经济信息的掘取和分析者。经济发展需要技能型会计人才,二十一世纪经济的腾飞更需要技能型会计人才。未来几年天津市会计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

一、会计行业发展的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一)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会计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中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会计技能的专业人员已开始无法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而具有“管理型”的会计人才却属于极度紧缺的人才行列。

(二)会计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会计人才稀缺

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会计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据统计天津现有注册工商企业20万多家,按5%的企业需补充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来统计,天津市每年约需专科学历以上的会计人才10000人,而且会持续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天津每年新增注册企业约2000家左右,其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而中小企业是会计岗位群密集的企业,因而每年会需求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若按每个企业需3个人计算,每年新增中小企业可需求高职高专毕业生约5400人。在册和新增企业预计每年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约15400人,再加上外省市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会计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在人才供应方面,天津市目前有高职27所,其中25所高职开设了会计专业,按每所学校每年招200人计算,每年向社会提供的会计人才只有约5000人左右。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经过人才需求调查,在未来三年内,会计专业人才有较稳定的社会需求。

(二)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达到了25家,占调查中小企业总数的58%。学历需求的比例构成如图5所示:

(三)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三类岗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8%、20%、42%。岗位需求情况如图6 所示:

(四)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素质要求:

1、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企业普遍认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财务人员在面对重重压力之时,要保持一种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细心和谨慎,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职业道德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财会人员执业的重要因素。客观、公正、尽职、廉洁的精神,大公无私,诚实可靠,保守机密,严守纪律,坚持原则的基本素质,是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保证。

2、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1)调查中企业认为财会人员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询私情,不谋私利,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不具备这些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不可能做好会计工作的,这也是

作为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

(2)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财会人员是一个单位的经济管家,直接掌握财权,每天都要和钱与数字打交道,做到秉公办事,保持自身的廉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

(3)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而且枯燥繁杂且单调,长期下来,难免工作消沉,思想懒惰,财会人员只有端正思想,拿出百倍的工作热情,具备主人翁思想,勇于奉献,不怕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克服会计工作所带来的消极不良心理,保持平稳、积极的心境,一丝不苟处理好每一笔业务。

3、业务素质:

财会人才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业务素质的不断深化尤显重要。

(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广泛的知识面

企业认为光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只有涉及广泛才可能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会计毕竟只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地吸收反馈,例如金融、证券等知识。

(3)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算、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

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

其次,企业认为财会人才掌握外语知识是我国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我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讨一些可行性方法,尽早参与国际经济事务。

能力要求:

1、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不行。当前,我们财务人员越来越感到对于会计这样一个实用性经济学科,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竞争的情况下,相应的,应注重对理论的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更新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便在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自然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具体方法,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会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光靠输血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造血的功能。

3、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一个企业的财会部门掌握着它的经济命脉,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经济工作的重要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同本单位人员交往,而且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这些已经十分明确的显示出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发生的变化,它将社会活动能力纳人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事财务会计或审计工作的人员,企业认为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平衡协调能力,这是由其职业在现代社会或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其与社会、企业其他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微妙关系所决定的。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会计行业对于具

有素质高,技能突出的高职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开设会计专业很有必要。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教研室

2011年1月

第三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实践目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作为对象,进行实地学习与实践。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实践时间:2022年1月15日~2022年2月10日

实践地点: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某一小型超市

实践人员:会计21-1 赵高研

实践内容:初步接触会计工作和工商注册工作。熟悉会计工作作流程。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长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长辈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个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银行出纳还负责日常的现金库,日常现金的保管与开支,以及开支票和操作税控机。说起税控机还是近几年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电脑化了。税控机就是打印出发票联,金额和税额分开两栏,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凭证里的。其实它的操作也并不难,只要稍微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于是我便在闲余时间与出纳聊聊税控机的使用,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会无所适从,因为在学校学的课本上根本就没提过这种新的机器。

大学生的实践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够体现它的意义。

下面我从个人实践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道德素质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朱镕基同志曾经讲过“不做假账”。这四个字代表了他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只有会计人员全体道德素质提高,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得更好。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四、作为一个即将工作或刚迈入社会的新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

2、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要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

3、除努力工作具有责任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工作总结。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每周做一次工作总结。主要是记录,计划,和总结错误。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

4、善于把握机会。如果上级把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工作范围的事情交给自己做,一定不要抱怨并努力完成,因为这也许是上级对自己的能力考验或是一次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

5、坚持学习。不要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内部的运作,还要靠外部的推动。要按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定办事。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里我把“教育”改成“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也许会被淘汰,但那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永远是我们掌握最新知识的法宝。

这一次的实践虽然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让我更早的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第四篇: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市场经济的蓬勃兴起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各类职业学校约21 299所,其中普通中专约3 234所,技工学校约4 395所,职业高中约8 602所,成人中专约5 068所。普通中专学校在校生平均人数在1 200人以上,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校生平均人数约为500人。全国有财经类中职教师10万人左右,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分别占16%和42%。据估算,全国5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均开设有会计类专业,已成为一项巨大的财经教育资源。我国现有在职会计人员中,约57%的人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县一级以上的集体企业工作。其人才构成情况见下表:

项目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中专

中专以下

合计

人数 349

789

685 783 264 508 603 887 649 316

百分比

0.07%

1.97%

14.75%

27.20%

56.01%

100%

透过上表,不难看出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已成为我国会计队伍中的主体力量。在长期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办学方向。特别是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对中等财经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中等财经人才。

2.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特色。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会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专业实习的比重,初步建立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了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3.坚持实施规范化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与规律。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模式、教育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活动,为实行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准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4.确立了对专业教师实行“双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向。在一部分基础较好的财经中专学校,双师型教师已占到教师队伍的30%以上,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中坚力量。5.对学生实行“双证制”和会计基本技能达标的质量考核标准。通过对“财政行指委”成员学校的调查,100%的学校都对学生提出了“双证”考核要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结构需求的新变化,以及国家对会计工作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普遍面临着招生难、分配难的困境。近年来的“普高热”使全国许多地方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等专业出现招生难。据统计1997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1996年增长了14%,1998年比1997年又增长了10%。1998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938万人,远远超过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所确立的,到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数达到850万的规划目标。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为54.91%,离《纲要》要求的到2000年全国平均达到6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达到70%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以武汉市为例:1999年武汉市高校扩招近四成,财经、政法、医药类院校的扩招在40%以上;城区超过80%的初中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进入普通高中,普高招生人数比1998年增长21%。受此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持续降温,招生人数比1998年下降了19%。与此同时,财经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不到50%。毕业生就业受到国家政策、学历层次、专业方向、市场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对财经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力度不够,各地、各类职业学校不论条件可否一哄而上办财会,致使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开办过多。行业、企业办学受到削弱,总体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在政府统筹下,由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个人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学校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办学的机制。学校规模效应尚未形成,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办学的综合效益亟待提高。

3.专业设置过窄、过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的命名五花八门,缺乏基本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随之而来的是专业适应面狭窄,重复交叉内容过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建设必须体现出“宽基础”、“活模块”的基本特征,现行的专业设置难以体现这些特征。

4.教学内容仍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本位,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陈旧和老化的问题。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突出,与专科教育的区别尚不充分。在学时安排方面,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专业课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安排不尽合理,存在着淡化文化基础课的倾向和实践课比重过小的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潜力,影响了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形成。

5.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教学管理缺乏创新,实施因材施教、适应素质教育缺乏有效的途径。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管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面对当前学生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学改革缺乏力度。6.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能力要求的定位尚不是很清楚。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岗位面向和职业层次过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曾经培养了一大批至今仍活跃在经济建设各条战线的专业骨干人才,由此形成了一种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惯性思维方式;二是不能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结构的要求与现有生源质量下的能力培养方向。7.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占据主导地位,应用现代职教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程还非常缓慢。

三、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的地位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许多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是否仍然需要中等会计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中等会计人才? 我们认为,如果从我国现有在职财会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分析,从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中等会计人才有其广泛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人才市场定位。(一)现有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分析

对我国国有、集体企业的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多达56.01%的在职会计人员为中专学历以下层次,大部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较低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这说明,即使要求现有会计人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程度,也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广州市,170 000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仅299人,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也不过9 900余人,具有初级会计师职称的为53 700人(其中助会29 700人,会计员24 000人),其余100 000余人不具备任何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仅凭会计上岗证从业。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

毕业生数 533 624

708

260

招生数

765 36 766

在校生数

967

826

243

856

注:本表根据《中国会计年鉴(1997)》、《中国会计年鉴(1998)》、《中国会计年鉴(1999)》相关资料整理。

虽然近年来会计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其毕业生人数来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问题。1995、1996、1997、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统计如上表。

上表说明,即使1995~1998年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全部留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也不过91 125万人。这对会计人员总体结构产生不了实质性影响。这就是我国会计队伍的现状。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还能说中等会计人才没有存在的必要吗?(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中等会计人才的应有地位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会是单一的,大量具有熟练专业实践能力的会计核算员队伍是财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

为了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中等财会人才的能力要求。课题组各成员学校立足于本地区采取走访和发放问卷表的形式对社会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综合各方面的调查结果,体现出如下趋势:

1.来自互联网的信息显示,未来十年中,社会对专门人才需求量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营销企划人员、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装饰装潢人员和会计人员。可见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仍然位居前列。

2.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中等会计人才则越来越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也缘于能够供用人单位挑选的中高级财会人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却越来越低。这种现状已成为困扰中等财会职业教育人才规格定位的主要因素。它反映出,中职学生没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将难以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从中等会计人才的就业方向看,目前更多地集中于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领域。4.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大量参与的会计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局限在以熟练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为特征的某些岗位,如企业收银。这类岗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低层化。这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如果丧失了基本技能特色,也就将失去其人才市场号召力。

5.在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中,计算机操作能力正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三)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定位

来自广东、浙江、湖北、山东、辽宁等省份的调查资料显示,中等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逐渐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征。

1.进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少 沿海地带的毕业生就业于国有、集体企业的比例在50%以下。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抓大放小”策略的逐步实施,现有中小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将采用出售、租赁和参股等形式转为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业务相对简单,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为中等会计人才的渗透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2.进入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我国加入WTO后,大量国外资本将涌入我国,国内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将会出现一个大的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其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比而言,外资企业更注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相应能力的考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标准。这就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中的一部分人提供了竞争的机会。位于各中心城市的学校,这一趋势更为明显。3.农村经济理财将会出现较大需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85 947万人,占总人口的70.96%(《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说到底要归功于解决了农民的生活和富裕问题。1995年初到1999年末,我国乡镇企业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增长。近年,国家又进一步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行农村村务公开化的民主管理进程。这些说明,农村对中低层次的会计理财人员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大量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将担当此任。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如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已成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有这些信息都表明,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等会计人才的市场定位呈现以下特点: 就企业规模看,主要是中小型;就所有制看,主要是民营、合资;就岗位能力要求看,主要是会计核算、会计事务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并以会计记账、算账、报账能力为主;从知识结构看:要求中职学生既要具备相当的会计专业基本知识,也应掌握一定的所在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管理知识;就用工方式看,以中、短期聘用制为主,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四、会计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原则、依据和目标(一)整体改革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与针对性原则

检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是实践。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案的改革应体现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宗旨,实事求是,从中等会计教育的现实出发,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的现有条件、学生特点和职教规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避免主观臆断,盲目改革。2.创新原则

创新才有特色。中职会计教学改革要改变原有的陈规老套,办出不同于本科、大专的职业教育特色,就必须敢于突破现有的习惯思维方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把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大胆采用职教优化模式,积极吸取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勇于开拓,不断创新。3.体现职教特色的原则

改革应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的特色要求。4.配套改革整体优化原则

会计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具体领域的改革必须服从整体效果最优化原则要求。要防止出现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改革目标。5.指导性、多元化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在各行业、各地区、各学校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本专业整体改革方案只是指导性意见,各地职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作适当调整。同时改革应充分注意到现代社会职业分工体系下劳动者就业呈现出不断变迁的趋势,立足于岗位群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多重岗位的适应能力,实现多元化的能力培养。(二)改革的依据

1.职业教育规律是改革的基本依据

遵循职教规律就是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关系;统一性与分层性教学要求的关系;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关系等。2.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文献是改革的政策依据

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职业教育法》为依据,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改革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案。

3.对会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分析是改革的实践依据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人才市场需求的导向,认真分析用人单位对中等会计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使整体改革的目标切合实际,改革措施恰如其分。4.对会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是改革的现实依据 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是改革的基础。专业教学改革应当继承现行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经验,改革其落后的、不适用的内容。改革方案的措施应从会计教学的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延续性,保证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稳健性,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保证各地学校根据自身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三)改革的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改革目标是: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模块式专业教学模式,确立体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体现职教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强化教学活动全过程标准化质量管理,造就一支以“双师型”为主要特色的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形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

五、整体教学方案改革的设想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特色在于职业能力的针对性和职业能力的模块化 会计职业的技术性属性决定了无论哪种层次的会计教学都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中等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应有其独到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教育自己的办学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职业能力的针对性

中等财会人才应主要面向城镇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与管理,特别是针对商品流通业企业、小型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农村乡镇企业。中等会计教育应妥善把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向,专业的适应面不宜过“宽”,应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出发,面向某一行业基层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岗位,培养会计核算型人才和会计事务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应把重点放在把握会计专业的专门化方向方面;在课程设计上,不应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应加强知识的职业能力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践教学中,应大胆融入行业生产工艺与管理内容,走财会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2.职业能力的模块化

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大胆地借鉴国外职教界广泛推行的模块式教学模式。认真分析CBE、MES和“双元制”等各种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利弊。使岗位工作能力模块化,实现专业教材的编写的模块式构建,深层次地开展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应注意理顺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层次,以模块式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教材作为构建模块式教学的重点。

(二)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切合实际,切实体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用人单位对此类人员的岗位和能力要求。能力层次不宜过高,业务技能不宜过宽。其培养目标可归纳为: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适应会计工作和其他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职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从事会计核算及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

岗位层次: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

(三)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可推行学分制 1.学分制的基本模式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与量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与现行学年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的“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传统束缚,真正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基础差异、素质差异、兴趣差异和能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推进的教学及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无论是哪种学分制,其核心都是选课制。“完全学分制”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弹性学制为基础,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这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活化办学机制,广泛吸引各类人员特别是在职人员入学创造了条件。教学过程中完全学分制打破了年级界限,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志趣潜质选择发展方向,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而言,“学年学分制”则兼顾了学年制的固定学习年限要求,通过对学分的结构和进程进行控制,使学生按规定的学制毕业。这对于实现学年制向完全学分制的稳定过渡具有一定意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可考虑先采用学年学分制作为一种过渡。2.采用学年学分制应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调整课程设置,将本专业开设的全部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学习的是一个职业群体所共同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从事专业大类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公共课、专门课和技能课;“限制选修课”学习的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体现的是职业的专门化方向;“任意选修课”是拓宽、加深知识和技能层次或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课程。

(2)确定学分的计算方法。会计专业的学分计算应区分三类课程:第一类为课堂理论教学。通常以全学期开课(学期周数限制在16~19周内),周学时的每1学时计算1个学分;第二类为技能实践课,可按课堂理论教学学分的一定折合系数(一般为0.5)计算;第三类为综合实习(综合模拟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一般按每周折算1学分。对于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实训内容的课程,应分别按第一、二类方法折算。

(3)明确毕业总学分及其结构。3年制会计专业毕业总学分大致在120~160学分。一般“必修课”学分比重应不低于总学分的50%,学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对“限制选修课”学生必须至少取得体现一个专门化方向的全部学分;“任意选修课”比重应不低于总学分的10%。

(4)制定选课制。主要包括“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选课设计,以“任意选修课”设计为主。“限制选修课”主要应明确选项组(体现不同专门化方向):会计专业备选方向以4~6组为宜,每组4门课左右。“任意选修课”应重点明确“选课程序”和“考核方式”。为此可考虑设计“选修课目录”、“选修课指南”、“选修课登记卡”及“选修课考核方式说明”等管理文件。选课程序要特别说明学生选课条件、选修课结构、进程控制等要求。(5)实行导师制。主要明确选修课导师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和工作规程。

(6)分析学生层次,核定课程难度系数,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学分积点制”取代平时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依据。学生每门课程的“学分积点”是该课程的百分制成绩与课程难度系数及课程学分的乘积。通过学生的“平均学分积点”(学期各门课程学分积点之和/学期课程学分之和)可以考查其学习的质量。(7)提出重修或免修课程的适用条件和工作规程。

(8)制定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

(四)改革课程体系,体现综合化、模块化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改进课程设置体系和学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在学分制条件下,应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文化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等课程。其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等课程。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专业课程应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各类课程学时比例为:文化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应占总学时的40%左右,专业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60%左右,选修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学时占专业课程总学时的50%左右。

2.体现课程综合化设置的要求

课程综合化是精简课程体系、避免内容重复、提高知识含量的必然途径。本方案增设了会计基本技能、经济法律法规等综合化课程。3.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利用选修课,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学教育、美学教育、挫折教育、文学熏陶和科普知识、行业生产与管理知识的传授。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发展自我,设置“特长课”将学生个人的特长纳入学校教学和考查范围。在实行学分制的条件下,允许将学生的个人特长折合为一定学分计入总学分。4.专业教学采用模块式结构

本专业设置专业主干课程12门:即基础会计、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税收基础、经济法律法规、统计基础知识、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审计基础知识、会计模拟实习、会计基本技能。对企业财务会计及专门化方向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可突破学科知识体系,按岗位划分和能力要求分单元组织教学。能力培养上,从会计基础核算层出发,将企业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按岗位分工设置模块,对各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互相穿插,每完成一个岗位模块,即实施相应的能力考核,各个模块层层递进,滚动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设置会计专门化方向,构成行业会计核算层次。每一专门化方向大致由4~5门课程组成,学时数大约在200学时左右,主要包括行业基础理论、行业生产管理知识、行业会计、行业会计模拟等内容。以体现宽基础之上的活模块构建,使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实现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的有机融和。(五)对专业教师全面推行“双师制” 对学生实行“双证制”,则必须对专业教师实行“双师制”。目前中等财经学校在实行“双师制”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双师制”的基础本身较为薄弱;二是社会对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尚未完全对中职教师放开(如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人事部门对报考人员必须具有会计实际工作年限和会计证的规定);三是倡导性的口号缺乏刚性要求,致使部分教师钻研专业精神不足。为此学校应在推行“双师制”的过程中,尽快由倡导型,转化为资格型。将“双师制”与教师聘用制挂钩。四是学校实施“双师制”的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只是向内使劲,没有依靠社会人才资源优势来弥补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不足。在美国的社区大学,一半左右的专业师资均来自于社会专业人才,社会人才资源成为学校专业师资队伍的一股重要力量。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学,作为实施“双师制”的重要举措之一。

(六)引进国外先进职教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式的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职业教育除应积极吸收国内教育界广泛探讨与倡导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方法外,还应大胆引入国外职业教育界已广泛采取的“小组工作法”、“行为导向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目前单一僵化的教学及考核方式。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完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会计专业的教学手段应注重以下方面的改革:

1.强化会计模拟实验实习

会计模拟实习可考虑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岗位模块实习阶段。这一阶段伴随着专业课程的教学进程穿插安排。将会计核算与管理,根据岗位分工划分模块。按照模块顺序组织实习和考核。第二阶段是综合实习阶段,主要集中于学生毕业前的校内实习期间。它要求采用仿真式教程,由学生独立地完成全套会计核算与理财工作,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提供全套账表及分析资料。

2.积极发挥多媒体电化教学的作用 学校应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试验,探索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和教学模式,有计划地收集和组织教师开发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逐步建立起学校自己的多媒体教育资料库。开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可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立足于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学校可先期投资兴建若干个多媒体教室,对部分课程开展多媒体教学。这一阶段主要是摸索经验,培训师资。学校可考虑组建多媒体课件制作小组,开发出有代表性的部分课件,并为有兴趣的老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第二,立足于计算机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对于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投资建设计算机校园网。依托于有线电视教学系统,将计算机网络站点连结到各个教室。条件允许的可将教师家庭电脑和教师备课机房纳入整个校园网络体系。3.有计划地发展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的电视教育系统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已日臻完善,计算机互联网也广为普及,为学校利用远距离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学校可将远程教育资源(如中央电大远程教育系统)作为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对口升学深造的有效途径。(七)建立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新体系,实施分层次的教学与考核办法 1.在教学质量监管体系中引入ISO质量管理思想 学校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的构成可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组织机构。学校可按照选定的ISO质量认证标准中要求的机构设立职能部门,并使这些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其重点是在组织机构中设置教学督导机构。

二是过程。质量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例如,实验教学作为一个过程,其输入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其输出是学生获得某种实践操作技能。在完成这个过程中,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如会计模拟实验设备用具、师资等。为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实施这些过程的程序和要求,并规定组织活动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及配套资源。

三是程序。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教学活动所规定的途径。程序和过程是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是通过过程的管理来实现的,过程的质量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源和活动,而活动的质量则是通过实施该项活动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予以保证的。控制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制定出规范的程序文件。

四是资源。资源包括人员、知识、技术、技能、设备、设施、资金和方法。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提供相应的各项资源,为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2.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次的教学与考核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给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过程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几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转变“同一专业,同一种培养模式、同一个毕业标准”的教育观念,承认其事实存在着的差别。现阶段,中等会计专业的教学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未来高职升学层次;二是中职就业层次。对前者应加强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相关文化课程应按照普通高中的教学要求执行,精简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注重技能培养。后者则应适当降低对文化基础知识的要求,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此,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考核的要求等方面都应提出不同的标准和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生源质量滑坡所带来的考核尺度松懈、学籍管理有失严肃的窘境,才能有效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学风不浓的现状。(八)建设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体系 长期以来,财经类职业学校的教材体系基本上采用学科模式。不少教材过分重视学科体系和学术性,深奥晦涩成了财经专业教材的通病,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能力培养的特点。因此财经教材的编写应从形式上、内容的选择上有一个大的突破。

教材的编写应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历史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性与严密性相结合、体系化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教学内容的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等原则。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关系;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取舍;力求做到教材形式多样与体例规范;有意识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尽量配合以辅助教学软件资料。作为会计专业的教材建设还应注重体现以下特色: 1.教材的内容形式必须突出能力培养

专业课教材体例上可考虑按模块式教学要求,依会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模块式章节,并对每一岗位模块辅之以配套实验实习内容。2.教材应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实际需要 会计专业教材应充分体现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的改革内容,注意反映会计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有效解决统编教材的滞后性问题,可采取“统编”加“教学指南”和“自编”等补充形式。所谓“指南”是指财政行指委应根据财务会计的最新政策要求,及时提供教学指南,并通过指定的职业教育期刊等媒体形式对外发布。所谓自编是指允许各校根据各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编写专业补充教材。由于各校对“仿真性”理解上的差异,自编教材主要体现会计专业实训教材。3.开发一批专业课程教材

对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专业课程应开发一批国家级的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的组织工作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

(九)改革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德育主要包括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四方面的内容。德育课教学应采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近代史教育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到,一部近代史既充满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人民的掠夺和血腥,又饱含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使学生真正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当前在一部分中职学生中,社会公德意识较为薄弱、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成才先成人,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中职学校应通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期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突出对学生进行财经法制观念的教育。会计工作是与钱打交道的工作,没有良好的法制观念,很容易步入歧途。学校应适时地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建立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

第五篇:会计专业调研报告(人才需求)

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一)调研背景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会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明显的比其他专业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同时会计专业是职业类院校中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由于各行各业、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是非常大的。随着我国大专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多和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中职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开始变化。与此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也在逐步下降,中职生对原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很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还束缚在上世纪90年代的框架体系中。本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调研厦门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会计专业设置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厦门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包括课程标准),据此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其次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我校毕业生为2007、2008届30名学生所在的企业。

(三)调研方法和形式

本次调研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调研,目的是希望能够对今后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能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在实务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会计行业发展的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会计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关专家说,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出纳、普通会计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手中拿着国际认可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那么,怎样的会计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会计人才?真正合市场“胃口”的会计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凭,有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本科文凭并不是必需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中职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认为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1.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二)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业对大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达到了25家,占调查中小企业总数的58%。

(三)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三类岗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8%、20%、42%。

(四)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业务素质:

财会人才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业务素质的不断深化尤显重要。

(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广泛的知识面

企业认为光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只有涉及广泛才可能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地吸收反馈。

(3)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算、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

其次,企业认为财会人才掌握外语知识是我国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我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讨一些可行性方法,尽早参与国际经济事务。

能力要求:

1、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不行。当前,我们财务人员越来越感到对于会计这样一个实用性经济学科,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更新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便在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会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

3、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一个企业的财会部门掌握着它的经济命脉,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经济工作的重要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同本单位人员交往,而且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事财务会计或审计工作的人员,企业认为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平

衡协调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四、关于会计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通过调研,让我们了解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专业会计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会计专业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执笔人:陈萍萍

2011年11月

下载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会计专业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专业实践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实践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实践调研报告调查背景: 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为积极应对严峻的......

    会计专业实习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实习调研报告1 一、调研目的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通过财务会计实习,使我们能够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

    会计专业(高级工)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会计高级工专业市场预测分析报告八十年代时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会计电算化也随之发展起来。到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是我国第一批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的......

    会计专业设置调研及论证报告

    会计专业专业设置论证报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规范,特别是中国将来加入了WTO以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质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一、概述(一)调研目的: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中心地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

    会计专业调研(精选5篇)

    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论证情况 会计专业部(2012年1月—2012年4月) 一、论证目的 1、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包括未来三年内人才需求量,对人才的学历层......

    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五篇范例)

    东营区职业中专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和......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与会计专业调研报告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篇: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第二篇:会计社会调查报告 第三篇: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第四篇:会计社会调查报告 第五篇: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正文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