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专项调研文章
Χ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于我县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所以,深入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转移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扩内需、保民生”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进“双转移”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行常态化管理,举办了“春风行动”等各类大型招聘会,结合扶贫开发,抓好“一户一技能”计划和镇企、村企对接工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2010年我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多人。通过在利用乡镇平台,对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和外出的情况、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目前,我县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2200人,主要由新成长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2011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返乡回流的农民工组成。2011年初,我县缺工企业461家,需用工人数133885人,实际在岗人数82725人,缺工51160人。其中,我县企业与劳动力分布情况为: 1
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ΧΧ东部地区,而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ΧΧ西部地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升级转型滞后。当前我县缺工严重的企业大部分仍是产能低下、劳动力密集型、代工、加工型的低端产业,在劳动力总量下降的局面下,这些企业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选择。
(二)劳动者择业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前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想法不一样,在择业方面需要社会承认其劳动者的尊严,对企业的福利待遇要求越来越高,除物质需求外,人文精神需求方面也逐渐增多,而我县缺工严重的企业往往是用工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不高,因此无法吸引农民工特别新生代农民工到企业务工。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转移难度加大。我县属于典型的西强东弱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工业发达,大部分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ΧΧ县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缺工数比较多。东部地区较为贫乏,工厂比较少,富余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家庭等原因,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能够就近就业,致使转移难度加大。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观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广泛宣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和企业及时了解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用工对接等政策信息,树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典型,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充分稳定就业。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观念;提高企业对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克服企业存在怕花时间、怕出钱、怕培训了工人却留不住等问题。
(二)精心组织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活动
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返乡和外出的情况,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充分利用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的岗位信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根据企业的需求适时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如在春节后开展“春风行动”对接活动、在5月期间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在9月至11月期间为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等。
(三)积极开展诚信用工企业活动
为鼓励企业最大限度地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展“诚信用工企业”活动,将“诚信用工”打造成ΧΧ企业招工的品牌。通过开展“诚信用工企业”活动,对招用本地劳动力超过100人以上,流失率低于20%,且用工合法规范、职工比较满意的用工单位,作为“诚信用工企业”
向社会重点推荐和广泛宣传,并优先提供就业服务。
(四)创新工作方式,落实“对接日”制度
把每月的15日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举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现场招聘会,各镇在“对接日”至少举办一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现场招聘会。同时,要创新工作方式,以组织缺工企业跨镇招聘、进村招聘或组织富余劳动力进厂对接等形式,开展灵活有效转移对接活动。
(五)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1、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师资和鉴定队伍建设。加强就业训练基地的建设,更换陈旧教学设备,增加先进硬件投入。要加强师资建设,对经验欠缺的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培养一批有资质的优秀鉴定考评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2、紧扣农民意愿,实施“一户一技能”工程。农村劳动力的不同情况,组织落实好“一户一技能”计划。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训机构的作用,整合培训资源,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法,进一步规范培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本操作规模,落实目标责任制,全面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一户农村家庭有一人参加职
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企业用工环境
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切实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加强工资支付监控,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强对企业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劳务中介机构和求职者的市场行为,严厉打击欺、蒙、拐、骗等违法行为。加强“人文关怀”,优先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适当调整教育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在入托、入学方面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努力为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可观的工资待遇、不菲的福利保障、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大力营造良好用工氛围,实现“待遇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
(七)分类指导,因人而异,巩固、提高转移成果 一是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就业技能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城市生活和岗位要求的,要引导他们向高收入地区和高收入行业流动。二是对就业困难群体包括40-50人员、经济薄弱村贫困劳动力、有劳动力能力的残疾人等,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难以外出进城就业的,要通过产业转移,引导他们就地转移,或者让他们利用空闲时间从事家庭加工业。三是对有创业能力的人要积极扶持,提供创业培训、小
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扶持措施。
(八)做好跟踪服务和协调指导工作
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点多面广、行业众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在劳务输出集中地建立驻外管理机构,派驻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劳务纠纷、工伤事故等开展服务和协调工作。要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每年春节前,有关部门要到劳务输出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走访,慰问务工人员,征求用工单位意见,密切与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关系,巩固拓展劳务输出阵地。
第二篇: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前提和先决,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据2010年9月对全县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组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柞水县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10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3.79万人,突出表现在:
1、省外实现劳动力转移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在省外就业的人数占17.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2、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21-40岁的达76.1%,16-20岁的比重为17.4%,41岁以上的比重为
6.5%。
3、建筑煤矿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建筑煤矿业占转移人数的89.1%,住宿、餐饮业占4.4%,交通运输、仓储业2.2%,批零贸易业4.3%。
4、八成以上转移劳动力拥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7%,高中文化
程度的占33.4%,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5%。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随着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
当前制约柞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供大于求。调查显示,目前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拥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只有10%左右的受过专业培训,这样的文化素质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就业需求,面对就业压力,他们显然缺乏竞争力,就导致出现了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目前,柞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3.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0.8%。
2、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直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发展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加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等因素,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影响,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进一步加大。
3、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柞水县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
4、劳动力市场的制约。目前,柞水县拥有赴疆拾棉农民工等一批劳动力转移品牌渠道,但是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2009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81.9%,有组织的转移仅占18.1%。这表明,柞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系统战略工程,实施好这项工程,有赖于城乡互动、紧密配合,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
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是难易现实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拉动力。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监测与调度,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出现的影响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因素,维持好建筑煤矿、运输、餐饮等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等景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城郊乡村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延长更多游客在柞逗留的时间,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促进郊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拓宽服务渠道,增加就业容量。
2、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职业农民向工商业者的转变,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扩城兴园强龙头,打造经济核心区”的思路,全县上下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加快更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创设更多就业岗位,打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集聚地。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高起点规划小城镇,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促进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小城镇快速发展。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具有特色区域的功能专业化的小城镇,带动更多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向到小城镇就业的“离土离乡”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3、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承担社会就业培训主要任务;二是建立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职
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为培养出富有特点、符合岗位条件的技术人员提供保障;三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书,让更多受到培训的求职务工人员参与到就业行业中,扩大就业提高劳务收益;四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严格培训,规范外派劳务人员行为,提升劳务素质,以一只品行规范、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外出务工人员队伍,树立起柞水的良好形象,稳占已经取得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拓新的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培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媒介,建立起信息交流平台;建议成立“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并明确一名县政府领导分管,保障劳动力转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尽快制定出台《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平衡供求数量,保障劳务质量,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广播电台、网络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
(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宸熙 井绍君 陈小文)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516-
第四篇: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经管站 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
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据2010年9月对全县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组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10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3.79万人,突出表现在:
1、省外就业比重明显提升。目前,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在省外就业的人数占17.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2、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21-40岁的达76.1%,16-20岁的比重为17.4%,41岁以上的比重为6.5%。
3、建筑煤矿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建筑煤矿业占转移人数的89.1%,住宿、餐饮业占4.4%,交通运输、仓储业2.2%,批零贸易业4.3%。
4、八成以上转移劳动力拥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3.4%,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5%。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当前制约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供大于求。调查显示,目前外出农村劳动力中,虽然大部分拥有初中及初中以上,但只有10%左右的受过专业培训,这样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就业需求,面对就业的压力,他们显然缺乏竞争力,导致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3.1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0.8%。
2、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直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的发展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加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进一步加大。
3、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我县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分别低于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资兴市等五个县市区,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
4、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2009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81.9%,有组织的转移仅占18.1%。这表明,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实施好这项工程,有赖于城乡互动,紧密配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
1、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拉动力。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监测与调度,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出现的影响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建筑煤矿、运输、餐饮、涉游服务等支柱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等景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城郊乡村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促进郊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2、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扩城兴园强龙头,打造经济核心区”的思路,全县上下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高起点规划小城镇,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3、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二是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三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四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严格培训.确保我县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过硬,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稳占已经取得的国际市场开拓新的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培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建议成立“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并明确一名县政府领导分管。尽快制定出台《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