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代的雷锋
敬爱的党组织:
一个人的精神同样体现在真、善、美。沐浴着三月的春风,感受着春天的温暖。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想起这样一个人——雷锋。想到雷锋,我们就想起了新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时代发展的意义上,除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还能不断塑造人们的精神境界。因为雷锋精神所蕴涵的价值目标是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不倦追求。
如果没有一个推动时代发展的好的精神主流,那么这个时代就会越来越走向腐化和堕落。新时代的主流就是需要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必须来源于思想的主流推进。只有一个好的主流思想,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雷锋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精神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个价值理念就是实实在在的时代发展动力。如果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考虑,不为国家、社会考虑。那么这种现象就是极端危险和不可想象的。最终自己的私利也无法获得,就会成为低级无聊的生活群体。所以,新时代发展需要雷锋精神,他不是体现在形式和做作的层面。而是一种无形的,实实在在的精神反映。比如尊老爱幼、爱党、爱国,如果没有这种豁达的精神,是绝对办不到的。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历史大国,几千年来一直遵循着真、善、美的主基调,贬斥着假、恶、丑。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这种基调都一直延续着,即使没有得到更好的落实,最终也体现在了朝代的变更中。时代的主流,永远立于不败。雷锋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传统中一朵亮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表现。不管在生活的哪一方面,他都体现着和闪耀着亮丽的光辉。黑格尔说过,“传统美德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越大。”
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有好人好事、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发生的地方,就有活生生的雷锋影子,都感动着每个人,沁人心扉。因此,新时代的雷锋,从来就没有孤独过,雷锋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他越来越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开出亮丽的花朵。
请党组织考验我!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新时代新雷锋
新时代新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旋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耳边回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得深刻。四十多年来,雷锋那种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艰苦朴素、无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我们。
其实我们要学习的不是雷锋,而是要学习不断传承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对中华五千年中华美德的最好继承。他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螺丝钉”精神影响了许许多多人。我们要将这样的影响流传下去,铸造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创造更美好,更和谐的社会。
雷锋说过一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样一句话包含了他多少的情感啊。即使生命的长度有限又如何,重要的是生命的深度与宽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将自己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都应该像雷锋一样,将自己的生命深度无限延伸,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获得生命的价值,更为社会创造价值!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仅仅是获取而不愿意付出,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双向的,我们想要获得,就必须学会付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所能,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其实学习雷锋精神,并不是只会喊口号,需要的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做,实实在在的付出。或许你只是在过马路时扶了一下一位老人,或许你只是在看到水龙头没关时走过去拧紧,又或许你只是给了一杯水给路人,这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微小的事其实正是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的体现,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道理其实已经传承了数千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样的优良传统沿袭下去,并不断的发扬光大。
时代在不断的变幻,社会的具体情况也不断改变,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时代,许多人以利益为上,越是这样我们越要牢记雷锋精神,时刻记得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不管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淡忘,我们要做的比仅仅是继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社会实情和时代理念而不断扩展,让雷锋精神能够紧跟时代意义,拥有新的风采。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更要结合实际情况真正的实践雷锋精神。
记得马年春节期间,中央台提出了一个“家风是什么”的问题调查,在许许多多的回答中“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是很多人都提到的。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在的一个社会现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大幅度的改善,人们也越来越不注重勤俭节约的美德了。很多人在外面吃饭,为了面子会点很多的菜而根本就吃不完也不会打包走,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人吃一顿饭就上千,吃的根本就是身份的象征。。。我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上提到,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即使按照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的贫困线标准,我国依然有多达1.28亿的贫困人口,这些浪费的粮食,完全可以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这也反映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个不能忽视的系统工程。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可以改变的真的很多,这也说明了我们更不能忘记雷锋精神,不能忘记“螺丝钉”精神。即使我们做的不多,可是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那就已经足够,因为就像雷锋说的那样“我永远愿意做一颗螺丝钉”,虽然看似微小,却不是无用。能够时刻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双手就是我们最需要做的。雷锋精神并不是要有多么伟大,而是一种时刻准备好服务他人的信念,这样一种信念是我们都需要拥有的。拥有这样一种无私的信念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因为一个人只有有了高尚的信念,才能拥有一颗乐于奉献的人,才能懂得如何服务。
雷锋精神不是需要我们说说而已,是需要我们真正去理解去践行的,雷锋精神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总是不缺乏无私奉献,乐于服务的“活雷锋”,他们总是在践行着雷锋精神,总是在感动着大家。
植树造林的杨善洲,爱心歌手丛飞,鞍钢模范郭明义等,都是新时代的雷锋,他们给我们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我们就是要赋予雷锋精神以时代特色,让雷锋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风尚。所以我们要学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雷锋精神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服务”。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点,即使只是水滴一样的微小,但所有的付出汇总以后也会汇聚成大海。
“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要把这一首歌谣不断的传唱下去,让雷锋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雷锋”,我们还要不忘时代精神,将雷锋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涵义。
新时代,新雷锋,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雷锋,雷锋就是你我他。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2012--1中队电子商务1班黎春燕
联系电话:***
第三篇:新时代 新青年 新雷锋
弘扬雷锋精神,展现大学生风貌
——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管理工程系“文
化建设年系列活动”之学生干部论坛
为了让管理工程系各学生干部更好的认识并弘扬雷锋精神,2012年3月21日下午4点,我们管理工程系于综合楼602举办了“文化建设年系列活动”之学生干部论坛,论题为“新时代•新青年•新雷锋”。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系团委书记李伟娜老师,系导员郭邦圣老师,及各级学生干部。
首先,主持人王国娟为大家致开场词,并带领观看了一个关于雷锋记忆的视频。会议第一项,各组织参赛人员按抽签顺序上台发言,参加此次论坛的一共七人,各位演讲者的演讲状态和幻灯片制作都很成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宿舍管理委员会楼管部的张立娟,她条理清晰的演讲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看法:“现今的学习雷锋,不是盲目推崇,而是对他所表现出来的只得别人学习的一种精神的发扬。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则更有义务将这种精神矢志不渝的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永存”。流畅的语言和细致精美的幻灯片设计,让她赢来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由在坐的学生干部发表自己的看法,分团委书记处助理耿欣、学生会学习部部长谢帅,对此次论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不一样的“雷锋精神之我见”。
随后,由学生会主席武俊为大会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独特见解,我们无需置疑雷锋这个人,我们要学习的是它所代表的那样一种精神,学习并且弘扬它。今天发言的七位同学,各有优劣,希望以后如果还有机会,能够锻炼自己的台上能力。”
最后,主持人王国娟为大家宣布此次论坛会的表现优异者——宿舍管理委员会楼管部张立娟,大家对她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会场响起阵阵掌声。此次论坛为大家带来了颇多收获。“雷锋精神”被时代赋予了崇高的意义,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会以自己最优秀的姿态去诠释它,弘扬雷锋精神,展现大学生风貌。
第四篇:新时代的雷锋事迹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王江泾镇人,来杭州工作11年了,现在阿里巴巴诚信通做销售客服,老公小陈是富阳人,二人把家安在了滨江,有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受到重创造成手臂骨折,孩子经过抢救已无生命危险。经诊断其左手臂多处骨折,受伤较严重,完全康复可能需要半年时间,但治愈的希望很大。该事件被报道后,在网络上热传,无数人为之动容。当被问及救人动机,吴菊萍回答说“这是本能,是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她也是一名母亲,事件发生时孩子只有七个月大,还在哺乳期。在坠楼女孩生死关头的瞬间,明知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伤害,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这样的牺牲精神让人感动,被称为“最美妈妈”。
在之后的宣传、表彰以及各类报道中,吴菊萍及其家人始终保持低调的态度,她淡淡地说:“我是个普通人,终究还要回到普通的生活中去。”
We
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人民服务”永不忘。在全国上下学习雷锋精神、争做雷锋接班人的新时期,各地涌现出一批模范集体典型。
在北京各火车站里活跃着一群助人为乐的铁路员工,他们是北京铁路分局036先进集体的成员。长年来,他们学雷锋做好事,把温暖送给南来北往的旅客。“036”最早是北京北站一个普通服务员的胸牌号,由于她的热情服务,旅客们记住了036这个号码。现在,它已是一个响亮的优质服务品牌,成为“诚心待客,真心助人”的代名词。目前,036文明服务群体成员已经达到1250名,六年来共帮助困难旅客100多万,收到群众表扬信23000多封。
北京西站036售票厅服务员王秀英:虽然都是很平凡的小事情,但是我们036精神就是体现在为旅客多想一想,想一想要是我们出行在外,遇到困难怎么办。
在全国金融系统有三家名字相同的储蓄所,之所以名字相同,是因为它们都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它们就是中国工商银行在抚顺、合肥和哈尔滨的三家“雷锋储蓄所”。在合肥,许多人都曾接受过雷锋储蓄所每周一次的“上门寻访服务”,这项服务就是让群众挑毛病、出点子、问问题,群众提出的寻访意见经过整理后,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给雷锋所的全体员工。走进该所,各种雷锋式的特色服务更让人感到雷锋就在身边。
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市雷锋储蓄所主任张丽:我们不仅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要让这里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窗口。
在河北唐山,17万名青年志愿者常年活动在街头、社区,帮孤助残、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服务社会。雷锋精神也在青年志愿者宗旨中得到延续和升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参与志愿者服务、弘扬雷锋精神、建设精神文明,已成为当代唐山人的高尚追求。武警湖南总队望城县中队驻守在雷锋的故乡,几十年来,他们以实际行动实践雷锋精神,他们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上却毫不吝啬。这个小男孩叫戚昌华,今年已经上小学六年级。当年随父母来到望城时,由于家境贫寒,面临辍学。中队官兵得知情况,用中队官兵省下的零用钱建立起来的“希望工程基金”,为小昌华交付了学费,使他重返校园。像小昌华一样受到望城县中队官兵资助的学生和孤寡老人还有25人。驻地从前有名的困难户李建民,是中队官兵捐资2000元,帮助他建起了养猪场,悉心传授科学养猪技术,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官兵们在学习雷锋的实践中,感召和带动了身边人一起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百姓雷锋事迹简介---戚永安
戚永安
51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队长,中共党员。
事迹简介:10年来,他始终不渝地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亲自参与调查处理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300余起,追回拖欠的工资1000余万元。一次,几个外地来抚打工的孩子投诉,在抚顺某酒店干了几个月,老板不但不给开工资,连上班时交的抵押金也不返还,几个孩子几乎身无分文,饿了就分几个硬馒头,当中还有 3个童工。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顶住层层的压力,责令酒店与员工补签劳动合同,退还全部抵押金,全额返还拖欠的工资,并为这几个孩子找到了临时的栖身之所。10年来他一直资助贫困学生陈启龙,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小启龙激动地说:“没有戚叔叔,我可能早就辍学了,他是我的恩人。”他家条件并不宽裕,爱人下岗,女儿读书,谁能想到一个县团级干部只有六十平方米的住房。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的支队长,他手里确实有点权,想和他交往的人也不少,但他从来没收过礼,没动过心,没有利用职权为自己办一点私事。
百姓雷锋事迹简介---袁存泉
袁存泉
31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黑瞎子沟村农民,群众。
事迹简介:他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在他母亲的帮助下,凭借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自学了初中、高中和师范等课程。为了更好地写作,袁存泉学会了使用电脑,他用支撑的双臂和手指骨节学会了打字、上网。此后,一篇篇文章,在他不灵活的手指骨节下敲出来。几年来,他撰写了200多篇约100余万字的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其中有40多篇在《儿童文学》、《农村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最近他又刚刚出版了一部35万字的长篇小说《冰凌花开》。袁存泉利用网络千方百计地从网上为乡亲们搜索致富信息,还把自己的书拿出来,让自己家变成村里的“图书室”,吸引了不少村民。为了能更方便更及时地帮助别人,袁存泉开通了免费咨询热线,公布了电子邮箱。对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了困惑、困难的人,他都尽力地认真地回复和接听。袁存泉的座右铭是:倒下去的是身体,站起来的是精神!他正是这样,用生命诠释着人生的真谛。
百姓雷锋事迹简介---赵林源
赵林源
52岁,中油抚顺工程建设公司三公司维修密封班班长,中共党员。
事迹简介:他只有初中文凭 ,却用数字技术将机械密封手艺做到极致;他凭借孜孜苦学和坚韧不拔,攻克了进口设备密封改造的技术性难题;他是厂里公认的能工巧匠,大家送给他诸多非官方称号:宝贝工人、密封大王、业余讲师、多面手、土专家、电脑通……赵林源常说:“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秘诀就是两个字———学习。我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技术;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一次,一台美国进口的单机多级泵出现故障,美国专家提出运回美国维修,往返要耽搁两个月时间,将造成两千多万元损失。众人焦急万分,赵林源主动找到指挥部提出“让我试一试”。他两天两夜没睡觉,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10年来,赵林源带领他的班组先后对全厂75套进口和国产设备密封进行了改造,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配件,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 1500多万元。
百姓雷锋事迹简介---伊怀诚
伊怀诚
42岁,抚顺市第三医院软伤科主任,中共党员。
事迹简介:作为抚顺市软伤科第一人的伊怀诚,从医18年,做过上千例手术,把千千万万患者视为亲人,只要是患者,他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建立起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用心来解除患者的痛苦和困难。一位患者出院不久又来找他,不是为了治病却是求他给女儿找个工作,伊怀诚尽心的帮助这个人的女儿找了个工作;“既然选择了从医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和奉献。”这是伊怀诚心底的座右铭,他为医疗事业、为患者健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专业手术要在 X光下做,随着手术病人的增多,受线量的增加,伊怀诚的白细胞的总数锐减,并出现了疲乏无力、嗜睡等放射线中毒的症状。对于稍微具有医学常识的人来说,明显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然而当伊怀诚看到一个个痛苦而来的患者,一双双满怀期待的眼睛时,在危险面前他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迎接挑战,又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介入治疗的第一线。
百姓雷锋事迹简介---邱忠翠
邱忠翠
41岁,新抚区法院少年案件庭审判员,中共党员。
事迹简介:1995年,刚到新抚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工作的邱忠翠就把“没有不良的少年,只有不幸的少年”作为自己信奉的一句箴言。多年来,她坚持用爱心温暖少年犯的心灵,改变他们扭曲的人性,引导他们走上新路。一次,一个深受她教诲的少年犯在宣判之后哭着说:“我两岁时妈妈就丢了,我已经12年没见过妈妈,12年没喊妈妈了,邱阿姨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我想喊你一声妈妈!”少年犯冯某,投案自首时已经是辽宁某服装学校的学生。邱忠翠想: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完成学业,如果判刑将毁了孩子的一生。在她提议下,合议庭提出适用缓刑,使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邱忠翠以法律的尊严和爱的力量,把一个个浪子拉回头,她审理少年刑事犯罪案件109件155人,其中有50人被判处缓刑。这些少年犯经过帮助教育,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正读初中、高中,有的走上工作岗位,绝大多数已经成为自食其力、有益于社会的人,无一人重新犯罪。
百姓雷锋事迹简介---王军庆
王军庆 28岁,顺城区消防大队特勤班班长,中共党员。
事迹简介:作为消防战士,他训练刻苦、业务精湛、英勇无畏。入伍 8年,参加灭火1000余次,每次都是出生入死。他曾出色地完成石蜡库房灭火、剧毒化学品灭火,电梯、竖井、地坑、车祸以及洪水中被困群众的援救任务300多次。仅个人独自救援,被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就有60多人。8年前,新兵王军庆就开始照顾一位叫王瑞花的孤寡老人,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帮老人挑水劈柴、洗衣服、打扫卫生,还用有限的津贴给老人买营养品和日用品,直到老人去世。他家里很穷,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地看一眼就回部队,“母亲去世、弟弟考学、父亲吃官司”,家里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都选择留在部队;一次救火负伤,没敢同父亲说,父亲以为他伤的很重,一上火眼睛失明了。当他回家看望父亲时,父子二人抱头痛哭,看到儿子没事,父亲的眼疾也好了,临回部队时,父亲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军庆阿,救火时候小心阿,爸爸放心不下„„”
第五篇:新时代怎样学习雷锋
讨论题:新时代怎样学雷锋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但社会在发展,学雷锋也需要与时俱进。去年3 月4 日 “学雷锋日”前夕,一部讲述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年雷锋》在南京首映遇冷,竟出现几乎“零票房”的尴尬局面,仅有89人观看了此电影。若将“零票房”归咎于电影本身必然是不恰当的,电影人程青松表示,“所谓主旋律影片无法真正面对市场。观众不是傻子,不买账”。可见在拍电影时也是需要诸多电影之外的一些因素,不仅是影片娱乐市场,更在于观众精神层面的变化。
对于学雷锋,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3·5雷锋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诸如看电影,去敬老院、福利院义务劳动等活动。从行动上而言,这种做法是为了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然而,今天的“学雷锋”逐渐被人们视为一种精神“包袱”,甚至成了一面旗帜,无形当中就在仰望的“高度”下将自己与雷锋拉远了距离。因而很多人只会在这一天变成“雷锋”,之后学雷锋也随着所谓的“雷锋潮”一起消失。在笔者看来,学雷锋的宣传已然浸透到我们身体的细胞中,人们对此已经不再“感冒”。这部电影的出现也被视为一种流于雷锋潮的表面形式。人们会思想疲劳,进而很多民众就会出现“学雷锋”的假象。基于这种思想,很多观众不愿意去电影院观影,“零票房”的尴尬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雷锋叔叔”一直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只是在时间的推移中已经完成了无数次升华而已。在我们的周围,从来就不乏行动者,他们默默坚持,从不张扬,把一种精神和生活时尚融为一体,悄然完成着一种传承。相比而言,倒是我们的引导稍显生硬,把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行为程序化格式化功利化了,让真正的行动者们心生厌恶,在一种逆反情绪中产生抵触。精神的弘扬,典范的崇尚,需要“常态化”的关注,需要真心真意的呵护。作为一种精神,作为一种时尚,雷锋那一脸灿烂的微笑,一直会留在人们心底。
从身边小事做起近年来,作为正能量的雷锋精神为何频频被提及又被调侃,不得不说各种负能量的冲击起了很大作用。从老人摔倒没人扶到汽车被盗掐死婴儿,从汶川地震全民关怀到北京大雨微博求助,一个个正负能量的冲击都在提醒我们“雷锋精神”的传承不能只流于表面。因此,我们不能就此对“学雷锋”失去信心,而且我们应该通过更有意义的行动去宣扬、传承雷锋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重新认识雷锋精神的意义,传承雷锋精神。更多的应该是能够日行一善,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习雷锋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对他人友善关爱诚信,乐于奉献,我们就是在用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学雷锋应与时俱进“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句调侃雷锋的段子也反应出我们“学雷锋”的现状。当电影《青年雷锋》的首映出现“零票房”之后,如何将“雷锋精神”真正传承发扬,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具体而言,首先,政府和媒体应结合当下社会情况,将雷锋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反映时代主旨的思想相融合,加大宣传力度,使学习雷锋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为学雷锋精神注入新内容;其次,有关部门不仅要通过制度引导,鼓励人们学雷锋,更要对践行雷锋精神者从物质和精神上进行保障和呵护;最后,对个人而言,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让雷锋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