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可登陆: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HIV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道了如何传播,就可以找到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1、避免高危性行为。
2、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及慎用血制品。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哺乳。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和伤口分泌物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7、最重要的一点:请使用安全套!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一、局部处理方案
1、挤压伤口: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冲洗伤口:用肥皂和清水。当伤口破损处的粘膜暴露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3、伤口的消毒与包扎:75%酒精,0.5%碘伏最为常用。
二、紧急接触病毒后预防法PEP(Post – Exposure Prophylaxis)的用药原则
接触病毒后预防法是指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尽快服用抗艾滋病的药物防止感染的方法。PEP的疗程为一个月,期间需要服用2至3种不同类型的抗艾滋病毒的药物。PEP不能治愈艾滋病,也不是百分百有效的预防方法。据研究表明,它对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效用的百分
比约为80%至90%。
若怀疑可能接触到了艾滋病病毒,请尽快到艾滋病防治单位接受检测和治
疗。
可登陆:
第二篇:艾滋病的传播,判断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传播,判断及预防
艾滋病简单介绍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据统计现在得艾滋病的人越来越多,艾滋病的传染性是非常高的,但实际上它的传播途径并不是很多。如果家里有艾滋病人也不要害怕,只要你注意以下的事项就可以避免被传染或传染给家人了。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个针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艾滋病的判断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如果有大量上述症状,建议不要对号入座,还是要及时去医院化验检查。
艾滋病的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艾滋病传播,主要从传播途径着手:(一)性传播的预防
①青少年不要有婚前性行为,已婚者不要有婚外性行为;独身者必须在性行为上有严格的自我约束。
②绝对不能参与危险的卖淫、嫖娼活动;同性恋者必须停止多性伴的性乱行为,即使选定一个固定性伴,也必须非常了解这个人的性行为和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任何人都不应参与性乱活动。
③防止艾滋病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体液的交流,一定要用安全套。
(二)血液传播的预防 ①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毒瘾的人必须立即戒毒,因为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而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经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因此,吸毒者绝对不可以与别人共用针具。
②在必须接受输血时,事前一定要了解血液来源是否安全。当患者本人不能这样做时,家属一定要重视了解情况。不自行从国外带回血液制品,不注射可用可不用的血液制品。③参加无偿献血;不卖血,更不可到非法的地下采血点去卖血。(三)母婴传播的预防
①如果想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婚前体检应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婚后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性道德,互相绝对忠诚。要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男女双方在婚前就应保持童贞。
②已经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③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如果怀孕,应考虑做人工流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婴儿虽然不是百分之百都会受感染,然而受感染孕妇的健康状况将因妊娠和分娩的沉重负担而恶化,并且产后也没有能力承担抚育的责任,况且还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这些问题都决定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不应妊娠生育。
第三篇: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
a)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被传染乙肝,水平传播是围生期或出生后通过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垂直传播约占母婴传播的10%,更多的母婴传播是水平传播。
b)医源性传染。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的、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所引起的感染。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消毒不彻底,都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c)输血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如全血、血浆、血清等,可引起乙肝传染。
d)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等。生活当中如果皮肤黏膜受到损害,再沾染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就可能感染乙肝。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均有可能因划破皮肤,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e)性传播。性传播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在性生活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性器官都可以出现损伤,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的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可通过性生活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的话,接吻也有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乙肝的预防方法
预防乙肝的方法是什么?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的预防措施。目前国家已经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可以加强孩子在幼年时期的抵抗力。而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是没有坏处的。特别是医护人员、记者、银行职员等与外界接触比较多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在身体没有抗体时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是在结婚之前发现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尽快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结婚,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对方。如果是想做母亲前发现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一定要先治好后再考虑要孩子,以免传染给下一代。另外,知道自己携带乙肝病毒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使用专用的牙具、剃须用品等,而且最好单独摆放。注射疫苗后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真的产生了抗体,如果没有,还要适当加量。即使产生了抗体,也要在5至7年后再进行一次检查。
血源性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预防乙肝主要是严格检查供血者。尽量不使用血液及血制品,特别是进口血液制品。
医源性传播主要是注射器不消毒重复使用,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而造成传播。预防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增强无菌观念,实行一人一针一用一消毒,是预防乙肝经医源性传播的关键。
母婴传播是通过胎盘传播和经过产道传播两种方式实现。预防时应重点放在婚检上和孕妇乙肝患者治疗上,同时全面落实新生儿的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上。通过生殖细胞传播给下一代,男性为乙肝患者的,传播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预防办法是婚前检查,指导治疗。给婴儿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密切接触传播的几率较低,有人曾做统计仅为12%,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广泛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其他传播途径有吸血昆虫叮咬,如蚊子,臭虫等,所以要注意消灭害虫,防止害虫叮咬。乙肝饮食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还是有必要的,不管怎样,广泛地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
第四篇: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并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了。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首先在美国被识别。在那个时期,艾滋病患者主要在美国,尤其是同性恋者,以至于当时人们将艾滋病称为“同性恋的癌症”,并以艾滋病的蔓延来警告和批评西方社会的“性自由”。当时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大多也是由美国传播出来的。按照80年代艾滋病最初的发生情况,人们似乎得出结论说,它是发生于西方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然而,将近30年过去了,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约2500万,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那么,艾滋病的首发地美国有多少人死于艾滋病?截止到西历2005年,美国死于艾滋病的人约1.7万人。哪里死于艾滋病的人最多?非洲。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约6000万人,70%在非洲。全世界已经死于艾滋病的2500万人中,80%是
非洲人,也就是说,非洲死于艾滋病的人数约2000万。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肺孢子虫肺炎(PCP);(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13)弓形虫脑病;(14)青霉菌感染;(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从艾滋病被识别确认后,如何预防艾滋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艾滋病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却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常识,注意一下事项,就可以把传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遵守婚前健康检查的规定,婚前一定知道对象是否已受艾滋病毒感染,遵守政府法令,不搞卖淫,嫖娼。
2.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和美容店去理发或美容;浴室的修剪刀一定要消毒,刮脸刀,电动剃须刀必须每个人自备专用,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必须每个人一把。
3.不用为消毒的器械穿耳眼,文眉,纹身。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毒感染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5.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有毒瘾为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6.医疗时使用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不到消毒的不到保证的诊所,医院去打针,拔牙,针灸或手术;儿童打预防针必须做到一人一针有一管;在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到自己的皮肤或粘膜上
7.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不要怀孕 8.不用擅自从国外带进血液制品,不用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制品,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液
9.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10.禁止HIV抗体阳性者献血及提供其它体液。应告诉患艾滋病的妇女,不要口对口给婴儿喂食;月经期应特别处理好经血,不得使之污染他物;性生活时要采用避孕套,以防感染他人。同时,尽量说服病人不要怀孕,因为怀孕期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后代。病人的性伴侣、配偶要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对抗体阳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员,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
注意事项艾滋病,虽是不治之症,但可以预防。最要紧的是要遵守政府法令,遵守性道德,特别要注意非法黑血站——再贫穷也不能去卖血,再紧急也不能输用可能污染HIV的血,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若有艾滋病感染可疑时,你可以到各地医学科研机构,大医院,省、市级防疫机构接受检查;一次抽血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没有传染上艾滋病,应定期检查。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接下来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总之,艾滋病虽是不治之症,但可以预防。最要紧的是要遵守政府法
令,遵守性道德,特别要注意非法黑血站——再贫穷也不能去卖血,再紧急也不能输用可能污染HIV的血,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若有艾滋病感染可疑时,你可以到各地医学科研机构,大医院,省、市级防疫机构接受检查;一次抽血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没有传染上艾滋病,应定期检查。
第五篇: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教案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让学生区别传染艾滋病的日常行为
3、让学生知道自己能为艾滋病人做什么
二、授课年级 初一
三、教学过程
1、回顾:
a、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b、艾滋病病毒的基本知识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异同
d、补充知识点:国际艾滋病烛光日: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纪念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活动
2、导入:听故事
故事的男主角是个王姓男青年。10年前,为摆脱贫穷,他只身到外闯荡,并加入了卖血的行当。在一次卖血中,王某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可怕的是王某本人并不知道。在外靠卖血挣了一些钱后,王某回到他的家乡,在家乡娶了妻子,生了儿子。这时他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患上了艾滋病。2000年,一次偶然患上的“感冒”使王某检查出患有艾滋病!尤为可怕的是,因为王某对自己身患艾滋病毫不知情,因此王某早已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妻子,他的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染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儿子。当这一切全然揭晓和明了的时候,王某已经不治,很快撒手人寰。接下来的结果不难想见,王某的妻子于2001年遭受同样厄运。不久,幼子也离开了人世。两年时间,一家三口死于艾滋病,这不能不说是个惨痛的悲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与王某同吃同住的老母亲,在两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思考:
a、故事中的王先生自己是如何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b、艾滋病病毒是怎样传播到王先生的妻子身上的? c、艾滋病病毒是怎样传播到王先生的孩子身上的?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
a、性传播
性传播是目前全球范围内HIV最主要、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指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已感染了其他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HIV,性病造成的溃疡或炎性反应可能使HIV更容易穿过黏膜屏障感染机体。
b、血液传播
HIV通过血液传播的主要方式有:输入带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带病毒的血液污染的针头、注射器或其他可以刺伤皮肤的器皿。另外,针灸、纹身、纹眉时所用器具如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也有传播HIV的风险。HIV经血液传播的概率与血液中带病毒的含量相关,输入含有HIV的血液的人几乎100%会被感染。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因为验血的时候还没有包括对艾滋病的检验,所以有很多普通的病人因为接受输血,而被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经采血(浆)途径(主要是单采浆)被感染的绝大多数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控制血液和血液制品安全问题。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由于针刺或利器损伤造成HIV从感染者传播给医务人员的危险;尽管几率很低,医务人员也应当注意安全,小心操作。
c、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母亲在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婴儿时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婴儿。目前认为,母婴传播的发生概率约为15%-45%,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母亲通过胎盘物质交换将HIV传给腹中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在通过母亲产道时接触大量HIV病毒时感染;通过哺乳感染。
4、艾滋病传播具备的三个条件
a、HIV感染者存在(必须存在HIV的传染源,才有可能发生HIV感染和传播。有些人担心和怀疑只要有过某些行为,如性行为,就会得艾滋病,即使没有HIV的存在也一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b、有足够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HIV的数量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例如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带有比较多的病毒,只要少量的血液就足以感染别人,接触这些体液感染的危险性比较高。而唾液、泪液和尿液中病毒含量很少或者没有病毒,汗液、呕吐物等不含病毒,因此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c、HIV必须进入受感染者的血液中(光是接触到有病毒的体液并不足以感染上HIV,健康、无破损的皮肤可阻止HIV进入机体,能有效地防止HIV感染。HIV可以通过伤口或溃疡进入机体,或者透过肛门、直肠、生殖道、口腔、眼睛等处的粘膜进入人体)
5、看视频:《爱在阳光下》第二部分 提问:视频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
参考答案:咳嗽、打喷嚏、近距离、握手、礼节性接吻、拥抱、共用洗手槽、共用马桶、共用餐饮工具、唾液、蚊子叮咬
6、呈现日常生活的行为的图片,判断是否能传染艾滋病 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b、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c、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 d、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e、购物、使用钞票;
f、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g、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7、观看图片集——艾滋病志愿者活动的照片(背景音乐:爱与希望)思考:我们能为艾滋病病人做什么?
总结:
a、首先保证自己不被染上。如果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不被传染,那艾滋病流行就会被遏制。所以我们要掌握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b、了解艾滋病知识。如果我们连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基本传播途径、基本的预防措施都不知道,那我们想要去遏制艾滋,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c、宣传艾滋病知识。要想遏制艾滋横行,必须得全民动员,所以宣传艾滋病的知识尤为重要。
d、北京的一些NGO的很多志愿者本着责任和关爱参加了救助这些艾滋孤儿,主要是一些大学生朋友,每人志愿与其中的一名孩子建立通信联系,从生活,学习上给孩子带去关心和帮助。
8、课堂总结
a、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
b、艾滋病传播具备的三个条件 c、哪些行为不会被传染艾滋病
8、习题
以下行为是否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1)在游泳池游泳(F)
(2)扎耳洞(T)(3)与艾滋病患者同班学习(F)
(4)共用注射器(T)(5)共用坐式马桶(F)
(6)握手、拥抱(F)(7)输血(T)
(8)打喷嚏(F)(9)无保护的性接触(T)
(10)共用餐具(F)(11)蚊虫叮咬(F)
(12)使用公用电话(F)(13)怀孕的母亲给孩子哺乳(T)
(14)共用吸管饮水(F)(15)礼节性亲吻(F)
(16)徒手帮流鼻血的人止血(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