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汕府科[2008]58号)
关于做好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
汕府科[2008]58号
发布时间:2008-5-4 12:38:21来源:汕头市科技信息网
各区县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和《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若干管理办法》(汕府[1997]109号),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和管理,加快我市民营科技经济发展。现就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和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民营科技企业的范围
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科研、生产、经营的经济实体。
民营科技企业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研制、中试、生产、示范、推广、销售为主要业务经营范围。
二、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机构
汕头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市级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并负责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更名的初审和推荐申报工作。各区县科技局协助市科技局组织民营科技企业的申报、推荐,并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
三、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
(一)认定条件
1、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⑴非政府经营,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以及新科技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
⑵有合法拥有的专利或科技成果、新技术产品、专有技术,开发、生产相关产品,或具有从事科技咨询或科技服务的能力;
⑶生产企业的年技工贸总收入200万元以上,主要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可适当放宽;
⑷科技开发费用应占年技工贸总收入2%以上;
⑸设立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并有固定的场所,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⑹企业依法经营一年以上,运行机制良好,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科研工作成绩。
2、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⑴经认定一年以上的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
⑵生产企业应具有合法的技术成果证明(具有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等证明)或专有技术,开发和生产相关产品;
⑶如属于制造业、采矿业或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企业应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资产达500万元以上;
⑷科技开发费用应占年技工贸总收入2%以上;
⑸与业务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包括同等学历)应占专职从业人员(不含生产工人)的30%以上;
⑹企业依法经营,运行机制良好,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科研工作成绩。
(二)认定时限和程序
1、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原则上每年组织2次,接受申报时间分别为4月16日至30日和9月16日至30日。企业自愿申请,并在截止日期前将申报材料报送市科技局。
2、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按省科技厅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根据省科技厅的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企业应在省科技厅申报截止日期前30天将申报材料报送市科技局。
3、市科技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对符合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申报要求的企业,市科技局形成推荐申报文件,连同企业申报材料上报省厅。对符合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申报要求的企业,市科技局分别于每年6月份和11月份下达批准文件,颁发《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
(三)申报材料
1、申请认定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市直企业一式二份,区属企业一式三份):
⑴《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申请表》所要求填报的材料,其中有关经济数据须经申请单位财务部门核实确认并盖章;
⑵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⑶技术成果证明(能够证明合法拥有的专利或科技成果、新技术产品、专有技术,开发、生产相关产品,或具有从事科技服务能力的有效证件材料);
⑷涉及国家规定的特殊专业的,须有归口的专业主管部门同意的证明;
⑸民营企业科技人员情况表;
⑹企业获得的主要资质和荣誉证书复印件。
2、申请认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需登陆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http://pro.gdstc.gov.cn/pro/),在线填写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申报书,逐级提交,经市科技局审核同意后,打印形成纸质材料送市科技局(一式二份)。申报书内容包括:
⑴《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申请表》所要求填报的材料,其中有关经济数据须经申请单位财务部门核实确认并盖章;
⑵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⑶企业上年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复印件(加盖公章);
⑷技术成果证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专有技术证明材料);
⑸国家法规规定必须持有的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如:电器生产许可证、新药证书、药业许可证、农药证书、卫生许可证、电讯入网许可证、环保证明等;
⑹已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
⑺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书;
⑻ISO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⑼其他。企业认为可以对本公司技术或产品提供有力证明的相关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提供;
⑽省科技厅要求的其他材料。
四、民营科技企业的考核、更名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考核
汕头市科技局对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检一次。年检的时间定于每年第一季度,与民营科技企业年度统计工作同时进行。企业按要求填报《民营科技企业年报表》,并连同《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送交市科技局进行年检。对于年检合格的企业,市科技局在“民营科技企业年检情况”一栏加盖“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年检专用章”,并将通过年检的企业名单通过媒体公布。对于未及时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企业,不再按民营科技企业管理。
(二)更名
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若因合并、分立、转制等原因,企业名称发生变更,需及时办理民营科技企业名称变更手续。民营科技企业名称变更申请时限与申报认定的时限相同。办理民营科技企业名称变更的有关材料:
1、申请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名称变更的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
⑴申报汕头市民营科技企业更名申请书;
⑵汕头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
⑶企业更名前、更名后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⑷企业在相关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更名的证明文件。
2、申请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名称变更的企业需登陆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url=“http://pro.gdstc.gov.cn/pro/”]http://pro.gdstc.gov.cn/pro/[/url]),在线填写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申报书,逐级提交,经市科技局审核同意后,打印形成纸质材料送市科技局(一式二份),除按申报认定要求提交申报书外,还须提供以下材料:
⑴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
⑵企业更名前、更名后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⑶企业在相关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更名的证明文件。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民营科技企业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或拒绝考核和统计等材料的,将取消其民营科技企业资格。
2、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若发生变更经营范围、转业等情况,应重新申请认定。
二○○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处工作职责
1.负责民营科技企业认定按法律、法规要求所需各类文件审核工作。
2.负责起草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相关文件。
3.负责对民营科技企业认定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时限等告知行政相对人受理结果。
4.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义务及权利。
第三篇:关于开展2010年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0年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辖市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促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完成我市“十一五”规划孵化器建设任务,现开展2010年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次市级孵化器认定工作由市科技局高新处委托市创业孵化协会负责实施。
二、市创业孵化协会负责申报材料受理、专家聘请、现场考察、数据汇总等方面的工作,各辖市区科技局负责组织申报。
三、申报单位必须符合《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并按申报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四、申报单位准备好相关材料后,须经辖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盖章,并将材料上报至市创业孵化协会。
五、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并按照封面、目录、认定申请书、相关附件的顺序装订成册。
六、申报单位请于5月20日前将材料报送至市创业孵化协会(常武中路801号科教城天润科技大厦C座5楼510室)。
七、联系方式
1、市科技局高新处:孙奕856815232、市创业孵化协会:胡静89857958
汤联青85550510
特此通知!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0年4月28日
附件
一、《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二、《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识申请书》及相关附件目录
第四篇:省工商局关于做好2011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延续认定工作的通知
省工商局关于做好2011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延续认定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做好2011
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延续认定工作的通知
2008年4月以来,全省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断加大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所有人名称权的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认定了三批共371件企业知名字号,为促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做好2011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第四批)认定和第一批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和延续认定的范围
1.新申请认定范围:截至2011年7月31日,住所在福建省境内的内资企业法人和外商投资的公司,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0万元,企业名称规范、字号连续使用5年以上,企业依法经营且业绩良好,近3年内无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在严格按照标准审查认定的同时,允许适当放宽从事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文化创意、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行业企业的认定条件,上述新兴行业的企业名称字号连续使用3年以上的可纳入认定范围。
2.延续认定范围:按照《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福建省工商局关于认定2008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的通知》(闽工商企注〔2009〕43号)认定的第一批100家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附件6)的3年有效期即将届满,辖区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本通知延续认定的时间安排,通知辖区内该批知名字号企业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复评认定。对逾期未申请复评认定的,省工商局将发布撤销公告,撤销该批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的资格。
二、时间安排
全省企业知名字号新认定和延续认定活动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时间安排如下: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5月1日至5月31日):福建省工商局向社会发布公告,各级工商部门向符合新申请认定和延续认定条件的企业发放相关材料,做好申请认定的准备工作。2.初审、复审阶段(2011年6月1日至7月31日):申请人向原登记机关提交新申请认定和延续认定材料,县级和设区市级登记机关分别对申请认定材料进行初审、复审。
3.材料受理阶段(2011年8月1日至8月31日):福建省工商局受理全省新申请认定和延续认定材料,8月31日为截止日期;省工商局登记的企业应当于7月31日前直接向福建省工商局申报认定和延续认定材料。
4.征询意见阶段(2011年9月1日至9月30日):经审核,对符合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延续认定条件的企业,福建省工商局发布征询公告,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5.认定通知和公告阶段(2011年12月底前):符合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延续认定条件的,省工商局将印发认定通知和发布认定公告,并向新认定和延续认定的企业颁发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牌匾和证书。
三、企业应提交的材料和规范要求
(一)新申请认定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的企业应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书》(附件2);
2.登记主管机关核准使用该字号的起始时间证明(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或初始使用该字号的企业名称登记注册证明);
3.加盖企业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企业基本情况及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的荣誉称号或获奖的相关文件或证明;
5.企业2008-2010近三年的审计报告;
6.企业基本帐户开户银行出具的企业信贷信用情况的证明或信用等级证书复印件;
7.认定机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有关文件、材料。如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其他相关权威部门、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排位情况的说明或证明。
企业以其拥有的经工商部门认定的有效期内的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作为字号的,可免提交上述第6项材料,属2010认定的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可免提交上述第5项材料,但应提交加盖企业公章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文件或证明复印件,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认定。
(二)申请延续认定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的企业应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申请书》(附件3);
2.加盖企业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认定机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三)申请认定材料的规范要求
1.申请认定材料应按照以下顺序排列,整理装订归卷。新申请认定的材料依次为:《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书》,登记机关核准使用该字号的起始时间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基本情况及省级以上荣誉情况,企业2008-2010近三年的审计报告,其他材料。
申请延续认定的材料依次为:《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申请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其他材料。
2.提交的申请认定材料,应采用A4规格的纸质材料,并提交电子版本材料一份。提交的电子材料,应按纸质材料的排列顺序制成一个扩展名为pdf的电子文件,并以“XX公司申报知名字号材料”形式命名该文件。
3.申请认定材料应当简洁精致,装订整齐,目录清晰,目录标示页码与实际页码相对应。
4.认定机关经适当程序和审慎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认定材料不再予以退回,以福建省工商局印发的认定通知和发布的认定公告为准。
四、申报程序
根据《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认定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按以下程序申报:
(一)企业向原登记机关提出书面的知名字号认定申请。
(二)登记机关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查,审查合格签署意见。
1.县级登记机关收到企业申请认定材料后,按规定进行初审,符合要求的,应当在《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书》或《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申请书》的“初审单位意见”栏签注“经审查,该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属实”,并将申请材料报送上一级登记机关。
2.设区市级登记机关负责组织对县级登记机关上报的申请认定材料和本级直接受理、初审的申请认定材料作进一步复审和核实,并视情况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复审符合条件的,由市级登记主管机关签署复审意见,在“复审单位意见”栏签注“经复审,该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符合条件,同意上报”,并盖章确认。对本级直接受理的申请材料,应在“初审单位意见”栏签注意见,并盖章确认。
各设区市工商局将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按照推荐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排序,汇总制成《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人情况一览表》(附件4)和《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申请人情况一览表》(附件5),经盖章确认后,应当于8月31日前连同申报企业的申请材料一并上报福建省工商局。
3.省工商局登记的企业,应当于2011年7月31日前直接向福建省工商局提出新认定或延续认定申请。
五、认定总数和推荐名额分配
根据全省经济发展速度、企业数量和规模等实际情况,2011第四批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总数确定为130件,其中内资企业100件,外商投资企业30件。
(一)内资企业:各设区市工商局和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负责推荐数量安排如下:福州、厦门、泉州市工商局各12件,漳州市工商局11件,三明、南平市工商局各10件,莆田、龙岩、宁德市工商局各8件;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9件。
(二)外商投资企业,各设区市工商局和省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分局负责推荐数量安排如下:厦门、泉州市工商局各7件,福州市工商局5件,漳州市工商局3件,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市工商局各1件;省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分局3件。
六、工作要求
(一)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各市、县、区工商局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积极协调,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注册登记、监管执法、信用体系管理、日常巡查等方面获取的企业商誉信息,结合征询有关部门、相关组织、行业协会的建议和意见,认真核实申报企业的经济指标、公众知晓程度、商品或服务质量等有关情况,严格把关,保证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的认定质量。
(二)在开展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工作中,各级登记机关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征询公告和认定公告,由省工商局统一组织发布。
(三)切实加强监督。负责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活动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的规定,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四)各级工商局在开展知名字号认定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上报省工商局。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联系人:林东,联系电话:0591-87725945;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分局联系人:姚桂梅,联系电话:0591-87724215附件:
1.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 2.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书 3.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申请书
4.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人情况一览表 5.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延续认定申请人情况一览表 6.第一批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名单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
第五篇:关于做好2011年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1年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市(区)经信委、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
根据《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今年将进行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工作。现将要求通知如下:
1、各市(区)经信委和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对本辖区内的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评价并综合打分。
2、各市(区)经信委、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于9月10日前将评价结果行文上报我委科技处,并同时报送《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表一份;以及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表电子版、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汇总表电子版。
3、各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升级为省、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和2010年新认定的市企业技术中心不参加此次评价工作;申报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包括软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不参加此次评价工作。
5、我委将按照《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要求,对本评价进行审核,并公布评价结果。
6、电话:86839257,联系人:卢震华,E-mail: tz2111138@sina.com。
附件:
1、《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2、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表
3、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汇总表
4、泰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附件1: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时需要提交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前两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秘密可作技术处理)。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组织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情况等)、合作创新情况(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及与国际间合作情况)、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情况、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技术创新情况。
四、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情况。
五、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