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喜迎新春和谐促建
喜迎新春和谐促建
为了丰富报刊作业区文化生活,表达中心局领导对员工节日的关怀与问候,报刊作业区在新春来临之际举办了“迎新春促和谐"茶话会,在茶话会上员工们畅所欲言,共庆新春佳节、共话美好未来。通过这次活动,使员工们感受到了报刊作业区大家庭的关心关爱,增强了报刊作业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了员工们建设和谐作业区的热情。
第二篇:喜迎新春
喜迎新春
新春佳节,马年吉祥,举国欢庆。当全国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时,仍有许多人像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障着机组运营的正常运行,工作在运行一线上的我们正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度过了这个有意义的春节。
当马年来临的时候,我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听着此起彼落的鞭炮声,感受着村民们迫不及待的过新春的喜悦心情,心中难免多了一份思乡的情怀,但是望着万家璀璨的灯火,我们又更加庆幸自己所在岗位担当的角色和身上承担的责任。在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里,能让万家百姓在这璀璨的灯火下欢度新春,是我们电力行业人员的一份荣耀和骄傲。当我们正带着这份荣耀和骄傲坚守在岗位上时,厂领导们又不辞辛劳的给我们送上了关怀和温暖,这一切又让我这个初次在外过年的收到了一份巨大的惊喜。春节时大家常讨论“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既简单明了又与众不同,它触手可得又遥不可及,因为每个人的参照物不一样,幸福点也就不同,而我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他人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就是一种幸福,再加上领导们不辞辛劳的为我们在除夕期间送上了关怀和温暖,让我又深刻的体会到了另一种春节的意义。
挥手告别逝去的蛇年,昂首迎来崭新的马年。我收获了一种新的感动和力量,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带着生活中的激情和工作上创新的钻劲、韧劲和闯劲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细心地感受自己的幸福,期盼着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建和谐班组 促共同发展
建和谐班组促共同发展
——记五分公司钳工一班先进事迹两三事
五分公司钳工一班在建安公司五分公司众多班组中既普通而又卓越优异的,钳一班现有职工12名,35岁以下青工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高级技工人数占班组总人数的80%以上,技师及高级技师人数为全班的40%以上。主要承接集团公司各项技改、维保及大中型检修的施工。近几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建安公司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施工任务的广度、施工组织的难度、施工作业的强度及施工检修的“精”度,对班组建设,特别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历史责任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既体现了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钳工一班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人”来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稳定、作风硬朗、技术精湛、管理创新的优异班组,从关爱职工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班组日常生产检修紧密结合,渗透到检修作业全过程,引导职工岗位创新创效再立新功、“低成本运营争为先锋”,钳工一班处处、时时、事事“永争第一、不为第二”,连续五年轻微伤以上事故为0,年生产任务在五分公司几个班组中名列第一,多次被建安公司党委工会评为先进班组,并于2009年4月荣登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
第四篇:建小康促和谐
建小康促和谐
群众文化产业化是一个热门儿的话题,在社会上曾经引起过广泛的争论,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人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论争激烈,五花八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发展产业文化的高标准,为群众文化产业化这个话题又增加了新由头,为人们的大脑又注入了兴奋剂。如果现在让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再谈论群众文化产业化这个话题,恐怕思路更清晰,依据更充足,信心更坚定了。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明确地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可以讲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及广大人民的愿望。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事业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小康社会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重要关系?带有公益性群众文化与商业味儿十足的文化产业能否相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有哪些困难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产业与小康社会的重要关系
我党的十六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设计的目标涵盖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覆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标准是很高的。到那时,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三足鼎立,相互交融,尤其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它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可以说,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文化事业也一定很兴旺。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十分枯萎,那么那们的经济也一定不会很发达。所以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已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事业要靠强大的文化产业作支撑,靠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保障才能够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形成而发展壮大,才能够与社会相符,与时代合拍。所以,不论从宏观上看,还是微观上讲,小康社会与文化产业都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相互连带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事业就是文化产业,就是群众文化。但是,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群众文化工作单位却仍然躺在“国办文化”的暖床上重温着旧梦,依然沿袭着多少年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群文模式”慢慢地运行着。然而,这场旧梦并不甜美,这种运行机制也并不科学,在当今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的映衬下,群众文化工作单位不合理的人事安排,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加之陈旧落后的工作环境和办公设施,显得非常不适应,非常不协调。这种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状况,不仅重重地挫伤了群文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大大地限制了群众文化向着更高、更新、更远的目标蓬勃发展,同时也深深地制约了文化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而老年化、概念化、赶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也严重的充斥着群众文化这个大舞台,在人们普遍的印象当中好象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中老年人和街道居委会的事情。当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老百姓娱乐方式的改变和增多,群众文化工作越来越难搞,这是客观原因众所周知的,但其主观原因还在于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缺乏凝聚力,不能够把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吸引到这项工作中来。试想,面对形形色色娱乐方式的年轻人,他们怎么能够对单调乏味,公式化、政治性极强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无动于衷呢?面对破旧不堪丝毫没有文化味道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大门,那些极想提高自己文化品味的人们怎么能够不望而却步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低廉报酬甚至没有报酬的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一些群众文艺演出活动,那些经常要自己掏腰包的业余群文骨干又怎么能够不犹豫不决呢?所以,现如今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多数人都足一些离退休在家,特想锻炼身体和充实业余文化生活且不太在乎金钱的大爷大娘们了,群众文化活动似乎也只剩下中老年舞蹈和中老年书画了。
造成这种惨淡又无奈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资金,就很难搞出像样的活动,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目前群众文化工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资金短缺,活动照搞难为的群文工作单位只好紧衣缩食,这样下去身体怎么能够强壮昵?现在是市场经济,群众文化活动靠政府拨款很难,就是得到拨款也是微乎其微,大部分活动资金,还要靠组织单位自筹,这就给做为组织单位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出了个大难题,因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化馆和文化宫的日子并不好过,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单位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基本办公用品都没有,日子过的相当寒酸,有些文化馆和文化宫的硬件设施还不及一个小小的街道居委会,据了解,现在有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已经出现了“揭不开锅”的现象。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须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之时,作为上层建筑的群众文化事业电必将迟早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这就促使这群众文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领域特别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种体现。
三、群众文化产业化的实际困难
大家都知道,多年以来群众文化始终围绕着搞动态和静态文化、艺术活动及培训,作文化、艺术专科示范和专项研究等这样一个范围来开展工作的,带有很强的公益性。要想使群众文化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其自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有一定的难度。试想,做为党和政府依照宪法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向人们进行宣
传教育、丰富群众文化而专门设立的文化馆和文化宫,这样一个做为意识形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怎么能够靠搞活动、培训、做示范、研究来赚钱糊口,又能够赚多少大钱呢?即使有一点点的合法收入,现在也只能算是“以文补文”的小打小闹,基本称不上什么产业。如果这些文化事业单位一味的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赢利赚钱为目的,那么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势必就会变质,群众文化工作目的恐怕就会脱离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求的轨道。当然,群众文化产业化是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不能够完全依靠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来包办,文化事业单位应该是社会效益两方面工作都要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但对于多年来一直靠政府双手扶持走路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来讲,如今要想脱离政府的一只手学会自己走路,确实面临一定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作为一直是靠政府拨款生存的,不管是全额还是差额,都不可能有雄厚的资金投入到群众文化产业开发和建设中。况且,群众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探索性很强,风险性很大,投进去的钱很可能就会“打水漂”,一手抓文化,一手抓经济对于文化馆和文化宫来说谈何容易。另外,作为终身国家干部身份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专业干部,不但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更缺乏市场经济和文化经营的常识。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过大,激励机制不强,干预管理大多的现象如今在文化馆和文化宫普遍存在,面对这样一件新生事物,端惯了国家“铁饭碗”的文化馆和文化宫人,往往是听而不信,望而不见,干而不能。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党的十六大召开给予全国群文工作者极大的鼓舞,似乎经文化馆和文化宫人吃了颗”定心丸”,同时也为群文工作者,迎着种种实际困难,要想迈出群众文化产业化勇敢的第一步,还需要具备很大的胆识,经过艰苦的努力,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
四、群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群众文化走向产业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尽管它是一件新生事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看好。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许多群文工作者都在跃跃欲试,一些业外人士也看好了这一投资热点。其实,所谓群众文化这个概念如今已经远远超出了“活动、培训、示范、研究”这样一个范畴,现在它的含义更深更广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凡是能够繁荣社会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积极健康文明的,物质与精神融合的财富,都应该、称之为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事业就是群众文化产业,它本身就是一块“金招牌”,不论影响面儿,还是信誉度都略胜一筹,况且不管是群艺馆,还是文化馆或文化宫,目前在我国各市区都是唯一的,所以说有了这“金招牌”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就看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怎样的利用和呵护这块沉甸甸、金灿灿的“招牌”了。十六大强调,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群众文化产业要为人民大人提供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国家在投入上给予保障,政治上给予扶持,是发展群众文化产业的有力前提,它能够为群众文化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够迈开群众文化产业化艰难的第一步。群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也是有远大前景的,只要我们把握好国家政策方
向,抢抓住市场竞争机遇,调整好产业内部结构,树立起现代经营理念,不仅能够在文化娱乐等许多事业方面有所作为,而且还能够向着群众文化产业集团化方向迈进,实现跨地区的多面体经营,运用高新技术推动群众文化产业的升级,促进群众文化产业与众多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向着新的里程碑迈出了一步。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需要有高层次的群众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积极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每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群众文化产业化势在必行!
第五篇: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做起促和谐
成都市青白江区供销社联合社
扎实开展“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
讨论活动
按照区委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要求,我社于月 日开展了“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专题讨论活动,联社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社、公司中层以上干部32人参加,会上,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讨论“文明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会上,紧扣“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深入学习了省委、市委、区委主要领导关于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文明和谐创建与供销社中心工作有效结合、文明和谐创建日常性与创新型有机结合、文明和谐创建与个人工作紧密结合三方面讨论了“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通过专题讨论增强了我社全体党员干部创建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青白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强调,谱写“中国梦”青白江篇章,深入开展“文明和谐怎么建、从我作起促和谐”讨论活动,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增强“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人人有责”的高度自觉,在全社形成团结一致谋发展、同心同德促跨越的良好局面。我们要以此次讨论会为契机,掀起文明和谐创建,从我做起的新热潮,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青白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