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3:3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4.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见,让学生自主作文、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改革作文教学,让学生自主作文,切实提高学生作文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对我校小学部分学生的作文状况作了一番深入调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路。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时间:2011年9月—10月。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谈话、看作文作业,主要用问卷形式加以调查。

(三)调查对象:我小学部分学生,共152人。

(四)调查内容:

A对作文的态度。B写作的动机。C作文材料来源。D写作中最困难的问题。E关于观察。F关于课后阅读。J教师的要求。

调查问卷

1、你对作文的态度()

a.喜欢b.不喜欢c。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2、写作动机()

a.想把有趣的事和心里的话说出来。B.对将来的学习工作有帮助。c.完成教师任务,得到好成绩。d.其他。

3、作文材料来源()

a.根据题目范围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B.教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C.找符合题目要求的范文稍加改编。D.根据题目要求编人和事。

4、写作中最困难是什么()

a.不知道怎样写出真情实感。B.无事可写,无话可说。c.不知道怎样写具体。d.开头难,思路易断。

5、关于观察()

a.平时注意观察并兴趣。B.观察时有展开想象。c.没有什么可观察。D.及时将观察记录下来。

6、关于阅读()

a.自觉并广泛阅读课外读物。b.只读有关作文方面的书。c.按老师要求摘撑腰和优美词句。d.阅读时能写读后感。

7、对教师的要求()

a.多交流多沟通。b.多指导观察 C.教学形式多样D.放手让自己 1

用喜爱的形式写想写的内容

(五)调查目的:为了了解目前学校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原因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作文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

在152份问卷中,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85人,占55.9%;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有100人,占65.8%;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90人,占59.2%;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46人,占30.2%;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有40人,占26.5%;认为多观察的15人,占9.9%;认为多读书的有20人,占13.2%。作文中的困难主要有:不会观察,无话可说,思维单一,无从下笔,不会修改等。希望提高的途径:学好语文课多读课外书籍,多参加活动,丰富生活经历,勤练笔,常写日记,老师要加强指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综观现状,当前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作文训练量小

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有时学校开展一些活动,老师即使布置写日记,但是由于要应付大量的备课、上课工作,无暇顾及这“额外”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成自然,老师不认真检查评改,他们也就随便应付了。

2、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

各年级作文训练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另外,在一、一年级只重视识字训练,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3、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教师指导不得法

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

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于是学生也怕作文,造成恶性循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不少语文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把范文当成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5、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

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些空洞的评语。有些教师不及时批改,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不重视,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意义上的沟通。

四、调查建议:

针对学校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定自学计划,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函授培训,不断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习,转变观念。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3、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4、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提前起步。

我们要打破从三年级才开始起步的习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起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小学生入学前,己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教师在学生入学后要继续发展学生的口语,在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在起步作

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强化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要求学生把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看和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写话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5、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仿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并定期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办好墙报、板报,多方面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6、顺应学生心理,开展作文活动。

作文面改,对一些差生,应适当采用作文面改法。然后抽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讲评,在对他们习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作出总体评价之后,即逐一对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心不明确、病句、标点符号用错等,或当面指出,或是做上记号,或提修改意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在面批中,由于采用商量的办法,学生感到这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劲头足,个个跃跃欲试。修改完毕,学生读着自己亲笔撰写的“佳作”,沉浸在创造的愉悦之中,加上前后对比,会很快地悟出好作文的道理来,这对于挖掘学生潜质是很有好处的。编集作文,学生在作文竟赛中的获奖之作,以及平时-所选贴作文,尤其经过集中面改后,大都可以列入“优秀作文”之列。当这类习作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便组织这些小作者用标准稿纸抄正,教师写好眉批及评语后即加上“前言”,并设计好封面装订成册,作为自己班的优秀作文选,旨在树立榜样。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重视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迈出困境,出现新的局面。

第二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的作文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条理不清、千篇一律、满篇大话空话、乱编乱造,这一切提醒我们,作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为此,我对周寨小学部分学生的作文状况作了一番深入调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路。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日—12月30日。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谈话、看作文作业,主要用问卷形式加以调查。

(三)调查对象:﹡﹡小学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四到六年级学生各一个班,共152人。

(四)调查内容:

A对作文的态度。B写作的动机。C作文材料来源。D写作中最困难的问题。E关于观察。F关于课后阅读。J教师的要求。

调查问卷

1、你对作文的态度()

a.喜欢b.不喜欢c。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2、写作动机()

a.想把有趣的事和心里的话说出来。B.对将来的学习工作有帮助。c.完成教师任务,得到好成绩。d.其他。

3、作文材料来源()

a.根据题目范围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B.教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C.找符合题目要求的范文稍加改编。D.根据题目要求编 1

人和事。

4、写作中最困难是什么()

a.不知道怎样写出真情实感。B.无事可写,无话可说。c.不知道怎样写具体。d.开头难,思路易断。

5、关于观察()

a.平时注意观察并兴趣。B.观察时有展开想象。c.没有什么可观察。D.及时将观察记录下来。

6、关于阅读()

a.自觉并广泛阅读课外读物。b.只读有关作文方面的书。c.按老师要求摘撑腰和优美词句。d.阅读时能写读后感。

7、对教师的要求()

a.多交流多沟通。b.多指导观察 C.教学形式多样D.放手让自己用喜爱的形式写想写的内容

(五)调查目的:为了了解目前学校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原因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

在152份问卷中,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85人,占55.9%;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有100人,占65.8%;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90人,占59.2%;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46人,占30.2%;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有40人,占26.5%;认为多观察的15人,占9.9%;认为多读书的有20人,占13.2%。作文中的困难主要有:不会观察,无话可说,思维单一,无从下笔,不会修改等。希望提高的途径:学好语文课多读课外书籍,多参加活动,丰富生活经历,勤练笔,常写日记,老师要加强指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综观现状,当前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作文训练量小

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有时学校开展一些活动,老师即使布置写日记,但是由于要应付大量的备课、上课工作,无暇顾及这“额外”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成自然,老师不认真检查评改,他们也就随便应付了。

2、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

各年级作文训练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另外,在一、一年级只重视识字训练,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3、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教师指导不得法

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

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于是学生也怕作文,造成恶性循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不少语文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把范文当成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5、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

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些空洞的评语。有些教师不及时批改,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不重视,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意义上的沟通。

四、调查建议:

针对学校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定自学计划,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函授培训,不断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习,转变观念。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3、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4、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提前起步。

我们要打破从三年级才开始起步的习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起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小学生入学前,己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教师在学生入学后要继续发展学生的口语,在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强化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要求学生把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看和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写话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5、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仿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并定期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办好墙报、板报,多方面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6、顺应学生心理,开展作文活动。

作文面改,对一些差生,应适当采用作文面改法。然后抽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讲评,在对他们习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作出总体评价之后,即逐一对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心不明确、病句、标点符号用错等,或当面指出,或是做上记号,或提修改意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在面批中,由于采用商量的办法,学生感到这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劲头足,个个跃跃欲试。修改完毕,学生读着自己亲笔撰写的“佳作”,沉浸在创造的愉悦之中,加上前后对比,会很快地悟出好作文的道理来,这对于挖掘学生潜质是很有好处的。编集作文,学生在作文竟赛中的获奖之作,以及平时-所选贴作文,尤其经过集中面改后,大都可以列入“优秀作文”之列。当这类习作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便组织这些小作者用标准稿纸抄正,教师写好眉批及评语后即加上“前言”,并设计好封面装订成册,作为自己班的优秀作文选,旨在树立榜样。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重视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迈出困境,出现新的局面。

调查者所在单位:﹡﹡小学

调查者:﹡﹡﹡

时间:2011年11月20日

第三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

什字中心小学 作文教学状况调查报告

习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习作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通过习作反映自己眼中的生活,“以我手写我口”,按理说,会说话就会习作,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条理不清、满篇大话空话、乱编乱造,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满篇,言不成句、句不成段。这种种现象提醒我们,作文教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因此,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习作情况抽样问卷调查,力求通过调查,查找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时间:2012年10月7日—10月14日。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谈话、看学生作文,主要用问卷形式加以调查。

(三)调查对象:什字中心小学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四到六年级学生各一个班中随意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共计56人。

(四)调查内容:

其中1—3题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4—10题学生调查对作文的态度。11—14题调查学生作文时的材料来源。15—19题学生调查对作文的兴趣。20.题调查学生对老师作文教学的期待。

调查问卷

什字中心小学学生作文现状调查表

姓名 班级

一、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提供

依据。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四、五、六年级部分学生

1、你是否经常读课外书?

()

①经常读 ②有时读 ③在老师、家长要求下读 ④从来不

2、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① 经常摘抄 ② 偶尔摘抄 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 ④ 从不摘抄

3、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①不会

②有时会

③经常会 ④会有意识地运用

4、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①轻松愉快,丰富多彩,使人充满信心 ② 严谨,但乐趣少 ③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④ 紧张单调,难于忍受。

5、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一些经历吗?()

① 通常都能做到 ②有时能做到

③偶尔能这样

④ 从来都做不到

6、你写作文的目的是?()

①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为了练好作文

③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④ 其他原因

7、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

①没有 ②老师布置才写 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 ④经常写

8、通常,你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

①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②每天发生的新鲜事 ③自己的心里话

④感受特别深的事情

9、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①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 ②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③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

④ 烦躁,不太想写

10、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① 愉快,满足 ② 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③没什么感觉 ④真累啊

11、每次习作时是否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①有充足的习作内容 ②有时有内容可写,有时无 ③无话可说 ④

胡编乱凑或抄袭范文

12、每次习作材料来源哪里?()

①平时观察积累的真实材料 ②借鉴范文中的材料17③胡编乱写

13、是否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有意义的事记下来?()①是

② 无

③有时有,有时无

14、你是否养成勤写日记,勤于积累语文书及课外读物中的好词佳句?()

①是

②没有

③有时有,有时无

15、你认为习作是一种

?()①快乐的事,认真完成②苦恼的事,消极应付

16、习作时,你是否觉得有话可写,但不知如何下笔?()

① 是

② 否

17、你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容易,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 对作文非常感兴趣 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④ 不喜欢上课的老师

18、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

①觉得作文很难 ②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18 ③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

④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

19、你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东西可写

② 缺少好词句 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④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生活

⑤其它

20、你认为老师在教学习作时应该教些什么?怎么教你能使自己的习作更容易?怎样能写出自己的风格?

感谢您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五)调查目的:为了了解目前学校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原因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

通过手工操作统计及对数据的分析,在56份问卷中,50%的学生有较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爱看课外书,但只有27.5%的学生能将读写结合起来。60.7%的学生习作态度端正,57.1%的学生作文时感觉有话可说。经常写日记的学生占到42.9%,85%的学生认为习作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习作时有话可说的占64.2%。认为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的学生占37.5%,习作时缺少好词句占42.85%,肚里有话表达不出的占42.85%。作文中的困难主要有:课外阅读时不会积累,作文时语言贫乏,经常写日记的学生只有少数,读写不能结合起来,希望老师作文时多辅导,多读范文,对习作的积极性评价多一些;希望老师将作文课上的有趣,激发他们的习作欲望。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综观现状,当前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作文训练量小。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有时学校开展一些活动,老师即使布置写日记,但是由于要应付大量的备课、上课工作,无暇顾及这“额外”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成自然,老师不认真检查评改,他们也就随便应付了。

2、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各年级作文训练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另外,在一、一年级只重视识字训练,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3、读写结合不紧密。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

文。

4、教师指导不得法。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于是学生也怕作文,造成恶性循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不少语文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把范文当成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5、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些空洞的评语。有些教师不及时批改,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不重视,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意义上的沟通。

四、调查建议:

针对学校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定自学计划,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函授培训,不断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习,转变观念。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3、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4、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提前起步。我们要打破从三年级才开始起步的习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起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小学生入学前,己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教师在学生入学后要继续发展学生的口语,在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强化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要求学生把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看和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写话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5、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仿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并定期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办好墙报、板报,多方面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6、顺应学生心理,开展作文活动。作文面改,对一些差生,应适当采用作文面改法。然后抽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讲评,在对他们习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作出总体评价之后,即逐一对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心

不明确、病句、标点符号用错等,或当面指出,或是做上记号,或提修改意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在面批中,由于采用商量的办法,学生感到这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劲头足,个个跃跃欲试。修改完毕,学生读着自己亲笔撰写的“佳作”,沉浸在创造的愉悦之中,加上前后对比,会很快地悟出好作文的道理来,这对于挖掘学生潜质是很有好处的。编集作文,学生在作文竟赛中的获奖之作,以及平时-所选贴作文,尤其经过集中面改后,大都可以列入“优秀作文”之列。当这类习作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便组织这些小作者用标准稿纸抄正,教师写好眉批及评语后即加上“前言”,并设计好封面装订成册,作为自己班的优秀作文选,旨在树立榜样。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重视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迈出困境,出现新的局面。

第四篇:农村小学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以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梅丰小学为典例

影像0901

u200912963

郭丰

摘要:以我小时就读的梅丰小学为典例,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挖掘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同时延伸出学生对教育公平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人民的素质,深刻的影响着国家综合国立的提高。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家需要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个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教育赋予我们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农村的孩子若想走出农村,必须依靠教育的帮助。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绝大多数人所渴望的。但是由于目前国家国力所限制,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肯定有所不同。不仅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那么,农村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如何呢?硬件条件是否齐全?师资力量是否充足?学生与老师关系如何?学生们在资源较贫瘠的农村课余生活的组要构成又如何? 一、调查过程及数据汇总

1、直接进行有结构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具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对校园硬件设施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观察并拍照,详见附录。

2、访谈。(结构性访谈)学生于8月3日找到了梅丰小学的校长——郭校长。郭校长是我小学时的老师,他亲切的接待了我,并对我独立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进行了肯定。提供了我翔实充足的材料。

现节选我和郭校长的部分对话,作为材料,稍后进行分析。(详见附录一)

3、问卷调查(访问式问卷)我有一个堂弟两个堂妹是在梅丰小学念书,村上还有另外5人在梅丰小学念书。为了进一步了解梅丰小学学生课余生活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包括在学校里的课余生活,放假在家里的娱乐活动,先不想去参观博物馆,对自己的春游秋游满不满意,希不希望照着科学课本把上面的实验都做一下,老师平时是否体罚学生。(详见附录二。由于条件所限,只找到八个人,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准确的状况,只做参考)

二、数据分析

1、师资力量分析。从谈话可知,学校只有8个老师(包括校长)。数量很少,每个人都带超过一门课,精力上是否能跟上还要打一个问号。另外,老是不稳定,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经常更换老师,学生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位老师,老师却由于合同期满了,又要更换一位老师,学生又要重新适应。并且,老师是短暂的合同老师的话,教学热情肯定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国家对教师的在编名额应扩大一些,在很多农村学校,老师都没有编制。

2、学生人数分析

从表中可以得出,越是低年级的人数越少,从05年开始,农村小学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开始出现了,下一代的人数开始减少。以后社会发展要靠这一代人,人数的减少,相应的,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农村,这一代人缺少了兄弟姐妹,愈显孤单。这一代孩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日后的教育提供资金,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无论从哪方面,这代孩子都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引导。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3、孩子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由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共同完成的。一方面,学校由于师资的原因,家访的次数比较少,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比较少。另外一方面,父母多数在外,对孩子教育较少。隔代教育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爷爷奶奶通常对孙子很宠爱,甚至是溺爱。

4、硬件分析。据学生观察,学校的硬件设施极度匮乏。和我读小学时没有太大改观。主体教学楼为三层砖瓦结构楼房,(见附录照片),除此之外,建筑只剩办公室,综合楼,食堂,厕所。至于综合楼,空有其表,上面写着家长学校,电脑房,图书室,等,而实际上是当作寝室用的。还有部分是空置。至于操场(见附录图片)中间长了一些杂草,郁郁葱葱,昭示这很少有孩子的嬉戏。小学里从来没有计算机课,学校在2000年配置了一台电脑,但没有真正应用到办公上。

5、孩子学习状态分析。在我设计的问卷调查中,问题“你是否愿意把科学教材上的实验重头到尾做一遍?”我访问的八个孩子都给出了“非常愿意”的答案。“你愿不愿意参观博物馆”八个孩子的答案都是“非常愿意”。这说明孩子的主观意愿上是十分渴望学习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发展。8个孩子中4个认为老师“经常打人”,4个认为“有时候打人”说明老师主要是靠体罚学生充当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鼓励学生,让学生以追寻成就感为动力。

三、思考与建议

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思考。

教育资源中,师资力量应该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可以尽量提高的地方。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短期内想提高学生么生活的社会环境,困难较大。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乡村是最需要老师的地方,但是乡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很小,大部分老师都是想从乡村小学获取教学经验,把乡村小学当作自己的试验田,待自己经验成熟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往往另谋高就。其实,政府可以适当干预,其中我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增加农村教师的在编名额。给教师们充足的稳定感,国家必须做这个后盾。但是相关政策出台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专业不对口。很所老师自身专业是英语,但是同时还要负责语文数学甚至科学教学工作。诚然,这些老师在做题目的时候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是能把学生的题目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这就要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本专业的学历才能胜任,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另外,带的科目多了,老师的精力就分散了,相对的,这些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学资源就减少了。

对策: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对这一状况做出本质的改观。但是我们能不能做一些调整呢?我想,教师人数相对缺少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从教学结构上去调整,可能让一个老师带一门课,但是带几个年纪,这样要好一点。应为这样,虽然老师教的年级不同,若教一门学科,它是一个体系,同时老师在叫高年级科目是可以帮助高年级复习低年级的科目,而教低年级是对以后的重点也较清楚。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老师们教学积极性较差。可能是外地的老师,很多一部分实在工作难以找到的情况下来到农村小学任教的。此时老师们的心理状况比较低迷,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观。

对策:我认为学校管理层面应该做出相应改进。比如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对于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学校在招聘老师是,可优先聘用本地的老师。本地人对当地较艰苦的物质条件应该没有什么怨言。毕竟是自己的家乡。

(3)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调查报告中,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老师是大人的,而且次数比较多。对于不听话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惩罚不能变成威胁学生的手段。不能让学生完全因为害怕去学习。

对策:学校应该组织老师再学习,对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

2、当地政府措施功能的缺失的思考及对策。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似乎相对较少。诚然,这与地方经济有关。农村往往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家长去外地打工人数中就可见一斑。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不应该忽视教育的投入。但目前的情况是越是落后的地方教育投入的越少。当地政府往往只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的热情不是很高。于是,当地教育相对落后,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转向了城市,外地。本地的可造之才因此流失。将来他们往往会去往沿海最求更好的生活,也给自己的后代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由于人才的缺失,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不起来。当地政府再次加大招商引资,更加忽略教育。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本该花在教育的钱放在经济建设上,就好比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要想不陷入这个循环一定要靠人才,而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对家乡感情更加深厚,要优于外地引进的人才。

对策:这些纲领对政府的约束力较低,我们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把政府对教育的套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定下来。另外,对下级政府考核评定时,把教育投入占当地生产值的比例也纳入考核项目。这样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动力。

3、国家宏观策性的思考。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4%”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明智之举。然而第“ 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 4%。可见,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并没有实现。我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不理想,似乎在我国,教育总要让位于经济发展。

4、学生课余资源的缺失。农村学生在学校里教学资源匮乏,在放假时,资源几乎为空白。

在校期间,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基本上是聊天,跳皮筋,打糖纸,玩着和他们父辈小时候几乎相同的游戏。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设施是乒乓球台。水泥材质的乒乓球台现已坑坑洼洼,但是一下课就能看见学生围着乒乓球台。课件这些设施是极度匮乏的,没有篮球,没有足球,体育课就是跳远跑步等。音乐上,老师带着大家唱歌,虽然学生们也都还欢快,但是他们也十分渴望篮球、足球、电子琴。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极度匮乏。在寒暑假期间,学生的娱乐活动几乎只有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小伙伴们玩耍。

对策:学校的资金却是较少,但是我们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解急切需要解决的。不能让同学们都做实验,但是可以让老师演示一边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很满足了。没有足球场篮球场,可以购置足球和篮球,孩子们也不奢望,只要有球,他们对场地的要求不高。第二,对于放假期间,孩子们对于课业可能有种抗拒的心理,但是他们是很渴望学习课外知识,看看杂志的。但是条件却不是很好。没有博物馆,没有游乐园,但是至少当地政府可以在一个村建立一个图书室,购置一些图书,供孩子们阅读。这样滑的资金十分有限,效果却很明显,即让孩子学到了东西,也减少孩子与社会上赌博麻将接触的时间。

5、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

(1)经济实力。由于历史、地理、政治上的诸多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教育的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状况所制约。经济水平的差异,是的个地方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有差异,硬件差异直接产生了。其次,地区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师资力量的差异也产生了。

(2)资源配置。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而一般的农村小学,都是以上四种情况中“轻”的,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匮乏程度可想而知。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减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是实现和谐 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理解经济差异状况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但我们也渴望当地对教育资源的提高。增强国民综合素质,为建设科学强国打下基础。

结束语

本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现状,但由于调查是典例调查,没有采取很大的调查样本,因此未必能反映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全貌,有待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开展调查以反映这是情况。但是本调查是学生独立完成,绝对不含任何虚假成分。

(感谢母校梅丰小学郭校长大力支持我的社会实践工作;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栗志刚老师的指导。)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引用新华社消息“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距离最近一次召开已有11年。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7月15日新华社)

4、《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

政府也十分重视,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50年之前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大国的计

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农村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农

村小学的教育则是重中之重。

二、调查对象:**村村民,**小学师生

三、调查时间:2011年7月15日——2011年8月11日

四、调查内容:

1.选题: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

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发现农村教

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了、**村的教育情况。

2.调查总体:**村村民,**小学师生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教育事业大步发展这

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1.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小学目前仅有在校生145人,较之十年之前的400左右,明显感觉生源不

足。究其原因,首先,新安村紧邻县城,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县级重点

小学。其次,现在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家家都是独生子女,使得适龄儿童人数明

显减少。最后,近年来,一部分村民收入增多,在县城买房,随之小孩转校。

2.农村小学师资存在较大的问题。

(1)年龄老化,许多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布局调整合班后,这个

问题越来越得到凸显,经常有教师因为身体状况,请短期甚至长期病假,影响了

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因为少有年轻教师充实进来,致使农村青年骨干教师严重

缺乏,前几年培养起来的年轻教师也都被重用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学研究的精

力得到分散,或因关系转至其他小学,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观念陈旧,多数教师仍用传统经验进行教育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

步推进,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后,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教学

质量的提高。多数教师仍然坚持水多浸倒墙的观念,用时间加揉搓的方法,用题

海战术进行教学,仍然是课内不足课外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在2008年规范课程管理和作息时间后有的教师

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并且多数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动手操作

等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知识落后,部分教师连基本的教正确讲明白的要求也做不到。因为农村

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办转正的教师组成,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教育,同

时也由于平时也不愿学习积累,也不注重平时的反思,部分教师知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实施后,教材体系的更新换代,这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4)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参与培训学习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师年龄大离内退年龄越来越近,他们总是在盼望早一天到达内退年龄,离开教学一线,自己不准备晋级评职称,更不准备评优选模,因此对镇、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习工作要求,处于抵触应付状态,不去主动学习,就是按照要求参加也是人到心不到,甚至对备课、批改作业这些教学常规最基本的要求也不能做到,并对学校管理人员说:“我能给你们上课就不错了!”,学校管理难,教研室组织活动难。

3.教学设备陈旧、资金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学校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陈旧。各类仪器、器材的欠缺使一些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新时期必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不齐全。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行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苦差事,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更做不到去主动的学习了。

这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双基”工程的实施 “普九”工作的全面展开,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多,学校教学设备逐步提高,各类仪器、电化教学手段走进了我校校园,装上了微机,接通了远程教育网,开足开齐了大纲要求的各类课程和实验教学,虽然调动起了一大批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教学质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

4.学生家庭环境影响

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作为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接受的思想文化方面素质都不很高,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有的甚至是文盲,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不足。家长对其子女受教育的目的也只局限于现在的时间,眼前的空间,不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而且随着农村独生子女逐渐的普及,家长们也越来越溺爱自己的子女,使现在的农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只感受到生活上的优裕,没有受到过逆境的锻炼,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足,缺乏远大报负和顽强的毅力,学生从小学习基础不扎实,厌学情绪严重,辍学情况严峻。

一些家庭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带孩子不仅管不了他的学习,而且有部分老人对老师的教育还存在抵触情绪,如果是学习上面的他就说他不识字,没办法,如果是思想道德方面的他帮着孩子百般狡赖,说他的孩子在家如何如何听话。即使是有家长在家的孩子,家庭教育也不一定跟的上,大家都忙于生计、休闲(搓麻将)。在家的孩子家长分为三类,一是做小生意的,较忙。二是在附近工厂做工的,更忙,连孩子的一日三餐都不能很好解决。我们班有个孩子妈妈在镇上的一个小厂里上班,孩子有一天中午就只吃了一包辣条,试想这样孩子下午能上好课吗?还有的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接送孩子上学,做家务,在送孩子以后

接孩子以前就在麻将场上度过,试想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

六、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的建议

1.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教育落后不公平主要是其投资不足造成的(虽然它不是唯一的)。农村教育本来是先天不足,投资不够,欠账太多,后天发展畸形,必须下大力气投资。投资来源应该有两个,政府和社会,当然前者是最稳定的、主要的。政府投资在财政体制改革中感到很吃力,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这是将来教育发展趋势。那么对于政府就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力度,逐渐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同时调控完善教育政策,国家政府政策的倾斜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投资方式,扩大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公平。

2.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统筹城乡教育就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城乡教育的整合发展就要使城乡两者教育之间有同等的办学条件和思想文化素质,至少是能够相互认同的。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城乡中小学教育教材、课程的编制和选择标准要统一合理。

3.积极开展农村成年人教育,以农业科技教育为主。

我国有一半人口在农村,教育问题也很严重,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应该为成人提供农业科技教育,一方面,为农业自身发展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农民的素质提高不仅对农村发展有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4.建立农村教育保障体系机制,包括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经费机制和教育福利保障机制,对困难生活者补助、资助的保障制度,以及农村教育法制保障。

总而言之,面对以上教育现状,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建设一去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使教师的观念彻底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根本,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七、本次调查的体会和感悟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到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建设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刻不容缓!

感谢学校及学院给了我一个了解农村小学的教育状况机会,感谢家乡新安小学的配合,感谢新安村民的积极配合,才使我的调查完成的比较顺利,使我对家乡小学教育有了一个深层的了解,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抓紧解决资金问题和提高师资水平,这样,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农村教育才会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下载4.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4.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摘要:小学生不会观察,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观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

    关于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作文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 查 人:前言小学生不会观察,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观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环境问题也随着恶化。美好的环境有助于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我们身体健康也有着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才选......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保护状况的调查报告当今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保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今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

    环境保护状况调查报告大全

    课程论文首页环境保护的调查表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弱,我们正在做一项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都是在了解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

    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同学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为充分了解本班学生暑假返校后的思想状况,我们班班委对此非常重视,通过组织召开班级讨论会、寝室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

    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1暑假返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为准确把握当前学生暑期返校后的思想状况,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新学期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