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大纲解析

时间:2019-05-12 13:4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大纲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大纲解析》。

第一篇:2011大纲解析

2011年MBA、MPA、MPAcc考试大纲最新大纲解读(必看)

1,综合能力考试变化不大,数学取消立体几何,和2009年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一致;

具体内容为:

数学部分条件充分性判断题的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给定的 5 个选项中,选择 1 个作为答案。在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这两部分试题中,可能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范围如下: 实数的概念、性质、运算及应用;整式、分式及其运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排列组合;概率初步;常见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平面直角坐标及直线与圆的方程;

2,逻辑、写作没有变化,和09年考试大纲内容一致;

具体内容为:

逻辑推理部分试题的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给定的 5 个选择项中,选择 1 个作为答案。

逻辑推理试题的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非测试有关领域的专门知识,也不测试逻辑学专业知识,而是测试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推理、论证与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3,写作题部分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写作题分两种类型。

(1)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对此做出分析与评论。分析与评论的内容由考生根据试题自己决定。

(2)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三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案例分析。每次考试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4,英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MBA联考以来最大的调整:

(1)、MBA联考英语接近普研,但试题难度要比普研低一些;

(2)联考词汇量从5800减到5500,取消商务词汇;

(3)词汇题型取消了;

(4)作文分值增加,由20分增加到25分;

A部分10分80—100字文章

B部分15分情景短文

(5)翻译分值由20分减为15分,由180字降到150字;

(6)阅读理解分成两个部分,A部分40分,B部分三种题型选一种考; l5个题目,有7选项待选;

l6—7个选项,选5个正确答案;

l5个陈述,句子判断对错

英语部分具体内容:(100分)

第一部分 综合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在一篇约35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重要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能力。阅读理解分成两个部分,A部分40分,共20题,每小题2分,B部分三种题型选一种考10分,阅读理解部门共计50分。

B部分三种题型:

l5个题目,有7选项待选;

l6—7个选项,选5个正确答案;

l5个陈述,句子判断对错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四篇或五篇(总长度约为18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第三部分 英译汉

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指定部分译成汉语的能力。译文应准确、完整、通顺。满分为15分。该部分有以下两种形式,每次考试使用其中一种。(A或B任选一种)

A.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5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30词)译成汉语。

B.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

第四部分 写作

作文分值增加,由20分增加到25分;

A节10分80—100字文章

B节15分情景短文

首先我们对比下新旧大纲的题型和分值。

旧试卷里的分值分布是:

词汇题15分。

完型题10分。

阅读40分。

翻译20分。

作文15分。

新试卷的分值分布是:

英语知识应用(即完型题)10分。

阅读题50分,含旧阅读40分和新阅读10分。

翻译15分。

小作文10分。

大作文15分。

变化在于:

第一,词汇题删掉了。

第二,翻译题分值由20分变为15分。形式是一样的,仍然是短文翻译,但是短文的字数减为150词,比原来短3行。

第三,增加了新阅读10分,新阅读可能会有3个题型:7选5段落填空,段落小标题,对错判断题。

第四,增加了小作文。形式可能会是:有信函letter,报告report,备忘memo,摘要abstract。

第五,作文是25分,分为A节和B节。A节是新加入的作文形式,10分。B节是沿用原来的作文形式。

第六,大的方向变化还有一点,旧大纲里词汇是5800,而现在大纲的词汇去掉了300词商务词汇,大纲的词汇只有5500。

首先,新加入的阅读题是新大纲的焦点,这对我们的考试会有什么影响?词汇换成了阅读的B节,词汇题与新阅读题到底哪个得分容易呢?从以往的经验上看,词汇的得分一直很稳定,一般是5到6分,虽然不多,可是至少还在。而变成了新阅读题后,得分就没有底了,这极大地增大了考生的负担。以前备考词汇题,我们的复习没有负担。我们的思路是,对词汇题不理不睬,你特意复习这个词汇,成效是不高的。你的成绩只能是从你平时的积累来的。然而这道新阅读题型,你不理不睬是不行的,到考场是得不了分的。这个变化提高我们今年考试的难度。其次写作,增加了新的作文,分值来源于翻译的分数。这个就造成了我们3小时的考试时间可能会有一点紧张,毕竟你要写两篇文章。从这个量上面来看,新的试卷要比老的试卷难度更大。从分数线来看,你们不要在意;从难度上,这个难度提高很大。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变化点:

一、新阅读。

大纲里指定新阅读有三种题,即三种题型选考一种。选择权不在我们手中,而在出题人手中,具体的考试题型只能在1月9号才知道。题型1:大完型7选5。

要求跟小完型是一样的。一篇文章,里面有5个空,选项是7个段,从这7个选项段里,选出5个填入文章空中。小完型是填词,而大完型至少是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段落。那这样以来,文章的长度会比去年的阅读文章长度长一倍,原来的是500词,而现在的文章至少应在700词。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否则是读不完的。

大完型在我们国内PETS5(公共英语5)和普研(从2005年开始考了4次)已经出现过多次。以普研为例,普研大纲自2005年改革后,大纲指定的新题型有4种,除去大完型外,还有3种其他形式的新题型,但是5年中有4年就是在考“大完型”。因此,我们也要对大完型相当小心。

题型2:段落小标题。

一篇文章上面会有7个选项,这7个选项是7个小标题,后面的文章至少有6个段落。第1段落不出题,接下来的段落是完整的,你需要从前面的7个选项中为这接下来的每个段落选择一个小标题。

分析大完型与段落小标题这两种题型的区别。大完型是原文里面有的,出题人只是把一些段落从文章里拿出来,打出来后做成题的选项。与大完型相比,段落的小标题是原文中没有的,都是出题人自己设计出来的。本质上,这道题是在考段落的主旨,或者说是小结。

如果这道题出现在了试卷上,那就会对旧阅读试卷产生一个重大的影响。在以前我们的旧试卷中,阅读题是不考段落的主旨题的。旧阅读里的段落考题,有3种题型:其一,信息分布,根据某段请选择正确的选择,是考句子的题。其二,考上下句的词,确定某个词或句子的含义,或者考例子,这也是考句子的题。其三,考段落的主旨。而有了新阅读的段落小标题后,旧的阅读题里就不会再考段落的主旨题。这就意味着,旧的阅读抓细节抓得更多。

题型3:对错判断题。(TRUE or FALSE)

在一个文章后,会有5个陈述句。这个陈述有可能是一句话,也有可能是两句话,但不会是一个段落。你需要根据文章来判断5个陈述的对错。这样的题在普研里是没有的。

这道题好不好做呢?这道题考查的是句子,这5个陈述是与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相配的,而不是跟整个大段落相配的。这道题的本质就是考查对文章某句话的改写,让你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改写还是错误的改写。难度在于,你怎么从文章中找到与陈述相配的句子,这是最难的。

这道题是来自于雅思的阅读题,但难度比雅思低。雅思里除了TURE和FALSE外,还有一个NOT GIVEN。NOT GIVEN把TURE和FALSE的界限弄模糊了,我们中国学生最怕的就是NOT GIVEN。但NOT GIVEN在我们MBA的新题型里考试中是不出现,因为我们MBA的阅读题TRUE和FALSE是

有明确界限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就减少了我们的做题难度。因此,这道题的难度是低于大完型的。

二、新写作10分。

有信函letter,报告report,备忘memo,摘要abstract。这个比阅读还麻烦,作文,我们会有足够的模板对付它。但是这样的四选一,就造成了我们备考的麻烦。

如果他们有惰性的话,那就时考信函。普研自从2005年改革后,虽然也有信函、报告、备忘、摘要、便条,但普研一直是考了5年的信函。如果MBA不想多做改变,那就会像普研一样考信函、如果MBA想改,有可能会考摘要abstract。其他的报告、备忘的操作性太差,如果要写,那么报告会可能是“调查报告”。

信函有3种:社会交往信函,比如:祝贺信。公务函,比如,询问信。社会交往信函,受制于文章形式,没有多少内容可写,不满足80到100字的要求,出题的可能性小。

而公务信函就有很大的可能要出题。形式主要有:询问信、建议信、求职信、推荐信、邀请信、投诉信、辞职信、感谢信、道歉信。

在备考中,要重点准备这9种形式的信。每封信是6个句子左右,每种信函,你至少要准备3个句子。信函考试的是说话的方式,这是一种交流,必须要考虑到收信人与你的关系。你能否礼貌地说话,是考试的重点。

以询问信为例,第一段,开门见山地说出写信的理由。第二段,询问的信息,这是出题人在题中已经给定的,但是不能直接问。如果某人考清华大学,要求写信问一下分数及学费。能直接问:你们学校得多少分?你们要收多少钱?这样问,直接被扣分,没礼貌!礼貌的问,是陈述的语气,“I’m wondering„..”。第三段,是感谢,同时要求别人回信。不能短短说thank you。

但是询问信中,只有第二部分,询问的信息是变化的,其他的理由、感谢、要求回信,都是固定的模板。这些模板需要背,只不过你要背的是9种作文形式的模板。

除了公务信函外,还有摘要(80到100词)是我们重点备考的对象。摘要的题型是出题人给出一篇汉语文章,然后考生要写出80到100字的英文摘要。一篇汉语文章比起英语文章,好处在于至少你能读得懂,而且能顺利地找到文章的重点句子。英文的摘要是一边读一边抄,中文的摘要是一边读一边翻。为了避开我们抄,出题人摒弃了从英文写英文摘要,就采用了从中文写英文摘要的模式。我们通过汉语文章选出来重要句子后,要把这些重要句子翻译成英语文章,就是摘要。唯一的难是,汉翻英会难度高一些。不过大家想想,MBA的作文,不就是在汉翻英吗?

旧试卷里我们在写作文时,是给自己定了一篇汉语文章,然后翻译成文章。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摘要的翻译是别人给定了一篇汉语,然后要求你翻译成文章。这样难度就增加大了。

总的来说,阅读里三选一,写作里二选一。新增加了5个项目。考试的难度大大地增加了。但考生在备考计划中,不要改变你复习计划,毕竟旧阅读40分和旧翻译15分、旧作文15文这一共70分的知识是没有变化的。

第二篇:教育学大纲解析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教育有三种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起源学说 教育的神话起源学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利托尔诺《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生物冲动是教育的动力)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是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特别注意: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活动,所以学习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校院、阅览室等)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体、智、德、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演示、练习等等,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第四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没有等级性,并且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二、古代(努力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有了等级性和阶级性,出现了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方斯巴达的教育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铁饼、投标枪)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我国学校分为国学和私学两种,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选士制度,汉朝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欧洲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僧侣主持教会学校,培养宗教人才,教学内容是三科(即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世俗封建主通过宫廷学校把子弟培养成勇猛善战的骑士,其主要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脱离,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内容增加并趋于实用,教育对象扩大(面向劳动人民子女)。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授课制。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但是,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加,骨路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所以,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据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优生优育问题。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不过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践,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人类具有自觉得

能定性,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二)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从普通教育来说,小学、初中、高中均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和要求。它所培养的人,要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为实现这种规格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措施。例如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集中的教育时间,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们的影响力远不如学校教育。

(三)学校有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学校按编制配备的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人员。他们经过严格的师范训练,有符合教学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教育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学校对他们还有岗位职责要求,不称职的教师要被淘汰。所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相比的。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五、“遗传与环境”中曾出现的错误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轮)

从下面两个维度考察:人性本善、教育内发/善导论——人性本恶、教育外铄/规制论

1、人性本善、教育内发/善导论

“善”主要指人有爱他人的本性及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智慧与创造性;人性本善论者,对教育的力量充满了信心,而且强调教育的作用就是顺应自然,使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主张用顺导受教育者人性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例如:卢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救变坏了。”

2、人性本恶、教育外铄/规制论

人性之恶,一是表现在人的自然欲望是贪婪的、非理性的、卑劣的;二是表现在人的天性是自私的,敌视他人的,人的本性中富有攻击性,这是造成社会上种种恶行存在的人性之根源;这类教育家主张用严格的管束、制度、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这些不好的天性,以对人性恶进行矫正、改造与控制,以形成人的对社会秩序有益的习惯,通过教育养成的习惯可以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使人高于动物,使社会保持秩序。例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白板说”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成任何样式。” 第二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 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982年的“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的“突出战略位置”;1992年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5年的“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的“优先发展战略”;2002年的“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 1.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2.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3.作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制定教育总体规划的基本论据和方法(1)要根据人口的调查和预测。(2)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要根据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业单位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4)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划一 4.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预测教育投资的基本方法:

(1)根据教育事业的规划,在确保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下,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2)要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参照外国的经验(3)教育经费的增长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4)考虑到物价的浮动 5.调整教育结构

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6.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①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政事分开,简政放权。②学校的管理应实行校长负责制③在改革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时,必须注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广义的概念: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多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2、教育研究教育目的,是要研究社会上的教育目的,它对个人的教育目的起着指导、调节、统摄作用。

3、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也就是受教育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培养出来的人应该为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应当符合什么样的阶级利益)。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学校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教学目标(课程或者教学的)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教育目的是来自客观世界,来自现实社会。社会系统的各种因素都对教育目的发生影响,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首先,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的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看法: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

教育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根本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个人之间的发展机会或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个人之间的发展程度或受教育程度是分层次的,个人的个性也是片面的、畸形的、受到扭曲的。教育是一种谋生手段,不是个性完善手段;个人主要当作工具塑造,不是当作目的培养。在这种有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社会只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从而保证人类整体力量的发展,才能推动历史前进。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在我国,无论从目的上说,还是从手段上说,人的个性发展问题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育被认定为“立国之本”。因此,教育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个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定位)2.要求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

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者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全面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

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7年,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3年,景山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5年,《教育法》其中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基础教育 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全体性的特点。2.普通中小学的组成部分

(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3)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在教育实践中,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强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并不是主张门门百分,平均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人的素质涉及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起来,就是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3.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A、基础教育搞成升学教育、应考教育,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B、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C、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忽视甚至取消体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单纯抓智育。D。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除了苦读还是苦读,为分数拼命。

二、流生增长倾向。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 从沿海到内地,流生现象日益普遍,流生数量日益增多。衡量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普通教育是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只能看它是否为学生的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了基础,看它是否为民族素质的提高打好了基础。

三、我国中学的培养目标

(一)我国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

(1)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2)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3)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4)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5)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行为;具有分辨是非和自立自律的能力。(2)掌握现代社会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4)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初步的择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

技能。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1、教育制度的概述

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它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在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与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因而,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教育制度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要存在3种形态——自在性教育制度、强制性教育制度、自主性教育制度。自在性教育制度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强制性教育制度包括教育集权制、学校等级制度和学科规训制度三个方面;自主性教育制度体现在自主的学校制度、教育市场制度、教育行政制度等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如今世界上现代的学校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没有这些学校教育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教育就不能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教育制度除包括上述的各种学校外,还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之家、儿童图书馆、少年科技站等)、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如文化宫、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等)和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依据

1、学制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1)层次增多 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也有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到三年的研究生院等。(2)短期大学迅速发展(3)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4)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知识传播(教学)、知识创新(科研)、知识转化(社会服务,生产)被视为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学习化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富勒、赫钦斯等一批欧美学者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设想。《学会生存》一书全面归纳了这一设想的主要观点:全面反思现有学校教育;在教育系统外还应有其他受教育途径;确认人在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获得经验与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在家庭和公民生活中互相渗透;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去实施终身教育思想;特别倡导发展非正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引进现代技术。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种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终身教育思想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终身教育”的概念。自1970 年保罗·朗格郎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问世以来,终身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其主要思想是:第一,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一体化),它要求人的一生都变成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使整个社会变成有体系的教育场所,实现教育的社会化或社会的教育化。第二,强调教

育的方法是个人和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教育应按兴趣进行,应用小组学习法,并广泛采用创造性、非指导性教育方法。第三,终身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社会持续高速的发展,能够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教育成为社会平等和民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2年清政府(主要制定人张之洞)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壬寅学制(《清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没有实施。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它是施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戊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它是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继承了壬戊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951年我国通过《关于给改革学制的决定》,施行了新的学制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标志我国学制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新学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①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②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③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1987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体系逐渐完善: 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在九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在学制中得到强调;高中阶段实行职教与普通教育分轨;大学教育以四年本科和二至三年的专科为主。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指(小学阶段六年和初中阶段三年或小学阶段五年和初中阶段四年)

2、基础教育≠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 第三节 教育行政体制

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领导和管理以及学校行政对学校的管理。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权利结构和工作制度等内容。其中,国家教育行政权利结构是其核心内容。

教育行政体制的分类: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 中央集权制强调标准化管理,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受中央的指导和监督。地方政府和地方行政部门主要是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和指令等工作。地方分权制是指国家权利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执掌,各有自己的权利范围,分别行使自己的职责,它强调差异性原则。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在教育上,指学校的课程,即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上指某一门学科。

历史上对于课程的界定,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从我国古代的课程“六艺”以及西方中世纪的课程“七艺”来看,人们把课程视作教学科目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而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斯宾塞(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也是从诸学科的角度来探讨问题。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观点。杜威认为手段和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课程不是预先决定的目的,而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目前,西方的一些人本主义课程论者都趋向于这种观点,开始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课程事实上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教育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也就是说,课程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巴西的弗莱雷是这一主张的代表。该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建议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举凡关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安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等均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围。

二、历史上课程论评述

1、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① 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结构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基本特点:A、分科设置;B、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C、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科课程的优点: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科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科课程论代表人物:孔子、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比特、卡特斯

②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基本特点:A、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B、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C、强调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活动课程的优点:重视课程和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育和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积极性。活动课程的局限性: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活动课程论代表人物: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卢梭,裴斯泰络齐);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当代人本主义课程论(马斯洛、罗斯杰)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① 综合课程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综合课程有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取向: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或方法论驱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② 分科课程也称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① 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一般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② 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

是消极的,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主体角度上看,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① 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的主要特征有:1.权威性。2.多样性。3.强制性。

② 地方课程,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能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地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③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说来,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者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者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者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三、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

1、泰勒(R.W.Tyler)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2)提供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布鲁纳(B.S.Bruner)和施瓦布(J.J.Schwab)

(2)基本观点: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C.Rogers)等;

(2)基本观点: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4、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Brameld)、弗莱雷(P.Freire)等;

(2)基本观点: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5、存在主义的发展理论与课程观

(1)存在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的一种哲学流派。

(2)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教育必须把儿童看成是“完全的人”,而不是“不成熟的人”;自由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此他们强烈批评学校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和僵化的学校制度;学校的目的是培养特性、发挥潜能和创造性;教育要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方法以讨论、对话、问答为主。

6、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

(1)教育目的观——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社会意识、生态意识的公民,培养具有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2)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本质:课程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3)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要帮助学生探讨个人的历史,唤醒和培养他们对阶级、种族和性别的自我反省,建立个人在特定社会团体中的认同及自我定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总的趋势就是课程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下列特点: 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六、我国课程编订的原则

1.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校的培养目标。2.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4.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七、我国的新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传统课程已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学生个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长期受到漠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2、阶段

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2年秋,省级实验区开始;2003年秋,达到35%;2004年秋,65-70%;2005年秋,全面推进。

3、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

①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③教育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反映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④强调自主地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⑤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⑥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4、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3)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4)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5)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6)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关注结果、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7)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我国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改革

①建国时期,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改革了理的课程与教材,制订了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改编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而改变了旧的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充更新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科学性。②在1958年的“教育革命”中,由于片面强调劳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消弱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教学计划混乱,教学质量严重下降。③1961年后,中央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主,明确规定了教学与劳动的时间。④在1996年开始的“文化革命”中,学校教学遭到践踏,标榜阶级斗争是主课,并以生产劳动和狭隘的实用知识取代各科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科学,大大降低教学质量,贻误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⑤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教育工作中的拨乱反正的进行,教学改革又重新蓬勃开展起来。⑥1981年,我国又公面了一套新的教学计划,修正了过去的缺点,并陆续发面了一些适当降低要求的灵活性措施。

3.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制订

特点:①整体性 ②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③全面性

二、教材的编写

1.教学大纲的意义、结构与作用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它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2.教科书和视听教材的意义和作用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难、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等。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3.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①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用性的统一。②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③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教育。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教育。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3、教学中教与学。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相紧密联系。教学由教与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但是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概括:教学既包括教师直接的教和学生接受学习,有包括教师间接的教和学生发现学习。)

二、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技 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基础技能: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技 巧:是指一种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谁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实现教育的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中心,学校要以教学为主。教学具有让学生掌握

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和形成令好的个性品德的功能,是我们进行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渠道。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人主要是由各科的教学质量决定的。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居敬持志的读书法

昆体良:摹仿、理论、练习

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德国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五段论教学法: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3、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代表的教学理论:

他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并阐明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的流派 1.赞科夫的教学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1901—1977)从1957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的。一般发展原理:在教学过程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他的现有发展水平。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还有,高难度教学原则、高速度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2.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著作有:《教育过程》。20世纪60 年代,布鲁纳致力于中学的课程改革,强调围绕学科的基本结构重组学校教材,倡导发现学习法,其结构主义教育观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关心的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为此,主张搞好中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重视“内容”指要求教材现代化,重视“结构”则是指要求教材包含学科的基本的概念、法则及其联系,有助于学生“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发现教学模式是布鲁纳所倡导的一种自主式教学模式。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探究者和信息加工者。教学不是向学生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索、探究、发现,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因此,布鲁纳所指的“发现”并不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是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照书本的样子,把获得的事物组织起来的一种活动”。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是: ①设置问题情境,形成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让学生在疑难中提出自己的问题;②针对选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和答案;③引导学生收集和组织有关资料,以供发现和解决问题;④组织学生分析、比较资料,进行思考、讨论,以事实为论据验证假说;⑤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即通过自己的发现得出的结论)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其得到巩固和深化,形成迁移能力。发现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与教材直接“对话”,是学生在自学基础上的创造。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序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程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我们说发现教学模式虽然存在费时费力且适应面较狭窄等方面的局限性,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迁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地说,它的作用体现在:①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和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并与原有知识模式结合起来,重新组织建构新知识,提高了学生智慧的潜力;②通过“发现”的过程,引起学生“发现的兴奋感”,学生可以“将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学习”,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容易从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③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探究式的方法;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信息和知识保持记忆和检索。3.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在总结60年代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经验基础上,运用辩证的系统方法来改进教学,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巴班斯基认为,以往的教学过程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也反映了某些教学的规律性,但只是过程的某个侧面、某种关系,往往以偏概全。因此要运用辨证系统的方法,把教学过程置于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以期达到最优地处理教学过程问题,即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这里所指的“最优”,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具体条件相联系的。在某一条件下的最优,在另一条件下未必最优。这就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达到最优或优化。巴班斯基以系统论研究教学过程,较全面、具体地阐述了教学的实际进程。这有助于教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但是,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过于繁琐,要为广大教师掌握与推广,尚需作很大的改进。

四、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把人类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教学过程,这一有组织的认识过程要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指导,它同样要遵循人类认识的基本路线,在整个认识活动中同样也发挥主管能动作用。

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2、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发展。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的矛盾,正式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教学运行的原动力①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②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③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教学过程规律对教学工作有何意义?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这些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反复出现,并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弄清这些教学过程的规律有助于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指导我们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而学生掌握知识又是按一个课题(或单元)、一个课题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学生学习每一个课题都需经历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阐述这种周期性的学生掌握知识过程阶段的规律性,对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引起求知欲

教学应该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从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开始。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两者之间必然联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①智力的发展依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③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非智力活动:主要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①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②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教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第八章 教学(中)第四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直观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七、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

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眯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五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1.教学方法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组合?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方法,并为完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2.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

1.传授——接受教学

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师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2.问题——发现教学

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3.程序教学

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第九章 教学(下)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

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等。1.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个别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努力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时上学启蒙的学生,他们各自的学习进度也会有很大差别。但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种个别教学形式在古代学校中普遍推行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2.班级上课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上课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19世纪中起,已发展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始于清代(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

3.道尔顿制

1920年,美国的H.H.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道尔顿制最显著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4.分组教学制

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韧,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20年代苏联的学校教学也受到西方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的影响,进行过分组实验教学制。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让每组学生独立学习教师指定的材料,教师不作专门讲解,只作辅导。然后不是全体组员,而只是由组长向教师汇报所完成的作业。这样,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成绩又缺乏责任感,导致教学秩序的紊乱,从而使分组教学遭到激烈批评。30年代后,分组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趋向衰落。目前,分组教学在欧美一些国家又有起色。一般有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分组教学;外部分组是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分组教学。70年代末以来,我国部分学校也采用过分组教学:一种是在新生入校时实行按考试成绩分班;另一种是对已学习了一定年限的平行班的学生重新按现时的考试成绩分班(或分快班、普通班,或分快班、中班、慢班)。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5.特朗普制

近年来,美国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为什么班级上课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能起主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与功能: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③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课的类型和结构

什么是课的类型和结构?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何意义?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分类为两种,一种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掌握课的结构有助于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用。2.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教学有哪些辅助形式?它与上课有何关系?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教学辅助形式以巩固、加深和补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弥补上课在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放施教方面之不足。(1)作业

学生在课外进行独立作业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教师在上课中授予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学生独立作业、经过他们独立思考与操作才能被他们消化、掌握和巩固。②通过作业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③课外作业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成绩优异者和有特殊兴趣与专长的生,可以多指定一些作业与参考书以发展他们志趣、个性与专长。

组织与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数量应决定于教学的需要。②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各作业题的难度要依次增加。③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求助教师家长同学。④对作业必须认真批改。

(2)参观

参观按其与课堂教学的配合情况可分为三种: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3)讲座(4)辅导及其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能具体解决学生的疑难,使学习能顺利进行和完成。②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给成绩优异者以特殊指导,给掉队者以补课。③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和改进。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包括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先决条件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策划,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它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的具体工作如下:

1、备教学内容

就是研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课程标准就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钻研教材就是要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教材一般可分三个水平:“懂、透、化”。懂,就是要对教材上的每一知识点甚至包括插图、表格、注释、附录等都要弄清楚明白;透,就是要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难点和关键,做到上下贯通、前后贯通、熟悉于心;化,就是要将教师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而且运用自如。

2、教育对象

了解学生包括对全班学生的整体了解和对每个学生的个别了解。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智力发展的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性格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等。在了解的基础上,经过研究确定教育的基点和预见学生的困难。一般可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教师备课应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线,兼顾两头。一定有照顾到全体学生。

3、备教学方法

吃透了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了解了教育对象,接着就要考虑如何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里包括如何精选某一单元所讲授的内容,如何组织这些内容,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传授等。也就是确定教学的程序和具体步骤。同时,也要备学生的学法,以便指导学生学习。

4、编写书面的教育工作计划

做完前三个方面的工作后,还要写出具体的书面的教育工作计划,也就是备课工作最后要落实到写出具体的教育工作计划上来,以便于操作。具体有以下三个计划:

(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订出来。它的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期或本学年教学的要求,各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安排,各课题所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需要的教具或材料等,以及考查、考试和教学实践等活动的具体安排等。这一计划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整体设计和安排。

(2)课题(单元)计划。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一章、一课或一个较大的单元,进行全盘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课题(单元)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教学目的、任务、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各课的类型和整体方法结构,以及本课题知识的巩固、运用和检查的具体安排等。这个计划一般都要考虑,但不一定非要写出来,可体现在课时计划中。

(3)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也叫教案,它是一节课(小学一般40分钟,中学一般45分钟)的教学计划或流程安排。它是直接与学生见面的,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年级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其中教学进程包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时间分配,这是课时计划的主要部分。

(二)上课——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上课是教师从事课堂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上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这也是评课的一般标准:

1、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内容正确,掌握熟练;

3、方法恰当,启发思维;

4、语言清晰,教态自如;

5、教书育人,调动全体;

6、结构合理,组织得好。上课的基本操作程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三)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课外作业与课外辅导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教育能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补充与延伸,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后续环节。

1、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为了学生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作业有多种类型,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分,可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按作业的目的分,有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按做作业的地点分,可分为校内作业和家庭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分,有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口头回答问题等)、书面作业和实际操作作业等。作业批改的方式主要有:教师全部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集体批改;学生互相改;学生自改;教师抽改等。

2、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主要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包括班级辅导和小组辅导)三种形式。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给差生和缺课生补缺补差;给优生和有特长的学生开“小灶”,满足其求知欲;指导学生作业和答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

(四)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环节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评价与反馈环节。

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考查和结束考试两大类。平时考查又称日常性考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的局部性检查与评定,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知识实际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常见的方式有日常观察、课堂提问、书面检测和检查书面作业、实习作业等。结束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等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或终结性总结评价。结束考试一般有期终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几种。考试有口试、笔试(闭卷和开卷)和实践操作考试等形式。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有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制三种形式。采用百分制和等级制记成绩有利于分辨学生学业成绩的名次或等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不少课程都主张采用等级记分制,从而保护“ 差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评语制则是采取语言描述的方式直接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优缺点,它一般不存在同班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利于因材施教。总之,几种方式应有机结合,从而对学生学习的质和量作出全面科学的判断。第七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1.教学评价的概念

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2.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简介

现代教育评价显著的特点:它是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理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3.教学评价的意义

对学校来说,可以记载和积累生学习情况的资料,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成绩,并作为学生升留级和能否毕业的依据。

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眯,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以扬长补短。对领导来说,可以了解每个教师、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以改进教学。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及其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4.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小规模(班级)的常模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但科学的常模是经过大规模的多次的抽样测试、实验研究才能求得的。它宜于选拔人才用,但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

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

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故绝对性评价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它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1.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计划性原则 2.教学评价的方法(1)观察法

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但被观察者知道他被人观察时,他的行为便不同于平常,因而观察的结果并不完全可靠,观察精确化的问题也需解决。为了提高观察的可靠性与精确度,一方面应使观察经常化,记一些学生的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使评价所根据的资料更全面;另一方面可采用等级量表,力求观察精确。

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一般都用来记录学生的有意义的或异常的行为表现。要重事实,如实描述行为的发生经过,并可以作简要的解释、说明。行为日志,可以由教师为全班学生专备一个本子,每个学生占若干页,以记录其突出的行为表现。行为日志由教师保管,轶事报告则需交教导处,供研究学生工作之用。等级量表,常用于评价学生的技能和美术、手工作业等成绩,能大大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制作等级量表并不难,首先要确定应从哪几个方面(项目)对学生的行为或作业进行评价;其次要确定分几个等次,如优良中差;再次确定每一项的各级评定标准,然后便可归纳成为评价学生某种技能或作业成绩的等级量表。等级量表要简明扼要,便于实用,切忌繁琐。(2)测验法

进行测验要注意哪些测验的质量指标?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测验的种类: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论文式测验能有效测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但也有很多缺点,主要是阅卷任务重,评分缺乏客观性,易受评卷者主观因素影响,故也称主观性测验。客观性测验的优点是取样广泛,命题的知识覆盖面大,答案明确,不易受评卷人主观态度影响,能有效地测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编制测验试卷任务繁重,难于测定受试者的能力。问题情境测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测定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但其知识覆盖面窄。标准化测验的特点是试卷大量采用客观性试题,题型多样,知识覆盖面大,试题明确科学,测试的实施必须按明确规定的“测验指导”去做,评分按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对分数的解释也必须一致,并报告其常模。(3)调查法

问卷、交谈(4)自我评价法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志,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业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他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成为合格或优质人才。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定科学而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内容呢?在结构上科学的教学目标即评价目标应当包括知识、智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了解教学目标的科学结构有助于教学评价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在内容上,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逐步具体化,首先要落实到学科上,其次要落实到单元、课题上最后要落实到课时上。2.中小学的考试制度3.编制试题的要求4.评分标准和记分法

四、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1.评教的意义

评教:是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分析和评价。它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教,可以使教师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与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与问题,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和改进教学。

2.评教的要求

评教除了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和计划性等一般教学评价的原则外还须注意下面的要求:①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②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③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3.教学的几种水平

从教学效果可分为三个水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探索水平。4.评教的方法:分析法、记分法 第十章 电化教学 第一节 电化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电化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就是电化教学。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过程一样:它既是信息传递过程,又是认识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它的基本任务也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中,同样起主导作用。在电化教学中,人和机这二者,人始终是主导者。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教学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一般教学过程系统,是人一人系统。电化教学过程系统,是人一机一人系统。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电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虽然也是这三者,但其中的教师,可以有两种:普通教师和屏幕教师(又称电子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的媒体中,必须有教学机器参与。有没有教学机器参与,这是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教学过程的根本区别。

二、电化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基本功能有两个: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由于电化教学具有上述的优异功能,因此,它能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 2.增进教学效率 3.扩大教学规模 4.促进教学改革

三、电化教学的历史发展

1.萌芽阶段 电化教学萌芽于19世纪末。19世纪20年代,幻灯介入教学领域,揭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在萌芽阶段,电化教学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特别是他的建立在感觉论基础上的直观原则,作为理论支柱。

2.起步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是电化教学的起步阶段。

3.初期发展阶段 从30年代到40年代,是电化教学的初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有声电影和录音。

4.迅速发展阶段和系统发展阶段 50年代到60年代,是电化教学的迅速发展阶段。50年代后;有越来越多的电教媒体被用到教学中。50年代,有电视、程序教学机等;60年代,有电子计算机。50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在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他设计的教学机器被引入电化教学领域,在美国掀起了程序教学和利用教学机器进行学习的热潮。60年代初,香农(shannon)等的传播理论被引入电化教学研究领域,促进了电化教学的迅速发展。

5.电化教学进入系统发展阶段 从70年代起,电化教学进入系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录像电视系统、电子计算机教学系统s卫星传播教学系统等。

在理论建设方面,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被引进电教领域,使电化教学更加科学化、严密化、理论化。第二节 电化教学媒体

一、媒体、教学媒体、电化教学媒体

“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意思是指载有信息的物体,或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具体是指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等等。“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本媒体,包括教科书、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另一是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视听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电视教材、视盘教材、计算机软件,等等。

二、电化教学媒体的分类和功能 电化教学媒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光学媒体,有幻灯机、投影器、概念放映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音响媒体,有收音机、扩音机、无线话筒、录音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声像媒体,有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综合媒体,有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学习反应分析机、计算机教学系统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各类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点如下。1.电教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2.光学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点(1)能使学生在静止状态下观察扩大了的图像。(2)能将某些实物、标本、实验放大显示。(3)放映时间可长可短,不受限制。(4)教学软件的制作比较简单。(5)投影片可以当黑板使用。3.音响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点(1)能够录取语言和声音,然后根据需要重放。(2)传播信息迅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3)能将声音放大,扩大教学面。(4)录了音的磁带,可以长期保存下来,建立有声资料室。4.声像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点(1)能给学生视觉、听觉两方面信息。(2)能给活动的图像,逼真地、系统地呈现事物及其发展过程。(3)能调节事物和现象所包含的时间要素,将缓慢的变化与高速的动作,清楚地表现出来。(4)能将实物扩大或缩小。(5)能重新构成事物,去掉非本质因素,将事物的本质用明白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6)具有速效性、同时性、广泛性。

5.综合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点(1)能长期贮存大量教学资料,供师生在任何时候检索。(2)能把学生的反应记录下来,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具体的指导性意见。(3)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学习。(4)能在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进行个别教学。(5)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电教教材及其编制的基本原则

电教教材是电教媒体的灵魂。什么是电教教材?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电教教材,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指四片两带一盘,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程序片(计算机软件——课程软件)、录音带、录像带、视盘。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第三节 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一、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

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教师主要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是师生进行交互反馈。这种模式一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它的特点是面授与电授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选择恰当的媒体和运用正确的方法。

②学生直接向电教媒体学习,电教媒体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反馈。这种模式一般是在使用程序教学机学习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时采用。它的特点主要是电授、不需要教师作中介。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编制和提供数量足的优秀的成套程序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有高度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和掌握使用教学机器的技

能。③学生向电教媒体学习,通过教师作出反馈。这种模式一般是在自学辅导和远距离教学时采用。它的特点是电授、函授、面授相结合,现在广播大学就是用这咱模式,这种模式除了要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教材外还要注意多种渠道,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

二、电化教学的方法

1.课堂播放教学法:演播法、插播法。2.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现场直播法、录制播放法3.程序教学法4.微型教学法5.机器考查成绩法:课堂应答分析器考查法、声像记录分析法、计算机考查法。第十一章 德育(上)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广义的德育,指教育学上的德育;而狭义的德育,指伦理学上的德育,即思想品质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3.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的特点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特征,一是时代特点。年龄特征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时代特点则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思想特点。

1.青少年学生思想的齡特征

青少年他们的身心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趋向成熟时期,他们的知识增长迅猛,智力提高很快,他们的思想发展有显著特点:(1)迅速过渡。青少年处于由童年向成人急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品德具有过渡性。(2)逐步涉世。青少年学生随着身心的急剧发展趋向成熟,义往的迅速扩大,社会化的加速,逐步涉猎人世。(3)易于冲动。青少年精旺盛,认识敏锐,对事敏感,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

2.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1)要求振兴中华,但急于求成;(2)愿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但不善于作符合实际的选择;(3)注重求知,但不注意全面发展;(4)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5)追求美好生活,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德育的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我们要注重德育的现实性。这就是说,现阶段的学校德育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等需要,应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地要求,应当教育学生普遍遵循、切实做到,并养成相应的品德。二是我们也要讲德育的理想性。这就是说,我们的德育也要注重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认真宣传、提倡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精神,鼓励先进青年去自勉、力行和为之奋斗。总之前者是现实的、基础的、要求普遍遵循的,后者则是理想的、提高的,鼓励先进分子去力行的。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

2.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

要点:①激励学生有个人的理想和追求。②进行正确诱导、提高学生分辩正

确理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③ 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3.集体主义教育

怎样进行集体主教育?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点:①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②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③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从来都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不同的阶级持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和态度。剥削阶级总是奉行利已主义,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使社会的他们的利益服从于个人的利益。无产阶级与剥削阶级的道德原则有根本的区别,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集体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就无视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相反它要鼓励人们发气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既要维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也要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劳动教育

要点: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爱护公菜财物和劳动成果。

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

要点:①培养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②提高对纪律的认识、加强纪律性。③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

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要点: 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品质。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要点: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好基础,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眯、方法看问题。对学生进德育应当怎样来选择和编排德育的内容?一般来说,学校德育内容的编排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阶段性编排:它以学期或季度为单位,根据这一阶段的形势发展和学生品德表现情况,有针对性、重点地编排这一段德育内容。阶段性编排能紧密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安排,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内容不太全面、系统和连贯,缺乏长远的计划,往往容易跟着形势或学生中存在问题转。②系统的编排:对整个初中高中学生的德育内容作整体考虑。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具有稳定的内容和一定的要求,也便于教师积累经验,但其内容往往与形势发展需要配合不紧,与学生的思想状况脱节,缺乏针对性,较难收立竿见影之效。第十二章 德育(下)第三节 德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师组织与领导的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重要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本身。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律。这些品德发展的规律不是德育过程的规律,只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他们的品德。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为什么说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

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知,即道德认识,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不能进行正常的认识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品德。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所以说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情,即道德情感,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在德育过程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他们的信念。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品德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在德育过程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

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品德的发展。因此,进行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和针对性。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深入具体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产生与积极转化,并为此而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怎样解决?

①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②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③思想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对这种矛盾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下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2.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德育中要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分析矛盾,谨防片面性和简单化;即使学生的品德表现出退步和反复,也要冷静、耐心、认真地对待,切不可急躁、简单和粗暴。一般来说,德育过程的矛盾都有一定的可控性,只要弄清矛盾的情况、性质与产生的根源,采取正确的方法,总是能够促进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化消极为积极,确保学生的品德按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四、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

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所以说德育过程也是提高学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2.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特点与构成因素

自我教育能力与自我教育联系紧密。

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关系?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没有自我评价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一个人只有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时,他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他愈能正确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进步与不足,就愈能明确自我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要求。)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②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

二、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都是德育的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3、劳动

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组织所开展的活动来向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5.班主任的工作

二、德育的方法

指用来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1.说服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反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重说服。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 2.榜样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3.修养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陶冶

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第十三章 美育

第一节 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美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

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美育对学生智、德、体各方面的发展的促进作用:①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②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③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④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总之。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与其它各育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和才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

二、美育的任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第二节 美育的过程和原则

一、美育过程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①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②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③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育原则

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1形象性原则2情感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

贯彻创造性原则要注意要①特别注意美的创造力的培养。②鼓励学生审美创造意向。③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④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1.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2.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艺术的形式有: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首先,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首先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再者要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审美观念。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结构变化,掌握自然风景的特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的方式很多,主要通过A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B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C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第三篇:高考生物大纲解析

高考生物大纲解析

《2004年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由于考生使用教材情况的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供使用新教材考生用的,称新课程版说明;另一种供使用旧教材考生用的,称旧课程版说明。这两种版本说明有相同点也有差别。为了使200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大纲》,本文拟对2004年高考生物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及其修订情况等方面做一介绍。

一、能力要求及其解析

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生物高考考查这一能力的题目,其设计思路常因素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种是题干给出个简单的情景,考查内容相对隐蔽;另一种是题干很少设置情景,考查内容直接呈现。考生的答题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在选择题中,考生是以生物学术语、概念来确定正确的选项;在非选择题中,则要求考生使用正确的知识和术语来阐述生物学的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它们共同的要求是能够准确表达生物学的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需要说明的是,这类试题所考查的往往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内容,题目难度一般也较低。如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卷(新课程)的第2题。

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AC6H12O6、NADPH、ATP

BNADPH、CO2、ATP

CNADPH、O2、ATP

DC6H12O6、CO2、H2O

答案C

2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使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考查这一能力的试题通常在理解、应用和分析水平上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和对生物学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一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考生对生物学常用图表等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有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考生能用不同方式描述生物学现象。

生物高考中涉及结构的图有模式图、示意图等,如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动物细胞亚星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与此有关的题目,考生应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和结构,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中所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思考问题。

生物高考中常用的另一类图表是表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某一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其形式包括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图解等。表示实验数据的,如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数据;表示实验结果的,如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吸收光谱;表示某一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如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植物体细胞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示意图、酶活性受温度或pH影响的示意图、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等。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能够正确理解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运用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或原理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工或换算;能够根据数据进行适当的推论等。

典型的题目如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卷(新课程)的第12题。

高中学生应掌握的描述生物学现象的技能有多种,如文字描述、绘图描述、定量数据描述等。但目前高考对考生的要求主要还是文字描述,而用遗传图解表示、指出图中某些结构的名称、定量计算相对来说比较少。如2002年高考生物单科卷的第37题,当时为了便于高考阅卷,题目要求考生用示意图表示实验过程,也即要求考生用示意图表示实验装置并加图注,而不是用文字叙述。应该说,涉及图表、数据的题目的呈现形式会有多种,但共同的要求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以及对图表等所表示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建议考生在学习和复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应在熟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生物高考要求考生要理解这些观点的含义,又要能够应用与之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考查这一能力的题目大多会涉及多个知识点或较复杂的情况,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其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类题目有的可能只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有的则对考生的要求高一些,如需要考生能够解释某些生物学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有关,如为提高黄麻茎秆纤维的产量,将产于热带的黄麻北移到山东种植。某小溪里有鲤鱼生活后,溪水变得可以饮用。生物高考要求考生能应用生物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或解决。这类题目常常会给考生一个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应用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和解答。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这类试题可选取的素材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素材通常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见到过的。这方面的试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指导思想,也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001年高考生物(广东、河南卷)的第40题,2002年高考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江苏、河南卷)的第17、18题是考查这方面能力的代表。典型的题目还有2003年高考理综的第26题,要求考生设计小麦品种间和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达到选育小麦新品种和马铃薯新品种的目的。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卷中的第39题,如下:

现有3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3对相对性状。请回答: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3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3)如果要缩短获得aabbdd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只写出方法的名称即可)

答案

(1)A与B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C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可以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aabbdd植株。(其他合理答案也给满分。)

(2)4年。

(3)单倍体育种技术

4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能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能制订研究方案。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熟悉实验操作,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并理解其方法和原理。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不仅要学会做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而且要培养独立进行实验的初步能力,例如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独立从事实验工作的能力,而且也考查了他们的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生物高考看,考查实验能力的题目大致可以分成显微镜使用类,实验设计类以及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类。从考查能力的角度看,实验设计类题目最好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让学生“零”开始设计实验,设计思路只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但目前考虑到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实验题目还未达到完全的开放。大多数高考实验设计题目常常是给出一定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再去补充某些关键的步骤,这类题目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还是初步的,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是初步的,因为探究能力包括设计实验方案、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方面的内容。2003年的第3题考查的是根据题干提供的与实验有关的信息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当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并且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鼓励学生在学好教材中各项知识的基础上,关心、了解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近年来,无论是综合卷还是单科卷,都有考查这方面内容的题目,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生物科考试大纲》中提出“关注热点”这一要求是希望考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从课本之外获取一些有关生物学发展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指全社会关注的、各种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内容,这是“能力要求”中强调的重大热点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对热点问题的备考似乎有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导致了教师每年都花费较多时间用在寻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应该正确对待这二者的关系。虽说中学生应该关注生物学的新成就,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科基础知识。实际上,在设计考查这方面内容的题目时,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素材,题目考查学生的还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2002年高考生物(广东、河南、广西卷)的第33题,该题是关于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方面的内容,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虽然题目的素材很新,但考查学生的还是细胞分裂期、DNA的复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等生物学的基本知识。2003年高考生物单科卷(新课程)的第36题也可以归于这一类型,如下:

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与该动物的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GT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说明理由。

答案

(1)免疫,抗体、抗原

(2)不能,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GT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

(3)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GT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的后代会出现一对GT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高考生物科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只是在2003年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文字调整,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能力要求表述得更符合中学教学和命题工作的实际。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的确定,不同版本的《大纲》所依据的《教学大纲》是不同的。新课程版依据的主要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旧课程版依据的主要是《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2004年高考生物科的《大纲》对考试范围除在文字方面进行了调整外,其他方面也作了一些调整,下面是新课程版具体内容调整的举例:增加了酶需要适宜的条件,也就是酶活性与温度、pH的关系;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题型示例

增加或调换了部分试题,尤其是新课程卷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大,变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其更加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以及命题工作的实际。

四、样卷及参考答案

和2003年《考试大纲》一样,2004年每个版本的《大纲》也都提供了一份样卷。这份样卷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选择的一部分试题编制成的,样卷后面附有参考答案。选登样卷的目的是希望考生对高考试卷的基本框架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试卷的总题量、选择题的题量、非选择题的题量。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版本的试卷如新课程卷、旧课程卷的考试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总体上说,新旧课程卷的考试范围是不会超出《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范围的。

总之,2004年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除了能力要求、考试范围、题型示例、样卷及

参考答案部分进行了调整外,其他部分,如题目难易比例、试卷结构等都没有变化。试题试卷设计将坚持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的原则,以使高考生物科命题有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拔。总之,2004年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除了能力要求、考试范围、题型示例、样卷及参考答案部分进行了调整外,其他部分,如题目难易比例、试卷结构等都没有变化。试题试卷设计将坚持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的原则,以使高考生物科命题有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拔。

第四篇:2010考研英语大纲解析

2010考研英语大纲解析

北京导航、北京领航 英语名师—李勇全

2010大纲终于揭开了她“神秘”而又“晚到“的面纱。本次大纲变化很小,其中阅读部分没有任何变化,只在词汇和写作上有些说法改变。下面我本次大纲变化部分以及学生最为关心的写作部分解析如下:

大纲词汇要求

北京导航、北京领航 英语名师—李勇全

2010大纲终于揭开了她“神秘”而又“晚到“的面纱。„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解析》(2010年版)援引自考研英语大纲的内容,与2009年考研英语大纲相比,2010年考研英语大纲中对于词汇的要求变的更加具体,除了要求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及相关词组外,还要求“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其中掌握“词根、词源、词缀”以前大纲只是在词汇部分附录出了常见135组常见词根词缀,未加强点特殊说明。本次大纲特别在词汇总序部分加以强调,其目的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1、阅读中会出现很多大纲未列的同根同源词;

2、完型填空要求学生通过词源词根了解次的本源意思,区分近义词。

词根词缀的扩展能力很强,例如Act,这个词我们都认识,考研词汇根据词根词以扩展为:actactingactionactivateactivacationactivitoractiveactivelyactivismactiviistactivityactor

actressactualactualityactuallyactualnessenact

enactableenactionactualnessenactenactableenaction enactiveenactmentenreactenreationreactionaryreactionism reactivatereactivereactivityreactorinteractinteraction。。。。。。。。

解决办法

具体化的词汇要求实际上并不应该打乱我们复习词汇的计划。虽然有少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词根词缀等相关知识,平时也没有可以收集词汇辨析,积累固定搭配等,但是由于常见词根词缀以及相关辨析与搭配都比较固定,所以复习起来也并非难事。下面对词根词缀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词根词缀各司其职。词根往往是决定单词含义最重要的部分,前缀通常改变单词的词义,而后缀起着改变单词词性的作用。其中,前后缀是最固定的一类,变化较缓慢,所以也应当成为大家复习的切入点。词根也是相对封闭的一类。所以,通过单词词根确定单词大致含义,再加上从单词的后缀推断出的单词词性,以及前缀对词义的修改,我们对单词的理解就可以加深,记忆速度也会加快,效率也会提高。

2.同义词、近义词与反义词为做题带来的启示。首先,完形部分的词义辨析和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在考题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平时对于同义词、近义词及反义词的积累以及搭配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阅读理解中,正确答案的依据往往出现在文章内部,所以同义词替换就成为正确选项的特征,选择的根据。最后,同义表达的积累为我们写作时提供丰富的选择范围,可以避免表达单一,实现丰富多变的目的。总而言之,对于词汇关系的具体化规定也是让我们增强学习效果,使词汇学习和真题分析结合起来的制度化规定,为我们的设定更明确的词汇记忆目标。

因此,今年大纲解析中体现的词汇具体化变化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明确学习的目的,加强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以方便我们更加深入的全面的掌握词汇。

2010年 考研大纲写作要求

北京导航、北京领航 英语名师—李勇全

A.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

1)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

B.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考生在答题2上作答。总分10分。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20分。其中规定写作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作文与四六级相比主要变化来自于增加一篇应用文,表面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际上是因为写作题型容易拉开分数差异,把写作分数由15分提高到30分,更能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输出和应用实际能力,更容易拉开分数档次,有利于选拔人才。

A节:

作文是一篇100字左右的应用性短文,文体包括有信件、便笺、备忘录等。满分10分。其实,2003和2004年的大纲都强调了要会写应用文,如书信、简历摘要和备忘录,但同学们在复习中一般不会将其作为重点来抓,老师讲课的时候也主要以议论和记叙描述类为主,且历年真题命题情况也是如此。但2010大纲对写作部分的新要求我们要正视应用文,所以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应用文写作的特定的格式要求,有意识的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按照大纲的要求,要注重写作内容信息点覆盖的全面性、篇章结构组织的条理性与逻辑性、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文体格式的正确性及语域把握的合理性。不要简单认为复习应用文就是复习相应的格式,格式只是应用文写作的最起码要求,要想在10分钟左右写好一篇应用短文,这既需要英语语言基本功,又需要根据题目所给outline迅速构思成篇的能力。另外,同学们还要了解应用文的常见模式,背诵经典的套话,注意词句的多样性的训练。就象图表作文中不能老用show一样,(应该用indicate, reveal等),对于新大纲应用文中的“参考书”一词,我们除了用reference books, 也可以用reading materials,还可以用reference materials。为了让同学们打好基础,我将在课堂上详细讲述:求职信和辞职信、订购或退货信、投诉信、感谢信、申请信、安排通知的写法。总的来说,应用文写作无疑比听力好得分,提前多下功夫做准备,得分一定会很理想。

B节:

B节占20分,要求的字数160-200个词汇。从历年短文写作命题来看,其历年题型有“命题作文、图表作文、图画作文”。命题作文(1991---1996),图表作文(1997,1999),图画作文(1998,2000---2009)。相比起来,图表图画作文要难一些,因为命题作文有统一标题,有一个规定好的outline,有的甚至还有段首句,考生只需按规定思路发展3至4句便可。而图表图画作文需要考生自己挖掘图中所表达的主要信息,通常要用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要从数字、图像中总结出趋势来,抓往隐性的思

想内容,阐明自己的看法,主张,观点。至于2010年会怎样考?大家一般持两种看法。一种人认为2010年必定会考图表图画作文,因为按照历年考查的趋势,为了使写作能够尽量拉开分数档次,图画作文已经成为主流题型,连续考查了11次,分别是1998年的“如此承诺”,2000年的“世界商业捕鱼简史”,2001年的“爱心是一盏灯”,2002年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2003年的“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2004年的“终点又是新的起点”。。。到2009年“你一条腿,我一条腿,相互搀扶走天涯”;而图表作文也有1997年的“吸烟有害健康”,99年的“人口和动物灭绝”。并且,由于每年的大纲样题对考试都起到一种指导暗示作用,今年刚颁布的大纲样题又是图画作文,基本在预料之中,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依然要把图画作文作为重点。所以,2010年肯定考图画作文,并且还要继续2001年和2009年的考法,让考生举出自己的个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010年的大纲英语知识应用

英语知识运用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在一篇240~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其文体多为说明文、议论文。在20

道小题中,通常12~15题考查词汇,包括词义辨析(形近异义词、形异义近词、形异义异词等)、习语(即一些固定的词组)等;5~8题考查语法结构和篇章结构(包括逻辑关系、前后照应、语篇衔接等)。

英语知识运用体现在考研试卷中即为完型填空题。主要考查三点:词汇、语法、篇章。以下是英语辅导老师帮助考生对完型题的考查点所作的具体分析:

首先是词汇的复习。

词汇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要素。英语中有些词汇的运用非常灵活,一个词可以用作不同的词性,搭配和词义也有所变化。比如一个简单的词abstract,它就可以用作三种词性,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名词,搭配和用法都有所不同。有些动词可以组成若干个动词词组,比如动词make,get,bring,take等。考生在熟记词义的同时,必须要灵活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英语知识运用”不但要求考生掌握所规定词汇的意义,而且要求考生能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词汇。从历年考试试卷来看,词汇是“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重点,占总体谅的2/3左右。特别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理解和学习。

其次是语法的复习。

全面、扎实的语法知识在阅读理解英文篇章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上下文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语法结构知识的内容比较多,考查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对考生而言,对语法知识应该全面掌握。尤其重要的是,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主从复合句及连接用语、形容词/副词比较结构和特殊结构等。

英语知识应用(完形填空)虽然在套题第一道题列出,但建议考生正式考试时最后再做,以免因为做题时间把握不好,或正确率低而导致情绪低落影响考试成绩。但完型绝对不能像四六级一样才去放弃态度,只要掌握完型出题方式,完型是可以的高分的一道题,可能比阅读A进步更大。暑期我教过的学生在一天时间内完型多数学生能从放弃到认真对待,再到掌握方法(“四步法”)正确12—16个。

第五篇:2012英语翻译题大纲解析

2012英语

(一)翻译部分大纲解析

一、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要求

考研英语Part C翻译部分,难度趋向稳定。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翻译部分没有发生变化。

援引自考研英语大纲的具体要求(Part C部分):考研英语中,翻译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五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1、理解准确是完整表达的基础和前提,若扭曲原文意思,该句得分不超过0.5。

2、若就一个题目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均正确则得分,其中一个译法有错,按错误译法评分。

3、中文错别字不个别扣分,按整篇累计扣分,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满3个错别字扣0.5。

4、按照考点打分,意译不加分。

本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对结构较为复杂的英文句子的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等综合能力,尤其注重考查考生能通过上下文理解词和短语含义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英译汉题目,要求考生既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较强的在语篇中理解概念复杂的英文单词和结构复杂的英文句子的能力,又要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和英译汉的基本技能。

二、翻译部分命题趋势和特点

近年来,英译汉的试题难度在加大,主要体现在比较复杂的文章和句子结构比重加大。五个划线句子中,一般会有1—2个简单句,3—4个复合句;其中复合句存在多个从句嵌套的现象,对考生造成一定理解和表达难度,简单句也因修饰成分繁多、含有抽象意义的词,存在省略和指代等而加大难度。因此,这五个句子要么语法结构复杂,要么逻辑关系繁复,并且这一现象历年来有增无减,今年也不会例外。所以建议2012的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真正的放在扎扎实实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对于文章长难句和段落逻辑结构的把握上。在打下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应试技巧和策略,才能真正在考研英语中取得好成绩。

三、翻译部分的特点

1、从文章的题材来看,Part C部分体裁固定,但内容广泛。近年来,基本上选题多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性报刊评论文章为主,主要涉及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历史、文化、哲学、心理等问题。这类选文知识性强,考察考生对词义的选择及引申,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用汉语准确的表达出来是最难把握和最难得分的。

2、从所选文章的文体来看,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也较多,内容都比较抽象,结构都比较严谨,逻辑性也很强。

3、从具体要求翻译的句子来看,长难句占多数,不过也有一些虽然不长,但是包含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汇和结构的句子,给理解和加以表达带来了困难。

4、具体考点包括: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从句、被动语态、强调句、形式主语、省略句、倒装句、比较级等。

下载2011大纲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大纲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考研数学大纲解析

    2014考研数学大纲解析 试卷题型结构为: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数学一 高等数学部分:2014年全国硕士研......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深度解析(范文模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深度解析 ——10、11国考大纲之对比分析 华图教研中心 魏华刚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

    2017心理学考研大纲逐条解析

    2017心理学考研大纲逐条解析 来源:智阅网 大家翘首以待的2017年心理学统考大纲终于出炉了,今天我们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权威、详尽解析大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从而有的放......

    2013考研大纲解析考研作文怎么复习

    2013考研大纲解析考研作文怎么复习 近期考研英语大纲已经发布,大家都知道考研大纲的变化除了增加60个词汇和删除了部分词汇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在写作方面删除了写作A部分的摘......

    2014计算机考研大纲全面解析

    一、考试性质 计 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的测 试考......

    2014福州大学会计学考研大纲解析

    思远福大考研网 2014福州大学会计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4考研数学 大纲为本 发散思维。考研数学对于不少考生来说都是难入人心,其实大纲没有发布前不少的考生对于考研数学就有一......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考研大纲解析(精选)

    第一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者与非管理人员的区别。 (1)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

    2014考研英语大纲解析汇总[5篇范例]

    2014考研英语大纲解析汇总 2014考研英语大纲词汇解析 2014考研英语大纲即将发布 无实质性变化 2014年考研英语考试新大纲解读 2014考研英语(一)大纲原版 2014考研英语一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