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哲学书籍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达莱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围城》 作者:钱钟书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根》 作者:亚历克·黑尔
《生命从明天开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着》 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仑全传》 作者:刘乐土
《曹禺剧本选》 作者:曹禺
第二篇:教育哲学书籍读后感
教育哲学书籍读后感
“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这是人存在的绝对性的基本含义。全人类应该共同反对旨在威胁和消灭自己及他人存在的一切自杀、暴力和战争行为,将其判定为最不人道的事情。”这是石中英《教育哲学》中《人生与教育》章节中的论述。意思是生命是珍贵的,不管对于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我们都应该去珍惜。
前段时间的昆明暴力事件,当恐怖分子将手中的刀挥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时,不知道他们可曾想过葬送在他们手中的是一条条宝贵的生命,当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点一点消失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意思不忍,我们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要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对生命意识的淡薄,将生命当作儿戏,既不尊重他人不尊重这个社会也不尊重自己。
我们拿马航失联事件来看,马航MH370失联事件,已经创下了全球历史上民航飞机失联最久记录。时间拖得越久,人们对人命伤亡的担心越大,对于相关单位的办事能力与效率也越多质疑,但情况的紧急仍没能改变马国政府在事件发生以来的谨慎态度。马国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山慕丁虽然一再遭受外国媒体质问马国政府会否道歉,但他一直到3月19日都不愿讨论此问题,回应记者也只是强调“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寻找飞机为重。” 希山3月19日会见记者时还说“乘客、机师和机组人员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都还是保持清白”,他这一番言辞固然表现得公道正直,可是大家因此还是失望,解读下来,“这是还在说没有进展,抑或是不愿承认任何进展?”也许是事不关己,也许飞机上没有自己的亲人,又或者还没有想好万能的对策,总觉得飞机失联这件事一直没有有效率的解决,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赶紧想办法营救乘客,增加生还的可能性,而是在考虑国家荣誉,说出道歉谁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多少家庭因此不再完整,支离破碎。
不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立场,都请珍视生命。
第三篇:哲学书籍阅读较佳顺序
一、启蒙篇:
1.哲学导论/概论/引论,极其浅易的西方哲学史,有扯淡嫌疑的哲学基础书:1-2本,大致窥视。
2.语录哲学,各种书摘,格言式哲学(叔小本、尼小本、弗洛伊德小本、还有总理推荐的奥勒留等等这种程度的,帕斯卡的沉思录,罗素的普及读物):适当培养兴趣。3.法国启蒙哲学:从易至难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伏尔泰《哲学辞典》:2-3本,实践型边缘哲学,启发思维。4.古希腊神话传说古希腊悲剧要看些:1-2本,圣经至少看《创世纪》《出埃及记》,四福音书看一个,大卫圣咏看一些(好吧,我承认这是文化洗脑)。
二、爱好篇:
1.简易西方哲学史:不要看一个人写的,要看一群人编的,任选,推荐赵敦华:1本。2.希腊哲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科马克伦理学》。3.哲学方法书:培根《新工具》,笛卡尔《谈谈方法》,实用主义的《哲学改造》《实用主义》选一,浅易逻辑学课本:2-3本。5.边缘哲学课本:美学、伦理学各一本(政治哲学与法哲学上面已提及):2本,科学史一本。
三、初学篇:
1.经典西方哲学史,推荐梯利:1本。
2.康德黑格尔的边缘简单读物:《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2-3本。
3.现代西方哲学史概论,推荐刘放桐,虽然有点难:1本。4.分析哲学/诠释哲学两大思潮简介,推荐洪汉鼎四。
四、入门篇:
1.可能首先还是读三大批判比较好,我是先读了许多现代哲学的书,当时反感康德:共三本。2.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双壁各看1-2本。2.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但可能稍难。
3.哲学通史,推荐复旦那一套,至少看三本到这里时你自己就会选了,还是说下。
五、正式学习篇。
从头开始看,按三部分。
1.《古希腊残篇选(大概这个叫法)》,亚氏《形而上学》《工具论》,古希腊的哲学通史一定要看,《忏悔录》《上帝之城》《神学大全》《逻辑大全》四本神学时代的至少看一本。
2.笛卡尔《沉思录》斯宾诺莎《伦理学》两本必须读,洛克与莱布尼兹关于人类理解的宿命对决两本建议看一下,休谟的《人性论》,黑格尔的《逻辑学》,谢林费希特费尔巴哈看代表作,康德见到就买来看。
3.叔本华、尼采代表作必看,罗素《心的分析》,柏格森狄尔泰生命哲学双壁至少看一本,海德格尔见到就买来看,舍勒赖尔福柯德里达施特莱斯看个人兴趣。4.哲学通史见到就买来看。
六、渐入佳境篇。
1.死磕胡塞尔,三本以上。
2.大家每人至少看一本,这时候按着原则查缺补漏。3.看德语、英语原著。4.写论文。
七、研究篇:
1.见人就看,尤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2.尝试自己翻译外语原著。
3.写书到此为止是为哲学工作者。
第四篇:青年人学习哲学书籍的读后感
追求卓越,工学结合——关于青年领导干部学习哲学的几点思考暨《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读后感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亟待通过学习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形成了各界人士大力呼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社会背景。很多地区还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更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推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执政纲领。作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我们青年人处在人生求知的黄金时期,更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我们青年领导干部的学业背景不尽相同,对于学习的内容也会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其中,作为探索世界本质的哲学学科在对于现实事物、人性探索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因此哲学是值得每一位青年领导干部静下心、耐住性、下工夫认真学习研究的学科。
我作为县市级共青团干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仅为了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更为了从学习中开拓思路、更好地开展工作,也在一直认真地进行着哲学的学习。最近有幸拜读了由美国学者詹姆斯·曼尼恩著写的《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感觉受益良多。在这本书中,人类数千年的思想成就被浓缩成了25个部分,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今的2500年的各时期、各流派哲学思想精髓,叙述了哲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了伟大哲学家及其著述,阐明了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因为是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作者笔调轻快,充满趣味,让传统哲学书中晦涩的理论在本书中一目了然。总之,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拜读完该书后,我对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很多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思考与认识,大有醍醐灌顶之感。基于此,这里我对关于青年领导干部学习哲学的意义,以及在拜读一些哲学著作后思想境界的提升,有着以下几点不很成型的见解,愿与各位分享,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指正:
这里我仅以共青团的工作为例,来说明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我们青年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实现:
一、抓党建,职责任务时刻铭记
哲学的学习是对思想的升华,我们青年干部重视党建工作,就是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青年干部特别是共青团干部,我们是党的干部之后备军,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实践者。我们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良好发展,就必须要铭记自己工作的义务与责任、党的宗旨要时刻放在心头,尤其是我们团干部要真正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只有心中有党,正气之风才会长树,廉洁之行才会永行,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才不会犯原则性错误。
二、强作风,爱岗敬业牢树心头
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我们强化了思想,而强大的思想势必可以指挥正确的行动。共青团是教育服务广大青年的组织,领导干部就需要有强烈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在不同的工作业务岗位上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热情与能力。相辅相成地,不同的工作也可以培养锻炼青年干部的各种相应能力:以我们团的工作为例,筹办大型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深入乡镇走访调研可以增进我们的待人亲和力与观察分析能力,办公室工作可以培养我们对团建事务统筹管理的能力
与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这些工作环境对干部的成长与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讲政治,以人为本构促和谐
哲学离不开政治,政治即人性,我们从事的是非科技性的“软工作”,因此与人沟通交往的水平是考验我们青年干部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工作中要与人为善,善于与各部门以及其他单位的同志沟通,这样才能构促工作中的和谐氛围。特别是在机关内,我们年轻人要主动学习,多请教;对于新入职的人我们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勤指导,在一团和气中让我们年轻干部们不断成长。
四、笃学习,充分占领理论阵地
哲学是锻炼脑力的学科,通过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加顺畅地开展对其他学问的研修。
其中理论的学习是完善干部素质的重要基石,而且学习的过程要做到与时俱进,这点是各级领导在很多重要讲话中都有所强调的,我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在学习中要时刻关注世界的时事要闻、认真领会我党、团的以往与最新的政策文件精神,加强对党史、工作方法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青年干部们充分占领了理论学习的阵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着正确的方向与科学的方法,其成长与发展才会顺利。可以说,我们要用学习来指导工作,并在工作中验证学习成果,以学促工、以工验学,工学结合。
五、重实践,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实践出真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重视对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在用理论指导行动的基础上不断用实践去验证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工作中的得失加以总结,让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同时,我们青年干部不仅要敢于实践,还要勤于实践,想到做到,努力成长为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
以上几点是我在拜读过曼尼恩大师的著作之后,结合我个人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分享,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读书学习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哲学的思想是相通的,书不在于我们读的是哪一本,而在于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了多少,更在于我们在学习后思考了多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庆幸我自己读了一本好书,学了很多东西,我也明白,还有很长的路等着我去走,还有很多的挑战等着我去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感。总言之,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对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提升自我,秉着正气立身为人、带着和气办公交流、以着客气待人待物、承着勇气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与成长,成为堪当大任的好干部。朋友们,我们共同加油!
第五篇:关于政治性哲学书籍的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哲学政治类书籍阅读现状的社会调查
一.调查背景及形式
在选择日益增多的今天,在经济日益发展,人们愈来愈追求物质生活的今天,有多少人还在阅读着哲学政治类的书籍呢?“哲学”已成为大多数人敬而远之的词,仿佛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为了了解当今哲学政治类书籍的被阅读现状,我们组这次做了这份关于哲学政治类书籍阅读现状的社会调查,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学校内部的部分大学生,部分老师,退休教职工,学校后面的街上的店主,营业员,还有玄武区锁金村的一些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以不同的人群为切入点,通过组员的积极工作和人们接受调查时的积极配合,最终我们得出了以下的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
由于我们的着重点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群体的阅读情况,所以下面我们会从不同方面以此分析调查情况。
1.从受教育程度角度
在我们调查的群体中,有80%的人是大学毕业,其中85%的读过《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选集》,经常使用的阅读介质是期刊杂志类,而他们每周花在阅读政治哲学类书籍上的时间有58%的人是1小时以内,42%的人是1小时至三小时,而阅读时间一周在三小时以上的几乎没有。在调查群体中有15%左右的研究生学历,就他们的阅读书籍而言也偏向于大学生所读的,像比如《理想国》与《资本论》只有极少的人读过,哪怕仅仅是接触过,阅读介质主要是期刊杂志和电子类介质,令人欣慰的是,在所调查的研究生中,有一半左右的人阅读时间能达到三小时以上,就这一点,相比于普通大学生是优越的。就阅读方式和深度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仅仅是简单浏览,对之中内容有零碎的印象,研究生中有一半左右是简单浏览,有一半则能做到仔细阅读,对其中言论认真品味。于是也就使得研究生中多数人以充实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我修养为目的,并且对哲学类政治读物做出很好,有思想深度的总体评价。这与普通大学生以仅了解哲学发展史及思想体系的变化为目的,以一般,只能学到一点知识为评价是大为不同的。然而,调查的5%左右的中学学历的人对此类书籍的追求则更加少了,部分人也只是简单阅读浏览性的,一些则从未读过。
2.从年龄角度
在年龄段10-20里,绝大多数的人仅读过《共产党宣言》,对其他哲学类书籍则缺乏了解,阅读时间有65%的人在1至3小时,阅读介质依然趋向于期刊杂志,阅读方式和深度高低不一,30%简单阅读,30%仔细阅读,还有30%则能努力去深入研究,就阅读目的,25%是了解哲学发展史及思想体系变化,50%在于提升自我价值观,还有25%是为提高自己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至于对此类书籍的总体评价,则多选择了一般,只学到了一些知识。在年龄段20-40里,有50%左右的人选择了仅仅阅读《共产党宣言》,但仍然有20%同时还选择了《论法的精神》,而阅读过《西方哲学史》,《理想国》,《资本论》的人也同时不在少数。就总体评价而言,大多认为很好。和认为一般的各占一半,至于目的,相比于10-20岁的人,则开始有些偏向专业和学术上的追求了。最后40岁以上的人,阅读书籍多偏向于《毛泽东选集》,阅读介质,一半选择了期刊杂志,一般选择了报纸。阅读时间多在一小时以内,阅读目的主要是提升自我价值观,自我修养。最后50岁以上的老年人阅读情况就比较少了,也许是因为身体以及视力原因,阅读量便随之减少了。总的每一年龄阶段都有从不阅读的人在内,主要早50岁以上和20至30年龄段的居多。
3.从职业角度
这一次我们统计的职业种类主要包括学生,教职工,商人,自由职业者,政府官
员等。学生的总体阅读情况一般,阅读比较丰富的属于教职工,还有一些官员,管理者等等。他们在阅读种类,阅读时间,阅读目的以及收益评价方面都高于普通学生,商人及自由职业者的。而自由职业者,商人,一些个体户商家等等在阅读此类书籍上是远远不够的。
4.从政治面貌及性别角度
政治面貌的区别在阅读哲学政治类书籍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党员的阅读情况明显比普通人员的好一些。哲学政治与党务国家政治上有一定的共同性,这也推动了他们对此类书籍阅读量的增加,同时还有阅读深度上的增加,不只是简单浏览。了解基本发展历程,还需要思考,分析,掌握,甚至是化抽象为具体的应用。至于性别上是否有引起一定的差距,我们组并不认为这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就仅仅从问卷情况看来,女性阅读面稍广于男生,阅读时间也比男性高,但阅读深度还是男性偏高,女性没有他们思考得深入,所以阅读效果可能不及男性。
最后,尽管大多数人是曾经或现在正在阅读哲学政治性书籍,但仍然有不少人从未读过,这与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原因而言。有30%的人说是工作太忙,想读但没有时间,有约40%的人说是觉得脱离了实际生活,没有实用性,还有30%左右的人觉得内容乏味,难以理解。最后有少数人说是哲学与自己毫无关系,觉得没有读的必要。而最后一点理由,我们是绝对持反对态度的,哲学是从意识角度,对我们的现实行为起到很大指导作用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价值追求。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的年轻人对政治类哲学书籍的阅读普遍缺乏热情,尤其是中学生和在校大学生。这两类人群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阅读哲学书籍来充实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我修养的最佳时机,而他们却更倾向于读一些娱乐类书籍或时事杂志,热衷于一些娱乐节目,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建设颇为不利。调查中显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对此类书籍较为排斥,他们似乎认为此类书籍内容艰深,只有学历相对较高的人才有能力和理由阅读此类书籍。而相对于一般群众,党员或预备党员的阅读现状会好一些,会积极主动的阅读与政治有关的书籍,也会适当阅读一些政治类哲学书籍,这对加强党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有极其积极的作用,当然作为群众也应该加强对此类书籍的涉猎,不仅会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也能加深思想的深度,提高自己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男女比例方面,女性可能更愿意花费时间读书,然而女性花费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艰深的哲学性问题的人数就不如男性了。在调查的最后我们还询问了人们对于以后阅读此类书籍的想法,只有一些阅读过并正在读的人肯定的表示将来还会读,而大部分人则持不肯定态度,表示若有机会和时间,将来会尝试阅读一下,有一小部分人则表示将来不会读此类书籍,其中有一部分曾经读过,但由于没有深入思考,故读完之后没有任何收获,而另一部分热门则觉得类书籍太过乏味,难以理解,不想去涉猎。
四.对于以上问题的建议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改变哲学阅读现状就显得颇为重要了。而在受调查的各类人群中,青少年的思想建设最为重要。因此学校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影响学生对于哲学书籍的阅读。
对于学校我们有以下建议:
首先,学校要对教学计划做出一定调整。
学校应当调整教学计划,既要重视那些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类课程,也要重视表面上与就业相隔甚远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科目。增加人文、社科和艺术类课程,同时开设哲学、美学、历史等人文科学方面的选修课,切实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打下基础。此外,学校应当对所有课程的学时做好规划并适时调整,要留给同学们足够的课余时间来自由安排。
第二,学校要加大导读力度,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结构。
学校要经常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对在学生中形成热点和影响较大的图书,可以聘请有关教师讲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导读中心,开设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一些知识竞赛、科技讲座、传统文化讲座等,并且成立大学生自己的文学社、文艺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规划和调整学生的阅读结构,形成以专业为主导、其他为辅助、全面发展的局面。
第三,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应该在学生入校时认真作好入馆教育,针对大学生阅读需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向他们推荐健康向上的、有价值的书籍和学术性较强的文献等,并且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图书馆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学院图书馆网上的电子资源。
对社会有以下建议:。
政府应当开展各种哲学书籍阅读活动,加大政治性哲学书籍的宣传力度,调动群众对哲学类书籍的阅读的积极性,并使哲学类书籍走近普通群众,比如多开展一些免费赠书活动,征集读后感,以及各种哲学讲座等。
最后,就是个人要提高对政治性哲学书籍的重视程度,多阅读多涉猎并将它带如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