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训练之审题篇
作文训练之审题篇
审题
审题,就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这个思考和领会题目的过程,就是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要素,对于中学生来说,审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想象联想,抒发情感,都必须以审题为基础。所以,审题是学生习作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审题方法。
1.命题作文的审题
切分法 命题作文的审题,宜用“切分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如2006年,河南省的中考作文题:《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把题目切分为“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限定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无私关爱的人,要理清“我”和“他”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题眼”(下面会分析),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运用这种方法审题,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下面,进一步说明如何掌握这种审题方法。
(1)、范围一般作文题目对要写作的内容都有个范围,对作文的选材总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对象、地点、内容等方面。
①时间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所写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如《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06年厦门市的中考作文题),要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门其实开着》(06年无锡市中考题),要写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我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暑假》(05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要写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事。②对象范围: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或者是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就是规定一篇作文的对象范围。如《掌声又响起来了》(05年宿迁市的中考作文题),取材的对象是“掌声”,《我很重要》(05年常德市的中考作文题),取材对象则是“我”。
③地点范围:根据题目内容的限制,要确定好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如《发生在初三的事》(06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地点应是在“校园”,《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等)》(05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地点则应该是在“家”。
④内容范围:对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分析清楚。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05年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要以记事为主,而《充满活力的岁月》(05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则要以写人为主。
从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看,范围的限制较为宽松,所以,不必过于拘泥,能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2)、题眼要弄清题目的意思,找准“题眼”是关键。“题眼”就是题目中提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情色彩的词。所以,也有人把“题眼”叫“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能准确地找出“题眼”,再围绕“题眼”进行选材,就能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抓住“题眼”呢?要领有“三抓”:
①抓谓语部分: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通常在谓语部分。如《我养成了一修好习惯》(06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题眼”是“养成”,应围绕为什么要“养成”,怎么样“养成”,“养成”的意义来组织材料。当然这种审题的方法并不局限于题目是完整句的类型,一些作文题目是词组的类型也可以用这种审题方法。如《点亮心灵的灯》(05年威海市中考作文题),“题眼”就是“点亮”。
②抓修饰词: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常常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05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中心词“岁月”,在这里是年月,日子的意思。应是规定行文的取材范围,必须跟人有关。行文的重点应放在修饰语“充满活力”上面,这样取材范围就广了,如果要写自己或者某个同学的成长,可紧扣住“积极进取” 1
来选材。“成长”中那些令你“愉悦”的事情,包括得到帮助鼓励,提高了认识,体会到某种情谊,令你心里甜甜的,或是窃喜,或是惊喜……如果是写校园活动,可紧紧扣住“朝气蓬勃”,表现出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健康成长,群体的生动活泼,讴歌美丽的青春。诸如“减负”后的球赛、歌咏、社会调查等方面,都可以写得有场面有气氛,还可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活动。如果写家庭,可扣住“洋溢欢乐”,表现出家庭的“和谐温馨”。无论是哪个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支持、鼓励下,取得了成绩;节假日、生日合家同庆,或全家出游,或下岗创业,或学业进步,都可以写得很精彩。
③抓物体的象征:如果题目只是一个词,那么,“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义。如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沟通》
从字面上理解,沟通,是交流信息,或者是使两方面通连起来的意思。但如果局限于此,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写作的内容看。既可写“沟通”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如人与人之间隔阂少了,友谊多了;或者是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加深了;或者是老师与同学更加融洽了等等。也可以写“沟通”中的种种反常行为:考试时相互对答案,竞选时为拉选票而相互利用等等。甚至可以写写曲解“沟通”的一些现象:单位里一些人与上司沟通感情,目的是为了博得上司的好感,争取升迁。同样,也可以写一些不同的人,如教师、学生、家长对“沟通”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等等。
第二,从写作的角度看,要注意新颖和深度。要围绕“沟通”,多方寻找。如什么是沟通?沟通后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再深入下去,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沟通,让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通过历史人物的口作出回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我们要充分地用事例为主题服务。
第三,在文体的选择上,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写作记叙文时,要选取具体的典型事例,通过外部环境的渲染,使主题更加突出。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先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沟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益处说透彻,从对比论证中得出观点。
通过掌握的找“题眼”方法,对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半命题作文,多半是填中心词,而中心词又是规定了作文的范围,那么,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取材,动词或表示修饰的词多出现在题目上,这就是“题眼”,行文的重点都要围绕“题眼”来组织。如《精彩的》(06年无锡市的中考作文题),《感受》(06年鞍山市的中考作文题)。
至于数量、人称,比较容易,这里不再多谈。
2.半命题作文
一、要弄清题意。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________(亲人、生命、自己……)”(四省国家课改实验区中考作文题),从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________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某年某地中考作文题),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即可。
再看某地中考作文试题: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该题的提示语中可以看出,触动了“我”的心灵的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或是特殊的人或情感。此外,在几乎所有的文题后面都有具体要求,如“将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等等,这些在审题时也应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二、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____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河南省中考作文题),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
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安徽省中考作文题),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作记叙文写,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作议论文写,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
3.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_____的滋味”(云南省中考作文题),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为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三、要选好材料。补写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例题训练:
⒉《____,我永远的天空》⒌《生活需要______》⒎《假如我是______》⒏《告诉你,我很_____》⒐《我眼中的______》⒑《生活需要______》⒒《______在我的身边》⒓《______也是一种美》⒕《与______同行》⒖《______伴我成长》⒙《我发现______》⒚《真想做个______》24.《______,做我自己》26.《我和______的距离》28.《给自己找个______》30.《那一次,我______》37.《______,让我欢喜让我忧》38.《爱上________》 39.《欣赏________》40.《我眼里的______》
44.《第一次________》45.《给心情涂上______》46.《人生路上________多》
47.《________,我的最爱》52.《我____,我____》56.《明天,我________》
57.《我的________我做主》72.《______,让我欢喜让我忧》73.《拒绝________》74.《让_____为____着色》75.《我________故我在》76.《________,妙不可言》77.《读懂________》78.《我总是________》79.《______一族的幸福生活》80.《________拍卖会》81.《________永不下岗》82.《那次,我与____擦肩而过》83.《________在我胸》84.《________是一种牵挂》85.《________带给我的快乐》86.《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87.《________让我如此美丽》88.《____,其实你不懂我的心》98.《留些______给自己取暖》
二、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材料、提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和作文要求。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审题谨慎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提出“话题”的媒介,划定了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因此,它是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既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的文章内容.才没有超出题意的范围。如果考生仅仅局限在材料提供的内容本身来写“话题”,就束缚了表达自由;如果超出了“话题”限定的内容范围,考生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跑题。
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乐。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此题审题的关键:①、“提示性材料”中有“……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最美好的真情”等语,所以,文章的立意只能是表达“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如果有人写“帮助”造成的“尴尬”或“误会”等,无疑会
被判为“走题”。②、“提示性材料”中还有“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的限制语,如果阅卷标准严格的话,写初中三年以外的内容,也可能被判为“偏题”。③、“写作要求”中有“诗歌除外”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2、立意创新。
话题作文为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就便于立意的出新。出新就是要突破—般立意的平面,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要按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展示时代的意义;还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特别要关注当今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作文时才能有创新意识,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发。
写话题作文最忌思路闭塞,材料贫乏,人云亦云,千部一腔,东拉西扯,胡编乱造。解决这些弊端的最好方法是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激活思维,开启思路,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思想积淀,拓宽选材领域,深化文章主题。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
如:以“台阶”为话题,其立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由台阶的层级特点,可以提炼出“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的观点;由台阶的曲折,可以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由台阶的作用,可以提炼出“奉献”的“陡者级之,战胜困难前进”;由台阶上下级的关系,可以提炼出“万丈高楼从地起”,“夯实基础,才能成就大业”;由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各司其职,才能跃上高峰”。
其次,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设想。
如:《我渴望……》,可写的素材很多,考生有写《我渴望成功》的,有写《我渴望朋友》的,而另一位考生却写《我渴望后娘》。一般来说,小孩都怕有后娘,但为什么这位考生却盼望有后娘呢?原来,考生体念父亲生活的艰难,希望有个后娘能关心父亲,为父亲分担忧愁和负担。她写道:“尽管人们说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尽管她可能不喜欢我和妹妹,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她对父亲好。”考生深沉的爱令人感动,文章的成功就在于“出新”。
立意必须坚持四个原则:(1)准,切题但不跑题;(2)深,深刻而不肤浅;(3)稳,稳妥而不走险;
(4)新,新颖而不俗套。为此,力求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话题作文是一种考场作文的形式。2000年以后,话题作文广泛地出现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话题作文最重要的特点是淡化审题,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
1、紧扣“提示”,细加分析
提示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扩展学生的思维,把握行文的中心和着重点。所以,分析提示语,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如2007年,黑龙江省中考考作文题:
为了让青少年更加健康和阳光,国务院发布在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语言,还需有健康的成长环境:交友、书籍、网络……其实,何止青少年需要健康呢?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渴望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秩序、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
注:健康既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也指(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提示语分析,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应放在“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语言,还需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秩序、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上面,而不应该放在“健康的身体”。
2、把握“话题”,多方发散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规定写作的范围。我们知道:在考场中,要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只能从小处入手,所以,把握“话题”,多方思考,选取熟悉的角度,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来。
如2005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长处》。
面对这样的话题,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吧,而且取得了共识:长处是对人有益的,可以大加发扬:看到自己的长处,能给人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看到家庭成员的长处,能使家庭温馨和谐;看到同学的长处,使班级团结、协调;看到敌人的长处,能提高防患意识;看到朋友的长处,能增进友谊……也可以从反面寻找新意:如果过分相信长处,则会给自己带来害处等等。
3、话题作文训练
1、从前有一个猎人,养了一条很忠实的狗。一天他外出打猎时,把狗留在家里看护自己年幼的儿子。等他回来后,发现儿子不见了,那条狗却满嘴是血。猎人顿时火起,认为是猎把儿子吃掉了,便一枪把狗打死了。这时,儿子从床下钻出来告诉父亲:有一条大蟒蛇要吃自己,是狗把蟒蛇赶跑了。猎人后悔不已,为了纪念那条忠实的狗,特意修建了一座塔。据说这座塔至今还矗立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猎人因为缺乏信任,失去了一条忠实的狗。想想我们自己,是缺乏信任,而失去过友谊、亲情和一些成功的机会呢?
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葡萄酒酿成后的变酸问题一直困扰着酿酒业主。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研究证明,酒质变酸发酵液体中的细菌在捣鬼。如何既消灭细菌而又不影响酒的质量,这是一个难题,巴斯德试用好几种抗菌药物都达不到预想目的。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他发现把葡萄酒加温到55℃既消灭了细菌,又保持了酒的美味不变,一个困扰酿酒业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今天看起来,巴斯德的发现真是太简单了。是的,一切发现都是简单的,但发现的过程都是曲折的艰难的。一般人总是只看到结果,看不到过程,因此容易忽略了成功的背后。
请以“成功的背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是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境总是时有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功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拔,靠的是踏实苦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
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写你的经历、体会、感受和看法、经验。
第二篇:作文基本能力训练之审题篇
作文基本功——审题
(一)讲解
■孙秀启 杨 永
典例分析
【题目展示】
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分析】
温暖是太阳照在身上的感觉,更是内心的一种感受。由此可见“温暖”的意思有“暖和”和“使感到温暖”两种最一般的词义。若直接取“暖和”义来立意写作显得太浅显,这也可能不是命题人的意图,所以该题目最好不要简单写气候的温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要写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或自己有困难时获得别人的帮助、鼓励而感到温暖。
温暖,给人希望;温暖,给人动力;温暖,给人感动。温暖是爱的感觉,虽无形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和生活。这个题目在审题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关键是要能有自己的独到的感悟和理解。冬天的阳光最温暖,春天的和风最温暖;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最温暖,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最温暖;伤心时的一句安慰话最温暖;困境中的一句鼓励最温暖……生活中到处是温暖的情景。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选取自己熟悉并有情感体验的材料来写,这样才容易写成功。
【范文】
温 暖
□齐 萌
温暖,那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你曾感受过吗?
去年十一月,记得,是期中考试吧!那天考完试,我心急如焚地回家要复习下一门功课。我骑得自行车车飞快,路上人也不多,更为我提供了疾驰的空间。可是,忽然前面迎面而来了一辆电瓶车,我立刻将车龙头调转,可是,还是听见“砰”的一声响,我和车都飞了出去,我被自行车压住了一条腿,不能动弹,手上的皮手套也都蹭坏了。此刻的我竟然那样无助与不知所措,没有说话,没有责骂那个在一旁愣愣的男青年。看来,他没什么事,却也不来帮我把车从身上扶起来。旁边有了行人的注目,这时,我忽然感觉压在身上的车被拿开了,“你没事吧?”一个声音探问着,“站得起来吗?”我转头看向说话的人,这不是我们班同学吗?这个男生在我们班上一直默默无闻,我甚至没和他说过话,然而此时,他却帮助了我。瞬间,我鼻子一酸,泪在眼眶里打转。“起来吧,我扶你!”他伸出了手将我从地上扶起来,我发现自己的脚有点疼,但还勉强可以走路。“谢谢你!”此时,我只有这句话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笑着摇摇头,看看我的车说:“还能骑车吗?”我挤出微笑:“没事的,能骑,你赶快回家复习吧!”“真没事吗?”他再次问道。“真的!”我赶忙催他走,我不能耽误他的时间。“那你要小心!”说完,他不安地看了看我,缓慢骑车走了,还时不时地回头看我。
扶起的车连龙头都调转了一圈,我用力一拧拧了回来,骑着有些残破的车回家。回到家,妈妈一听这件事,立刻大声嚷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骑车那么快想干吗?早就叮嘱过你,活该!”看着妈妈气愤的脸,我的泪终于流了下来:“你怎么这样,我脚都受伤了,你还这样骂我!有你这样的妈吗?”我叫嚷着便冲进了房间并关上门。一个人在房间里哭泣,我忽然觉得,连一个几乎陌生的同学都帮助我,让我感动;而我深爱的妈妈却这样对我!为什么?我越想越觉得委屈。我挽起裤脚,脚踝都肿了,疼得我直掉泪。此刻的我,伤心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走出房门,妈妈不在家,不过一会儿,她回来了,手上还拿着膏药。“唉,过来,让我看看伤到哪儿了?”妈妈一个责备的眼神看向我,可我却分明感受到,那眼眸中更多的是爱,是心疼。我懂了,其实刚刚就应该懂了,妈妈的责备是出于爱啊!我怎么那么傻!忽然醒悟的我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心田,伤已经被它治愈了!
爱,有时需要静静体会,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却可以让别人感到暖意,只要细细体会,你便会发现,温暖,无处不在。
点评: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的记叙文。文章先叙述自己因骑车快发生撞车事件,自己的脚踝受伤了。正当自己处于困境中需要帮助时,班上的一位男生及时帮助了“我”,使“我”感到温暖。接下来写妈妈时,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手法,妈妈的言行同样使“我”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心田。至此,通过叙述自己得到关怀与帮助的事件来体现人间温暖之情的主旨自然地表达出来。本文优点很多,如层次清晰、顺序合理、文体特点鲜明、首尾呼应等。
写作指要
何谓审题?审题是认真审阅、深入了解命题人意图的意思。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一旦失误,便是原则性的和全局性的错误。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写作对象
写作对象一般是指文章要写的人或事。审题时,首先要对此注意。因为所写的对象错了,文章就会从根本上跑题了。如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作文题:
在人生的经历中,无论是你还是他(她),每个人都会有出色的表现。在你和他(她)之间,或各自努力,或相互合作,或帮助对方……为了实现一个好的愿望,只要你和他(她)努力了,付出了,就都是好样的!
请你以“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细心审题不难发现本题的写作对象不仅是“我”,还有“他(她)”,遗漏了哪一个都会影响到文章的中心。
二、写作重点
如命题作文“意外的收获”,“意外”就是写作的重点所在。修饰语“意外”是“题眼”,抓住题眼,在它上面下工夫,文章就有可能写成功。“意外”的收获,是指无意当中的发现或意料之外受到的启发、教育乃至获得的成功。可见把握题眼是抓住写作重点的有效方法。
三、选材范围
如命题作文“在阳光下成长”,虽是写成长问题的作文,但要写出“阳光”与“成长”之间的具体内容,来突出“阳光”对人物(自己或他人)健康成长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审题时应该看到,“阳光”一词具有明显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它所指应该是我们的党、校团组织、班集体或是师长等。那种忽视了“阳光”这一因素,只写人物自身奋斗成长的材料,与“阳光”无关,就犯了取材不准的毛病。
四、文章立意
如2009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作文题:请以
“,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该题补题宜小不宜大,既然是“最爱”,就要表达出浓郁充沛的情感,所以无论写人还是写物,都要突出“最爱”的理由和意义。如有位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他无法忘记一台凝聚着父爱和师爱的随身听,于是以此立意写出了真挚动人的美文《随身听,我的最爱》。
审题就是要死抠字眼,一字一句分析,特别对提示性语句或要求等一定要反复阅读,明确其中的导向性和限制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作文不偏题、不跑题。
失误警示
1.立意肤浅。有的学生简单地从所要写文题的基本义入手,没有进行拓展延伸,显然这样的立意太肤浅。立意的肤浅或平淡并不是说学生所选择的材料不新颖、不深刻,而关键之处在于对材料的安排上缺少真知灼见。
2.既无具体的事例,也无感人的细节作基础而乱发议论,泛泛地谈所要写的文题,就概念说概念。
3.抓不准文题的侧重点。有些学生认为把一件事叙述完整就算写完文章了,以致文章重点不突出,影响到中心的表达。写作时,一定要把“是什么”“为什么”作为重点来写。
4.文体不明。因是话题作文而淡化了文体,但不等于不讲文体,一定要合乎文体的特点。
写作示例
【文题设计一】
面对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精美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着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感动是皑皑白雪下的一株青松;感动是黑暗中陌生人为你燃起的火种;感动是天地间父母为你铸就的爱的长城……面对感动,你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自定立意;(3)自选文体(戏剧除外);(4)写出真情实感。
审题指导:
这样说,正因为世间有许多感动,才使世间变得不再寂寞,才使世间充满了温情。“感动”一般指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羡慕之情。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感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情愫,生活需要感动。
理解了“感动”的含义,在审题立意时主要把握两点:感动什么?因何感动?从话题所给材料就可看出感动的是人或事、景或情。某一奇特、壮观的自然景观会使我们感动,某一热烈感人的场景会使我们感动,某一人物(包括名人伟人、平凡普通人)几句关心的话语或意想不到的行为举动会使我们感动……生活中使人感动的事比比皆是,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人许许多多。比如每次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都深深震撼我们的心灵,当然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也会让我们感动。为什么感动呢?因为他们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是真善美的典型代表。有了这些认识和感悟就不难立意选材了。
【文题设计二】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生活需要鼓励(友情、掌声挫折等)(2)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审题指导:
1.补好题,抓重点。此文题需补内容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还要尽量体现时代特点,比如可填“挫折、自信、理解、创新、友谊、掌声”等多项内容。我们选定自己最需要的事物之后,要重点写清“需要的原因”,也就是交代为什么需要它,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比如,你是一位长期受到老师与同学冷落的学生,也许你对“鼓励”的需求会比别人多一些,对“生活需要鼓励”感触更深一些。
2.文体明,情感浓。在立意明确后,注意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写议论文则要观点新颖,旗帜鲜明,选取具有典型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评论和剖析,这样你的文章更贴近生活,你的观点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来。写记叙文,则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切忌空对空的表白、抒情。要在叙事中插入内心世界的表露,讲出道理,让读者理解。
(二)评 改
■孙秀启 高德军
作文升格
【文题展示】
请以“我多想 ”为题作文。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情感真挚,可有适当的抒情或议论;④不少于600字。
【原文回放】
我多想回到童年
□孙凤展
童年,像朵朵美丽的浪花,在大海的怀抱中跳跃。童年,像朵朵绽放的花儿,在微风的悄悄话中舞蹈。童年,多么快乐的时光;童年,多么有趣的时光。(若能补写一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就更好了)“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那美妙的歌声仿佛又回荡在耳边,使我想起童年的无限风光。(“风光”一词不准,改为“时光”)童年的色彩是五彩缤纷的,也是我所向往的。(“也”字多余,应删去)现在的我,每天都是睡觉、吃饭学习,远不及童年的快乐。童年时的我,没有作业,也无家长压力。
童年,光芒四射。童年,是天真无邪的。(这两句话没什么关联)记得童年时的我们,整天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嬉戏玩耍,无忧无虑。有时,我与小朋友蒙着双眼在大树旁捉迷藏;有时,我与小伙伴一起赤着脚丫在小河里摸鱼捉虾,还把砖头往水中砸,水溅湿了衣服也觉得好玩。那时的我,可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整天生活在父母那宽大的臂膀下,无论狂风暴雨,何等的恶劣条件,都会有父母为我遮风避雨。现在的我却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在生活中,与父母产生小小的摩擦冲突后无人帮助我。(“冲突”词义较重,可删去)现在的我,烦恼总比快乐多,真想待在童年不长大。童年时的我,没有作业,也没有忧愁,我唯一的“工作”就是“玩”。常把家搞得一团糟。妈妈也不会骂我,谁让我是她的“贴心小棉袄”呢?(本段一会儿写童年,一会儿写现在,有些乱,可作进一步修改,使之条理)
无论做错什么事,父母总会让我三分,不会跟我这个小孩子计较的。而如今的我,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了,不再具有那“童真”的魅力。我常常惹父母生气,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语意不够明确,“担子”指什么?)
童年是没有任何作业的,而现在,尽管我热爱学习,但是也常常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儿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交往显得越来越重要。父母还狠抓我的特长训练。在父母眼中,等待我的是一个个为我设计好的奋斗目标。(“在父母眼中”改为“在我眼中”,“一个个为我设计好的奋斗目标”改为“父母为我设计好的一个个奋斗目标”)我知道父母对我好,可我不愿意这样啊!
我发觉,自己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渴望回到童年,渴望拥有童年时的那一片美丽而诱人的岁月!(“一片”改为“一段”)
【升格建议】
作者叙述了自己童年时的一些有趣的事件和快乐的心情,并把童年时光与现在生活作对比,抒发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强烈愿望。但本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概述过多,缺乏细节描写,不利于鲜明、集中地揭示主题。
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但文章杂乱无章、条理性差。
3.有些词或语句使用不够准确,影响和削弱了语言的表现力。
建议针对这三个方面作进一步修改。
【升格作文】
我多想回到童年的时光
童年,像朵朵翻腾的浪花,在大海的怀抱中跳跃。童年,像朵朵绽放的花儿,在微风的吹拂下跳舞。童年,多么快乐的时光;童年,多么有趣的时光;童年,多么难忘的时光。它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快乐。我很庆幸,因为我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现在,我有点埋怨时光老人,他太狠心了,让我快速长大而失去了童年。现在的我每天总是睡觉、吃饭、上学,学习、学习、再学习。沉重的学习负担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在我的生命中,或许只剩下了学习,我好无奈。我多想回到五彩缤纷的童年时光!
虽然童年的岁月早已流逝,但我对它的记忆却十分清晰。童年的我是天真无邪、快乐无比的。有时,我与小伙伴蒙着双眼在大树旁捉迷藏;有时,我与小伙伴一起赤着脚丫在小河里摸鱼捉虾,还把砖头往水中砸,水溅湿了衣服也觉得好玩。在春天和夏天,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去摘一些花做成花环当帽子,又用杨柳枝做成剑当武器玩。玩累了大家一起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云。晚上,我和小伙伴躺在外面的竹席上一起数天上的星星。
记得5岁时,不知听哪个伙伴说冰激凌很好吃,我就天天催着妈妈去买。后来妈妈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给我买来了,手舞足蹈的我捧着冰激凌如获至宝,高兴得一蹦三丈高。对于童年的我来说,冰激凌真的可以当饭吃。还记得我画画找不到纸张时就在熟睡的爸爸脸上乱画,把爸爸的脸画成了大花脸,爸爸冲我生气时,我就说现在给你画大花脸,长大了我就能当大画家,搞得爸爸哭笑不得。
童年也常有:对着a、o、e发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麦田里打滚,压倒一大片麦苗挨批评;和小伙伴打架,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小伙伴跑去向妈妈告状……
这所有的一切是多么的亲切,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由得感叹,生活曾经那样快乐美好。
现在的我呢?已是初中生了,朋友少了,烦恼却多起来了。除了正常上学上课外,父母还安排我参加补课、参加特长班的训练等等,偶尔有点时间,顶多偷着玩片刻无聊的电子游戏。我总觉得少了什么,整个人没有一点活力,始终快乐不起来。仔细想想,童年的我们知识不多,对生活也没有太多的苛求和奢望,所以很容易获得快乐。可现在的我们长大了,不再是无知的孩子,虽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憧憬,但我们大都在学习的压力下苦苦挣扎着,哪里还有快乐可言? 我多想回到童年那快乐的时光,回到那个没有学习负担、永远快乐的世界。装载着无数快乐的童年小船,快快回到我的身边吧!我会把你装点得更加美丽……
【升格点评】
与原文相比,升格后的作文具有以下优势:
1.概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
2.对比效果明显,文章的条理性更强。
3.语言表达生动流畅、富有文采。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只写现在生活跟童年生活的巨大差异上,他还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如“童年的我们知识不多、对生活也没有过多的苛求和奢望,所以很容易获得快乐。可现在的我们长大了,不再是无知的孩子,虽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憧憬,但我们大都在学习的压力下苦苦挣扎着,哪里还有快乐可言?”文章结尾作者发出“我多想回到童年那快乐的时光”的强烈愿望,既抒发了浓烈的情感,又点明了文章中心。
特色作文
我多想甩掉眼镜
□王照吉
“唉,又深了。”我紧紧地盯着离眼睛5厘米处的配镜单,这个距离在我的视力范围内还是看得清的,正是120度!我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生怕拿到那又厚一层的眼镜,但是是祸躲不过,没多久,这两腿两头的家伙又耀武扬威地骑上了我的鼻梁。没辙儿,从此我就不得不受制于它了!
一大清早,我吃了饭急着要去学校,妈妈突然喊住我:“拿眼镜!”我于是毕恭毕敬地接过来,放到书包最里层——这对文具们来说是最优越的地方了。心里却在暗念:好好待着吧!永远别出来才好呢!
我愤愤然地跑下楼,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哎呀,不认识我了?跟你招手都不理我!”好友嗔怪道。“什么?招手?我……我没看见。”我尴尬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不会吧?你近视没那么严重吧!”我无奈地点点头。要知道,没有眼镜我只能分清5米以内是男是女,别说认人了,连五官都看不清。
“那你干吗不戴眼镜?”“我戴上它就头昏,耳朵、鼻子压得疼不说,一跑步还怕掉了。所以我只在上课时戴。”好友不说话了,大约是在担心她自己也在锐减的视力吧。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老师早早地就在幻灯机上放好了投影片,上面密密麻麻地抄了黑糊糊的一片东西。“啪”,这是关眼镜盒的声音,我戴上眼镜习惯性地四下一看,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教室里转眼的工夫变出了半个班的“小眼镜”。他们有的在擦镜片;有的扶着眼镜使劲看投影片上的字,看来是视力又下降了,已经看得不那么清楚了;还有和我一样四处张望,目光相对时会意一笑。想到那些眼睛滴溜儿乱转的麻雀,不由得在心里问:它们整天逃避猎枪用眼那么过度为什么不戴眼镜?我们不就是多看了几本书,多做了几道题,多为写作业开了几回“夜车”吗?凭什么就只有我们得戴眼镜呢?
但很快的,教室里抬起的脑袋都低了下去。因为要不快点写,晚上又得加班了,眼睛又会吃不消了,镜片就又得加厚了。
一上午的课上完,我们终于可以摘掉眼镜了,让眼睛得到片刻的休息,下午一上课就又得戴上。新闻报道说现在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又提高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同化——都戴起了眼镜,我真不知该为多了一群同路人而喜,还是该为我们共同的不幸而悲。真是“孰知眼镜之毒有甚于作业者乎”!
前天下午,老师来问我们体检前要不要买眼药水,我以为眼睛有救了,但老师说那只是暂时性恢复,过后视力还和原来一样。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难道,我真得把这个本不属于我的家伙永远戴下去吗?
眼镜,我真想跟你说——再见!
点评
作者从身边生活取材,选材角度较好,“我多想甩掉眼镜”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文章先叙述了自己视力下降、被迫配戴眼镜后遇到的种种苦恼,这些苦恼乍听可笑、细品令人心酸,由此可见作者对眼镜的厌烦之情由来已久。为了更好地透析“眼镜”现象,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仅谈个人问题上,还借助上数学课抄题点出“眼镜”的规模已达半班之多,可见问题之严重,其危害不言自明。
文章语言极富感染力。如:“凭什么就只有我们得戴眼镜呢?”化用句“孰知眼镜之毒有甚于作业者乎”虽有些夸张,却将“我”内心的苦闷之情推向高潮。文末“眼镜,我真想跟你说——再见!”更是把“多想”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文章主题再次得到深化。
第三篇:中考作文指导之审题训练
中考作文指导之审题训练
一、如何审题?
第一步:审作文要求。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或显示或隐含于作文题目及要求中。如:“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迎着初升的太阳……初升的太阳,光芒洒身上,好温暖……初升的太阳,像一位刚出生的婴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初升的太阳很安静却又充满了活力,相比夕阳的美丽,它便少了一份哀伤,多了一份朝气。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将彩霞撒给黎明……”请以“初升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这篇作文虽为命题作文——以“初升的太阳”为题,但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材的基础上作文。(2)材料中的信息以“初升的太阳”为写作意象,表明了其作本身的作用——新的开始;交待了其特点——温暖;体现了其喻意——像充满好奇的婴儿;写出了其类比义—— 与夕阳相比初升的太阳安静、充满活力、朝气;展示了其象征意义——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有奉献的精神。(3)限制中给出了文体选择的自由:除了不能写诗歌外,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及自己的爱好选择文体。(4)在立意上可充分发挥自主性——立意自定。
通过对作文要求的研读审查,我便明确了作文具体要求我们写什么,也提示我们怎样写,从而把握了作文的导向。第二步:审作文题目
1.审题目的写作对象和题眼。
首先要从作文题目中确定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如“初升的太阳”,确定写作的意象是“太阳”,有些题目,我们根据意象,从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类比义等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
其次,要审清题眼,确定写作的重点,把握作文内容的重心。
(1)注意“中心词”,明确彼此关系。作文的题目有很多个要素组成,要考虑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2007年莱芜中考命题作文《其实并不是这样》,题目中“这样”是一个代词,它可以指代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种看法、任何一种体验。“这样” 表明只是一般的认识和看法,“不是这样”就要求我们通过创新来达到与众不同。题目中的“其实”是表示转折的意思,所以作文时要用一些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倒叙等方法,使文章写出曲折,引人入胜。又如2007年南通中考命题作文《带着微笑出发》,题目中的“微笑”不仅指一种看得见的面部表情,更是指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品性,一种信念,一种胸怀。所以写作时我们不能就“微笑”写微笑,必须“由外见内,寓内于外”,表现“微笑”的深层意义。题目中还有一个概念“出发”,这给我们什么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只有这样把握,构思才有了创新的基础,文章才能凸现“微笑”的魅力。(2)注意“关键词”,明确写作重点。如2007年南京中考命题作文《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点明“钥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可以说“钥匙”是指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写“找到了快乐的钥匙”,“找到了与父母、同学、老师等沟通的钥匙”,“找到了克服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某个困难的钥匙”等等。
(3)注意“修饰语”,明确选择范围。作文题目中往往对本次作文的选材有一定的限制。如2007年上海中考命题作文《记住这一天》,“这一天”是对时间的限制;2007年天津中考命题作文《心中的彩虹》,“心中的” 是对范围的限制;2007年安徽中考命题作文《我们的心近了》,“我们的” 是对人称的限制;2007年益阳中考命题作文《那一双忧郁的眼睛》,“一双” 是对数量的限制。
2.审题目中是否蕴含了文章的主题
作文题目有时也蕴含了文章的主题。如果题目中蕴含了主题,则要以之为中心;如果作文中没有蕴含主题则可自由立意。这样才不至于在写作时偏离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的文章,即使构思再精巧,语言再有文采,也只不过是一个徒有生命的“植物人”。例如:《爱心》,就明确了主题。
3.审清题目的寓意。有些题目,语意双关,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要考虑其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如果审题时考虑到题目的寓意,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发散思维选材。比如《路》这个题目,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可以指任何一条供人行走的路,也可从象征意义去分析,“人生之路”、“奋斗之路”、“青春之路”等等,那就可以扣住“任重而路远”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主题去发挥。可以从一条具体的崎岖小路,拓宽为拖拉机路,再发展为公路、铁路,以此反映家乡在改革中的变化。也可以从无路到有路,暗示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重要,阐明只要指导思想正确,方法对头,有决心,有毅力,事就能办好,路就能走通。再如:《脚印》、《足迹》、《路》、《晨》、《春》、《灯光》…… 对于这种题目,首先应研究这个词的本义,再考虑它象征性的含义。3.审题目中的人称要求
一篇作文,在没有人称限制时,我们可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人称。但,有些题目,对人称的选择作了明确的限制或要求,审题时,必须审清人称才不至于犯错,如《写在我心中的记忆》则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来写;而写《在心中的记忆》则没有人称限制。再如,《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4.审作文的体裁
现在的作文,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所以淡化了文体的要求,不限制文体。但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考虑文体,考场作文切忌写“四不像”的文章。第三步:思考扣题要求
如:“你,让我驻足”。分析:你是谁?为什么让我驻足?要注意一点,要写成“你”,而非“你们”。对象角度需单一。为何让我驻足,应是文章的核心所在。作者应着眼于人、景、物的特点,挖掘身后的价值所在。让我驻足者,必有魅力,是文化价值还是情感引力?要有思维纵深,要知道,“你,让我驻足”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在行文时,就应有驻足的过程,驻足前、驻足时、驻足后,要根据思想感情的不断加深,不断体现“驻足”。再如:《第二次,我 》。
二、经典审题示例: 1.例文再现: 文题:一道风景线 审题过程:
第一步:读提示语。提示语的前三句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选材可角度可以来自自然,可以来自社会,可以来自精神(心灵)。
第二步:读写作要求。明确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关注现实生活。
第三步:分析题目,注意关键词。“一道”限制了选材范围,是写生活中的一处“风景”,而不是几处;“风景线”既是指自然景物,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人或事,歌颂某种精神品质等等。但要注意,写自然景物要对生活、对人生有启迪意义;写生活中的人或事,要写得像“风景”一样美好,确实是“一道风景线”,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第四步:想清本文题扣题要求。开头点出是怎样的“一道风景线”;中间要描写这“一道风景线”;若是写人,写生活,则要用景物来巧妙烘托,或在抒写感受时巧妙点出这道风景的意义;结尾要扣住这“一道风景线”升华其意义,写出其影响。文题:那一边
审题:这道题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那一边是什么,你尽可以去想:一片树叶,一朵云彩,一道晚霞,水面的一轮涟漪,山间的一丛灌木,树上自在吟唱的蝉,河边专注的钓者,一个人,一座房子,一个村庄,一片田地,一个国度,一个世界,一个场景,一段情感,一段记忆,一段历史,一个梦境,一种怀想。“那一边”必然隐含着一条分界线,是一条路还是一棵树,是一条河还是一座山,是一条街道还是一条小溪,是一条还是一个地界,是做人准则还是道德标准,是大是小,是实是虚,是明是暗,任由你去想象。
但是空间越大的题目,越要写得集中明确,否则,就掉进了命题的陷阱。什么都可以写绝不等于什么都写,什么都能写不等于你都能写好。你必须有着明确的指向和智慧的选择。“那一边”的“那”不仅仅指方位,还隐含着限制和要求。你的“那一边”是指什么,有着什么鲜明的特征,又有着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世界;借助“那一边”你要表达什么,是一种追忆,还是一种向往;是一种追悔,还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失落,还是一种矛盾……这是都必须具体明确。
文章必须把笔墨用在“那一边”上,但你必须坚定地站在“这一边”。“这一边”是文章的潜台词。没有“这一边”就没有“那一边”。“这一边”是参照,是映衬。“那一边”是实,“这一边”是虚;但“那一边”是宾,“这一边”是主。写“那一边”正是为了表现“这一边”。有了“这一边”,“那一边”就有了依托,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层次,就有张力和厚度。没有“这一边”,文章就浅,就单一。将“那一边”和“这一边”拉开一点距离,形成一点冲突,安排一点交错,文章就更耐看。因此,审题时,着眼于“那一边”,以“我”为坐标,写出那一边的人和事,主要笔墨在彼不在此。不能把那一边写这一边。2.中考试题回放。《让我悄悄地告诉你》(1)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步:找出关键词并分别分析这些关键词的写作要求。
第二步:深入理解文题内涵,让你的立意更加高远。
第三步:思考本题目该如何扣题。
三、实战演练。
(1)阳光是自然的,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生命的勃发需要阳光;阳光又是生活的,生活中的阳光,可以是支持、鼓励,可以是理解、信任,可以是帮助、引导,还可以是一方自由呼吸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请以“给我一缕阳光”为题作文。审题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我们的生活,也需要阳光。关爱,让我们感觉温暖;目标,让我们明确方向;信心,让我们充满希望……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请以《心中,那缕阳光》为题作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审题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思考文题(1)和(2)有哪些最根本的区别。
(3)当微风拂过记忆的琴弦,余音袅袅,暗香弥散:典雅的康乃馨,默默传递着母爱的柔婉绵长;雪地里怒放的梅花散发着生命的顽强;南山恬然开放的野菊,静静诉说着怡然自得……这成长路上,弥漫满径的缕缕花香啊,哪一缕拨动了你的心弦。请以“成长路上,花香满径”为题,写一篇文章。审题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4)走在 的路上 审题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5)你是我的老师 审题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篇: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之事实性材料审题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之事实性材料审题方法
制作人:倪峰 概说
材料作文实际上是命题作文的一种扩展,就审题而言面对一则材料,考生所进行的实际上是种有目的的阅读。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作文的命题有多种样式:有的给标题,有的要求自拟题目,有的材料只提供背景,有的材料是立论的根据或评论的对象,有的则是写作的素材。
根据材料的特点可做如下分类:
(1)对于文字性材料,不仅要看正文,还要附加说明,如解说文字、出处、写作时间等。
(2)对于事实性材料,则要抓信事实性材料的主旨;
(3)对于理论性材料,就要住关键的词句;
(4)对于比喻性的材料,就要深入领会其寓意。
(5)对于绘画、摄影作品的一类材料,应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细心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画中有人物,就要认真地辨析人物的年龄、身份。衣着、神态,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若有两个以上的人物,还要注意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注意观察画中的景物、场面。这些往往与人物有密切的关系,暗示主旨。再有画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往往是画家喻示主题的点晴之笔,不可忽视。
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辨明材料的用途,然后,或分析材料、提炼主旨,或使用材料、构思成文,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总的说来关于材料的处理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事实性材料审题方法
1、提炼材料关键词句;
例一: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请尝试提炼本材料主旨,写一则一句话论点
练习
1、综合思考下面一组警句,概括出一个观点,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常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5.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6.一天天的满足着,一天天的堕落着(鲁迅)
2、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概括出一个观点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幅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2、探求核心事件结果的必然成因
例二:182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将为自由而叛乱的李列耶夫判处死刑.行刑的那一天,李列耶夫把絞刑架的绳索掙斷了.在那個時候,這種情況被認為是天意应当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來,確信自己安全了,就喊道:”你們連繩子都造不好,還能做什麼大事呢?”尼古拉一世本想簽署赦免令,當聽到他說的這句話后就改變主意.沙皇說:”讓我們用事實證明一切吧!”第二天,李列耶夫再被推上絞刑架。這次绳子沒有斷.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复述材料所讲的故事。
2、谈谈通过这个事件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讨论:下面两个审题表述是否合乎题意?为什么?
⑴绳子的质量问题导致了这样一个尴尬,所以我们呼吁认真负责,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⑵沙皇的残暴让我们看清了旧社会的黑暗,我们应当团结起来解放世界、珍惜现在幸福生活。
例三:有一年,一个登山队准备攀登一座雪峰。这时有一位专家提醒说,别忘了多带几根钢针,因为在高寒的雪峰上面,燃气炉的喷嘴极易堵塞,需要用钢针疏通。一位老登山队员负责携带钢针,但是他并没有听从专家的忠告,而是只带了一根。因为凭他自己的经验,他认为有一根钢针已经足
够了。
遗憾的是,这支登山队最终也没有能把脚印留在山顶上,登山队员一个也没能再回来。问题就出在钢针上,那根钢针在使用时,不慎崩断了,由于仅仅带了一根钢针,燃气炉无法使用,队员们断了饮食,最后全部陷入绝境。
思考:
一位同学在写作前经思考认为“登山队的悲剧告诉我们出门应当多带几根钢针”,这能否作为其作文中心论点?如果不同意,请你拟一则合乎题意的论点。
练习
1、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写出中心论点的表述。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3、揣摩材料编者的情感倾向;
例四: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的一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以他的长久服役为理由。“我应当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报告,“因为,我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思考:
1、对于将军的理由,皇帝持什么态度?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皇帝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吗?
2、有人认为“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批评人也应当讲究语言艺术”,这是否合乎题意?尝试提炼本材料的主旨,自己写出一句话论点。
3、总结:了解皇帝的态度对我们的审题有帮助吗?
巩固演练:
细读例二文字材料,在文中划出能表现作者对李列耶夫的情感、态度的词句,并简述理由。
练习
一则报纸曾登载这样三则材料:
1、学生小新数十年如一日背残疾同学上学的事;
2、某杂志社在学生中调查,最赞赏的品质是助人为乐;
3、某单位在青少年中调查,“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要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写一则合乎题旨的论点。
自我总结
整体作文训练
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唯有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三天,他才送来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高三作文审题训练材料
高三语文审题训练
一、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
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敢于正面自己的错误。
要学会“慧眼识珠”。
坚持不懈的努力,越挫越勇的精神。
做任何事要对自己有信心,并持之以恒。
永不言弃: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永不言弃的精神。
招聘的经理也是识才之人,一个真诚、有良好品质的人才是值得被任用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
二、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人才成长中,外界环境有时起着巨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个人的成才,只有合适的环境还不够,成才的主体必须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人的成才,必须具备一种探索精神,要勇于拼搏,努力创新,百折不挠。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巨大的效果
三、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 1
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1.幻想是成功的前提。(写成议论文,论证幻想与成功的关系。)
2.关于幻想的故事。(写成记叙文,记自己的一次幻想经历,通过自身经历写出幻想对自己的影响。)
3.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可写成散文,体现幻想在人生中的作用。)
4.幻想推动社会进步。(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从历史与社会角度入手,写幻想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方面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可以从肯定“步非烟”的“狂”的角度立意,如写:
1.不“狂”枉少年 2.狂者进取 3.狂者可嘉 4.化“狂妄”为动力
(二)可以从肯定“步非烟”有挑战权威的勇气的角度立意,如写:
1.权威不是神,勇者可超越2.要敢于挑战权威3.要有超越权威的勇气4.勇气是前进的动力5.敢想是成功的第一步6.初生牛犊不畏虎
(三)可以从肯定“不非烟”的奋斗目标的角度立意,如写:
1.确立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2.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力量
3.以伟大的目标激发人生的潜能(此为最佳)
(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从否定“步非烟”的“狂”,或否定其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这种做法和说法的角度立意,如写:
1.志远不必轻狂2.为人须谦逊3.切戒浮躁,远离轻狂4.口出狂言,不如以实绩说话5.狂在精神,不在语言6.浮躁出轻狂,人生当戒之
(五)也可以从其他角度立意的,如写:
1.自信要以实力为基础
2.进取何须出狂言
3.说到做到才是真英雄
谈“超越”,谈“创新”,都并不太好。因为不是材料的主要意义,甚至还不是材料中的事实。
审题不准就会导致立意偏差,如:世界需要创新,生活需要革新,创新才有进步,敢为天下先,创新才能发展,勇于创新,胆识过人,超越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面对网络时代,找准位置展现自我,等
等。
五、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螃蟹的角度思考
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2)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2、从青蛙的角度思考
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3、从全面地把握材料来思考,可以提炼以下观点: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
六、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
要求:①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人生角度立意:点滴铸就人生。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不管生命中的每一个点现在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它总能与将来连成一线。大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在命运、人生、学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这种思考方式从没有让我失望过,并且改变了我的人生。(苹果总裁——乔布斯)
七、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
1、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也许我们很多时候可以做沉香,却因为我们没有珍惜,却失去了我们的宝物。观点:学会珍惜,珍惜拥有,别因小失大,找准自己的位置。
(2)年轻人最初坚信自己的判断,但没有坚持下去,造成了不好的后果。观点:坚持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信念,别轻易放弃。
2、从沉香的角度立意:
(1)沉香象征人才,不能轻易被别人认可,容易被埋没,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观点:寻找伯乐,呼唤伯乐。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
(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2)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2、从评论家的角度看:
人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3、从背景介绍看:
背景介绍中提到“炒作”,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联系的表现,行文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从当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入手,谈论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鸟这方面立意:
(1)超脱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2、从材料的议论部分立意
(1)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疼痛的的巨创来换取
(2)以生命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
十、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校园枪声1998年某天,美国阿肯色洲某中学突然枪声大作,年仅11岁的戈尔登和13岁的约翰逊在校园开枪扫射,打死了1名学生和1名教师,此外还大伤了11名师生。
美国前总统谈校园暴力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校园发生的枪杀案导致1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作案人都是11岁至18岁的青少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这些学校枪杀案件并非偶然,它们是我们的儿童采取暴力行动的正在演变的文化的反映。”
我国少年暴力现状据报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查获不满18岁的刑事作案成员约15万人,其中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一半以上,不满14岁的作案成员1万人左右。十一二岁的孩子杀人、伤害和恶性抢劫等暴力案件,也时有所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或含义作文。
1、教育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
2、文化的问题:凶杀、色情等垃圾文化的影响
3、经济的问题:为钱而不顾一切甚至是不顾下一代和国家的前途;有钱而又失控
4、管理的问题:口头上、形式上的严格管理,而事实上各方面都没有真正落
实
5、政治理念问题:我们成人到底该干什么?我们的社会走向、教育走向、民族走向——下一代的培养走向等问题
十一、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或含义作文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1.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此引申,可由物及人,由事及理。)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
2.环境(外物)对人(事„„)的影响
3.适应、顺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活出不同的精彩》
4.凭借„„、依靠„„,(“露珠”在“枫叶”上“红红的闪烁”“露珠”在“荷花”上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风云变幻不忘“借”》《只因有你》
5.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展示不同的美(露珠选择枫叶就“红红的闪烁”,这是一种阳光的美,选择了荷花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一种伤感美。)
6.选择合适的位置(露珠选择枫叶就可以快乐地“红红的闪烁”,选择了荷花就只能“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的伤感)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本质与现象,现象会或多或少的显现本质
9.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