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辅导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辅导之我见
我家孩子的作文老是写不好怎么办?我们也给他辅导过,可还是写不好;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的作文老是不知道怎么写?教过她,还是不知道怎么写;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碰到写作文就烦,说是没有东西可写;还有的说老师我家孩子语文成绩还是可以的,要不是作文失分,成绩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到底怎样进行作文辅导才能把作文分提上去呢?
最近有很多的家长反映关于小学生作文辅导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辅导等等,下面我就根据我在捷登教育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很多年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对于小学生作文辅导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人,因为大家所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大家的作文水平各不相同!下面我就我所辅导的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大家讲解一下小学生作文辅导的一些方法!
学生案例
学生之一:杨伊诺
就读于:外国语
作文问题:忽高忽低,作文成绩一直不稳定;
作文问题分析:作文成绩不稳定,通过对他所写的作文分析得出,他主要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
学生之二:林紫紫
就读于:一中
作文问题: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往哪儿写?没有写作思路。
作文问题分析:作文写作没有素材,跑题偏题。
主要解决方法:针对这种作文问题我告诉他就是,会想就会写,给他不断的讲解,然后给他一些应试写作模板,看到题目,按照写作模式,文章一蹴而就。下面我就主要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语文是大型考试的第一学科,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在语文中占30-60分,比重达40%左右。写好一篇作文关系极大,毫不夸张地说是“一文定乾坤”。
二、作文最难得就是聚焦,找到思维的方向,就能把思想迅速理顺,找到写作感觉,激发写作亮点。深谙作文写作诀窍,致力于短期内作文成绩快速提高。考试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要贴题。在小学生作文辅导过程中,我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就是:启蒙思路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作文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好作文的兴趣与信心。真正在兴趣、见识、能力和方法上为孩子积蓄实力。解决学生对作文兴趣不足,知识不够,会有碍今后的发展的问题。
第一:先给孩子讲解一下写作的思路;
第二:让孩子按照他所理解的思路进行作文练习,主要是检查一下孩子的作文写作能力;
第三:根据孩子所写的作文,找出孩子写作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看看写作思路是否正确;
第四:对孩子的写作思路进行指导,这个作文思路是一种写作文的思维方法,要慢慢的培养;
第五:当孩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之后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多看多读多写多练,形成自己的思路!
第二篇:作文辅导之我见
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生作文指导策略
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张同钊
内容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的入门写作会有很大的影响,作文引导的如何,对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引导,读写结合的渗透,观察生活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作文入门的主流。
关键词
激发兴趣、读写结合、观察生活、语言的鼓励性
初写作文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最难的教学任务。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这就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甚至把作文视为是一项“苦事”。经过近几年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实践总结,我觉得学生能否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这与作文入门的指导有很大的的关系。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还未接触作文,真希望自己快点知道,作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难是易?是有趣还是乏味等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他们的思维空间时,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觉得特别要引导好第一节作文课。这就是激发好学生的作文兴趣。
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作文时,我没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让学生作文,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并且是在谈话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义。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怎样写作文,其实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比如你们的妈妈在自己心目中漂亮吗?有多漂亮?你想告诉你的同学、老师吗?怎样说才能把漂亮的妈妈让别人知道呢?听了这些问话,学生们的兴趣来了,并且各抒己见,同桌之间议论纷纷。看到这一情景我接着说,你讲的如果能写出来让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学生们听了,觉得更新奇,并感觉到作文原来既有趣又简单。接着,我还告诉他们,不光写妈妈,还可以写爸爸、爷爷、奶奶------甚至你觉得有趣的事情或
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成作文,告诉别人。这时,作文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
二、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俗话说“万事开头虽然难”。第一节作文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觉得教师还得注重培养他们读写结合的习惯,所谓读写结合,就是读不离写,写不离读,这就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把一些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刚开始作文,不要求学生篇幅的长短,只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把所有学的字、词、句恰当地利用上去就行了。比如在教学《艰苦的岁月》时,课文中有很多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我便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想想哪些相干词语、句子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时在学生的理念中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原来学习课文也可以帮助写作文。因此,更觉得作文简单、有趣。这样学习课文也会更认真更投入。
此外,读写结合还涉及到课外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深化和发展。在课外活动中,主要从课外阅读与组织实践活动两方面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时间的前提下,首先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好文章。由此养成勤于读书、思考、动笔的良好习惯。如此一来,既提炼了阅读方法,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衔接起来。
在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登山、游览公园、举行“钉纽扣比赛”“讲故事比赛”。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与事,有条理、有重点,流畅地写出来。由此一来,学生对写作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活动也能写作文。因此除了爱作文,也会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三、观察生活,心里感悟
《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写动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对这类动态事物,我们可以采取“游动”的方法来观察。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
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我家的一头黄牛”,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写叙事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
当然,观察事物不能只为观察而观察,应展开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因为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的。要由表及里地去认识事物,找出它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地,本质地了解事物。
在作文中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地体验生活。
四、批语鼓励,产生奇迹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对他们来说而言是个新鲜事物,维持他们的作文兴趣与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同等重要。而给学生成就感,写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批语则是维持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劳动也十分艰辛。所以不少学生把作文视为难事,怕写作,不想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文章,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反而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那种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应批些鼓励性的话,使学生看了批语,心情激奋,爱写作,想写作,下次写作文时,决心写得更好;如果批语不好,学生则会感到灰溜溜的,只能是适得其反,讨厌写作,怕写作。那么,作文教学定会失败或收效甚微。
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对学生以后作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作文的爱好都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有信心面对习作教学中充满的荆棘,并愿意为孩子乐此不疲的工作,愿我们教育界的前辈们能携手同行,为孩子们在习作方面创造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杨树芳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宴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张贵新、侯国范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县级参赛论文
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生作文指导策略
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张同钊
2012年3月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辅导
第1课小学作文辅导(课程名称)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描写人物语言的词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
2)掌握描写人物语言写作技巧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2分钟口头作文,介绍自己最近阅读过的故事,寓言,新闻。
(2)讲授新课
评讲作文。玩小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体会到人物的外貌特点。
(3)范文阅读
人物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我最欢的人是我爸爸,他是一个水泥厂的厂长。他个子挺高,很瘦,脸上有一些雀斑。
他很严肃,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工作,我和妈妈、姐姐都叫爸爸是“工作迷”、勤劳的“老蜜蜂”。爸爸在家没事就和我下军棋,可我每次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别看我表面不服气的样子,可心里还真把爸爸尊称为“棋圣”。除此之外,爸爸还有个特点:很守信,答应我的事从不含糊。
在暑假里的一个星期日,爸爸本来答应我去体育场玩的,可没想到那天早上,厂里来电话,说厂里有事,请厂长加班。听到爸爸要去加班的消息,我的心就像玻璃摔在地上,立刻就碎了。我脑子里想:完了,今天别想出去玩了,唉!爸爸说:“儿子,今天下午我一定带你去体育场。”我说:“哼,我看你晚上也回不来,“工作迷”。爸爸拍拍胸脯,自信的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一定会回来带你去的,你等着。说完,爸爸离开了屋子,我又郁闷起来,唉!爸爸说是这样说,可他会回来吗?”……
到了下午,爸爸真的回来了,原来,爸爸为了守信,不顾工作,硬是回来了。看爸爸一回来,我郁闷的心情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心中充满无限的喜悦。我兴高采列的跳起来:“爸爸”万岁、“工作迷”万岁!”爸爸看见我这个样子也露出了微笑。随后,爸爸带我去了体育场,玩得很开心,但是有一样让我更开心,那就是爸爸信守了承诺!
为了下棋下赢爸爸,我一直苦练棋艺。直到有一天,我向爸爸挑战棋艺,我们摆好阵势,没想到他三几下就吃掉了我几个棋子。不过我也不差,也杀了他几个“部下”,让他心惊肉跳。突然,爸爸的嘴角得意的翘起来,我一看棋盘,啊!不好,落入爸爸的陷阱了,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起来。我抱着头,心想:“完了,又输了。”爸爸笑呵呵地说:“小子,跟我下棋,你还嫩点。”说完,几步棋下去,让我成了“光杆司令”。唉,为什么老是输!我嘴里不由得又吐出这几个字。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爱工作,爱下棋,最重要的是他诚实守信,我为我这个爸爸感到骄傲自豪,我最喜欢我这个爸爸。
实战演练
写一篇写人作文,字数350以上,题目自拟。
九、作业设计轮流日记。
第四篇:小学生作文辅导
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三、词语积累。分类描写人类外貌的词语
头发
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秃头(没有头发)
白发苍苍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
眼睛
大眼睛忽闪忽闪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明亮的眼睛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
眉青目秀炯炯有神华语网(原华语网)
鼻子
高鼻梁 鹰钩鼻 酒糟鼻 蒜头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遍又平的鼻子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宽鼻阔嘴 华语网(Thn21.com)
嘴
樱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厚嘴唇 薄嘴唇
嘴唇苍白唇如胭脂 唇无血色 齿白唇红
牙
参差不齐的牙齿 白而发亮的牙齿咬紧牙关 满口银牙 青面獠牙
面容
苹果脸 瓜子脸 鹅蛋脸 长方脸 四方脸
俊美的脸 丑陋的脸 清瘦的脸 满脸憔悴 一脸稚气 古铜色的脸 黑里透红的脸 红扑扑的脸 布满皱纹的脸
脸色苍白 愁眉苦脸 嬉皮笑脸 面黄肌瘦 满脸雀斑面如桃花 面如土色 天
庭饱满 脸颊绯红 面目可憎 油头粉面 面不改色心不跳
脸“刷”地一下白了 脸“腾”地一下红了
手
十指尖尖 纤纤素手 粗壮的大手
身材
身材矮小 身材苗条 身材丰腴体态轻盈 身材臃肿 佝偻着身子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肌腱发达 腰板挺直 彪形大汉 大腹便便 脑满肠肥
身材高挑亭亭玉立 袅袅婷婷 弱不禁风 瘦骨嶙峋 瘦骨如柴 短小精悍[衣着]
朴素 大方 整洁 时髦 摩登 讲究 笔挺 邋遢 俗气
穿戴整齐衣冠楚楚 穿红戴绿 衣着入时 珠光宝气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 破破烂烂 袒臂露肩 衣不蔽体 赤身裸体 一丝不挂
人物的表情、心情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
首先应寻找适合自己表达感情的景物,一个风景点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全写进去,使文章非常芜杂,不知所云。应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造反能
寓情的景物来写。同时,作者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对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怎样写好一种可爱的动物,是我们作文考试时经常碰到的命题。因此,小朋友们平时就该掌握这类题目的写作要领,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怎样写小动物作文的关键是善于观察。只有在观察细致的基础上,才能写好它们。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重点地加以选择、有条理地加以描述。
第二,描写外形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如怎样吃东西、怎样嬉戏、睡觉等。
第三,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写进文章中。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融在里面,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还可以两种方法兼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小动物虽不像人那样能思维、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恰当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本期范文:爷爷家的大母鸡
星期天,我跟妈妈一道去看爷爷。爷爷家里有一只大母鸡,身体胖胖的,一身金黄的羽毛,格外招人喜爱,尖尖的小嘴露出乌黑色,冠子红红的,脖子一伸一缩,羽毛也跟着抖动,一双小脚总是不停地在地上挠来挠去。
午饭前,我听见那只大母鸡一直叫个不停,就问:“鸡为什么叫个不停?”妈妈告诉我:“因为它饿了,你如果喂一点食给它,它就不会再叫了。”我拿来稻谷撒在地上。大母鸡吃了食,真的不叫了。
过了一会儿,它飞进了鸡窝。妈妈说:“鸡要下蛋了。”几分钟后,它果然生下了一只蛋。我从窝里拿出热乎乎的蛋,交给了爷爷。大母鸡得意地“咯、咯„„”喊了几声之后,就一摇一摆地走远了。
下午,我和妈妈要走了。刚出门,就发现大母鸡紧跟在我们后面。我想:它是舍不得我们离开。我们又把它送回到爷爷家才走。一路上,我回头望了好几次。
读了这篇习作,相信小朋友一定会受到启发,写出惟妙惟肖的动物佳作来。
不过,也许有小朋友会问:动物的各方面的不同特征哪能了解得清、掌握得全呢?这就要靠平时加强观察、分析。小朋友可以有意地选择一种或几种小动物,作连续观察,作一些观察笔记,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这样,到了写作文时,小朋友就可以把观察得最细致、了解得最多和自己最感兴趣的那种小动物的各方面特征形象地表达出来,那时候,你就有话可说,有“特征”可写了,说不定也能写成一篇佳作呢!
第五篇: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畏难情绪严重,写出的作文思路狭窄,言之无物。在作文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总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象样的作文。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及小学生作文水平,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棘手的课题,我认为解决小学作文教学这一难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加强说话练习,夯实作文基础
作文教学,必须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新的语文课标指出:作文教学法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一年级就要培养。由此看来,应打破从三年级开始起步作文的惯例,低年级作文启蒙是十分重要的。七八岁的孩子对作文的要领是朦胧的,教师要在教学生说话写作的同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指导观察,进行说话练习。如观察他们喜爱的玩具、文具、花草、小动物后说写;做游戏、剪纸、猜谜语后说写;也可以进行多渠道说话练习,这样就会诱发学生的说写兴致。如每天的晨读要安排学生说话、交流、演讲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经过两年系统的说话训练,必能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
二、视听读记结合,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地开发积累与利用写作材料是极其关键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开发智
力。让学生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随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引导学生写日记,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人,从而实现从“无话可说”到“左右逢源”的飞跃。
三、增强范文意识,注重典型引路
充分发挥范文的引路作用,实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增强范文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又是怎样揭示主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写法,以写促读。指导时教师要以优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感情进行具体描述以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感到作文内容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动手动脑,就能写出作文。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教师勤批少改,注重激发鼓励
发展思维,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尚不具备雕琢作文的能力,老师如果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这就如同一个刚学说话的孩子,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处处“精批细改”,发现了孩子出语不妥就指责,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将因此少言寡语,最后成为不爱说话的人。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牙牙学语”“东涂西抹”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自身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自身的习作实践中学习作文。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兴趣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作文的信心上。对于他们的作文,应尽量多批少改,多些鼓励性的语言。记得有一次作文《我成功了》,一位同学习作中这样写道:“刚一上台,我很紧张”我在这一句下面划一横线并批上:假如能换上比喻句,效果会更棒些。过后,这位学生就改成了“刚一台,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似的,心砰砰的跳个不停。”这位学生为自己成功的修改感到高兴。这样既坚定了学生习作的信心,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正如小孩学走路,开始时需要别人的扶持,渐渐地,自己终于独立迈步。这也是教学作文的道理。长期如此,学生习作时就敢于大胆写,畅所欲言,轻松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