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从三年级起步直到六年级,教师应一以贯之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心理优化、兴趣培养,从而较快地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一、说话训练是小学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的口头表达先于书面表达,优于书面表达。从“呀呀”学语开始,再加上一、二年级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说话能力。同时,语言交流之一的口语,学生天天进行着,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基础条件,进一步明确学生平时的说话要求,如说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及完整的过程。我在教第九册“听话、说话”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然后要求学生想清这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始和结尾怎样。如要求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具体指导时,我强调五点:(1)年龄、性别、身高、胖瘦;(2)性格、爱好、特长;(3)学习情况;(4)主要优缺点;(5)对同学和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学生按这样的顺序讲述自己时,基本上能表达清楚,给人以清晰的印象。我还要求学生向老师、家长提要求时要有自己的明确观点、理由等等,如班会上我让每个同学给老师提一个具体的要求,具体指导时我强调一定要将理由说清楚、说具体,从而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大胆提要求。在这种宽松而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的思维和说话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这些训练对学生的起步作文大有帮助。
二、作文就是写话,即用“我手写我口”,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作文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要对小学生把作文讲得那么成人化、文学化、神秘化,可以轻松地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笔将自己要说的话完整地写下来,让学生用这种轻松自然的平常心理接受作文训练。同时,作文要求注意阶段性、程序化,不要随意提高标准,以免挫伤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如向学生只提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一般不提字数要求,这有利于学生对作文形成正确的评价观点,而不是言之无物,废话连篇。在用语方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不装腔作势或抄袭别人的原文,当然,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时,要求学生用语规范,不生造词句,适当使用课文里学过的新词语。作文内容有实情实感就行了,对于中心、主题之类的要求不要过于政治化。
三、对于学生作文不仅要进行鼓励,而且鼓励要注意经常化、多样化。自信心是学生作文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刚接受作文训练,大多有恐惧心理,作文前教师应亲切地与学生多功能作交谈鼓励。如可以欣赏同龄小学生的文章讲到文学家小时候的作文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冲动。在批阅和讲评作文时,圈出学生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并当众诵读表扬,力求每篇都指出“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另外,日记是学生倾吐心声的较好的形式,让学生每天不带任何负担地写,不定字数、篇数,老师还能不失时机地批上几句真切鼓励的话,也是让学生迷上用笔表达思想的好方式。同时,建立班级作文欣赏栏,向各级报刊推荐学生好的文章,有助于增强学生作文的兴趣。
四、具体指导学生作文时,还要参与学生作文。作文指导,是教师启发学生拥有作文的材料、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方法的教学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是学生写作的直接源泉。本学期,我新接手四年级一班,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我就有意安排学生观察老师的外貌和举止神态以及从上课铃响到正式上课这段时间老师活动情况,然后布臵学生作文,教师也同时作文。学生作文完毕后,教师选典型作文加以讲评,师生一起分析写得真实和不足的地方,然后教师读出自己所写的作文,让学生欣赏哪些地方写得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创设情境,让学生拥有真情实感。进行作文指导,要尽量避免抽象的、空洞的、枯燥无味的说教,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耳听、眼看、手动、心想,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触发学生的灵感和激情,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如场面描写的习作,我设计了《击鼓传花》、《成语接龙》等游戏场面,师生一起参与,让学生真实感受,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另外,学校偶发事件,如果教师正确地引导,也是练笔的好素材。如一次语文课,有男生大胆报告墙壁上有一只壁虎,一下子教室里骚动起来,我琢磨上课一时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是下令:“捉!”顿时教室里演出了一场捉壁虎的“戏”。同学们兴致很高。然后,我马上写出一道作文题—《捉壁虎》,让学生习作。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很有真实情感。
适当进行仿写训练,也是指导从“学文”到“作文”的兴趣,并获得各方面的启发,从而增加作文的动力。仿写是对典型文章的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的模拟,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如我在教第八册第三组写动物的课文后,要求学生仿照其写作方法写“懒惰的猫”、“辛勤的牛”、“凶猛的狗”,强调写出它们的外 形、脾气、性格、生活习性以及与自己之间所发生的事情。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知识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我作为班主任、语文教师,每年都要学生在农忙季节亲自参加劳动。在劳动中用心体会劳动的滋味,学习劳动技能,磨砺意志。劳动结束后再让学生写《劳动的滋味》。有了亲身的参与、有了真正的感悟学生能将自己劳动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热、渴、累,以及学会的技能、对劳动的认识、父母艰辛劳动的不容易一一描述出来。这样,不光在思想上教育了学生,使他们对
劳动的意义有了认识;而且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多听、多说、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习作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有了丰富的习作材料,学生将必克服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题。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
作文是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语文是否学的好、学的扎实,是作文成败的前提。“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把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学好语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每节课,都在屏幕上打出一、两个好句子或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一分钟识记,积累写作的“砖”和“瓦”。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2、阅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3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新年到了,让学生写《我设计的联欢会》……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我所带的班级,每2周由小组轮流出班级周报,每月学生独自出一份手抄报。由于学生平时能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对学生而言,这些手抄报是他们小学时代的成长纪念册;对老师来说,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书写心中的篇章。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辅导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辅导之我见
我家孩子的作文老是写不好怎么办?我们也给他辅导过,可还是写不好;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的作文老是不知道怎么写?教过她,还是不知道怎么写;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碰到写作文就烦,说是没有东西可写;还有的说老师我家孩子语文成绩还是可以的,要不是作文失分,成绩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到底怎样进行作文辅导才能把作文分提上去呢?
最近有很多的家长反映关于小学生作文辅导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辅导等等,下面我就根据我在捷登教育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很多年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对于小学生作文辅导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人,因为大家所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大家的作文水平各不相同!下面我就我所辅导的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大家讲解一下小学生作文辅导的一些方法!
学生案例
学生之一:杨伊诺
就读于:外国语
作文问题:忽高忽低,作文成绩一直不稳定;
作文问题分析:作文成绩不稳定,通过对他所写的作文分析得出,他主要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
学生之二:林紫紫
就读于:一中
作文问题: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往哪儿写?没有写作思路。
作文问题分析:作文写作没有素材,跑题偏题。
主要解决方法:针对这种作文问题我告诉他就是,会想就会写,给他不断的讲解,然后给他一些应试写作模板,看到题目,按照写作模式,文章一蹴而就。下面我就主要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语文是大型考试的第一学科,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在语文中占30-60分,比重达40%左右。写好一篇作文关系极大,毫不夸张地说是“一文定乾坤”。
二、作文最难得就是聚焦,找到思维的方向,就能把思想迅速理顺,找到写作感觉,激发写作亮点。深谙作文写作诀窍,致力于短期内作文成绩快速提高。考试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要贴题。在小学生作文辅导过程中,我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就是:启蒙思路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作文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好作文的兴趣与信心。真正在兴趣、见识、能力和方法上为孩子积蓄实力。解决学生对作文兴趣不足,知识不够,会有碍今后的发展的问题。
第一:先给孩子讲解一下写作的思路;
第二:让孩子按照他所理解的思路进行作文练习,主要是检查一下孩子的作文写作能力;
第三:根据孩子所写的作文,找出孩子写作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看看写作思路是否正确;
第四:对孩子的写作思路进行指导,这个作文思路是一种写作文的思维方法,要慢慢的培养;
第五:当孩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之后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多看多读多写多练,形成自己的思路!
第四篇:小学生作文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能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更深的了解,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老师,从教至今,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及发展仍不容乐观:作文课上老师方法单一,没有真正的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浓;学生懒于动脑,抄袭成风;词汇贫乏,立意肤浅等等现象,最让人心急的是现在的学生竟然还在写流水账。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小学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分析原因:
现在多数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上作文课,一到作文课学生就抓耳挠腮,老师则束手无策。那么,我分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感到没什么可写,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道怎样写才好。其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相对而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写作“无米下锅”的现象比较突出。改进的方法:
面对这种现状,我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就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而这个生活,就是学生司空见惯而往往被忽视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习生活、业余生活、社会生活。”
一、引导学生记录收集生活中的点滴。如起床后,那恭候多时的香喷喷的早餐;出门上学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回家晚时,父母焦急的神情„„再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变成精妙的写作题材。
二、培养孩子们写日记的习惯,辑录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学校里,每天与不同的老师、同学们亲密接触,不同老师的不同风采,就是一篇篇新颖别致之作。而同窗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上课有的全神贯注,有的心不在焉东瞅西瞟;下课有的脚板印满天飞,有的三五成群地轻声交谈,动情处还时不时高歌两句,„„学习生活有酸甜苦辣,这些真情似实感学生感知深切,如考场上的后悔,赶作业的焦急,进步的喜悦等等,这些都是作文成功的保证。
三、结合作文书、课本,拓展想象的空间。天下文章一大抄,刚开始联系写作的时候可以模仿作文书中优秀的文章来写,慢慢的将这些优美的语段变成自己的。课本中也有人物鲜明的故事,含蓄隽永的散文,我在教学中就经常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扩写、续写、仿写,或故事新编,或老歌新唱,或诗词新解。
四、多读课外读物。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会利用学校图书馆、班级读书角内的读物,将学生带到随心阅读,用心记录的环境中。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1、在作文教学中,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让他们先说出来,然后再写的过程中丰满作文的羽翼。
2、精心课堂设计,尽量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思维的角度。
3、注重引导学生作文形式的创新。
4、联系生活,拓展学生的信息领域,解决“素材枯竭“的问题。
5、丰富自身的作文教学知识,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本身 是一个教学素材,常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自身的教学修养一定要能满足对学生正确指导的需求。
总之,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引导的好,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提高。综上所述,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除了教学技巧,还需教师的饱满热情,作文是抒发内心的感受,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感动生活,从而去抒写生活。让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再束手无策,也使学生能爱上书写自己人生的作文课!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在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是最头疼的,我经过数十年的语文教学总结出来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培养学生作文的仿写能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审题构思能力;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学生作文的评改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阅读之星
成长笔记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笔者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十来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足够的“工料”,写作时才有底气。为此,平时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积累作文素材。
1、多看多记打基础
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其次,对于积累的词汇的理解、分类、优化和运用能力,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也有很大差距。由于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在这项工作中充当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农村孩子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几乎失去家长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这当中又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那么词汇积累只能变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专门开设阅读课,临场指导阅读;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词汇大王”等,同时注意遏制学生积累中的片面贪多求次情况;第三,积累的词语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平时通过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义,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词汇等做法,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第四,让孩子们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写出阅读的成长笔记,这样有助于孩子们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
2、观察日记笔下出
通过案例教学授予学生观察方法,经常抓住教育时机,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多写观察日记。学会联想,把事物写活一点。但是要求学生一定要也出真实的事情,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各种活动常训练
为了让学生们能有更多的素材可写,学校决定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同时,我们还可以跟校园时令活动结合起来,开学啦!就让学生写写《学校新气象》,六一儿童节啦,庆祝活动结束后就让学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立即写一写;献爱心捐款等慈善活动,结合这个契机,让学生习作《点滴关爱暖心怀》……学生亲身经历,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出实感,写出韵味。
二、培养学生作文的仿写能力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总结了一套例文作文教学法,现在用一个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我敬佩的人”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网上一下找了数十个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然后运用“班班通”的多媒体资源,在电脑中将它们逐一出示,对每篇例文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这种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
三、培养学生作文的审题构思能力
想要在作文方面取得成功,审题会意就是要迈出的第一步,这要求学生能从题目中准确地找出限定的习作范围和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分析课题时我们就要训练学生审题会意的能力。如新课程标准西师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看图想象作文《团结就是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中景物,想想小刺猬和山羊为什么会在苹果树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山羊要去撞树呢?是小刺猬打击了山羊吗?初步理清思路后,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构思,围绕一件(或几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来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篇习作的题目和要求,启发想象,不但培养学生审题会意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作文的构思水平。
四、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学生作文的评改能力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合川教育科研》
[3]殷淑平.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成功(教育)》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