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心中的风景》教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
第3课:《心中的风景》教案
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和钢笔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画风景和钢笔画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难点: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作画。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
学具:教材、钢笔、彩笔画工具材料和图画簿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歌曲导人,板书课题。
1.师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导入。
2.简析画面构图特点。
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注意取舍,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描绘心中的风景吧!
3.提出并板书课题:3.心中的风景。
(三)讲授新课。
1.欣赏风景画作品。
请大家搭乘老师的旅游车,一起去看看如诗如画的风景吧!(师放风景投影)
2.观察课本上的范画并思考。
(1)游戏:找亮点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课,欣赏课本中的风景图片,找出它们最美的亮点。想一想,现在如果让你描画出你心中的风景,你会怎么画呢?
3.教师示范(边讲边示范)
(1)选景
用较大的彩色风景挂图作为实景,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构图。
(3)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描绘景物。
(4)修改细节。
板书:绘画方法: 取景——构图——描绘——修改
4.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
板书:绘画步骤:远景—中景—近景
近景—中景—远景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参照挂图,或参照书上临摹画,或自行想象设计一幅风景画。
2.作画形式:可以用水彩画形式进行创作表现,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
(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心中的风景》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
第3课:《心中的风景》教学反思
《心中的风景》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教材。绘画创作好比写作,如果没有激起意思情感,胸中不涌动素材,创作的激情便不会发生。《心中的风景》是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话题。本课着力通过文字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美文拓宽素材,用音乐启发创作,勾连他们对心中的风景的想象或整理记忆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大师范作及课本例图,以优秀作品的剖析激发他们倾吐的欲望,使之“胸有成竹” 更能将一腔的情感个性地化为线条形象,使造型表现的过程真正成为“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尽情释放的过程”。
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诗歌、音乐、美术都是艺术王国各具特色的成员,它们分属不同的学科。本课多方位取材,巧用课程资源,将诗歌、音乐搬进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声情并茂,动情渲染,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科有效的融合辅助,展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更加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朝着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发展。有些时候最需要的不单单只有图片,还有和它有关的文学欣赏、音乐欣赏,还要了解相关的环境、地理、风土人情等。
二、美术欣赏教学随想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第三篇:六年级美术上册 心中的风景 教学设计
心中的风景教学设计与反思
马元九年制学校 杨小军
【教材分析】
“心中的风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教材。
绘画创作好比写作,如果没有激起意思情感,胸中不涌动素材,创作的激情便不会发生。
“心中的风景”是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话题。
本课着力通过文字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美文拓宽素材,用音乐启发创作,勾连他们对心中的风景的想象或整理记忆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大师范作及课本例图,以优秀作品的剖析激发他们倾吐的欲望,使之“胸有成竹”。
更能将一腔的情感个性地化为线条形象,使造型表现的过程真正成为“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尽情释放的过程”。
【教学研究】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文字、音乐、作品生动启发下,激发学生想象心中的风景。
(二)教学难点
创设教学情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鉴能力。
【教学准备】
1.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广场、树林等及收集学生喜爱的风景的照片,制作成能配合文章、诗歌朗诵的有音乐的幻灯片。也可以用摄像机拍成记录短片。
2.事先在班级博客上设“风景沙龙”专题,让学生收集经典描绘风景的美文。3.课前排练学生朗诵。
4.准备一系列效果很好的风景画作品、类似拍卖会的道具,布置环境,营造气氛。5.学生回忆几年来记忆最深刻的风景,或收集喜爱的照片。
【教学策略】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新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
(一)事先在班级上设“风景沙龙”专题,让学生收集经典风景描绘的美文,再在课堂上进行朗诵(记分),用文学和音乐启发学生创作;
(二)创设“拍卖”环节。出其不意地让学生进行竞争购买,购买的条件是每叫拍一次,要对这幅画的某一方面作出阐述(教师投影提示在哪些方面作阐述,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传
奇故事、作品艺术风格、作品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人物、动物、建筑等)。
【教学过程】
一、感悟,拨动创作之弦。1.学生深情朗诵
师:同学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心中难忘的风景,都有难以忘怀的一幕景色图象。相信同学们也一样。首先,让我们听听在大家收集的美文,(学生配乐朗诵):
“云雀儿飞来/衔来一段红霞/送给谁呢/送给桃树妈妈/让她弯弯的脊背/苍老的面颊/笑成满树灼灼的花(教师通过电脑投影风景,以下也一样)
燕子飞来/剪下一帘绿梦/送给谁呢/送给柳树妈妈/让她纤纤的腰枝/柔柔的素手/披起淡淡的青纱
春风来了/吹起小喇叭/送给谁呢/送给性急的迎春花/金色的风铃已经摇响/叮叮当当 嘀嘀答答
微雨来了/穿起润润的珠链/送给谁呢/送给了紫色的丁香花/待嫁的新娘/腮边挂着幸福的泪花”
台湾作家 罗大佑《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巴金《鸟的天堂》(教师通过电脑投影绘画作品欣赏)
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只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2.学生话诗动情。
师:同学们,听了这些作者的倾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情感是创作的灵魂,更是绘画的原动力,教学开始设置“学生倾吐心语”的情境,并让学生谈谈聆听后的感受,同龄人的动情朗诵,让他们的情感迅速产生强烈共鸣,情感之弦被拨动,思路之口被打开,从而使下面的“说”到“画”的创作实践历程有了动力源泉。]
二、欣赏画面、音乐,启发想象
1.欣赏校园、公园、学生收集的喜爱的风景照片、画面。
(配乐播放课前准备的幻灯片或录像片)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校园,这里有我们最熟悉的一草一木,这是我们休憩的舒心公园„„,仔细看,并想一想,哪幅画面引起了你的回忆,让你的内心起了波澜?让你想起了记忆中的风景? 2.播放音乐,启发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出的别样风景。同桌互相倾诉
师:音乐会带来身心放松奇妙之旅!足不出户,坐拥天下美色!眼睛要看,耳朵要听。看要看天下绝色,听要听绕梁之音!
闻名遐迩的海岛天堂马尔代夫,名重天下的黄金海岸线巴利阿里群岛,椰林树影,水清沙幼,......闭上眼睛,放松身心,任弥漫的乐声引领着你。音乐声中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风景?那里有什么样的景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设计意图:景以情牵,情从乐生。上一环节学生的创作之弦已被拨动:让一幅幅熟悉的风景画面在他们眼前走过,一定会有一幅让他们眼前一亮,让他们激动不已。在这种情况下,用音乐再次启发,让孩子走进心中的风景。无须顾忌太多,可直接让学生找同桌或组成四人小组为倾诉对象,让他们在即使是零碎的倾诉中释放情感,给创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三、作品欣赏,设置拍卖会,在情境中学生生动阐述
师:拍卖师为***同学 ,仲裁师由***同学担任
拍卖过程:选择作品—拍卖—购买者讲述。1.选择作品:由拍卖师选择
2.拍卖:购买的条件是每叫拍一次,即加价一次,就要对这幅画的某方面作出阐述。3.购买者阐述:(教师投影提示在哪些方面作阐述)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传奇故事、作品艺术风格、作品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人物、动物、建筑等。[设计意图:新的教学理论研究不断地改造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为教学提供新的手段,新兴的视觉媒体艺术,以改变了学生以往的旧的学习方式,学校、社会、人际交往、网络、影视等成为学生知识不竭的源泉,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活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是此课的设计主旨。] a)学生创作
师:我想,大家心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拿起画笔,用最美的线条和颜色把它描绘出来。1.师:请同学们认真准备几分钟。(学生准备过程中配以盛情的音乐。)2.师:请同桌互相倾诉。3.学习要求
● 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的风景。
● 也可根据文字、音乐等的启发,画出心中的风景。b)总结与评议
1.师:充分肯定学生作业,激发兴趣,鼓励探索。给出三块标有“造型好”、“ 情趣浓”、“ 配色好”的展示版。
2.学生自评:根据老师及同学给出的不同评语,结合自己的作业,把作品贴在适合的版面上。3.学生互评:投票选出造型最好、情趣最浓、配色最好的作品。
4.教师总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棒,同学们的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内心创意得到了体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观察、思考、积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使创作更丰富更生动。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客观的多元的评价能力、总结能力,培植自信心,学生自我学习的要求,体现人文教育的理念。] 【教学反思】
1.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诗歌、音乐、美术都是艺术王国各具特色的成员,它们分属不同的学科。本课多方位取材,巧用课程资源,将诗歌、音乐搬进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声情并茂,动情渲染,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科有效的融合辅助,展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它不仅是技能掌握的问题,还要突出课程的人文色彩,突出历史和文化相关的背景资料的学习,更加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朝着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发展。有些时候最需要的不单单只有图片,还有和它有关的文学欣赏、音乐欣赏,学要了解相关的环境、地理、风土人情等。2.美术欣赏教学随想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第四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案[模版]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5课 风景写生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风景写生的题材,学会如何制作取景框,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能够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面进行风景写生,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够独立的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物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教学重点】制作取景框,学习线面写生地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线描写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若干、自制取景框若干。学生:教材、铅笔、绘图纸、黑色卡纸、剪刀、风景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教师:播放歌曲视频《乌苏里船歌》,让学生感受乌苏里江的美景。学生:听音乐,欣赏美景。
教师:很多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很喜欢家乡美丽的景色,老师这就有几张赵喜云老师的风景写生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教师展示赵喜云老师的线描风景作品四幅,带领学生欣赏线描风景绘画作品)教师:这些风景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看出来了吗? 学生:是用线的方法画出来的。教师:这些作品都运用了哪些线呢? 学生:有直线、曲线、弧线、折线……
教师:这些简单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将美丽的风景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这节课我们也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美丽的景色吧!(教师出示课题——《风景写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提示。(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回答,讲解在绘画时要灵活地运用线条,注意线条的轻重、疏密的排列,同时要注意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面对远处的景物要用较虚的线条,近处的景物线条则要实一些。
2.小组合作:制作取景框。
教师出示一张庞大的建筑群的图片,提出问题:当遇到这样多而繁杂的景物时,我们应如何绘画呢?
学生:可以只画出其中的一部分。
教师: 面对很庞大很复杂的景物,我们绘画时,对景物应进行取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法宝,有了这件法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选取我们需要的景物了。(教师出示取景框,并将若干取景框分发到各小组)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成员研究一下取景框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 教师补充:如果在野外写生,没有取景框,我们可以拇指和食指交叉成一个四边形,做一个临时取景框。
3.师生共同研究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教师小结:首先用取景框选取出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将最喜欢的建筑或者风景中的主要物体放在画面接近中间的位置,注意水平构图或者垂直构图时,景物的排列以及前后的遮挡关系。
第二课时
实践体验:
室内教学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内事先选择好的某个位置,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学生同时拿出自制取景框。
介绍取景框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用取景框在校园的同一位置对不同范围进行取景,教师展示不同取景内容的不同写生范作,讲解合理取景和构图对表现校园景色的重要性。教师辅导、巡视指导。
安排写生自选区域和位置进行写生练习。
学生写生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讨论、纠正。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
美术学科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梳理,逐条进行强调复习。
二、作业展示
挑选学生尚未完成的作业进行展示。
请学生相互评价,请作者自我评价,目前作业中体现出的优缺点。教师进行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较多的共性问题,通过示范展示的方法进行纠正。
三、学生作业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完成的作业及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与互评。
五、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的作业,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六、拓展总结
总结本次作业全班同学普遍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注意事项。展示与本次作业相关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大胆的拓展尝试。【课后反思】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备课人: 张露备课时间:2013.8.31
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没有车辆的时候,朝前望去,你们会发现公路路面、两边树木和电线杆呈现出什么规律?(回想)
发现公路越远越窄,路旁的树木、电线杆就越远越小,渐渐汇集到一点消失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透视现象。
二、解疑
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三、实物举例
1、粉笔盒
2、书本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观察身边的物品,画下来
2、画窗外的风景(注意突显远近)
五、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