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四青年节板报材料:献给你五四
五四青年节板报材料:献给你五四
三月的春风,四月的激雨
终于,终于撩开了碧绿的外套,拂醒了沉睡的大地
世界披上绿底的花衣
恭敬地迎来了历史上曾吼动世界、摇撼乾坤的你——五四
六十八年的今天
你带着热血青年的屏息,夹着反动军警的嚎叫
从母腹中诞生,从襁褓中走出
在世界东方太平洋西岸的中国站起
用你铿锵的声音,锐不可当的威力
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心声
扣响了“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强音
这一切,震慑了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
阵住了懦弱无能的反动当局
啊,五四,你是中国青年进军的大纛
你是直刺敌人胸膛的强驽响箭
六十八年的今天
你带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花香,携着明媚秀丽的春情美景
从洪流中涌出,从春天里起来
你,六十八年后的今天
仍似少女含情
春神刚刚莅临,即刻报以花朵馨香
你用那毛茸茸的芽苞亲吻第一缕和风
不因严寒给她的苦难而改变最初的向往
不因曲折给她的教训而转移爱慕的衷肠
啊,五四,你是八十年代青年奋斗的火炬
你是二十世纪后生前进的灯塔
第二篇:爱心献给你
爱心献给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闫翠香,来自湖屯镇中心小学。今天我说的内容是《爱心献给你》
一、教材分析
“爱心献给你”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本课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爱周围的人及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形成爱亲敬长、团结友爱的良好态度,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本课的内容是按照“认知——探究——实践”的思路设计的,我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设计活动、组织教学的。在教学中,我以情景图和故事来展现生活中爱的范例,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以提出问题、思考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爱别人,以搜集、调查、讲述爱心故事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认识,并激发他们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行动上。
二、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激发对自己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行为与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爱心故事。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调查、搜集等方式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
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同时形成爱别人的愿望,学会爱别人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配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
教法:⒈情境式教学。对于二年级学生,情境教学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我通过做拍手游戏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增强教学实效性。
⒉对话式教学。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一个个话题,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载体,采用对话的教学方式,变“说教”为“谈天”,使学生以对话一方的身份参与其中,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探究案例所体现的爱心传递。
⒊活动式教学。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讨论上,有了道德情感,更应升华为道德行为道德品质。但是,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天天捐款捐物,爱心行动更体现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而亲手制作爱心卡的活动,实际上是用宣传、感恩的方式将我们的爱心链接起来,这是可以倡导学生去做并且能够做到的爱心传递。学法:
⒈收集整理资料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收集资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为了指导学生有效收集助人为乐的事例或图片,我提供了收集途径:看电视、上网、查阅报纸书刊、请求家长的指导帮助;我还为他们准备好小卡片,帮助学生整理资料,潜意识中体会爱心卡片所传递的爱心。⒉对话式学习
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对形成他们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对话的方式探究文本、探究案例,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将感悟到同学之间爱心的温暖与可贵,这种内心体验将促使学生愿意为传递爱心付出行动。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游戏,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就一起玩一个拍手游戏。(出示拍手歌)
跟你同桌面对面,像老师这样,看着大屏幕,跟着老师一起做,一起唱拍手歌.点击电脑课件,拍手歌歌谣
你拍一,我拍一,我把爱心献给你
你拍二,我拍二,互相帮助在一块儿
你拍三,我拍三,尊老爱幼我为先
你拍四,我拍四,我来为你做点事
你拍五,我拍五,欢欢喜喜跳个舞 2.师:谁来说一说从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3.师小结,引出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就应当像拍手歌中唱到的那样,关心他人,尊敬他人,把爱心献给身边的每个人。
(板书课题:爱心献给你)
(设计理念:以《拍手歌》游戏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身边处处涌动着的无尽的爱。)
二、故事引导,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无尽的关爱之中,我们的亲人、老师、同学等等身边的许多人都在给予我们不同方式的关爱。那么在接受他人挚爱的同时,我们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
1、读故事,谈体会
我这里有一则小明写的一篇作文,咱们一起读一读。
助人为乐
刚开学不久的 一个星期,我背起书包,箭一般的向学校飞去,进教室后,刚放下书包,李刚同学就来了。他可是我好朋友之一,我见他来了,激动地向他跑去。跑到他身边时,我发现他鼻子红彤彤的,问他:“你鼻子咋啦,红的想要流鼻血似的没事把!”“没„„没事!只是刚才打了个喷嚏,把鼻子弄红的。”“哦„„!”我回答道。不过一会儿,李刚的鼻子里突然涌出了鼻血。李刚被这一举动吓坏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见了,想起奶奶教我流鼻血时怎么止血,立即叫他一手向天紧握拳头,把头仰着,暂时止住血。然后把他带到一个有水龙头的地方,将水龙头打开,用手接水,先向他的颈部轻轻地拍去。则叫他低着头叫我拍。他紧闭双眼,好象很害怕的样子。拍了一段时间后,我又用手接水,又轻轻地拍他的头,这样能使鼻血凝固。我向同学借了张餐巾纸,把李刚脸周围的水和鼻血擦干。李刚这才睁开双眼,摸了摸鼻子,一摸没有血,激动的拉着我的手,说:“小明,你真够朋友。”听了这句话,我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我是快乐的。
2、听完故事,说说故事中的小明是个怎样的人?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引导和总结。
(设计理念: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如果能把有价值内容融入故事中,就能自然引导他们带着自己已有的经验融入其中。让学生自由对话交流,深切感受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爱,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是多么的幸福与可贵。)
三、关爱他人,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为周围的人做过那些事情呢?
2、拿出课前搜集的助人为乐的图片或故事交流、展示。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助人故事。
3、教师总结:帮助他人,从身边做起,事情不分大小,点点滴滴都是爱。(看课件图片)让我们心中永远装满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记住:力所能及,助人为乐。
(设计理念:同学之间的爱心故事非常多,说明事例是感受爱的过程,说声“谢谢”是感恩的过程,是一种渗透性地传递爱心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说充分说透彻。)
四、活动实践,传递爱心。
1、提议学生把自己想要呼吁别人奉献爱心的想法制作成爱心卡,让爱心卡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
a学生观察图画,了解贺卡制作的过程。b准备制作贺卡的物品。c动手制作贺卡。
教师提问:你想送给谁?在贺卡上写什么合适?
2、指导写法:先写要送人的名字,在写祝福语,最后在右下角鞋自己的名字。
3、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制作爱心卡。
(设计理念: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是一个化情感为行动的过程。难点的突破在于学生收集资料的有效性,因此也是一个检验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是否有效的过程。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需要相机评价肯定那些认真收集资料的学生,并请他们介绍资料的来源,这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制作爱心卡,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心情感,用行动来表达爱传递爱,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五、课外延伸,付诸行动
1、展示评价爱心卡。
(设计理念:学生制作好爱心卡,教师展示评价,是对学生爱心情感与行为的肯定。我还将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时空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爱心卡等贴在教室后面黑板报的一个角落,办成一期爱心小报,汇成爱的海洋,让这些爱的语言随时提醒孩子们把爱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
2、为家人、同学献一次爱心;
3、为班级、学校做一件小事;
4、开展保护动植物的活动,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板书设计:
爱心献给你 展示爱心卡片
第三篇:五四青年节板报图片
第四篇:爱心献给你
爱心献给你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师范附属小学 赵喜佳
活动目标
1.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
2.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4.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5.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教师;1.配合教学内容的教学课件2.轻音乐 学生:各色卡纸、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都喜欢听音乐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爱的奉献》
师小结,引出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就应当像歌中唱到的那样,关心他人,尊敬他人,把爱心献给身边的每个人。
(板书课题:爱心献给你)
2.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游戏,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就一起玩一个拍手游戏。
3.师:谁来说一说从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二、故事引导,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无尽的关爱之中,我们的亲人、老师、同学等等身边的许多人都在给予我们不同方式的关爱。那么在接受他人挚爱的同时,我们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
2.读故事,谈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引导和总结。
三、介绍“我”的助人经历,加深体验。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为周围的人做过那些事情呢? 2.教师总结:帮助他人,从身边做起,事情不分大小,点点滴滴都是爱。让我们心中永远装满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记住:力所能及助人为乐。
四、关爱动物,升华情感。
1.师:其实,我们的这种快乐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周围人的爱心奉献。动植物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保护动植物呢? 2读课本小资料
五、动手实践、表达爱心 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教材中展示贺卡制作过程的画面。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该怎样制作一张贺卡呢?
六、课外延伸,付诸行动 1.为家人、同学献一次爱心; 2.为班级、学校做一件小事;
3.继续开展保护动植物的活动,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第五篇:爱心献给你1
一、1、同学们,你们都玩过拍手游戏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先来读一读这首拍手歌。
2、下面和同桌一起边拍边唱,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拍手游戏,好吗?
3、这个拍手游戏好玩吗?请大家想一想,这首拍手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做了这些事后我们为什么会“欢欢喜喜跳个舞”呢?说明我们帮助人之后的心情怎么样?
4、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伸出自己的友爱之手,多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爱心献给你》。
二、1、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叫宝宝和贝贝。他们长得可像了。宝宝有许多好朋友,可是贝贝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翻开课本11页,谁愿意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为什么这对双胞胎一个有许多好朋友,另一个却没有朋友呢?
2、精彩的故事听完了,故事中的宝宝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你知道为什么吗?谁愿意来评价一下贝贝?
3、听完了故事,又听了几位同学对这对双胞胎兄弟的不同评价,你明白了什么?同学们说得真好。
4、如果你是贝贝,今后会怎么做?
5、这几位同学的发言给了贝贝很好的提示,相信他听了之后一定像宝宝一样去关爱别人,那时候他也会拥有许多好朋友。
三、1、我们的闫硕同学也像宝宝一样非常关心别人。他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
2、你觉得闫硕是个怎样的孩子?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闫硕很爱自己的妈妈,他表达爱的方式是为妈妈做了一顿爱心早餐。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对家人表达自己的爱的呢?当你做完这件事后,你的心情怎样?
3、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懂事,你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家人的关爱。老师相信有的同学一定不仅关爱家人,也关心身边的人。闫硕的作文中还记录了这样两段话,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位同学读出了闫硕关心老师和同学后的幸福的感觉。
4、还有谁也帮助过老师和同学们呢?你是怎样帮助的?
5、瞧,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学校大家庭里多么幸福啊。生活中除了我们的家人和同学,还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人,他们可能也很需要我们的帮助:(课件)小组交流表演。
6、生活中同学们的关心无处不在,小到一把椅子,一句问候,一把雨伞,一杯茶,这都是爱的奉献。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首歌。——老师非常喜欢这首《爱的奉献》的最后一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7、同学们真像一群爱心小天使,你们的关心一定会抚平灾区小朋友内心的伤痛,帮助他们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在我们这个充满爱的的大家园,可少不了这些美丽的花花草草和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关爱他们呢?选择一个来说一说。
8、课的最后,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呢,我们的爱一定要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话语,也可以通过行动。爱他就要让他知道。老师好喜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老师爱你们,谢谢你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