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3:4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

第一篇: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

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

罗涛

朋友,我来说句实话。我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但我厌恶作文。我自认为还算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但老实说,如果不是生计所迫、工作需要,绝大部分作文我甚至不愿看第二眼。我看到的作文大多充斥着陈词滥调和虚情假意,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矫情制造出来的谎言的大杂烩。

比如现在我想谈的作文真情实感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是作文学生会这样写:

雄鹰向往真实,所以它能搏击长空,翱翔苍穹;鱼儿向往真实,所以它能披波斩浪,纵横四海;作文向往真实,才能贴近生活,感人肺腑。

第一段算用起兴手法、排比修辞亮出观点。然后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鲜明典型的例子。诸如司马迁遍访民间搜集史料“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写成光照寰宇的《史记》,因为他追求真实,所以名垂青史;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的《红楼梦》,因为他追求真实,所以登上了世界文学艺术的高峰。积累较多的会再举几句理论论据,然后结合现实,正面说真实如何好,反面说不真实如何不好。最后写一组排比句,大声呼唤真实。

你看,排比入题,富有气势,亮出观点,先声夺人;论据典型充分,事实事理俱全,古今结合,正反相对;结尾收束警醒有力。这不是凤头、猪肚、豹尾的好作文么?估计50分拿下是没有问题了。

这个模式,还可以套用在论证其它论点中。只需要改变观点,改几个事例而已。看几篇这样的文章,也许还觉得不错,但让人看几

十、上百篇,就会觉得厌倦。看几年、十几年,感觉就是厌恶了。想到还要看几十年,真是感到痛苦万状。

我的一个较有思想的学生写道:“我真不知道老师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文字垃圾。”我喜欢这样的文章么?不,这不是好文章,这是垃圾。

是什么让作文变得这样苍白空洞、面目可憎?

首先,我们的作文考试还缺乏一点自由的思想空间。作文的题目范围还比较狭窄,道德教育的含量过高。当今的作文考试还承载着传统的、因袭的重负。自古以来,我们的写作理论强调“文以载道”,强调作文的社会教化功能,这对今天的考试作文影响依然很大。作文要反映道德、道统,要歌颂传统美德,弘扬正气,劝善止恶。主题要宏大,立场要鲜明,要谈出深刻的东西,要对丑恶大加鞭挞。我并不反对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的重任实在不是作文的首要任务。希望用作文来实施道德说教也是注定要落空的。道德教育,需要的是社会“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以及个人通过阅读、思考的自省、自觉。让学生秉承考官的意志去诠释道德,只能催生出一批假话空话连篇的作文和一批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伪君子。到头来,说一套,做一套,人文分离。2001年的高考题为“诚信”,结果抄袭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居然被评为满分作文,岂非一个黑色幽默?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实在让考生别无选择,因为无论他内心如何思绪翻滚,他只有华山一条路——救人下山;98年的“坚韧”“战胜脆弱”催生了一批父母双亡,遭遇车祸,甚至用脚书写参加高考的不幸儿——当然,事后查明,绝大多数是考生编的。

但是,这能仅仅怪学生吗?我们的作文题目,能不能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能不能脱离是非善恶等价值观、毅力追求等方法论的圈子,多一点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实际上,考试与写作本身是存在一些矛盾的。有考试必然有要求、有限制,也就是常说的“带着镣铐跳舞”,写作的状态并不是自由的。而写作恰恰是需要自由、需要灵感的。从古至今的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基本不是考试时写出来的;而一千年多年来的科举考试,基本没有留下什么传世名作。问题是,怎样把人为的干扰限制减到最小?怎样既提出考试的范围、要求,又尽量多给考生留一点自由思想的余地?我们的作文考试对此考虑的不多。科举考试强调“代圣人立言”,其实这一点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对于考生而言,“圣人”就是出题者,他们要体会出题者的意图,阐发出题者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说,笔已经不再握在作者手中了。他们要谈的其实是别人的观点,他需要组织文字,把出题者的意图、思想再现,拿出平时记忆、背诵的小故事,名人名言来证明这个观点。要说得入情入理,文字华丽。但再丰富的材料,再严密的逻辑,再漂亮的文字,也掩不住文章的苍白贫血,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思想。一篇文章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内容,有没有独到的见识见解,结构文字其实还在其次。没有灵魂的文字外表再美,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如同包裹着画皮的骷髅,读来令人生厌。

其次是考试评卷的原因。高考作文评卷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平均约46秒一篇,快的20秒30秒一篇。一想到学生寒窗十二年,写了那么多的摘抄、练笔、作文,就在这短短的几十秒被草草判定命运,我就感到有些痛心。在这阅卷“高效率”的背后,不知草菅了多少文命,产生了多少冤魂。因为评卷速度的问题,阅卷老师根本来不及细看。往往是阅卷组讨论了几种思路(主题),阅卷者根据这些思路判断作文立意是否准确深刻。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评阅,如果文章比较有个性,思想、语言比较含蓄,那就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工夫来品读品味,就有可能判为不切题甚至离题。相反,评阅鲜明直白的模式化的作文是最省时省力的,这样的作文也最容易与阅卷者头脑里的固有思路合拍,也就容易获得较高的分数。因此,考试作文被明确要求按一定模式来写,要直白鲜明,直奔主题。这时的什么含蓄蕴籍、意在言外统统要抛诸脑后。而我们知道,有时候,文章(特别是记叙文、散文)贵在含蓄之美,浅显直白恰恰是意趣的大敌。但在考场上,就不敢讲究什么意趣美了,分数要紧。如果哪个不识时务,还去讲究什么文学之美,恐怕结果是学生名落孙山,教师声败名裂,家长怨声载道,学校兴师问罪。谁敢冒这样的风险呢?这几年时闻小有成就的少年作家高考作文被判“离题”“不知所云”,不是令人深思吗?在这种情况下,“假、大、空”的作文大量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是教师的文章观的问题,也就是究竟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的问题。这一点其实还是与高考评卷有关。高中语文教师,都是受过一些文学熏陶的人,判断文章的好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有思想、有意境、有趣味的文章肯定会激发人的阅读兴趣,而那些瘦损干瘪、无病呻吟、千人一面的文章,一定是令人厌恶的。可是这些因为考试似乎都不重要了。平时要训练模式化的作文,因为高考中,这样的文章最保险,最容易拿高分。久而久之,有的教师自己都变得美丑不辨香臭不分了。在我的身边,八股式的文章比比皆是,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必须以排比句开头,以排比句结尾。教师的指导,太强调所谓技法了,致使学生的作文显得匠气有余,灵气不足。

说了这么多,我想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来结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什么最难?求真最难。苏东坡说,写文章“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个“自然”就是反对斧凿,就是求真。真,是写作的生命。真诚地希望高考的作文专家们,在出题、组织评卷时,多考虑给学生书写真实的天地,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不然,“以我手写我心”永远只能是一个飘渺的梦,美丽却遥不可及。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语文组

邮政编码:443100

作者:罗涛

第二篇:真情实感作文

教学目标:

1.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

2.作文中说话要真实实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1、2

教具: 多媒体平台的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

引导学生回忆《我的长生果》中作者读书与作文的感受“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从而进入本次作文训练的情境(学生集体回答)

二、教师讲解 :(1)

很多同学一提写作,就感到头疼。其实,写文章是一项很自然的活动,写文章无须造作,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是文章。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关心的东西写下来,写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用那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使别人的心灵颤动,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别人的情感,这样,你笔下的文字就会摇电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从而获得成功。

本次作文就要求大家写一篇尽情抒写自己心曲的作文

三、起步准备(5)

教师讲解:有这样一人半命题作文:《我心中的____》,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就这个题目写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感:

《我心中的宇宙》表达小作者对知识不断探索的决心;《我心中的童年小径》,抒发了小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我心中的泪》写出小作者进中学后由于成绩较差,生活中充满酸甜苦辣的真切感受;《我心中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小作者对社会上庸俗习气的厌恶;《我心中的困惑》写出了小作者在第一次了解并认识到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之后的困惑;《我心中的我》小作者塑造了一个自己心目中“勇敢善良”、“纯洁理智”、“好学上进”的“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要塑造这种形象的情感;《我心中的上帝》写出了自己心中的上帝就是能主宰自己、战胜自己的自己;《我心中的天平》,体现了小作者令人钦佩的意志和毅力,即在挫折面前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平衡心理状态;《我心树”中的他们》反映了边远山区的学龄儿童不能读书而成了愚昧短视的父母们的“摇钱树”的现实,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我心中的小船》写小作者驾着自己理想的小船而执着追求并驶向成功彼岸的感情

这些学生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多彩的作文呢?就是因为他们在说自己想说的真话。

四、范文欣赏 :(10)(投影显示例文)

五、写作指导 :(1)(讲解)

1.思想上消除顾虑,做一个真实的人

2.选材上要选自己熟悉的生活、选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人和事去写

3.在立意上,写自己的认识水平所及的思想、观点

六、注意事项 :(1)(讲解)

1.提倡说自己想说的话,不可误认为可以不问是非、不加选择

比如:你看到两个人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校园里打架,如果你原原本本地把打架的情景写出来,不加任何评价,即使你把他们如何出言不逊、如何大动干戈写得绘声绘色,也是没有意义的。

2.说自己想说的话不是信口开河,兴之所致而滔滔不绝,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话题

如写人记事,一定要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如对家事学校事发表意见,就需要用记叙和议论;而要你评价家庭情况,则要以说明和议论为主

七、病文修改 :(8)(学生活动一:教师投影例文后,学生分别找出不真实的地方加以修改)

上学路上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了过来,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轱辘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八、片断训练 :(17)(学生活动二:教师先出示要求学生写作,教师抽查学生朗读自己的片断作文)

给下面一句话作续写练习(150 字左右)

一道几何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求证出来,这时候,我想......【提示】我们会想到什么呢?也许有的同学会想起雷锋的“钉子精神”,想到老师的教育,决心发扬“钉子精神”攻克难题。但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这样想。如果每个同学都这样想,那就不真实了。全班几十个同学有不同的性格,所以这个“我”可能包含以下类型:成绩好的“我”,成绩差的“我”,自信或自负的“我”,自卑的“我”,自尊心很强的“我”,无所谓的“我”,投机取巧的“我”,坚韧不拔的“我”

.....你属于哪一种,真实地写出来。

九、布置作业 :(1)

开学近一个月了,初三的生活比初一初二肯定有所不同(补课、夜修、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态度,同学关系,上课的体验....)你的感受怎样,选择其中最深的一点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可自拟,体裁除诗歌外都可(最好写成记叙文)

第三篇:关于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些思考

关于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些思考

海南实验中学语文组:周艳华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生作文教学的课程化进程有了一定的推进,特别是关于“好作文”的标准,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探讨,教育界几乎形成共识,那就是:有“真情实感”才是好作文。然而,在我们实际的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写作中还是难以启齿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写作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无法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而面对学生如此尴尬的写作处境,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可以尝试着付出怎样的努力来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将就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真情实感表达

在一次批阅学生的关于“感动”话题的习作过程中,我读到过这样两个习作片段:

(片段一)已是夜半时分,每次走过老师窗前,我总会见到李老师在台灯下忙碌的身影,她是在批改我们的作业吧?要不,一定是在为明天的教学而精心备课呢……

(片段二)那样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我发起了高烧……母亲穿着一件单薄的睡衣,瑟缩地静坐在我的床前,守候着我……

我给片段一的评语是:亲爱的同学,“已是夜半时分”了,你不在家里休息或学习,你跑出来干嘛呢?而且还常常这样(“每次走过老师的床前”)!

我给片段二的评语是:我认为,你的妈妈应该明白,这么冷的冬夜,应该穿得暖和些,否则她也病倒了,谁来照顾你呢?

另外,我还记得若干年前,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高考作文题,大概是写关于“学会承受”这么个话题的。阅卷老师在刚开始批阅为数不多的作文时,有好些个考生写的都是家庭惨遭变故给自己带来了精神的痛苦和压力等等。其中一个考生写道,在高考来临之际,自己的双亲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自己是如何顽强地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勇敢的挑起家庭重担,坦然地面对现实云云。叙事生动,文笔流畅,情感表达真切,让人读来为之动容。可是随着阅卷工作的继续展开,阅卷老师读了无数的同题作文之后,发现很多考生都在这次高考来临之际,要么都悲惨地失去了亲人,或太公、太太、爷爷——甚至好友;要么就是至亲好友发生了某些意想不到的人身伤害。大量这样的雷同题材作文的出现,不禁让人汗颜。于是,我们心生疑惑: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而有的学生的作文的确是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且这种真情实感的表达可谓是无所隐遁:

2005年高考湖北作文卷,湖北某考生《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中有这样一个语段:

居里夫人说过:“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不过她漏了下句:“女人能做到的,男人未必能做到。”我们要决定自己的道路。查泰莱夫人曾经说过:“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我们就是要做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女人,回到几十年以前的老路。而我心目中的夫君,不要什么出将入相——那只怕忽然短命或祸事来临——只要出有宝马奔驰靓车,入有别墅豪宅,就心满意足了。而这一切,要靠我们辛勤的梳妆打扮,呵护肌肤,像水一般晶莹剔透,修习礼仪,进而仪态万方,风情万种。这,才是钓到金龟婿的唯一途径。这些学问,大学课堂里能教给我们吗?

上述的学生习作片段,不仅情感真实,而且该生还以宽广的知识面,深入的思考、优美的文笔表达其思想的“真实”。但是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篇佳作吗?相信没有。

古人言“文章之作,本乎性情”。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类似这样的习作,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了。我们将这样的习作现象放大来看,不难发现,我们学生,有的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编造作文,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矫情横生;有的学生呢,嘲笑崇高,将平庸当平常,写作格调流于低俗。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歪曲了语文作文教学的本意。那么,语文作文教学的本意是什么呢?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说:“近十年语文课程改革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主要努力,就是倡导新理念,树立新导向。而新理念、新导向的核心,则是提倡写真情实感。”关于这一点,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讨论,教育界几乎形成了共识——好作文的标准就是要有“真情实感”。

那么,缘何出现上述这样的所谓“真情实感”的表达呢?而面对这样的尴尬境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可以尝试着做些什么呢?这里,笔者主要针对存在于写作实践中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我们先来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这样的所谓“真情实感”的表达呢?

一、“非主流”文化的作用。

从社会现实来看,引用某著名权威报刊言论——当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民休闲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所谓的休闲时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思维。就我们学生身处的校园环境而言,校园里充斥着一种称之为“非主流”的亚文化。在这种流行文化的作用下,学生极容易强调自我意识,蔑视社会规则,将平庸当平常,嘲笑崇高。远看新生代作家,80后90后的作品,近的看近些年高考零分作文。就比如,上文所举的《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一文,我们不否认,这篇文章所表达的,确实是作者的真实想法。我们也不否认,在崇尚物质的时代,社会上的确有相当数量的女人崇拜金钱,唯享受是图,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这样的一篇文章出现在某个社会生活场景中,想必没有人会大惊小怪。但是,回到我们的教育范畴,这与我们的教育规则相违背。教育的规则中除了讲“真实”,还要讲“美好”、“崇高”、“善良”,讲脱离低俗,讲大是大非。

二、生活体验匮乏。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作文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感而发。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匮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情感活力、真知灼见的文章来。生活体验匮乏体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或因为学科本位的影响,升学阴影的威慑,自主安排闲暇时间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便是有空闲时间了,学生似乎已习惯了学校-家庭的生活模式,休闲方式也变得单一。据了解,我们的部分学生在闲暇之时大多选择看电视或上网来打发时间。另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其阅历和情感所限,我们的学生对自己正在经历着的生活缺少深刻的认识,往往表现为对周身发生的人、事无动于衷。

三、阅读积累不足。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然而,一份关于当代中学阅读现状调查的研究报告表明,当代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阅读动机都是有很大差异的。在阅读类型方面,中学生最喜欢的书籍:“文学作品”、“科普知识”、“政史哲经”、“教参教辅”分别占59%、35%、3%、13%。按文学作品的类型来分,“中外文学名著”、“武侠、言情、科幻小说”、“卡通漫画”分别为46%、41%、32%。由此可见,有相当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通俗文学和流行小说上,这个与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读物本身的趣味有关,也与社会上的风气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中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和随意性。另外,在阅读习惯方面,只有22%的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74%的同学有偶尔阅读的习惯。那么,按照此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我们的相当部分学生的阅读积累是比较匮乏的。另外,不恰当的阅读选择,不仅关系到知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智的训练、品德的养成产生巨大影响。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读得“万卷书”,如何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呢?如何能做到通过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贴切的措词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那么,面对如此尴尬境地,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哪些努力呢?

首先,身为人师的我们要明确一个教育意识观念:教育规则高于社会规则。就拿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篇高考作文《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来说吧。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篇文章的确是无所隐遁地表达作者的真实想法。另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确也存在着这样的拜金、唯享乐是图的现象。但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在教得学生求“真”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求“美”、求“善”。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多元价值观念风行的时代,教育标准既要基于世俗标准,也要高于并引导世俗标准。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着的生活,重新发现“熟悉的风景”,教会学生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不仅要发现、写出“熟悉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对“熟悉的风景”的独特体验。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比如,郑振铎先生《猫》一文的创作,正是通过写自己与三只小猫相处的经历,道出了对人性的思考,也深刻阐明了一个普遍的生活道理,对于生活中的人,不可以以貌取人,生活中的事,不可以轻率做出主观判断。再有,冯骥才先生《珍珠鸟》一文,作者在珍珠鸟酣然睡态中流泻出了一时的感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说不是非得经历了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大事情,才能尽显其生活的丰富性,我们该让学生学会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发现其中蕴含的诗意和真理。

那么,又该如何在叙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真情实感呢?

在一次记叙文写作的讲评课中,经过与学生一番初浅的交流与探讨,我们得出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第一,叙述亲身经历。越是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就越真实感人;第二,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交代人事要素,可以增强叙述的真实感。第三,注重细节描写。真情实感的表达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第四,叙述生活化。比如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物语言是否符合各自的身份、角色、年龄、文化程度等。

再者,以读促写,厚积薄发。鲁迅先生说过:“读书犹如蜜蜂采蜜一样,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采蜜和酿蜜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极力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广泛地积累素材。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是文辞表达的积累,而且是生活情感体验、思考的积累。至于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如何进行阅读指导,我想,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途径方法,只要行之有效,我们都可以努力取尝试。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学生通过有效阅读,自修内省,自我提升,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在习作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的流淌于自己的笔端。

以上是笔者关于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些拙见。主张“真情实感”的王荣生教授也提出了“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写出”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在写作教学的漫漫长路上去摸索,去探讨,努力引导我们的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陈琦《作文教学之起点》,诸暨教育网。

【2】《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009年第4期《教育大视野》。

【3】杨红燕《个性化写作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009年第11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第四篇:对作文抒写“真情实感”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作文抒写“真情实感”的思考

作者:范 晔

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9期

摘要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真实地表达内心对外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然而真实未必就是美的,学生在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中出现一些偏激的、消极的、情绪化的“另类”作文,语文教师要予以重视,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真情实感 “另类”作文 正面引导 教书育人

在《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中,对七~九年级学生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们把写作文当作心灵的倾诉,避免了主题雷同,千篇一律,模式化的现象,这是作文教学的进步。但是,由于中学生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思想留有“自然的野性的状态”,对社会的体验往往幼稚,偏激,甚至有些消极的人生观,还有的学生把写真实的生活体验当作情绪化的发泄,出现了一些“另类”作文。

这些“另类”作文有鲜活的观点和独立的见解,与对现实不满,有暴力倾向或腐朽人生观的作文有根本的区别,如果作文从表词达意,谋篇布局,修辞语法方面都不错,教师不可轻易给分,不仅要慎重评价,细致剖析,赞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使“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1 呵护学生鲜明的个性,纠正偏激的思维结构

我们说“文如其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表达真实的自我,学生们大胆书写所见所闻,恣意挥洒思想情感,却也把良莠不齐的个性精神摆在教师面前,由此可见,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不能只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语文还是思想,是生活,是塑造灵魂的浩大工程。

案例一: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七年级上册课文《伟大的悲剧》读后感,大多数学生都被主人公挑战生命极限所表达出的超乎寻常的伟大精神所感动。有个学生却写下了题为“小屁孩的谬论——读茨威格《伟大的悲剧》”的作文。

文中这样写到:“成王败寇,这就是胜利和失败的定义。千年之后,人们只会记住第一的伟大。……这便是人所做的最傻的事情,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为了得到财富、名声、权力,用自己的生命和安逸的后半生来赌,就算失败了也不值得怜悯。……斯科特并不伟大,他们忍

受着艰难险阻,是因为他们惧怕死神,他们还有对活着回去后能得到的东西怀有贪念……对于伟大,我认为只有无欲无求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

这篇文章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明显的偏颇,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彻底否定了英雄斯科特们及为其作传的茨威格,完全背离了社会的价值体系,表达了很偏激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说心里话时,面对的是沉甸甸的语文教育的责任。

于是,我写下评语:虽然我不完全认同你的观点,但我欣赏你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勇气。与你不同见解的是:课文中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坚持科学观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奥茨,不愿拖累队友,独自走向死亡的勇气不令人深深感动吗?

同时,建议学生这样的切入主题:在肯定原作者对于主人公伟大理解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参与讨论,给大家留有思考的余地。学生欣然接受。他在修改的文章中理性地写到:“斯科特是否伟大自有公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最伟大的人!”

对于这类敢想敢说,比较叛逆的学生,如果轻易地将其判为思想不健康,也可能他的思想火花从此熄灭。作为教师既要保护他逆向思维的能力,呵护他对事物敏感的鲜明个性,又要帮助学生克服偏激的思维结构,引导学生辨证地思考,全面地看问题,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品位,懂得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才能提高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质量。提高写作的立意,直面学生习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小说家卡夫卡曾说,“写作是把自己的一切敞开,是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保留”。我认为“坦白”仍需遵循潜规则。第一,写真求实不能简单理解为心里怎么想,就可以怎么写,毕竟写作是生活的再创作,要考虑文章的立意高低。第二,在“坦白”的基础上,先要做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写作时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甚至错误,教师应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作文时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适时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作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以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地发展。”

案例二:曾有一篇半命题作文《——味道》,大部分学生写了生活中亲情、友情,苦恼、挫折等百般体味。可是,一位同学却在《平凡的味道》中这样写到:“平凡,总是有人把它与碌碌无为联系在一起,其实,„碌碌‟只是平凡的一个非常低级的层面,而„无为‟,又有什么错呢?在你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随之而来的是„独孤求败‟,还是一直维持下去,„高处不胜寒‟呢?……我们就这样长大,去一所普通的高中,考一所普通的大学,选一个普通的专业,花点时间进一个普通的公司,每月工资刚好够用,还能余个几百的看病钱,然后,可以成家,就这样平平凡凡一辈子。”

这篇文章学生把“平凡”等同于“平庸无为”,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思想。我在评语中耐心开导:“首先,我同意你的观点,平凡不是碌碌无为。但是,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平凡,并不等于人生不能有美好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亦不能成为拒绝上进的借口。平凡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人生即使平凡也能创造出辉煌的未来!”

还有一位学生在《无聊的味道》中写道:“最无聊的要数写作文了,拿出笔,展开纸,不知写什么,觉得无聊至极,但又不得不写……这么一节课,这么无聊的味道,一篇无聊的文章竟写成了。”这篇文章行文流畅,首尾呼应,但文章主题不够正面积极,内容可读性不高,并表达出错误的学习态度。我在作文的评语中与学生沟通: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你感受到温暖的、幸福的、苦涩的、难过的“滋味”、你就会写出酸甜苦辣的味道。请用敏锐的心去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去鞭挞假丑恶,用生动的笔触去记述充满阳光的画卷,这样的作文就不会无聊。

上述这类带有独特个性作文的字里行间,与本该有着勃勃向上年青人的思想状态大相径庭,文章立意低,思想消极。对于这类作文,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写真情实感,就给出高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鼓励抒写真情实感中努力放飞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能捕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同时,要直面学生作文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做过细的工作,逐步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操,帮助学生提高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内化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写出闪烁希望光芒的好文章。引导学生从情绪化的渲泄中走向理性成熟

作文教育本质上说不属于文章学而属于教育学,作文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是协调同步发展的。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无从谈及个性化的思维追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以民主的理念与亲和的态度去尊重学生,不但悦纳其顺应师长的心理倾向,而且宽容甚至欣赏其离经叛道,标举自我的逆向性思维特征。

案例三:一次写半命题作文《我的教师》,大多数学生选取了印象最深,最感人的材料来写老师的正面形象。有位同学写《我的语文老师》,开篇点题“我讨厌语文老师”。大意是:“一次公开课,老师课前动员学生要举手发言。老师说:„我教两个班,隔壁班的学生学习好,上课积极发言,你们要向他们学习。‟说着手越过我们的头顶指向隔壁班。仿佛我们矮下去了。结果,公开课那天,连平时最少举手的英语课,大家都踊跃发言,独独语文课,没有人举手。我讨厌老师老是把我们跟好的班级比。”

直言不讳老师教学中的弊端,直抒心中的不满,整篇文章行文流畅,措辞尖锐,极富个性地表达了学生当时的真情实感。可以想象学生以何等的勇气冲击着几千年的“师道尊严”教育传统。但是作文明带显有一种情绪化的渲泄,如果教师也从感性出发,生气地批评学生,也可能让学生从此失去率真的本性。

我从情绪发泄的切口进行反向思考:学生讨厌老师拿他们的不足去跟别人的优点比,可见他们的情绪爆发点是要求进步的;而老师苦口婆心地拿他们去比跟好班比,目的也是要他们赶上去啊。从情绪化的浅表真实上升到理性的真实来分析,我体味出学生渴望老师呵护他成长的积极因素。

我找到了学生,首先肯定他写出真情实感的勇气,然后诚恳地指出:你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老师多肯定你们的优点,那么,老师看到你的真正的内心。学生很感动,他把作文修改后交给我。把第一句“我讨厌语文老师‟删掉,在篇末写到:“我知道老师也要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情绪化的感性真实,终于沉淀为理性的光辉,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升华。结语

综观全文,在对作文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探索中,可以看出:“在求真的写作状态中,让学生去读自己的思想,去读自己的心灵,去酝酿写的冲动,去寻觅表达的途径和方式。”使作文教学生动鲜活起来,有效地排除了空话、假话和套话的陋习。但,仅此是有限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作文》中说到,“既然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会连带地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美好的。”

第五篇:作文如何达真情实感

作文如何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在2001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2001年几篇优秀中考作文为例来具体谈谈。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o爱》,心无 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活中确实如此的声音准确地搬进了文章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者把它写了出来。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写出来当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6)拟相应情景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 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下载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种使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2、写一章自己熟悉的事、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抒一段激荡心胸的情。 教学重点: 如上1、2 教学设备:多......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训练:说真话,诉真情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主备人:王君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刘天勤 放 飞 真 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

    真情实感教案

    如何让“真情实感”在文中流淌 教案背景:1.授课对象为高中生;2.科目:语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了解高考作文“感情真挚”的等级要求; 2. 了解“使文章感情真挚”的三个注意......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表达思想、服务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

    真情实感——作文的追求(参考)

    真情实感——作文的追求 晋江二中洪秀莲 相信很多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都会有这样的共识:用“内容空洞,矫情假意,不屑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并不过分。不论面对什......

    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三年级的同学写了一篇作文《滑滑板》:有一次,弟弟到我家来玩,让我陪他去玩滑板车。我们拿着滑板车到楼下去比赛。到了楼下,我和弟弟比赛滑滑板。我滑呀滑,很......

    中考作文如何达真情实感大全

    中考作文如何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在XX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