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今年1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号召全党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把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充分认识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新形势 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至关重要、非常迫切。这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实践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还是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途径。
首先,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作风决定精神状态,作风决定执行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逐渐凸显出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越是困难时期,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越是抱有更高的期望,越会对作风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风正才能气顺,气顺才能人和,人和才能业兴。领导干部保持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重
严峻考验,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的锻炼,存在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足的情况。只有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始终做到自觉地、主动地、经常地加强党性修养,保证共产党人的信念不变、传统不丢、本色不改,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再次,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不好的作风往往是助长消极腐败的因素。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最后,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是正确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考验、新挑战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既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重大课题,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正处在爬坡越坎、负重攀登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目标,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增强党性,改进作风。
好的作风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这是对党性与作风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诠释,为各级领导干部锻造坚强党性、锤炼良好作风指明了着力方向。
当前,我们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目标,以“六个着力、六个切实”为工作重点,坚持“四个统一”的基本原则,按照“二十四字”的目标要求,锲而不舍地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倡导和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此促进良好作风的养成。
一是要坚持廉政“灌输”。我们党的建设经验表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加强党性修养、搞好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灌输论”。要拓展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重点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和警示案例,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各级 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群众观和政绩观,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心系群众,廉洁奉公。
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好的作风,既是“抓”出来的,更是靠严格的制度和科学的机制“管”出来的。必须始终坚持通过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约束人、激励人,使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党性修养作为普遍自觉和主动追求。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制度得不到落实,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反映出一级党委、政府的权威性遭到了削弱、公信力受到了挑战。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既要抓制度的完善,又要抓制度的落实,注重规章的落实、纪律的执行、行为的检查和责任的追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三是要领导率先垂范。我们经常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自觉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还要希踪古贤,修、齐、治、平,见贤思齐,努力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师表后人。
四是要把握用人导向。大量事实表明,用准一个干部,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用错一个干部,等于发出一个错误信号。这次中央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加突出了对干部党性修养的要求。官品源于人品,用人要看本质。我们要把党性纯不纯、作风正不正、干事实不实,作为选人用人的客观标准和重要尺度,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使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把广大干部引导到勤政为民、干事创业上来。
五是要严格纪律保证。严格的纪律始终是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诱发违规违纪的因素明显增多,严格纪律保证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始终坚持从严带队伍、从严管干部、从严抓作风,违反纪律的必须严格追究,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有案必查、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惩处没有震慑力,纪律就没有约束力。多年来的已经实践证明,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是目前我们搞好党风廉政教育、加强作风建设最直接、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武器和手段。要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真正给人以触动和敲打,给人以警醒和约束,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保证。
六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尽管途径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既要靠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又要靠各级党组织抓好落实。从领导干部个人角度讲,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通过坚持理论学习和加强实践锻炼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从各级党组织的角度讲,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和措施上,切实抓紧抓好。要围绕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包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等,形成有利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良好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从各级纪委的角度讲,要切实履行好党章赋予的职责,协助党委抓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在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良好作风养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水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还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把加强党性修养和良好作风养成的原则和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篇: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从抓党性纯洁上入手,从抓领导干部作风端正上着力,强化自身学习,增强民本意识,保持情趣健康,做到清正廉洁,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一、做到“三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
学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之源,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就要以学为先,善于学习,通过学习扬弃旧义、探求新知,丰富知识、提高品位,把学到的新知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能力。
(一)要善于学理论。
理论是指引方向的航标,是破解难题的要诀,是推动工作的引擎,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来落实。当前,最紧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善于学知识。
要努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努力学习民主法制知识,提高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要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更加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要善于学做人。
做人是做官之本。要学做官,首先要学做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去赢得人民的尊重,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二、坚持“三问”,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因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在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我们获得广大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尺。宗旨观念增强了,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就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不竭的发展动力和深厚的感情基础。
(一)坚持问政于民。
问政于民,就要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人民公仆,自己所拥有的指挥、调度、决策和组织实施等公共权力,本质上都是实现人民意志的工具。权力的行使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遵
守民主程序,接受民主监督,决不能反仆为主,把个人凌驾于群众之上。
(二)坚持问需于民。
问需于民,就要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要高度关注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缩小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尽力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在稳定和发展方面的合理愿望;极力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真心实意地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坚持问计于民。
问计于民,就要虚心向群众请教。事实证明,当我们在发展上急功近利时,就很难得到群众支持。因为哪些做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怎样做符合自己的利益,怎样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群众最清楚,也最敏感。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心无杂念地为人民谋利益,把勇于创新与从善如流结合起来,把依靠群众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把集中群众智慧和调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当作出的决策面对沉默的大多数时,领导干部首先要对自己多打几个问号,看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当有的决策本身没有错,但群众不理解甚至有很深的误解时,我们也要反思工作是否在哪里粗糙了些,能否拿出令人信服的对策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关注点上,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三、树立“三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着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所以代表人民赋予领导干部权力,就是希望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服好务。同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属于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为公众办事的。权责统一、权责对等是公共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领导干部既是权力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履职尽责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决不能把权力当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根本无从谈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有害的,不利于我们的干部成长,更不利于我们的事业发展。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全部工作和精力用在“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上,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重点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忘记群众利益,更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群众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和维护群众利益。要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之,凡事先替自己打算,置群众的冷暖于不顾,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必定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和唾弃。二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不能做只注重局部利益的狭隘功利主义者,必须站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三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把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与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把为群众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与实现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四是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的关系。要坚守从政道德,坚持做官与做人、修身与立业相统一,做一个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的人。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要淡泊名利,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和情操。
第三篇: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我们要把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作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加快中原崛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我们一定要按要求,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推动作风转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六个着力、六个切实”作为提高党性修养水平、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主攻方向,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实现新转变,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一定要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高度,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措施上,贯穿到工作全过程,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推动工作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特有的一种素质,是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深层的全面本质及深层本质之间联系的能力,理论素质也是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作为普通党员的“标杆”,就更需要带头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要学习就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坐得下来,学得进去,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精读细研重要的理论著作和文件,努力掌握其精神实质,提高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党员干部更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它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武器,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带头遵章守制,加强接受制度和机制约束的修养。制度是党员保持和发挥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它规定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党员日常行为的规范。有了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我们就有了行为的规范和依据,就形成了一种择优汰劣、惩恶扬善的机制。按照制度和机制办事,共产党员的思想、行动就能朝着正确和先进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步养成正确的思想品格。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遵守制度,并在建立健全保持先进性的制度和体制上下功夫,坚持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第四篇: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作风总的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仍然突出,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宗旨意识不强,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二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遇到具体问题就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三是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对工作不负责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四是政绩观不正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尊重规律,做表面文章,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五是个人主义严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六是纪律观念淡薄,放松纪律约束,对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对领导干部自身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社会监督相统一,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
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面。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第三,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领导就是责任。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要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责任意识,带头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地区、部门、行业、部位、环节,要反复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严防死守,杜绝隐患。遇到急难险重工作,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四,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第五,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把握利益关系,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
第六,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纪律,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优良作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前提条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党的组织原则。要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党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要严格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决不允许侵犯群众权益,决不允许欺压群众。要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清正廉洁。
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关键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培养群众感情、增长工作才干,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经受锻炼、成长成才,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第五篇:增强党性修养_树立良好作风
增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一、做到“三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
学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之源,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就要以学为先,善于学习,通过学习扬弃旧义、探求新知,丰富知识、提高品位,把学到的新知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能力。
(一)要善于学理论。
理论是指引方向的航标,是破解难题的要诀,是推动工作的引擎,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来落实。当前,最紧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善于学知识。
要努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努力学习民主法制知识,提高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要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更加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要善于学做人。
做人是做官之本。要学做官,首先要学做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去赢得人民的尊重,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二、坚持“三问”,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因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在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我们获得广大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尺。宗旨观念增强了,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就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不竭的发展动力和深厚的感情基础。
(一)坚持问政于民。
问政于民,就要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人民公仆,自己所拥有的指挥、调度、决策和组织实施等公共权力,本质上都是实现人民意志的工具。权力的行使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遵守民主程序,接受民主监督,决不能反仆为主,把个人凌驾于群众之上。
(二)坚持问需于民。
问需于民,就要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要高度关注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缩小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尽力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在稳定和发展方面的合理愿望;极力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真心实意地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坚持问计于民。
问计于民,就要虚心向群众请教。事实证明,当我们在发展上急功近利时,就很难得到群众支持。因为哪些做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怎样做符合自己的利益,怎样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群众最清楚,也最敏感。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心无杂念地为人民谋利益,把勇于创新与从善如流结合起来,把依靠群众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把集中群众智慧和调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当作出的决策面对沉默的大多数时,领导干部首先要对自己多打几个问号,看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当有的决策本身没有错,但群众不理解甚至有很深的误解时,我们也要反思工作是否在哪里粗糙了些,能否拿出令人信服的对策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关注点上,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三、树立“三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着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所以代表人民赋予领导干部权力,就是希望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服好务。同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属于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为公众办事的。权责统一、权责对等是公共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领导干部既是权力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履职尽责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决不能把权力当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
具。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根本无从谈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有害的,不利于我们的干部成长,更不利于我们的事业发展。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全部工作和精力用在“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上,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重点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忘记群众利益,更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群众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和维护群众利益。要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之,凡事先替自己打算,置群众的冷暖于不顾,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必定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和唾弃。二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不能做只注重局部利益的狭隘功利主义者,必须站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三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
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把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与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把为群众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与实现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四是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的关系。要坚守从政道德,坚持做官与做人、修身与立业相统一,做一个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的人。
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要淡泊名利,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和情操。我们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重视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时时处处学习,对于增强党性修养、推动事业发展、做好分管和本职工作十分必要。迫使自己要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在勤奋和刻苦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能力素质,更好的承担起时代和全行员工赋予的光荣使命。要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知识结构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储备。学习重在自觉、贵在坚持。
二、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员工群众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今天自己身处教师岗位,这是党和人
民长期教育培养的结果,是党组织和全行员工的高度信任,理所应当鞠躬精瘁,无私奉献,当好公仆,为民造福,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回报党和建行广大员工的培养和信任。要把工作实践作为学习和修养的主要课堂,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统一起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全行干部职工学习。
三、服从民主集中制,努力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
事关一方发展,事关事业全局,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与班子成员之间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短处,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自觉做到注重事业,淡泊名利,心胸坦荡,平等待人,彼此尊重,加强沟通,遵章守纪,接受监督。要善于通过沟通增进团结,化解矛盾。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培养从政治上、全局中去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坚持以党委为核心,以忻州分行发展为己任,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坚持着眼大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弘扬良好的作风,以良好的作风扎实推进“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使祖国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