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

时间:2019-05-12 13: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

第一篇: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

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

扬州市武塘小学曾宝俊

做语文老师的都知道:上过作文课,作文本收上来,往自己前面一摆,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搬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我曾经不止一次在评语上下功夫:什么谈话式评语、寄语式评语、留空式评语等,但收效甚微: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学生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

如何让作文本上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做了这样一次改革和尝试,发动我们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座山。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首先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作文中的错字、别字,不通顺的句子,补充不具体的内容。然后给自己的作文打一个分。学生们跟以往一样,在完成这样的任务的时候大多数是马马虎虎,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开始东张西望了。等到大多数学生不再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时候,我交给学生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批改一篇同学的作文,要求:找出这位同学作文中的错字、别字,不通顺的句子,替他补充记叙描写得不具体的内容,然后给这篇作文打一个分。这个任务一发布,学生个个喜形于色,拿到别人的作文本甚至连问都没问,就开始批改起来。这时候每个学生都显得格外严肃,俨然真正的语文老师在批改作业,连几个平时一贯好动好说话的男生都一本正经,有模有样。我在行间巡视,发现他们批改得比我还认真,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遇到不确定的字词还翻阅字典,有的索性拿着本子来和我商量。“遣词用句要多推敲”,这是我一贯对学生的要求,但在平时能真正做到的学生寥寥无几。可此时,不难发现每个学生都在推敲着同学习作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

当文句批改完了,我又给这些意犹未尽“小老师们”布置了一项新的任务: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比较欣赏的句段,并在旁边写上评语,最后还要写上一段总评。话音刚落,学生一片哗然,因为原来写评语是老师的权力,而现在他们却拥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么会不激动呢?但随即不少学生开始抓耳挠腮,原来他们不知道评语怎么写。怎么办呢?我笑眯眯的看着学生……几个聪明的学生翻阅着前几篇作文中我写的评语,一边读一边研究,细心的同学稍过片刻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嚷起来:“我发现了,老师写的评语用的是谈话的语气。”另一生补充:“写评语要多写作文中的优点,少写缺点。”马上就有学生有不同意见: “不是少写缺点,而是要写得很委婉。”我故意问他:“怎么样才算比较委婉?你们从我的评语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说:“我们看你写我们缺点的评语,不是直接指出缺点,而是告诉我怎样做可以让作文什么更好。写这样的话您通常用假设性的词,比如想:如果……就会……这些……”讨论中,学生对评语怎样写有了数,但毕竟是第一次,为了郑重其事,他们一边认认真真地阅读着同学的习作,画出有关的句子,一边还和同桌小声地商量着,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显得很激动,有的还拿出草稿本打好底稿再誊写到作文本上,最后所有的同学还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为了保证学生作文批改的公正性,我让每个学生再另选一本进行批改。这样两轮下来,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的时候,他们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作文本,仔细阅读:读那些被同学改成五花脸的文章,读同学的并不工整却绝对认真的评语,读自己文章中被同学画出来欣赏的文句和段落,此时此刻,他们心中的那份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品味。有的同学还拿着评语跑到我这里来,找我评理,让我给他的作文下结论……孩子们的要好心和自信心等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些同学之间的稚嫩、真实、平等的评语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灵。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这几年的实践,使我觉得有五点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同时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会教是最高层次的理解。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一件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自己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阅读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其实,如果认真找,还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处。不能否认,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处,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的时候,弊端可能会更明显,倘组织引导不好,会弄得一塌糊涂。但这几年学生互批作文的实践告诉我,让孩子互批作文,利大于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从那以后我基本上都让学生自己相互批改作文,因为学生有批改作文的能力,在批改的过程中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给别人找出错别字的同时,自己的语文基础也得到了巩固;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肯定别人的优点的同时,自己也将得到启发,而且今后自己作文也不敢再随随便便……

如今,我是不会再重走被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路了。如果说要再有变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学、更节省时间的作文批改之路。

第二篇:用真实的赞美打动学生的心灵

用真实的赞美打动学生的心灵

旗杆小学赵英亮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他人,而不要轻易地批评他人。几年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在对学生教育中,责难和赞美方法不同,效果也截然不一样。在我们真诚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拿出他们的真诚,自然而然显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来。经常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要求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教师必须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从而使学生人生旅途中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这一育人理念呢?在此浅谈我的几点拙见:

一、赞美学生的闪光点。

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学生身上不是缺少优点,而是缺少发现。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他们时,就会发现许多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美,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从而主观地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我形象的愿望。例如:我班的李标同学,他特别好动,还时常欺负班里的其他同学。大家都对他有意见。对此,我也多次找他谈过,可没过多久,他又犯了。后来,我发现他跳绳特别好,一次跳绳比赛中,他荣获了第一名,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我抓住有利时机,在班中大大表扬了他。同时,又让他担任体育班长,这对他的帮助很大。从此,他像变了个样。不久,在评单项先进中,还被学生一致评为文明学生呢。有了上次成功的经验,我更加努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美,树立他们信心,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比如:我让学习不好,但憨厚勤快的同学担任卫生组长;让反应迟钝,但刻苦认真的同学担任科代表;让懒惰但聪明伶俐的同学当艺术小组长等,再加上我不断鼓励、赞美,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显得很积极,从而奋发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二、赞美要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

在渗透赞美教育这一理念的同时,我也真正体会到: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从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入手,实事求是,要具体详

细而不笼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一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细小的成功。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会让学生感觉不到、意识不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的,自己是在进步的。这样的结果会让学生逐渐放弃自己所做的努力,而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此,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比如:学生书包整理很好,教室打扫非常干净,能主动帮助小同学解决困难等等。当然,教师赞美学生,不可以滥用赞美语言,必须是由衷的,得体的。如果学生做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受到赞赏,而且赞美他:“了不起”,“好极了”,“真聪明”。那么学生会认为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这是不现实的。赞美是为了增强学生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因此,教师的赞美应该具体、清楚。力争做到从小事着眼,细处着手。

三、赞美要持之以恒

赞美一时容易,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始终实现赞美教育。有些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毫不保留地说出来才是严格要求。听起来似乎有理,仔细分析却忽略了从正面积极引导激励的作用,低估了以赞美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好多学生因为教师的一次次表扬、赞美走向成功;成功后也有个别学生因为教师的不逊之言而受到伤害并因此产生消极心理的。这种现象令我终生难忘:上学期期末测试中,班中一位我常表扬且成绩很不错的同学却考的很不起眼。这学期前段时间每想起,我总不由说他几句。可几次责难后让我发现都是事与愿违,他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我疑惑了,找他谈心。原来是我的那几次不逊之言刺伤了他的心灵,令他产生消极心理。我这才及时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多次鼓励他并抓住机会赞美他。后半学期他又找回了勇于进取的自己,而且成绩优异。我时常为自己的那次教育过失而感到悲哀,但从心底真正铭记着:赞美就要持之以恒。

聪明的教师,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请用我们最真诚的赞美去打动学生的心灵,用我们永恒的赞美去创造一个个奇迹,让孩子们在赞美中健康成长吧!

第三篇: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用爱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尉氏县洧川镇王庄小学 刘亚琴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

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去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去影响他们的言行,去开发他们的智力,去培养他们的能力,是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呢?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

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

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

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

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 1

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

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第一,多关爱差生,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学困生。这些

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

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

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

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

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

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

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

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学生的特权,是他们成长

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严中有

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

标。

学生犯了错,教师严厉地指出错误,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理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

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

地从心理上接纳。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

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

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

信心。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我们

班里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他叫王阳,学习成绩不太好不说,行为习

惯也不好,总是打架,不完成作业,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没有无私的爱心,他可能

就掉队了。在课堂上,别人回答很难的问题被鼓励,对于他只要把最

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就可以得到掌声。这时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

了自信。上课之前总会有同学告他的状。别人做游戏他给人家捣乱,经常惹是生非„„我课下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

几天好像又忘了。光聊天不管用,后来我发现他爱好体育,于是就利

用业余时间让他与我比一比,看谁跑得快,看谁出色。这样,不但让

改变了以前骄傲自满的缺点,而且还培养了他的特长,一举两得。从

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同学们也不再告他的状了。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

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给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

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第二,学会理解宽容与严格,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第三,爱要真诚,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曾经我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经常违规乱纪,散漫成性,懒惰成习,惹是生非。以往带班的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该生心理这道防线成为与老师交往的鸿沟,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回报老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

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并了解到了这一切情况后,从一开始,就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一次与该生见面时,我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从这一谈话的形式上的改变,让学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下课一有时间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变了,恶习改了,心境开朗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不再与老师对立,而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

第四篇: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呢?

尹庄镇东车小学 王凤荣

回答是:四“言”四“有”。

言之有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要使他们对教师所传递的内容有所理解、体悟、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言行,教师就必须用真挚的感情去打动学生。

要有爱生之情。有爱的教育,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有爱的教育,才会硕果挂满枝头。

要以诚待人。在真诚的前提下,即使是坚持原则的告诫和实事求是的批评,学生也会理解和接受。

要平等对待。今天的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渴望在教师面前得到平等地位。唯平等待生才会有师生的互动和感情的交融。

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充满感情,鼓起激情,饱含真情,目的只有一个:感化学生。

言之有物。“言传”,能否打动学生,起到作用,关键在于内容。

我们的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才能切中要害,产生教育效果。要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使我们的“言传”以学生需要为目标,触及焦点,揭示主题,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要体现道德伦理的知识性和理论性,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我们的讲话要有观点、有分析、有结论,要运用逻辑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

在我们既往的教育中,陈词老调是最为学生所诟病的。我们不妨试着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例子,换一种语言;不妨正面反面结合说,道理事例结合讲,既摆现象又析事理,既回答“为什么”又回答“怎么样”,使讲话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充实。

言之有趣。生动有趣的讲话才会吸引学生,触动学生,产生效果。从内容角度考虑,运用典型事例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今天的青年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不看重权威,也不轻信既有的理论,所以运用事实材料来说明问题,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如果例子选得好,形象具体,典型生动,常能成为讲话出彩之处。

从表达角度考虑,除了把握好语音、语调、节奏,使讲话抑扬顿挫外,要注意运用鲜活通俗的口头语言,使讲话形象生动。笔者学会开车后,曾与学生算过一笔账:如果我学车需要30个小时的上车时间的话,那么,同学们大概只要花10至15个小时就够了,也就是说,我学一样东西花的成本是你们学同样东西的两三倍,甚至更高。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使用时间呢,正好相反。我50多岁了,用到75岁,使用时间20年;你们十七八岁,使用到75岁,有近60年,你们的使用时间是我的3倍,甚至更多。我们学点东西困难,而且使用时间短暂,尚且还在学习,你们就更应该努力了。通俗的语言,对比的形式,给学生的教育比较深刻。

言之有方。因为德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艺术就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没有固定不变的办法和模式,它也拒绝陈旧和老套。我们也需要讲究“言传”的方式、方法。

一要把握好时机。一般性问题,不必急就,尽可择机而行;突发性问题,先制止安顿,使头脑发热者先冷静下来再做工作较为有利;在某种情况下,故意延宕时间,留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白,待到“非说不可”的时候说,往往说的“理”最易为学生接受。

二要把握好形式。个别问题个别谈,班级问题班会谈,倾向性问题校会讲。批评、了解情况,宜个别进行;表扬、嘉奖宜大张旗鼓。

三要善于“调动”学生。在我们的讲话中应该有娓娓道来的叙说、丝丝入扣的分析、慷慨激昂的陈词、一字一顿的评点,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讲话的效果。

四要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尤其是个别谈话,要让学生有述说情况、发表意见、甚至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形成交流探讨的氛围。

五要有耐心和韧性。不急于求成,也不图立竿见影,不要指望一次谈话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有反复多次做工作的思想准备,而且每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第五篇: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二十句话

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二十句话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行为评价的话语,体现了对学生敢于发问的肯定。这是教师对学生发问行为本身的尊重,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16、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学生,我相信你!

点评:教师用“„„作为教育者,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就是语言。如果能够根据适当的场合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运用一些使学生感到关心、疼爱、鼓励等的话语,也许一句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怎么搞的,最近怎么有些沉闷?我需要你的热情!

点评:老师的话语犹如阳光播洒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关心着自己,并且愿意随时给自己提供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心和他的心紧贴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只要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点评:浅显通俗的语言极富有哲理性,让学生懂得了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的重要性,避免学生产生好高骛远的心态,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3、我们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评:老师使用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信心,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展开新一轮挑战的决心。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

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恒心。

4、只要努力改正缺点,你就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点评:老师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种符合学生内心愿望的语句激励学生,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能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上进心,这样的鼓励性语言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5、如果你能试着喜欢上你的那些弱项,就一定能成功!

点评:这样充满鼓励性的话语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偏科现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全面发展。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6、我相信你只要用心做,这些事情根本难不倒你!

点评:一句激励的话语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希望。告诉学生:没有做不好的事,自己的态度是关键。只要专心,有耐心、恒心,就一定能够进步。

7、勇敢点!不要怕,天塌下来,老师替你顶着!

点评:学生面对困难、挫折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像“雪中炭”、“六月风”。上述语言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理解自己,并打算用行动来支持自己,能和老师并肩作战。当然,对任何困难就不再惧怕了。

8、你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有灵气的,老师喜欢你的诚实、大胆,相信你将来一定有所成就!

点评:当教师怀有真挚情感给予学生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学生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用“最有灵气”不断激励自己,按着老师的话不断努力。

9、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

点评:这句话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

10、也许你在别人眼里有很多不足,但在我眼里,你是最棒的!点评:这是一句具有激励性的话语,它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功与进步,还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增强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拉近了师生距离。

11、你的潜力很大,只要好好挖掘,没有不可能的!

点评:这是一句发展性的评价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他们在学习上已达到的程度和已具备的能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2、一个人最大的美德是宽容,如果你懂得宽容,你就会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点评:教师用形象的语言,从思想品德的方面教育学生人生中需要宽容。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学生易于受教师的思想观点影响。教师努力将中华传统美德及时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13、也许你现在是贫困的,但老师相信,20年后,你是最富有的!点评: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认识富有与贫穷。告诉学生,只要

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自身命运的改变,变成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

14、只要你肯努力,老师愿意帮助你!

点评:“只要你肯努力,老师愿意帮助你”这样亲切的话语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

15.你敢于向老师(教材)提出个人见解,非常了不起!

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行为评价的话语,体现了对学生敢于发问的肯定。这是教师对学生发问行为本身的尊重,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16、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学生,我相信你!

点评:教师用“最出色”评定学生,是对学生能力的最高褒奖,更是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激发源。教师的肯定与褒奖,自然会使学生勇于发表见解、大胆创新、进一步追求完美。

17、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点评:这是教师一种邀请式的做法。对学生行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邀请式的做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人格和行为价值的尊重。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更易于和教师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18、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

点评:采用平等对话式的语气,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予了肯定,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关注,这样会进一步激

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层次的发展。

19、只要肯动脑筋,你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点评:学生的能力总是希望别人给予肯定,教师运用正面引导的话语,充分展现了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景,同时又隐含着告诉学生取得成功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肯动脑”。这样的话语会使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付出努力并且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

20、说错了没关系,我们会帮助你!

点评:教师用平和的语气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消除了学生答错时可能产生的窘迫和紧张心理,这种做法易于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问题的解决,获得良好的身心发展。

下载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学生的批语打动学生的心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

    学生周记批语

    周记评语 xx: 感觉你有了变化,一个日趋成熟和责任感的你又回来了! 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这次月考成绩,说明你很冷静,很清醒,这点很重要! 最后一段,看了让人很兴奋,我也有这种感觉,每天不到......

    心灵的打动

    心灵的打动河野先生 “人的一生最初是从精卵结合开始,直到来到这个世界。”也就是说,在这漫漫的人生长河中我们要不断的行走,直到找一个安稳的地方深深的睡下。而这期间我们的......

    用人文关怀启迪学生心灵

    用人文关怀启迪学生心灵【摘要】新时代下,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极大变化。在历史教学中,要发挥学科的人文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历史课堂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用真诚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真诚走进学生的心灵——记天堂镇中盘荣聪教师的先进事迹走进天堂镇中,你的耳朵很自然地听到从教室传来的一个特别的声音,什么声音呢?就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_____ 学习张锦文先进事迹有感第一次听到张锦文老师先进事迹,用“震撼”两字似乎难以形容当时的心情:原来教师应该这么当!教师人格应该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境......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

    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 无锡市仓下中学 陈琴玉 在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

    用爱心点亮学生的心灵

    用爱心点亮学生的心灵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