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2
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1.认真审题。
中考作文最大的忌讳是草草审题,草率下笔。可以说审题是任何作文的关键步骤,如果你都不知道出题人想要你写些什么,或者什么才是本次作文所提倡的,赞同的,而写出了主题思想与之相反的作文,那么你肯定是低分作文。
近些年来的作文要求,很多都是目前社会上流行,或者热门的话题。而这个话题的答案一般都是偏向真善美的,或者是国家提倡的行为,因此考生切不可过于个性,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个人想法。要尽量使作文的主题靠近正确而非大众的结论。
2.开头要简洁,要用适当长短的文字,快速的说明问题。
作文的开头是整篇作文的面孔,即要用较短的文字,迅速给你的作文写一个素描,表明本文对话题的立场,要使看卷的老师通过第一段文字,就可以知道你在整篇文章中的主张是什么。要避免在开头有那种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说法,或者有议论没结论的写作方法。
3.作文的第二段是对第一段思想的承接和发挥。
在这一阶段,考生可以用简练的文字,说出为什么要有第一段这样的主张,或者批驳其他假设的错误观点。这一段的目的是给考官看你立论的根据,还有所认识的文章主题思想都有哪些对立面。
4.第三段最合适举例正面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没有例证的论文是没有味道的作文,很显然,如果都立论正确的作文,文章里包含的主题思想是相近,如果没有例证的区别,很多人的作文会雷同或相似。因此考生一定好列举一些典型,而新鲜的例证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
5.第四段适合列举反面的例子,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面支持。
正反对应的证明,对于议论文来说很能增加其论证的精彩性,也能补充论证的从分性,是论证更加全面。
6.第六段适合总结结论,将结论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论证。
7.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结束文章。
以上就是一个规范的论文的写作方法,只要考生对作文材料分析准确,然后又能按照这种套路来写作,那么这就已经是一篇成功的中考中文。
精锐专家指出,中考对很多人机会只有一次,在写作的时候有理性冷静的对待,宁可坚守中庸之道,也不可豁然冒险,使自己的作文立论偏激,古怪,严重的脱离了出题人原始初衷。另外,从行文的章法和外在表现来说,也不可过于个性化,如采用诗歌的形势,剧本的形式来写作,从而规避了考试想要考察的范围,一旦不被评卷老师所理解,你的作文很可能就成为“严重”的低分作文。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
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
3、凭图学词;
4、组词扩词;
5、选词填空;
6、词语搭配;
7、调整词序;
8、触景用词;
9、词语分类;
10、联词成句。丰富了
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
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
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浅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八角初中
李密
写作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中学阶段,则是学习和掌握这种技能的黄金时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改革作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作文,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作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畅快淋漓地写好作文,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
我们常常告诉学生,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是生活之源,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学生观察应分步进行,先由教师带领去观察,这叫‘导察’。观察前,教师做对以下工作;1.精心安排好户外活动。2,提示活动中需要观察的对象,即景,人,事等。3,指导学生抓住观察的最佳时机。4,教师给观察方法,如远眺,近观,粗缆,注意局部与细节,抓住主体与陪体等。经过几次这样的‘导察’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察’。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后,应教给他们如何去整理观察所得。我们每次写作都有一定的范围和要求,不是学生所观察的东西都能为之所用。这时,就涉及到如何取舍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根据要求确立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选材,若有疑问,可和同学进行交流,必要时请教于老师。再次,可让学生在写作前拟写作提纲,这样,可避免写作中偏题现象的出现。
二、在练笔中培养写作能力
是不是积累到了足够的素材和能围绕中心选材就能写好文章了呢?当然不是,因为只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让积累的语言真正发挥功效才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生搬硬套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获得的这些材料,经过选择和加工,变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并把自己对生命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要做到这样,离不开经常练笔。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但仍然写不出好文章。苦于‘壶里有饺子倒不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经常性的练笔,语言表达能力不行。因此,应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所写内容可以是平时观察所得,可以是道听途说,可取材于现实生活,可借鉴于影视报刊。表达上,或写景状物,或记人叙事,或就事论理,或直抒胸臆。总的要求是;‘天天练,句句通,篇篇新。’这样练笔,最大的好处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篇篇新’的要求,又促进学生更留心观察生活。
三、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
学生要写好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注重观察生活和经常练笔外,我们还可以从阅读中来学习,学习他人是如何进行写作的,学习他们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学习他们如何表达中心,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教者除用好课文教学外,还要向课外作品延伸,要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尤其是学生作文中选中的佳作,让他们在课外品读中品味,探求写作好门道。这样,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到的写作技巧会越来越多,这些写作技巧会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四在批改中提高写作水平
“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流传至今的名句,都是在强调修改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性。所以,评改作文尤为重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可缺少的。但该如何评改呢?我尝试了让学生“互批,互评,自改”作文的做法。
批阅作文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面对面修改。批改前,先集体回顾本次作文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组)实施“互批”。批阅时,要求批阅者逐条对照习作要求,给批阅的习作写出批语即修改意见,并重点对习作的构思作出具体的评价。互批结束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互评时先由批阅者所批阅的习作,具体评价其优缺点,并就如何修改发表自己的意见,先由小组成员集体评议,讨论。在议基础上,再由批阅者综合归纳集体评议意见,写上批语。互批,互评结束后,各小组要确定一篇较好的习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最后,各人取回自己的习作,根据批阅者修改意见和自己的领悟进行自我修改或重新习作。
同学们通过互相修改作文,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且实行这种批改法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作文中再次学习,再次创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要写好一篇作文并不容易,除了观察,练笔,阅读,评改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如内容要充实,情感要真挚,角度要新奇,构思要巧妙等。让我们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来提升自己的习作能力吧!
第三篇:中学生怎样写好作文
中学生怎样写好作文
我认识的好多人不喜欢写作文,只要一些,思绪就乱了,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只能乱吹,这样根本就写不好,那么作为一个昆明的中学生该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
一个人不想写作文,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一堂作文课,能否激发学生的作文欲,与语文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题目一出,不引导则写,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苦差事。因此,引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老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疏导,使之文思涌来。文思要喷涌关键是开掘题材。题材是文章的生命。好题材如山珍海味能馋人。题材于淡,似白菜萝卜即使巧妇也难成佳肴。因此,如何选材是引导和写作的关键。一般的说,好题材具有“新”和“奇”的特点。“新”题材“新”观点,往往能启人深思,引人遇想。“奇”就是不寻常,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故能诱人一睹为快。在导写中,教师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悟出“新奇”的题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比较,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而且还会不断的加深对语文写作的能力,开发大脑的想象力,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快速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
第四篇:也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也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许桂燊
最近,羊城晚报的“教育”和“花地”专栏,连续刊登了好些中学生的作文,同时还发表了若干名校名师指导中学生(主要是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宝贵意见:跳出应试作文的怪圈,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发挥创新能力,贴近生活,“我手写我心”,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这些意见,是从作文的内容与文风上说的。对于已具备很好的和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三学生,尤其是其中的尖子生来说,这确是金石良言。但对于为数相当多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差或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写好作文,则另外还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做——花大气力练好运用文字的基本功。
笔者提出上述意见,是基于令许多在高校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感到焦虑和无奈的事实: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并不太多,为数不少的则写得很差或较差——他们的作文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写不清楚,说不明白的毛病,主要表现为用词不当;语意不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表达的意思不承贯,或前后矛盾;人物的经历、活动,或事情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作交代或交代不清;议论、说明条理不清或欠缺严密的逻辑;文无核心,写起来东拉西扯,废话多多,等等。这些毛病,在高考中,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作文得分(能进入高校者,是凭他们参加高考的总分,而不是因为作文写得好)。
朱自清、叶圣陶等前辈作家、语文大师,十分强调包括高中生在内的初学写作者要练好运用文字的基本功,并应以此作为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突破口。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名校名师的上述宝贵意见才不会成为空话。作家艾芜曾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老人读了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他说他经过的生活,可以写二三十部《铁流》的,只是他写不出来。”艾芜接着说,“从事文学创作,生活丰富,学问好,没有练就写作的技巧,也是不行的。”写作的技巧,其内涵是多方面的,运用文字将思想、感情、客观事物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方面。中学生不下功夫练好运用文字的基本功,要写出好的作文来,也是不行的。有这样的两种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一种是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但文字表达能力很差;另一种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写出来的作文在内容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文笔却相当通顺畅达。这两种学生,谁在写作上会有较好的潜能呢?教师们看到的事实通常是后者——他们经老师一点拨,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纠正作文中的缺陷而写出好作文来。前者则不然,他们要在作文中克服文字表达上的严重毛病,绝非短期内可以做到的,有的甚至进入大学直至毕业,仍难以写出理想的文章来。这表明,文字表达能力很差与较差的学生,练好写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的基本功,是他们提高写作能力中关键的关键。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三的学生,要达到文字写得通顺,高三学生要达到写得流畅。但事实上,不少高三的学生连写得通顺的要求都未完全达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读书太少。笔者经常了解刚入大学的学生以前的阅读情况,结果是,除了课本,相当多的学生没读过几本书;那些文字表达能力很差的甚至未读过一两部中长篇小说;能够每天或经常看报的则更为罕见。他们也不是不想多读书,而是每天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实在抽不出时间来读课外的书。
著名作家谢冰心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文学道路时,说过这样的话:她小时候从未想过将来要当作家,只是上了中学特别喜欢看书,书读得多了手就发痒,便拿起笔来写稿投稿。这一写,她手中的笔便再也放不下了。
谢冰心的这段经历,给了我们两个很好的启示:一是说明好文章、好作品是最好的语文
老帅;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古今中外,写出好文章好作品来的人,绝无例外,都是先爱读书,由阅读产生对写作的强烈兴趣与热情,从而走上写作之道的,并且由不断阅读而走上一个又一个写作新台阶的。二是谢冰心由阅读而至手发痒而写出好文章和好作品,显然是书中给了她思想能力、思维能力;也给她丰富的知识,丰富的写作材料以及可贵的灵感和良好的写作技巧;不要勿视的是,还给了她强烈的语感,从而使她不想当作家而最终成为杰出的大作家。这充分显示出阅读对写作者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还有一个人物的事可以给中学生以有益的启示,他就是原中山大学法律系系主任端木正教授(后调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荷兰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委员)。他生前有一次与笔者交谈时说,他们法律系的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比中文系的学生在用字用词的准确和行文的严谨上要求更严格,因为一字一语是否准确,直接牵及案子的定性与量刑的准确。因此,他说他给新招来的研究生上第一课,就是要他们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不但要读,而且要抄。他说,读可以增强语感,读过之后又抄,便能强化学生的语感。有了这种语感,自己写起文章来,用词造句准不准确,是否合语法和习惯用语,句子是否通畅,行文是否有逻辑性,等等,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出来。
中学生,尤其是文字表达能力差和比较差的同学,为了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除了认真听取上述名校名师的指导意见之外,在勤于练笔的同时,能否也像读中学时的谢冰心那样读书读到手发痒?又像端木正教授要求研究生那样,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既读又抄呢?
第五篇:如何写好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不管作文好与不好都一定要看看!
一篇好的作文是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的,即作文前、作文中和作文后。
一、作文前:明晰满分作文的标准。
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主要有两大等级,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指的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结构严谨”“感情真挚”“语言流畅”“书写美观”“文体明确”“标点正确”九大标准。作文要想达到这一标准并不难,然而一篇文章要想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必须要具备“四度”,即“深度”“新度”“丰度”和“美度”,其中,“深度”和“丰度”是满分作文的必备条件,“深度”是文章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其余三“度”都是为“深度”而服务的。一篇文章要有“深度”,“丰度”是基础和保障,“新度”和“美度”同样不可或缺。做到了这“四度”,写出了的文章才会让读者感觉到“过瘾”,才能让人在情绪或思想上引起触动甚至发生变化,以至于大哭、大笑、大思、大得。
二、作文中:
第一:遵循作文的原则: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命题者为了达到人人有话说,人人不乱说的目标,题目限定的写作范围一般比较宽泛。在写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内容空洞,我们必须做到“化大为小”。这里的“大”指的是作文题目给我们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小”指的是材料要精、立意要精。“以小见大”中的“小”和“化大为小”中的“小”是一个意思,这里的“大”指的是文章的深度。小题材与大主题中,“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而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支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要善于从小题材中归纳出大主题,从小立意中得出大思想。第二:认真审题。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的过程。几年来,在小升初及中考命题者在作文考题的设计上,都比较重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命题形式上,以命题、半命题和自拟命题的作文为主。而每一种命题的审题都有着相应的审题方法。
以命题作文为例:第一,要审清题目的关键词。例如“可喜的变化”这个题目,“变化” 是关键词,“可喜”是“变化”的修饰语,有限定关键词的作用。所以,写文章时应突出“变化”的过程或结果,并努力展示其“可喜”之处。第二:审清题目的语法意义。如果题目的结构是“名词+名词”,如“我和你”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弄清楚写作的重点是什么,是记叙“我”和“你”之间的事情,还是抒发“我”和“你”之间浓厚的情感? 如果题目的结构是“定语+名词”,如“美丽的谎言”这样的题目,写作的目的就是突显出“谎言”的“美丽”;
如果题目的结构是“动词+名词”,动词是写作重点,名词是写作对象。如“走过风雨”这样的标题,写作的重点是“走过”,写作的对象是“风雨”,文章最佳的中心就应该是在“走过风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或生活道理;
如果是题目的结构是“主语+谓语”,谓语部分是写作重点,主语是写作对象。如“妈妈笑了”这样的题目,写作的重点是“笑了”,写作的对象是“妈妈”,文章最佳的中心就应该是通过写“妈妈笑了”,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说明某种生活道理;
如果是单个词语作题目,则应该在草稿纸或者心里用这个词组成前面四种语法结构的短语,如“拥抱”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先思考“拥抱”,把写作的对象和重点确定下来,从而把文章的大概中心确定下来。第三:立意。
(1)立意要正确。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一定要健康、积极向上。要避免立意出现偏差,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化大为小”的原则,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将立意进行浓缩。
(2)立意要深刻。要想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一般的做法是化大为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推敲题目,确定易于深入人心的主题。在行文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在文章中表达出对人生、对社会有价值或有意义的观点。
(3)立意要新颖。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就是独创。立意的独创性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做到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文章就很容易写出新意。第四:选材。
根据作文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划定写作材料范围,是选材过程中第一次化大为小。选材过程中第二次化大为小,就是要在第一次确定下来的范围内选择真实的,熟悉的,典型的,新鲜的,独特的,健康的材料,以求选出来的材料最好地服务文章的中心。
1.真实的材料
要选取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切忌捏造杜撰、虚情假意。这里的真实还包括文学的真实,真人真事必须经过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
2.熟悉的材料 要善于从自己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挑选那些你亲身经历或者见闻的比较熟悉人物、事件、情感来写。这样既利于降低写作难度,又利于最大限度地让素材为中心服务。
3.典型的材料
要善于从生活经历、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中选取典型的人物形象、著名的故事情节、经典的情感寄托。用这些素材来描写人物、故事及情感,利于反映普遍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共鸣。
4.新鲜的材料
选择的材料一定要富有新意,避免千篇一律。惟有新颖鲜活的材料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才能使文章充满生动活泼的气韵。要获取新颖鲜活的材料,必须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勤于积累,善于思考,及时采撷到那些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获取新鲜材料的另一个办法就是从新的角度来使用旧的材料。
5.独特的材料
选择的材料独特,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出彩。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如面对“在自然中生活”这个命题作文,许多人都会写环境保护,而要是有考生能写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和追求,就能独出心裁创造一番新格局,做到独特而不落俗套。
6.健康的材料
思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激进的思想,并以此体现作者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最好能够写那些积极向上的、充满阳光的内容,避免消极、晦暗的思想出现在考场作文中。
另外,某些会暴露自己曾经的过错或者缺点的材料也最好不要出现,比如某次离家出走的经历或者语文成绩一直不好等,以免给阅卷老师留下负面印象。第五:手段有力。
文章要做到“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写出应有的深度,就一定要有丰富的、有力的写作手段作为支撑。写作手段主要包括表达方式技巧、表现手法技巧、布局谋篇技巧和修辞手法技巧,把它们组合到一起的过程,其实就是构建文章“骨架”的过程。手段有力,就是“骨架”合理,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
考生在动笔写作之前,最紧要的是明白自己的写作目标是什么?写人文章的目的就是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了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写事文章的目的是得出一个生活道理,赞扬、批评一个社会现象等;借景抒情文章的目的就是通过写景的途径达到抒发某种情感的目的。确立写作目标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段。为了达到不同的写作目的,必须采取不同的表达技巧。
三、总结篇
作文后:好文章一定是改出来的,俗话说“千锤百炼锤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是“推”还是“敲”的运用上,颇费思索。那么,改作文也是如此。一字一句都要细细推敲。心田花开语文体系的“O”型血作文就是原作文的基础上反复修改,以达到考场上十六分钟完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