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讲怎样写风景作文2011
巧顾网语文专家认为语文复习重在对整册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树。2010年04月17日
生活中,无论是眼前飘飞的白云,还是脚下新生的小草。无论是黎明前黄鹂轻舒歌喉,送给我们的呢喃软语,还是半夜里蟋蟀紧鼓腮帮唱出来的婉转夜曲,都是那么迷人。打开你心灵的窗户,让这些美景溜进心房,在记忆的日历上着一张底片。再找些时间,慢慢地把它们翻洗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和文中的风景融为一体。
本次作文希望你通过生活中一处美景的描绘,从观景、赏景两方面都获得独特的感受。把它的细微之处写出来,然后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表现出某种韵味。要求写出特点、写得有趣,注意主体和背景、正面和侧面的配合。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写作(xiezuo)准备
[收集资料]选定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力争从中获取独特的内心感受,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园子里的鸡冠花开得正旺,这时我们去观察就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可以赏花冠,也可以察花枝。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瞧,甚至还可以上去摸一摸,这样获得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如果我们能趁机用精要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记下来,一定会对后续的写作(xiezuo)带来很大的帮助,下面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1.鸡冠花,有着一身惹人注目的火红,扇子般一簇簇立在繁枝之巅,向着太阳,也向着校园。
2.花枝被花朵舞弄得腰背难伸,紫红的花冠,装点着无声的花园。3.鸡冠花,有的灼灼如火,有的灿灿似金,有的深紫如墨,花冠像画家笔下的凤缨,象贵妇头上的霞冠。
4.鸡冠花一团一团,绣球一般,走近了些,触一触它,还真厚哩,摸一摸,舒服柔顺。
5.头顶华冠,身披花针,微风起处,昂首收腹,忽如一声长啼,似锦鸡放歌。
不知大家是否从以上例句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写景物特点,或绘其色,或画其态,无不形神兼备;抒观者感受,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无不情趣共生。历来的文章家都说,作文最忌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抒情言志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写作还不能满足于上述这些纯客观的描写,还要注意把眼前的景物和它周围的环境关联起来。借以表现某种情趣,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那样的文章才能令人百读不厌。大家想想,美丽的鸡冠花旁,配几只戏蝶,再施以朝阳或晨露,会是什么感觉?不妨再想想,娇花嫩叶之上置以疾风骤雨,又会是一幅什么情境?……同样的鸡冠花,在不同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联想,写作中只要我们大胆而合理的发挥想象,写出的文章就会情趣盎然。
[理清思路]成文之前,应把写作过程的整体思路审视一遍。获得清晰的印象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从写作目的上考虑,你写这篇文章打算向读者表达一种什么思想?(诸如:同情弱小,歌颂顽强,鄙视邪恶,申张正义)这是构思立意的基础,动笔之前应心中有数。
2。确定描写主体。作文之前,大家已经对景物有过观察,但此时还应进一步地框定内容。选点应该更集中,写作的意图应更明显。
3.考虑把主体置于什么样的背景中。主体物与背景物是表现中心的两个支
点,所以应按表达中心的需要来策划。先写哪,后写哪,什么时候写都要综合考虑。
4.文章的构思完成以后,还要考虑如何行文,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里设伏,哪里照应,如何过渡,如何点题。……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文章的雏形也就出来了。
5.语言和修辞地选择运用。描写是本次作文所要训练的主要表达方式。描写的妙用,是写好本文的关键。但描写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可把握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⑴用词用语。准确地选择动词、形容词,恰当地选用重迭词是这类文章常用的手法。多用短句,抒情句,能使描写更加明丽。⑵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是描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多角度设喻,有利于把对象描摹得更加细致入微,拟人则可使文章流淌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读来亲切可人。此外,排比、对偶、借代、比拟、双关在写景文中也大有用处,运用得当,都能为文章增色。写作中
下面以《雨中观柳》来具体谈谈本次作文应如何完成。
《雨中观柳》是一篇写柳的文章,柳叶当然成了作者观察描写的中心,但如果只局限于写叶,即使写得再美,也难免流于肤浅。因此作者在写柳时,还写到了根和干,形成了一个由叶、根、干构成的柳的形神世界。主体物确定以后,作者又把“柳”置于“雨中”这个特定的背景下来表现。于是,在景物之外就有了一些我们称之为“内涵”的东西。这个构思是作者于动笔之前就有所考虑的,但写作起来,不能像这样把自己的构思陈述出来,而应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巧妙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思路。所以作者不是直接从柳写起,而是大跨度的从一个半月以前的春风着笔。写春风,着意于一个“绿”字,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然后作者才把描写重点转向一个半月以后的柳。生命萌动最活跃的一个半月,其间有许多故事作者只字不提,留待读者去想象。而把我们的眼光,引向一个下着密雨的黄昏,观那诱人的绿叶,品那感人的老根,赞那多情的母干。烟雨空蒙,生命的音韵在流转,作者的思绪也为之舞动。这样表达起来不仅亲切生动,而且韵味无穷。因此本次作文大家最好先对构思立意有一个通盘考虑,而不要急于下笔,先要展开想象,任凭思绪奔越。思维灵动了,自然就会找到下笔的最佳点。打开了话匣子,脑中的形象就会一个个跃然纸上。
修改交流
写成初稿,还只能算写作的开端。这时主要是依靠灵感,在激情的牵引下恣意为文,凭的是一时豪情。情之所致,语之所指,回过头来重读有很多地方或失之公允,或有违事理;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联系不够紧密,或语意层次混乱;遣词造句方面或用语失当,或生涩难读。这些都要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初稿到定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既是我们整理思维,明道悟理的过程,也是我们磨合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1.通读全文,思考前后是否一致,话题是否集中。对于那些前后自相矛盾的部分要加以调整;对于游离于中心之外的部分要坚决删去;对于内容单薄的成分要加以充实。当有的一定要有,不当有的一定不能有。
2.审察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检查段与段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完善。
3.检查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语气要连贯,层次要清楚。要选用灵活的句式来兼顾语气和语意的谐调。
谈到作文交流,最好是每人选择一个固定的文友,大家经常交换评阅。交流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发现问题,由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别人读你的文章,不但能读出文中的问题,还可以读出你不曾发现的闪光点。因此,通过交流还可以综合他人的智慧,得到多方面的收益,这对学习写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除此,还应该提倡同学之间互读作文。中学生的写作虽然是以练习技能为目的,不一定过分追求发表,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交流的有利条件,尽量扩大交流的范围,有利于作文的修改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群体的写作水平。班上还可将本次作文整编成文集,配以序、跋,冠以集名,以便从多方面培养同学们的能力。
生活中,无论是眼前飘飞的白云,还是脚下新生的小草。无论是黎明前黄鹂轻舒歌喉,送给我们的呢喃软语,还是半夜里蟋蟀紧鼓腮帮唱出来的婉转夜曲,都是那么迷人。打开你心灵的窗户,让这些美景溜进心房,在记忆的日历上着一张底片。再找些时间,慢慢地把它们翻洗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和文中的风景融为一体。
本次作文希望你通过生活中一处美景的描绘,从观景、赏景两方面都获得独特的感受。把它的细微之处写出来,然后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表现出某种韵味。要求写出特点、写得有趣,注意主体和背景、正面和侧面的配合。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选定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力争从中获取独特的内心感受,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园子里的鸡冠花开得正旺,这时我们去观察就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可以赏花冠,也可以察花枝。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瞧,甚至还可以上去摸一摸,这样获得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如果我们能趁机用精要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记下来,一定会对后续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下面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1.鸡冠花,有着一身惹人注目的火红,扇子般一簇簇立在繁枝之巅,向着太阳,也向着校园。
2.花枝被花朵舞弄得腰背难伸,紫红的花冠,装点着无声的花园。3.鸡冠花,有的灼灼如火,有的灿灿似金,有的深紫如墨,花冠像画家笔下的凤缨,象贵妇头上的霞冠。
4.鸡冠花一团一团,绣球一般,走近了些,触一触它,还真厚哩,摸一摸,舒服柔顺。
5.头顶华冠,身披花针,微风起处,昂首收腹,忽如一声长啼,似锦鸡放歌。
不知大家是否从以上例句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写景物特点,或绘其色,或画其态,无不形神兼备;抒观者感受,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无不情趣共生。历来的文章家都说,作文最忌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抒情言志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写作还不能满足于上述这些纯客观的描写,还要注意把眼前的景物和它周围的环境关联起来。借以表现某种情趣,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那样的文章才能令人百读不厌。大家想想,美丽的鸡冠花旁,配几只戏蝶,再施以朝阳或晨露,会是什么感觉?不妨再想想,娇花嫩叶之上置以疾风骤雨,又会是一幅什么情境?……同样的鸡冠花,在不同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联想,写作中只要我们大胆而合理的发挥想象,写出的文章就会情趣盎然。
[理清思路]成文之前,应把写作过程的整体思路审视一遍。获得清晰的印象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从写作目的上考虑,你写这篇文章打算向读者表达一种什么思想?(诸如:同情弱小,歌颂顽强,鄙视邪恶,申张正义)这是构思立意的基础,动笔之前应心中有数。
2。确定描写主体。作文之前,大家已经对景物有过观察,但此时还应进一步地框定内容。选点应该更集中,写作的意图应更明显。
3.考虑把主体置于什么样的背景中。主体物与背景物是表现中心的两个支点,所以应按表达中心的需要来策划。先写哪,后写哪,什么时候写都要综合考虑。
4.文章的构思完成以后,还要考虑如何行文,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里设伏,哪里照应,如何过渡,如何点题。……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文章的雏形也就出来了。
5.语言和修辞地选择运用。描写是本次作文所要训练的主要表达方式。描写的妙用,是写好本文的关键。但描写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可把握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⑴用词用语。准确地选择动词、形容词,恰当地选用重迭词是这类文章常用的手法。多用短句,抒情句,能使描写更加明丽。⑵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是描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多角度设喻,有利于把对象描摹得更加细致入微,拟人则可使文章流淌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读来亲切可人。此外,排比、对偶、借代、比拟、双关在写景文中也大有用处,运用得当,都能为文章增色。写作中
下面以《雨中观柳》来具体谈谈本次作文应如何完成。
《雨中观柳》是一篇写柳的文章,柳叶当然成了作者观察描写的中心,但如果只局限于写叶,即使写得再美,也难免流于肤浅。因此作者在写柳时,还写到了根和干,形成了一个由叶、根、干构成的柳的形神世界。主体物确定以后,作者又把“柳”置于“雨中”这个特定的背景下来表现。于是,在景物之外就有了一些我们称之为“内涵”的东西。这个构思是作者于动笔之前就有所考虑的,但写作起来,不能像这样把自己的构思陈述出来,而应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巧妙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思路。所以作者不是直接从柳写起,而是大跨度的从一个半月以前的春风着笔。写春风,着意于一个“绿”字,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然后作者才把描写重点转向一个半月以后的柳。生命萌动最活跃的一个半月,其间有许多故事作者只字不提,留待读者去想象。而把我们的眼光,引向一个下着密雨的黄昏,观那诱人的绿叶,品那感人的老根,赞那多情的母干。烟雨空蒙,生命的音韵在流转,作者的思绪也为之舞动。这样表达起来不仅亲切生动,而且韵味无穷。因此本次作文大家最好先对构思立意有一个通盘考虑,而不要急于下笔,先要展开想象,任凭思绪奔越。思维灵动了,自然就会找到下笔的最佳点。打开了话匣子,脑中的形象就会一个个跃然纸上。
修改交流
写成初稿,还只能算写作的开端。这时主要是依靠灵感,在激情的牵引下恣意为文,凭的是一时豪情。情之所致,语之所指,回过头来重读有很多地方或失之公允,或有违事理;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联系不够紧密,或语意层次混乱;遣词造句方面或用语失当,或生涩难读。这些都要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初稿到定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既是我们整理思维,明道悟理的过程,也是我们磨合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1.通读全文,思考前后是否一致,话题是否集中。对于那些前后自相矛盾的部分要加以调整;对于游离于中心之外的部分要坚决删去;对于内容单薄的成分要加以充实。当有的一定要有,不当有的一定不能有。
2.审察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检查段与段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完善。
3.检查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语气要连贯,层次要清楚。要选用灵活的句式来兼顾语气和语意的谐调。
谈到作文交流,最好是每人选择一个固定的文友,大家经常交换评阅。交流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发现问题,由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别人读你的文章,不但能读出文中的问题,还可以读出你不曾发现的闪光点。因此,通过交流还可以综合他人的智慧,得到多方面的收益,这对学习写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除此,还应该提倡同学之间互读作文。中学生的写作虽然是以练习技能为目的,不一定过分追求发表,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交流的有利条件,尽量扩大交流的范围,有利于作文的修改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群体的写作水平。班上还可将本次作文整编成文集,配以序、跋,冠以集名,以便从多方面培养同学们的能力。
参考文题
1.夏日回忆
2.雪原
3.落日似金
4.观鱼
5.庄稼地
6.河水汤汤
7.惊鸿一瞥
8.秋天的原野
例文借鉴
例文一:
雨中观柳
旺仔
春风又绿江南岸。
柔美的春风携着点点雷鸣,将万物从冬眠中唤醒,点点生命的绿开始在枝头跳跃。
一个半月之后,这些校园的柳真正垂了下来,一遍遍轻拂大地的脸庞。黄昏,窗外下着小雨。我合上手中的《舒婷》,推窗远眺,猛然发现,两丈外,一株柳在风雨中抖索着,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我的魂不由被它勾去,两只眼睛骨碌碌地望着它,分外的亮,似乎要将那满身的葱翠凝成一块碧玉。
烟雨空蒙,将柳裹了个严实,使人不由产生了错觉,看去像一团雾,或许是一篷芦苇花,静静地在柳间缠绕着。
走出教室,信步走向垂柳。
地上隐约露出两条被雨冲刷后的根,丑陋得让人不想看第二眼,整条根铭刻着砂石留给它的纪念,那半裸半扎入土里的深褐色似是这眼前满目浓绿的最好陪衬。
柳的干也被浸湿了,只是感到颜色有些憔悴,枯老的脉络支持着一树欲滴的绿,几杆爬满嫩芽的细枝,好像贪婪的婴儿拼命地从这里吮吸着母亲的乳汁。静寂中,柳似乎在动,像生命的舞者,以她的身段和精神在我面前晃悠。如牛毛的细雨打了个旋轻盈地高居在柳叶上,一丝丝汇聚,无声地与叶守着满树的绿,雨珠越聚越多,叶子像被一群孩子拉弯了腰似地软了下来,滑动,滴落,绿也随水珠流淌,漫延。
从一棵棵树旁走过,一遍遍品味这况味悠远的绿,读着绿前绿后的故事,一颗心已被这场春雨反反复复的浇淋。若此刻每有人来观赏,恐怕人也要舞起来了
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中小学生的教育是家长们的心头的重担,中小学生怎样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巧顾小升初资讯栏目专家告诉你该如何教育中小学生,小升初是小学升入中学的必经之路,小升初有何新政策?不如看看2010北京小升初政策专题吧。小升初各个中学招生人数是多少?各个中学的小升初分数线是多少?巧顾小升初招生信息专题为您答疑解惑。要想考入重点中学,巧顾小升初专栏专家为您指点迷津。
第二篇:怎样写老师(18)
怎样写老师
一、知识要点
(一)教我们的老师很多,要写哪一个昵?要写有特点的老师。平时要多观察,多交流,为了了解老师,还可以多问,掌握更多的材料。
(二)可以写老师讲课,他讲课的声音、动作、方法,写字,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他辅导学生时的态度,参加活动时的表现,家访时的情景,师生的交流,都可以写出老师的思想品德、性格爱好。
(三)也可以写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比如,这个老师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又比如他有一次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四)平时,老师的事比较多,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来写。选择你印象比较深的事来写。
(五)要写出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二、范文欣赏
我们的体育老师
最使我头痛的就是体育课,尤其是刚刚走马上任的体育张老师那一套教学方法,真另我这个体质差的“小不点”吃不消。
张老师是一个非常“凶”的瘦老头儿。他中等身材,丝丝银发和额头上的皱纹纪录着他的年纪;古铜色的脸庞,表情严肃,几乎没见他笑过。他脖予上常挂着一块体育用的秒表,一身天蓝色的运动装。整体看来,倒有一种大教练的风采呢。
每次上体育课,他都要求我们昂首挺胸,立正时两手中指要紧贴裤缝,总的说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我想:“干吗那么严,上体育课连放松一下都不行,那么站着和塑像有什么两样。”尽管这样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在我们的心目中,张老师就像一只老虎,人人都怕。
过去上体育课,我无忧无虑。因为那时除了玩还是玩。今年不知从哪个“天涯海角”闯来一个“达标”。测完立定跳远还要练50米跑„„张老师要求我们每项都“达标”,我哪里闲心想“玩”这个字。今天测验垒球,投14米算及格。我臂力小,投了好几次都不及格。后来,有一次差一尺就到14米线了。我满以为老师会睁一眼闭一眼让我及格,就挺得意地唱着歌回到队伍中。谁知老师跟我“玩真的”,硬是判我不及格。他拍了一下我的头说:“再练。”我瞟了老师一眼,看他铁面无私的样子,真有点包公的味道。看来我还真得拿出点真功夫练练。
放学后,我取来垒球偷偷练。几天后的体育课上,老师又让我补测一次。13米,13.5米,14米„„我终于及格了!我高兴地一下子跳起来。可是,我下地时一个不稳,重重地摔了一跤。张老师把我扶起来,他替我压压腿,亲切地问我:“痛吗?”我望着张老师慈爱的目光,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什么事情都不是天生就会的,既然不会,就要学、要练。你看,垒球这一项,凭你自己的努力就攻破了。别的项目也攻一攻,争取得100分,记住:‘身体好,头一条’”。老师的话蛮有哲理的,都说到我心里去了。张老师真不简单。
是啊,张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张老师不再那么可怕,在我心目中,张老师变得和蔼可亲了。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那年,王老师还不足18岁。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王老师的课,再难懂的指示,只要他一开口点拨,我们总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王老师从不布置家庭作业,我们轻轻松松地就学了一年。但考试下来,成绩总是全县前三名。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巧嘴王老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不信,让我从我们班编的《王老师趣事记》一书中找出几件来给你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王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之时,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在后面练习找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一次辅导课上,王老师点了三个学生板演小数加减法,结果有两个同学把得数末尾的零忘了去掉。王老师没有批评,却从讲台下拿出一把剪刀来。同学们全都睁大了眼睛,张着嘴,望着他。王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我要用这把剪刀做什么?”同学们愣住了。王老师接着说:“我要把这两个得数的尾巴剪掉。”同学们恍然大悟,便哄堂大笑起来。从此以后,保留小数末尾的零的现象消失了。“王老师这招可真‘绝’啊!”我们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老师的巧嘴不仅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也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级的一次课后,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王老师的白衬衣上,艾华吓得低下头,等待着王老师的批评。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是怎么搞得嘛,早知今天你要摔给我墨水,为什么不通知我穿黑衣服来呢?”同学们听了,发出一阵惊喜的笑声„„
王老师就凭这样一张“巧嘴”,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兴奋,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敬。
“偏心眼儿”的于老师
提起我们的于老师,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单是他的那些琳琅满曰的荣誉证书和那闪闪发光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令人佩服的人。
敬佩归敬佩。我这个在于老师班里学习了一年的优等生却给于老师起了一个雅号——“偏心眼儿”的于老师。
提起这件事,那还得从我升五年级时说起呢!当时,于老师接了我们这个班,他定了一条新规矩,那就是: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计较原来的成绩如何,只看今后是否进步,并设了“进步奖”。进入前10名的给“优胜奖”,原来11~20名的同学只要向前跨一个名次,41~50名向前跨四个名次都得“进步奖”。这样一来,中等生和下等生认为获奖有望,学习劲头可大了。这且不说,于老师还经常鼓励、关心差生。那个差生的作业没做完,他总要耐心地辅导;哪个学生病了,他就家访补课。总之,我觉得于老师的眼里只有中等生和差等生了,好像班上根本没有我们这些原来就受老师重视的佼佼者。于老师的这个规矩,是说话算数的。在期中考试总结大会上,那些原来靠边站的后进生竟笑逐颜开地捧上了“进步奖”,就连那经常倒数第一的“老校长”(留级生)也第一次得奖了。不少优等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优胜奖”。我呢,由于考试稍有疏忽自然被挤出了优秀行列。
此时,我带着嫉妒的心理对一些落榜的优等生说:“咱们于老师,真是个偏心眼儿,只管后进生,我真想不通。”这话传到了于老师的耳朵里,它既没有埋怨又没有责备,只是说他的做法大家以后就会明白的。可不,到了期末,在全镇举行的各科评比中,我班的语文成绩排在全镇第一。看来,我们的“偏心眼儿”于老师还真有点不同凡人的心眼儿呢!
我的老师
离毕业只剩下一个月了,想起将要离开母校,和老师分手,心里不觉一酸。我多想还留在老师的身边。
还记得孙老师第一次跟我们见面时的情景。他站在讲台后面扶了一下眼镜,亲切地对我们说:“我毕业于如皋师范,名叫孙海舟。我对大家有两点希望:一是在学习中相信自己,二是在素质上形成特长。”正是那句“相信自己”,使那位所谓的“弱书生”露出了笑脸;正是那句“形成特长”,使我班各类“小明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我第一次去孙老师的宿舍,他正在修改我的习作,让我向报社投稿。老师的宿舍好吸引人,墒壁上贴满了自作的诗词书画,书橱的上下下放着好几百本书,一半是供学生阅读的,一半是自己的教学资料。临走时,老师借给我几本书,并拍着我的肩膀说:“吃点苦,多读多写,将来会尝到甜头的!”
和孙老师在一起总觉得特别快乐。记得那次上劳动课——煮茶叶蛋,他搬来了自己的小油炉。教师里可热闹了:点火、切葱、敲蛋壳、包五香„„大家都抢着干。可煮熟的时候,“小马虎”抢前搬锅子,“哎呦”„一声,一锅汤全溅在孙老师身上。“小马虎”吓呆了,大家都以为老师定会狠狠批评他一顿,谁知孙老师走过去抓住“小马虎”的手说:“烫伤了没有?下一次要小心。”然后轻轻跺跺脚对大家说:“蛋,还好好的,我们来尝一尝。”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这一节课我们上得特别开心。
我常常想起孙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人要耐得住寂寞,在清贫中孕育伟大的奇迹。”我虽然还不太明白它更深的含意,但我觉得正是这种精神,使孙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绝活老师
中等个子,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爱把头发
轻轻地拢作一束系于脑后,她就是我们的地理老师——汪老师。或许,她简单而平凡的外表并不能给你留下太多的记忆,但只要提起她的绝活,无人不拍手称好。
汪老师的“绝活”之一就是上课从来不拿书。上课拿着地球仪就能讲,从不看书,却总和书上讲的一样,而且滔滔不绝,有声有色。倘若讲到某一重要概念,需要我们背的,她甚至能毫厘不差地告诉你这个概念在书上第几页第几行,而且从未出过错。
汪老师的“绝活”之二就是画圆从来不用圆规。因为是地理课,上课总要画地球。而每到这时,汪老师总是不慌不忙地拈来一根粉笔,手臂轻轻地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一个标准的圆立即出现在你眼前,而且要大可大,要小可小。每当这时,教师里总是“哇”声一片,可这顶多算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更绝的还在后头呢!
这最绝的就是汪老师画的地图。她从来不看书,当大家还在《地理图册》上找得稀里糊涂时,一幅整洁标准的地图便已展现在你面前。大到世界地图,小到哪个国家的哪个港口,她都能快速准确地画出并指明它的位置。这需要多么惊人的记忆力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呀!那一弯一折,一点一横又包含着多少年的心血。正如一句名言说到: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功。
除了这些,汪老师采用的“课堂答问记分”的新教学方法,不仅使每堂课有趣、生动,提高了我们的参与性,又很好地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我班地理成绩日渐上升。
好一位“绝活”老师!97
第三篇:怎样写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怎样写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作文题目是难忘的老师吗? 你最难忘的老师是谁?
为什么他或者她让你难忘?
他做过最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从这个老师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在作文中体现这些问题
难忘的老师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也许会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我的小学阶段,已经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唐老师,唐老师个不高,一头黑色的卷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起来十分精神。
唐老师对待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我们对她也十分的信任。有一次,我的三科成绩都在下降,心里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唐老师平时对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开心,烦恼的事都可以告诉她,我鼓起了勇气找到了唐老师,她正在休息。唐老师见我进来便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我想找她谈心。唐老师听了很高兴,立刻把我带到了会议室。我坐下后把心里的不愉快全说出来了,唐老师帮我分析了,我也知道了怎样提高成绩,唐老师并告诉我上课要多举手回答问题,对自己要充满信心,不管回答的对与错,都要大胆回答。回答对了很开心,很有信心。回答错了也不要气垒,不要灰心,争取下一次回答正确。
听了老师的这些话,我真的从此 改变了,我的成绩提高了,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我为此真的很高兴。
而让我有这么大变化的正是唐老师的那些话,我从心底感谢唐老师。是她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是她让我学会怎样面对挫折;是她让我广交朋友。在这短短的两年里,我似乎学到了在普通学校几年也学不到的东西,那也许就是这个学校与其它学校的不同吧!
马上就要离开,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使我改变的人唐老师,她会永远在我的心中。
难忘的老师
像悠悠东去的流水,时光已流逝了12个春秋,它流过了我绚丽的童年,带走了我无数的往事和记忆深刻的人,但是它却永远带不走我最难忘的佟老师。
佟老师是个好老师。课堂上,她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我们,使我们大饱口福的吮吸知识的甘露,在知识的王国里自由自在的翱翔。平时老师时常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她总是以知识为木道德为本来教育我们。我们都十分尊敬她,可她是个与众不同的老师,而且教育方法独特,总出一些新花样让我们自己来感悟一个道理,这也是我们都这么喜欢佟老师的重要原因。
那是一个明媚的下午,老师神秘的对我们说一会要给我们上一节“参观课”。“参观课”蛮新鲜的,这引起了班上的同学热烈的议论。“你们是想参观校园还是参观教室?”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校园!”老师笑眯眯的说:”我就扁不满足你们,今天我们参观的是我的书桌”这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们排队来到老师的书桌,近了,更近了,整齐的书落在上面,映入眼帘的是一些苍劲有力的大字"智者能从苦恼中找到快乐,愚者能从快乐中找到苦恼。快乐生活每一天。”我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会,突然间茅塞顿开,这是个多么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啊,智者能从苦恼中找到快了,然而愚者就能从快乐中找到苦恼,而我在生活中却时常扮演愚者。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快乐就这样简单,我也要做一名智者。这是老师的座右铭,我呢?我没有座右铭,没有目标的追求,我也应该给自己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刻在心里,时时来检讨自己,完善自己……一个不足十分钟的参观犹如一堂课,一堂人生之课,它会使我终身受益。
我难忘的佟老师,难忘她的笑容,难忘她的话语,难忘她为我们上的每一节课……
我最难忘的老师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但在我的记忆中,可不像日历,只有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段有着快乐、无奈、伤心、兴奋……的日子。教过我的老师少说也有二十来位了吧!有一位老师却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杨慧老师。我们是杨慧老师的第一批学生。所以,她对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
有一次,让我记忆深刻,“丁铃铃”上课了,杨老师突然叫我和周丽梅去办公室,并带着本子和笔,我们忐忑不安地跟在杨老师后面,突然杨老师笑着问我们:“你们猜,我找你们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一问,我们心里更没底了。到了办公室老师让我们坐下后便从一大堆试卷里找出我们俩的卷子,给我们看,当我看到那个又大又红的“82”时,我惊呆了,我没有想到会……。杨老师问:“这次成绩怎么这么差?”杨老师让我们重新做一遍卷子上的错题结果我只有一道题不会,白白的扣了13分。这时杨老师再让我自己讲扣分的原因,最后把我不会的那道耐心细致的讲了很多遍直到我真正理解为止。让我们在办公室当了一回“差生”,现在我深深理解了杨老师对我的良苦用心。
有一次,在小荷上我看见杨老师留言,问苏老师班里的孩子还好吧!直到现在,杨老师还惦记着我们。我想对杨老师说:“我们也非常想念你,希望我们能够再见到你,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纪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我的启蒙学堂叫竺西小学,它坐落在江南小镇街外。我还依稀记得那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只有一个石砌的小“舞台”的礼堂……记得在这个礼堂里我们有过的永生难忘的集会。
那大概是1942年,沦陷时期的艰难岁月,
第四篇:朱老师讲作文
朱老师讲作文之一
轻松快乐学作文
同学你好,很高兴在这里和你“见面”,我当了很多年的编辑记者,也做过多年的作文杂志编辑工作,又教了几年作文,对你们小学生的作文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很想结合我的学习体会、写作经验和教学研究,跟更多的同学交流怎样写作文,这不,正巧今年《小学生必读》杂志的编辑为咱们提供了聚在一起的好机会,我就分10次和你谈谈写作文的话题。
一、用笔说自己的话
今天(很多同学写作文总是用“今天”开头,不新鲜)咱们就从“说话”谈起。
咱们正常人都会说话,为了把我们说的话留起来,让别人可以随时“听”、反复“听”、将来“听”,让更多的人都能“听”到,我们需要把话写下来。所以写作和说话一样,是出于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你刚开始学作文时,首先不要把它当作是一门知识来学,而要把它和学说话一样当作一种技能来学,边学边练,有这样的态度,学习起来就轻松,容易入门。
同样是说话,如果我问你,和朋友聊天轻松,还是背课文轻松?你一定会说当然是前者。对,因为和朋友聊天想说什么、怎么说都由着自己,而背的课文不是自己的话,当然不轻松。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我口说我话,我笔写我心,只有真诚、自然、有个性,才叫作文。可是有的同学不明白这个道理,一拿起笔就紧张,以为写作文是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先被许多“写作方法”之类吓住了,束缚住了,不敢放开写;也有的同学总揣摩老师希望我如何写,或者大人们是怎么写的,把作文当成为别人写的东西,而不是自我表达。所以我们看到,有的同
学平时说话伶牙俐齿,可是作文里写出的话呆板僵硬;也有的同学写出的话根本不像他说的,像个小大人;还有的同学写出的话像是某些报纸的社论,满口大词,装腔作势,一看就是模仿或抄的。这样写作文能轻松、快乐、自由吗?能让自己和读者喜欢吗?好的作文不在于词语是否华丽,而是真诚朴实,你说的话是真是假,读者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你看那些鲜艳多彩的人造花,和路边最不起眼的小野花相比,哪个更真实、更鲜活可爱呢?
怎么想就怎么写,什么年龄说什么话。不要怕出错,这和我们刚开始学说话一样。每个年龄的表达有每个年龄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珍贵记录。就像果树,没有花朵就没有果实,没有青苹果哪来红苹果?
对于写作放不开、没能把作文与说话的联系打通的同学,我建议你像运动员上场前做准备活动一样,做一下这样的练习:拿出纸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停笔地写下去,不要管前后内容是否连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让自己的笔撒欢地跑,自由地飞,这样你就能体会到自由写作的放松状态。然后写作前可以这样,把要写的内容像讲故事一样说一遍,找一个录音设备(录音机、录音笔、MP3等)录下来,再把自己的录音一句句抄下来,整理修改。
作文和数学不一样,数学有统一客观的答案,不能今天2乘2等于4,明天高兴了2乘2等于9,数学结果有对错,作文却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写同样一件事,每个人也要按自己的角度,写出自己关注的内容,自己的心得感受。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有一次在电视节目里,谈到自己小学二年级就发现了写作的秘密:写得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有一位名师说得好:作文姓“我”。
写作技巧并不是首要的,先学会用自己现在的语言自由表达,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就像小孩学说话,不是先懂得语法再学说话(我们有些老师教英语效果差就是因为这样倒插笔,把程序搞反了),写作技巧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逐步体会、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丰富,你的语言也会相应地丰富起来,这是个自然成熟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向阅读学习
向生活学习
作文是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难题,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好几辈人多数在学校没学好作文。这是因为作文“有法又无法”,也就是作文的方法不像数学,有固定的公式,很具体,背回了可以直接用。这有点像下象棋,仅仅知道马走日、象走田的规矩,并不等于能下好棋,这需要通过无数的对弈才能进步。作文的方法是概括性的,每篇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特殊要求,决定了作文的方法要根据具体内容和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只有像学游泳要下水一样,在动笔的写作实践中,才能逐步理解、体会写作方法,从有意识到不自觉,逐步融化在思维之中。其实这也是作文的好学之处,不用死记硬背。
因为作文难,所以就有了市场,某些打着五花八门名称的所谓的“作文秘诀”、“作文套路”,把丰富的写作方法,简化成了僵化的教条,只能让我们走进作文的死胡同,越学越死,越学越痛苦。作文没有标准化的公式,不存在立竿见影的捷径。
因为作文难,所以就有了很多书,质量不一,鱼龙混杂。但任何东西顶尖的总是少数,没人给钱也会口碑相传。在这里我推荐一套作文辅导书: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新语文作文》(小学卷1—6册)(初中卷和高中卷书名是《新语文写作》,书店如果没有可以从当当网购买)。
写作方法除了跟老师学,读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书,主要是多读课外书,从阅读中学习(作文选之类的书,只能作为我们学习同龄人如何选材、选择写作角度的参考,还是要多读名家写给我们的书,就像练球要找比自己强得多的高手)。
首先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不妨先从兴趣出发,喜欢养宠物可以先看看养宠物的书,喜欢旅游的看看介绍风景名胜的书,喜欢历史的从历史书开始。
读书要杂一些,范围不要太狭窄,因为知识都是相通的,通过阅读,培养多方面了解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开放精神。
从阅读中你不但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性情,启迪了思维,培养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而且复习了学过的字词,掌握了新的字词,熟悉了各种词语和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了解了不同句式表达的丰富和差异,增强了语言的感觉。
有的同学读书不少,可是作文没能马上提高。不要着急,这就像小孩从听懂话到会说话存在时间差一样,眼高手低的差距是永远的,对词语、句式、写作技巧等,从知道到会用之间,有一个逐渐理解、感悟并内化到自己思维和语言中的过程,虽然这种前后落差永远存在,但只要坚持,你的写作水平会随着你阅读积累的增长而提升。
有些同学迷信“好词好句”,其实不存在所谓固定的“好词好句”,每个字词、句子单独拿出来都是中性的,不分好坏,它们只有在具体的文章里才称得上好坏,用得准确恰当就是“好词好句”,换个地方也许就不是。所以单独抄“好词好句”效果不好,要把“好词好句”放在整段文章中去理解,学习人家创造这个“好词好句”的思路。严格说来,好词的运用、好句的产生都是新颖独创的,既然是“独创”,它的生命只有一次,再用就不新颖,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成花的是庸才。”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好词好句”,需要培养独特的眼光和大胆的想像。
阅读要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精读就是带着思考去读那些精品读物,琢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里我再义务推荐两套精读读物,一是广西教育出版社与《新语文作文》配套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1—12册)(还有初中卷和高中卷各6册),这套书摘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适合不同年龄的小学生,既有艺术性又有趣味性。二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的《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本书介绍了七十多本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大都是近些年翻译出版的,既可以作为购书指南,当故事书看,又可以学习阅读和写作方法。泛读就是快速阅读,锻炼快速理解内容,培养对语言的流畅感觉,当然不妨在重点段落慢下来想一想。
如今已不是图书一统天下的时代,影视、图像、互联网包围着我们,这也为我们的“大阅读”提供了更宽的选择,我们可以“以书为主、兼读其它”。影视、卡通、动漫其实和故事、童话、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影视的一个镜头、动漫的一幅画,就相当于一句话或一段话,你在欣赏的时候,同样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表现故事内容,如果把影视和动漫用文字写下来不也是一篇作文练习吗?
更需要阅读的是生活这部丰富多样的大书。我们的真情实感都来自生活,它是我们写作的源泉。从语言表达来说,我们可以观察周围各色人等的口头语言,了解他们说话的特点,许多鲜活的方言、个性的口语,都可以丰富我们的写作语言。
以上谈了如何学习作文,但是当你拿起笔,具体面对的就是两大任务:写什么(内容)和怎样写(方法),下次我们接着谈如何观察和选材
同学你好,上一讲我和你谈了《作文轻松入门》,如何学作文。这回我和你谈谈作文的观察和选材。
没有哪门功课像作文这样,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身心成长联系这么紧。我们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它是写作的基础。记叙文的特点是要求内容真实:真人、真事、真景物;表达真实:真情实感。所以学作文首先要从学会观察、善于发现开始。
作文从观察开始
我们写作主要面对两大问题:写什么(内容)和怎样写(方法)。不像学数学,习题是现成的,方法也是现成的公式,学会用就行了。作文的具体内容要自己找,方法需要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灵活运用。所以“写什么”是首要问题,解决它首先要明白作文是个一环连一环的过程。对记叙文来说,作文过程大致可分为这几个阶段:观察→记忆→回忆→构思→写作→修改。可见作文从观察开始,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
学习作文首先要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观察”就是我们对生活和自身的观看察觉,用全身的感官去了解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在大脑的指挥下眼看、耳听、鼻闻、口尝、手摸(包括身体感觉),眼、耳、鼻、口、手(身)是我们学好作文的五件武器。外在世界是指我们身外的人、事、景、物;内在世界就是我们在与外在世界的互动中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感受,心理活动包括思维(思考、想法)和情感(喜怒哀乐等)两方面,生理感受是指身体的内在感觉(舒服、疲劳、痛痒等)。
观察贵在“用心”。
“用心”一是指主动细心地观察。我们要善于运用感官更好地了解外在世界,平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特点和丰富变化。比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观察行人,他们相貌神态、衣着样式颜色、行走姿态、说话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观察身边景物的形态、色彩、光线甚至温度、味道等方面的变化。在做
事情时,注意观察周围人们的言谈举止、表情神态。
“用心”二是指带着感情去观察。在对身外世界的观察、参与的互动中,不能把事物仅仅看作是物质的,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它们会随着我们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用心”三是指带着思考去观察。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保持好奇心,善于发现,善于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权威,什么都要过一下脑子,不人云亦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像鲁迅先生《狂人日记》里人物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让熟悉的生活陌生化,就是独具眼光,写出自己的新发现,让读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我怎么没看出来?怎么没想到?”
我们要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好习惯,才能发现生活中事物的特点、新奇的事物和事物的变化。
入文先入心
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是有选择的,当你拿起笔来,对记忆中的人和事也是有选择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写入作文的呢?
上面说过,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事物的特点、新奇的事物和事物的变化,所以特点、新奇和变化可以作为我们选择写作内容的标准之一。特点就是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地方;新奇是对你来说没经历过或比较少见的事;变化是指熟悉的事物出现的新情况。
我们来做个练习:请你拿出纸笔,好好回想一下这一周以来有哪些印象深的事情,家里的、学校的、其他地方的,自己经历的或亲眼看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每件事用一两句话写下来,把它们一一列出,让你身边的人看看,让他(她)挑选一件最感兴趣的事。这样,把你印象深的和别人感兴趣的相结合,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写的内容。无论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物,只要打动我们的心,都值得记录下来,没有什么固定的“有意义”的事,我们生活中的经历都具有成长的意义,我们的写作就是生命的记录,这是最根本的意义。比如新学期第一天,校园和教室的新貌、新生入学的场面、经过假期后同学的变化、发新课本时大家的兴奋等;参加学校一次活动的感受,一次难忘的游戏,一次得病看病的经历,一次坏天气里的遭遇,甚至身边某人口头禅的特点等,都可以进入我们的笔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是长期的,我们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日记可长可短,把每天印象深的人和事记下来,日积月累,提高了观察、记忆的能力,日记也成了丰富的写作题材库,随时可以查找选取。
有了写作的内容,有的同学还是不知如何写、写不丰富,三言两语就完了;或者写出来像流水帐,干巴巴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次我们接着谈
第五篇:老师毕业赠言怎样写
以下内容由应届毕业生网为大家介绍
如果我们倾听越大多,就会变得越聪慧,就会被更多的人喜爱,就会成为更好的谈话伙伴。我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做一名听众能更有效地帮助你,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避免日常交际场合中“言多必失”的后果,相反静心倾听倒是可以兼听则明,容易给人留下谦虚好学,专心稳重,诚实可靠的印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受朋友们欢迎,这样朋友们也乐于接受我。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其实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而我觉得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在我和朋友们聊天时,基本上是听得多说的少,有时候,我们在倾听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给我们带来智慧的灵光和启迪;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内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时,我们便能从那些细微的事物中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