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技巧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技巧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同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数学课程改革本身包括数学作业设计的改革。做好这一点必先了解学生作业的目的。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而这一点,正被部分教师所忽视。教师只有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或设计一些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技巧
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设计好学生的作业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或设计一些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地提高课堂质量。根据个人经验,我认为设计作业须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作业的目的性
设计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作业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做什么作业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作业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力的题目。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
(二)设计作业的适宜性
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中下生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作业训练是不可能全面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更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要给他们充分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当然,要处理好它与“题海战术”的关系。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侧重在解决基本题快而准的基础上,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作业,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习兴趣高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设计作业的针对性和差异性
第1页
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的作业题。设计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为了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设计层次性作业,分A、B、C三组。A组题以模仿为主,题目与教材中的示范相似;B组题以熟练掌握为主,题目条件稍复杂;C组以灵活运用为主,题目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
(四)设计作业的趣味性和综合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等经常变换,互相穿插或“一题多变”,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练习,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何乐而不为呢?
让学生应用已经理解的公理、定理、公式、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等知识去解决一些复杂的综合作业题,能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在设计综合作业题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精选题目,使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
总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讲究作业设计的技巧,对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保证课堂效率,裨益不浅。作为数学老师的我还需要进一步注意积累这一方面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肖成全主编的《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教学通讯》教师版,第243期
3、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旭远 《新课程 新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页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和评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和评价
上传: 周小勇
更新时间:2013-12-11 10:05:5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做好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一直都是教改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同时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消化和吸收,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如何通过改进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提升作业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作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作业的设计要功能化,多样化,生活化
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学生对于上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做好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要功能化
当前我们的义务阶段学生,学生个体差别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也高高底不同,如果按照以往的布置作业的方法,一些学习好的同学觉得太容易,没有挑战性,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根本吃不下,做不完,做不来。这种大锅饭形式的作业布置实在不适应新课程的标准。
同时作业设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修养,教学是一种文化嶷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包罗万象,各种数学思想都是数学文化,要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一种互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学生可以从教师设计的作业中感受到问题巧妙,学习知识的乐趣,以及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中感知到学生学习的努力,学生学习的进步,学生学习的成功,并享受学生带来的那份快乐和满足。作业设计和评价中充满着教师、学生的情感与智慧。
2、作业设计要多样化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我尝试设计了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按照小学数学作业类型的划分,我从作业设计的目标,完成作业的方法,以及作业的具体分类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1)以作业设计目标分为①预习类作业;②巩固类作业;③实用类作业;④拓展类作业。
(2)从完成作业的方法分为:①单独完成类作业;②和同学合作完成类作业;③科学探索类作业。
(3)从作业的具体分类分为:①口头作业;②书本类作业;③游戏类作业;④整理复习类作业;⑤数学学习笔记。
3、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要让作业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向数学,要使设计的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偿实际生活环境相符,使数学生活化,同时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①作业度有童趣。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业,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做完它,同时会让他们感觉不到疲劳,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因此,我设计作业时会比较注意童趣,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运完成每一道题。同时将作业的内容尽量接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并掌握数学,让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能自觉的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动力得到了提升,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②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和多样
作业设计不要拘束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类的,也可以是书本类的,还可以是游戏类的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也可以要求学生和同学相互合作完成,还可以回家和家长同挥来完成作业。作业还可以分为必做作业和选 做作业,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指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个性空间内完成作业
③作业的内容要有实用性
教师设计的作业一定要有实用性,越接近生活,就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冲动,“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到好的结果,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自己动手,才能得到标准的结果。
④作业设计要注重难易搭配,份量适中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等方面,要做到难易适中,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题目太难,让学生望而却步,无法完成,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怨学情绪;韪太容易,又会让学生感到没有意思,同样也会降低学习和积极性,他觉得什么都懂了,什么都做的来,不需要再学习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上要不加重负担,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动动脑子就能尝到成功的味道。
二、作业的评价要灵活化,个性化、多样化
老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能够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因此,在批改作业时,老师既要全面公正,又要客观灵活。
1、评价方式要灵活化
以前在批改作业时,我一般都是“对的打钩”“错的打叉”,评价结果要么打分数,要么划等级,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往往以偏盖全,并不能准确的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但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反而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对作业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学习能力态度,以及参与合作的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产生信心并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然而将这一切转化为继续学习进步的动力,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是否合理,解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正确,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高和变化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一个正确准确的评价。
2、作业评价要个性化
学生是做作业的主体,但是每具学生的个性差别很大,对作业的评价不仅是关注学生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掌握,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作业的评价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形式的,除了用分数和等级做为评价以外,还应用评语的形式,评语可以给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让学生他们自己看到的优点,也同时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能明白自己今后学习的方向,一段好的评语可以胜似一次师生间的谈心,表达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之心,爱护之心。对成绩好的学生那是“锦上添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恰到好处的鼓励和鞭策,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同时要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关照,因为他们更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
3、作业的评价要多样化
教师的作业评价不能简单的打一个分数或者打一个等级或者是一段评语,它应该是全面的,互动的,多向的,我们必须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别,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一样的评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集体评价,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老师只要把握好火侯,时机,充分利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爱上学习。例如:一些作业可以让同学们集体批改,并公示结果,对错可以说说理由,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记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知过程,也是一段探索之旅,作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作业设计中的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地进行评价,就能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成长。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多元化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和评价方法多样化。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教学目标。数学作业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是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事实上我们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靠一只红笔,在作业本上批批简单的优、良、中、差,作业内容是千篇一律的课本的第几页第几题,也许有的老师从作业中看出自己教学的不足,在下一节课上对某些好的或不足的地方做出简单的评价,指导学生作出纠正和反馈。教师评价简单客观,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也忽视了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励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作业中体现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这几方面:
一、作业评价形式的层次性,评价过程的具体性
1.作业形式的层次性。对于书上的练习题,试一试或课后作业,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作业评价标准,改变过去数学作业整体划一的形式,避免影响学生充分发展、有机变通的作业形式,分层设计、评价作业,以便优等学生充分施展才能,中等生能尽量发挥,后进生能独立完成任务。
例
1、在教学完乘法分配律后评价性作业
(1)基础(我一定能做好)
×64 + 35× 36
25×(4+8)
66×(10+2)
253×6+253× 1(2)目标(我可以完成的)
132×75-132×2
564×35+64×34+64×
85×19+85
(3)冲刺(我来试一试,我行)
42×25
58×101
99×101
不同层次题目用来评价能力不同的同学,提高同学们基础、技巧、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予不同的评价方法,如:A、全对打勾,B、全对打优 C、全对打优+☆等评价方式。
例
2、在学习完画图解应用题,就提供给大家一幅情境图,设计不同题目供学生选择
(1)请根据情境列式
(2)请根据情境写数学故事
(3)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选择层次作业设计,考虑各个层次学生,也让基础差的学生去挑战更高评价的作业,做大胆地尝试。
2、作业评价过程具体性。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通常以速度取胜,看一看简单列式,结果是不是正确的。即使步骤有些是正确的,但结果因为小小失误是错误的,都是一律的评价,这样大大打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其实有些学生在作业中敢于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不过是想法不成熟等等原因,造成结果有误差,所以我们必须具体地评价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能只看结果。要从(1)解题思路合理吗?(2)解题方法合适吗与众不同吗?(3)解题过程简洁吗?
(4)解题结果正确吗?等这些环节作出评价,对了解学生作业的各个环节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环节给予不同评价,不放过学生基本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不放过学生独立创新,选择简便方法的过程,给予适当评价,对于发展学生数学素养,认真思考问题能力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作业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人的内心总是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作业,从中找到闪光点,给予激励的评价。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有人说老师的语言像一把火炬,能照亮学生的美好的未来。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认真评价学生的作业,让作业也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我们必须改变单纯给作业判定等级的评价方式,尝试作业评价多样化的
方式。
(1)神奇的评语。当学生粗心而计算结果错误时,你可写道:“搬开粗心,仔细前进”“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如果能提高正确率,那就更好了!”“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吧!”当学生有创意敢于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写道“你的想法真不错,让老师也学会了一种新方法。”“你真聪明,比老师的方法好多了。”当学生作业又有进步了,你可以写道“老师真期待你的下一次作业。”“你又进步了,老师真开心!”当你看到优秀作业时,你可写道“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批改你的作业,老师心情真好。”一句简短的文字,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评价,也许,它会让同学更靠近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巧用简笔画。时间上的限制,也许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位同学每一次作业都用评语评价,你可以尝试用简笔画。如某位同学解题方法特别,你可以画上竖起拇指的手指头,如某位同学作业非常好的时候,你可以画上(^o^)表示欢喜,哪位同学作业特别不理想的时候,你可以画~~>_<~~,希望他加油!
三、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
1.自我评价。当学生自己做完某次作业时,可以先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这次作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书写方面、正确率方面、解题方法方面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前后学会反思,了解自我情况,比较学习的变化,形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明确自我发展目标。
2.同学互评。互评是几个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评价者能发现被评价者的优点把他的优点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可以发现被评价者的不足,让他纠正错误,引以为鉴。掌握评价,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学习。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语言要委婉,评价要得体客观现实,如“你的书写规范”“你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我觉得那样做会更好一些,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有点粗心,下一次要注意一点哦”同学之间的互评不仅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增加友谊,也无形中培养他们客观评价事物的一种人格魅力,通过互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体会成功的快乐。
除了这几方面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利用多元化评价,为学生创设舞台,激发学习动力,为他们扬起成功的风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方式渐渐地不再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甚至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巩固已学习的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方式。既然作业如此重要,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就要努力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一方面忽视了作业的作用,同时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也存在很多不好的方式。如教师在评价时,采取的评价方式很单一,只有优、良、中等等级,这样的评价很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甚至能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时有差距的,做到因材施教。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一些新思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要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满怀的信心去学习,不断地进步和成长。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人性的弱点》作者卡耐基曾经 7
说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学生也一样,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而作业正好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教师要通过对作业的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好与坏,直接会影响到他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帮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作为师生互动的一种平台,能够在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之间搭起桥梁,帮助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欣赏他们,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从而能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努力的方向。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因此,我们作为执教者应该充分发挥作业评价中评语的作用,而且努力做到评语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语,比如对于成绩好,字迹不工整的学生,我们可以说“你的作业做得很正确,如果字迹再工整些,我相信会更好的。”再如对于爱好体育,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可以锻炼你的身体,而数学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啊!等等。这样的评语很有针对性,同时语气更能够让学生接受,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同时也指明了他们努力的方向。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不仅要关注作业的正确与否,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解“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一般解法都是64.96+3.92-(64.96-22.76)=26.68(元)。而有一个同学除了这种还写了解法二:3.92+22.76=26.68(元)。我在这道题边打了大大的“☆”,评语是这样写的“这种方法真简单,你很棒!”这样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曾近有位教育家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教师去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教师去点燃的火把”。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赞扬。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多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觉得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从而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渐渐改变自己的缺点,同时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期待得到更多赖在老师的表扬。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发现了学生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尽量避免正面的指责,学会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以及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去改正从而不断促进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师生之间沟通和情感交流
教与学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往往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师得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造成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和沟通,严重影响了教师得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评价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业评价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而是集中体现在给学生的那些期待性的评价中。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帮助他们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不断促进学生进步,使他们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数学作业的素质化评价
数学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了解数学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的探索。有效的数学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是学生真“活”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采用什么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业,我在这里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师生互动,评价课堂上作业。
课堂上作业,能及时反馈教学质量,能及时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对课堂上作业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讨解题方法的积极性。
1、教师重点当面评价。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当堂讲解或由学生讲解答案,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包括数学素质、知识、技能等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同困难,出现不同错误,在这样情况下,当面重点评价会收到良好效果。教师一面批阅,一面评价,帮助讲解纠错,使其明确自己错在哪,原因是什么、怎样改正。同时,教师也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与鼓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学生自评,再同桌互评。一些比较基础的堂上练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再同桌互评。这样,通过内省与反思,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养成练习后能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同桌互评,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悟出真理。
3、小组互相评价。对于堂上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再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学习结果,最后再由老师进一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学习氛围。在相互交流中,以优带差,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目的。
4、当堂巡视,口头评价。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它的特点是直接、快捷。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当堂做的数学作业及时评价。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写作业磨磨蹭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说了无数次不见效。有一次当堂做数学作业,发现他这次数学作业比平时写得快,我立刻进行口头表扬了他,经过多次当堂口头表扬,他写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以后他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写作业越来越快。
5、学生自己批改评价。学生自己做完作业自己检查批改,欣赏自己作业的优点,分析作业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在作业反思中提高。教师在批改作业中只起引导作用,对作业进行整体分析,交待批改要求,学生批改后教师检查核定。
二、巧用评语,评价课后作业。
在课后的数学作业批改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打“√”、“×”,然后评上一个等级分,这只能表示解题的正确错误而已,而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能力及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能反映出来。这样,就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因此,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应加入适度的人文性评语。作业中的评语,应该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要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
1、诱导学生思考,自我改错。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 9
错误时,我会在错误的地方作个记号,写上“运算顺序对吗?”、“想清计算公式”或“请仔细再算一次结果”等评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这样就会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也不会打击他的信心,同时,引起学生对错误的重视,明确错误的原因,能有的放矢地改正,而且印象深刻。
2、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激活创新意识。对学生作业中的巧解、灵活解答、一题多解,我会在下面写下“这种解法真妙”,“你的方法真多”等评语,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3、关注个体的差异,体现人文关怀。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的数学作业进行人性化的评价,写上几句感性化的评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作业的评价,对他学习的一种肯定。人性化的评价可以包涵对学生今后作业的期待,以及对他进一步地鼓励、赞赏或者是更好地建议等。如:“你的这个解题方法太巧妙了!”“期待你下一次作业的优秀!”“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试一试吧!”“把字写得漂亮一点就更棒了!”像这样的评价虽然简短但可以发挥一点激励、导向、调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发展。只有教师尊重、鼓励、赞赏学生,学生才会有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学生非常欢迎教师的这种人性化的评语。教师在批改中能长期坚持人性化的评价,学生就越期待,他们希望看到作业批改完之后,老师又会给他怎样的一个评语,是一句激励的话语,是一个可爱的笑脸,还是一个„„
4、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回家写作业容易拖拉,做作业时有的学生边做边玩。要求学生写完作业交给家长评价,让家长用评语的形式把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对老师的建议写在作业本上。老师重点对家里完成的一些重点题进行评价;对后进生的作业进行重点评价。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参与的渠道,良好的作业习惯逐步养成了,回家做作业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了。家长参与评价也有利于家长走进新课程,转变观念,既增进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又形成家庭学校对孩子教育的合力。
三、发挥漂亮印章的作用,评价作业的整体效果。
除了用评语激励学生,提高作业的质量外,我在想运用不同的印章,评价不同作业的整体效果:作业全部正确而且书写端正整齐清洁的,盖个“好”图章;字体端正、整齐清洁,答案正确率在95%之内或作业有进步的,则盖个“★”图章。并且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作业评比活动,评出奖励奖章最多的前5名。通过这样的评价,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又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缺少评价的作业是悲哀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传统的批改方式上,应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注重其发展性评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
第三篇:浅析初中数学中的单元教学设计
浅析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皋兰三中 李兰临
5月3日至6日,我有幸去兰州十一中参加了甘肃省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优质课大赛活动,在此期间,聆听了北京市十一中张晓华教师的讲座,张老师讲座的题目《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她用自己多年的实践案例举例说明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听了之后,对我启发很大。再加上之前聆听了西北师大吕世虎教授两次有关数学中的单元教学设计的讲座。使我对初中数学中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初中数学中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在每单元开始就给学生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介绍,做到师生心中有数都需要良好单元教学设计来支撑。比如:因式分解单元可分解为因式分解概念和分解方法两个流程,总体把握好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互逆关系。通过单元教学设计的呈现,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知识点,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初中数学的单元教学设计之中有什么样的注意点,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流程是很重要的,在单元要素分析以及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针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形成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设计所强调的是一个整体教学,然而要实现这个整体,需要从单元的宏观开始,逐层过渡到微观,具体地说要将其细化为不同的阶段,同时每一个阶段又在一定的课时中去实现。在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之后,需要将单元教学流程进行分解,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在考虑到教学前后衔接的同时,又能照顾到每个课时之间的联系,要从单元流程到课时流程,做到既有阶段性,又有知识的连续性,这样单元教学的流程就在两个层次上展开,一个是单元整体流程,指的是整个单元的阶段划分以及针对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对每个阶段课时的划分;另一个是课时流程,指在考虑每节课彼此之间以及其与单元总目标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落实到每一个课时的具体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单元教学方案。如:因式分解单元概念划分1课时,方法分为4课时,方法中提公因式法2课时,公式法2课时,平方差公式法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法1课时,这样既做到整单元的知识划分,又考虑到具体知识点的划分落实,达到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目的。
一、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的注意点:
1.单元教学设计不只是结合书本,还要结合实际 初中数学的学习也是数学基础的学习,为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向远处看,只是紧密结合书本的教学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课堂之上,教师还要向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这些都是书本上所不具有的知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讲课经验以及实际的解题思路,传达给学生每个知识点所涉及到的数学基本思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2.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黑板板书和讲解,学生记笔记,这样的教学虽然符合当前的应试教育,但教学效率显然存在问题,老师局限于就课论课,学生在课堂之上得不到交流,思想方法也得不到拓展,思维素质就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师们需要改善这样的教学方法,把单元教学设计得更具活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成绩。
3.课堂设计还要注意例题的选择
初中数学的学习依靠的是例题的示范解析,学生在例题里学会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解答步骤以及数学思想,比如一道经典的分类讨论的例题,就能传达给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还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再碰到类似习题,学生就有了解题的思路,解题的速度就能得到大大的提升。在单元教学设计中,例题的选择要具有经典性和创意性,连续性,一些学生经常碰得到的例题可以少量加入单元教学设计中,而一些具有创意性和思维性及拓展性的例题可以进行着重的解析,让学生再次碰到这样的题目不再是手足无措。这就是专家们在单元教学中多次提到的,你设计的题目、问题串有没有必要,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善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不单是教师需要努力进行改良的,学生也要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及时得到课堂的反馈,从而改善设计方案,提升教学效率。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之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对单元教学设计提出问题,教师悉心听取,让单元教学变成互动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数学的教学尤其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成绩。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思路是不变的,单元教学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学起来更快更轻松,让教师也省去许多板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注意点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数学的教学尤其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成绩。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思路是不变的,单元教学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
如今,黑板的板书跟不上多媒体课件的讲解速度,所以很多教师乐于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授课。比如,在《图形的相似》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三角形相似的理念,相似三角形的各种性质和条件,在证明题中的运用等各种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之上黑板作图解析的时间,多媒体课件能清楚的展示出相似三角形所必须的性质。这一直观、简洁的数学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点更快,掌握数学公式更加轻松,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要注意多媒体的合理应用。
3.单元教学设计与情境法
合理的情境运用能让单元教学设计变得锦上添花,情境教学法是新北师大版相当重要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理念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情境的运用需要结合当前的课堂内容,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以上就是自己对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认识与思考,还有很多不到之处,希望能和同仁们继续交流探究。
第四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作业设计研究
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作业设计研究
内容摘要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探究作业的系统性、层次性、兴趣性、探索性、延展性、评价等,并进行一定的反思。
关键词
作业现状
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设计
中学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消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而忽视对作业练习的系统筹划。有的在布置和完成作业的时机安排上不合理,只注重课后作业,忽视课前和课中的作业设计;有的作业内涵和知识点不够系统,片面注重大题量和高难度的练习,忽视基本知识的巩固;有的作业内容设计不科学,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层次不明,重点不突出;有的只注重“做”而忽视“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作业练习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业练习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科学系统地设计和安排作业练习这一教学环节,致使作业练习的作用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学生因缺乏目的性而对作业练习失去动力和目标,产生了形如抄袭、重复写、应付完成数量、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等情形,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教师的题海战术而对作业练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部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严重学习障碍,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因此,“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把课堂作为主战场认真备课精心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把作业练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设计和把握,使教学与练习相互促进,增强教学实效。本文就这一课题从几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究。有效作业设计研究 1.作业设计原则
1.1作业设计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其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http://www.xiexiebang.com 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动机。《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1.2系统性原则
在作业设计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数学内容,把握知识的连惯性,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首先要加强“双基”训练,特别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根本,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首先完成的就是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的把握,充分利用学生作业的完成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同时把学习中的难点分解于作业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另外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一方面注意复习巩固有关的已有知识,与旧知识衔接起来,另一个方面为后续知识做好准备,把后面的内容或方法渗透到前面的知识中形成良好的知识链,保持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系统性。
1.3层次性原则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异。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学生潜能的发展为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具有的潜能,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数学作业,能让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事实上,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设计作业时,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如选课本后1-2个习题,与课中例题相仿,用以巩固提高,反馈学习情况,检测学习成绩,教师了解学生。同时可设计一道综合性强的题,供选做选用,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此得到提高。
案例
《苏科版九下6.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的第4课时,课后作业设计:
必做题(课本习题6.2)
http://www.xiexiebang.com
题5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写出它们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y3(x3)2
4题7
通过配方,把下列函数化为ya(xm)2k 的形式,并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y2x25x7(4)y52x23x
2选做题
(徐州市2008年中考题----综合题),4)为顶点,且过点B(2,-5).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
(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AB的面积.
1.4兴趣性原则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倾向,是一种伴随积极情感的需要形式,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力量。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先导,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意识力量。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就会视数学学习是一种煎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设计兴趣性作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促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开发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动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切入学生已有知识,设计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
如在学习了《苏科版九下8.2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一节后,布置学生设计一份对数学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学生非常认真的设计了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其中调查内容包含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风格、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方面。这份作业深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和精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建议。
http://www.xiexiebang.com 1.5探索性原则
学
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有效作业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真正有效地促进数学学习。
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波利亚曾说过:一个专心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多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习题变式训练是一种极好的探索作业,变式是指相对于某种范式的变化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之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简单的运用变式就是把题目形式换一换,让学生看到不同的展现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能让学生看到题目后去猜一猜问题是什么,并试着自己提出问题,真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案例 《苏科版9上教材阅读材料“折纸与证明”》课后作业(泰州市2008年中考题)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本题属于操作性试题,能够较好的来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题目的解答不难,特别是动手做一做即可。
如果教学中,老师注重让学生进行操作,注重动手实践,那么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空间观念,就是说,本题也可以不操作而直接解答,当然节约解答时间。这也是符合新课标理念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1.6作业设计的延展性
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巩固延伸知识,培养、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打破那种单
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作业模式,设置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的作业,让学生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从封闭的数学学习中解放出来,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与其它学科间融合,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如设计观察作业、调查作业、实验操作、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用数学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作业的延展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设计节假日自主作业、自行总结、自找习题、自编试题等。2.作业设计 2.1课前作业设计
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初步解决课题,提出深入研究的问题,交流。这一作业往往在上课的前5分钟检查落实。先是由个别学生把预习的本节知识展示给全班同学(不全面的,由其它同学补充),这样一部分基本的简单的知识,学生会自主学习完成,不需要教师再作讲解。同时,展示的同学提出预习中的疑惑先由其它同学解答,同学之间交流,不能完成的,由教师解答。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养成自学自练的习惯,每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在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坚持进行预习,明确重点、难点、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小练习或教师编写的“学案”、看懂课本上的例题,同时把自己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记录下来,和全班或小组同学交流问题,带着问题再在课堂进行学习,学习效益会大大提高。
2.2课中作业设计
这部分作业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自行小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本节简单知识点的情况下,对重点知识加以强调,对难点知识进一步解析,特别是对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进行点拨;组织部分随堂巩固练习,由学生自行反思归纳总结,畅谈感想分享收获交流经验,让学生通过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强调提炼;必要时组织课堂小检测。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在同一个作业本的上面体现出来。2.3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练习的主体内容发挥着巩固知识,提炼方法,训练技巧的关键作用。为了巩固
http://www.xiexiebang.com 本节课的知识,应精心选课本或辅导书上的配套习题2-3个,在课后做,同时这几个题要有层次性,甚至最后一个题有些综合性,有点难度,是选做的,主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同时,课后作业设计注意与下一节的课前作业设计的衔接,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回路,还应注意到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如在作业本上完成的、动手操作完成的、在网络等媒体查找信息了解与本课有关知识的、设计调查问卷的等等。
从课前到课后,学生从预习到复习,逐渐掌握知识、方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训练去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去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进而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3.作业布置时机规划
课堂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际上始终在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学习。课中作业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一载体进行独立思考、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一节课40分钟,紧张而有序。在课外,每天的作业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其中10--15分钟的课前预习作业时间,10--15分钟的课后作业时间,如果对数学有特别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还可以自主进行拓展,这个时间将由自己调控支配。由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多样而有趣,学生做作业将不再感觉枯燥,从而完成作业的效率也随之提高,作业时间进一步缩短。4.作业目标
4.1 课前作业----“预习”
课前作业内容以预习为主,是下一节数学课课堂内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明确
学习目标和重点,提前自学,并能在作业本上作出简单的体现,同时,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也记录下来,能主动思考,能主动提出问题。一般地课本上直接的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主学会。通过必要的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2课中作业----互动
课中作业内容主要是课本上的例习题,有的由教师引导规范完成;有的由教师点拨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互动交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有的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在课堂新知识学习完成后,学生在作业本中自主进行反思小结,谈收获谈疑惑等,归纳提高。另外配以当堂小检测(小试卷的设计仅是当堂课的简单运用,量少而直观),师生都能看到本节课掌握的收获和差距。普遍发现学生喜欢发挥班集体在学习中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中的不同反应能激发各自的好奇心,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作用则在于一个“导”字----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提供信息、作出结论、提炼方法技巧。
http://www.xiexiebang.com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通过课中作业本的内容,看到孩子的课堂学习表现,能及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加以调整和纠正。4.3课后作业----巩固拓展
由于初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还不高,也缺乏自觉的意志锻炼,课后的巩固拓展还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发挥教材配置的部分习题的作用,并与部分教辅材料整合。通过课后作业练习达到巩固提高、反馈学习情况、检测学习成绩、教师了解学生的目的。
课后作业的内容呈多样化,有课本习题原题及变式,有其它辅助材料的综合性题,有针对以往作业中的错例而设计的改错题等。特别是在复习课中,设计一部分改错题从而进一步厘清思路,巩固知识。
案例 复习“幂的运算”时,课后作业是摘录了以前部分学生的错题示例:
(1)(ab)ab
(2)(2xyz)2xyz
(3)(3abc)3abc
(4)(3ab2c3)39a6b6c9
(5)(3x)(3x)3x
(6)(x)x(7)[(m)]m***3241282242x10
m10
(8)
(9)(3ab2c3)
3(x2)3x43(3a2)3(b3)3c33abc69
(x)6x4(x)x22
(10)
(11)
1314()7911314()7314[()2]7931197()7
314()14
93117(3)14311(12)
(13)7
http://www.xiexiebang.com 1n22nn222004()2004(x)(x)xx212004x2nx2nx2n [22()]
2n2n22xx2004(2)xn2
(14)
(15)(2a)3(a)(3a)22a3a122aaa3
… … … … … … … … 33(3mn2)3(n5)3
33m3n6n15
27m3n6n15以上错误主要包含了以下问题:一是对于“-”号的处理不正确,二是对于积的乘方中某些因式(主要是首个因式)漏了乘方运算,三是对于合并同类项法则遗忘,四是运算混乱。作业中让学生找错纠错,同时针对以上错题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题:
(1)(x)x
(2)(b)(b)b(3)(a)(a)
(4)a(a)(a)
3120
(5)[()](2)
(6)[28(1)]()7 ***33321
2从而学生在辩错纠错中复习了幂的运算法则,提高了运算技能。5.作业评价
在学生作业本上,每次作业教师都应认真批改和评价,纠批错漏,划定等第:优、良、中、差、优+、优,并附有鼓励性的评语。
研究发现,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及时的、中肯的评价,鼓励性的语言能给予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愉悦。早在1993年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要》这本著述中,就以全部热情向全社会发出了注重情感教育的呼吁。作业本上一种无声的交流有时作用远远大于与学生的一次面谈。同时,每次作业的评价等第,也是对学生作业劳动的一种肯定,学生因此会产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意向和内驱力。6.实验研究结果
实施作业设计改革后的几次成绩表 _ 8
http://www.xiexiebang.com
考试分数仅是一个方面的指标体现,其它指标不好量化,但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级学习数学的气氛明显优于对照班,特别是课堂上学生的展示交流,争先恐后,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7.研究反思
7.1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深入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追求,数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教师讲、学生听,平铺直叙的复习、新授、巩固、布置大量课后作业,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7.2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化发展。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最根本的素质,不在于能讲授数学知识,而是极好的调控班级氛围,做一个真正的组织者。教师主要承担着指点、激活的角色,教师要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应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7.3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数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社会的财富,促进学生个性特点的形成是数学教育的天职之一。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同时,有效的作业还应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针对容易出错和不太理解的知识来调控和设计。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7、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略)、(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