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知道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浅谈如何知道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是普遍的现象。小学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先决条件
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做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从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校园里、野外,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写作的强大动力。
二、积累语言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诵读比赛,词语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 1
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二年级下学期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知识一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的文章的“雏形”。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有如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样观察,于是我就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我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我就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自己列,慢慢地,要让学生自己列。观察时,我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嗅其气,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著。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四、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
2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改如何表达,苦思冥想缺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就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地仿写了《扔沙包》
五、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时,重视说的训练。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在的语文园地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课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下来。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六、评价采取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交流的欲望,自我表达与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的进步又可以看到同学的进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作兴趣。
1、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写完作文后,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学生首先自己检查自己写的选材内容是否合题意。
子是否通顺、连贯。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最后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好文章,工整地抄一遍,使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互改作文。我先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把自己的习、《美丽的秋天》等习作。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教学有条理表达水 它明确提出“懂得是为了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让学生看到自己也就提高了写然后检查有无错别字,句 3、《秋天的校园》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修改,作读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提出意见帮助修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的作文进一步完善,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
3、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我在批改作文时,对观察细致,表达得体,富有创见的作文,给予充分的肯定,写上赞扬、鼓励的批语。对语句不通或词不达意的作文,我更加重视。对这类写作有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了要求。有时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不能不改,而且是祥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都给予订正。这样才能逐步填补他们过去缺陷的知识,使他们建立作文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第二篇: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我现在在农村小学支教,这里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当大的困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常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兴趣培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先决条件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
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三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教师就要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漫漫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让学生会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
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这样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著。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四 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仿写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园>>,<<走近秋>>等文章.五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联系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在的新教材镇南关常常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课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写下来。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六、采取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交流的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修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以看到同学的进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预以表扬。例如:有位同学写家乡的树林时,写到:“春天,冰雪化了,我和小伙伴常常去小树林里玩。有许多树发芽了,再过几天树叶渐渐变大了。一场大雨后,叶子就更加绿了。”我觉得这位同学认真观察了,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渐渐’这个词写得多好呀!看来你认真观察了,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后,我就
将类似的优秀段落展示在板报上,学习栏里。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第三篇: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我现在在农村小学支教,这里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当大的困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常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兴趣培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先决条件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三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教师就要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漫漫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让学生会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这样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著。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四 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仿写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园>>,<<走近秋>>等文章.五 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联系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在的新教材镇南关常常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课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写下来。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六、采取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交流的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修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以看到同学的进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预以表扬。例如:有位同学写家乡的树林时,写到:“春天,冰雪化了,我和小伙伴常常去小树林里玩。有许多树发芽了,再过几天树叶渐渐变大了。一场大雨后,叶子就更加绿了。”我觉得这位同学认真观察了,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渐渐’这个词写得多好呀!看来你认真观察了,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后,我就将类似的优秀段落展示在板报上,学习栏里。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第四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事物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学生只有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在写文章时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实、生动。所以,我这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比如说,在教学生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秋天的图片,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发现的,最后再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学习总结,概括自己的经验,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源泉,他们的思路活泼了,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我每次在作文教学之前,会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遵循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自然的交流过程中主动地说,积极地说,畅快地说。但有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即使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无从说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去埋怨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低,而是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发表意见。比如,在教学《回族的风俗》这篇作文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知道的一切风俗,结果学生都抢着说,课堂上气氛活跃,情绪高涨,作文都写得很好。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写作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学生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或对事物看法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也会运用文学来阐述,做到从说到写,从述到作。
三、加强指导写的方法
习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关键切入点,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明确有什么可写、懂得该如何去写,如何才能写好。在教学《元宵节》这一习作时,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写,学生很难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写生动。所以,我分几步对学生进行指导:(1)展示元宵节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先观察。(要求:认真、仔细观察)(2)说一说观察到哪些方面?(生用笔先记记,越详细越好)(3)列提纲。(生自由畅谈:先介绍元宵节的时间,然后写灯展,再写烟花,最后总结,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看到的写了出来,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使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只要用心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不但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要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并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和自信!
(作者单位 青海大通回族女子中学)
??S编辑 张珍珍
第五篇:三年级起步作文初探
三 年 级 起 步 作 文 教 学 初 探
清水县东关小学 樊代成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怎么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作文课,喜欢上写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教师的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使你的学生轻松作文、快乐作文。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其实很简单。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多数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疼,觉得“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孩子最初学习写作,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学的。我们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趣,要让他们的热情燃烧。我们要把握好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活动、多媒体手段等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兴趣中学习,一边玩一边写,触动思维,作文就会很生动。一定要想办法排除学生对于作文的畏难情绪。比如,我在初次进行人物肖像描写的写作教学时,先用游戏导入,让学生为自己的好朋友画像,不告诉别人画的是谁,但要让别人看了画能猜出画的是谁。然后展示
并让学生猜,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在这中自由表达、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悄然体会到了作文的乐趣,在快乐中生成作文,在作文中品味快乐,怎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呢?孩子写作文的火种,自然而然就会燃烧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二、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累生活素材。
写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好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积累写作的生活素材,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让他们主动参与,充分体验,自由表达。我觉得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自己家里面的变化,比如家庭条件的改善、爸爸、妈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亲戚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等等。其次细心观察学校开展的各种丰富的活动,比如体育课的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玩沙包等等,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校外参观、春游、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的运动会、手抄报展览、大课间活动等。这样,通过积累素材,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出的作文就会有真情实感,不至于到写作时,冥思苦想不知从何处下笔。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学习了《小摄影师》一课后,要求为课文续编一个结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引导学生交流,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其次,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想、说、写”五个步骤引导学生作文。想:就是让学生构思,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我想表达怎样的情感,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可以运用那些优美的词语等等。说:可以说部分,也可以说全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建议运用说部分,分为说开头、说中间、说结尾三个部分。写:就是把刚才说的想的用语言文字写出来。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学生写的时候就感觉容易多了。
四、引导学生修改草稿,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文初步写成后要进行修改,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这里的“念”即朗读的意思,如有用词不当,有句子缺少成分,读不通,写错的字等。在读中发现问题,又在读中进行增、删、调、改,达到修改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应根据其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应接
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乐于表达,愿意动笔;同时还要顺应时代潮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挖掘学生的潜力,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真正地喜欢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