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总是把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灵魂震颤的源泉,总是将独特奇异的主观体验浇注在高密东北乡的沃土上,建立起鲜活生动异彩纷呈的生活影像。业界将莫言定位为“先锋”作家,“寻根文学”作家。当是对莫言风格的高度认可与赞誉。莫言也当之无愧为当代优秀的作家。
优秀的作家必定具备掌控语言的本领。
不可否认的是,莫言的语言确实比较粗粝,但不管接受与否,这种粗粝的语言风格仿佛更能体现作品中生活的原味,让读者能听到能闻到能触摸到那最原始的生活。高密东北乡就这样出现在了炮火纷飞中,在血肉模糊中,在哭号与欢庆中……
莫言也有很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善于把握较大的时空跨度,并在不同的时空维度里铺排故事与场景。比如,《生死疲劳》用五次轮回、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种魔幻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这些特殊的时代特点。
优秀的作家必定有深沉的责任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发掘人性的觉悟。
莫言是个能够发现苦难与丑恶的作家,也是一个善于描绘苦难与丑恶的作家,更是一个敢于再现和揭露这一切的作家。《红高粱》、《蛙》以及早期的《檀香刑》都是把苦难与罪恶赤裸呈现的典型,但是也都流露出对生命本体的珍惜和尊重。
读莫言的作品,常常有种发自心底的抗拒甚至窒息的感觉。他喜欢把痛苦反复咀嚼,把伤口反复揭开,给人撕裂般的锐痛体验,并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生活的残酷、生命的顽强。比如,《丰乳肥臀》就以独特的角度把柔弱的生命反复碾压,将痛苦的印象层层加深。这一点倒是与同时代作家余华有异曲同工之处,就像《活着》所带来的生命的挣扎。
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最受关注的作家,但他更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杰出的作家必定有一颗敏感的心。
莫言对痛苦的描述太形象了,那么真切,仿佛听得到皮肉分离的声音。这种对痛苦的敏感,是难言的经历,更是沉甸甸的想象。优秀的作家不是经历了一切,而是有在想象中经历一切的能力,有敏感的触觉,有对人世变迁的强大感悟能力,能洞悉眼神中的深邃。所以他们可以将别人的只言片语汇成汪洋恣肆的故事之海,可以把单独的一个个点迅速结成网。
杰出的作家必定善于突破和创新,无论是语言还是视角。
莫言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三十多岁才进了解放军文学艺术系,算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对莫言来说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这反而使莫言的语言风格与思维习惯没有那么多模式与框框。《透明的红萝卜》就是莫言在军艺期间的作品。当时的文学干事说:“这不仅是一篇小说,还是一首长诗。”莫言后来很惆怅地说:“我又重读了这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虽然能从中看出许多笨句和败笔,但我也知道,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虽说是对自己青涩创作的缅怀,但曾经的不走寻常路,仍然奠定了莫言独特、先锋、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这让我想到了老舍,他也是位由非专业而走向杰出的作家。
杰出的作家必定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就像鲁迅始终坚定着“救治衰亡民族”的从文理想一样,文字始终是他的“投枪”和“匕首”。所以我们今天能有“鲁迅式”的鲜明印象和阅读体验。
莫言也很清醒,获奖后,面对潮水般的批评,说,这是一场洗礼,“将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诸多的争论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自己。” 莫言说,那些能马上看到的批评或者赞扬,“就像把我放到社会显微镜下,看到的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我反而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大家都在指指点点评价,所以这样的机会对我而言千载难逢,必将受益终身。”正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像莫言这么厚重的作家与作品,不是轻易就能读透,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就如同“《红楼梦》不读七遍就没有发言权”一样,我的这点粗浅的认识恐怕要贻笑大方了。
第二篇:莫言小说特色
莫言的小说的故事性非常的强,相比其他的作家他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说是无人能比,在其檀香刑中作者采用多元视角讲一个充满悲怆的故事,让人在痛心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另一种真谛
1、选用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一直都是莫言的偏爱。莫言是当代文学巨匠,作品繁多又都具有重量。在我们阅读他的作品时,特别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小说,我们会发现他运用儿童视角,弱智视角的叙事方式是最多的.因此在他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精灵似的孩子,《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爸爸”、《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檀香刑》中的赵小甲,《透明的红萝卜》中的小黑孩等。在莫言的笔下,儿童是美丽的,聪明的,充满智慧的。与对儿童的偏爱相对照,莫言的笔下的其他人物相形见拙。
2、想象,是莫言写作艺术的又一大特色。《金发婴儿》开篇写那个瞎老太婆夜摸“游龙戏凤”的缎被面,直摸得“龙嘶嘶,凤唧唧”,龙凤齐鸣;听那窈窈冥冥的夜声,直听到星星相撞,訇然作响,天河泛滥,浪涛喧哗。还有中间那一大段关于孙天球用望远镜看“渔女塑像”的描绘,借助一天中阳光的微妙变化,活生生写出了一块石头的肤色、体温和呼吸,以至“那显得非常结实的嘴唇里正在吹出三鲜水饺的香味。”这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的结晶。
3、莫言小说还大胆试验“多角度叙述结构”(《球状风电》),“对位式结构”(《金发婴儿》)以及“时序颠倒”“时序并列”等多种结构手法。或使作品增加层次感与逼真感,或使作品万象纷繁,引人入胜。总之,为了“使人物和环境获得最大可能的立体感”,使“故事活动起来,获得一种生命的力量”(巴尔加斯•略萨),他怎么方便怎么来,表现了极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甚至还体现在他每每越出常轨的闲情逸致上.莫言在小说结构上就是这样地随心所欲,他决不做“单纯”,“集中”之类的奴隶,而是哪儿有“味”就往那儿写。因此也就避免了单调和呆板。反而还常常在环顾左右时能妙趣横生,在闲情逸致中有神来之笔,在艺术上最容易全军覆没之处铤而走险出奇制胜。
第三篇: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读后感
假期读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常在想,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读着他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农民的生活现状,感受到中国在这个时代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同时又不得不为他的阅历的丰富,看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所折服。
《天堂蒜薹之歌》讲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天堂县的百姓们在政府的号召下,种起了蒜薹。蒜薹味从此就弥漫在天堂县每一个百姓的家中、口中、嗅觉中。由于政府的不作为,让天堂县的百姓们拉着满车的蒜薹,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于是就发生了蒜农们冲进县政府,打砸了县长的办公室。在满怀着凄凉和无助中,蒜农们变成了刁民,变成了罪犯,还要忍受亲人离去的痛楚,在绝望中一次次铤而走险,直至失去生命。天马是莫言塑造的主人公,他和菊花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热烈,可却逃脱不了换亲命运的捉弄。封建制家长的一次次追击,麻木亲人的一次次摧残,政府不作为的一次次打击,最终逼迫即将生产的菊花终于忍受不了这人间的重重苦难,走上了自尽之路。她甚至不愿意她的孩子到这世上走一遭,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呀。高马,在狱中听说自己的妻子竟然被愚昧的哥哥送去结阴亲,在世上,她没过一天好日子,到了阴间,也不放过她。他选择的是越狱,可是他的愤怒还未爆发,“砰”的一声枪响,他也在一次次的奋斗挣扎中离开了这世界。读完了这本书,半夜在噩梦中醒来,心在抽搐,原来还被书中的绝望情绪所影响。
莫言说过:一个有良心有抱负的作家,应该站在人类的立场上进行他的写作,应该为人类的前途焦虑或担忧,他苦苦思索的应该是人类的命运,他应该把自己的创作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只有这样的写作才有价值。作家应该关注的,始终都是人的命运和遭际,以及在动荡的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人类理性的迷失。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同鲁迅一样,用自己的笔来唤醒民众,唤醒更多的人。
这也许就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魅力吧。
第四篇:莫言《生死疲劳》等小说读后感
真实而荒谬的文字
——莫言《生死疲劳》等小说读后感
范斯琦
在许多对于莫言小说的介绍文字中,都将他的小说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比较,认为他的小说是中国版马尔克斯精神的体现。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把有些相像,或者神似或者形似的东西,说成是中国的马尔克斯之类的。莫言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他,是因为他在马尔克斯的影响下发展属于自己的东西,将他的所见所感用一种让人感觉甚至有点荒谬的笔法写出。我在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后读了《百年孤独》;在合上马尔克斯的小说时,我忽然觉得他的风格似曾相识,但具体的又无法清晰地说出。这也证明了所谓的“中国的马尔克斯”并不正确,他们只是风格相似而已。莫言自己也曾说过:“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
正如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诺奖颁奖词中)我们用的词是hallucinationary realism,而避免使用'magic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已经过时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ionary realism)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在莫言故事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定是来自于生活的。他这两本小说发生的背景差不多,都是文革前后,正好与莫言的人生经历相吻合。无论是《生死疲劳》中谄媚装腔的吴秋香,顽固不化的洪泰岳,为身份“奋斗”一辈子的西门金龙,勤奋老实却最后与人私奔的蓝解放,还是《丰乳肥臀》中有恋乳癖,身材高大的精神侏儒上官金童,坚强质朴的上官鲁氏,七个性格各异又都勇敢追寻幸福的姐姐„„莫言把这一个个人物演绎的生活百态清晰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故事真实,辛酸,残酷。
然而他的描述同时又会让你感觉到有一种由荒诞而产生的不真实的感觉——你会觉得某些程度上那只是一个故事,就像是《生死疲劳》中作者所写的:“„„这又是那小子(指莫言)胆大妄为的编造。他小说里描写的那些事,基本上都是胡诌,千万不要信以为真。”《生死疲劳》中的掌柜西门闹生前是个乐善好施,广结好友的财主,高密没有哪一户人家没受过他的恩,然而他在文革时被打死,到阎王那里受尽折磨,经过了六世轮回。“轮回”之类的事情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而这就加强了“故事”的色彩。然而他的描写如此细致甚至精致,让这“故事”有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他如此形容两位鬼卒:“他们的身体结构与人无异,所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肤色像是用神奇的汁液染过,闪烁着耀眼的蓝色光芒。我在人世间很少见过这种高贵的蓝色,没有这样颜色的布匹,也没有这样颜色的树叶,但确有这样颜色的花朵,那是一种在高密东北乡沼泽地开放的小花,上午开放,下午就会凋谢。”每次读他的文字,我都会有一种非常“异样”的感受,可以称之为“不安的真实”。明明是假的,但你却愿意去相信它,然而你相信的时候又真切地明白这个故事的不真实。大概也只有“幻觉现实主义”这个词能解释了吧。
不过,一本好的小说,或者说是一本能被大部分人接受、欣赏的小说,情节上一定是要吸引人的。毕竟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哲学家,一本被称为“哲学著作”的充满大道理和抽象意象的书能被人尊敬却没办法让人欣赏。
《生死疲劳》是我看得第一本莫言的书。一开始看了书名以为是一个历经过生死的人医生的故事,没有想到是一个被枪毙的地主西门闹经历六世轮回,跨越五十年的所见所感。西门闹“虽死犹存”,用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灵魂见证着曾经与自己一起生活的人们跨越半个世纪的变迁。他认识的和他认识的人们的后代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高密东北乡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被不由自主地困在这张网中。不论他们一生中曾走到世界的那一个角落,他们最终的归宿永远是生他们的这片土地,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回到故乡。莫言这一种叙述的方式非常奇特——尽管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有一种不同于其他的特殊叙述方式,甚至有的顺序乱得让人头疼,只有看完一遍后才能稍微理清。在莫言众多的有着鲜明人物形象的小说中,这一篇有着一定的特别地位——因为很多对于“莫言的代表作”的推荐,人们能首先想到的其中之一都是有《生死疲劳》的。我想对我而言,是那些性格各异的又通人性的动物们。比如《猪撒欢》这一章节中的沂蒙山公猪刁小三。
在这一章节中,西门闹转世为一头健壮的公猪,“四肢健壮,身体修长,粉皮白毛,短嘴肥耳,是猪中的英俊少年”,在杏园养猪场称了王。然而他前世为西门闹时的儿子西门金龙开车到沂蒙山进了一卡车的猪,包括了那只叫做“刁小三”的野猪。他从一出场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下了车就躲在了车下,戳梧桐杆子,扔瓦片都没用,刁小三一口就能把那些坚硬的东西咬碎。最后还是用泡了酒的白面馒头才灌醉、制服了他。这个角色的设立一看就知道是和西门猪站在对立面上的——“瘦而精干,嘴巴奇长,尾巴拖地,鬃毛密集而坚硬,肩膀阔大,屁股尖削,四肢粗大,眼睛细小但目光锐利,两只焦黄的獠牙,从唇边伸出来。”果然后来他就和西门猪为了争夺猪王的地位而搏斗,结果以刁小三双目被抓得失明而告终。但是没有人能想到的是,后来他们相继逃出养猪场后,刁小三竟成了主角的军师,使三角洲上的野猪全都臣服于他。这两个角色可谓“不打不相识”,失明后的老刁一下子变得沉稳起来了,尤其是在被人阉割催胖时,他坚持锻炼,吃东西很节制,硬是没让自己接近被宰杀的命运。这与那些面临看似的绝境却仍然用自己的力量拼出一条道路的人们是多么的相似!《生死疲劳》中还有一章叫做“狗精神”,我想并不仅仅是狗这个物种有着某种特别的精神,哪怕是猪这个公认是好吃懒做的代表的物种,也有着人们可以去学习的地方。我并不清楚莫言在塑造这些动物形象时是否有着这种特别的用意,但我从他们的故事中领悟到了谁也没有资格小瞧谁,每个人,每个动物,哪怕看上去不堪,说不定有一天就能让我们为之惊叹。
说到“西门猪和刁小三成为同盟”的后来,我不得不提起莫言的有一种写作风格——把故事后来的情节在前面用几笔带过,有意无意地先提起。他也曾以某个主人公的口吻这么说:“我大概是被莫言这小子传染了,总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说。”不管他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在读书的时候这种特殊的内容安排的确能产生不同一般的写作效果。后来在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一开头就是一个悬念,“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而这个悬念甚至要到了好几个章节过后才得以解开。回到莫言的“剧透”写法,这种写法在某种程度上使后来发生转折的时候,读起来不至于吓一跳;在之前读到的时候也对后面的内容产生了些许期待。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莫言的小说情节会急转直下来达到让人受到惊吓的效果——他的构思比较缜密,层层递进,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同时刚才引用的那位主人公的话又引出了莫言小说的另一特点——他总是喜欢把自己作为小说的一个人物放在他的故事里,而且还不是路人甲这种无关紧要的小角色。这一点在《生死疲劳》中特体现得格外明显。从《驴折腾》中调皮捣蛋,擅长编顺口溜,是主人公蓝解放的干兄弟的小顽童莫言,成长到《狗精神》里已从作家班毕业,在西安一家小报担任记者的长大后的莫言。他总喜欢把自己描写得丑态百出,就像是那个严肃的革命年代里一个油嘴滑舌的小丑。在他的另一本小说《酒国》里,他甚至用书一半的章节来放一个叫李一斗的写作爱好者和他尊敬的莫言老师的通信——我想那百分之百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已经得了不少奖的作家莫言。对于这种写法我实在是分析不出作者的意图,但是效果还不错,至少让《生死疲劳》这本其实充斥着那个因年代原因而产生的种种悲剧的地方变得幽默了起来,让一个本应是虚构的故事变得讨人喜欢,看似更接近事实。而最重要的影响,我觉得这其实体现了莫言对于小说创作的投入。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情节中,他不仅是故事情节的创造者,他更是一个故事的见证者,一个参与者。所以这不能只算作莫言写小说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一种态度的表现。
莫言的文字之所以真实,是因为他的一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他后来回忆说,他起初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同时他的文字之所以显得荒谬,是因为他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的颁奖词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莫言的想象力是超越人类的存在。„„莫言的故事有着神秘和寓意,让所有的价值观得到体现。”当他把童年的幻想付诸笔端,便成就了文学史上这一笔真实而又荒谬的油画。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
最后,我想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的一段来再次赞扬莫言。“莫言是一个诗人。他撕下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的大众群体中凸现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抨击历史和对历史的剥夺篡改以及政治的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第五篇:莫言读后感
碎语文学》是一个对谈的整理,由知名作家莫言和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也是文学评论家王尧,于2002年底于苏州的一场谈话;全书以对谈方式呈现,十分忠实地表现对谈当时的氛围;同时也生动地表达了对谈当时的畅快淋漓。本书可说是以莫言的创作为中心的剥洋葱似的谈话,从莫言的生长背景、童年记忆、成长经历、所受影响、环境变迁等等四面八方来谈他的创作,虽然是一本谈话的整理,却是那全面性地、完整地交代了莫言的创作生命以及他对文学、对小说、对创作的态度和想法,是一本了解莫言、解读莫言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
本书可说是以莫言的创作为中心的剥洋葱似的谈话,从莫言的生长背景、童年记忆、成长经历、所受影响、环境变迁等等四面八方来谈他的创作,虽然是一本谈话的整理,却是那全面性地、完整地交代了莫言的创作生命以及他对文学、对小说、对创作的态度和想法,是一本了解莫言、解读莫言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
除了对理解莫言的重要性之外,本书读来也真是趣味横生,作家的语言果真是充满妙趣,谈起生命一路行来的种种际遇,精彩得有如小说一般。
·查看全部>>人到中年,我除了想努力争做一个坦率的人,我还想努力争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坦率的人是为了夜里不失眠,做一个谦虚的人是为了能够进步。至于当代中国小说写作的现状,一个谦虚的人是不会回答这种问题的。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十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欢乐》、《怀抱鲜花的女人》、《爆炸》、《师父越来越幽默》等二十余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冰雪美人》等八十余篇。还创作了《红高粱》、《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版。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1996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1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 NONINO 国际文学奖。
2006年7月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8年9月获香港浸会大学“红楼梦华语长篇小说奖”
2008年10月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9年6月被推选为德国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2011年 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查看全部>> 媒体评论
莫言的历史观,以及富有神话性、传奇性的叙述文体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我感到莫言文学的起点,那就是对在挫折中却顽强生活下去的人的关注。
莫言依然是属于 相信“文学”力量的作家。
——桑岛道夫
日本静冈大学副教授、中国文学专家和翻译家
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
——谢尔·埃斯普马克
诺奖评委会主席
对我而言没有更幸运的候选人了,他的获奖毋庸置疑。他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作家,可与福克纳比肩。然而,莫言也让德国文学界见识到中国文人自相矛盾、难以捉摸的特性,也有论者认为这再次表明中国超过想象的复杂面,德国社会需要改变对中国的陈词滥调和刻板印象。
——马丁·瓦尔
德国当代文坛大家
·查看全部>> 目录
我想做一个谦虚的人——答《图书周刊》陈年问 1999年3月 猫腔大戏——与《南方周末》记者夏榆对谈 2001年6月 选择的艺术——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张艺谋的对话 2002年2月 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中国 2002年2月9日~13日 与王尧长谈 2002年12月
一、童年记忆
二、黑色精灵
三、发现民间
四、小说气味
五、超越故乡
六、域外影响
七、碎语文学
与《文艺报》记者刘颋对谈 2003年9月 答法国《新观察报》记者问 2003年10月
用自己的腔调说话——《新京报》记者采访录 2004年4月 小说茶座——《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4年5月 王书田的辩证法 2005年12月
李敬泽与莫言对话《生死疲劳》 2006年3月 关于福冈文化奖答新华社记者平悦问 2006年7月 莫言八大关键词 2006年8月
耳朵的盛宴——答《亚洲周刊》记者问 2006年9月
先锋·民间·底层——与人民大学博士生杨庆祥对谈 2007年1月5日 意大利共和国报 2007年4月
答《深圳商报》记者张贺敏问 2007年12月 韩国每日经济报书面采访2009年3月
作家应该爱他小说里的所有人物——与马丁·瓦尔泽对话 2009年12月
·查看全部>> 前言
莫言先生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中国文学作品世界性传播的标志性事件。我社主办的《大家》文学杂志,1994年创刊以来即以“寻找大家,造就大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鼓励和支持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为己任。莫言先生曾应邀主持长篇小说栏目,其主要作品《丰乳肥臀》一经写就,即在《大家》杂志首发,并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1996年)。其后,我社又出版了莫言先生的长篇小说《司令的女人》和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先生作为中国当代作家的优秀代表,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正是我社出版价值追求的梦想成真。
现在,我社经莫言先生授权,携手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推出《莫言文集》精装版,由莫言先生亲为作序,系统收录铸就莫言文学成就的20种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11种(《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中篇小说3种(《欢乐》《怀抱鲜花的女人》《师傅越来越幽默》),短篇小说2种(《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散文(《会唱歌的墙》)、剧作(《我们的荆轲》)、访谈录(《碎语文学》)及演讲录(《用耳朵阅读》)各1种。其中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为最新修订版,作品收至2011年止;剧作《我们的荆轲》为首次发表的图文版新作。
我社素以“扎根云南,面向世界,聚精汇粹,以文化人”为出版追求,在本届诺奖颁奖之际,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对莫言作品整体检阅与永久收藏价值兼俱的优秀文本,既是我社与莫言先生缘份深化的善果,也是我社文学作品出版的最新奉献。编辑出版过程集结了我社精锐的编校力量,大家倾尽全力,力求完美呈献。但出版人皆知,编校工作百密难免一疏,白璧如存微瑕,尚待读者诸公雅正。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我想做一个谦虚的人——答《图书周刊》陈年问
1999年3月
陈:我现在知道,《红树林》的故事首先是你为一个电视剧所写,那么电视剧的写作与小说的写作有什么不同?
莫:这部小说在我所有的小说中,就创作过程的曲折复杂来说,是首屈一指的。它作为小说,构思于1995年底,当时我与一个朋友去一个南方的滨海城市采访一家工厂,准备写一篇所谓的报告文学。我对采访对象没有什么兴趣,却对这个城市的珍珠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之前,我就看过有关珍珠加工和养殖的书,这种富有传奇色彩、既是昂贵首饰又是名贵药材的物品引起我很多联想。有两组画面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组是青春健美的渔家姑娘裸着身体、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海底采集珍珠;一组是高贵的女人裸着肩头、脖子上戴着璀灿的珍珠项链在灯火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我感到这种对比富有深意。从南方回来后我进一步搜集有关珍珠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有历史掌故、有神话传说、也有纯粹技术方面的。准备得差不多了,1996年春天,我动笔写这本书,当时的书名叫《珍珠奇谈》,写到大约五万字时,我原来的单位分给我一套房子,在房子问题上我可不敢拖拉,把小说扔到一边,赶快找人装修,然后又忙着搬家,搬完了家就忙着办理转业的事,小说的事根本顾不上了。转到报社影视部后,就张罗着写了一个十八集的、反映检察官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出来后,我自己也不满意,于是决定推倒重来。为了打破这种行业剧的套子,我决定首先应该给故事寻找一个美丽的环境,一个让大多数观众感到新奇的环境,就像电影《红高梁》那片高梁地一样,于是就想到了南方的珍珠养殖。我与两个同事去了广西的珍珠之乡,在哪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大片红树林。红树林是生长在海里的树林,过去我在资料上见过,但到了实地一看,感觉大不一样。当时就决定,检察官的故事应该放在珍珠里,珍珠的故事应该放在红树林里。剧本写完后,大家都比较满意,我自己甚至有点得意,我认为还没有一个写电视剧本的舍得像我这样在一部十八集的戏里浓缩进去这样多的东西。去年九月,剧组去广西拍摄,我坐在书桌前,重新面对《珍珠奇谈》,连续半个月,我没有在原稿停住的地方往前推进一步,我感到自己处在了一个分岔的路口,无法按照原先设定的道路前进了。我舍弃不了《珍珠奇谈》,但前边的《红树林》又在强烈地诱惑着我。最终我决定走一条中间道路,在《珍珠奇谈》和《红树林》之间左顾右盼,我希望能够左右逢源,但难度很大。写到大约一半时,我索性在一个章节里把《红树林》全部解决,然后从容地讲《珍珠奇谈》。
电视剧本与长篇小说的创作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绝对的没有关系。长篇小说好象一颗大树,而电视剧本则像一套家具。用大树造成家具比较容易,但要把一套家具复原成一棵大树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的这次创作就有点像把家具复原成大树的妄想,虽是妄想,但也充满恶做剧般的乐趣。搞到一半时,我不得不把那些家具全部劈碎,圈成了一个栅栏,然后在栅栏里重新栽了一棵树。
陈:前些天你对我说,现在把小说写“好看”就是你对自己的最高要求了,如何理解这里的“好看”?或者说,是否认为自己过去的小说“不好看”?
莫:关于小说的“好看”和“不好看”,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个很模糊的问题。什么是“好看”,什么是“不好看”,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几乎是因人而异。我心目中的“好看”小说,第一要有好的语言,第二要有好的故事,第三要充满趣味和悬念,让读者满怀期待,第四要让读者能够从书里看到作者的态度,看到作者的情绪变化,也就是说,要让读者感到自己与作者处在平等甚至更高明的地位上。不是一个成年人讲故事给孩子听,而是一个孩子讲故事给成年人听。这样,作者在叙述中可以故意地、也可以无意地犯一些错误,让读者感到自己的阅读居高临下。
我过去的小说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当我写得不好看时,就是我试图把故事讲得完美无缺的时候。我总想在一部小说里把所有的好话说尽,结果就造成了对读者的蔑视。其实,我想,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小说里,都不应该把好话一次说尽,应该一次说尽的是坏话,好话应该多次说,慢慢说,有所保留,点到为止。另外,好看的小说既让读者充满期待,但也不必每次都让读者的期待得到满足。你应该让读者骂你:这个笨蛋,他应该往这里写啊!但我就是不往这里写。我没写出的,读者在阅读时其实自己已经写了,甚至比我写得还要好。
陈:你是否关心其他中国作家的创作?如果关心,关心谁?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你对当代中国小说写作的现状如何评价?
莫:我非常关注同行们的创作。前些年年轻时,出于一种古怪的心理,我曾经撒谎说不看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好像那样就显得不同凡响。现在我已经四十多岁,应该努力做一个坦率的人。现在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都在我的关注之内。我不开列名单是因为这个名单会漫长得如一条红绸腰带。我阅读他们,第一是想向他们学习,第二还是想向他们学习,第三还是想向他们学习。
陈:读《红树林》以及你以前的作品,我发现女性角色在你的叙述中往往作为被赞美的对象,男性角色则大多卑琐不堪,你是否同意我所说?同意与否,我都想知道你是如何看待性别差异的?以及,你如何看待女性与世界的联系?我希望你能以《红树林》中的林岚为例。
莫:我没有理由不赞美女性,因为女性是我们的奶奶、母亲、妻子、情人、女儿、密友。我的遗憾是我还没把她们写得更好一点。我作品中的男性角色也不都是卑琐不堪,也有余占螯、司马库那样的好汉子。我的小说里没有完人,不论男女,都是有缺点的,正因为他们与她们有缺点,才显得可爱。我从来不去考虑男女性别差异这种麻烦透顶的问题。我是男人,我在写作,写作并不能改变我的性别,我也从来不去试图用女性的态度看男人或是其它,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梅兰芳在舞台上男扮女装时,胡子也在同时生长。一个男人能够自如地扮演的角色——其实也不须扮演——只能是孙子、儿子、丈夫、情人、父亲、爷爷,或者是嫖客。《红树林》主要是写女人,当然是用男性的态度写女人。男性对女性的第一态度就是性爱,《红树林》中的主人公林岚,自然也就是为了性爱而生,为了性爱而死,她的一生都被性问题围困着,就像我为本书写的卷首语:“在欲火如炽的红树森林里,烦躁不安的叙述,宛若一匹东奔西突的马驹……”
陈: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其获奖演说中提到你的叙述语言令他羡慕,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称赞的?我还想问的是,你认为自己的语言特色特别在哪里?尤其是与其他汉语写作者相比较。
莫:大江健三郎精通多种文字,但好像不能阅读中文。他读过的大概是我的作品的日文译本。这说明,我的作品的日文翻译者是很出色的,我不知道他是否忠实于我的原著,但我知道他写出了很好的日文,否则也就不会得到大江的称赞。所以我现在拿不准大江称赞的是我还是译者。
你让我自己评价自己的语言,其实是给一个正在努力想学习谦虚的人出了一个难题,更给一个正在努力争做坦率的人和谦虚的人的人出了一个双重的难题,知难而进从来就不是我的天性。
……
·查看全部>>
本文小学师生冲突的案例分析反思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思考由小学教育资源网56q8.56q8.CN收集整理,感谢原作者。更新时间:2009-7-31 8:39:08 内容摘要: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笔者针对一些一线教师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小学师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些反思,从而去思考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针对一些案例,笔者认为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还不够冷静。教师对于一般“问题学生”都存有偏见,导致教育行为失当。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语言一定不能失控。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还不够照顾,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以及教师的法制观念的淡漠等。针对案例的问题笔者觉得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要热爱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对学生要有研究,让学生当主人,改变自己。关键词:案例 分析 反思
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在研究师生的冲突时很多研究者将眼光放在了初中阶段的学生和老师身上,其实在小学阶段教师和学生也经常面临着矛盾和冲突,毕竟现在每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两个比较调皮,比较有个性或家庭背景比较复杂的学生。笔者将结合一些一线教师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小学师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些反思,从而去思考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案例1.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举手向我汇报“老师,林同学用粉笔砸我”。坐在这个女同学身后的林同学是一个小调皮,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比较争强好胜,好狡辩,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听到女同学的汇报,我还没有说话,林同学就大声狡辩起来“我没有砸,是石同学砸的”我说“人家怎么不说是胡同学砸的呢?”胡同学是坐在林同学边上的一个比较好的女同学。我继续说“你做了错事还不承认,还像一个男子汉呀!”这句话引来了其他同学对他的讥笑,使林同学非常气愤,他气乎乎的看看石同学又愤愤不平的看看我,说了句“有些人才不像男子汉呢”,于是在那又是拍书又是砸笔。课后我很快了解到,今天确实不是他去惹事去砸人家的,而是石同学砸的。由于前面说的一番话使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使我和林同学之间产生了一丝不愉快。分析:
从这个案例来看,由于教师误解了学生,学生比较委屈,在辩解的同时还闹起了情绪。亏好教师的情绪控制的还比较好,没有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学生从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反思:
1.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还不够冷静,容易偏听偏信,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分析问题,去批评心中认定的问题学生。当碰到两个学生闹矛盾,而教师又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时,教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冷处理”,可以说课后再来处理或对那块地区加强巡视杜绝问题进一步扩大。2.从案例中有可以看出除了教师不够冷静外,和教师潜在的心理因素也有关系。教师对于一般“问题学生”都存有偏见,导致教育行为失当。如许多教师认为管束“问题学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要“狠“,必须要压服他们,务必要把他们的锐气磨光掉。如在案例中,由于这个林同学给老师的印象是小调皮,争强好胜,好狡辩。所以当教师听到他说话时就认定他在狡辩了,就决定给他点“难看” 给他点“颜色”,从而导致了自己的误判。当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去处理问题时,就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学生,这是教师特别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摔掉有色眼镜,戴上一副平光镜。3.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语言一定不能失控。在案例中虽然教师只是说了一句不算训斥学生的话,但由于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效应,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刺激,进而产生了反抗的情绪。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尽量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不要用语言去训斥学生,也不要用语言去恐吓学生,也不要用语言去激将、挖苦、讽刺学生。案例2.李老师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在接班时他就知道有一个凌同学脾气特别不好。在和凌同学打了一个多月交道后,他和李老师之间还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冲突。有一天,凌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李老师非常生气,利用中午时间把他的父亲请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下午,李老师已经上了将近5分钟的写字课的时候,凌同学进来了,没有喊报告,而且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于是李老师就说“你怎么搞的,来迟了不喊报告,而且还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只见凌同学歇斯底里的开始发作了“怎么了,我就是要迟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那该死的爸爸找来,他打我,我就去打别人。” 李老师又教育的他几句之后,只见凌同学一激动就将桌子给掀了,拎着书包拔腿就跑出了教室。李老师在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凌同学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但是平时父亲、母亲也还都管着他的学习。他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而且他的母亲也经常在他面前说他的父亲的不是。当上了五年级以后,他对父亲的教育也比较反感,对父亲也比较痛恨。分析:
从案例中看出,本来李老师和凌同学还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冲突。但是由于李老师一次很随意的家长交流,使凌同学和李老师之间产生了一次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是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没有取得家长的最好协作。反思:
1.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进行提前家访?案例中由于李老师对凌同学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和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如果李老师能做一个有心人,在知道马上接手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棘手的“人物”时就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对这个即将接手的学生进行家访,这次的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发生了。2.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顾?案例中当凌同学迟到,又嘴巴里还骂骂咧咧进入课堂时,教师能否适当的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让他做一个适当的发泄。教师对他可以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先随他去。看他的心态平和下来后再用比较关心的语气问问为什么迟到,可能比在气头上去问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一部分特殊的学生,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感化他们,而不是动不动就去训斥,指责他们,“特殊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案例3
王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听到第三组的后面传来了游戏机里的音乐声。王老师快步走到后面,低头发现是陆同学的游戏机发出的声音。王老师伸出手将陆同学的游戏机收了起来,一看还是一个插卡的高级游戏机。回到讲台后,王老师说了句“老师收了就不还给你了,除非让你父母来拿”。陆同学听到这话不乐意了,回嘴说道“为什么收我的,其他人也有玩的,我只是不小心按了一下。”王老师听了这话就更生气了,说“老师就收你的,算你运气不好,你回嘴,老师就把机子给砸了。” 陆同学一听来气了,冲到讲台上就
把机子给抢回去了,于是王老师又是硬把他手里的机子给抢回来。陆同学于是气的在座位上大吵大嚷起来了。王老师气到最后只有将陆同学拉到前面罚站。分析:
在案例中由于学生玩弄游戏机在教室内发出声音肯定是违反课堂纪律的。但是教师的行为却失控了,到最后竟然动手将同学拉起来罚站了。教师在这里没有意识到他对学生实施的是“体罚”,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造成教师行为失控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法制观念的淡漠。反思:
1.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把握好度,不能用语言去刺激学生,更不能用不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现在的小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法制意识都在不断的加强。如果教师用不当的言行去规范他们时,学生是会有异意的,甚至会反抗的。2.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调控好自己的言行,务必使言行符合自己的角色特征。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这些工作的落实,恰恰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现代的学生观,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较高的教育技巧。
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在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是: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从平时的教学和案例分析中,我体会到要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流制,教师让全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都会名列前茅。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希望新一代的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绿色”师生关系。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